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喪事的做七

喪事的做七

做七,亦稱燒七、齋七、理七、七七齋等,是民間常見的祭奠習俗。其大致內容是:人死後,親屬每七天設齋會奠祭(或稱追薦)一次,前後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目前往往將做七改變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墳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現在只燒單數,燒大七)。按喪事習俗,燒一七、七七、以死者兒子為主,稱做:有頭,有尾;三七、以死者兒媳為主;五七、以死者女兒為主。(燒五盆紙花)。 :燒百天、燒周年、燒三周年的意義:人死到陰曹地府後,共有十位王官(陰府之檢察官)和四位審判官,其職是:將亡者提詢,以生前所作所為,善善、惡惡、加以偵訊,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過前七殿:第一殿秦廣明王、第二殿楚江明王、第三殿宋帝明王、第四殿伍官明王、第五殿閻羅帝君、第六殿卞城明王、第七殿泰山明王、兒女燒七,希望父母在陰間能安然舒適,過王順利。做七拜明王,查其生前|「善悪」的行跡,四十九天後移送陰曹法院經四審,每十日為一旬,調審一次:一審,(頭旬,第五十九天)崔氏判官;二審,(二旬,第六十九天)李氏判官;三審,(三旬,第七十九天)韓氏判官;四審,(四旬,八十九天)楊氏判官;再過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燒百天(叫做短百天,長周年),再拜,第八殿平政明王、燒一周年拜,第九殿都市明王、燒三周年拜,轉輪明王后、決定如何投生,轉入來世。按照古代的喪俗,靈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據說是希望死者還能復生。三天還不能復活,希望就徹底破滅了。實際上停柩的時間長,是由於當時喪禮繁縟複雜,尤其是天子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隨葬品,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近代以後,靈柩一般都在「終七」以後入葬。按傳統的說法,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事實上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佛教認為,除罪大惡極的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升天,靈魂一般並不能夠馬上轉生。沒有轉生的亡靈不是鬼,是在死後至轉生過程中的一種身體,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後七個七期中,孝屬或親友如果能請僧人來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所以,佛教主張超度亡靈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過了七七期之後,亡靈托生的類別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托生的類別了。如果一個人,生前作惡很多,註定來生要托生畜類,當他死後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屬親友為他大做佛事,使他聽到出家人誦經,當下懺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為人了。而道家也認為超度度亡靈最好是在他「七魄」沒有散盡之前。 「做七」期間的具體禮儀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有些地方,舊喪俗中的第五個七天,必須由外嫁女回來,這一天的費用完全由外嫁女負擔,如果死者沒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孫女來做。人死後的第一個七天、第三個七天和第七個七天,叫做「大七」。在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習俗,就是說在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兒和媳婦們,每人各自提一隻燈籠,在規定的儀式中飛也似地賽跑,爭取第一個跑回家,俗稱「爭英雄」,認為這樣死者靈魂能庇佑降福。因為人們認為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和活人一樣有情感。 穿孝——老人死後,兒孫為表示哀悼』,直系子孫、媳婦,要每人做一孝衫、孝鞋、孝帽、直穿至謝孝日。葬後三日為「祭墳」,七日為「小期」,二十一天為「三期」(也稱「三七」),三十五天為「五期」,四十九天為「斷七」。百日、亡人生日,孝男孝女上墳祭奠。期年為周年。三年過了才換下孝衣。所謂守孝三年,至此了結。 現代做七比起傳統的做法要簡單,但很多人還在「大期」日到殯儀館燒點紙,祭奠一下。

做七,亦稱燒七、齋七、理七、七七齋等,是民間常見的祭奠習俗。其大致內容是:人死後,親屬每七天設齋會奠祭(或稱追薦)一次,前後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間俗信對此尚有種種講究,如第一個「七」稱頭七,例由兒子為亡父(母)設木主焚紙錢,延請和尚誦經;二七則請道士還受生經;三七、四七俗稱「散七」,可由外甥、侄輩來做;五七倍受重視,另有「回煞」儀式;六七由女兒備酒飯,無女則由侄女;七七稱「斷七」,由喪家供奉酒菜祭奠,並誦經除靈等。事實上,做七習俗並不是儒家所倡導的傳統喪葬禮俗的內容。有關做七習俗的來源及其信仰內涵等問題,至今聚論紛紜,尚無定論。 民間相傳,做七習俗始於唐初,大致情節是:唐太宗李世民臨終前曾囑咐太子:死後每隔七天須由親人為其擺一次薦宴,燒一回紙錢,前後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靈魂得以順利超度。其中「五七」的置辦,尤應豐盛,等等。太宗死後,太子遵旨一一照辦。其後公卿百姓紛紛仿效,由此形成做七習俗。這種故事當然於史無征。有人指出,做七習俗雖然自唐初起盛行,但早在南北朝時已見有關記載,《北史·胡國珍傳》:「國珍年雖篤老,而雅佛法」,及薨,「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北齊書·孫靈暉傳》:「從(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及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 根據上述記載和其他若干資料,學者多認為做七習俗來源於生緣說,大約在佛教傳至東漢後到南北朝這段時期內形成,從唐初起突破信眾範圍,走向世俗化。為何要規定「七」為忌日?謂人生有六道流轉,在一個人死此生彼之間,有一個「中陰身」階段,如童子形,在陰間尋求生緣,以七日為一期;若七日終,仍未尋到生緣,則可以更續七日,到第七個七日終,必生一處(見《瑜珈論》)。所以在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須逢七舉行超度、祭奠。這種由佛教「生緣說」催生的做七習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時形成,自然應視作當時佛教盛行的產物。唐人李翱曾撰《去佛齋說》,對做七習俗及其理論依據予以駁斥,其根據之一便是「傷禮」,不合儒家對人情哀戚的講求,這也能反證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相反,也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本於道教。從該俗的實踐看,做七既請僧眾誦經,也請道士誦經,而民間關於做七由來的種種解釋,多與道教的地獄結構及功能的宣傳相吻合。清趙翼在《陔余叢考》卷三十二還結合做七習俗起於元魏、北齊的歷史背景來對此論證:「按元魏時,道士寇謙之教盛行,而道家煉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為斷,遂推其法於送終,而有此七七之制耳。」他還引證《韓琦君臣相遇傳》:宋仁宗駕崩,英宗初即位。光獻太后對宰臣韓琦說:「當初立他(指英宗)為皇太子時,臣僚多有言不當立者。恐他見後心裡不好,昨因齋七,並焚於錢爐矣。」這個引證別有深意——眾所周知,宋朝自太宗以後,道教一直備受尊崇,到真宗時更受到無與倫比的偏愛,還出現一個所謂「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趙玄朗,成為趙宋皇家的祖宗,從而使道教躍居「國教」地位。如果做七是佛教所創,很難想像會替已故皇帝行此奠儀的。 還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源自先秦時代的「魂魄聚散說」:人之初生,以七日為臘,一臘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義就是祭送死者。此外如天以陰陽二氣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萬物,謂「七政」,人得陰陽、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氣亦惟七;以及《易·系·復》曰「七日來複」,《禮記·檀弓上》日「水漿不入口者七日」,都是本此道理而來,也都是後世做七習俗的信仰內涵所在。不過這些觀念和舊禮又是怎麼具體變成做七習俗的呢?仍是一個迄今無人作出說明的疑問。 還有人推測,做七習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時「國人」於父母葬後迎其魂靈於殯宮的祭祀儀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靈得到安息。按禮制規定,舉行虞祭的時間和次數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區別,士之喪三虞,大夫之喪五虞,諸侯之喪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為期。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晚期,大夫都僭用諸侯的七虞之禮。再往後,秦並六國,改朝換代,只要有條件誰舉辦七虞都行,最終流變成了通行民間的做七習俗。 上述諸見以及相互間的駁難,各有一定的根據和理由,可見做七的起源與涵義之謎,仍有待繼續剖析。

七七49天的超度來源於佛教, 佛教給中國傳統喪葬禮儀程序帶來了所謂「七七追薦」。七七追薦又稱七七齋、水陸道場、水陸大會、水陸會、水陸齋儀等,是一種超度死者亡靈的大法會,主要來源於佛教信仰。在佛教的輪迴轉世觀念中,人死後在七七四十九日內,經過七個階段隨業力投生,也就是說四十九日是個緩衝期,除了極好的人立即上天,極壞的人立即下地獄外,絕大多數人經過超度可以贖罪,能投個好胎,七七追薦便是為了替死者消罪免禍、誦經修佛,以投入善良之家,因而延請和尚設齋念經,禮佛拜仟,追薦亡靈。七七追薦在南北朝開始流行於世。 每逢七日在家裡點燈、焚紙、燒香來祭奠。孝子百日內不準剃頭刮臉,也不準赴宴飲酒、娛樂。服喪期滿,要念經,併到墳前祭奠換孝。至百日、周年、三周年時,至親都來祭奠。遇喪人家,當年春節時一般不貼春聯,如貼只貼黃、綠紙對聯。 現代悼念儀式 追悼儀式是指為逝者舉行的追憶、告別活動。在整個追悼活動中,需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喪家要做到繁而不亂,事先應有很好的策劃。 (一)儀式準備 儀式準備是追悼活動的前期工作,主要上安排、落實有關具體事項。 1、安排迎送親友車輛 追悼會在殯儀館舉行,家屬的親朋好友一般都要到場參加。如果人數較多,家屬應安排好迎送的車輛,並通知親友上車的時間、地點,以方便親友去殯儀館。安排車輛的方式有如下三種: (1)委託殯儀館聯繫客車。這是殯儀館推出的便民服務,家屬只需在業務洽談時說明上下車的在點,殯儀館便可提供客車為治喪者接送親友。這種方法最省力、省心。 (2)到計程車公司預定車輛。必須提前預定,車輛大多在逝者家門口出發,屆時親朋好友先到逝者家中集合,然後隨車去殯儀館。 (3)由逝者單位派車。逝者生前的同事要參加追悼會,一般由單位派車接送,出發地點在單位。 追悼會結束後,還應安排車輛送客人,如果準備了喪宴,還應安排車輛去飯店。 2、禮廳布置 禮廳是舉行追悼會的場所。禮廳的布置應體現莊嚴、肅穆的氣氛,並充滿人情味。禮廳的布置有一定的講究:正後方牆壁上懸掛較大的橫幅,書寫"×××同志追悼會",現在的殯儀館已引進現代化設備,電子顯示屏已取代了手寫橫幅;禮廳左右兩側垂直懸掛大幅的輓聯,兩聯位置應上下對齊;橫幅下方擺置長桌,桌中間擺放逝者的遺像,遺像選用黑邊木框,可用黑紗或小白花或鮮花裝飾;親朋好友送的挽幛掛在禮廳左右兩側牆壁上,禮廳兩側有懸掛輓聯、挽幛的掛具,使用很方便;遺體安放在長桌正前方;安放遺體的靈床四周用鮮花圍起,使遺體安卧於鮮花叢中,講究些的還為遺體鋪花,即在靈床四周鋪滿鮮花,多的可鋪數百朵;另有鮮花圍屏,就是先搭建圍屏,圍屏大小應與禮廳相配,在上面綴滿鮮花,也可拼出圖案或"奠"字等;配偶及子女送的花圈、花籃放在靈床的正前方,親朋好友送的花圈和花籃在靈床的兩邊排開,花圈多時注意留下走路的通道。 3、書寫橫幅和輓聯 橫幅和輓聯均為禮廳中不可缺少之物。橫幅顧名思義是橫寫的條幅,白底黑字或黑底白字。橫幅的尺寸一般較大,但應與懸掛處牆面的大小相協調。橫幅醒目、有氣勢,能烘托哀悼的氣氛。橫幅的內容不固定,可寫對死者的評價,可表達對死者的哀思之情,常用的有"×××同志千古"、"沉痛悼念×××同志"、"×××同志永垂不朽"等等。 輓聯的書寫不同於橫幅,是豎著書寫的,有上下兩聯,要求句子工整對仗。輓聯的尺寸也較大但應與橫幅相協調。輓聯懸掛在禮廳正前方的牆壁兩側,右邊為上聯,左邊為下聯,一般內容為死者的生平成績和美德乃至他死後對後人的影響等。一幅好的輓聯,不但講究句法,且配以好的書法,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許多輓聯成為了千古名句。 輓聯可以是家屬自己書寫,也可以委託殯儀館代寫,或購買成品的輓聯。 4、購買或租用花圈、花籃 現代喪事活動中,送花圈、花籃是人們悼念死者、表示哀思最普通的方法。常用的花籃、花圈有鮮花制的以及紙制、絹制、塑料制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能力的增強,鮮花花籃、鮮花花圈的使用已十分普遍。 接到報喪的消息,參加或無法參加追悼會的人都可以送上花籃、花圈表示哀悼。遠在外地的人可委託別人或由郵局代送,以表示人未到心到之意。 送多少花籃、花圈沒有限制,常常配偶單獨送,子女合起來送,已婚子女則與配偶、孫輩合送。另外,死者的單位及黨、政、工、團均可代表各級組織送。 目前殯儀館都設有花籃花圈經營部、出租處出售和出租花籃、花圈,這樣可以省卻運輸的麻煩。出租的花籃和花圈多為紙、絹、塑料製品,出售的一般由鮮花做成。 挽帶是用在花籃或花圈上的兩條長短一致的白紙,上書黑字,上聯寫悼念的詞句,下聯寫送花圈人的姓名和稱謂。不同身份用詞不一樣,上聯常見的有"×××伯父千古"、"×××同志安息"等,下聯常見的有"×××敬獻"、"×××敬輓"等。寫好後上端對齊、下端八字分開,用大頭針固定在花籃或花圈上。 花籃、花圈的擺放方式,因為花圈比較大,一般在禮廳的兩側一字排開;花籃一般擺放在遺像的下方。以單位為主召開的追悼會,單位和領導人送的花籃擺在前排,以家庭為主召開的追悼會,配偶和子女送的擺在前排。 5、確定儀式司儀 在追悼會上,司儀是串起整個儀式的主要人物,相當於節目主持人。從追悼會開始到結束的每一項程序都是由司儀來宣布進行的,因此確定司儀的人選很重要。司儀應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見過大的場面,不緊張,不怯場,講話得體,儀錶端莊。 6、準備悼詞、答謝詞和確定致詞人 悼詞是追悼會上宣讀的一種文書,是對死者一生的總結。準備悼詞先要了解死者大操大辦生平、主要貢獻、組織的評價等。悼詞一般由單位來寫,也可由親屬來寫。領導幹部或是有公職的人死後多由組織上寫悼詞。一般講,誰寫悼詞就由誰來宣讀,單位寫可由單位派人宣讀,親屬寫可由親屬宣讀,多為長子宣讀。 答謝詞是親屬在追悼會上宣讀的文書。死者身前病重住院時得到過組織、單位同事、親友等許多人的關心,去世後辦理喪事時又得到許多人的幫助,對這一切,家屬是十分感激的。為了表示謝意,在追悼會上家屬要致答謝詞。答謝詞的內容可以簡單回顧死者的病情、住院期間單位的照顧、親友的關愛、家屬及子女的心情等,並對所有關心過死者的人和單位表示感謝。 (二)儀式 悼念儀式進行得成功與否,執行程序的質量是關鍵。因此,喪事承辦人必須嚴格執行既定的程序,在現場不能隨意更改。 1、席位的安排 追悼會上應根據參加者的不同身份安排不同的席位。親屬站在會場的前排,其餘人站在後排。民間長子為喪主,即以他的名義辦喪事,長子、長媳站最前排,後面是次子、次媳,再後是女兒、女婿等。它體現了傳統的血緣宗法精神。如果有領導參加,則應站在前排。司儀站在前排的左側,這樣可以面對親屬,也可以面對其他與會者。司儀、致詞人在講話時應站在禮廳的前方,要面對與會者,並有一定距離,禮廳人多可使用話筒,讓後面的人也能聽清楚。這種席位的安排使死者處於"尊位",體現了中國殯葬文化中"死者為大"的原則。 2、一般程序 (1)由司儀宣布X X X同志的追悼會現在開始; (2)默哀、奏哀樂; (3)由X X X同志致悼詞; (4)由家屬致答謝詞; (5)全體肅立,向X X X同志遺體或遺像三鞠躬; (6)瞻仰X X X同志遺容(奏哀樂); (7)向X X X同志遺體告別(奏哀樂); (8)追悼會結束。 3、特殊程序 (1)由司儀宣布X X X同志的追悼會現在開始; (2)默哀、奏哀樂; (3)敬獻花圈(籃); (4)由X X X同志致悼詞; (5)宣讀唁電、唁函; (6)由家屬致答謝詞; (7)全體肅立,向X X X同志遺體或遺像三鞠躬; (8)瞻仰X X X同志遺容(奏哀樂); (9)向X X X同志遺體告別(奏哀樂); (10)領導與家屬握手表示慰問; (11)追悼會結束。 告別儀式也可以簡化,如僅播放哀樂,宣布告別儀式開始後,悼念者依次繞遺體而行,鞠躬、獻花致哀,向家屬慰問,而不作任何講話。只向大家發放死者生平事迹的印件作為紀念。 (三)入殮 人殮是指把逝者裝裹人棺。現在的人殮是把逝者穿戴好了以後放入遺體包裝盒。 1、裝棺 舊時對裝棺十分重視,大殮時將死者包裹好後放入棺材。達官顯貴則選貴重木材做成棺材,棺內放置金銀珠寶,有地位的人還要在棺材外面套上槨,顯示不平常的身份。裝棺時孝子們要守在棺旁大哭,作最後的訣別。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做法早已被摒棄了。 現在追悼會結束後,遺體將運往殯儀館火化。為了運輸時的安全、衛生和文明,也為了避免遺體暴露在外引起病菌的擴散而影響環境,有關部門規定,要將遺體放入一次性的遺體包裝盒中。這與舊時的做法有本質的不同。 2、隨葬品 舊時稱放在棺材內隨棺材一同埋葬的物品為隨葬品。隨葬品多為死者生前常用之物。現在人們在遺體包裝盒內也放置一些死者身前喜愛的小物件或常用的生活用品,如木梳、手帕、扇子、小禮品等,以表示對死者的關心。由於隨葬品和遺體一起火化,特別要注意不能放人金屬、塑料製品,這類物品燃燒時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環境污染,還會損壞火化設備、污染骨灰。 (四) 《遺體火化證明書》 追悼儀式結束後,遺體將送往火化間火化。火化後,殯儀館會出具一張《遺體火化證明書》給家屬。日後家屬可憑證明辦理有關手續。 (五)弔喪的禮儀 當你收到訃告,得知親朋好友去世的消息,理應前往弔喪,弔喪的方式是可以去逝者的靈堂弔唁,也可以去參加追悼會。一般來說,死者家屬總是歡迎盡量多的人參加追悼會。尤其是交情較好的親友、師長、長輩、朋友去世,不去弔喪是十分失禮的。如因身體、工作等原因不能前去,最好能託人代送花圈或致信致電弔唁。 弔喪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不論是去靈堂還是去參加追悼會,都應懷著沉痛的心情,帶著嚴肅的表情,認真履行每一項儀式。著裝打扮以清淡、素雅為宜;言談舉止應端莊沉靜,與場合的氣氛相協調。切忌三五成群、談笑風生、漫不經心或中途退場。有些人濃裝艷抹、披紅戴綠也是不應該的。凡此種種,都是對死者的大不敬,對逝者家屬的不禮貌,與喪禮氣氛不協調的。
送終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老人病篤處於彌留之際,大都是情依依、意連連,思念兒女,牽掛親人。這時在家的兒女要日夜侍奉,不離左右,並要給在外的兒女捎話傳信,催其速返。兒女在接到此類電、信之後,都是歸心似箭,日夜兼程,望鄉哭奔,力爭與親人生見一面。一時見不上,不但老人不會瞑目,就連兒女也是終生遺憾,還會被人們指為不孝。有時說來也巧,一旦兒女進門,老人就「撒手歸天」一了。因此,兒女守護著父母去世,叫做「送終」。在這個時候,老人當著眾人面吩咐一些身後事,如「掌柜的」誰當、事業的繼承、則產的處理、賬債的往來、對子孫為人處世的教導等等,俗叫「托家事」。對老人臨終遺言,子女要一一應允,讓老人放心,即使死後也不改其意。如果死者的所有子孫和親人守著他死去,俗以為這是難得的「善終」。老人病危,兒孫還在忙自己的活,必然會遭眾人的非議和親鄰的責罵。   人到病重沒指望的時候,男的要請舅家人來探望;女的要請娘家來問病,這在當地是必行的禮節,萬一病故,好讓他們知道人是怎樣死的。不然,人亡之後,突然去請他們督喪,他們是會借故刁難的。如果,再和舅家、娘家人有其他不愉快的事,往往是請而不到,這時,惟一的辦法就是孝子長跪在門外,叩頭回話,求得同情和諒解。舅家、娘家人提出的喪儀條件要盡量滿足。因為,當地風俗是和舅家、娘家人鬧了彆扭,喪事就無法順利辦理。 穿衣   死者臨終時,親人們就要為其剃頭(男)、梳頭(女)、盥洗、整容。咽氣之前必須把壽衣(俗稱「老衣」)穿上,一則死後不好穿;二則說是人死了再穿,就意味著光著身子走了,到了陰間還是無衣。壽衣大都是及早準備好的。當地習俗,壽衣要在閏年閏月縫製,取「功德潤澤」後人之意。壽衣袖子講長,要能遮住手梢,忌諱袖短露手。否則,後輩兒孫就衣不蔽體,伸手討飯。在壽衣件數上,要穿單不穿雙,是避免凶事成雙的意思;在壽衣布料上,要穿平紋布,忌穿斜紋布,怕有一個「邪」字,後輩人搞邪門歪道;特別忌穿皮革,因為皮子是畜皮,穿了怕來世變成畜生;可以用綢子但不能用緞子,因為緞子和「斷子」諧音,不吉利;壽衣不能用紐子,只能用布帶,因為紐子和「扭子」諧音,怕後代出「逆子」。壽衣要兩頭見棉,即有棉衣、棉褲,冬夏如此,取「以棉(眠)為安」之意。壽衣里子多選用紅色,意味著後輩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子女先父母而亡者,要在壽衣上綴個白布條,以示在陰間也要為父母制服。除了公務人員之外,現在民間老人壽衣的樣子,多數仍沿襲清朝、民國時期長袍短褂的款式,可見封建習慣的頑固性。   人剛咽氣,趕緊要把預備好的「噙口錢」放人口內,「噙口錢」也叫「口實」,是一枚銅錢或其他金屬硬幣,穿上紅線,放人死者口內後,把紅線另一段拴在壽衣布帶上,防止溜入腹內,待盛殮時揪掉紅線。   關於往死者嘴裡放「噙口錢」的事,民間有三種說法。一是把錢稱為「寶」,把錢放進死者嘴裡叫「口中含寶」,寓吉祥之意;二是說人辛勞一生,不管貽留多少,「噙口錢」是最後帶走的「落頭」;三是說人死了就變成了「鬼」,「鬼」還要投胎再脫生,再變成人,有了「噙口錢」,來世不受窮。   有的在人死之後,還要給手裡攥塊饃饃,意味著在黃泉路上有飯吃,不挨餓,來生再世也不缺口糧。 停床   當病人換上壽衣之後,就應當將其從卧室中移到堂屋正室中來,作為臨死者最後告別人世的正式場所,親人們都守候其左右,讓其安詳地離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壽終正寢」。   屍體停放在兩條長板凳支起的板床上,下鋪上穀草,穀草的根數跟死者的壽數相等,俗叫「隱身草」。為什麼要鋪「隱身草」?過去傳說,人死後「魂」就離開了身體,但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只覺得很輕鬆,就到處遊玩。為了使他玩得愉快,暫時不讓他看到自己的遺體,就用這些穀草隱藏起來。另一種說法是,人死後兩天以內鬼魂還不讓進「陰曹地府」,在陰間也不能胡游亂逛,又不能附體,所以要鋪上「隱身草」讓他暫時藏身。人死後,要把他的身體捋順好,使他仰面朝天躺著,用一張輕薄的黃表紙或白紙把臉蓋上,俗叫「苫臉紙」。人死後為什麼要用紙苫臉,說法不一。一說是因為人死後臉色會變得難看,親人們一看見他的面容,未免有些傷感或害怕,所以用「苫臉紙」遮住;一說是觀察死者是否假死,若是假死,氣出紙動,還可搶救復生;一說是遮擋塵土,防止噪音,有讓死者安息之意。只有死人才能用紙把臉蓋上。因此,人們非常忌諱活人用紙蓋臉,怕惹來不祥。   屍體入殮前,腳脖上套根繩圈,俗叫「絆腳繩」。傳說,「停屍」期間,如果遇上打雷閃電或貓從身上跳過,死人會突然站起來,碰上什麼東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放手,叫做「死不丟手」,非常嚇人。所以,要用麻繩絆上,到盛殮蓋棺時再解去。   屍體停上屍床,床腳拴一隻白公雞,謂之「看喪雞」。「看喪雞」要一直拴到出殯。據說是為了防止貓、鼠、蟲豸嚙屍。「看喪雞」只能在集市上賣掉,喪家不能殺食。俗以為雞是為老人守過喪的,殺之不祥。   當地習俗只要病人還有一絲氣,絕對是不能動哭聲的,認為哭不吉利。只能在屍體擺放停當後,全家舉哀,放聲慟哭,用瓦盆作紙盆,燒上第一把紙,許多地方叫燒「倒頭紙」,當地俗稱「引路紙」。人們認為燒紙就是給死者送錢,好讓死者帶上「盤纏」安然上路。   喪儀以及祭奠先人要燒紙的習俗是怎樣來的?傳說,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天下轟動,名利雙收。蔡倫的嫂子見了眼紅,逼使蔡倫的哥哥蔡莫學造紙,蔡莫未得要領就背著弟弟自己造起紙來,造出的紙又黑又粗,無人來買,堆積滿屋。蔡倫的嫂子深感內疚,急火攻心突然死亡,蔡莫一氣之下,就在妻子靈前燒起紙來,燒著燒著聽見妻子在棺材裡喊:「開門,開開門!』人們打開棺蓋,蔡莫妻子坐了起來,嘴裡還叨咕說:「陽間有錢通四海,陰間用紙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還肯放我回來。」後來逢人便說,我死了,小鬼把我送到閻王殿,閻王讓我去受罪,在途中我丈夫燒了紙,送了錢,小鬼們就爭搶起來,他們拿到了錢,就把我從地獄中放回來了。這樣,蔡莫造的紙能在陰間當錢使的消息很快傳開,原來堆積如山的紙就被搶購一空。蔡莫知道是妻子為了賣紙,特意裝死,也沒深怪於她。由此,喪家燒紙的習俗就流傳下來,至今民間喪祭燒的還是較黑的粗糙紙,俗稱「斗底紙」、「升底紙」。   當地喪祭燒的紙有兩種:一種是叫「燒紙」,即六七寸左右的方塊粗紙,燒前用硬幣或紙幣在紙上拓一下,俗叫「打紙」,示意過版成「錢」,俗以為紙不用錢幣拓,在陰間就不能當「錢」用;另一種叫「陰票」,過去是木版拓印的鈔票狀的「紙錢」,上有「冥國銀行」字樣,面額仟、萬、億圓不等。燒這兩種紙,都是為了給死者送「錢」。 報喪   死者遺體停床之後,就要很快請來「陰陽」先生按死者咽氣的時辰推定「出殃』時間、來客開弔、出殯埋葬、「過七」、百日、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的具體日子,並把這些日辰用白紙開列出來,貼在牆上,喪祭儀禮按此如期進行。與此同時,請來「家門父子」頭面人物在一起商議喪事怎樣辦理,請「總管」,叫「知客」,定廚師,約吹手,開始籌辦喪事。由總管統籌安排,指揮動作,事主只是出錢出物當孝子。
只看該作者 地板 發表於: 2008-05-19 喪儀諸事商定後,首先派人去舅家(男喪)或娘家(女喪)報喪,請他們來看死亡是否正常,兒女是否都在,壽材壽衣是否完備,喪儀規格是否妥當。娘、舅家人來了,孝子在門前跪齊,嚎哭迎接。他們看了死者遺容後,若無異議,喪事才能按原定計划進行。姑家、姨家、女婿、外甥、乾親等等,則由「家門父子」中的侄男子弟分頭上門報喪,告知他們何時祭弔、何時埋葬,好讓他們如期前來弔唁。當地習俗人死後前兩日不穿白戴孝,俗稱「黑頭孝子」,第三日才「成服」。所以孝子報喪只能隔崖或隔牆喊,不能直入其門,俗以為「黑頭孝子」進門多有「衝撞」,會給主家帶來不祥。例如,有些人家院落蜉螞很多,俗以為是「黑頭孝子沖的結果」。   「五服」以外的鄰里鄉黨及族人,聞得噩耗後,便主動拿上香、紙前來燒紙弔唁與死者告別,謂之「送紙」,「送紙」的人多,就證明死者生前有德行,人緣好。 打墓   人死了一般都要儘快埋葬。因此,打墓是喪事中第一件要緊的事。當地人歷來特別相信「風水」、「脈氣」,認為祖先理在「藏龍卧虎」的「風水寶地」,後輩兒孫就可以升官發財,福祿並臻,人丁興旺,奕世不衰。富貴的說是「墳里"脈氣』好」,貧賤的說是「墳里沒出下」,把後人的際運歸結於前人墳墓風水的好壞。所以,人們在墓址的選擇上非常慎重和認真。   人死後,由長男主孝陪同陰陽先生拿.上羅盤、戒尺、繩丈、木橛、钁頭等同到預定的墳地。根據八卦的來龍去脈、相生相剋之理,參照八卦太極圖、四面八方三十六方位,判斷善惡吉凶,選擇「風水」好的「山向」,勾畫出墓址,俗叫「勾穴地」。「勾穴地」還要兼顧後來,夫妻並埋兒子為父母「掛腳」等事宜。如果葬於祖塋(俗叫「老墳」),穴位就好定,因為原先都是測定好的,稍加校正即可。如果重造新塋,那就需要用八卦羅盤反覆測看、劃線定位,同時插上五色旗子,擺上香案,敬告祖先,祭奠天地,行成瑩禮,當地把這種儀式簡稱「成塋」。解放後,墳地統一規劃,大田中的墳頭多被平毀,普遍實行了公墓制,塋地選擇的陋習已被破除,但「墓穴」請「陰陽」先生勘測定位的習俗仍在延續。   「陰陽」先生勾定了「穴位」之後,還要選擇黃道吉日才能破土動工。   過去,動土時,孝子還要燒香表、行大禮,祈神保佑,也就是為老人修陰宅的「奠基禮」。當地埋人的墓穴從構造上分兩部分:一是「明庭子」,垂直深約7.5尺至8尺左右,寬約4尺左右;二是「穿堂窯子」,在「明庭子」底部大頭一端,挖一個大小能放進棺材的土窯洞,一般高3尺多,深8尺多。過去當地土葬除了官紳,一般不用磚石。改革開放以來,群眾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修墓的規格也隨之升級。現在,「穿堂窯子」大都用磚箍,俗稱「磚箍墓」。還有些人趁老人健在時,就箍好了墓。一則為老人去世後,有備不忙;二則讓老人看一看自己歿後的「居屋」,以表兒女孝心。   當地人「打墓」還有許多講究:一是「陰陽」先生定好的穴位、釘好的木橛、劃好的開挖線,任何人不得移動或修改。二是打墓時間的長短,以靈柩在家停放時間的長短來決定。自「吉日」破土動工後,每天有人挖土,但必須在下葬前一日下午完工,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後。如果靈柩停放時間短,很緊迫,那打墓人就得風雨不避,日夜去干,絕不能誤了下葬時辰。三是打墓人都是親鄰相幫,一般不僱用。四是打墓人一日三餐,儘力款待。過去,每當吃飯孝子都要「以跪伴食,無命不起,直至食終」。如果時間緊迫,飯要送到墓地吃,送去的飯以食完不剩為好,萬一剩了,就地掩埋,忌諱帶回家中。現在,孝子「以跪伴食」的習俗已廢止。但是,孝子必須每天去墓地給打墓的人敬煙倒茶,磕頭示敬,吃飯時要給打墓人敬酒,這是絕不可少的禮儀。 盛礆   人死後三日內,若無特殊原因,就要把穿戴好的屍體抬進棺材裡,俗叫「盛殮」或「人殮」。「盛殮」時全體孝子參加,親鄰幫忙,必須有娘舅家人在場,或得到他們的允許,並由本族年長者主持,否則不能「盛殮」。   屍體入棺,要穩正屍位,整飾屍相,下鋪紅褥子,上蓋紅被單,也取後輩紅紅火火之意。屍體與棺壁之間,緊插用紙包裹的松柏鋸末、葉末或草木灰,以作固定,防止晃動。安排就緒,方可蓋棺,俗叫「合龍口」,一旦合了就再不能揭開。俗語說:「寧隔千里遠,不隔一層板。」所以,如果「盛殮」時,娘、舅家人未到,奔喪親人未至,「龍口」就不能合,棺蓋留個縫隙,等他們看了遺體之後,才能「合龍口」。   當地死人「人殮」還有個講究,就是舉屍入棺時,要由長子(承宗人)捧頭,其他人抬屍,小心翼翼地把屍體放入棺內。由於受封建宗法思想的影響,長子「入礆」捧頭,起靈摔「紙盆」,出殯領頭「扯纖」,以至以後的祭奠抱「牌位」、燒紙、酹酒,都是長子一人的事。只要長子在,任何人不能代替。   死者「入殮」後,孝子磕頭燒紙,痛哭舉哀。接著,請人書寫「銘族」,當地俗叫「主族」。所謂「主族」,就是在7尺長、2.5尺寬的紅綢或紅布上,寫出死者姓氏、名諱、評語等。生前有官職的還要在姓氏前加官銜,其評語叫「公評」,無官職的其評語叫「鄉評」,女的其評語叫「閨評」。下款還要把書寫人的官銜或學銜寫上,其姓名另用紅布或紅紙寫好貼上。「主旌」最好是請當地名人領銜寫,寫罷喪主必須恭謝,能請動名人,算是很有臉面的事。「主旌」雖然寫法不一,但一般如下:   為什麼要寫「主旌」?因為死者「入殮」後,其形貌已不可見,故用以書寫死者姓名的旌幡作標誌。當地喪事有的將「主旌」掛在靈前,有的開弔日掛在庭院內,作為象徵,供客憑弔,以示對死者的敬重。「主旌』在下葬時,取掉題寫者姓名,展蓋於柩上,與死者一起埋葬。
設靈堂   「靈堂」是停屍、放柩、供人們祭奠及孝子守喪的地方。在廳堂正中掛一幅能遮蔽屍床或靈柩的大帳慢,帳慢正中書一大「奠」字,帳慢前空中懸吊剪有各種圖案的條形白紙「吊簾」,上書「嚴父(慈母)養育恩似海,兒孫未報終是憾」等悼語。帳慢前擺上桌子,桌上正中靠帳慢處供奉標誌死者靈柩的靈牌或遺像,桌上擺上茶飯、點心、果品等供品,桌前沿陳列香筒、香爐等祭器,同時點上白燭。桌前糊上白紙桌裙,放著白紙包裹的土蟹,供灑酹奠酒用,還要放上「紙盆」。供孝子燒紙和來客祭奠盛紙灰。桌子兩側鋪上穀草或麥草,供孝子守喪跪卧(男左女右)。桌前至房門左右擺列「紙活」。這種「紙活」是由「紙活匠」用葦子、色紙紮糊而成,喪主掏錢購買。「紙活」的形式有:靈庭、過亭、冥兒、冥女、冥馬、仙鶴、祥鹿、鮮花、瑞草等等。還有「七星劍」、「十二件」等名堂。陳列多少根據喪家經濟狀況而取便。   房屋及庭院中大、小門上,在開弔祭奠前一日下午都要貼上白紙喪聯,當地流傳的「白事」聯語大體都是:「倚門人去三更月,泣杖兒悲五夜寒。」「守孝不知紅日落,思親常望白雲飛。」「三更月冷鵑猶泣,萬里雲空鶴自飛。」「白馬素車愁人夢,青天碧海悵招魂。」「桃花流水杳然去,清風明月何處尋。」「悲音難挽流雲駐,哭聲相隨野鶴飛。」「三徑寒松含露泣,半窗殘竹帶風號。」「旌飄戶外含孝意,韻滿堂前慟悲情」等哀輓死者的套語。但要注意的是在聯語上要區別男女,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總之,在靈堂和庭院布置上要營造一種白茫茫、凄慘慘的喪事氣氛。 出子   人死後第三日早八九點鐘左右,是當地約定俗成的「出子」日辰。「出子」就是「出門告」、「出報訃(訃聞)」。當地也叫「成服」。叫「出子」是因為有顯示子孫多少的意思。「出子」是喪儀中絕不可缺、嚴肅而隆重的一環。「出報訃」的實際用意在於向社會公開宣告喪事。另有一種迷信的說法是,不「出報訃」,亡人還自不知死,出了「報訃」,亡人才知道在陽世的壽命終結。「報訃」就是把死者的生卒年月,「五服」內的子、侄、孫寫在紙上(不上女性),貼在一個長方形的木板上,放在大門外,供人們觀看和了解。寫「報訃」在民間至關重要,若是死者無子,也無既定的繼承人,「出子」時必須臨時在侄輩中選一人作為承宗子寫在「報訃」上,寫了誰,誰就有「合法」的財產繼承權。「期服」、「大功」、「小功」等項下,應寫誰,誰在前,誰在後,誰遠誰近,都要慎重對待,絕不能漏人。反之,宗族之內、孝子之間會打架鬧事,弄得喪事混亂,家族不睦。「報訃」由陰陽先生書寫,格式不盡一致,一般寫法如下:           訃聞   不孝男XXX等罪孽深重,弗自殞滅,禍延顯考X府君諱XX(女性則寫:顯妣X府X孺人)。距生於XX年XX月XX日,不幸於XX年XX月XX日因積勞成疾,在本宅壽終正寢,享年X十又X歲,不孝男XX等叩地呼天,悲痛欲絕,親視含殮,停柩在堂,尊禮成服,承嚴(慈)命茲定於X月X日開奠,X月X日X時扶靈柩安葬X處哀此訃聞。   孤(哀)子XXX泣血稽首   齊衰期服孫XXX泣血稽首   齊衰五月曾孫XXX技淚稽首   小功服侄XXX拭淚稽首   麻服侄孫XXX拭淚稽首   所謂「成服」,就是在「出子」時,全體孝子穿白戴孝(詳見第二章第五節),拄起哭喪棍(俗稱「哭棍」,即柳枝纏上牙狀的白紙條,),滿院一片白。「孝服」的縫製沒有成規,一般除了給直系的女婿、外甥、已嫁女子有縫「孝衫」(即「孝褂」)的外,其他「家門父子」中的孝子「孝服」自備,有的只散漫鞋的白布。孝子穿上「孝服」以後,就要在靈前跪草守喪,接應來客祭奠,陪伴哭嚎致哀,一直守到出殯。孝子特別是親生子女在守喪期間,按舊禮要求,不洗臉,不剃頭,鞍著鞋,不坐凳,不吸煙,見人低頭,不食葷腥,寢苫枕塊,更不得亂開玩笑,嬉皮笑臉;女子不可塗脂抹粉。這種舊禮,現在多已廢止,但守喪致哀,乃人之常情,至今沿襲。   「出子」時,所有孝子要到齊,娘舅家人要在場,女婿、外甥及至親也要參加。吹著嗩吶,奏起鼓樂,全體孝子在靈前磕頭燒紙後,由長子懷抱「報訃」領頭,其他孝子手拄「哭棍」隨後,排成一串,哭奔大門以外,把「報訃」放在顯眼的地方,孝子跪成一片,燒紙磕頭,再返回靈前燒紙獻飯。「出子」時孝子越多,陣容越龐大就越體面,人們藉此來顯示死者兒孫滿堂,家族人多勢眾,所以,民間對「出子」的禮儀非常重視。 請主   實際上是請「陪客」,但當地人卻叫「請主」。就是在開弔祭奠的前一日下午,把「五服』之內先於死者而亡故的兄、弟或妯娌的「神靈」請回來,陪伴新故者共享祭禮。男死請「兄、弟」,女死請「妯娌」,男女不能混請。「請主」時,前有鼓樂吹打,孝子列隊跟隨。請誰,誰的長子抱其「牌位」領頭燒紙,墳頭在的在墳上燒,墳頭平了的在十字路口燒紙。吹吹打打,滿坳轉悠,也有向村鄰宣告第二天開弔祭奠的意思。「請」完回到自家大門上,早有女孝子跪成一片,嚎哭迎接,然後回到靈前,把所有「牌位」以新故者「靈牌」為中心,分左右、按長幼雁翅形擺放停當。接著磕頭燒紙、獻飯,好讓他(她)們一起「吃、喝」。   「請主」完了之後,女婿、外甥或兒子向死者獻羊,俗叫「領羊」(也有提前「領」的)。「領羊」就是把綿羯羊拉到靈前,贊禮者面向靈堂高喊:"xx獻羊者名字),給你領羊哩!」有人便把水灌入羊耳,灌後還說:「抖毛大領。」羊受冷水刺激全身抖動,就算是死者「領了」,拉出去宰殺作席場,第二天待客。為什麼給死者「領羊」?有的說是送給死者在陰間當馬騎的;有的說是讓死者食用的;有的說是讓死者馱錢的。人們各有自己的理解,沒有什麼定論。 開弔   一般在安葬前一日,設席待客祭奠。所謂「開弔」也有公開祭奠的意思。當地俗稱「來客」或簡稱「奠」、「吊」。此日來客最多,也是喪事的高潮。   當日清晨,先由孝子跪拜燒紙,「執客」動手,在大門以外「出紙」。當地人把這種「紙」叫「大紙」,是由「紙活匠」用各種色紙(以白紙為主),鑿刻出金錢、花紋等圖案,用葦子作骨架,紮成亭台樓閣模樣,然後粘糊串連成筒狀長條形,外加紙質旗蟠飄帶,弔掛在兩丈左右的高桿上。其簡繁由喪家自定。「出紙」有揚幡招魂、招回死者靈魂享受祭奠的意思。   「出紙」畢,接著是孝子在靈前磕頭燒紙,給亡靈獻飯。獻飯時,還要把喪事中殺了豬的豬頭都獻上。來客一看祭桌上的豬頭,就會知道過喪事殺了幾口豬。   當日,親朋鄰里陸續前來祭奠,喪家大門外設「禮桌」、「禮簿」,有人專門登記來客和禮品,俗叫「上禮」。凡有來客都鼓樂齊奏,熱情歡迎,有「知客」專職接客。客人先在「禮桌」「上禮」,再到靈前燒紙奠酒。禮品中若有「名人」題寫的匾幛之類,要在贊禮人的帶領下,樂隊前行,孝子列隊隨後前往村旁跪拜迎接,以示尊重。近年來,喪事奏樂除了嗩吶以外,又引了西洋鼓號,就顯得更加壯觀、莊重、氣派。   來客祭奠多贈「燒紙」、貢香、台蠟、紙活、禮饃、現金(俗稱「奠儀」)等;至親也有送恭旌、靈條子(布料上面貼上悼詞)、輓聯的;還有敬獻花圈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改革開放以後,雖然政府提倡「厚養薄葬」,「喪事簡辦」,但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喪事規模上有所升溫,攀比之勢蔓延。許多人以喪事匾、幛多為榮。不管誰死了,生前德業如何,「行情」送禮的人們都要湊在一起,請有「職銜」的人掛名題詞,製作匾、幛以示悼念和敬意,所以,匾、幛就有了濫、俗之嫌。   來客在靈前燒紙奠酒後,就有人散給他們「孝紗」,以作佩戴。接著由總管安排,知客招呼他(她)們人席就餐。不參加第二天早上「送埋」的一般親友,飯後即可向喪主告別離去。 祭禮   喪事應當過幾天,在當地沒有定則。一是根據「陰陽」先生推算選定的埋葬吉日定;二是根據喪家的籌備情況定;三是根據時令季節定,如盛夏就得快葬。因此,喪事過四五天、七八天的都有。過去,還有因「年命」不利,不宜動土或其他原因而厝柩待葬的習俗,就是把靈柩用土蟹砌埋起來存放,等待吉日吉時再過事埋葬。   當地喪事大體分為普通事、官賓事、加祭事三種類型。普通事無主官、土官、禮賓,有少數吹手吹奏嗩吶即可。不行「點主」禮,僅跪草守靈,燒紙奠酒,接待來客祭奠而已。官賓事樂隊龐大,禮節複雜,耗費極大,惟富有人家才能辦得起。要請有功名的主官一人,土官一人,禮賓四人,著舊式袍服,戴舊式禮帽。分別有祭墓志銘、祭大木、行家祭禮(即「三獻禮」)、「點主」禮,還有墓前「祭后土」等等儀式。每舉行一項儀式都須鼓樂齊
那麼,什麼叫「點主」?   人死了以後,兒孫們就要為他(她)們製作、書寫牌位和靈牌,牌位用於後來祭祀供奉(有的坯子是提前製作的),父母牌位(柏木)放在一個木質帶套的座子里,俗叫「神主樓」。據說,源於《二十四孝》中「丁蘭刻水重行孝」的故事。靈牌是標誌死者靈柩,並隨靈柩一起埋葬。特別禁忌靈牌和牌位放在一處或互相見面。   有的在牌位背面還簡要寫上死者生卒時間和行述。當地講究的是,「牌位」上書寫亡人姓氏名諱的一行字,必須取合「生老苦病死」五字中的「生」或「老」,「神主」的「主」字一定要落在這兩個字上,「生」字最吉,「老」字次之,就是說這一行字的字數必須是6或7、11、12、16、17字,余類推。   「點主」是官賓事中的一項儀式,其過程是這樣的:將「主官」事先安排在鄰居家中(假稱「公館」),孝子列隊由贊禮人帶領,鼓樂細吹細打,到「主官」門前樂奏三遍,「主官」出門行上路禮,事先安排人扮作「八抬大轎」狀,兩側舉著「肅靜迴避」牌和芭蕉扇、四面彩旗,鳴鑼開道,緩緩前行。作「主官」的文質彬彬、慢條斯理,孝子五步一叩,十步一拜,炮聲噼啪,鼓樂伴行,後面有一人燒紙,一人撒五穀雜糧和「紙錢」,叫做「打散錢」。十字路口要安排一名假扮的貧苦百姓攔轎「告狀」。回到靈前,樂人三次「報鼓」;廚師用一塊紅紙包一方塊豬肉獻給「主官」叫「獻印」,「主官」均給他們賞錢。廚師領賞之後還要說:「祝老爺高升再高升!」等吉利話,然後「點主」。因為牌位上或家譜、家影上,其他字均已寫妥,只有「神」字缺最後一豎,「主」字先不寫一點,行點「主」禮時,由「主官」用毛筆蘸上硃砂紅去完成。贊禮人拖長聲音高喊:「通一神!」「主官」便補寫「神」字一豎;接著高喊:「點一主!』,再補寫「主』,字一點,統稱「通神點主』,。「點主」後,一些人還讓「主官」給小孩印堂虱個紅點,以圖吉利。行「點主」禮的目的在於藉助「官威」點化亡靈,使其在陰間有體面、顯神通,更好地保枯後人。   以上一些迷信虛妄、故弄玄虛的繁文褥節,如今多已廢除,但悼念祭奠,磕頭燒紙,穿白戴孝仍是葬事的主體。 進飯   當地普通喪事,在埋葬前一天晚上,都要在靈前舉行「進飯」儀式。因為死者在家「住」最後一晚了,兒女及親人們難免有永訣痛別之情。所以,許多地方把「進飯」叫「辭靈」或「家祭」。   「進飯」這天夜裡,從晚八點左右開始,鼓樂班子集坐靈旁,從孝子到至親,按門氏近遠依次分別進行。該誰「進飯」,誰就端跪靈前,雙手持香於胸前,鼓樂奏起曲子,有一人用盤子端上一盞茶飯獻於靈前,一首曲子吹奏完了,「進飯」人叩頭退位,再輪第二個人。   「進飯」時,除了本家孝子外,其他至親「進飯」還要給鼓樂班子送小錢。給的錢多,就吹奏的好,時間長;給一次錢,就吹奏一曲。因此,各人「進飯」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吹奏什麼曲子,可由「進飯」人自點。例如:子侄點《祭靈》,女兒點《女望娘》,孫子點《狀元遊街》,其他孝子點《雁落沙灘》等。   女婿、外甥「進飯」時,小姨子、內兄弟媳、表兄弟等能開玩笑的,還要「刁難」嬉鬧一番。有的給他們膝下放磚頭、瓦渣,讓他們跪著難受;有的給他們頭上頂只碗,使他們跪著而紋絲不能動;有的「逼」著他們多次掏錢點曲子。打打掀掀,拉拉扯扯,十分熱火。死者年齡越大,輩分越高,就鬧得越歡。這是當地喪儀中惟一能笑鬧的一環。   如果過官賓事,行「家祭」禮,那就複雜多了,必須按既定的程式來。還要看誰的「禮」行的好,要求腳步路數到位,跪拜行止得體,磕頭作揖周全,稍一疏忽就會錯亂,在圍觀的男男女女面前,當場出醜丟人。因此,舊時從孩子起,就要學習行「禮」,以備後用。   「進飯」往往要進行到下半夜,這時離天明不遠了,人們還要準備第二天早上安葬的事,所以,大都徹夜不眠。 起靈   當地安葬一般都在早晨舉行,具體時辰由「陰陽」先生推定。「起靈」就是人們常說的「出殯」。"也就是把靈柩從家裡抬到墓地的過程。  「起靈」之前,先由吹手在村裡吹奏一陣,鄉鄰聽到嘹亮的嗩吶聲,從夢中醒來,就知道要起靈了。有的人即到喪家幫忙,有的人掮上杴直奔墓地等待「全墓」。孝子及親鄰都到齊了,靈前燒紙磕頭後,便把靈柩抬到大門外兩條長凳上,在靈柩兩側綁上椽作為抬杠。當地「出殯」一般不用車,由四人或八人扛抬。與此同時,有人把靈前的穀草(麥草)、台蠟、紙活等收拾在一起,隨靈柩帶到墓地去焚化。   一切準備停當了,孝子跪地燒紙「起靈」。靈柩抬起後,有人用腳蹬倒停柩的兩條長凳,由長子在柩頭前地上摔碎「紙盆」,頓時哭聲大動。習俗上是誰摔「紙盆」誰就是當然的承宗子,就有繼承權。靈柩起動時,長子在前一手拄著「哭喪棍」,一手拉著扯纖布,抱著「靈牌」低頭彎腰哭奔墓地。   「出殯」的隊列順序是,鼓樂走在最前面,吹奏哀樂。還有一人提著燈籠,俗叫「引路燈」。一人提著紙籠邊走邊撒「紙錢」,俗叫」引路紙」。一人提著斗,斗內裝有五穀雜糧、銘旌和牌位等物。一人端著獻飯,一人背上祭桌,這些一般都由女婿、外甥充任。接著就是男孝子、靈柩、女孝子、「送埋」的親朋好友隨後。靈柩出村時路過誰家,大門誰家就燒起火堆,一則為「路祭」,二則為驅邪。 下葬   靈柩抬到墓地,要繞「墓穴」轉一圈,示意死者踏看「地方」,熟悉環境,才好安息。轉完了,把靈柩放置在墓穴之前。孝子全部跪倒在地。「陰陽」先生下到墓室,用羅盤測定靈柩放置的方位,同時划出線來。下葬的時辰到了,用繩索把靈柩吊人墓室,長子事先進人墓室,在其他人的幫助下,把靈柩扛挪在「陰陽」先生劃定的線上。接著,在靈柩蓋上鋪好銘旌,柩前放置靈牌、墓誌磚(記死者姓名,生卒年月及生平)、「陰間地契」(由「陰陽」先生用兩塊磚寫明這塊地方是屬於死者的),點上長明燈,擺上獻飯,放個吃「飯」碗,然後用土蟹或石板封閉墓室口。   上述事宜辦完了,就開始填土「全墓」。孝子再次大哭,長子填人第一杴土,娘、舅家人也要填上幾杴,以作最後告別,接著眾人就都動起手來,行動迅速,人人賣力。插條扁擔以定中心,防止墳頭偏斜。知客不斷地給「全墓」人散煙,總管不住地高喊:「好好耩(jiang,鏟土的意思),孝子給你們磕頭哩!」全體孝子一個勁地磕頭作揖。很快一個墓冢就堆起來了。冢上散上五穀雜糧,孝子與眾人一起跪拜燒紙,火化紙活後,埋葬即告結束。返回時,長子抱上「牌位」,扛抬靈柩的繩索給成一團,由女兒懷抱回家放人糧囤,取「材(財)繩(神)到家」之意。   埋葬完畢回到家裡後,全體孝子先叩頭燒表敬天;再到「家門父子」各家「謝灶」。然後,招呼「全墓」人吃飯,過去多為耠烙面,俗稱吃「埝墓湯」。當日上午,再擺酒席,謝總管、知客。然後拆席棚,送還傢具,清理用物,送客人,喪事全部過完。 出殃  「出殃」也叫「回煞」或「回殃」。據說「閻王爺」把死者靈魂用麻繩或鐵鏈綁鎖,指派小鬼押上回家謝灶,也是死者靈魂最後一次返家「告別」,因而「殃」就是鬼,誰碰上誰就要「遭殃」。   人死後什麼時間「出殃」?是由「陰陽」先生根據死者咽氣的時辰推定的,只要看死者的手形便知,人剛死手形就是他死的時間。男看左手,女看右手,口訣曰:   子午卯酉掐中指,寅申巳亥掌直舒;   丑未辰戌緊握拳,察看之時要仔細。   按照這個口訣,死在什麼時間就知道了。按死的時辰,再批出「出殃」的時辰和「出殃」的方位,口訣是:   批殃之法何須難,月將加到死時間。   男落辰位女戌地,落到某日某時某方出。
確定了防止外人碰上了「殃」,白天在家門口插上紙制白旗;晚上掛起白紙燈籠,好讓人們望而避之。對著「出殃」的方向若有人家,就要告知他們防避。辦法是在院子里掛上一塊紅布或一張面籮就可以安然無事。   人們還想像地說「殃」回家後很不想離開,到處游著,在小鬼的催逼下拜謝過灶君,離地三尺走出大門,朝著要出的方向飄然升高而去。所以「出殃」時,有的人在灶前撒上灰,察看灰上面的「痕迹」是麻繩,還是鐵鏈,如果是麻繩就認為死者靈魂罪孽深重;如果是鐵鏈就認為死者靈魂已得到「閻王爺」的寬恕。   據說「殃」十分厲害,人碰見人死,獸碰見獸亡,碰到樹上枝枯葉焦。人們常對萎靡不振的人說:「你蔫哩枯楚像"殃』把魂打了一樣。」因此,「出殃」的時辰(兩小時)過後,人也不能直接回家。要先在崖上或牆外往院里丟進條水擔,發出「嘔啷」聲,或敲打銅器,驚走全部「餘殃」。否則,「殃」出不全,造成「囚殃」,家裡就不得安寧。有些地方「出殃」後,在各房間噴酒或醋,有利於消毒殺菌,除濁氣,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出殃」的習俗在民間至今延續,不過,沒有過去那麼迷信和神秘罷了。 葬後祭祀   死者安葬後第三日下午,原來「送埋」(即「送葬」)的孝子及女婿、外甥,端上「獻飯」,掮上杴,到墳上去燒紙祭奠,修理墓冢,平整墳院,然後把「哭喪棍」全部插在冢尾,又把垂在腦後的孝紗盤上頭去,從此,孝子才可以隨意出入人家大門。這種祭祀活動當地的叫法很多,如「復三」、「全三」、「踏墓」等等。帶去的「獻飯」獻過亡靈之後,孝子分食不完就地埋掉,不能帶回家中。原來「送埋」的孝子及至親,必須參加「復三」,俗語說:「送埋不復三,家裡窮個干。」所以,人們都非常忌諱,「復三」時「送埋」者無一有缺。   人死從咽氣之日算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也叫「祭七」或「過七」。第一個七天叫「頭七」,第二個七天叫「二七」,直到第七個七天叫「盡七」。「三七」、「五七」、「盡七」比較隆重。「過七」喪家及親友多在墳頭燒紙祭奠和煨火。為什麼要「過七」?傳說,陰間有「十殿閻羅」,人死後的靈魂,每一個「七」就到一個「閻羅」那裡去過堂、受審,常言說「閻王好見,小鬼難見」、「有錢能使鬼推磨」。所以,每隔七天人們就要上墳燒紙「送錢」,意為買通「小鬼」,賄賂「閻王」,使親人的陰魂免受災難。   「祭七」過完到了百日,再燒化紙錢,進行祭奠。以後三年內每遇死者去世的日子,都要舉行祭奠禮儀,以示紀念,俗稱「三年守制」。第一年叫「頭周年」,第二年叫「二周年」,這兩年祭禮比較簡單,多為本家孝子及至親參加。到了「過三年」,這時已經「服滿」,所以最為隆重,有的像過喪事一樣,殺豬宰羊,布置祭堂,來客祭奠,祭禮繁雜。「三周年」的中心是「換服」,即「守制」期到,脫去孝服。埋葬時,過了「大事」的,多數「過三年」都比較簡單,本家孝子及至親燒紙祭奠,墳上「換服」就可以了。在「守制」的三年內,孝子都穿白鞋。清明、農曆十月一日、冬至、除夕、新年時都要燒紙祭奠,孝子家不放炮,不作樂,過年門上不貼紅對聯。三年後,才可進行正常的節日習俗活動。

推薦閱讀:

喪事大全(一)
又喝死兩個,喜事變喪事!
喪事禮儀知識
潮汕喪事習俗
喪事祭拜大全

TAG: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