標籤:

女兒是貼心小棉襖,男孩是任性小魔王?

女兒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男孩是家裡的任性小魔王。真的是這樣嗎?在責怪孩子不聽話之前,讓我們先反思一下自己的共情能力。

文 | 吳倩

美國遊戲治療學會會員北京和睦家醫院心理諮詢師微信公眾號:吳倩57心理工作
孩子不共情,怪性別還是怪父母?

小男孩輝輝因為媽媽不肯給他買心愛的汽車玩具而在商場里不滿地尖叫怒吼,輝輝媽在一邊試圖給他講道理:「你這麼不聽話,媽媽真的很傷心。家裡已經有一個這樣的汽車了,我們下次再來買,好嗎?」媽媽道理講了一大堆,輝輝還是無動於衷,哭著鬧著非要買那個汽車玩具,最後媽媽只得無奈地買了玩具。

輝輝的媽媽抱怨說,小男孩就是講不通道理,沒有共情能力。

養育男孩兒的朋友們,你是否也和輝輝媽一樣無可奈何呢?不妨問問養育女孩兒的媽媽們,用類似的教育方式,對女孩子講道理,行不行得通。你會發現,他們的說教其實也不管用呀。所以在輝輝的例子中,倒不是因為他是男孩,這樣的方法才不好使。

那麼,為什麼孩子會不和父母共情呢?

父母會訴情,一定會共情嗎?

輝輝的例子特別有意思,很典型,我們可以具體看一下輝輝媽說的話。

首先,輝輝媽說:「你這樣不聽話,我很傷心。」從這句話里我們看到,輝輝媽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別小看這一點,很多父母做不到的。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做父母就要完美,對待孩子就不能有負面的情緒,或者,不能讓孩子發現自己有負面情緒。實際上不是這樣的,父母也是凡人,面對孩子也會有很多煩惱、困惑、難過、甚至是挫敗感、憤怒等等。如果我們為了扮演完美的父母,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強行壓抑下去,有一天你可能突然爆發,或者變得抑鬱的。所以父母壓抑自己的情緒,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孩子來說,都不是好事。當然,情緒的表達有好壞之分,例子里的媽媽能夠用語言說明自己很傷心,所以基本上還是不錯的表達。所以,輝輝媽是一個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情緒的媽媽。

但她是一個共情的媽媽嗎?她其實並不是一個會共情的媽媽,她說的是「你不聽話,我傷心」,也就是說,「你不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我傷心」,在這句話里,主角完全都是「我」(也就是媽媽)。

所謂共情,是指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體會到對方的情緒。也就是說,有共情能力的人,知道對方和自己是不同的,對方的想法、意願可以和自己完全不一樣。可在剛才的例子里,輝輝媽沒有能夠站在輝輝的角度上看問題,沒能了解輝輝的情緒是什麼,或者說沒有能力表達,她所知道的輝輝的情緒是什麼。

學會共情,男孩女孩都聽勸1)共情不分性別

所以如果你問我:「男孩子的共情能力肯定是比女孩子差的吧?」我會說:「輝輝媽是不是女的(女孩子)?那她的共情能力很好嗎?」

事實上,一項關於中國3-6歲兒童共情能力的研究發現,在每個年齡階段上,孩子的共情能力都沒有性別差異。研究還發現,媽媽的共情能力,能夠顯著地影響孩子的共情能力,媽媽的共情能力越高,孩子的共情能力也就越高。

所以一個沒有共情能力的媽媽,怎麼能單方面地要求孩子有共情能力呢。因此媽媽會覺得,道理講了一大堆,還是只能無奈,沒有什麼作用。因為在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首先第一步就是共情,不然的話,當孩子處在情緒當中,就沒有辦法停下來聽你講道理。

2)共情+真誠:給孩子真正的選擇

這個例子裡面,最後一段話也非常有意思,很典型。輝輝媽最後會說:「家裡已經有一個這樣的汽車了,我們下次再來買,好嗎?」

孩子有選擇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生活、並且因此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些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長要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給孩子製造選擇的機會。

可是,輝輝媽這樣說,是真的在給輝輝選擇的權利嗎?「好嗎?」的答案至少有兩個:「好」,和「不好」。那麼當輝輝給出的答案是「不好」的時候,她可以接受嗎?

我有一次在小區里,看見一位媽媽和孩子說:「媽媽現在要去上班了,下午再回來,好嗎?」孩子的答案是「不好」,於是那位媽媽繼續重複說「媽媽要去上班了,好嗎」,每當聽到孩子說「不好」,就再重複那句話,一直重複了十幾遍,最後一次,她聽到「不好」後,就放棄了「交流」,轉身走了。孩子,當然是無助的大哭。

大概很多時候,家長們都像輝輝媽一樣,心目中早有了必須執行的唯一答案,卻試圖用一種看似柔和的語氣,希望孩子自然地選擇自己要他選的答案。所以,這是一種虛假的商量,是假裝給孩子選擇權。這隻能讓家長自己好受一些(看,我是個很溫和的家長嘛),卻不會讓孩子感覺好受,甚至反而讓孩子更難過、茫然、無助、被激怒。

因此我覺得,如果必須要做/不做某件事,那你倒不如堂堂正正地說出來,而不是遮遮掩掩的,好像可以商量。

3)共情+規則:真正地接納孩子

最後,如果我是輝輝媽,可能會這樣說:你想要這個玩具,但是媽媽沒給你買,你傷心了,還對媽媽有點生氣,是嗎?(這部分在共情。)但是咱們出門之前已經說好了,今天不能買玩具。(規則。說明不能買的理由,提醒之前約定好的規則。)媽媽知道,雖然咱們說好了不買的,可你還是會傷心。(繼續共情,不能買的理由再怎麼充分,可是喜歡和傷心都是真實的,不會因為理由充分就一下子煙消雲散的。)所以你可以繼續哭一會兒,媽媽陪著你,咱們慢慢往那邊走,你可以一邊哭一邊走。(共情。告訴孩子,他的傷心是被接納的,並且告訴孩子可以怎樣來表達傷心。)

小結

  • 孩子的共情能力與性別無關,重要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 父母不僅需要表達自己的情緒,還需要與孩子感同身受;

  • 伴著真誠與規則,才是真正的共情與接納。?

  • 推薦閱讀:

    父親為什麼更喜歡女兒而不是兒子?
    「虎毒尚且不食子」清官海瑞為何活生生的餓死自己五歲的女兒
    除了女兒妻子母親,女人還可以是什麼?
    港劇「萬年狐狸精」湯盈盈從良,當街幫女兒「擦屁股」
    耶魯教授給女兒上的金融課

    TAG:女兒 | 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