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中國古代北斗星官中的七顆星)—搜狗百科

七星介紹

北斗七星北斗一:天樞星座:大熊座α(天樞,貪狼星)

西名: Dubhe

Bayer letter: alpha Ursae Majoris

視星等: 1.79等

絕對星等:0.2等

位置 (epoch J2000.0):

赤經: 11h 03m 43.70s

赤緯: +61 45"03.2"

高度: 54 12"33"

方位角: 048 49"51"

U2000: Chart 24, Vol 1

Transit: 04h 33m11s

距離: 124±2 光年

光度: 181±7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二:天璇

星座:大熊座β(天璇,巨門星)

西名:Merak

  • 3張 北斗七星 Bayer letter: beta Ursae Majoris

    星等: 2.40

    位置 (epoch J2000.0):

    赤經: 11h 01m 50.49s

    赤緯: +56 22"56.6"

    高度: 52 25"31"

    方位角: 057 19"13"

    U2000: Chart 46, Vol 1

    Transit: 04h 31m 18s

    距離: 79.4±1.1 光年

    光度: 55.2±1.6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三:天璣

    星座:大熊座γ(天璣,祿存星)

    西名: Phecda

    Bayer letter: gamma Ursae Majoris

    星等::2.50

    位置 (epoch J2000.0):

    赤經::11h 53m 49.83s

  • 3張 北斗七星圖片集 赤緯:+53 41"41.1"

    高度:44 38"39"

    方位角:055 15"46"

    U2000:Chart 47, Vol 1

    Transit:05h 23m 09s

    距離:83.7±1.4 光年

    光度:59.0 ±2.0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四:天權

    星座:大熊座δ(天權,文曲星)

    西名:Megrez

    Bayer letter:delta Ursae Majoris

    星等:3.40

    位置 (epoch J2000.0):

    赤經:12h 15m 25.57s

    赤緯:+57 01"57.3"

    高度:43 59"16"

    方位角:048 59"49"

    U2000:Chart 47, Vol 1

    Transit:05h 44m 41s

    距離:81.4±1.2光年

    光度:24.4±0.7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五:玉衡

    星座: 大熊座ε(玉衡,廉貞星)

    西名: Alioth

    Bayer letter: epsilon Ursae Majoris

    位置 (epoch J2000.0):

    赤經: 12h 54m 01.76s

    赤緯: +55 57"35.6"

    高度: 39 06"28"

    方位角: 045 49"31"

    U2000: Chart 48, Vol 1

  • 3張 北斗七星 Transit: 06h 23m 11s

    距離: 80.9±1.2 光年

    光度: 98.7±3.0 x 太陽的光度

    北斗六:開陽

    星座: 大熊座ζ(開陽,武曲星)

    西名: Mizar

    Bayer letter: zeta Ursae Majoris

    星等: 2.40

    位置 (epoch J2000.0):

    赤經: 13h 23m 55.55s

    赤緯: +54 55"31.4"

    高度: 35 17"26"

    方位角: 043 11"00"

    U2000: Chart 48, Vol 1

    距離: 78.2±1.1 光年

    光度: 60.2±1.7 x 太陽的光度

    開陽增一:輔星

    星座:大熊座80(開陽增一,輔星,破軍星)

    西名:Alcor

    星等: 3.95

    位置 (epoch J2000.0):

    赤經: 13h 25 m13.7s

    赤緯:+54°59"16.8"

    U2000: Chart 48, Vol 1

    距離: 81.15光年

    光譜:A5V-SB

    開陽是個著名的雙星,它的伴星(大熊80)中國古代專名「輔」,與主星角距:11"49",亮度3.95等。古時候軍隊測試士兵的視力就曾經用過這對雙星,中國和外國都有軍隊用過它。

    輔星即大熊座80,是大熊座ζ(開陽)的伴星,又稱左輔。有許多人把這顆輔星用在測試視力,如能分辨出這顆輔星,視力就達到了1.5了。

    《史記·天官書》:「輔星明近,輔臣親強;斥小,疏弱。」《晉書·天文志》:「輔星傅乎開陽,所以佐鬥成功,丞相之象也。七政星明,其國昌,輔星明,則臣強。」 宋 何薳 《春渚紀聞·歙山斗星硯》:「石色正天碧,細羅文中涵金星七,布列如斗宿狀,輔星在焉。因目之為斗星硯。」 明何景明《告咎文》:「又使北斗以振紀兮,命輔星以佐之。」

    北斗七星在大熊星座中的位置北斗七:搖光

    星座:大熊座η(搖光,破軍星)

    西名: Alkaid/Benetnasch

    Bayer letter: Eta Ursae Majoris

    星等: 1.86

    位置 (epoch J2000.0):

    赤經: 13h 47m 32.44s

    赤緯: +49 18"48.1"

    高度: 28 42"54"

    方位角: 044 29"36"

    U2000: Chart 49, Vol 1

    Transit: 07h 16m 33s

    距離: 101±2 光年

    光度 : 141±6 x 太陽的光度

    古人把北斗七星作為一種永恆的神聖的象徵,難道北斗七星組成的圖形永遠不變嗎?它永遠是找北極星的「工具」嗎?當然不是這樣。宇宙間一切物體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恆星也不例外。既然恆星也在運動,那麼,北斗七星組成的圖形當然也在不停地變化。

    北斗七星不斷變化中

    實際上,這7顆恆星距離地球的遠近不同,在60光年~200光年之間,它們各自運行的方向和速度也不盡相同,7顆星大致朝兩個方向運行,搖光和天樞朝一個方向,其他5顆基本朝一個方向。根據它們運行的速度和方向,天文學家們已經算出,它們在10萬年前組成的圖形和10萬年後形成的圖形,都與今日的圖形大不一樣。10萬年以後,我們可能就看不到這種柄勺形狀。

    星座方位

    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屬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斗七星位於大熊的尾巴。這七顆星中有5顆是2等星,2顆是3等星。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

    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斗來,由北往西再展開。」初學認星者可以從北斗七星依次來找其它星座了。大熊座中排成勺形的7顆星。古人很重視北斗,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別方向,定季節。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星為魁,組成北斗七星的「斗」,柄狀三星分別使——玉衡、開陽、搖光那個明暗雙星。杓柄中央的星名叫「開陽」,相距11分處有一顆4等伴星,名「輔」,開陽星和輔星組成視雙星, 肉眼即能識辨。開陽本身也是一顆雙星。

    季節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甘石星經》:「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皇帝坐著北斗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古籍《鶡冠子》記載:「斗杓東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古代視北極星為上帝的象徵,而北斗則是上帝出巡天下所駕的御輦,一年由春開始,而此時北斗在東,所以上帝從東方開始巡視,故《易。傳》:「帝出乎震」,震卦在東。

    北斗七星中,「玉衡」最亮,亮度幾乎接近一等星。「天權」最暗,是一顆三等星。其他五顆都是二等星。在「開陽」附近有一顆很小的伴星,叫「輔」,它一向以美麗、清晰的外貌引起人們的注意。據說,古代阿拉伯人徵兵時,把它當做測驗士兵視力的「試驗星」。

    北斗七星始終在天空中作緩慢的相對運動。其中五顆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著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和「搖光」則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因此,在漫長的宇宙變遷中,北斗星的形狀會發生較大的變化,10萬年後,我們就看不到這種柄杓形狀了。

  • 3張 北斗七星 又稱「北斗」。離北天極不遠,排列成斗形的七顆亮星,除δ(天權)星為3等星外,其餘六星都是2等星。把北斗七星斗前二星連接,並朝鬥口方向延長約五倍距離即可找到北極星,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識別星座的標誌。此外,按照北斗七星斗柄曲線延伸,畫出一條弧線後,會遇到21顆亮星之一的大角,即牧夫座α星。
    推薦閱讀:

    中國名人 漢初名相蕭何
    湖北十堰市非法汽車拼裝業猖獗 被戲稱中國三汽
    中國中堂畫
    中國民間流傳 至今無法解釋的真實靈異事件
    中國古代常見官職一覽表

    TAG:中國 | 古代 | 百科 | 搜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