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廢除這個法案,美國華人這次力挺特朗普
聽說美國總統特朗普要對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進行調查,在康涅狄格州從事股票基金投資的張鋒舉雙手贊成,認為平權法案已經完成歷史使命了。
據報道,美國司法部下屬的民權司正在傳閱一份內部通知,給一個新項目找感興趣的律師,而這個新項目的內容是「對大學錄取過程中的種族歧視進行調查和提起潛在訴訟」。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將直接由民權司領導,相關人員由白宮直接任命,而非按慣例由民權司下屬的處理中小學和大學相關事務的教育機會處(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Section)負責。
平權法案不受華人新移民歡迎
「平權法案出現於民權運動時代,當時美國常春藤盟校連一個黑人都不招收,而平權法案讓黑人能上大學。但是現在美國的法制已經很健全了,有單獨的反歧視法律,因此就不應該令平權法案造成逆向歧視。」張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50多年前,平權法案曾是一部先進的法案,但現在已經完成歷史使命,不應該成為白人或亞裔上好學校的瓶頸。
張鋒供職於對沖基金Verition,他所居住的韋斯特伯特鎮是當地著名的優質學區之一,他的兩個孩子都在當地讀高中,不但成績好,還是學校足球隊隊員。張鋒說,其實如果真正細分的話,猶太人在美國只佔2%,但在常春藤盟校里卻佔30%以上,平權法案中真正被歧視的是那些非猶太白人,他們在美國人口中佔60%,但在常春藤盟校里只佔1/4。
在很多中國家長呼籲反思高考制度「一考定終生」並「羨慕」美國的高校錄取制度的時候,不少華人家長卻認為,美國的錄取制度還不如中國,因為中國大學的錄取制度是用分數來體現公平的,而美國大學錄取的「軟性因素」太多了。在這些因素中,公立大學招生時普遍實施的平權法案政策最受華人家長爭議。去年的大選期間,特朗普反對平權法案的姿態也在華人中受到歡迎,幫他從那些對共和黨和自己沒有好感的華人手中拉到了不少選票。
住在耶魯大學所在地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的楊林是一名工程師。在美國居住了20多年的她早已為人母,但和許多華人對政治漠不關心的狀態不同,楊林熱心政治,是共和黨的支持者,堅信要在競選中喊出自己的聲音,目前正為共和黨州長候選人積極拉票。同時,楊林堅決反對民主黨在加利福尼亞州提出的亞裔細分法案,該法案因為採集亞裔公民的高等教育和健康數據,被華人批評為在教育和醫療方面鼓勵種族分化。
「亞裔非常注重教育。這些年來,亞裔在這方面的抱怨很大。我個人非常反對用種族作為錄取依據,設立名額配給。應該是按照成績來錄取,這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發展。」楊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楊林認為,這次特朗普要求調查平權法案,雖然過程中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但這個消息已經在她的朋友圈裡引起轟動。「其實,不僅是亞裔,許多白人也很關注這件事,我已經收到很多白人朋友轉給我的郵件和簡訊,大家的反應都非常正面,很支持這個做法。」
在雅虎新聞的網頁上,記者看到,關於平權法案的新聞發出後一下便有了2000多條評論,幾乎清一色支持特朗普,有的說「平權法案是種族主義」,有的說這是「歧視」。
「這是我贊成特朗普的少數事情之一。讓我們回到『按成績錄取』,這已經不是平權法案的世界了。」一位網友的留言寫道。
平權法案的理想與現實
曾擔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校董的華裔李心培坦言,公立大學為顧及各族裔學生而在招生時遵循採取平權法,在實際情況中並不「平權」,對學習成績好的亞裔學生而言,尤其「不公平」。
上世紀60年代初,時任美國總統約翰遜簽署了《民權法》,當時主要是為了保護美國的非裔,取消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制度,讓非裔享受與其他族裔一樣的平等權利。「現在所談及的平權法就是從《民權法》引申出來的:給予非裔在就業和求學各方面的優惠。由此可見,平權法的提出,其用意和出發點是正確的,也得到了社會民權團體的肯定和贊同。」
「但是,20年前我就發現,平權法事實上並不針對白人,而是『歧視』所有在各個行業表現突出的族裔,其中就包括猶太裔和華裔。也就是說,平權法變得『不平權』了。」李心培稱。
人人都想要獲得「公平」,但關於什麼是公平卻各有說法。華人家長認為,不考慮族裔名額分配,完全按照分數錄取,給予所有人平等的機會才是「公平」;但也有人認為,保持族群多元性,每個族群以相近比例錄取,保障所有人獲得平等的結果才是「公平」。
紐約市長白斯豪就一直抨擊紐約公立特殊高中的招生做法。在紐約9所特殊高中里,有8所學校都執行單次考試決定錄取結果的政策。白斯豪和其他批評者們認為,這種做法是種族歧視,無法準確公平地反映人口的多元性。
白思豪曾說:「這座城市何其有幸能夠如此多樣化。我們的學校,特別是我們最頂尖的那些學校,需要反映出這種多樣化的大背景。」
在紐約市,70%的公立學校學生由非裔和拉美裔學生組成,但在特殊高中的新生中,非裔學生卻只得到了5%的名額,而拉美裔學生也只分得7%的名額,包括猶太人的白人學生得到了26%的入學名額。相反,占人口絕對少數的亞裔學生得到了53%的入學名額。這種和人口比例形成反差的錄取情況近年一直穩定存在。
白斯豪不斷推動的法案就是要在紐約廢除「一考定終身」的錄取辦法,改成沒有明確標準的「綜合考量」,以保證錄取的學生族裔比例與社會人口比例一致。然而,要提高其他族裔的錄取比例,開刀的對象無疑是在學習成績上表現優秀的亞裔學生。
根據普林斯頓大學2005年的研究報告,亞裔學生需要在滿分1600分的標準化考試(SAT)中比白人平均高出140分才能得到相同的錄取結果。而非裔和拉丁裔的身份則可以帶來相當於230分和185分的「高考加分」。
加州理工大學招生則嚴格按照學業成績錄取,錄取學生中的亞裔比例從1992年的25%上升到2013年的43%,即便亞裔人口僅佔加州總人口的15%。相對地,哈佛大學按照「綜合考量」招生,同一時期錄取學生中的亞裔比例從19%小幅下滑到18%。其他常春藤盟校招收的亞裔學生比例也長年無法突破20%的玻璃天花板。
2016年大選前,曾有包括英特爾和愛彼迎在內的30家科技公司聯名致信時任總統奧巴馬,表示接受他的建議並承諾設立「多元化」僱工的目標,令僱員組成和社會人口組成一致。但是,目前非裔和拉丁裔占高科技公司僱員的9%,遠低於人口的33%,而佔美國人口不到7%的亞裔在高科技公司僱員中的比例達到27% ,這組數據被美國國會中的非裔議員聯盟不斷引用,並以此向高科技公司施壓。
華人抗爭平權法案
在一切為選票服務的政客的催化下,旨在保護少數族裔的「平權法案」發展成了身份政治,逐漸淪為升學就業中的種族名額配給制度。對於願意通過艱苦奮鬥換取地位提升的美國華人來說,平權法案反而成為了華人獲取上升空間的障礙。
按照美國的制度,要挑戰已成為法律的平權法案,只有上法院起訴,並不惜上訴至最高法院來抗爭。在特朗普尋求律師挑戰平權法案之前就已經有人開始通過起訴來限制平權法案對華人學生的負面影響。
去年12月,不少華人支持「公平錄取學生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起訴哈佛大學以隱性種族名額配給來限制亞裔新生的錄取,在招生中進行種族歧視。這起訴訟目前在聯邦地區法院審理,但目的直指聯邦最高法院;起訴對象雖然是哈佛,但終極目標是徹底終結全美高校錄取中的種族配給政策,爭取美國憲法賦予每個人的平等權利。
上文提到的亞裔細分法案,其聲稱收集數據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辨別需要扶助的族群和社區,提高社會資源再分配效率。但抗爭平權法案的華人將此視為強化身份政治的先兆,比如,收集數據後可以顯示出華人佔據亞裔大多數的升學和就業機會,以便更精準地扶持那些非華人的亞裔族群,最終將打擊優秀華人在其中爭取到的平等機會。
楊林說,自己現階段的任務就是竭盡全力防止亞裔細分法案在康涅狄格州獲得通過。反對者認為,人口眾多的白人和黑人尚且不需要細分,而佔全美人口不到7%的亞裔居然要被細分成很多類,很難想像這種細分背後沒有政治動機。7月,羅得島州通過亞裔細分法案,康涅狄格州等地的不少華人趕往羅德島組織抗議活動。在此背景之下,特朗普對平權法案進行調查對於處在抗爭平權法案前線的華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鼓勵。
推薦閱讀:
※特朗普取勝的秘密,擁有網路生命體
※想要接特朗普的班?彭斯:學習布希好榜樣
※特朗普的世界秩序
※特朗普見巴拿馬總統 又出了點小尷尬
※特朗普:6月12日與金正恩會面有可能無法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