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該不該打孩子?

家庭教育中該不該打孩子?

July 30, 2009 at 1:09 pm · Filed under 教育

前天晚上,輪到我值夜班。18點到學校。一王姓學生的母親經打聽獲悉我值班,於18點半到學校,找我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她首先簡單地介紹了孩子在家的主要表現:太貪玩兒;督促學習不往心裡去;家裡任什麼活計也不給伸把手;無理辯三分。然後就說自己的處理方法:不聽話就打。結果是:現在都打疲了,打得輕都不管事兒了。

我的意見是:1、打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打的後果之一就是教給孩子學會了暴力,在家挨打,到外邊他會欺負別的孩子(家長插話:這孩子在三四年級的時候天天打架,我沒少往學校跑。到五年級這才好點兒了),要跟他和風細雨地講道理(家長插話:到家我問這個老師咋樣?他說這個老師好,對我們要求不嚴——就是不打學生)。2、玩兒是孩子的天性,所以貪玩兒不是孩子的毛病,關鍵是要引導孩子玩兒得益智;3、關於學習不用心或者說對學習不感興趣,很可能是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時候沒有嚴格要求(家長承認孩子小時候太嬌太放縱)。當務之急是家長拿出時間來多陪陪孩子,多交流,和孩子一起學習;4、關於不幹家務活,也應該是從小想干不讓干,大了讓干不想幹了(家長笑著承認)。慢慢來吧,首先從他自己的事開始,事涉他自己的盡量讓他自己去干,不幹要講清理由為什麼不幹。比如,今天他自己的臟衣服(家長提到:孩子今天出去玩兒一天,回來渾身都是泥點子,衣服褲子脫下來就堆那了,讓他自己洗他不洗)就要他自己洗,他不洗就要他講一講有什麼理由不洗;5、關於「無理辯三分」,能言善辯不是壞事,關鍵是要講理,得讓他明白「據理力爭」才能站得住腳。總之,不要打,重在講道理。要和孩子平等交流。

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把最近正在學習的《一歲就上常青藤》中的有關「常青藤原則之戒除打孩子」介紹給她聽(由於碼字慢極,故將原文附後),她頻頻點頭。

交流大約一小時。19點半,家長表示感謝並告辭。

欣慰的是能有家長在關於如何教育孩子方面聽我「忽悠」。以前曾經有過:家訪時,家長坐在炕上打麻將,聽說老師來訪,只打聲招呼,連炕都不下。心思全在麻將上,哪還有心情聽你「忽悠」?

附:「常青藤原則」之戒除打孩子

  

【子榮按】本文節選自《一歲就上常青藤》。作者薛涌畢業於北大,負笈美國,獲得耶魯博士學位,現任教於美國大學。著述頗豐。作者夫人復旦畢業,現就讀於耶魯博士課程。他們悉心觀察、揣摩美國家庭和學校教育,汲取精華,並將其貫徹於他們的女兒的教育培養中,成效斐然。其經驗和理念極具顛覆和啟發性。作者主張,常青藤教育應該從孩子一歲開始。這本書就是他們教育女兒的心血、心得之作。香港網友copycat(需自備梯子去)知悉我從事小學教育,便把此書(網址)推薦給我。粗讀一遍感覺它確實是一本好書,無論是對於家長還是對於教師。特鄭重向各位家長和教師推薦。本書的簡介和目錄、序言和導讀等本博已貼過。有興趣的家長可以購買本書的正版研讀。

記得女兒剛出生時,我們夫妻談起打孩子的問題。妻子直截了當地說:「你要敢碰她,我就打電話叫警察。」在美國生活過一段的人都知道,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她當然不需要叫警察。因為我也反對打孩子。不過,打孩子對不對,遠還沒有定論。美國大部分州是禁止打孩子的。但在許多州,對孩子體罰還是合法的。根據一個調查,在巴西,19%的人相信合理的「打屁股」是必要的,這個數字在美國是55%,希臘是87%,全世界平均是52%。當然,這種調查未必準確。但是,說世界上大致一半的人口支持體罰,恐怕不過分。2006年10月,《今日美國》採訪了20位企業總裁,發現他們都是在體罰中長大的。甚至有人說,體罰使人懂得守紀律,辦事嚴肅認真,尊重權威,有組織性,這些都是企業總裁的必要素質。有世界經理之譽的前GE總裁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很感念母親的教育。他的母親,是個動不動要用鞋子來揍他的嚴母。Sara Blakely從小經常被打屁股,甚至把所有的內褲都穿起來作為防護。如今她長大成人,成為內衣公司的總裁。她做的內褲也許並不為防止打屁股而特別設計,不過,她有1億美元銷售額的公司的名字叫Spanx,就是從「打屁股」(Spank)中來的。

  然而,我們需要知道,這些企業總裁,大多是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長大。當時體罰很普遍,他們受體罰並不能說明他們有什麼特殊,更不能說體罰造就了企業家。我說這些,無非是想提醒大家,體罰的事情尚無定理,即使在美國,信奉「不打不成才」的理論的人大概還是多數。我作為少數派,只想把反對體罰的道理講清楚,並且以我的孩子為例,展示一下不體罰的好處。

  體罰是建立在大人和孩子之間體力不對等的基礎之上的暴力行為。當你體罰時,你就是向孩子灌輸了以強凌弱的合理性。這有兩個後果:第一,孩子接受暴力原則,長大了會欺負人,甚至會欺負到老子身上。我上中學時,坐在我後面的一個男孩,上課來總是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我問他怎麼了。他說是和他爸爸打架。我很吃驚:「怎麼敢和你爸打架?」他回嘴說:「你他媽的懂嗎?這叫獨立戰爭!」後來他個子長高了一頭,也不帶傷來上課了。再問他家裡「獨立戰爭」的進展,他得意地說:「那老東西再不敢碰我了。」我猜,長滿青春期肌肉的他,不教訓一下他爸爸就算不錯了。

  這種例子比較極端,並不多見。但第二個後果,對現在的父母來說就非常實際了。從體罰中,孩子知道大個子可以欺負小個子,以後在外面碰到大個子,就會有恐懼感,覺得人家可以合理地欺負自己,影響其自信心。我女兒身體嬌小,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學校,都是班裡體重最輕的。孩子之間,推推打打在所難免。這個問題對她就特別重要。我們在家裡,對她還是該嚴就嚴,但從來不體罰。我們教給她的信條很明白:沒有人有權打你!她上幼兒園時曾有一段時間經常被一位男孩兒推搡,心裡很害怕。我們也馬上找到老師交涉,杜絕這種事情再次發生,保證她的心理安全。如今她已經8歲了,在學校非常自信,學東西也很快。而她在幼兒園時最好的一個朋友,是個猶太男孩,父母學習抓得很緊,恨鐵不成鋼,不時會打他。結果呢,個頭不小,卻畏畏縮縮,學習比我女兒慢至少一年多。

  當然,僅僅堅持不打孩子,但不知道在不打孩子的情況下怎麼教育孩子,也是不行的。打不打孩子其實涉及到一個更深的哲學問題: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是相對平等的,還是權威式的?這直接關係到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打孩子,其實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權威關係的一種表述。如果僅僅放棄打孩子,卻保持這種權威關係,並用其他的形式表述或重申這種關係,那麼孩子的成長還是會受影響。

  我們不妨還是回到前面提到的Annette Lareau的《不平等的童年》。她發現勞動階層和中高產階層中的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有所不同。在勞動階層,父母就是絕對權威,和孩子說話的方式很簡單:行,不行!住嘴!別碰這個!孩子非常服從,沒有二話,更不質疑父母。中高產階層則完全不一樣。孩子要買一個玩具,父母覺得不好,那就要和孩子講道理,甚至達成交易:你不要這個,我可以給你買那個。你可以要這個,但回家要把幾個字母學會……這種關係,是一種對話性質的,很像常青藤的討論班。

  我們應該承認:學齡前兒童和父母不是平等的,也不應該平等。但是,中高產階層的父母在處理和孩子的關係時,盡量模仿平等關係。這樣就使他們的孩子比勞動階層的子弟提前十幾年為長大進入和別人平等相處的社會做準備。

  具體而言,中高產的子弟更有自信。他們從小就知道,他們是這個世界的主人,沒有人能夠無故否認他們的理念。他們總有辦法為自己的理想和利益與別人討價還價,不輕易放棄。同時,他們也知道,要堅持自己追求的東西就必須掌握說服別人的技巧,具備在有關問題上的基本知識,能夠用事實支持自己的觀點。所有這一切,自他們能說話起,就在他們和家長的對話中反覆演練。以後當律師、企業經理或總裁、教師、推銷商、科研人員,等等,什麼不需要這一套技巧?在這方面,中高產階層的孩子可以說早練就了童子功。

  我教育孩子的方式當然不是完全來自書本,很多是來自個人的經驗。我小時候被家長稱為是個「無理攪三分」的孩子,外號「外交部長」,因為什麼事情都不聽話,要和大人辯。當時家長這麼說我,當然是貶義的,覺得他們小時候對我沒有好好管教,慣得我沒大沒小。後來因為學習不用功,常常還挨打。比如英語,那時是「文革」末期,初中開始有英語課了。老爹滿指望我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沒想到我沒有興趣、不好好學,所以連打再罵。結果呢?我反而不學了。乃至高考時其他科目分數都很高,唯有英語交白卷。

  小時候挨打對我成人後的事業有很大影響。我一生比較失敗的時期,是大學畢業後的六七年。那時我主要當個記者,總喜歡追著思想文化界一些知名人士進行採訪、趕時髦。直到後來聽這些人講話實在煩了,再加上80年代末因為生存環境的擠壓而決定學英語出國,才終結了這種跟著「權威「後面學舌的日子。現在想想,我自己的思想原創力恐怕比這些權威中的大部分人都要大得多,為什麼大好年華竟浪費在記錄他們的話上呢?根據我的自我心理分析,那就可以歸結為小時候挨打的心理後果。我小時候個頭小,在外面就經常受欺負,嘗過不少皮肉之苦;回家再因功課差、不聽話而挨打,自然心理上會留下創傷。雖然我一直很反叛,堅持學自己喜歡的專業,但是對世界畢竟還是充滿了恐懼,對獨來獨往、挑戰權威更是缺乏信心。相反,權威則是身強力壯的「大個子」,跟著他們後面記筆記,不另起爐灶,心理上感覺安全一些。這種心理陰影,到了耶魯讀了幾年書後才擺脫。耶魯對我最大的影響,也許並非學術的訓練,而是使我拋開了懼怕權威的心理,從挨打中站起來。如今我不僅教書搞研究,而且在國內成了挺「人氣」的媒體撰稿人。我事業的最重要的基礎,並不是接受了大人的武力權威而用功的結果,而是不聽大人的話、進行「胡攪蠻纏」的行為。「胡攪蠻纏」訓練了我的批判性思維和基本的辯論技巧。所以,我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擔心的不是她不聽話,而是她太聽話。我利用一切機會提醒她:有時候你是對的,爸爸媽媽是錯的,並特別鼓勵她挑戰我們的權威,質疑我們所說的話,培養她獨立思考的習慣。

  作為大人,應該了解孩子的心智發育有一個過程。比如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做錯事情不是出於有意,而是能力不到,就像晚上尿床一樣,自己無力控制。家長的職責,是幫助他們逐漸認識到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而不是靠體罰培養他們一種動物式的本能——不加思考地迴避某些事情。另外,暴力的方式還會產生兩種「抗體」:第一,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信任和感情紐帶被破壞,等孩子長大真需要家長指教和幫助時,他們就不來找家長了。我們這一代人在青春期時,常常不聽家長的話,家長不得不讓哥哥姐姐代他們勸說弟妹才有效果。這說明孩子對家長的權威有本能的抵抗。如今都是獨生子女,家長不具備當年我們的家長所具有的選擇,到時候還怎麼教育孩子?第二,體罰頻繁後,孩子對體罰不當回事,體罰也就失去了棒喝的作用。我的女兒從來不接受體罰,凡事家長都和她講道理。如果真做了什麼特別不對的事情,媽媽說一句「媽媽生氣了」,她眼淚就會下來,會好好想一想。對她的嚴厲到此就夠了。我們很少需要採取更嚴厲的手段。這就好像對從不吃藥的人一點葯就特別管用一樣。

  我不能否認,權威式的教育培養的某些品性,如服從、紀律等等,在某些領域還是有用的。比如軍隊、工廠,都更需要尊重權威而不是挑戰權威。但是,世界在變,創意型的工作越來越多。特別是在中國,過去是計劃經濟,你聽家長、老師和領導的話,服從權威,權威會給你安排職位甚至你的一生,用不著你操心。現在是市場經濟,大學畢業學校不包分配,從學什麼、怎麼學,到走什麼人生道路、選擇什麼職業,都要自己決定。所以,孩子還是從小學會在和家長的對話中獨立思考,自己為自己做決定比較好。最近美國有研究證明,從小挨打、挨罵的孩子的平均智商為98,那些不挨打或幾乎不挨罵的孩子平均智商為102(人口的平均智商為100)。這4分之差很可能是因為不打孩子的父母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講理、解釋,增加了孩子和大人之間的互動。換句話說,不打孩子更符合「常青藤原則」。


推薦閱讀:

幼齡兒童的「情感操縱」,99%的家長都會上當
家庭教育的四種境界
毛書的【家庭教育】
教育學入門書籍有哪些值得推薦的?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孩子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