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青風內障(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診療方案

青風內障(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診療方案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眼科學》(曾慶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

(1)常有眼脹不適,頭暈頭痛,或左右偏頭痛,眉棱骨、前額、眼眶脹痛、視力逐漸減退。

(2)病變早期眼壓時有升高,隨病變發展眼壓漸高;檢測24小時眼壓,可發現眼壓高峰及較大波動值。

(3)眼底改變:視盤生理凹陷逐漸加深擴大,杯/盤加大(C/D>0.6),視乳頭色澤變淡或蒼白,血管向鼻側移位,或呈曲膝狀改變。

(4)視野檢查:旁中心暗點、弓形暗點、鼻側階梯,晚期管狀視野。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七年制教材《眼科學》(葛堅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

(1)眼壓異常:病理性眼壓升高(一般認為兩眼中至少一隻眼的眼壓持續≥21mmHg)或正常(眼壓≤21mmHg),眼壓24小時波動幅度大於8mmHg,或雙眼眼壓差值大於5mmHg。

(2)視盤損害:視盤凹陷進行性加深擴大、盤沿變窄、盤沿切跡、視盤出血、視盤形態變化不對稱、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

(3)房角檢查:前房角開放,有時可見較多的虹膜突(梳狀韌帶)、虹膜根部附著偏前、小梁網色素較多等。

(4)視野缺損:旁中心暗點、弓形暗點、鼻側階梯,晚期管狀視野。

必要時輔助檢查:ERG,VEP、HRT、UBM、OCT。

(二)證候診斷

1.肝鬱氣滯證:雙眼先後或同時發病,眼脹頭痛,視物模糊,視野縮小,性情急躁或抑鬱,胸脅脹滿,心煩易怒,舌紅苔薄,脈弦。

2.脾虛濕泛證:視物昏蒙,頭重眼脹,胸悶泛惡,納食不馨,舌質淡,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滑。

3.肝腎虧虛證:雙眼昏花,眼內乾澀,視野縮小,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偏於脾腎陽虛者或見畏寒肢冷,小便清長,舌淡苔薄,脈沉細。

4.氣陰兩虛證:雙眼視物昏蒙,雙眼乾澀,視力下降,視野縮小,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舌淡少苔,脈沉細或弦。

二、治療方案

(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

1.肝鬱氣滯證

治法:疏肝解郁

推薦方葯:逍遙散加減。當歸、柴胡、炒白芍、茯苓、白朮、薄荷、甘草、生薑。

中成藥:逍遙顆粒、加味逍遙丸等。

2.脾虛濕泛證

治法:健脾利濕

推薦方葯:參苓白朮散加減。党參、炒白朮、茯苓、炙甘草、山藥、白扁豆、陳皮、薏苡仁、砂仁、桔梗、車前子、澤瀉、澤蘭、桂枝。

中成藥:參苓白朮丸等。

3.肝腎虧虛證

治法:補益肝腎

推薦方葯:六味地黃丸加減。熟地、山萸肉、山藥、丹皮、澤瀉、茯苓。

中成藥:明目地黃丸等。

4.氣陰兩虛證

治法:益氣養陰

推薦方葯:生脈散加減。太子參、五味子、麥冬、枸杞子、石菖蒲。

臨床上,在以上證型的基礎上,根據病情需要,酌加相應的活血化瘀藥物。

(二)靜脈滴注中藥注射劑

根據病情,辨證選擇中藥注射劑。

(三)針灸治療

辨證取穴,主穴:風池、睛明或上睛明、承泣、太陽、百會。配穴:實證:行間、大敦、光明、太沖。虛證:肝俞、腎俞、三陰交、足三里。根據病情,臨床可選用針刺手法針療儀。

(四)其他療法

根據病情和臨床實際,可選用中藥離子導入、耳穴埋豆等療法。

(五)內科基礎治療

如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病等疾病,按相應臨床指南治療。

(六)護理

執行眼科護理常規,辨證施護,並進行健康指導。

三、療效評價

有效:眼壓控制,視野無惡化。

無效:視野進一步損害。

視野檢查系主觀的心理物理學檢查,受多種因素的干擾。進入臨床路徑時以所具備的視野計先行患者視野基準建立。建立時應考慮到可靠性參數,並綜合眼壓、眼底的狀況來作為初始判斷。

同一個患眼的重複檢查要使用相同的測試策略,使治療前後療效間的比較更有意義。

判斷方法可通過比較灰度圖的灰度變化、dB值的增減、總體離差等,綜合評價視野總體變化,亦可以利用視野計中分析軟體進行對比分析。

參照《中華眼科學》所訂指標評價,以下各點為負向發展指標:

A.出現新缺損。

B.缺損進一步加深≥10dB。

C.暗點擴大範圍≥3個相鄰點,丟失值≥5dB。

D.視野惡化伴隨視乳頭相對應改變。


推薦閱讀:

聞政明:香港立法會表決政改方案前 港府對泛民展開拉票戰(圖)
二零一三太歲化解方案(田至鶴)
薦讀:巨大肩袖撕裂7種手術治療方案(上)
中信財富指數發布5月資產配置方案 建議上調權益類資產·每日商報

TAG:方案 | 青光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