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中的美國媒體:特殊的「戰爭武器」
在美國,媒體發揮著「政府監督員」的作用,新聞媒介在國內事務、對外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在其鄰國建立了諸多「倒薩電台」,不停地揭露政府醜聞等,使一些伊拉克士兵逐漸地渙散了鬥志,很快丟掉了戰爭。本文摘自《媒體話語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張國慶。
伊拉克戰爭是美國媒體影響外交決策的典型例證。從前期的戰爭動員、輿論氛圍的營造、傳媒戰和心理戰的參與,到後來的反思與質疑,既表現出媒體與政府相互依賴、相互利用、相互制衡的關係,也反映出媒體所具有的獨立性和理性態度。
伊戰的推手和特殊的「戰爭武器」
在布希政府作出發動伊拉克戰爭決策的過程中,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體現得十分明顯。事實上,從布希政府開始醞釀伊拉克戰爭之際,美國媒體就開始了這方面的宣傳,從妖魔化薩達姆政權,到宣揚戰爭的必要性,不一而足。
在伊拉克戰爭前夕,《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主流媒體都以專欄、社論等形式支持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認為伊拉克戰爭不可避免,布希總統正在努力使世界變得更加安全,以此來為布希政府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進行辯護,CNN、FOX 等電視台更是連篇累牘地進行全方位報道,以電視畫面打動受眾,使之相信推翻薩達姆政權是必要和迫切的,而全球範圍內聲勢浩大的反戰示威遊行則只是作為點綴性新聞出現。不僅如此,一些媒體人士還因持反戰觀點面臨失業的威脅,而NBC更是以「在戰時有損公司的公眾形象」為由,封殺了菲多·多納休的訪談節目,因為該節目邀請了一些反戰人士。
在美國媒體的宣揚下,伊拉克戰爭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經過美國媒體的新聞包裝,薩達姆政權成了無惡不作的邪惡政權,推翻它無異於替天行道,而薩達姆政權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恐怖主義的聯繫,更使得布希的伊拉克戰爭具有維護世界和平的重大意義。在媒體的宣揚下,美國外交的議事日程逐漸從是否應當推翻薩達姆政權,轉為怎樣打伊拉克戰爭。
美國媒體在推動政府的伊拉克戰爭決策方面,還起到了加速器作用。可以說,1991年海灣戰爭中CNN的成功給了各大媒體以極大的啟發,它們很清楚,如果能在戰爭中有出色表現,就會大大提升影響力,也會帶來更豐厚的經濟效益。由於攜帶型數碼攝像機的出現,戰地記者可以直接把戰場畫面傳送回國內,這意味著對戰爭的直播成為可能。儘管在伊拉克戰爭中戰爭直播受到了五角大樓的很大限制,但仍然堪稱媒體的一場「革命」。在一些人看來,這是電視史上規模宏大的新聞盛會,在數碼攝像機、數碼相機以及具有攝影、攝像功能的手機的支持下,戰爭的每個細節都將暴露無遺。從新聞的角度看,伊拉克戰爭成為了一場全新的戰爭,它會使人真切地感到:血腥就在身邊。為了報道伊拉克戰爭,《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媒體可謂是傾注全力,僅《洛杉磯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報業聯合體就出動了60名文字和攝影記者,其規模幾可與路透社的90人相比,對伊拉克戰爭的報道達到了滾動播放的程度,這也使得傳統媒體獲得了對戰爭報道的更大的影響力。
媒體的積極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布希政府的戰爭決心,使其堅信,一旦開戰,民眾將會壓倒性地站在政府一邊。為此,在面臨外界的反對時,仍堅持己見,要將伊拉克戰爭進行到底。不僅如此,媒體還把民眾吸引到了伊拉克戰爭的一個重要特徵上,那就是它關係到反恐和國家安全,而這正是對美國民眾最有說服力的理由。儘管政府未能證實薩達姆政權與基地組織的聯繫,也未能發現自己所稱的薩達姆掩藏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對薩達姆政權的妖魔化還是使大多數美國人相信,它對美國的安全和世界和平是個巨大的威脅。可以說,至少是在初期,美國媒體幫助政府做通了民眾的工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戰爭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與海灣戰爭不同,在伊拉克戰爭中,網路成為報道和影響戰爭進程的新手段,在設定議程和推動戰爭決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網路大幅度地拉近了人與戰爭的距離,成了人們得到戰爭消息的最便捷的途徑之一,而且通過網路,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媒體也有機會迅速得到第一手的材料,即便是在很遙遠的地方也能如同在巴格達城區一樣身臨其境。各大通訊社成為了網路的信息供應大戶,由於有了網路,美聯社等通訊社的新聞可以在第一時間傳遞給其他媒體和受眾,使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戰事的進展。藉助於互聯網,美國各大報紙也有了新的傳播方式。以往,報紙只能通過日報或者特刊和號外的方式報道戰爭新聞,現在,由於各大報紙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可以把最新的報道及時通過網站傳播開來。
在「心理戰」和「信息戰」方面,美國媒體也無形中幫助了布希政府。事實證明,掌握媒體優勢並且有強大的實力作為後盾的國家不僅可以把己方的傷亡減小到最低的程度,甚至可以出現不戰而勝的戰爭結局。在海灣戰爭中,美軍的氣勢在媒體的渲染下顯得空前強大,這給了伊拉克軍隊以信心上的巨大打擊。而在戰前,經由媒體的宣傳和鼓噪,人們更是普遍認為,這將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美英兩國政府更是希望以此在心理上擊潰對手。
在戰爭期間,媒體還被當作「士氣炸彈」,起到了鼓舞己方士氣、渙散對方人心的作用。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在伊拉克鄰國建立了諸多「倒薩電台」,每天不停地播送節目,有時事新聞、流行音樂、體育消息以及揭露伊拉克政府醜聞等節目,使一些伊拉克士兵失去了對自己領導人的信任,也逐漸地渙散了鬥志。事實證明,美國軍方在媒體協助下採取的一系列心理戰十分奏效,既贏得了人們對其作戰行動的普遍支持,又使得伊軍士兵萌生了對伊拉克領導人的不信任情緒,以致思想渙散,情緒抵觸,無心戀戰,很快輸掉了戰爭。
在營造「戰爭的迷霧」方面,美國媒體也與軍方精誠合作。像當年諾曼底登陸一樣,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的日子裡,美國媒體散布了各種各樣的消息,其中許多消息都是自相矛盾乃至莫須有的,不用說是公眾,即便是一些被派往海灣的資深記者也摸不著頭腦。而這正是五角大樓希望看到的。
美國媒體在幫助政府打贏「信息戰」方面所下的工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美國媒體大吹戰爭風,似乎戰爭不可避免,美軍勢在必得,但它們在開戰時間和戰爭「腳本」上,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儘管伊拉克方面沒有像當初對「沙漠風暴」那樣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並很快陷入被動之中,但由於對美英作戰方式和可能的開戰時間不甚明了,給備戰增添了不小難度。另一方面,像1991年一樣,美國媒體幾乎每天都在向巴格達釋放戰爭有可能避免、至少會被推遲以及和平尚有希望的煙幕彈,即便他們心裡很清楚戰爭已經不可避免。這在客觀上迷惑了薩達姆政權,使其在放棄導彈等方面作出了錯誤判斷。
媒體與政府在伊戰問題上的默契
在戰前和戰爭初期,許多美國媒體都扮演了政府吹鼓手的角色。自布希政府將戰爭矛頭指向伊拉克時起,就有十幾家報紙強烈支持把「政權變更」當作唯一能使伊拉克解除武裝的方式,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紐約郵報》、《紐約每日新聞》、《波士頓先驅報》、《達拉斯晨報》和《芝加哥太陽時報》等。這些報紙的評論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在對日益加深的危機的解釋以及對薩達姆的妖魔化方面驚人地一致,並有意無意地淡化了反戰意見。
愛國主義情緒是一個重要的驅動力。像1991年海灣戰爭一樣,美國媒體在對伊拉克戰爭的報道中加入了大量「愛國主義」的感情色彩。例如CNN記者總是從美國立場出發說話,在乘坐美國坦克突進時也會興奮地呼喊「向前沖」;FOX則是圍著美國軍隊轉;大多數前線記者都用「我們」代表美軍,報道明顯偏頗,犧牲了新聞的中立原則,結果削弱了自己的公信力。
媒體這樣做也有經濟考慮。現代戰爭常常使媒體成為大眾的寵兒,媒體在戰爭中不僅能夠獲得大筆廣告費,其中的一些媒體還會因對戰爭的成功報道而在戰後獲得更大、更長久的收益,最有代表性的便是CNN。在海灣戰爭中,CNN進行了「實時報道」,在戰爭進行的同時,通過每日24小時的報道,把戰爭的最新情況不斷地傳遞給全世界的受眾,給人一種客觀、公正、全面的感覺。受眾可以通過CNN最快地了解到戰爭進程,就連美國總統、國防部長等高級官員,都把CNN作為了解戰爭進展情況的重要根據。各國領導人和外交官都很重視CNN的報道,並願意接受其採訪,甚至拒絕西方傳媒採訪的薩達姆也接受了CNN的採訪。由於在海灣戰爭中的出色表現,CNN 異軍突起,一躍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媒體,其後的經濟收益也不可估量。
但這也只是「成功」的一部分,更大的成功屬於整個媒體集團。美國目前全國有近1600種日報、8800多家電台和8900多家電視台,如此龐大的媒體市場卻被少數幾家大公司瓜分,這些大公司經營的並不只是媒體,還有娛樂業、體育產業、旅遊業、酒店業、餐飲業乃至能源業,一些公司與軍工集團的關係也十分密切。在媒體本身的廣告收益之外,伊拉克戰爭所帶來的能源、軍工及其他方面收益,有相當一部分落入了媒體集團的囊中,而這種經濟因素,則成了美國媒體至少是在伊拉克戰爭初期與政府配合默契的重要推動力。
公眾輿論對伊拉克戰爭進程的影響
在伊拉克戰爭初期,倒向布希政府的公眾輿論對布希的伊拉克政策起到了推動作用,也反過來影響了美國媒體的報道。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的公眾輿論成了傳播學專家們所定義的「團結在國旗周圍」的典型:開戰之前的3月中旬,有59%的人支持這場戰爭,戰爭爆發後的3月22日支持戰爭的則升至72%,而布希的支持率則從58%升至71%。這對布希政府下決心將伊拉克戰爭進行到底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也促使美國媒體更多地對伊拉克戰爭進行正面報道。
然而,隨著伊拉克戰爭陷入僵局,美國公眾輿論發生了變化,這使得美國媒體和各界開始反思戰爭,也進而影響到美國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在這其中,博客所起到的反映民意、影響戰爭和政府決策的作用尤其值得一提。
博客的普及和發展使其在伊戰期間成為重要的信息源。在《我們媒體》一書中,《聖何塞水星報》專欄作家丹·吉爾摩以「草根新聞,源於大眾,為了大眾」作為副標題,詮釋了這種新的新聞傳播方式。而在伊拉克戰爭中,「人人都是爆料王」,博客、BBS論壇、電子郵件、MSN,都成為主流媒體即時新聞的重要消息源。在對伊拉克戰爭的報道中,有些戰地記者無法觸及的地方,網民記者卻為受眾甚至主流媒體提供了大量真實和翔實的信息來源。曾在美聯社供職的克里斯托弗·奧爾布里頓就是一例。他的名為「重返伊拉克」的博客,擁有來自140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名固定讀者,其中多數來自中東和歐洲國家。在奧爾布里頓的博客文章中,常常會有類似「離伊拉克邊境10公里處」、「離基爾庫克還有15分鐘路程」這樣的導語,更使讀者感受到了濃烈的硝煙氣味和緊張的戰爭氣氛。除了這些現場報道之外,奧爾布里頓還對伊拉克重建中的種種弊政,以及美國政府對伊拉克人死難的漠然表示了不滿,這些在民眾和媒體中產生了一定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伊拉克人在用博客傳遞真實信息之餘,也對伊拉克的未來和美國的伊拉克政策提出了很多希望,成為影響美國媒體報道和決策的「外部力量」。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在現實生活中飽受戰爭磨難的伊拉克平民,紛紛開設博客,在網上與他人分享對生活的感受和對國家變化的看法,在網路世界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他們的博客也成為國際社會了解伊拉克民生的重要窗口。
公眾輿論對伊戰的影響,也體現在選舉上。回顧2006年的中期選舉,人們不難發現,公眾輿論對選舉產生了重要影響,不僅直接影響到最終的選舉結果,也形成了對決策者的巨大壓力,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布希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在2008年大選中,公眾輿論再次對美國外交政策的調整產生影響。從初選開始,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便堅定不移地打起了「伊拉克牌」,他在伊拉克戰爭上的一貫立場,以及改變布希政府伊拉克政策的決心,吸引了大量的選民。可以說,奧巴馬贏得2008年的總統選舉,在一定程度上與他的鮮明的伊拉克政策有關。
儘管人們曾擔心總統候選人在競選時所承諾的外交政策的改變未必都會兌現,但事實證明,公眾輿論通過媒體所施加的影響,還是會起到一定的效果,這一點,在奧巴馬贏得大選後表現得就尤為充分,他不但把美國的外交工作中心轉移到了阿富汗,還積極兌現了從伊拉克撤軍的承諾。2009年2月27日,奧巴馬宣布,美國將在未來18個月內從伊拉克撤離大部分軍隊,結束在伊拉克的作戰任務。
本文鏈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12258.html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文鏈接
責任編輯:北平推薦閱讀:
※最後一批美軍今日撤出伊拉克 9年伊戰宣告終結
※俄對土拒撤出伊拉克表態 伊或邀俄出兵攻擊(2)
※伊拉克的民主出了什麼問題? - Qzone日誌
※最後一批美軍撤離伊拉克 戰爭落幕難言輸贏
※基爾庫克之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