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抗原的概念與特性

1一、抗原的概念1888年P.P.Emile Roux和A.E.J.Yersin在研究白喉發病機理時,發現白喉桿菌能產生外毒素;1890年Emil A.Von Behring等人將白喉外毒素注射給動物,發現在該動物血清中存在一種能中和白喉外毒素的物質,他們稱之為抗毒素。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許多科學家先後發現了免疫血清在體內和試管中可以凝集細菌和溶解細菌,並進而發展到對病原微生物的鑒定和傳染病的診斷。把血清中與細菌或毒素起反應的物質統稱為抗體,引起抗體產生的刺激物質,如細菌、病毒、毒素等稱為抗原(antigen,Ag)。

隨著免疫學研究的逐步深入,如前所述,抗原分子進入體內,刺激免疫細胞、免疫基因、免疫分子等,出現一系列複雜的生物學過程,稱之為免疫應答。免疫應答又分為對機體有利的免疫應答,如抗感染免疫;和對機體不利的免疫應答,如超敏反應。因此,現代免疫學認為:凡能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並能與其相應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在體內或體外發生特異性反應的物質,統稱為抗原。二、抗原的特性:根據抗原的概念可以看出抗原有兩種特性(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即抗原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應答的過程。該過程包括:抗原進入機體後,刺激淋巴細胞活化、增殖、分化,產生抗體或致敏的效應淋巴細胞。(2)反應原性(reactogenicity)即抗原與相應抗體或致敏的效應T細胞發生特異性反應的性能,又稱免疫反應性(immunoreactivity)。同時具有這兩種性能的物質稱為完全抗原(completeangigen),一般說的抗原即完全抗原,如細菌、病毒、異種動物血清和大多數蛋白質等。只具有免疫反應性,而單獨使用不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的物質(即不具有免疫原性),為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或半抗原(hapten)。如大多數的多糖、某些小分子的藥物(如青黴素)和一些簡單的有機分子(分子量小於4kD),它們本身無免疫原性,不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或效應T細胞,但能與已產生的抗體發生特異性反應。當半抗原與載體蛋白(或具有免疫原性的載體)結合後可成為完全抗原,進入機體後可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應答。在不同情況下常把抗原稱為不同名稱,如引起凝集反應的抗原稱為凝集原;引起沉澱反應的稱為沉澱原,引起超敏反應的抗原稱為過敏原(又稱變應原,即引起變態反應的抗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又稱耐受原。

第二節 構成抗原的條件

一、異源性凡是化學結構與宿主成分不同的外來物質,或者在胚胎期機體的淋巴細胞從未接觸過的物質,均屬異源性物質。異源並非專指異體物質,除外來分子外,還可是自身物質的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如病毒感染的細胞、肝癌細胞等)和胚胎期與淋巴細胞隔絕的自身組織物質(如精於、眼晶狀體蛋白等),均屬異物。正常情況下,T和B淋巴細胞發育成熟的標誌是細胞表面表達特異性抗原受體。在胚胎期,這種帶有特異性抗原受體的淋巴細胞首先接觸的是機體自身的細胞和蛋白質,淋巴細胞一旦與之結合,該細胞克隆就被抑制,不能繼續分化發育,有的乾脆被殺死稱克隆排除。於是通過這種負篩選的方法,把不能與自身細胞、蛋白應答的淋巴細胞克隆篩選出來,形成只對外來(即非己)抗原物質產生應答的免疫功能。即只有「非己」的、同種異體或異種的抗原物質才能誘導宿主的正免疫應答,這是由於免疫系統在個體發育過程中,對「自己」抗原產生耐受,不能識別,而對「非己」抗原能夠識別所致。因此,根據抗原來源與宿主的關係,異源性抗原有:1、異種物質通常認為,與宿主的生物學親緣關係越遠的物質,其分子結構差異越大,免疫原性也越強。如微生物抗原對人來說是強抗原,馬血清對人是強抗原,對驢則是弱抗原,說明種系關係越近的物質,其免疫原性也越弱。如鴨血清蛋白對雞呈弱免疫原性,而對兔則表現為強免疫原性。2、同種異體物質同種不同個體之間的不同基因型物質,其組織細胞成分不同,分子結構也不相同,相互具有免疫原性。如人類不同個體不同血型的紅細胞表面的抗原;除同卵雙生子外,不同個體間組織相容性抗原等。3、自身組織正常情況下,自身組織對機體無免疫原性,但若自身組織的結構發生改變,或胚胎期淋巴細胞從未接觸過的正常自身組織,出生後淋巴細胞一旦與之接觸,也視為「非己」,而具有免疫原性。如機體受感染、電離輻射、外傷或藥物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使自身物質的組織成分發生改變,對機體自身產生免疫原性,誘導機體的免疫應答稱此物質為改變的自身抗原。終生與免疫系統隔絕的成分,如眼球內的晶體蛋白、甲狀腺球蛋白、精子等一旦釋放入血,會被免疫系統視為「非己」物質,成為自身抗原,稱為隱蔽的自身抗原。自身抗原刺激免疫系統發生免疫應答,可導致自身免疫病。二、抗原的理化特性1、化學組成

2、大分子物質並非所有的異源性物質都具有免疫原性,凡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質,必須具有一定的化學組成和結構,其分子量都較大,一般在10kD以上。小於10kD者,其免疫原性較弱,低於4kD者,一般不具有免疫原性。其原因一般認為:分子量越大,其表面的抗原決定簇越多,化學結構也較穩定。再者,大分子物質不易被破壞而排除,存留在體內的時間長,有利於與免疫細胞接觸,從而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應答。3、分子結構的複雜性僅分子量大,若是結構簡單的聚合物,不一定具有免疫原性,還要求有一定複雜的化學結構和化學組成。在蛋白質分子中,凡含有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尤其是含有酪氨酸的蛋白質,其免疫原性更強,如蛋白質分子中含有2%的酪氨酸,即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而以非芳香族氨基酸為主的蛋白質,其免疫原性弱。蛋白質和多糖抗原,凡結構複雜的,免疫原性強,反之則較弱。其複雜性是由氨基酸和單糖的類型及數量等決定的,如聚合體蛋白質分子較簡單可溶性蛋白質分子的免疫原性強,結構複雜的多糖,如細菌的細胞壁、莢膜及紅細胞血型抗原等,均具有較強的免疫原性,核酸、脂質無免疫原性,但與蛋白質結合形成核蛋白、脂蛋白則具有免疫原性。在自身免疫病中,天然核蛋白可誘導免疫應答,產生抗DNA或抗RNA抗體。三、抗原的物理狀態與可降解性免疫原性的強弱也與抗原物質的物理性狀有關。例如:球形蛋白質分子的免疫原性比纖維形蛋白質分子強;聚合狀態的蛋白質較其單體的免疫原性強;顆粒性抗原較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強,這是由於溶解蛋白易被蛋白酶降解的原因。因此,許多免疫原性較低的蛋白質,一經聚合或吸附在大的顆粒表面,就可以增強其免疫原性。可降解性對抗原性也有影響。降解過快,沒有足夠的分子去刺激免疫細胞;缺乏降解性,不易被APC降解、加工。例如:含L-氨基酸的蛋白質易降解,具有抗原性;含D-氨基酸的聚合體不易降解,不具有抗原性。四、進入機體的劑量和途徑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質進入機體後能否誘導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應答,還受抗原的劑量、免疫的途徑、免疫間隔的時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五、宿主遺傳性同種動物不同品系或不同個體對同種抗原產生的免疫應答強度不完全相同,過去認為這是個體差異性。但研究證明與遺傳相關,受動物種屬的遺傳屬性和動物個體的生理狀態的影響,並由MHCⅠ區的免疫應答基因決定。六、免疫佐劑1、定義:是指先於抗原或與抗原混合或同時注入動物體內,能非特異性增強機體對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一類物質。也可稱為免疫增強劑、抗原佐劑2、作用機制:① 增加抗原的體積,易被APC攝取;② 延長抗原在體內的存留期,增加與免疫細胞接觸的機遇;③ 誘發抗原注射部位及局部淋巴結炎症,有利於刺激免疫細胞的增殖。

第三節 抗原的特異性與抗原決定簇一、什麼是抗原的特異性特異性是指物質之間的相互吻合性或針對性、專一性,如鑰匙與鎖的關係。抗原進入機體只能激發特異的淋巴細胞分化增殖,產生的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只針對與相應的抗原反應,這種性質稱為抗原的特異性。抗原特異性表現在2個方面:  ①免疫原性的特異性;  ②反應原性的特異性。抗原特異性是免疫應答最重要的特點,也是免疫學診斷與防治的理論依據。抗原特異性的物質基礎是抗原分子中的抗原決定簇。

二、抗原決定簇抗原抗體反應最重要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特異性,而抗原的特異性又是以它本身的分子結構為基礎的。實驗表明,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與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結構的化學基團有關,稱這種能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結構的化學基團,為抗原決定簇(determinant)。抗原決定簇與相應的淋巴細胞表面的抗原受體(mIg或TCR)結合,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抗原決定簇與相應的抗體特異性結合發生免疫反應。因此,抗原決定簇是免疫應答和免疫反應具有特異性的物質基礎,即抗原決定簇決定了抗原的特異性。抗原決定簇的化學基團(對位上的酸基不同)性質不同,其抗原特異性就會有差別。抗原決定簇的空間構型(羧基的鄰位、間位和對位)也影響抗原的特異性。由此可以證明,天然蛋白質的抗原決定簇,由於其氨基酸的數目、組成、排列順序、空間構型的差異,從而引起了抗原特異性的不同。

抗原結合價是指抗原分子表面能與抗體結合的決定簇總數。

三、抗原決定簇的類型

第四節 半抗原-載體現象一、人工結合抗原

二、半抗原與載體概念的提出

半抗原(hapten)指只具有免疫反應性,而單獨使用不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的物質(即不具有免疫原性)。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半抗原是外加在抗原分子上的已知化學結構的化學基團,在一定意義上與抗原分子上的抗原決定簇是同義語。三、載體效應

載體效應:初次與再次免疫時,只有使半抗原結合在同一種載體上,才能產生抗半抗原的再次免疫應答,這種現象稱為載體效應。Mitchison等在70年代闡明了載體效應的細胞學基礎:

半抗原-載體概念極其重要,它可解釋為什麼低分子量化合物與體內載體蛋白質分子結合誘發超敏性反應產生的藥物過敏症。如苯胺類染料、鎮靜劑司眠脲、退熱劑阿司匹林、氨基比林以及多種抗生素分解產物等是誘發藥物過敏症的原因。

第五節 抗原的交叉性一、交叉抗原不同抗原物質之間除了具有本身特異性抗原之外,還可能存在著共同的抗原決定簇。如果兩種不同的抗原之間存在相同的抗原決定簇,則將帶有相同抗原決定簇的抗原稱為交叉抗原或共同抗原。

二、交叉反應(Crossreaction)一種抗體對具有共同抗原決定簇的兩種不同抗原都能結合,產生免疫反應,稱為交叉反應。

交叉反應可用於臨床感染的診斷,如立克次體感染時,可用變形桿菌抗原代替立克次體抗原檢測體內相應的抗體(即外斐反應)。

第六節 抗原的類型抗原的種類很多,因研究工作或理論探討的需要,根據抗原某方面的特性,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加以歸類。一、根據抗原顆粒大小和溶解性分類1、顆粒性抗原包括細菌、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紅細胞等,它們相對顆粒較大,在水溶液中溶解很難形成親水膠體,當與相應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後可出現凝集反應(如紅細胞凝集)。2、可溶性抗原包括蛋白質、多糖、脂多糖、結合蛋白(糖蛋白、脂蛋白、核蛋白等)以及病毒等,在水溶液中溶解形成親水膠體。它們與相應抗體特異性結合後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出現可見的沉澱反應。可溶性抗原是抗原研究的主體,它們存在於一切生物的細胞膜內外或體液中,從分子水平看,可溶性抗原存在於顆粒性抗原的細胞膜上,是顆粒性抗原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的分子基礎。二、根據抗原性能分類1、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反應原性的物質均屬完全抗原。完全抗原進入機體能誘導機體產生抗體或效應T細胞,並能在體內外與相應的抗體或效應T細胞結合發生反應。例如,大多數蛋白質、組織細胞、細菌外毒素、抗毒素、異種動物血清、各種疫苗等均是完全抗原。2、不完全抗原又稱半抗原;指只具有免疫反應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稱為半抗原(hapten)。如多糖、類脂、核酸、某些藥物等。半抗原因其分子量較小,不具免疫原性,但與大分子蛋白質載體結合後即成為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① 複合半抗原:不能單獨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但可與相應的抗體發生可見反應。② 簡單半抗原:不能單獨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也不能與相應的抗體發生可見反應,但可阻止其抗體與完全抗原結合。三、根據抗原與抗原提呈細胞的關係分類1、外源性抗原自細胞外,通過APC吞噬、捕獲或與B細胞特異性結合後,進入細胞內的抗原。2、內源性抗原在自身細胞內合成的新抗原,如: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腫瘤細胞內的腫瘤抗原,等等。

五、根據免疫應答分類1、胸腺依賴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抗原或TD-Ag)也稱為T細胞依賴性抗原。絕大多數抗原需要T細胞(Th)輔助才能激活B細胞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稱這類抗原為胸腺依賴性抗原。這類抗原還可誘導細胞免疫應答。TD抗原大多數由蛋白質組成,分子量大,結構複雜,表面的抗原決定簇種類多,但缺乏同一決定簇分布均勻的多次重複出現。TD抗原既具有表面的半抗原決定簇(B細胞決定簇),又具有載體決定簇(T細胞決定簇)。TD抗原可刺激淋巴細胞產生記憶性T細胞和記憶性B細胞,即出現再次免疫應答(又稱回憶反應)現象,產生的抗體多為IgG類。2、非胸腺依賴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抗原或TI-Ag)也稱為非T細胞依賴性抗原。這類抗原不需Th細胞輔助,直接激活B細胞分化成漿細胞產生抗體。這類抗原多數為大分子多聚體,在抗原分子上有大量重複出現的同一抗原決定簇,降解緩慢,能與B細胞表面的多個抗原受體(mIg)結合形成交聯,從而直接激活 B 細胞,產生IgM類抗體,無IgG的轉換,不需Th輔助,不產生免疫記憶。如細菌脂多糖、莢膜多糖、聚合鞭毛蛋白等屬TI-Ag。3、超抗原(supper antigen )是一類由細菌外毒素和逆轉錄病毒蛋白構成的抗原性物質。一般的多肽抗原,正常時最多僅能激活1萬個細胞中的一個T細胞,而超抗原能同時激活大量的T細胞,可使5個T細胞中的1個激活,因此稱這種能與多數T細胞結合併使之活化的抗原為超抗原,以表示其作用強大。超抗原與普通抗原的不同是:(1)超抗原不需抗原遞呈細胞加工處理。(2)可直接與抗原遞呈細胞的MHC-Ⅱ類分子結合,結合部位不在抗原的結合槽溝中,而是在MHC-Ⅱ類分子的非多態區外側,故無MHC限制性。(3)超抗原除與MHC-Ⅱ類分子結合外,還能與TCRVβ鏈結合,且與TCR的D和J區無關,與TCR的α鏈無關。超抗原與TD抗原一樣,主要與CD4+的T細胞(Th)結合。超抗原-MHC-Ⅱ類分子複合物與TCR結合後,導致T細胞活化增殖,同時也使B細胞、單核細胞等活化。

六、根據抗原的來源以及與宿主的親緣關係分類指來自機體以外的物質。根據其製備的方法又分為:1、天然抗原是指自然界存在的蛋白質、多糖和結合蛋白。這類抗原相對分子量大、結構複雜,研究其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的特異性有較大困難,是疫苗、類毒素等研製的基礎,也是抗原誘導機體免疫應答的免疫學基本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1)異種抗原來自異種動植物和微生物的抗原性物質稱為異種抗原(xenoantigen)。如各種病原微生物及其外毒素、異種動物血清(如破傷風抗毒素)、異種蛋白、花粉等,它們對人而言,種屬關係遠,為強抗原。(2)同種異型抗原在同種動物不同個體間,存在的各種組織成分的抗原性差異,稱為同種異型抗原(alloantigen)。這種抗原受遺傳支配,它可在遺傳性不同的個體間引起免疫應答。如血型不同(A、B、Rh因子等)引起的輸血反應;組織相容性抗原不同,引起異體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2、人工抗原用化學合成法或基因重組法,製備含有已知化學結構的決定簇的抗原,稱之人工抗原。

3、自己抗原(autoantigen)能引起免疫應答的自身組織成分稱為自身抗原。正常自身組織成分及體液組分處於免疫耐受狀態,不能激發免疫應答,但如打破自身耐受,則可引起自身免疫應答;常見的自己抗原包括隱蔽的自身抗原和改變的自身抗原。(1)隱蔽性自身抗原正常情況下,由於組織屏障,不能進入血流,因此不能與免疫細胞接觸,也不能激發免疫應答;如:腦組織、眼晶狀體蛋白及精子等;一旦因外傷或手術等原因,可使此種抗原進入血流時,則可引起自身免疫應答。(2)修飾性自身抗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某些化學藥物,可與自身組織蛋白結合,改變其分子結構而形成的自身抗原;也能引起免疫應答。4、異嗜性抗原不同種屬動物組織間的共同抗原,稱為異嗜性抗原(heterophil antigen)或稱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

第七節 重要的微生物抗原物質

一、細菌抗原細菌是多種抗原成分的複合體。細菌的細胞漿含有複雜的酶和核蛋白的混合物,其中很多是有抗原性的,但是因為被局限在微生物內部,所以在刺激機體產生保護性免疫應答方面,經常沒有細菌表面抗原重要,故著重敘述表面抗原。1、鞭毛抗原又稱H抗原(源於德文單詞Hauch的第一個字母);細菌鞭毛由一種蛋白亞單位(亞基)組成,稱為鞭毛蛋白或鞭毛素。鞭毛抗原不耐熱,56-80℃即可破壞;鞭毛抗原的特異性較強。2、菌體抗原(somatic antigen)菌體抗原主要指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抗原。菌體抗原又稱O抗原(O是德文Ohen Hauch之字頭)。菌體抗原由多糖、類脂和蛋白質組成。3、莢膜抗原(capsular antigen)莢膜由細菌菌體外的粘性物質,絕大多數莢膜物質是由兩種以上的單糖組成的多聚糖,僅少數菌(如炭疽桿菌和枯草桿菌等相關種)莢膜為D-谷氨醯多肽。各種細菌莢膜多糖互有差異,同種不同型間多糖側鏈亦有差異,如肺炎球菌各型的莢膜多糖側鏈互不相同,因而抗原性不同。有莢膜的細菌,能抵抗吞噬作用,所以有莢膜的細菌,除非有抗體存在,通常不易從血流中清除。由於這種原因,所以針對莢膜抗原或K抗原的抗體起著重要作用,故不含K抗原的疫苗免疫效果較差。4、菌毛抗原(pili antigen)許多革蘭氏陰性菌(如大腸桿菌的某些菌株、沙門氏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少數革蘭氏陽性菌(如某些鏈球菌)、菌體表面可以看到很多細小、堅韌、沒有彎曲的絨毛稱為菌毛。菌毛由菌毛素(蛋白質)組成,有很強的抗原性。60℃加熱處理不影響其抗原性,對鹽酸和乙醇的抵抗力強,但100℃加熱1小時即失去其抗原性。菌毛抗原與相應抗體發生凝集時很迅速,外觀呈雲霧狀。病原性大腸桿菌的菌毛抗原,如K88、K99、987p等,已經證明它是菌毛抗原。菌毛抗原與致病性有密切關係,在細菌學診斷上也極其重要。在體內,抗菌毛抗體如果存在於粘膜表面,就能阻止細菌的粘附。據此提出可用菌毛製成疫苗以預防某些傳染病。目前,菌毛疫苗已廣泛用於歐洲及北美,將疫苗接種於志願者體內,證明能預防細菌性腹瀉,也可以預防新生小豬、犢牛的腹瀉。鑒於菌毛的類別很多,且不同種間無交叉保護作用,因此找出具有廣泛保護作用的菌毛,以此製備疫苗將會在細菌性感染中發揮重大作用。二、病毒抗原(virus antigen)各種病毒結構不一,因而抗原成分複雜,各種病毒都有自己的抗原結構。1、囊膜抗原(envelope antigen)有囊膜的病毒,抗原特性主要由囊膜上纖突(Spikes)決定。一般將此病毒表面抗原也稱為V抗原。囊膜抗原有型和亞型的特異性,如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特別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外膜上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具有很高的特異性,是流感病毒亞型分類的基礎。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的變異,導致出現新的抗原性,也即出現新的變異型,從而引起流感又一次流行。2、衣殼抗原(capsid antigen)無囊膜的病毒,其抗原特異性常決定於顆粒表面的衣殼結構蛋白,如口蹄疫病毒的結構蛋白Vp1、Vp2、、Vp3 和Vp4等,即屬此類抗原。這些抗原具有型和亞型特異性。病毒在體內複製時,常出現某些大分子物質。如口蹄疫病毒的VIA抗原也可使機體產生抗體,能抑制聚合酶的活力。在進出口檢疫中極為重要。3、可溶性抗原(soluble antigen)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出現,不具有感染性。病毒在不敏感的宿主體內僅引起對病毒表面抗原的免疫應答,而且在易感宿主體內病毒增殖,釋放全部病毒抗原,包括表面抗原、內部抗原即可溶性抗原及非結構蛋白抗原,均能引起免疫應答。三、毒素抗原(toxin antigen)破傷風梭菌、白喉桿菌和肉毒梭菌等都能產生外毒素(Exotoxin),並釋放到環境中。細菌外毒素具有很強的抗原性,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稱為抗毒素(Antitoxin)。細菌外毒素經0.3%~0.4%甲醛或其他適當方法(酸處理,39~40℃加熱)處理後,毒力減低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稱為類毒素(Toxoid)。外毒素分子的毒性基團與抗原決定簇二者不是同一物質,但在空間排列上是互相靠近的基團。如對白喉毒素的研究表明,它是分子量為62000的一條多肽鏈,可被酶降解為兩個具有不同功能的片段。片段A(分子量24000)具有酶活性,為毒素的活性中心;片段B(分子量為38000)能識別敏感細胞受體,與之結合,並使片段A進入細胞。即對活體細胞的毒性作用需要毒素分子兩個片段的協同作用,片段B識別細胞受體,片段A發揮毒性作用。研究證明,抗片段B抗體對毒素分子具有高度親和力,能在機體內中和毒素、阻止毒素與敏感細胞結合,而抗片段A抗體則缺乏中和毒素的能力。四、寄生蟲抗原(parasitic antigen)寄生蟲抗原成分複雜,由多種物質組合而成。在這些抗原成分中,有的是弱抗原,有的是強抗原,後者可以激發宿主的免疫應答,引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寄生蟲抗原含有多糖、類脂和蛋白質。電泳分析表明有些蟲體可以鑒定出25~30種抗原成分。寄生蟲組織的總蛋白量變異很大,占乾重的20%~80%不等。寄生蟲的組織蛋白分兩大類,即可溶性蛋白及顆粒性蛋白。可溶性蛋白包括酶、激素及可溶性抗原物質,顆粒性抗原與細胞膜及細胞內膜結合,與保持蟲體外形有一定關係,如膠原蛋白、角蛋白及硬蛋白。所以寄生蟲抗原可以說是最複雜的抗原之一。特別是蠕蟲,具有比較完整的消化、生殖及排泄系統,能不斷地向蟲體外輸出含有可溶性抗原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現在一般研究所用的寄生蟲抗原製劑多為效應不明確的多種抗原混合物,如全蟲浸出物抗原,不能產生堅強的免疫保護,其原因可能就是抗原成分混雜,各種抗原刺激產生的免疫分散和削弱了功能抗原引起的有效免疫應答。寄生蟲抗原不斷變異為其重要特徵之一。有些寄生蟲,如錐蟲變異現象嚴重,其變異型已達數十種,一個變異型引起一次蟲血症高峰,繼而出現相應的凝集素等抗體併產生細胞免疫,將大部分蟲體殺死,其中一部分蟲體結構又發生變異,原產生的抗體對變異的蟲體失去作用,然後再出現新的抗體,如此反覆,使宿主長期呈現帶蟲狀態。大多數蠕蟲雖不像蠕蟲那樣頻繁變異,但在發育過程中,隨著不同發育階段,其體表抗原結構也發生變化。在某些情況下,許多蠕蟲和原蟲能在具備完整免疫系統的宿主體內長期生存,引起慢性感染。儘管宿主在受到同種蟲體感染時可表現出不同的抵抗性,即產生獲得性免疫,但這種免疫功能常很低下,對蟲體根本無作用,這是因為寄生蟲產生的組織相容性複合物欺騙抗原,具備了逃避宿主免疫監視的功能。這些欺騙抗原無論在理化性質上,還是在分子結構上均與宿主某些組織成分及分子結構相近或相同,它們被覆於蟲體表面,宿主的免疫系統對此難於識別,故此機體的免疫系統不能很好地產生免疫應答而排除蟲體。寄生蟲抗原還有一個重要特點是容易激發產生IgE型抗體,在再感染時常可引起局部過敏反應(腸痙攣)而出現排蟲現象。
推薦閱讀:

糖友能吃西瓜嗎?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明白兩個概念
談概念二:概念是否真實?
有哪些不學習就毫無概念的學科?
【中德班2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首場工作坊:精神分析個案概念化
新概念第一冊視頻全集

TAG: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