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大發現 秦兵馬俑有玄機

考古隊發掘了兩套華麗的青銅馬車。馬車是單轅雙輪,每個車輪有30根輻條,在青銅華蓋里的輻條數目(22)乘以車輪的輻條數目(30)等於660,但是這與神秘數字666不符合。這是個錯誤嗎?

秦始皇地下軍團究竟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數字和圖形?秦俑的髮型和手勢,甲衣和車馬,暗含了什麼玄機和秘密? 英國暢銷書作家摩利斯科特羅對隱藏在兵馬俑中的圖形和數字進行分析,並與古埃及文化、瑪雅文化、印加文化中的圖形和數字進行比較研究。 在嚴肅的學者們看來,摩利斯的發現既不是考古事實,也談不上是什麼科學發現,甚至有些牽強,但其中顯現出來的驚人想像力,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臉型之謎 1974年3月29日,由於嚴重的旱情,陝西臨潼縣西楊村幾個村民在秦始皇陵東側打井時,意外地發現大量陶俑殘片、成束的銅鏃和大量地磚。考古隊進駐西楊 村,沒想到這項不起眼的考古工作發掘出了世界「第八大奇蹟」:總共八千多個真人大小的陶制兵馬俑被埋葬在這片地下密室里。

壯觀的兵馬俑,讓人們對秦朝的強大一目了然

壯觀的兵馬俑 他們軍陣嚴密,栩栩如生,自遙遠的兩千多年前起,就一直默默無言地守衛在這裡。這個龐大的地下軍團列陣來到了世人面前,帶給人無盡的震憾和懸念。 考古學家們吃驚地發現,這八千餘名士兵的臉形,加上他們的頭型和髮型,恰好與十個漢字的形狀相一致。 這些漢字分別是:日、甲、由、中、用、自、目、風、田和國。奇怪的是,儘管來自西安的正式考古遺址記錄提供了字元的名稱,考古學家們卻從未解釋過它們的含義。 或許他們從未想過要去探詢每一個字元代表什麼,可是,了解這十個漢字的含義是不是有助於我們解開兵馬俑背後的諸多謎團呢?基於這種想法,筆者帶著期待翻開了在西方世界最為著名的漢英字典——《林語堂當代漢英字典》,得到了如下信息: 「申」這個字,即指猴,在中國的黃道十二宮圖(十二地支)中是第9個。《瑪雅預言》、《圖坦卡蒙預言》和《維拉科嘉的不為人知的墳墓》都分別說明9是在和神靈成為一體(10)之前能夠達到的最高的數字。 因此,古代的諸多太陽崇拜文明都用9這個數字來代表神靈,而999這個數字則象徵一個至高無上的神靈、一位精神導師;而999的顛倒數字666,在《聖經》中則用來表示野獸的數目。

壯觀的兵馬俑

兵馬俑詭異的表情 中國神話中流傳有關美猴王的故事:在到達西天之前他是如何克服了81(99)次磨難的。據此我們可以推斷「申」這個字與猴、數字9以及神靈有關。 把字典中對這10個字的解說拿來對這10個臉型進行解釋,我們就會得出這樣一個信息:注視著秘密坑道中的這些士兵,分別去理解這些漢字的含義,用大腦去想像自開天闢地以來的故事:一個關於太陽崇拜靈的故事。 或者可以這麼說:仔細觀察坑道當中的士兵,然後破解這個自開天闢地以來關於太陽崇拜靈的神秘故事。 髮型之謎 兵馬俑的髮型可分為三類:第一種髮型是將髮辮交於腦後,再把頭髮束於頭頂一側成綰髻;第二種髮式需要在頭頂束成髮髻狀,再將後腦、兩鬢的髮辮縫於腦後,固定成髮髻;第三種髮式需要在頭頂束成髮髻,然後壓以布冠,再用組纓固著到下頦底部。 兵馬俑髮型奇特而複雜,自然引發了我們的疑問:為什麼一支參加戰鬥的身著厚重鎧甲的部隊,頭部卻沒有得到任何防護?這支近8000人的部隊的理髮師在哪裡?這些各式各樣的髮型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奧秘呢? 我們考察一下其中的一例髮型,三束頭髮在頸部分開而在頂部結成一條辮子,這三束頭髮形成了一根雙股辮。太陽穴周圍的頭髮也是這樣處理的。用這種方法,3+3+3(9)變成2+2+2(6)。用這種方法,神秘數字9可能轉化成神秘數字6,反之亦然。 另一種髮型:太陽穴的髮辮與頂部的髮辮匯合,在豎直的髮辮里形成一個結,酷似太陽黑子的形狀。接著,在之前的髮型基礎上發展成盛開的太陽黑子的圓環。髮型把頭部分成大小不等的四份,模仿太陽朝地球方向放射的四股大小不同的太陽風。

壯觀的兵馬俑

壯觀的兵馬俑 這種極為精緻且複雜的辮子,類似於人類的生殖器官。 因此,各式各樣的髮型幾乎把兵馬俑與太陽以及人類生殖崇拜聯繫了起來。 車馬之謎 考古隊發掘了兩套華麗的青銅馬車。馬車是單轅雙輪,每個車輪有30根輻條,在青銅華蓋里的輻條數目(22)乘以車輪的輻條數目(30)等於660,但是這與神秘數字666不符合。這是個錯誤嗎? 推測一下,666除以22等於30.27,但是華蓋上不可能有0.27根輻條。對正確答案來說,22是個神秘整數,但這不是古人的工作方法。古人不會犯錯,每件事情都是出於某個原因而做的。 這意味著他們有目的地強調餘數0.27,它是1除以3.66的結果。數字3.66有著重要的天文學意義,在一個閏年有366天,因此22根輻條或許隱喻著發光的太陽。 第二輛馬車尾部有個全封閉的車廂。車廂在一個有方形框架的圓形青銅華蓋下面。這輛馬車可以搭載一副棺材,也是單轅雙輪,每個車輪30根輻條。坐著的御官俑身穿戰袍,頭戴帽子,腰佩長劍。 這輛馬車的青銅頂掉到了馬車身上,這個象徵著太陽已經下山,而皇帝已經歸天了。這輛車的華蓋有33根輻條,33乘以30隻等於990。 同樣,我們用期待的神秘數字999除以33等於30.27,和第一輛車一樣,這個數字是暗含神秘意義,同樣象徵著太陽的模型,不過這是一個已經落山的太陽。 手勢之謎 我們仔細考察兵馬俑手的形狀,有的武士俑緊握拳頭,有的稍稍鬆開拳頭,似乎正握著長矛,還有其它的伸開手指和拇指,或彎曲著手指和拇指等形狀。考察可能的組合可以看出,攥緊的拳頭暗示數字「0」。 秦陵兵馬俑的主人竟然不是秦始皇?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這膾炙人口的詩句出自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筆下,它在謳歌了秦始皇統一中國的輝煌業績的同時,描述了當年營造驪山陵寢工程的浩大氣勢。 《史記·秦始皇本紀》也記載,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銅加固基座,上面放著棺材……墓室裡面放滿了奇珍異寶。 墓室內的要道機關裝著帶有利箭的弓弩,盜墓的人一靠近就會被射死。墓室里還注滿水銀,象徵江河湖海;墓頂鑲著夜明珠,象徵日月星辰;墓里用魚油燃燈,以求長明不滅。 的確,驪山陵寢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一開古代帝王陵寢制度之先河,而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掘的秦兵馬俑坑更是震驚了世界,被世人譽為世界第八奇蹟。因此,誰都認為,秦兵馬俑坑的主人無疑是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然而,這一結論受到一位來自六朝古都南京的建築學家的質疑,他提出秦陵兵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另有其人的觀點,這無疑為神秘的秦始皇陵寢再添上一層 神秘的面紗,一時震動了天下。近來有媒體發表的一篇知名文章披露了這位南京建築學家質疑秦陵兵馬俑的主人的證據。 苦於自己才少學淺,難以解開這些疑問,只好摘錄其部分章節,請廣大網友點評,以揭開秦陵兵馬俑的主人的神秘面紗。 1974年2月,一群農民在秦始皇陵東側一點五公里處打井時偶然發現了與真人真馬一樣大小的兵馬俑。從此,一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博物館被挖掘出來。 至今,兵馬俑已出土陶俑八千多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其中一號坑為「右軍」,埋葬著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六千件;二號坑為「左軍」,有陶俑、陶馬一千三百餘件,戰車八十九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軍陣。 三號坑有武士俑六十八個,戰車一輛,陶馬四匹,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而自這一奇蹟發現不久,它便被認定作秦始皇陵的陪葬,幾乎成為一種「公論」。甚至美國《焦點》雜誌在介紹兵馬俑時也稱「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在二千二百年前駕崩之前統一了中國,下令修建長城,對中國實行殘酷統治。 他當時唯一懼怕的是天帝的震怒。他為此下令修建一座龐大的陵墓,讓八千多名真人大小的彩繪武士守衛。」 但近些年來,有學者卻對這一「公論」提出了質疑,認為兵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此論一出,立即在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那麼兵馬俑的主人到底是不是秦始皇呢,如果不是秦始皇又是誰呢? 對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這一觀點提出質疑的是南京建築學家陳景元,1961年他曾參與秦始皇陵的保護規劃,1984年他就曾發表文章質疑兵馬俑的真正主人是否秦始皇,但未得到重視。 2006年,他又在《中國科學探險》雜誌第二期發表了《兵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一文,首先他對秦始皇藏於驪山腳下提出了質疑。認為現在認為秦始皇葬於驪山腳下,最主要依據是《史記》的記載。 《史記·秦始皇本紀》裡面說,「九月,葬始皇酈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這裡面包含了兩個意思,一是說秦始皇死後埋在了驪山,二是說他剛一即位就在驪山建造皇陵。 這位建築學家認為《史記》的記載未必真實。秦始皇出巡途中死於河北邢台,要回咸陽一條捷徑是向南過黃河向洛陽,再到西安;另一條路線如秦俑館裡所記載的:向西經井陘,過娘子關到太原,再向北到包頭轉至西安。 無論是哪條路都不可能短時間內回到咸陽,而在夏天要保證趙高、李斯為「篡黨奪權」所要求的「秘不發喪」又保證屍體不腐爛,這樣看來,秦始皇的屍骨其實是出不了河北省的,即使到了驪山,也只能做個衣冠冢。 而從陝西省文管會1960年代初到當地進行現場調查後所寫的調查報告來看,位於現在秦始皇陵北面的大量夯土地基,其上什麼都沒有,從中可見作為宮殿建築群主要部分的這一地塊當時根本就還沒有進行施工建設,內城、外城及封土等,都是死後的工程。 而驪山上洪水嚴重,幾乎每隔三年就會下一場暴雨,大開挖的地宮也不可能不顧積水而在秦始皇生前幾十年就預修。 但多數學者認為秦始皇陵就在驪山腳下。除《史記》記載外,考古研究者在出土文物刻字中發現了大量秦代地名,與湖北出土的雲夢竹簡、湖南出土的龍山竹簡上的同代文字對照,它們符合秦代的書寫習慣,確為秦代之物。 而兵馬俑身上秦代工匠所刻的文字和與秦始皇陵磚瓦上文字的相似性,也證明了兩者之間的聯繫。史書上記載秦始皇6月封於沙丘,9月歸葬咸陽,屍體腐爛是肯定的,所以歷史上也有關於在歸途的車隊里放上鮑魚「以亂其臭」的說法。 在對秦陵提出質疑之後,這位建築學家進而提出兵馬俑的主人並非秦始皇而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的。 秦宣太后,羋姓,楚國王族,後嫁於秦惠文王。她在秦國統治了四十一年之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掌權治國的女國君,甚至有人稱她為兩千多年前的「慈禧太后」。為何說兵馬俑不是秦始皇而是她的陪葬呢? 陳景元認為歷史上秦始皇曾經下令將陵墓向外擴展「三百丈」,但秦時的「三百丈」只有六百九十米米,所以在秦始皇陵封土之東近二公里的兵馬俑,不可能被包囊在這一個「三百丈」的界址之中,因而也不可能成為秦始皇陵的一個組成部分? 而在《史記·正義》及《陝西通志》、《臨潼縣誌》等史料中,都有「驪山:在雍州新豐縣南16里;秦始皇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十里;秦宣太后陵:在雍州新豐縣南十四里」的記載。 雍州新豐縣的縣城,也就是今臨潼縣新豐鎮的東北不遠處,根據上述明確的方位和里程,很容易判斷出秦宣太后陵,就在秦始皇陵的東側偏南、距驪山山腳約兩里處的西楊村、下和村一帶,也就是人們現在所熟知的秦俑坑附近。 此外,在兵馬俑的身上也發現了一些奇怪之處:一些兵俑的頭頂,梳有苗裔楚人特有的、偏於一側的歪髻;秦俑所著衣服,非常鮮艷,與秦王朝的尚黑制度,有顯著差別;此外,在陶俑身上還發現了「羋」字,疑似為秦宣太后的姓。 定性秦始皇陵方圓一定範圍內的出土物為皇陵陪葬並不是基於某個孤立的判斷,在皇陵東邊離外牆三百五十米處,考古隊員曾發現了十七座座皇子、公主的陪葬墓;在離外牆八百米處,發現了一百多座馬廄坑。 在皇陵外城與兵馬俑之間是流水沖刷出來的古河道,從地理上看,那裡沒法設陪葬坑,到離外城牆一千多米的地勢寬處設兵馬俑陪葬坑很合理。 同樣,在兵馬俑中有銅戈上刻字「三年相邦呂不韋」,僅一號坑前的五個探方內就出土了刻有「四年」、「五年」、「七年」等字樣的十餘件銅戈,這些字樣實際上就可以成為確定兵馬俑年代的直接證據。 又如像「十六年寺工『某』造」的字樣,「寺工」作為中央管理手工業的一個官署,只有在秦始皇時代才有。 如果兵馬俑真是秦宣太后的陪葬,那麼哪裡是宣太后的陵墓呢?目前考古學者還沒有發現足以與兵馬俑品配的宣太后墓。 這篇文章也認為,誠然陳景元有些質疑有一定的道理,也說明當前的秦始皇陵和兵馬俑的研究還應進一步地深入探討。 但考據學上強調「孤證不立」,就是單獨的一個例子是不能證明一個事物的真實性的。儘管陳的觀點很有幾分道理,但孤證不能立,至少憑藉現有證據而斷定「兵馬俑的主人是宣太后而非秦始皇」為時尚早。 至於秦陵兵馬俑的真正主人是誰,有待進一步考證研究。
推薦閱讀:

兵馬俑的真正主人不是秦始皇?
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
兵馬俑真正的主人是誰?
秦兵馬俑
兵馬俑一個值多少錢?

TAG:考古 | 兵馬俑 | 發現 | 考古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