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孫武傳略:伍員七薦

伍員七薦來源: 作者: 【大中小】 瀏覽:638次 評論:0條吳王僚十二年(公元前515年),吳國發生了一場宮廷政變。公子光在伍子胥的幫助下,經過精心策劃,趁吳王僚的兩個兄弟掩餘、燭庸率軍在外,他的叔父季札出使晉國的機會,設下圈套,誘騙吳王僚到自己家中,派專諸刺死了吳王僚。公子光登臨王位,稱吳王闔閭(也有稱闔廬)。吳王闔閭即位後,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任用伍子胥為「行人」(主掌朝覲聘問事務的大臣),讓他參與朝政。闔閭接受伍子胥提出的「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的建議,興築闔閭大城(即今蘇州城),同時,大興水利建設,發展農桑經濟,加緊振軍經武。闔閭自己更是身體力行,他禮賢下士,體恤百姓,不貪美味,不聽淫樂,因而大得民心,吳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闔閭三年(公元前512年),吳國國內穩定,倉廩充足,軍隊精悍,吳王闔閭心中涌動著向西進兵攻伐楚國的打算,但一時又拿不定主意。在闔閭之前,吳國前幾位君王曾多次發動對楚國的戰爭。吳王僚執政時,闔閭(那時還是公子光)也曾多次帶兵征伐楚國,其中著名的雞父之戰就是他親自指揮的。但吳楚戰爭的結果,表現在戰役上雙方互有勝負,爭奪城邑上雙方也呈現出拉鋸的狀態。伍子胥因急於要報楚平王誅殺父兄之仇,所以他時常觀察闔閭的思想變化,在闔閭面前,多次毛遂自薦,表示可以擔當伐楚重任。而闔閭心中卻自有盤算,他一心想攻伐楚國,不僅僅是為了實踐先王遺訓,更主要還是為了圖強並爭當列國霸主。他擔心伍子胥積極主張伐楚,是出於個人動機。如果這樣的話,他圖霸天下的宿願豈不要落空了嗎?一天,闔閭登上高台,面風而立,陷入沉思,不時發出嘆息聲。周圍許多大臣猜不透闔閭的心思,唯有伍子胥心裡明白,闔閭是為找不出一位合適的將帥替他征伐楚國而煩惱呢。自己雖然被委以重任,參與謀政,但自己畢竟是從楚國逃亡來的外臣。此時此刻,正是薦引自己的好朋友孫武的好機會呀。於是,伍子胥趁與吳王闔閭談論用兵之道的機會,向闔閭推薦了孫武。起初,吳王闔閭並不在意,也沒有表態,因為在此之前他還從來沒聽人說起過孫武此人。伍子胥堅持不懈,瞧准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向闔閭推薦孫武。他向闔閭介紹孫武的家世(稱孫武是吳國人)、人品和才幹,稱讚孫武是個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蓋世奇才。伍子胥反覆推薦,據說一共向闔閭推薦了七次。吳王闔閭得知孫武是「吳人」,又善為兵法,不禁動了心,決定與孫武會面。於是,闔閭安排伍子胥儘快前往穹窿山茅蓬塢,把孫武請來吳都。闔閭要親自見一見這位伍子胥聲稱「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蓋世奇才。一直在觀察吳國動向,一心想施展自己才能和抱負的孫武,在經伍子胥七次舉薦後,終於得以與吳王闔閭會面,開始走上列國爭雄的大舞台。
推薦閱讀:

孫武用兵的巔峰之戰——千里奔襲,五戰滅郢!
古代以少勝多的戰爭陰謀 孫武贏了
孔丘叫孔子,孟軻叫孟子,孫武叫孫子,為什麼李耳卻叫「老子」?
「兵聖」孫武之十三:祖孫對弈

TAG:孫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