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的隱秘身世
06-23
秦瓊,字叔寶,唐朝開國名將。關於秦瓊的家世,正史均沒有記載。秦瓊的家世,有三種說法。說法一、民間傳說秦瓊的祖父是北齊太宰秦旭,父親是北齊武衛大將軍秦彝。這一說法廣為流傳,深入人心。《隋唐演義》等演藝類典籍均採用這種說法。說法二、秦瓊出身地《歷城縣誌》記載秦家世代冶鐵,出身寒微,俗謂「冶鐵秦家」。說法三、1995年,在濟南市經七小緯六路銀行宿舍樓施工中,發現一座石室墓葬。在墓室清理中,濟南市博物館考古人員發現了秦愛墓志銘。墓志銘全文如下:君諱愛,字季養,齊郡歷城人。若夫華渚導其洪源,趙城開其累構。台鉉相口,簪纓繼軌。漢世功臣,簡侯懋山河之績;魏朝令望,中郎擅瑚璉之珍。名器並隆,徽猷無絕。祖孝達,魏廣年縣令。雖復鳴弦下邑,治絲之巧,未申制錦,良工操刀,之用方遠。父方太,齊廣寧王府記室。元瑜書記,德施文詞;晉蕃佇其良規,魏後稱其愈疾。世德攸歸,誕生時彥。君幼稟仁孝,率性溫恭。器度口遠,津涯罕測;加以誠信待物,行義絕倫;由是淳篤之譽,聞於州里;群公藉甚,屢降旌招。齊成陽王斛律武都,朝之上將,初開幕府,妙選賢良,乃召君為錄事參軍,禮接殊重;恩紀之深,群僚莫及。周武平齊,君乃告歸鄉里。值周隋之際,四海未壹;軍書狎至,羽檄交馳。飾珠履以求賢,散黃金而招士。屢蒙辟引,皆無所就。靜居衡巷,得性為娛;九聘之榮,弗概懷抱;一厘之內,宴處超然,當世貴臣,莫能幹也;鄉黨長幼,愛而敬焉。方當遠跡千里,光膺五福;豈謂尺波東逝,閱水不追;落暉西入,馳光無反;遽發高堂,言歸厚夜。以大業十年十一月廿一日終於齊州歷城縣懷智里宅,春秋六十九。惟君自少迄長,仁恕為懷。靜而無情,行必循道。素概清衿,始終若一。是以門緒克昌,庭生玉樹。立功效績,光斯圭社。豈非積善之福,叔德之效歟!叔寶既參贊興王,勛庸斯重。榮親之義,蓋惟朝式。武德八年,詔贈上輕車都尉。貞觀元年十一月詔曰:「故上輕車都尉秦季養,守志丘園,早先風露。其子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叔寶,委質府朝,功參王業,宴稟庭訓,克成厥美。乃眷遺範,宜飾哀榮,可贈持節瀛州諸軍事、瀛州刺史,上輕車都尉如故,禮也。」粵以貞觀二年正月十三日,還改窆於齊州歷城縣懷智里。雖復高名令范,圖史方書;但懼舟壑或遷,海田將變。勒斯金石,宣之萬祀。乃為銘曰: 遠胄蟬噝,洪源淼漫;儒盛鄒魯,將傳巴漢。才邁折衝,勛深翼贅;門襲纓冕,家傳棟干。世載明哲,爰挺若人;玉韞荊岫,珠明漢濱。矯矯跨俗,溫溫潤身;稟和藏用,抱璞含真。結髮束修,伏膺名教;蹈義懷禮,資忠履孝。我有明德,民胥攸效;戢羽棲鴛,潛暉文豹。方享榮養,允膺眉壽;千月不留,百齡誰後。忽矣浮促,遂褰長久;負雪遽肜,凌雲先朽。令胤逢時,高衢騁力,逸足致遠,馮鳳假翼。乃降追榮,戎章是飾;龜筮爰兆,言遵塋域。去此華屋,遷茲墓田;斷絕哀輓,荒涼遠阡。蒼蒼曉月,沉沉暝煙;令德高譽,徽猷永傳。 從秦愛墓志銘中可知,秦愛字季養,齊郡歷城人。曾做過咸陽王的錄事參軍。錄事參軍亦稱錄事參軍事,是王、公、 大將軍等的屬員,掌錄眾曹文簿,舉彈善惡。墓志銘記載,秦瓊的曾祖父秦孝達、祖父秦方太、父親秦愛三代均系魏、齊兩朝文職小官吏。那麼,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將秦瓊,其家世為什麼不見於正史?上述三種說法,到底誰對誰錯?一時間詭異密布、撲朔迷離。一般認為,秦愛墓志銘的記述,更接近於歷史。至此,我們才對秦瓊的出身有一個比較確切的全方位的了解。如果發掘出土的秦愛墓志銘記載無誤的話,我們據此可以梳理一下秦瓊之所以身世隱秘的原因。一、瓦崗期間,為了宣傳需要,秦瓊主動或被動修改了身世。可能大家受《隋唐演義》《興唐傳》等的影響,有一個誤解,覺得「英雄不問出身」,像程咬金那樣的馬大哈也能成為豪傑。其實,那個時代是非常注重家世的顯赫與否。當時的天下士人,包括山東氏族和關隴貴族,以出身五姓七望、八柱國、十二將軍等等名門望族或與這些名門望族聯姻為榮。①一個顯赫的身世,是人心歸附的動力。史書記載,李密四世三公。他的曾祖父為西魏八柱國將軍之一的李弼;祖父李曜,為北周的邢國公;父親李寬為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郡公。李密襲父爵,為侍從官。李密後來參加了隋朝宰相楊素的兒子楊玄感發起的兵變,事敗後和學生王伯當一起投奔瓦崗。而瓦崗的創始人翟讓,在隋朝只做過東郡法曹的小官,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長。李密在瓦崗,因為立了幾次戰功,更因為身份特殊,被翟讓和眾將領擁戴為主,稱「魏公」。不久魏公李密暗殺了翟讓,但是瓦崗相對穩定,連和翟讓關係很鐵的同鄉徐世績和單雄信,也沒說二話。為什麼?因為魏公李密顯赫的身世擺在那兒,更有凝聚力。唐末的割據勢力中,大多都是和李密一樣身世顯赫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王世充,身世不行,只能裝鬼弄神。②瓦崗名將中,每一個都是身世顯赫,見載於典籍。比如大家最瞧不起的程咬金,名字非常喜感,大家都以為他是農家子弟。但是歷史記載 ,程咬金是世家大族之後,其曾祖名程興,是北齊兗州司馬;其祖名程哲,是北齊晉州司馬;其父名程婁,是北齊濟州大中正。司馬是將軍的參謀長,大中正相當於唐時的御史大夫。程咬金家世代都是大官。也許咬金也怕大家誤解,後來乾脆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程知節,這樣大家看到這個名字,就覺得是有身份的人。比如單雄信,祖父名登,曾助北周宇文氏統一北方,戰功卓著,拜護國將軍,守東昌府;公元579年雄信之父單禹襲父職仍守東昌。隋開皇元年,隋將李淵率部攻周,圍東昌,單禹與之血戰七晝夜,城破後被俘不屈被李淵所殺。比如謝映登是東晉時謝安、謝玄、謝石的後裔;比如牛進達(演藝人物尤俊達的原型),曾祖父為東魏韓州刺史、上柱國、平原縣公牛定,祖父為北齊鎮東將軍、淮北太守牛雙,父為隋清漳縣令牛漢。相比之下,秦瓊的出身顯得非常寒酸。瓦崗名將都有確切的身世記載,只有秦瓊沒有,本身就很可疑。③瓦崗寨雖然是個山寨,為了拉攏人才、招攬兵馬,它必須宣傳一下自己的正面形象,秦瓊因此杜撰家世。如果瓦崗現有人才都是身世顯赫,顯然有助於提高瓦崗的知名度。但是要宣傳,重要將領秦瓊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宣傳幹事找到秦瓊,問你家裡有哪些名人。秦瓊說我祖上都是誰誰誰,我爸爸614年逝世,母親隔年也逝世了。幹事微微皺眉,說你家人這個名氣,實在有點~,要不你再仔細想想。秦瓊仔細一想,嗯那,和秦旭、秦彝有點親戚。宣傳幹事說這不就是你祖父和父親嗎,就這樣宣傳。當時造反的日子,過得有一天沒一天的,秦瓊也就默許了。④富貴到李唐皇室,都要杜撰家世。據考證,李唐先世並非出自隴西李氏。西魏宇文泰徙都關中後,為了與北齊等政權抗衡,出於軍事目的,下令改姓關中姓氏。隴西李氏為關隴世族,李氏的郡望首推隴西,因此隨宇文泰入關的李淵先祖李虎開始自稱出於隴西。 創建李唐王朝的唐高祖李淵,自稱籍貫為狄道(周之前稱隴西邑,戰國、秦稱狄道。公元前279年,秦昭王始設隴西郡,郡治就在狄道),是涼武昭王七代孫。武德年間,李淵追封「隴西堂」。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修「氏族志」,把隴西李氏列為李氏十三郡望之首、全國姓氏第一。到了唐玄宗時,徹底完成依附隴西李氏。可見秦瓊杜撰身世有歷史原因。二、歸唐以後,秦瓊成為國家形象,無奈繼續隱瞞身世。《新唐書》記載:(瓦崗李密兵敗後,秦瓊)後歸王世充,署龍驤大將軍。與程咬金計曰:「世充多詐,數與下咒誓,乃巫嫗,非撥亂主也!」因約俱西走,策其馬謝世充曰:「自顧不能奉事,請從此辭。」賊不敢逼,於是來降。高祖俾事秦王府,從鎮長春宮,拜馬軍總管。戰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多,帝賜以黃金瓶,勞曰:「卿不恤妻子而來歸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當割以啖爾,況子女玉帛乎!」尋授秦王右三統軍,走宋金剛於介休,拜上柱國。秦瓊和程咬金覺得王世充像一個巫婆,心聲厭惡,偷偷溜走投了李唐。一到李唐,他就被李淵封了司令員,還給了個類似於現在「共和國衛士」(上柱國)的榮譽稱號。此時的秦瓊,已經代表國家形象。這期間秦瓊連年征戰,帶兵需要一個高大的形象。他主動坦白身世既沒時間,也不理智。三、玄武門兵變後,秦瓊坦白了身世,但唐太宗不允許公開。①秦瓊到底有沒有參加玄武門兵變一直存疑。《舊唐書·太宗本紀》記載「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可是《 長孫無忌列傳》記載:「六月四日,無忌與尉遲敬德、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九人,入玄武門討建成、元吉,平之。九人中並沒有秦瓊。其他史書也沒有記載秦瓊直接參与玄武門兵變。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由於調度在外,或自己不太願意,秦瓊僅僅表達了口頭上的支持。參與事變的房玄齡和杜如晦當時都被調度在外,被李世民及時追回。李世民苦等秦瓊不得,但由於時機稍縱即逝,在沒有等到的情況下,由杜如晦決斷,還是悍然發動事變。在玄武門兵變中,李世民差點被李元吉掐死,可想而知有多麼驚險。幸好尉遲恭殺了李元吉;而張公謹,恍如雄闊海附體,超水平發揮,神奇的拉下城門,阻擋住太子衛隊的追殺。在沒有秦瓊的情況下,最後秦王化險為夷。秦瓊是事先計算進去的一枚必到的棋子,他的身份、地位和武功,或許可以避免被太子衛隊追殺這樣的窘境。秦瓊沒有直接參与到玄武門第一線,太宗是相當不滿的。事變後的封賞,秦瓊只有長孫無忌等的一半。②貞觀元年秦瓊坦白身世,給父親改葬,虞世南寫了墓志銘。據1995年出土的秦愛墓志銘記載:貞觀元年十一月詔曰:『故上輕都尉秦季養,守志丘園,早先風露。其子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叔寶,委質府朝,功參王業,宴稟庭訓,克成厥美。乃眷遺範,宜飾哀榮,可贈持節瀛州諸軍事、瀛州刺史,上輕車都尉如故,禮也。』粵以貞觀二年正月十三日,還改窆於齊州歷城縣懷智里。說明秦瓊在安定以後,改葬了父親秦愛(字季養),改葬持續了幾個月。據考證,墓志銘為名家篆刻,疑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大書法家虞世南親自書寫。改葬的整個過程,朝廷全程參與,禮階很高,但是低調而神秘,除了參與人員,很少有人知道,連虞世南都無隻字片語提及。③唐太宗借柳雄案指桑罵槐,秦瓊受到打擊。中學課本《戴胄犯言直諫》提到了這個故事。唐朝允許前隋朝官員可以到朝廷吏部來參加選官,參照隋朝時的官職品,。授予官職。可是有很多人偽造履歷,提高自己在隋朝時的官職品級。唐太宗下詔:已經通過偽造履歷獲得官職的官員都必須自首,不自首處死。和秦瓊關係較好的徐州司戶參軍柳雄,被人揭發偽造履歷。唐太宗特意下詔要柳雄自首,說再不自首,就處死刑。柳雄說皇上你抬舉我了,我沒有。結果唐太宗親任專案組組長,抓了柳雄審訊。審訊後認為罪證確鑿,辦成鐵案。罪證確鑿到怎樣的程度,史籍沒敢記載。反正大家知道的,小小看守所,也能審出太監強姦殺人證據確鑿。皇上親自提拔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剛上任未久,跑去向唐太宗彙報,說是已經查明柳雄的罪狀,按照法律,應該判處徒刑。唐太宗大怒,說我說了算,殺。戴胄說他罪不至死不可以濫刑。太宗說朕不能不守信譽,戴胄說我絕不枉法,太宗說朕也不能失信。正直的戴胄不明就裡,實在看不下去,還是堅持柳雄罪不至死,太宗最終無奈接受戴胄意見。其實柳雄即使只被流放,也是一樁大冤案。唐朝有三百六十個州,州下面的官員不計其數。唐太宗如此偏執,親自過問柳雄這樣一個地級市財稅幹部,而且不依不饒,糾纏日久,頗有幾分殺雞給猴看的架勢。秦瓊想到自己也曾編造身世,玄武門之變又表現不好,看在眼裡,淚在心頭。④、魏徵獻計暗殺秦瓊未果,從此秦瓊託病,政治和軍事生涯宣告徹底結束。太宗對秦瓊不滿,問計魏徵,能不能找個好理由殺了秦瓊,又不引起群臣反感?貞觀二年,其時天下大旱、赤地千里,但是遲早會下雨。於是魏徵心生一計,就有了民間廣為人知的魏徵夢斬涇河老龍的故事。魏徵找到司天監袁天罡叔侄商量,共同編了個故事:袁天罡叔叔袁守誠在長安算命奇准,涇河老龍不信邪,要求算下雨點數,袁守誠如實告知。這次負責行雨的恰是涇河老龍本人,一聽完全合拍。涇河老龍犯了糊塗,第二天下雨多下了點,下完雨來找袁守誠說你算錯了。袁守誠說你違反天條死到臨頭還不自知。此時老龍醒悟痛哭流涕,求袁守誠給條活路。袁守誠說:監斬你的是魏徵,你去找太宗皇帝說情,只要拖過行刑時間午時三刻,可免一死。老龍找到太宗,太宗應允,第二天找來魏徵下棋。魏徵下著棋到了午時三刻,打起盹來,突然侍衛來報宮門外掉下一顆龍頭,原來魏徵打個盹就把老龍斬了。前面的故事並不精彩,精彩的更在後頭:果然不久長安下雨,下完雨天上就掉下一顆「龍頭」。當晚,宮中傳說涇河老龍變成了鬼,掀了瓦片擊打太宗。第二天太宗召集群臣說:「賢卿,寡人十九歲領兵,南征北伐,東擋西除,苦曆數載,更不曾見半點邪崇,今日卻反見鬼!」尉遲公道:「創立江山,殺人無數,何怕鬼乎?」太宗道:「卿是不信。朕這寢宮門外,入夜就拋磚弄瓦,鬼魅呼號,著然難處。白日猶可,昏夜難禁。」叔寶道:「陛下寬心,今晚臣與敬德把守宮門,看有甚麼鬼祟。」太宗心下暗喜,今夜刀斧手伺候,可以斬了秦瓊,推脫被老龍殺了,免得被人說閑話。至於殺不殺尉遲恭,太宗有些遲疑。照魏徵的意思,一起殺。因為魏徵原是隱太子李建成的幕僚,這番用計,殺一送一,也算是為主報仇。魏徵並且告誡太宗:按照尉遲恭的火爆脾氣,以後肯定忤逆,遲早走到秦瓊這一步。你想,你要嫁個公主給他,他都不要,可見心底還是和你保持距離。現在佛教漸盛,佛教講因果報應,秦瓊、尉遲恭有今日殺身之禍,是他們從前殺人太多,皇上不必自責。入夜,秦瓊、尉遲恭「頭戴金盔光爍爍,身披鎧甲龍鱗。護心寶鏡幌祥雲,獅蠻收緊扣,綉帶彩霞新。這一個鳳眼朝天星斗怕,那一個環睛映電月光浮。」,太宗看了,心下不忍。兩人在宮門外「持久練習」,長夜寂寞,說上了話。秦瓊早有預感,話語中充分表達了「堅決忠於唐太宗,粉身碎骨渾不怕」的深刻覺悟。唐太宗拿個聽筒,躲在宮門內偷聽,不禁潸然淚下。太宗想想下不了手,於是第二天說同志們辛苦了,以後不用來了,我把你們的畫像掛在門口,嚇唬一下鬼魂就行。秦瓊洪亮喊道:「首長辛苦,為人民服務」,才免於殺身之禍。⑤太宗借房玄齡父親改葬,再次羞辱秦瓊。秦瓊鬱鬱寡歡,落下病根。和秦瓊為父親改葬的低調不同,同鄉房玄齡的父親改葬風光許多。公元631年,唐太宗特意恩准,讓房玄齡將父親房彥謙的靈柩遷葬回曆城故里祖墳,朝廷特派了官方的鼓樂儀仗隊從洛陽護靈到歷城,靈柩所過州縣費用不足部分均由地方政府資助祭奠,同時國家還動用了千餘士兵為之送葬。「天下台臣,九州官府,皆不遠千里前來致祭,冠蓋相接,旌旗蔽空,車馬塞路,彩石一帶,井水飲盡,野無青草」。房玄齡你不是節儉嗎,我出人出錢,一切費用都是公款,你給我把喪事大操大辦。房玄齡和秦瓊都身居高位,還是同鄉。房玄齡的父親房彥謙比秦瓊父親秦愛早死一年(613年),皆活了69歲。房彥謙墓碑由當時的歷史學家李百葯撰文,書法家歐陽詢書寫。這篇李百葯寫的碑文後來被收進《全唐文》;而歐陽詢多以楷書和行書行世,寫這篇碑文卻用的是隸書,足足二千多字的隸書,手都寫斷了!坊間傳說房玄齡禮節性的去秦愛墓前祭奠了一番,沒怎麼張揚。秦瓊聯想到自己的苦楚,鬱鬱寡歡,從此經常託病,很少上朝。群臣關切的說您怎麼來的這麼少,就有了《新唐書.秦瓊列傳》中的這段話:(秦瓊)後上書稱疾,嘗曰:「吾少長戎馬間,歷二百餘戰,數重創,出血且數斛,安得不病乎?」我血都為你們家流完了,你還這樣待我,我怎麼會不生病呢?秦瓊自問自答,悲憤之情溢於言表。不久秦瓊病卒,贈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死時不到六十歲吧。巧合的是,秦瓊死後贈徐州都督,就是前面說的柳雄任職的地方。從此,史書基本沒有再提及秦瓊。四、《歷城縣誌》成書於清朝乾隆年間,可能引證的是民間說法。編修《歷城縣誌》的編撰,是當地的縣令,可能採用的是當地民間流傳的說法。秦瓊父親秦愛回歸鄉里,為了生計,開了鐵匠鋪,秦瓊本人甚至還親自打過鐵,也未可知。但是現在沒留下任何一口刀具或鐵鍋,證明是秦瓊打造的文物。綜上所述:秦瓊出身文職小官家庭,為生活所迫,甚至干過鐵匠;由於某種原因,秦瓊偽造了顯赫的家世;玄武門之變慫了一點,稍稍辜負了太宗的信任;太宗因為玄武門受到的驚嚇,遷怒秦瓊,不斷滋事,導致其最後鬱郁早逝。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戰功累累的秦瓊為何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最後一名
※《關公戰秦瓊》如果真的打上了,你覺得誰能贏?
TAG:秦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