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史記事件:劉邦駕崩,太子失蹤(3)
06-23
小人物不得好活,大人物不得好死 「小人物不得好活,大人物不得好死」,這話是從李敖語錄中化出來的。李敖的原話如此:「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強者,多不得好死。」這句話說得極其到位。對弱者來說,他們體會得到的是生活的艱辛,生存的不易;而對強者來說,體會到的是事業的輝煌,生命的張揚。但是,甘蔗豈有兩頭甜,強者往往是眾矢之的,處於明槍暗箭、陰謀詭計之下,一招不慎,就有可能全盤皆輸。強如薩達姆者最後不是走上了絞刑架嗎?此乃為「不得好死」。 《史記》中「不得好死」的大人物可謂多矣,「不得好死」的方式也可謂千奇百怪。 賈誼是洛陽人,少年得志,18歲時就以文章聞名。後被漢文帝徵召,擔任博士。所謂博士,是皇帝的高級顧問,相當於今天的智囊。當時賈誼才20出頭,是漢朝開國以來最年輕的一個博士。漢文帝喜歡他,每每對他予以破格提拔,一年之內,賈誼就升任太中大夫。 此後,各項法令的更改,以及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等重大決策都出於賈誼的主張。由於政績突出,漢文帝甚至想再次破格提拔賈誼,讓他位列公卿。賈誼地位的火箭式上升,自然引起了一批開國元勛的不滿,周勃、灌嬰等都十分嫉妒賈誼。眾口鑠金,漢文帝慢慢疏遠了賈誼,風光一時的賈誼最後很委屈地做了地方官,被任命為長沙王的太傅。 後來賈誼曾被召回京城拜見皇帝。當時,漢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有感於鬼神之事,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也就乘機講述了所以會有鬼神之事的種種情形。到半夜時分,文帝已聽得很入神,不知不覺地在座席上總往賈誼身邊移動。聽完之後,文帝慨嘆道:「我好長時間沒見賈誼了,自認為能超過他,現在看來和他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不久,漢文帝任命賈誼為梁懷王的太傅。梁懷王是漢文帝的小兒子,深受文帝寵愛。幾年後,梁懷王因騎馬不慎,掉下馬背摔死。賈誼堅持認為是自己沒有盡到太傅責任才導致了梁懷王的死亡。於是,賈誼堅持哭泣,這一哭就是一年多,直到最後死去,那年他才33歲。 賈誼是第一個「哭死」的文人,雖沒有創意,但也算得上「不得好死」,堪稱一奇。 賈誼不是第一個因自責而死亡的人,在他之前還有大人物心懷自責而死。 其中之一就是蒙恬。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任命蒙恬為將軍,率領三十萬大軍對抗匈奴。 為了徹底禦敵於國門之外,蒙恬毫無保留地貫徹始皇帝的命令,開始一項史無前例的重大工程———修築長城。蒙恬既不招標,也不搞什麼開工剪綵,甚至連圖紙也沒有就大張旗鼓地幹了起來。他利用地勢,設置要塞,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築了一個西起臨洮、東到遼東、逶迤綿延一萬餘里的龐然大物。 然而,當秦始皇駕崩於出巡途中之後,蒙恬的好日子也走到了盡頭。趙高、李斯矯詔扶持胡亥為太子。為了掃除後患,胡亥派遣使者,捏造罪名,判處公子扶蘇和蒙恬死罪。扶蘇死心眼,看到朝廷的命令隨即自殺。蒙恬卻對判決產生了懷疑,強烈請求申訴。趙高就暗中陷害蒙恬弟兄。在趙高的陷害下,秦二世先殺死了蒙恬的弟弟蒙毅,後派使者對蒙恬說:「你的罪過太多,你弟弟蒙毅的罪過也都可以牽連到你。你自己想想你應該受什麼懲罰吧。」蒙恬喟然長嘆:「是啊,我罪孽深重,本來就該被處死。萬里長城就是經我的手完成的,它起自臨洮連接到遼東,築長城,挖壕溝,這中間能沒有截斷大地脈絡的地方嗎?看來,這就是我的罪過。」蒙恬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罪過,找到了自殺的理由,於是服毒自盡。 這是又一個心懷愧疚而死的人。只是他沒有想到這條長城可以為後代帶來滾滾財源,並被列入世界第N大奇觀,否則他自殺時也許不會那麼難受和自責了。 摘自《趣讀史記2——不可不知的十九類史記事件》許暉郭燦金著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8)[轉載]陳久金註解《史記天官書》3
※史記68
※淺析《史記》寫人的藝術手法
※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 第七
※論四柱八字三合逢沖未必會破 – 楊易德算命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