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給中國學生的七封信

李開復是一位信息產業的執行官和計算機科學的研究者。1998年,李開復加盟微軟公司,並隨後創立了微軟中國研究院(現微軟亞洲研究院)。2005年7月20日加入Google(谷歌)公司,並擔任Google(谷歌)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一職。2009年9月4日,宣布離職並創辦創新工場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目錄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一封信................................................................................... 1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二封信................................................................................... 6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三封信.................................................................................. 17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四封信.................................................................................. 27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五封信.................................................................................. 35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六封信.................................................................................. 36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七封信.................................................................................. 42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一封信

——第一封信:從誠信談起

2000年4月

今年5月23日,比爾·蓋茨先生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支持和敦促美國政府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國待遇。文中,他特別談到了在清華大學與中國大學生那次對話的愉快經歷以及因此而留下的深刻印象。

這篇文章令我不禁想到,在中國的這兩年來,我工作中最大的享受也是到國內各高校與學生們進行交流。這些訪問和交流使得我有機會與成千上萬的青年學生就他們所關心的事業、前途等問題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中國學生的聰明、好學和上進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與這些青年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有一些問題是大家都十分關心的。那些已經獲得國外大學獎學金的學生,大都希望我談一談應該如何度過自己在美國的學習生涯;那些決定留在國內發展的學生,非常關心如何確定一個正確的方向,並以最快的速度在科研和學業方面取得成功;還有那些剛剛踏進大學校門的學生,則希望我能講給他們一些學習、做人的經驗之談。最近,更有一些學生關心網路信息產業的發展,希望了解美國的大學生是如何創業和致富的。

看到這麼多雙渴求知識、充滿希望的眼睛,我突然產生了一種衝動,那就是給中國的學生們寫一封信,將我與同學們在交流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對中國學生的一些忠告寫出來,幫助他們在未來的留學、工作或者創業的過程中能夠人格更完美、生活更順利,事業更成功。

堅守誠信、正直的原則

我在蘋果公司工作時,曾有一位剛被我提拔的經理,由於受到下屬的批評,非常沮喪地要我再找一個人來接替他。我問他:「你認為你的長處是什麼?」他說,「我自信自己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訴他:「當初我提拔你做經理,就是因為你是一個公正無私的人。管理經驗和溝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後工作中學習的,但一顆正直的心是無價的。」我支持他繼續幹下去,並在管理和溝通技巧方面給予他很多指點和幫助。最終,他不負眾望,成為一個出色的管理人才。現在,他已經是一個頗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術官。

與之相反,我曾面試過一位求職者。他在技術、管理方面都相當的出色。但是,在談論之餘,他表示,如果我錄取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來公司工作時的一項發明帶過來。隨後他似乎覺察到這樣說有些不妥,特作聲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後做的,他的老闆並不知道。這一番談話之後,對於我而言,不論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樣,我都肯定不會錄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處世準則和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誠實」和「講信用」。如果僱用這樣的人,誰能保證他不會在這裡工作一段時間後,把在這裡的成果也當作所謂「業餘之作」而變成向其它公司討好的「貢品」呢?這說明:一個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有所作為的人的。

在美國,中國學生的勤奮和優秀是出了名的,曾經一度是美國各名校最歡迎的留學生群體。而最近,卻有一些學校和教授聲稱,他們再也不想招收中國學生了。理由很簡單,某些中國學生拿著讀博士的獎學金到了美國,可是,一旦找到工作機會,他們就會馬上申請離開學校,將自己曾經承諾要完成的學位和研究拋在一邊。這種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經使得美國相當一部分教授對中國學生的誠信產生了懷疑。應該指出,有這種行為的中國學生是少數,然而就是這樣的「少數」,已經讓中國學生的名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另外,目前美國有很多教授不理會大多數中國學生的推薦信,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推薦信根本就出自學生自己之手,已無參考性可言。這也是誠信受到損害以後的必然結果。

我在微軟研究院也曾碰到過類似的問題。一位來這裡實習的學生,有一次出乎意料地報告了一個非常好的研究結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結果別人卻無法重複。後來,他的老闆才發現,這個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了挑選,只留下了那些合乎最佳結果的數據,而捨棄了那些「不太好」的數據。我認為,這個學生永遠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的學術突破,也不可能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員。

最後想提的是一些喜歡貪小便宜的人。他們用學校或公司的電話打私人長途、多報銷計程車票。也許有人認為,學生以成績、事業為重,其它細節只是一些小事,隨心所欲地做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那些身邊的所謂「小事」,往往成為一個人塑造人格和積累誠信的關鍵。一些貪小便宜、耍小聰明的行為只會把自己定性為一個貪圖小利、沒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終因小失大。對於這些行為,一言以敝之,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

與大多數美國學生比較而言,中國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要相對欠缺一些。這也許是由於文化背景和教育體制的不同而造成的。今天,當我們面對一個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會時,生活在群體之中,做出更好的表現,得到更多的和收穫,是尤為重要的。

表達和溝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論你做出了怎樣優秀的工作,不會表達,無法讓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幾乎等於白做。所以,在學習階段,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中,而應當盡量學會與各階層的人交往和溝通,主動表達自己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和意見,甚至在公眾集會時發表演講,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絕不只是你的「口才」。哈佛大學的Ambady教授最近做過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他讓兩組學生分別評估幾位教授的授課質量。他把這幾位教授的講課錄像帶先無聲地放兩秒鐘給一組學生看,得出一套評估結果。然後與那些已經聽過這幾位教授幾個月講課的學生的結果進行對比,兩個小組的結論竟然驚人的相似。這表明,在表達自己思想的過程中,非語言表達方式和語言同樣重要,有時作用甚至更加明顯。這裡所講的非語言表達方式是指人的儀錶、舉止、語氣、聲調和表情等。因為從這些方面,人們可以更直觀、更形象地判斷你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熱情,從而獲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對於一個集體、一個公司、甚至是一個國家,團隊精神都是非常關鍵性的。微軟公司在美國以特殊的團隊精神著稱。象Windows 2000這樣產品的研發,微軟公司有超過3000名開發工程師和測試人員參與,寫出了5000萬行代碼。沒有高度統一的團隊精神,沒有全部參與者的默契與分工合作,這項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相對來說,以前我在別的公司時也曾見到這樣的現象。一項工程布置下來,大家明明知道無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訴老闆。因為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也不努力去做事,卻花更多的時間去算計怎麼把這項工程的失敗怪罪到別人身上去。就是這些人和這樣的工作作風幾乎把這家公司拖垮。

為了培養團隊精神,我建議同學們在讀書之餘積极參加各種社會團體的工作。在與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過程中,你們可以體會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在學習過程中,你千萬不要不願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結果與別人分享,擔心別人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無助於你的成功。有一句諺語說,「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試想,如果你的行為讓人覺得「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當你需要幫忙時,你認為別人會來幫助你嗎?反之,如果你時常慷慨地幫助別人,那你是不是會得到更多人的回報?

在團隊之中,要勇於承認他人的貢獻。如果藉助了別人的智慧和成果,就應該聲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幫助,就應該表示感謝。這也是團隊精神的基本體現。

做一個主動的人

三十年前,一個工程師夢寐以求的目標就是進入科技最領先的IBM。那時IBM對人才的定義是一個有專業知識的、埋頭苦幹的人。斗轉星移,事物發展到今天,人們對人才的看法已逐步發生了變化。現在,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是積極主動、充滿熱情、靈活自信的人。

作為當代中國的大學生,你應該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人?對待自己的學業和研究項目,你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那樣的責任心和愛心全力投入不斷努力。果真如此,便沒有什麼目標是不能達到的。

一個積極主動的人還應該虛心聽取他人的批評和意見。其實,這也是一種進取心的體現。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並從中汲取教訓,就不可能有更大的進步。比爾·蓋茨曾經對公司所有員工說過:「客戶的批評比賺錢更重要。從客戶的批評中,我們可以更好地汲取失敗的教訓,將它轉化為成功的動力。」

除了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你還應該努力尋找一位你特別尊敬的良師。這位良師應該是直接教導你的老師以外的人,這樣的人更能客觀地給你一些忠告。這位良師除了可以在學識上教導你之外,還可以在其它一些方面對你有所指點,包括為人處世,看問題的眼光,應對突發事件的技能等等。我以前在蘋果公司負責一個研究部門時,就曾有幸找到這樣一位良師。當時,他是負責蘋果公司全球運作和生產業務的高級副總裁,他在事業發展方面給我的許多教誨令我終身受益。如果有這樣的人給你幫助,那你成長的速度一定會比別人更快一些。

中國學生大多比較含蓄、害羞,不太習慣做自我推銷。但是,要想把握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就必須學會說服他人、向別人推銷自己或自己的觀點。在說服他人之前,要先說服自己。你的激情加上才智往往折射出你的潛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化學反應。一般來說,一個好的自我推銷策略可以令事情的發展錦上添花。

例如,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份很特殊的求職申請書。不同於已往大多數求職者,這位申請人的求職資料中包括了他的自我介紹、他對微軟研究院的嚮往、以及他為什麼認為自己是合適的人選,此外還有他已經發表的論文、老師的推薦信和他希望來微軟作的課題等。儘管他畢業的學校不是中國最有名的學校,但他的自我推銷奏效了。我從這些文件中看到了他的熱情和認真。在我面試他時,他又遞交了一份更充分的個人資料。最後,當我問他有沒有問題要問我時,他反問我,:「你對我還有沒有任何的保留?」當時,我的確對他能否進入新的研究領域有疑慮,於是就進一步問了他一些這方面的問題。他舉出了兩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最後,我們僱用了這名應聘者。他現在做得非常出色。

挑戰自我、開發自身潛力

我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時候,有一天,老闆突然問我什麼時候可以接替他的工作?我非常吃驚,表示自己缺乏象他那樣的管理經驗和能力。但是他卻說,這些經驗是可以培養和積累的,而且他希望我在兩年之後就可以做到。有了這樣的提示和鼓勵,我開始有意識地加強自己在這方面的學習和實踐。果然,我真的在兩年之後接替了他的工作。我個人認為:一個人的領導素質對於他將來的治學、經商或從政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里,我們都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領導才能。同時,我建議你給自己一些機會展示這方面的能力,或許象我一樣,你會驚訝自己在這一方面的潛力遠遠超過了想像中那樣。

給自己設定目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目標設定過高固然不切實際,但是目標千萬不可定得太低。在二十一世紀,競爭已經沒有疆界,你應該放開思維,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給自己設定一個更具挑戰性的標準,才會有準確的努力方向和廣闊的前景,切不可做「井底之蛙」。另外,只在一所學校取得好成績、好名次就認為自己已經功成名就是可笑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上有人,而且,不同地方的衡量標準又不一樣。所以,在訂立目標方面,千萬不要有「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思想。

一個一流的人與一個一般的人在一般問題上的表現可能一樣,但是在一流問題上的表現則會有天壤之別。美國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不要竭盡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競爭。你更應該在乎的是:你要比現在的你更強。」你應該永遠給自己設立一些很具挑戰性、但並非不可及的目標。

在確立將來事業的目標時,不要忘了捫心自問:「這是不是我最熱愛的專業?我是否願意全力投入?」我希望你們能夠對自己選擇所從事的工作充滿激情和想像力,對前進途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無所畏懼。談到對工作的熱愛,我認識的一位微軟的研究員曾經讓我深有感觸。他經常周末開車出門說去見「女朋友」,後來,一次偶然機會我在辦公室里看見他,問他「女朋友在哪裡?」他笑著指著電腦說:「就是她呀。」對於工作的熱愛,比爾·蓋茨也曾有過非常精彩的闡述,他說:「每天早晨醒來,一想到所從事的工作和所開發的技術將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變化,我就會無比興奮和激動。」

幾個月前,《北京青年報》上曾有一場探討比爾·蓋茨和保爾·柯察金誰更偉大的討論。由於從小在美國長大,我並不知道保爾和他的那些事迹。但是,我非常贊同保爾的這段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所以,選擇一個你真心熱愛的事業,不斷地挑戰自我、完善自我,讓自己的一生過得精彩和充實。

你想戴一頂什麼樣的博士帽

在我進入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計算機博士學位時,系主任曾對我講,當你拿到你的博士學位時,你應該成為你所從事的研究領域裡世界第一的專家。這句話對於初出茅廬的我來說簡直高不可攀,但也讓我躊躇滿志、躍躍欲試。就這樣,在經過五年寒窗、夜以繼日的努力工作後,他所期待的結果就那麼自然而然地出現了。一個打算攻讀博士學位的人,就應該給自己樹立一個很高的目標。如果沒有雄心壯志,就千萬不要自欺欺人,也許經商或從事其它工作,會有更大的成績。

在目標確立之後,我建議你為自己設計一個三年的學習和科研計劃。首先,你需要徹底地了解在相關領域他人已有的工作和成績。然後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做腳踏實地的工作。另外,還要不斷跟蹤這個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只有這樣,才可以把握好方向,避免重複性工作,把精力集中在最有價值的研究方向上。

在學術界,人們普遍認為「名師出高徒」。可見導師在你的成長道路中作用是多麼的大。所以,你應該主動去尋找自己所研究的領域裡最好的老師。除了你的老師之外,你還應該去求教於周圍所有的專家。更不要忘了常去求教「最博學的老師」- Internet!現在,幾乎所有的論文、研究結果、先進想法都可以在網上找到。我還鼓勵你直接發電子郵件去諮詢一些世界公認的專家和教授。以我的經驗,對於這樣的郵件,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會很快給你回復。

我在攻讀博士學位時,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個小時,大量的統計結果和分析報告幾乎讓我崩潰。那時,同領域其他研究人員採用的是與我不同的傳統方法。我的老師雖然支持我,但並不認可我的研究方向。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能夠成功。但終於有一天,在半夜三點時做出的一個結果讓我感受到了成功的滋味。後來,研究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導師也開始採用我的研究方法。我的博士論文使我的研究成為自然語言研究方面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工作之一。讀博士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切忌浮躁的情緒,而要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地工作。也不可受一些稍縱即逝的名利的誘惑,而要200%的投入。也許你會疲勞,會懊悔,會迷失方向,但是要記住,你所期待的成功和突破也正孕育其中。那種一切都很順利,誰都可以得到的工作和結果,我相信研究價值一定不高。

從一定意義上講,一個人如果打算一輩子從事研究工作,那麼從他在讀博士學位期間所形成的做事習慣、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出他未來工作的輪廓。所以,你一定要做一個「有心人」,充分利用在校的時間,為自己的將來打好基礎。

上述一些觀點,是我在與同學們交往過程中的一些感受。我希望這些建議和想法能對正在未來之路上跋涉的你們有所啟發,能對你們目前的學習有所幫助。或許因為觀點不同、人各有志,或許因為忠言逆耳,這封信可能無法為每一位同學所接受。但是只要一百位閱讀這封信的同學中有一位從中受益,這封信就已經比我所作的任何研究都更有價值。我真誠地希望,在新的世紀,中國學生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是做研究,還是經商,都顯得更成熟一些,成功的機率更大一些。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從優秀到卓越

三年前離開中國時,我在《給中國學生的一封信》中,與廣大青年學生一道,討論了一些大家共同關心的

話題,並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歷,就青年學生如何對待機遇、學業、工作、他人、自己等問題,闡述了我的個人意見。

我提出誠信和正直、主動意識、交流和溝通、努力一生學習這幾個個人素質方面值得中國學生高度重視,在這三年,許多中國學生,經過電子郵件、講座後的問答、座談、和其他渠道(例如在電視節目「對話」中),常對我提到「如何成才」的問題。對於這個大家關注的問題,我整理了許多材料,集成這封「

第二封信」。

在第一封信力所提到的個人素質或「價值觀」是成材的必要的基礎。但是,除了素質之外,成才同樣的需要領導能力(leadership)。很多人誤以為領導能力最重視的是天資、號召力、管理能力。但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和最近一些研究的結論,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成功的領導,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智商(IQ),而是你的情商(EQ)。最重要的不是要成為一個有號召力令人信服的領導,而是要成為一個有 「謙虛」、

「執著」和「勇氣」 的領導。

這「給中國學生的第二封信」是為那些希望不斷提高自己,不斷學習事業成功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領導藝術的人所寫的。第一部分重申了《給中國學生的一封信》中討論過的有關個人素質的話題;第二部分闡釋了領導能力中最重要的情商;第三部分給出了卓越的領導所必須具備的、有別於普通人的基本特質。

如何提高個人素質

誠信和正直

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直接決定了這個人對於社會的價值。而在與人品相關的各種因素之中,誠信又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微軟公司在用人時非常強調誠信,我們只僱傭那些最值得信賴的人。去年,當微軟列出對員工期望的「核心價值觀」時,誠信(honesty and integrity)被列為一位。

在我發表「第一封信」後,曾經有一位同學問我:為什麼一個公司要涉入員工的道德呢?我回答:這是為了公司自己的利益。例如,一位應聘者在面試時曾對我說,如果他能加入微軟公司,他就可以把他在前一家公司所做的發明成果帶過來。對這樣的人,無論他的技術水平如何,我都不會僱用他。他既然可以

在加入微軟時損害先前公司的利益,那他也一定會在加入微軟後損害微軟公司的利益。

另外有一位同學看了「對話」後問我,為什麼我會把誠信放在智慧之前呢?難道我們會去衡量員工的誠信和他們的智慧而給誠信更高的比重?其實,我們的衡量都在直接的工作目標上,並不會對誠信或智慧做直接的衡量。但是,作為第一「核心價值」,誠信是我們對員工最基本的要求。 我們根本不會去僱用沒有誠信的人。如果一個員工發生了嚴重誠信的問題,他會被立刻解僱。

當一個公司這麼重視誠信,員工一定更值得信賴。因此,公司對員工也能夠完全信任,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能。在微軟公司,公司的各級管理者都會給員工較大的自由和空間發展他們的事業,並在工作和生活上充分信任、支持和幫助員工。只要是微軟錄用的人,微軟就會百分之百地信任他。和一些軟體企業對員工處處提防的做法不同,微軟公司內的員工可以看到許多源代碼,接觸到很多技術或商業方面的機密。正因為如此得到公司的信任,微軟的員工對公司才有更強的責任心和更高的工作熱情。

培養主動意識

坦白地說,中國的學生和職員大多屬於比較內向的類型,在學習和工作中還不夠主動。在學校時,學生們往往需要老師安排學習任務,或是按照老師的思路做課題研究。 在公司里,中國職員常常要等老闆吩咐做什麼事、怎麼做之後,才開始工作。此外,許多中國人並不善於推銷和宣傳自己,這恐怕和中國自古以來講求中庸的文化氛圍有很大關係。但是,要想在現代企業中獲得成功,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的主動意識:在工作中要勇於承擔責任,主動為自己設定工作目標,並不斷改進方式和方法;此外,還應當培養推銷自己的能力,在領導或同事面前要善於表現自己的優點,有了研究成果或技術創新之後要通過演講、展示、交流、論文等方式和同事或同行分享,在工作中犯了錯誤也要勇於承認。只有積極主動的人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中獲得成功,只有善於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獲得真正的機會。

客觀、直接的交流和溝通

開誠布公的交流和溝通是團隊合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人與人之間遮遮掩掩、言不由衷甚至挑撥是非的做法都會嚴重破壞團隊中的工作氛圍,阻礙團隊成員間的正常交流,並最終導致項目或企業經營失敗。

比如,在開會討論問題的時候,與會的所有人員都應當坦誠地交換意見,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如果某個人因為考慮到某些其他因素(比如不願反駁上級領導的意見)而在會議上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一味地唯唯諾諾,會後到了洗手間里再和別人說「其實我不同意他的觀點」,這種戴著假面具工作的人不但不能堅持自己的觀點,還會破壞公司內部的溝通和交流渠道,對工作產生負面的影響。

微軟公司有一個非常好的文化叫「開放式交流(Open communication)」,它要求所有員工在任何交流或溝通的場合里都能敞開心扉,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微軟開會時,大家如果意見的不統一,一定要表達出來,否則公司可能錯過良機。當Internet剛開始時,很多微軟的領導者不理解、不贊成花太多精力做這個「不掙錢」的技術。但是有幾位技術人員,他們不斷地提出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雖然他們的上司不理解,但是仍然支持他們「開放式交流」的權利。後來,他們的聲音很快的達到比爾?蓋茨的耳里,促成比爾改變公司方向,徹底支持Internet。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這種開放的交流環境對微軟公司保持企業活力和創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徹底的開放式交流也有缺點。開放式交流有時會造成激烈的辯論甚至是爭吵,而吵到氣頭上有時會說出不尊重別人的語言,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微軟公司的總裁史蒂夫?鮑爾默去年在微軟的核心價值觀中,提出我們要把這種開放式交流文化改進成「開放並相互尊重(Open and respectful)」。這要求我們在相互交流時充分尊重對方。當我們不同意對方的意見時,一定要用建設性的語言提出。

挑戰自我、學無止境

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程序員,再到一位管理者,在軟體人才的成長曆程中,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在大學期間,我們要打好基礎,培養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工作以後,我們應當努力在實際工作中學習新的技術並積累相關經驗;即使走上了管理崗位,我們也應當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軟體產業本身就是一個每天都會有新技術、新概念誕生,充滿了活力和創造力的產業。作為軟體產業的從業人員,如果只知道閉門造車、抱殘守缺,我們就必然會落伍,必然會被市場淘汰。

許多中國學生喜歡與別人競爭,但這種競爭更多地表現為一種「零和遊戲」,無法使自己和他人得到真正的提高。我建議大家最好能不斷和自己競爭——不要總想著勝過別人,而要努力超越自我,不斷在自身的水平上取得進步。

在學習的過程中,打好基礎最為重要。從軟體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來看,我們必須學好數學和英語這兩門基礎學科。數學是所有工程科學的基礎,無論是軟體產品的開發,還是軟體技術的研究,都要大量使用數學方法和數學原理。英文則是軟體行業中的國際語言,要想了解國際上軟體技術的發展趨勢,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是與國外同行進行技術交流,就必須掌握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夠在工作中熟練使用英文來解決問題。

情商和領導能力

同學們都希望增進自己的leadership skills(領導能力)。從我的經驗和一些最近的研究結果看來,領導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所謂的「情商」(EQ)。

智商(IQ)反映人的智慧水平,情商則反映了人在情感、情緒方面的自控和協調能力。在高新技術企業中,大家都知道智慧的重要,但是情商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智商。我看過一篇文章,該文的作者調查了188個公司,他用心理學方法測試了這些公司里每一名員工的智商和情商,並將測試結果和該員工在工作上的表現聯繫在一起進行分析。經過研究,該文的作者發現,在對個人工作業績的影響方面,情商的影響力是智商的兩倍。此外,他還專門對公司中的高級管理者進行了分析。他發現在高級管理者中,情商對於個人成敗的影響力是智商的九倍。這說明,智商略遜他人的人如果擁有更高的情商指數,也一樣可以獲得成功;反之,智商很高,但情商不足的人欠缺「領導能力」,很難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

什麼是情商?

在現代社會,如果你只知道智商而不曉得情商的話,你至少在意識上已經落伍了。許多心理學家早已明確地指出,單單使用智商的標準考察一個人在才智方面的表現,並不足以準確預測這個人在事業上可能取得的成就。為了全面考察個人能力,特別是考察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心理學家們提出了情商的概念。

情商主要是指那些與認識自我、控制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等相關的個人能力。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項能力因素中,自覺、同理心、自律和人際關係是四種對現代人的事業成敗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因素。

智商是先天賦予的,但是情商是可以培養的。多花功夫理解和應用這四種情商的關鍵因素。除此之外,因為情商不是自己能看清楚的,我建議可多理解別人對你的看法、多吸取別人(尤其是情商高的人)的意見。

自覺

中國人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實際上是說,社會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素質、潛能、特長、缺陷、經驗等各種基本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自己在社會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明確的定位。

心理學上把這種有自知之明的能力稱為「自覺」,這通常包括察覺自己的情緒對言行的影響,了解並正確評估自己的資質、能力與局限,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等幾個方面。

我的下屬中有一個「自覺心」明顯不足的人:他雖然有一些能力,但是他自視甚高,總是對自己目前的職位不滿意,隨時隨地自吹自擂,總是不滿現狀。前一段時間,他認為我不識才,沒有重用他,決定離開我的組,並期望在微軟其他組中另謀高就。但是,他最終發現,自己不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公司里的同事也都對他頗有微辭,認為他缺少自知之明,期望和現實相距太遠。最近,他沮喪地離開了公司。接替他職位的人,是一個能力很強,而且很有「自覺心」的人。雖然這個人在上一個職位工作時不很成功,但他理解自己升遷太快,願意自降一級來做這份工作,以便打好基礎。他現在的確做得很出色。

簡單地說,一個人既不能對自己的能力判斷過高,也不能輕易低估自己的潛能。對自己判斷過高的人往往容易浮躁、冒進,不善於和他人合作,在事業遭到挫折時心理落差較大,難以平靜對待客觀事實;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的人,則會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踟躕不前,沒有承擔責任和肩負重擔的勇氣,也沒有主動請纓的積極性。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個人的潛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個人事業也不可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有自知之明的人既能夠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長,也不會刻意掩蓋自己的欠缺。談成自己的不足而向他人求教不但不會降低了自己,反而可以表示出自己虛心和自信,贏得他人的青睞。比如,當一個領導

對某個職員說「在技術上你是專家,我不如你,我要多向你學習」的時候,職員不但認為這個領導非常謙虛,也一定會對這個領導更加信任,因為他理解自己的能力。

在微軟公司,大家在技術上互幫互學,在工作中互相鼓勵,沒有誰天天都擺出盛氣凌人的架子,也沒有誰自覺矮人一頭,這就自然營造出了一種坦誠、開放的工作氛圍。

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工作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會輕言失敗,在工作取得成績時也不會沾沾自喜。認識自我,準確定位自我價值的能力不僅僅可以幫助個人找到自己合適的空間及發展方向,也可以幫助企業建立起各司其職、協同工作的優秀團隊。有自知之明的人讓人感覺他是一個自信、謙虛、真誠的人。

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心理學概念,但解釋起來非常簡單:同理心指的是人們常說的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做法。也就是說,在發生衝突或誤解的時候,當事人如果能把自己放在對方的處境中

想一想,也許就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對方的初衷,消除誤解。我們在生活中常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這個道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固定的公式可循,要從關心別人、體諒別人的角度出發,做事時為他人留下空間和餘地,發生誤會時要替他人著想,主動反省自己的過失,勇於承擔責任。只要有了同理心,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能避免許多抱怨、責難、嘲笑和譏諷,大家就可以在一個充滿鼓勵、諒解、支持和尊重的環境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對於軟體企業中的管理者來說,體現同理心的最重要一點就是要體諒和重視職員的想法,要讓職員們覺得你是一個非常在乎他們的領導。拿我自己來說,我在工作中不會盲目地褒獎下屬,不會動不動就給職員一些「非常好」、「不錯」、「棒極了」等泛泛的評價,但是我會在職員確實做出了成績的時候及時並具體地指出他對公司的貢獻,並將他的業績公之於眾。例如,我會給部門內的全體職員發電子郵件說某個員工在上一周的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績,並詳細說明他的工作成果,列舉他的工作對於公司的重要價值,給出具體的表彰意見。這種激勵員工的方式能夠真正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能夠對企業的凝聚力產生

巨大的影響。

同理心也是一種了解和認識他人的有效方法。我被調到新部門擔任領導職位的時候,部門中有400多名員工,我都不認識。於是,我每周選出了10名員工,與他們共進午餐。在午餐時,我詳細了解了每一個人的姓名、履歷、工作情況以及他們對部門工作的建議。這些信息對於一個部門領導來說非常重要。在午餐會後,我立即根據這10名員工對部門的建議,安排部署相關的工作,並給這10名員工一一發回反饋意見,告訴他們我的處理方法。我的計劃是在一個不長的時間裡,認識並了解部門中的每一位員工,並在充分聽取員工意見的基礎上合理地安排工作。

自律

自律(Self-Regulation)指的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調整的能力。這包括:自我控制不安定的情緒或衝動,在壓力面前保持清晰的頭腦;以誠實贏得信任,並且隨時都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行為將影響他人。

自律對於領導者來說更為重要。作為軟體企業的領導,要管理別人,要讓下屬信服,就要先從自我做起。這是因為,領導的做法通常是大家做事的目標和榜樣,領導的每一次舉手投足都會給下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可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特別是當公司或團隊處於危急時刻,需要領導帶領大家克服困難、衝出重圍的時候,如果領導表現得比職員還要急躁,翻來覆去拿不定主意,大家就會對領導喪失信心,公司或團隊也會因此而走向失敗。

有一次,我見過公司里的兩個組即將被合併。第一個組的經理缺少自律,開會時對他的隊伍說合併不是他的決定,他自己也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辦。這個經理對未來沒有信心,並猜測自己的隊伍可能會被裁員。而第二個組的經理則在合併後告訴他的隊伍這次合併對公司的好處。他也坦誠地說自己並不掌握所有的信息,但是他承諾會提醒上級儘快地做決定。並且,第二個經理還告訴大家他會盡其所能,幫助每一個員工安排最合理、最公平的出路。最後的結果是,第一個組的人很快就散了,他們的經理離開了公司,而第二個組的經理接管了合併後的機構。

自律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為了表現所謂的「自律」而在他人面前粉飾、遮掩自己的缺點,刻意表演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只有在贏得他人信任的基礎上,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才能真正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讚許。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包括在社會交往中的影響力、傾聽與溝通的能力,處理衝突的能力、建立關係、合作與協調的能力,說服與影響的能力等等。有些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影響力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在參加酒會或慶典的時候,只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和所有人交上朋友。但也有些人並不具備這樣的天賦,他們在社交活動中常常比較內向,寧願一個人躲在角落裡也不願主動與人交談。我個人就缺乏人際交往的傾向。以前,我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直到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具有個人影響力的經理為止。那個經理沒有超人的智慧,但是他自稱他認識了公司中幾乎每一個有能力的人,並和其中的許多人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但我很快就發現,他的這種能力對公司非常有用。比如,我需要在公司內部選拔一些職員到我的部門工作時,我就可以從他那裡獲得許多有關該職員的詳細信息;與公司其他部門協調工作時,他的人際關係網也可以發揮非常大的作用。從那時起,我發現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對於一個人,特別是一個領導者來說非常重要,我開始特別注重培養自己在人際關係方面的影響力。

在技術研究和開發方面,溝通和說服的能力也至關重要。比如,我們開發出了一項先進的技術,要把它變成公司的產品。這首先要說服公司的決策層。我們必須細心準備我們的產品建議書,並通過精彩的演講和現場展示讓領導者相信我們研究出的技術對公司來說大有裨益,讓決策層認為即將開發的產品可以在市場上取得成功。這些工作都需要我們具備處理人際關係、展示自己、影響他人的能力。從優秀到卓越在著名企業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的《從優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2年)一書中,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調查和統計,討論並分析了一家企業或一位企業的領導者是如何從優秀(Good)上升到卓越(Great)的層次的。 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組耗費了10.5個人年,閱讀並系統整理了6000多篇文章,記錄了2000多頁的專訪內容,對1435家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收集了28家公司過去50年甚至更早的信息,進行了大範圍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何使公司和公司的管理者從優秀跨越到卓越的令人驚異而振奮的答案。根據吉姆·柯林斯得出的結論,優秀的公司和優秀的領導者很多,許多公司都可以在各自的行業里取得不俗的業績。但如果以卓越的標準來衡量公司和個人的成績,那麼,能夠保持持續健康增長的企業和能夠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領導者都非常少。一位企業的領導者在成功的基礎上,要想進一步提高自己,使自己的企業保持持續增長,使自己的個人能力從優秀向卓越邁進,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在「謙虛」、「執著」和「勇氣」這三個方面的品質。

謙虛使人進步。許多領導者在工作中唯我獨尊,不能聽取他人的規諫,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意見相左,這些不懂得謙虛謹慎的領導者也許可以取得暫時的成功,但卻無法在事業上不斷進步,達到卓越的境界。這是因為,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領導者必須不斷學習,善於綜合他人的意見,否則就將陷入一意孤行的泥潭,被市場所淘汰。比爾·蓋茨就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例如,他在每一次演講結束後,請撰寫演講稿的人分析一下他的演講有哪些不足之處,以便下一次改進。執著是指我們堅持正確方向,矢志不移的決心和意志。無論是公司也好,還是個人也好,一旦認明了工作的方向,就必須在該方向的指引下鍥而不捨地努力工作。在工作中輕言放棄或者朝三暮四的做法都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微軟公司在Windows 95操作系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比爾·蓋茨仍然堅持發展企業級的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操作系統。這是因為,他看到了企業級市場的廣闊前景和微軟在此方面的巨大潛力。經過幾年的發展,微軟公司的企業級操作系統終於在原本被Unix統治的市場上取得了成功,現在,包括個人操作系統在內的所有Windows產品都已經被構建在了更加安全、可靠的Windows NT架構之上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三封信

——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樂

李開複寫給中此前,我和中國學生的多次交流都是圍繞如何達到優秀和卓越、如何成為領導人才而展開的。最近,在新浪網的聊天室和我收到的許多電子郵件中,我發現更多的中國學生需要知道的不是如何從優秀到卓越,而是如何從迷茫到積極、從失敗到成功、從自卑到自信、從惆悵到快樂、從恐懼到樂觀。

一個極端的例子是2004年2月發生在雲南大學的馬加爵事件。馬加爵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4名同學。但從馬家爵被捕後與心理學家的對話內容看來,他應該不是一個邪惡的人,而是一個迷失方向、缺乏自信、性格封閉的孩子。他和很多大學生一樣,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獲得成功、自信和快樂。

我這一封信是寫給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覺得成功遙不可及,渴望自信卻又總是自怨自艾,渴望快樂但又不知快樂為何物的學生看的。希望這封信能夠帶給讀者一個關於成功的嶄新定義,鼓勵讀者認識和肯定自己,做一個快樂的人。也希望這封信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成功、自信、快樂是一個良性循環:從成功里可以得到自信和快樂,從自信里可以得到快樂和成功,從快樂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

成功就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

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不要竭盡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競爭。你應該在乎的是,你要比現在的你強。」

中國社會有個通病,就是希望每個人都照一個模式發展,衡量每個人是否「成功」採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標準:在學校看成績,進入社會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國,人們對財富的追求首當其衝,各行各業,對一個人的成功的評價,更多地以個人財富為指標。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績就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嗎?有名利就一定能快樂嗎?

真正的成功應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創造了新的財富或技術,可能是你為他人帶來了快樂,可能是你在工作崗位上得到了別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歸自我、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凌志軍在其《成長》一書中得出的重要結論是「成為最好的你自己」。也就是說,成功不是要和別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發掘自己的目標和興趣,努力不懈地追求進步,讓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成功的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標,做一個主動的人

在新浪聊天室里,當網友問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時,我是這麼回答的:「人生只有一次,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響力(impact),能夠幫助自己、幫助家庭、幫助國家、幫助世界、幫助後人,能夠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夠為他們帶來幸福和快樂。」我回答這個問題時絲毫不需要思考,因為我從大學二年級起就把「影響力」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

對我來說,人生目標不是一個口號,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幫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我當初放棄在美國的工作,隻身來到中國創立微軟中國研究院,就是因為我覺得後一項工作有更大的影響力,和我的人生目標更加吻合。此外,當我收到一封封迷茫學生的來信,給他們寫回信時,我也會想:「如何讓回信有更大的影響力?」我先後公開的三封「給中國學生的信」都是如此誕生的。

馬加爵也悟出了他的人生目標,只可惜他是在案發被捕後才悟出的。他說:「姐,現在我對你講一次真心話,我這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我覺得人生的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在這次事情以後,此時此刻我明白了,我錯了。其實人生的意義在於人間有真情。」如果馬加爵能早幾個月悟出人生目標,他在做傻事前就會問問自己,充滿真情的父母、姐姐會怎麼看待這件事?這樣,他可能就不會走上歧途了。

所以,無論是為了真情,為了影響力,還是為了快樂、家人、道德、寧靜、求知、創新……一旦確定了人生目標,你就可以像我一樣在人生目標的指引下,果斷地做出人生中的重大決定。每個人的人生目標都是獨特的。最重要的是,你要主動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你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要為了追求所謂的「崇高」,或為了模仿他人而隨便確定自己的目標。

那麼,該怎麼去發現自己的目標呢?許多同學問我他們的目標該是什麼?我無法回答,因為只有一個人能告訴你人生的目標是什麼,那個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個地方你能找到你的目標,那就是你心裡。

我建議你閉上眼睛,把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里的理想記錄下來,因為不經過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誠的。或者,你也可以回顧過去,在你最快樂、最有成就感的時光里,是否存在某些共同點?它們很可能就是最能激勵你的人生目標了。再者,你也可以想像一下,十五年後,當你達到完美的人生狀態時,你將會處在何種環境下?從事什麼工作?其中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當然,你也不妨多和親友談談,聽聽他們的意見。

成功的第二步:嘗試新的領域、發掘你的興趣

為了成為最好的你自己,最重要的是要發揮自己所有的潛力,追逐最感興趣和最有激情的事情。當你對某個領域感興趣時,你會在走路、上課或洗澡時都對它念念不忘,你在該領域內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進一步,如果你對該領域有激情,你就可能為它廢寢忘食,連睡覺時想起一個主意,都會跳起來。這時候,你已經不是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無疑問的,你將會從此得到成功。

相對來說,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只會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無成。即便你靠著資質或才華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絕對沒有釋放出所有的潛力。因此,我不贊同每個學生都追逐最熱門的專業,我認為,每個人都應了解自己的興趣、激情和能力(也就是情商中所說的「自覺」),並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裡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比爾·蓋茨曾說:「每天清晨當你醒來的時候,都會為技術進步給人類生活帶來的發展和改進而激動不已。」從這句話中,我們可看出他對軟體技術的興趣和激情。1977年,因為對軟體的熱愛,比爾·蓋茨放棄了數學專業。如果他留在哈佛繼續讀數學,並成為數學教授,你能想像他的潛力將被壓抑到什麼程度嗎?2002年,比爾·蓋茨在領導微軟25年後,卻又毅然把首席執行官的工作交給了鮑爾默,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投身於他最喜愛的工作——擔任首席軟體架構師,專註於軟體技術的創新。雖然比爾·蓋茨曾是一個出色的首席執行官,但當他改任首席軟體架構師後,他對公司的技術方向做出了重大貢獻,更重要的是,他更有激情、更快樂了,這也鼓舞了所有員工的士氣。

比爾·蓋茨的好朋友,美國最優秀的投資家,華倫·巴菲特也同樣認可激情的重要性。當學生請他指示方向時,他總這麼回答:「我和你沒有什麼差別。如果你一定要找一個差別,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機會做我最愛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給你忠告,這這是我能給你的最好忠告了。」

比爾·蓋茨和華倫·巴菲特給我們的另一個啟示是,他們熱愛的並不是庸俗的、一元化的名利,他們的名利是他們的理想和激情帶來的。美國一所著名的經管學院曾做過一個調查,結果發現,雖然大多數學生在入學時都想追逐名利,但在擁有最多名利的校友中,有90%是入學時追逐理想、而非追逐名利的人。

我剛進入大學時,想從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後我才發現自己對它沒有興趣,學習成績也只在中游。但我愛上了計算機,每天瘋狂地編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師、同學的重視。終於,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放棄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系已經修成的學分,轉入哥倫比亞大學默默無名的計算機系。我告訴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應浪費在沒有快樂、沒有成就感的領域。當時也有朋友對我說,改變專業會付出很多代價,但我對他們說,做一個沒有激情的工作將付出更大的代價。那一天,我心花怒放、精神振奮,我對自己承諾,大學後三年每一門功課都要拿A。若不是那天的決定,今天我就不會擁有在計算機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我很可能只是在美國某個小鎮上做一個既不成功又不快樂的律師。

即便如此,我對職業的激情還遠不能和我父親相比。我從小一直以為父親是個不苟言笑的人,直到去年見到父親最喜愛的兩個學生(他們現在都是教授),我才知道父親是多麼熱愛他的工作。他的學生告訴我:「李老師見到我們總是眉開眼笑,他為了讓我們更喜歡我們的學科,常在我們最喜歡的餐館討論。他在我們身上花的時間和金錢,遠遠超過了他微薄的收入。」我父親是在70歲高齡,經過從軍、從政、寫作等職業後才找到了他的最愛——教學。他過世後,學生在他抽屜里找到他勉勵自己的兩句話:「老牛明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最令人欣慰的是,他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最愛。

那麼,如何尋找興趣和激情呢?首先,你要把興趣和才華分開。做自己有才華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為自己做得好就認為那是你的興趣所在。為了找到真正的興趣和激情,你可以問自己:對於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複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過去是不是一直嚮往它?是否總能很快地學習它?它是否總能讓你滿足?你是否由衷地從心裡(而不只是從腦海里)喜愛它?你的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關?當你這樣問自己時,注意不要把你父母的期望、社會的價值觀和朋友的影響融入你的答案。

如果你能明確回答上述問題,那你就是幸運的,因為大多數學生在大學四年里都在摸索或悔恨。如果你仍未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那我只有一個建議:給自己最多的機會去接觸最多的選擇。記得我剛進卡內基·梅隆的博士班時,學校有一個機制,允許學生挑老師。在第一個月里,每個老師都使盡全身解數吸引學生。正因為有了這個機制,我才幸運地碰到了我的恩師瑞迪教授,選擇了我的博士題目「語音識別」。雖然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有這樣的機制,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去了解不同的學校、專業、課題和老師,然後從中挑選你的興趣。你也可以通過圖書館、網路、講座、社團活動、朋友交流、電子郵件等方式尋找興趣愛好。唯有接觸你才能嘗試,唯有嘗試你才能找到你的最愛。

我的同事張亞勤曾經說:「那些敢於去嘗試的人一定是聰明人。他們不會輸,因為他們即使不成功,也能從中學到教訓。所以,只有那些不敢嘗試的人,才是絕對的失敗者。」希望各位同學儘力開拓自己的視野,不但能從中得到教益,而且也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成功的第三步:針對興趣,定階段性目標,一步步邁進

找到了你的興趣,下一步該做的就是制定具體的階段性目標,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首先,你應客觀地評估距離自己的興趣和理想還差些什麼?是需要學習一門課、讀一本書、做一個更合群的人、控制自己的脾氣還是成為更好的演講者?十五年後成為最好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會有什麼差別?還是其他方面?你應儘力彌補這些差距。

例如,當我決定我一生的目的是要讓我的影響力最大化時,我發現我最欠缺的是演講和溝通能力。我以前是一個和人交談都會臉紅,上台演講就會恐懼的學生。我做助教時表現特別差,學生甚至給我取了個「開復劇場」的綽號。因此,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我給自己設定了多個提高演講和溝通技巧的具體目標。

其次,你應定階段性的、具體的目標,再充分發揮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勤奮、向上和毅力,努力完成目標。比如,我要求自己每個月做兩次演講,而且每次都要我的同學或朋友去旁聽,給我反饋意見。我對自己承諾,不排練三次,決不上台演講。我要求自己每個月去聽演講,並向優秀的演講者求教。有一個演講者教了我克服恐懼的幾種方法,他說,如果你看著觀眾的眼睛會緊張,那你可以看觀眾的頭頂,而觀眾會依然認為你在看他們的臉,此外,手中最好不要拿紙而要握起拳來,那樣,顫抖的手就不會引起觀眾的注意。當我反覆練習演講技巧後,我自己又發現了許多秘訣,比如:不用講稿,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表達時,我會表現得更好,於是,我仍準備講稿但只在排練時使用;我發現我回答問題的能力超過了我演講的能力,於是,我一般要求多留時間回答問題;我發現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就無法講好,於是,我就不再答應講那些我沒有興趣的題目。幾年後,我周圍的人都誇我演講得好,甚至有人認為我是個天生的好演說家,其實,我只是實踐了中國人勤奮、向上和毅力等傳統美德而已。

任何目標都必須是實際的、可衡量的目標,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口號或空話。制定目標的目的是為了進步,不去衡量你就無法知道自己是否取得了進步。所以,你必須把抽象的、無法實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標簡化成為實際的、可衡量的小目標。舉例來說,幾年前,我有一個目標是擴大我在公司里的人際關係網,但「多認識人」或「增加影響力」的目標是無法衡量和實施的,我需要找一個實際的、可衡量的目標。於是,我要求自己「每周和一位有影響力的人吃飯,在吃飯的過程,要這個人再介紹一個有影響的人給我」。衡量這個目標的標準是「每周與一人一餐、餐後再認識一人」。當然,我不會滿足於這些基本的「指標」。擴大人際關係網的目的是使工作更成功,所以,我還會衡量「每周一餐」中得到了多少信息,有多少我的部門僱用的人是在這樣的人際網中認識的。一年後,我的確從這些衡量標準中,看到了自己的關係網有了顯著的擴大。

制定具體目標時必須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標設定過高固然不切實際,但目標也不可定得太低。對目標還要做及時的調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達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調低。達成了一個目標後,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戰性的目標;失敗時要坦然接受,認真總結教訓。

最後,再一次提醒同學們,目標都是屬於你的,只有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制定最合適的目標,主動提升自己,並在提升過程中客觀地衡量進度,這樣才能獲得成功,才能成為更好的你自己。

自信是自覺而非自傲

自信的人敢於嘗試新的領域,能更快地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才華,更容易獲得成功。自信的人也更快樂,因為他不會時刻擔心和提防失敗。

很多人認為自信就是成功。

一個學生老得第一名,他有了自信。一個員工總是被提升,他也有了自信。但這只是一元化的成功和一元化的自信。

其實,自信不一定都是好事。沒有自覺的自信會成為自傲,反而會失去了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好的自信是自覺的,即很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自覺的人自信時,他成功的概率非常大;自覺的人不自信時,他仍可努力嘗試,但會將風險坦誠地告訴別人。自覺的人不需要靠成功來增強自信,也不會因失敗而喪失自信。

自信的第一步:不要小看自己,多給自己打氣

「自」信的關鍵在於自己。如果你自己總認為自己不行,你是無法得到自信的。例如,馬加爵曾說:「我覺得我太失敗的,同學都看不起我……很多人比我老練,讓我很自卑。」雖然馬加爵很聰明也很優秀,但他從沒有真正自信過。

自信的秘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中國古諺:「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枝草,一點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長處,值得看重和發揮。我記得我11歲剛到美國時,課堂上一句英語都聽不懂,有一次老師問「1/7換算成小數等於幾?」我雖然不懂英文,但認得黑板上的「1/7」,這是我以前「背」過的。我立刻舉手並正確回答了這個問題。不會「背書」的美國老師詫異地認為我是個「數學天才」,並送我去參加數學競賽,鼓勵我加入數學夏令營,幫助同學學習數學。她的鼓勵和同學的認可給了我自信。我開始告訴自己,我有數學的天分。這時,我特別想把英文學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這種教育方式不但提高了我的自信,也幫助我在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中國式教育認為人的成長是不斷克服缺點的過程,所以老師更多是在批評學生,讓學生彌補最差的學科。雖然應把每科都學得「足夠好」,但人才的價值在於充分發揮個人最大的優點。美國蓋洛普公司最近出了一本暢銷書《現在,發掘你的優勢》。蓋洛普的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試著「改變自己的缺點,希望把缺點變為優點」,但他們卻碰到了更多的困難和痛苦;而少數最快樂、最成功的人的秘訣是「加強自己的優點,並管理自己的缺點」。「管理自己的缺點」就是在不足的地方做得足夠好,「加強自己的優點」就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上,從而獲得無比的自信。

凌志軍的《成長》一書里還有很多得到自信的例子: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張宏江說他從小就「相信我是最聰明的。即使再後來的日子裡我常常不如別人,但我還是對自己說:我能比別人做得好」;微軟亞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員周明小時候在「學生勞動」中刷了108個瓶子,打破了紀錄,從而獲得自信。他說:「我原來一直是沒有自信心的,但是這件事給了我自信。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經驗,散發著一種迷人的力量,一直持續到今天。我發現了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實只有6個字:不要小看自己。」

自信是一種感覺,你沒有辦法用背書的方法「學習」自信,而唯一靠「學習」提升自信的方法是以實例「訓練」你的大腦。要得到自信,你必須成為自己最好的拉拉隊,每晚入睡前不妨想想,今天發生了什麼值得你自豪的事情?你得到了好的成績嗎?你幫助了別人嗎?有什麼超出了你的期望嗎?有誰誇獎了你嗎?我相信每個人每天都可以找到一件成功的事情,你會慢慢發現,這些「小成功」可能會越來越有意義。

有個著名教練在每次球賽前,總會要求隊員回憶自己最得意的一次比賽。他甚至讓隊員把最得意的比賽和一個動作(如緊握拳頭)聯繫起來,以便使自己每次做這個動作時,就會下意識地想到得意的事,然後在每次比賽前反覆做這個動作以「訓練」大腦,提升自信。

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自己最好的拉拉隊,同時多結交為你打氣的朋友,多回味過去的成功,千萬不要小看自己。

自信的第二步:用毅力、勇氣,從成功里獲得自信,從失敗里增加自覺

當你感覺到自信時,無論多麼小的成功,你都會特別期望再一次得到自己或別人的肯定,這時,你需要有足夠的毅力。

只要你有毅力,就會像周明所說的那樣,「什麼事情只要我肯干,就一定可以干好。你能學會你想學會的任何東西,這不是你能不能學會的問題,而是你想不想學的問題。如果你對自己手裡的東西有強烈的慾望,你就會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尤其當你是普通人的時候。」

有時,你可能沒做過某一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做成。這時,除了毅力外,你還需要勇氣。我以前在工作中,一般的溝通沒有問題,但到了總裁面前,總是不敢講話,怕說錯話。直到有一天,公司要做改組,總裁召集十多個人開會,他要求每個人輪流發言。我當時想,既然一定要講,那不如把心裡話講出來。於是,我鼓足勇氣說:「我們這個公司,員工的智商比誰都高,但是我們的效率比誰都差,因為我們整天改組,不顧到員工的感受和想法……」我說完後,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會後,很多同事給我發電子郵件說:「你說得真好,真希望我也有你的膽子這麼說。」結果,總裁不但接受了我的建議,改變了公司在改組方面的政策,而且還經常引用我的話。從此,我充滿了自信,不懼怕在任何人面前發言。這個例子充分印證了「你沒有試過,你怎麼知道你不能」這句話。

有勇氣嘗試新事物的同時,也必須有勇氣面對失敗。大家不能只憑匹夫之勇去做註定要失敗的事。但當你畏懼失敗時,不妨想一想,你怕失去什麼?最壞的下場是什麼?你不能接受嗎?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總裁否定了我的看法,他會不尊重我嗎?不但不會,別人很可能還會認為我勇氣可嘉。而且,自覺的人會從失敗中學習,認識到自己不適合做什麼事情,再提升自己的自覺。因此,不要畏懼失敗,只要你盡了力,願意向自己的極限挑戰,你就應為自己的勇氣而自豪。

一個自信和自覺的人,如果能勇敢地嘗試新的事物,並有毅力把它做好,他就會從成功里獲得自信,從失敗里增加自覺。

自信的第三步:自覺地定具體的目標,虛心地聽他人的評估

培養自信也要設定具體的目標,一步步地邁進。這些目標也必須是可衡量的。我曾把我在總裁面前發言的例子講給我女兒聽,因為她的老師認為她很害羞,在學校不舉手發言,我希望鼓勵她勇於發言。她同意試一試,但她認為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有最好的意見時才願意發言。但是,我認為有了「最好的意見」這個主觀的評估,目標就很難衡量。於是,我和她制定了一個可衡量的、實際的目標:她每天舉一次手,如果堅持一個月就有獎勵。然後,我們慢慢增加舉手的次數。一年後,老師注意到,她對課堂發言有了足夠的自信。

自信絕非自我偏執、不容許自己犯錯,或過度自我中心,失去客觀的立場。我有個絕頂聰明的同事,他一生認準了「我永遠不會錯」這句「真理」。他表現得無比自信,一旦證明他某句話是對的,他就會提醒所有人幾個月前他早就說過了。但因為他幾乎是為了自信而活著,一旦證明他某句話是錯的,他就會顧左右而言他,或根本否認此事。雖然他的正確率高達95%,但5%的錯誤讓他失去了自己的信譽和他人的尊敬。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自傲的自信或不自覺的自信甚至比不自信更加危險。

情商中的自覺有兩個層面:對自己和環境皆能俱到,掌握主客觀的情勢。有自覺的人不會過度地自我批評,也不會天真地樂觀,他們能客觀地評估自己。所以,他們會坦誠地面對自己的能力極限,不會輕易地接受自己能力範圍外的工作。當然,他們仍樂於接受挑戰,但會在接受挑戰時做客觀的風險評估。這樣的人不但對自己坦誠,對他人也坦誠。坦誠地面對失敗會得到別人的信賴,因為他們知道你接受了教訓。坦誠地面對自己的缺點也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因為他們知道你不會自不量力。所以,自覺的人容易成功,也容易自信。

自覺的人不但公平地評價自己,還主動要求周圍的人給自己批評和反饋。他們明白,雖然自己很自覺,但別人眼中的自己是更為重要的。一方面,別人眼中的自己更為客觀,另一方面,別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Perception is reality」),也就是說,如果別人都認為你錯了,只有你自認為沒有錯,那麼在社會、學校或公司眼中,你就是錯了。所以,你必須虛心地理解和接受別人的想法,而且以別人的想法作為最終的目標。比如,我女兒可以每天評估自己的發言,但最終,只有當老師和同學們認為她是個開朗的、有想法的學生時,她才達到了最終的目標。

獲得坦誠的反饋特別是負面的回饋並不容易。所以,你最好能有一些勇敢坦誠的知心好友,他們願意在私下對你說真心話。當然,你不能對負面的反饋有任何不滿,否則你以後就聽不到真心話了。除了私下的反饋外,在美國的公司里,還有一種「360度」意見調查,可以對員工的上司、下屬同時做多方面的調查。因為這種調查是匿名的,它往往能獲得真實的意見,如果很多人都說你在某方面仍須改進,這樣的說法就比自己的或老闆的看法更有說服力。雖然在學校里沒有這種正式的調查,但是你仍然可以儘力地去理解他人對你的想法。我的父親常教誨我們凡事謀之於眾,就是指開放心胸,切勿以井觀天,局限了自己的視野。

馬加爵說:「同學都看不起我。」其實,如果他有勇氣向他信任的同學求證,他也許會發現自己錯怪了同學,也許會發現交錯了朋友,也許會證實同學確實看不起他並了解其中的原因,然後自我改進。坦誠的交流和真心的朋友或許都可以幫助馬加爵避免悲劇的發生。

有自覺的人會為自己制定現實的目標,客觀地衡量自己,並會請他人幫助評估。這樣的人能持續提升自己的自信,並能避免自信發展為自傲。

快樂比成功更重要

科學研究證明:心情好的人最能發揮潛力;快樂能提高效率、創造力和正確決策的概率;快樂的人有開明的思想,願意幫助別人。但與其說快樂帶來成功,還不如說成功的目的是帶來快樂。

我曾建議同學們追逐自己的理想和興趣,其實做自己理想的、有興趣的事情就是一種快樂。所以,快樂比成功更應成為我們的最終目標。

快樂的第一步:接受你的父母、環境、自己

不快樂的人總對一些無奈的事生悶氣,不喜歡自己、父母和老師,不願意讀枯燥的書、不願意應付考試。對於這些無奈的事,我希望同學們能學會坦然地接受它們。

在所有「不能改變的事情」 中,最不能改變的是父母,最應接受的也是父母。有不少學生說:「父母不理解我,不接受我,不體會我的想法,總要求我用他們的價值觀和理念來做事、讀書、求學。所以我總是避開他們,越來越孤獨。」對這些同學,我的回答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你應該接受你的父母,千萬不要因為感覺父母不理解你而自我封閉。父母的成長環境不同,思維方式不同,他們對成功的定義可能也不同,對你的期望與你對自己的期望就有較大的差異。但他們人生的路走得比你長,經驗比你豐富,你不能先入為主地排斥他們。另外,你必須理解,父母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他們也是唯一可以無條件為你付出的人,你應該無條件地接受你的父母。作子女的經常把父母親過度理想化,而疏忽了絕大多數的父母,在他們生長的環境中,比我們更為匱乏、不足,他們可能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當一個稱職的父母,但以他們的條件,也儘力了。如果我們鄙視、排斥父母,無異是對自己生命的來源不敬,那如何能快樂?

第二,你可以試著去改變父母的想法,但你首先應反問,你理解和接受你的父母嗎?你能體會父母的想法嗎?當你抱怨父母總是期望你完美時,難道你不也是在期望父母完美嗎?凌志軍建議說:「父母對你們的期望沒有錯,只是你們應該讓父母了解,你們對他們的期望。」所以,在要求他們理解你之前,你應先去理解他們,這樣才能更成功地和他們溝通。相互了解後,也許你們仍有不同意見但能彼此諒解,也許你或他們會改變原來的看法而達到共識。為此,你首先應和父母建立一個坦誠的溝通關係。也許起初你們會覺得彆扭,但我相信你們很快就會體會到親情與溫馨。

除了接受父母,你還應接受環境中不能改變的事情。有些同學期望著不必考他們認為沒用的題目,不必上他們認為沒用的課,不必聽他們不信任的老師講課。但在社會中生存,我們必須學會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事。凌志軍說:「如果我遇到『應該做的事情』和『喜歡做的事情』之間的衝突,我會給自己安排一個時間表,每天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應該做的事情』——時間表能激勵你集中精力並提高效率。然後去做『喜歡做的事情』。」人生是有限的,大家應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喜歡做的事情」上,但必須先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得足夠好。

最無謂的「發愁」就是對自己不滿意。這不但浪費了時間,而且會造成事倍功半。所以,同學們一方面要培養自己的自信,以每一個小的成功來激勵自己,另一方面也必須能接受自己,理解你們是為自己而生活的。為自己而生活就是要為了自己的快樂、興趣和人生目標而努力,不要活在別人的價值觀里。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沈向洋小時候一直活在別人的價值觀里,為了「第一名」拚命,但是有一天,「我忽然意識到原來的想法錯了。打敗別人,得第一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學會尊重你自己,能不能發現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當你開始為自己而生活,接受並喜歡你自己,接受並接近你的父母,接受環境中不能改變的事情,你就會發現你開始快樂了。

快樂的第二步:宣洩你的情感,控制你的脾氣

心理學家認為,馬加爵「在精神上一直是孤獨的,因為他總不願與人交流,不願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是一個情緒反應相當激烈的人,但是他外表上又是一個相當壓抑的人。 」馬加爵給親人的信上也寫道:「我這個人動情的話歷來就講不出口。」如果馬加爵能直接地宣洩自己的感情,他也許可以防止悲劇發生。事後馬加爵也想到:「逃亡的時候覺得自己傻,可以選擇吵架就算了,沒有必要殺人。」

中國人總認為矜持、含蓄是美德。但我認為,在今天的時代里,直截了當的溝通更為重要。拐彎抹角、言不由衷、瞻前顧後、當面不說、背後亂講都是壞習慣。有一位中國老闆和他的下屬吵架,他問我是不是該請第三者調解,我給他的建議是:因為這是情感的事情,你應該直接去和下屬溝通;第三者為了做和事佬,可能會說出違背你或你的下屬意願的話(例如謊稱你已經認錯,但其實你沒有),這反而會造成更多的麻煩。

當然,在情感問題上,直接溝通也需要技巧。例如,那位老闆如果第一句話就對下屬說:「你錯了,但是我不和你計較。」那麼下屬肯定會反感。如果老闆說:「你在那麼多人面前罵我,很顯然是你想搶我的工作。」結果就更不堪設想。顯然,當你直接溝通時,不要論對錯,不要猜測別人的動機,更不要再趁機補一句。最有效的溝通就是直接談到你的感情,比如那位老闆可以說:「當你在那麼多人面前罵我時,我感到失去尊嚴,非常為難。」這樣一句話是不能反駁的,甚至可能會引發理解和同情。

當你怒火中燒時,把憤怒的話轉變成感性的話並不容易。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又需要依靠「自覺」和 「自控」。自覺不只是認識自己的能力,更是認識自己的感情。自覺的人知道自己何時會喜怒哀樂,也理解喜怒哀樂的宣洩會造成何種後果。如果他感到氣憤,他不會瞬間爆炸,因為他知道爆炸的後果,但他也不會壓抑自己的感情,因為那會對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他通常會盡量自控地用最有建設性的方式處理。正面、感性的溝通可以降低火爆的氣氛。感情和溝通都是最有感染性的,你完全可以用有建設性的、寬容的態度來與他人溝通並影響他人。

自控是一種內心的自我對話,可以提醒自己不要落入惡劣態度的陷阱。除了上溯的理智分析外,深呼吸是最快、最簡單的情緒調節方法,中國人說:「心浮氣躁」、「心神不寧」、「心亂如麻」、「心焦如焚」,指的都是心情紊亂和情緒及精神狀態的關係,而「氣定神閑」、「心安理得」最方便的作法就是深呼吸,也就藉由調氣調息,把氣調順了,比較能擺脫情緒的牽扯,回到理性思考。美國對有暴力行為的加害人,都會施以團體教育,而教導他們認清暴力的毀滅性,學習控制自己的衝動,也就是懂得「叫停」或「離開現場」,以保護自己和對方的安全,避免鑄成大錯。

如果認為自控不容易,那麼,你可以請你的知心好友隨時提醒你。我過去的一個老闆常常一生氣就一發不可收拾,而且他生氣都有前兆:他會先用刁鑽的問題考倒你,然後他開始戰抖,最後他才發脾氣。但他想改掉這個毛病,於是他要求我在每次看到前兆時,用一句「密語」(如「讓我們言歸正傳吧」)來提醒他。幾次「密語」提醒之後,他就有了自覺和自控的能力,再也不需要別人提醒了。

快樂的第三步:有人分享快樂加倍,有人分擔痛苦減半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調節自己的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知心的人傾訴和溝通。科學的根據是,感情源於人腦的lymbic系統,而該系統主要靠與他人的接觸調節。

科學證明,在一起交談的兩個人會慢慢達到同樣的心理狀態(喜怒哀樂)和生理狀態(體溫、心跳等)。因此,若想達到感情的平衡,我們必須懂得依靠別人。與人溝通是提升你的情商和快樂的唯一方法。與世隔絕的人只會越來越苦悶。西方有一古諺:「有人分享快樂加倍,有人分擔痛苦減半。」馬加爵所謂的真情,應該就是指能分享心情、內心的人吧!

所以,如果你情緒不好,或受了委屈時,應多向父母、朋友傾訴,不要像馬加爵那樣總把話悶在心裡,只對日記傾訴。馬加爵很苦悶,卻沒有傾訴苦悶的渠道。他說:「我在學校一個朋友也沒有,我在學校那麼落魄……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馬加爵在人際交往中碰到很多障礙,這些障礙帶給他苦悶,而這些苦悶又沒有渠道宣洩,進而造成更大的苦悶。這個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其實,馬加爵的內心獨白,證明他是一個有自覺的人,他能看清自己的困境,可惜他將自己鎖在自我封閉的牢籠里,讓仇恨把他帶向毀滅。記得去年,非典風波,最恐怖的威脅就是被隔離,可是平日里我們卻常忽略了心裡的孤立,使我們和快樂絕緣。

要得到快樂,你需要幽默、樂觀的想法和溝通。在所有的溝通中,「笑」的感染力是最大的。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笑」的感染力超過了所有其他感情,人們總會反射式地以微笑來回報你的微笑,而開懷的大笑更能迅速創造一個輕鬆的氣氛,此外,幽默的笑也能促進相互信任,激發靈感。樂觀、正面思考的力量是無窮的。近年來憂鬱症已成為全世界來勢洶洶的心理疾病,而其和負面思考有極大的關係,有些人習慣鑽牛角尖,往悲觀無助的方向想,困在死胡同中。如果能換個角度,半杯水有一半滿的而非一半空的!現在的不如意,代表有無限成長進步的空間。學習檢查自己,常保正念。

無論是驅逐悲傷或是獲取快樂,我們都需要從傾訴和溝通中得到正面的激勵。最自然的溝通對象可能是你的親人,特別是你的父母。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願意聽孩子的傾訴。

但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以我們也需要和知心朋友溝通、傾訴。交朋友時不要只看朋友的嗜好和個性,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一些會鼓勵人的、樂觀的、幽默的、誠懇的、有同理心的、樂於助人的、願意聽人訴說的朋友。也許你會說:「我沒有這樣的朋友,也不敢去亂找朋友,如果別人拒絕怎麼辦?」如果別人拒絕你,你沒有失去任何東西,但如果別人接受你,你可能因此找到你自己。

我希望你也會在尋找好友的過程中,也讓自己成為這樣一個會鼓勵人的、樂觀的、幽默的、誠懇的、有同理心的、樂於助人的、願意聽人訴說的人,並儘力去幫助你周圍的親人和朋友。唯有更多人願意付出,快樂才能更迅速地通過人際網擴散。

給中國學生的祝福

我一直信奉以下做事的三原則: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祝福中國的學生,當你碰到挫折時,能用這三個原則,以度量、勇氣、智慧來幫助你渡過難關。

祝福中國的學生,當你追求成功、自信、快樂時,不要忘了成功是多元化的,不要忘了自信是自覺而非自傲,不要忘了快樂的人總能理解、接受和喜歡自己。

祝福中國的學生,當你逐步獲得成功、自信、快樂時,會發現一個良性循環:從成功里得到自信和快樂,從自信里得到快樂和成功,從快樂里得到成功和自信。

祝福中國的學生,當你擁有成功、自信、快樂後,不要忘了幫助他人獲得成功、自信和快樂。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四封信

——第四封信:大學四年應這樣度過

消息人士透露,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將於今天正式辭職,結束其為期四年的任期。谷歌中國官方和全球均尚未對此消息發表評論。

以下是李開復給中國學生的一封信《大學4年應這樣過》:

2005年2月

今天,我回復了「開復學生網」開通以來的第1000個問題。關掉電腦後,始終有一封學生來信縈繞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開復老師:

就要畢業了。

回頭看自己所謂的大學生活,

我想哭,不是因為離別,而是因為什麼都沒學到。

我不知,簡歷該怎麼寫,若是以往我會讓它空白。

最大的收穫也許是……對什麼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

這封來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學生的心聲。大學期間,有許多學生放任自己、虛度光陰,還有許多學生始終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向。當他們被第一次補考通知喚醒時,當他們收到第一封來自應聘企業的婉拒信時,這些學生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前途是那麼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為時已晚……

這「第四封信」是寫給那些希望早些從懵懂中清醒過來的大學生,那些從未貪睡並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運的大學生以及那些即將邁進大學門檻的未來大學生們的。在這封信中,我想對所有同學說:

大學是人一生中最為關鍵的階段。從入學的第一天起,你就應當對大學四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規劃。為了在學習中享受到最大的快樂,為了在畢業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每一個剛進入大學校園的人都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學習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興趣培養、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事。只要做好了這七點,大學生臨到畢業時的最大收穫就絕不會是「對什麼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而應當是「對什麼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這七點,你就能成為一個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的快樂的畢業生。

大學:人生的關鍵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這是因為,進入大學是你終於放下高考的重擔,第一次開始追逐自己的理想、興趣。這是你離開家庭生活,第一次獨立參與團體和社會生活。這是你不再單純地學習或背誦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第一次有機會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親身實踐。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夠的自由處置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支配所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這是因為,這是你一生中最後一次有機會系統性地接受教育。這是你最後一次能夠全心建立你的知識基礎。這可能是你最後一次可以將大段時間用於學習的人生階段,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可以擁有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實自我的成長曆程。這也許是你最後一次能在相對寬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的理想環境。

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所有大學生都應當認真把握每一個「第一次」,讓它們成為未來人生道路的基石;在這個階段里,所有大學生也要珍惜每一個「最後一次」,不要讓自己在不遠的將來追悔莫及。在大學四年里,大家應該努力為自己編織生活夢想,明確奮鬥方向,奠定事業基礎。

大學四年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大學四年應這樣度過……自修之道:從舉一反三到無師自通

記得我在哥倫比亞大學任助教時,曾有位中國學生的家長向我抱怨說:「你們大學裡到底在教些什麼?我孩子讀完了大二計算機系,居然連VisiCalc都不會用。」(註:VisiCalc是當時最熱門的計算機應用軟體,但它在二十年前就被淘汰了,這件事又一次證明了科技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而且,VisiCalc的使用方法也不是計算機系的學生應該學的。)

我當時回答道:「電腦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不能保證大學裡所教的任何一項技術在五年以後仍然管用,我們也不能保證學生可以學會每一種技術和工具。我們能保證的是,你的孩子將學會思考,並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樣,無論五年以後出現什麼樣的新技術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遊刃有餘。」

她接著問:「學最新的軟體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我回答說:「如果我們將學過的東西忘得一乾二淨時,最後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

我當時說的這句話來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言。所謂「剩下來的東西」,其實就是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一反三或無師自通的能力。大學不是「職業培訓班」,而是一個讓學生適應社會,適應不同工作崗位的平台。在大學期間,學習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學習獨立思考的方法,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只有這樣,大學畢業生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我認識的不少在中國讀完大學來美國念研究生的朋友。他們認為來美國後,不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他們最缺乏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在國內時他們很少獨立思考和獨立決策。

上中學時,老師會一次又一次重複每一課里的關鍵內容。但進了大學以後,老師只會充當引路人的角色,學生必須自主地學習、探索和實踐。走上工作崗位後,自學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微軟公司曾做過一個統計:在每一名微軟員工所掌握的知識內容里,只有大約10%是員工在過去的學習和工作中積累得到的,其他知識都是在加入微軟後重新學習的。這一數據充分表明,一個缺乏自學能力的人是難以在微軟這樣的現代企業中立足的。

自學能力必須在大學期間開始培養。許多同學總是抱怨老師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學校的課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會勸這些學生說:「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大學生不應該只會跟在老師的身後亦步亦趨,而應當主動走在老師的前面。例如,大學老師在一個課時里通常要涵蓋課本中幾十頁的信息內容,僅僅通過課堂聽講是無法把所有知識學通、學透的。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在老師講課之前就把課本中的相關問題琢磨清楚,然後在課堂上對照老師的講解彌補自己在理解和認識上的不足之處。

中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更多地是追求「記住」知識,而大學生就應當要求自己「理解」知識並善於提出問題。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應當多問幾個「為什麼」。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論或方法的來龍去脈,大家就能舉一反三地學習其他知識,解決其他問題,甚至達到無師自通的境界。

事實上,很多問題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觀察角度。在學習知識或解決問題時,不要總是死守一種思維模式,不要讓自己成為課本或經驗的奴隸。只有在學習中敢於創新,善於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學生潛在的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和學習能力才能被真正激發出來。

《禮記·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就是說,大學生應當充分利用學校里的人才資源,從各種渠道吸收知識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師,你可以主動向他們請教,或者請他們推薦一些課外的參考讀物。除了資深的教授以外,大學中的青年教師、博士生、碩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學都是最好的知識來源和學習夥伴。每個人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都不盡相同,只有互幫互學,大家才能共同進步。

有些同學曾告訴我說,他們很羨慕我在讀書時能有一位獲得過圖靈獎的大師傳道授業。其實,雖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師,但他在大學期間並沒有教給我多少專業知識。他只是給我指明了大方向,讓我分享他的經驗,給我提供研究的資源,並教我做人的方法。他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指導我學習具體的專業知識。我在大學期間積累的專業知識都是通過自學獲得的。

剛入門時,我曾多次紅著臉向我的師兄請教最基本的知識內容,開會討論時我曾問過不少膚淺的問題,課餘時間我還主動與同學探討、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師」,大學生的周圍到處是良師益友。只要珍惜這些難得的機會,大膽發問,經常切磋,我們就能學到最有用的知識和方法。

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培養獨立學習和研究的本領,為適應今後的工作或進一步的深造做準備。首先,除了學習老師規定的課程以外,大學生一定要學會查找書籍和文獻,以便接觸更廣泛的知識和研究成果。例如,當我們在一門課上發現了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就應當積極去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了解這個課題的來龍去脈和目前的研究動態。

熟練和充分地使用圖書館資源,這是大學生特別是那些有志於科學研究的大學生的必備技能之一。讀書時,應盡量多讀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寫得深入淺出,附有大量實例,比中文教材還適於自學。

其次,在書本之外,互聯網也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大學生們可以藉助搜索引擎在網上查找各類信息。「開復學生網」開通半年以來,我發現很多同學其實並沒有很好地掌握互聯網的搜索技巧,有時他們提出的問題只要在搜索引擎中簡單檢索一下,就能輕易找到答案。還有些同學很容易相信網上的謠言,而不會利用搜索引擎自己查考、求證。除了搜索引擎以外,網上還有許多網站和社區也是很好的學習園地。

自學時,不要因為達到了學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認為自己在大學裡功課好就足夠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才已經變成了一個國際化的概念。當你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時,我建議你開始自學一些國際一流大學的課程。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開放式課程已經在網上無償發布出來,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網上課程,做做MIT的網上試題。當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課程時,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對國際化的挑戰了。

二十一世紀里最重要的溝通工具就是英語。有些同學在大學裡只為了考過四級、六級而學習英語,有的同學僅僅把英語當作一種求職必備的技能來學習,甚至還有人認為學習和使用英語等於崇洋媚外。

其實,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掌握一種重要的學習和溝通工具。在未來的幾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聞內容,最先進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術,以及大多數知識分子間的交流都將用英語進行。

因此,除非你甘心做一個與國際脫節的人,英語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在軟體行業里,不但編程語言是以英語為基礎設計出來的,最重要的教材、論文、參考資料、用戶手冊等資源也大多是用英語寫就的。學英語絕不等於崇洋媚外。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中國需要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和先進科學技術,學好英語才是真正的愛國。

最後,每個特定的專業也有它自己的基礎課程。以計算機專業為例,許多大學生只熱衷於學習最新的語言、技術、平台、標準和工具,因為很多公司在招聘時都會要求這些方面的基礎或經驗。這些新技術雖然應該學習,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更為重要,因為語言和平台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只要學好基礎課程(如數據結構、演算法、編譯原理、計算機原理、資料庫原理等)就可以萬變不離其宗。有位同學生動地把這些基礎課程比擬為計算機專業的內功,而把新的語言、技術、平台、標準和工具比擬為外功。那些只懂得追求時髦的學生最終只知道些招式的皮毛,而沒有內功的積累,他們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高手的。

雖然我一向鼓勵大家追尋自己的興趣,但在這裡仍需強調,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興趣也是必須要做的。例如,打好基礎,學好數學、英語和計算機的使用就是這一類必須做的事情。如果你對數學、英語和計算機有興趣,那你是幸運兒,可以享受學習的樂趣;但就算你沒有興趣,你也必須把這些基礎打好。打基礎是苦功夫,不願吃苦是不能修得正果的。實踐貫通:「做過的才真正明白」

上高中時,許多學生會向老師提出「為什麼?有什麼用?」的問題,通常,老師給出的答案都是「不準問」。進入大學後,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是「不準不問」。在大學裡,同學們應該懂得每一個學科的知識、理論、方法與具體的實踐、應用如何結合起來,尤其是工科的學生更是如此。

有一句關於實踐的諺語是這樣說的:「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

無論學習何種專業、何種課程,如果能在學習中努力實踐,做到融會貫通,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體系,可以牢牢地記住學過的知識。因此,我建議同學們多選些與實踐相關的專業課。實踐時,最好是幾個同學合作,這樣,既可經過實踐理解專業知識,也可以學會如何與人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如果有機會在老師手下做些實際的項目,或者走出校門打工,只要不影響課業,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勵的。外出打工或做項目時,不要只看重薪酬待遇(除非生活上確實有困難),有時候,即便待遇不滿意,但有許多培訓和實踐的機會,我們也值得一試。

以計算機專業為例,實踐經驗對於軟體開發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微軟公司希望應聘程序員的大學畢業生最好有十萬行的編程經驗。理由很簡單:實踐性的技術要在實踐中提高。計算機歸根結底是一門實踐的學問,不動手是永遠也學不會的。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在筆試中考高分,而是實踐能力。但是,在與中國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很驚訝地發現,中國某些學校計算機系的學生到了大三還不會編程。這些大學裡的教學方法和課程的確需要更新。如果你不巧是在這樣的學校中就讀,那你就應該從打工、自學或上網的過程中尋求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在網上可以找到許多實踐項目,例如,有一批愛好編程的學生建立了一個討論軟體技術的網站(www.diyinside.com),在其中共享他們的知識和實踐經驗,並成功舉辦了很多次活動(如在各大高校舉辦校園技術教育會議),還出版了幫助學生提高技術、解答疑難方面的圖書,該網站有多位成員獲得了「微軟最有價值的專家」的稱號。培養興趣:開拓視野,立定志向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在「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中曾深入論述了快樂和興趣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如果你對某個領域充滿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該領域中發揮自己所有的潛力,甚至為它而廢寢忘食。這時候,你已經不是為了成功而學習,而是為了「享受」而學習了。在「第三封信」中,我也曾談到我自己是如何在大學期間放棄了我不感興趣的法律專業而進入我所熱愛的計算機專業學習的。

有些同學問我,如何像我一樣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呢?我覺得,首先要客觀地評估和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不要把社會、家人或朋友認可和看重的事當作自己的愛好;不要以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興趣所在,而是要親身體驗它並用自己的頭腦做出判斷;不要以為有興趣的事情就可以成為自己的職業,例如,喜歡玩網路遊戲並不代表你會喜歡或有能力開發網路遊戲;不要以為有興趣就意味著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不過,你可以盡量尋找天賦和興趣的最佳結合點,例如,如果你對數學有天賦但又喜歡計算機專業,那麼你完全可以做計算機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

最好的尋找興趣點的方法是開拓自己的視野,接觸眾多的領域。唯有接觸你才能嘗試,唯有嘗試你才能找到自己的最愛。而大學正是這樣一個可以讓你接觸並嘗試眾多領域的獨一無二的場所。因此,大學生應當更好地把握在校時間,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通過使用圖書館資源、旁聽課程、搜索網路、聽講座、打工、參加社團活動、與朋友交流、使用電子郵件和電子論壇等不同方式接觸更多的領域、更多的工作類型和更多的專家學者。當年,如果我只是乖乖地到法律繫上課,而不去嘗試旁聽計算機系的課程,我就不會去計算機中心打工,也不去找計算機系的助教切磋,就更不會發現自己對計算機的濃厚興趣。

通過開拓視野和接觸嘗試,如果你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這時就可以去嘗試轉系的可能性、嘗試課外學習、選修或旁聽相關課程;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實習的機會,進一步理解相關行業的工作性質;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興趣專業的研究生,重新進行一次專業選擇。其實,本科讀什麼專業並不能完全決定畢業後的工作方向,正如我所強調的那樣,大學期間的學習過程培養的是你的學習能力,只要具備了這種能力,即使從事的是全新的工作,你也能在邊做邊學的過程中獲取足夠的知識和經驗。

除了「選你所愛」,大家也不妨試試「愛你所選」。有些同學後悔自己在入學時選錯了專業,以至於對所學的專業缺乏興趣,沒有學習動力;有些同學則因為追尋興趣而「走火入魔」,畢業後才發現荒廢了本專業的課程;另一些同學因為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或對本專業抱有偏見,就以興趣為借口,不願意麵對自己的專業。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確的。在大學中,轉系可能並不容易,所以,大家首先應儘力試著把本專業讀好,並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自己對本專業的興趣。

此外,一個專業里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領域,也許你對專業里的某一個領域會有興趣。現在,有很多專業發展了交叉學科,兩個專業的結合往往是新的增長點。因此,只要多接觸、多嘗試,你也許就會碰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數字筆」的發明人王堅博士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負責用戶界面的研究,可是誰又能想到他從本科到博士所學的都是心理學專業,而用戶界面又正是計算機和心理學專業的最佳結合點。另一方面,就算你畢業後要從事其他的行業,你依然可以把自己的專業讀好,這同樣能成為你在新行業中的優勢。例如,有一位同學不喜歡讀工科,想畢業後進入服務業發展,我就建議他先把工科讀好,將來可以在服務業中以精通技術作為自己的特長。

人生的路很長,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興趣愛好。在追尋興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尋自己終身不變的志向。有一本書的作者曾訪問了幾百個成功者,問他們有哪件事是他們今天已經懂得,但在年輕時卻留下了遺憾的事情。在受訪者的回答中,最多的一種是:「希望在年輕時就有前輩告訴我、鼓勵我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相比之下,興趣固然關鍵,但志向更為重要。

例如,我的志向是「使影響力最大化」,多年以來,我有許多興趣愛好,如語音識別、對弈軟體、多媒體、研究到開發的轉換、管理學、滿足用戶的需求、演講和寫作、幫助中國學生等等,興趣可以改變,但我的志向是始終不渝的。因此,大家不必把某種興趣當作自己最後的目標,也不必把任何一種興趣的發展道路完全切斷,在志向的指引下,不同的興趣完全可以平行發展,實在必要時再做出最佳的抉擇。志向就像羅盤,興趣就像風帆,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它們可以讓你駛向理想的港灣。積極主動:果斷負責,創造機遇

創立「開復學生網」時,我的初衷是「幫助學生幫助自己」。但讓我很驚訝的是,更多的學生希望我直接幫他們做出決定,甚至僅在簡短的幾句自我介紹後就直接對我說:「只有你能告訴我,我該怎麼做」。難道一個陌生人會比你更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嗎?我慢慢認識到,這種被動的思維方式是從小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出來的。被動的人總是習慣性地認為他們現在的境況是他人和環境造成的,如果別人不指點,環境不改變,自己就只有消極地生活下去。持有這種態度的人,事業還沒有開始,自己就已經被擊敗,我從來沒見過這樣消極的人可以取得持續的成功。

從大學的第一天開始,你就必須從被動轉向主動,你必須成為自己未來的主人,你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的學業和將來的事業,理由很簡單:因為沒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工作與生活。「讓大學生活對自己有價值」是你的責任。許多同學到了大四才開始做人生和職業規劃,而一個主動的學生應該從進入大學時就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

積極主動的第一步是要有積極的態度。大家可以用我在「第三封信」里推薦的方法,積極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追尋興趣並嘗試新的知識和領域。納粹德國某集中營的一位倖存者維克托·弗蘭克爾曾說過:「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

積極主動的第二步是對自己的一切負責,勇敢面對人生。不要把不確定的或困難的事情一味擱置起來。比如說,有些同學認為英語重要,但學校不考試就不學英語;或者,有些同學覺得自己需要參加社團磨練人際關係,但是因為害羞就不積極報名。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不去解決也是一種解決,不做決定也是一個決定,這樣的解決和決定將使你面前的機會喪失殆盡。對於這種消極、膽怯的作風,你終有一天會付出代價的。

積極主動的第三步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事事用心,事事儘力,不要等機遇上門;要把握住機遇,創造機遇。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在大三時被分配到青海做鑄造工人。但他不像其他同學那樣放棄學習,整天打撲克、喝酒。他依然終日鑽研數理化和英語。六年後,中國科學院要在青海做一個重要的項目,這時朱校長就脫穎而出,開始了他輝煌的事業。很多人可能說他運氣好,被分配到缺乏人才的青海,才有這機會。但是,如果他沒有努力學習,也無法抓住這個機遇。所以,做好充分的準備,當機遇來臨時,你才能抓住它。

積極主動的第四步是「以終為始」,積極地規劃大學四年。

任何規劃都將成為你某個階段的終點,也將成為你下一個階段的起點,而你的志向和興趣將為你提供方向和動力。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和興趣,你應該馬上做一個發掘志向和興趣的計劃;如果不知道畢業後要做什麼,你應該馬上制定一個嘗試新領域的計劃;如果不知道自己最欠缺什麼,你應該馬上寫一份簡歷,找你的老師、朋友打分,或自己審閱,看看哪裡需要改進;如果畢業後想出國讀博士,你應該想想如何讓自己在申請出國前有具體的研究經驗和學術論文;如果畢業後想進入某個公司工作,你應該收集該公司的招聘廣告,以便和你自己的履歷對比,看自己還欠缺哪些經驗。只要認真制定、管理、評估和調整自己的人生規劃,你就會離你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掌控時間:事分輕重緩急,人應自控自覺

除了積極主動的態度,大學生還要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事務。一位同學是這麼描述大學生活的:

「大學和高中相比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每天依舊是學習,每次考試後依舊是擔心考試成績……不同的只是大學裡上網的時間和睡覺的時間多了很多,壓力也小了很多。」

很多中國留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不錯,也高分考過四級、六級、托福,但是留學美國後上課時卻很難聽懂課程內容,和外國同學交流時就更加困難。我們該如何學好英語呢?既然英語是最重要的溝通工具,那麼,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就是盡量與實踐結合起來,不能只「學」不「用」,更不能只靠背誦的方式學習英語。

讀書時,大家盡量閱讀原版的專業教材(如果英語不夠好,可以先從中英對照的教材看起),並適當地閱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論文,這可以同時提高英語和相關專業的知識水平。其次,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最好方法是直接與那些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對話。

現在有很多在中國學習和工作的外國人,他們中的不少人為了學中文,很願意與中國學生對話、交流,這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此外,大家不要把學英語當作一件苦差事,完全可以用有趣的方法學習英語。例如,可以多看一些名人的對話或演講,多看一些小說、戲劇甚至漫畫。

初學者可以找英文原版的教學節目和錄像來學習,有一定基礎的則應該看英文電視或電影。看一部英文電影時,最好先在有字幕的時候看一遍,同時查考生詞、熟悉句式,然後在不加字幕的情況下再看一遍,僅靠耳朵去聽。聽英文廣播也是很好的練習英文聽力的方法,大家每天最好能抽出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收聽廣播並盡量理解其中的內容,有必要的話還可以錄下來反覆收聽。

在互聯網上也有許多互動式的英語學習網站,大家可以在網站上用遊戲、自我測試、雙語閱讀等方式提升英語水平。總之,勇於實踐、持之以恆是學習英語的必由之路。

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大學生在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方面的素養也已成為他們進入社會的必備基礎之一。雖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需要懂得計算機原理和編程知識,但所有大學生都應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互聯網、辦公軟體和搜索引擎,都應能熟練地在網上瀏覽信息和查找專業知識。在二十一世紀里,使用計算機和網路就像使用紙和筆一樣是人人必備的基本功。不學好計算機,你就無法快捷全面地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或信息。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五封信

——第五封信:寫給中國家長的一封信

有一位中國留學生看完了我《寫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後,感觸很深,他寫了一封信給我說:「很小的時候,我的目標就是長大,長大了做什麼,我當時沒有想;讀小學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麼,我沒有想過;讀初中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麼,我沒有想過;讀高中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考大學,考上大學做什麼,我沒有想過;上大學的時候,父母給我的目標就是要出國,出國做什麼,我也沒有想過;現在留學拿到了學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該做些什麼呢?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謝謝你的第三封信,它喚醒了我埋藏了25年的進取心,它改變了我25年來被動的生活方式。從今天開始,我要積極主動地為自己而生活!」

當我為這位中國留學生終於理解他「有選擇的權利」感到歡欣鼓舞的時候,我不禁想到,還有更多的年輕人依然在被動的道路上迷茫地生活著。在「開復學生網」我每天都看到:「只有你能告訴我,我該怎麼做。」的被動思維。

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們事事要聽從父母和老師的安排,遇到問題也可以直接從父母和老師那裡獲得幫助,這很容易養成被動的習慣。因此,許多中國年輕人不善於主動規劃自己的成長路線,不知道如何積極地尋找資源,使自己的學業和人生邁上更高的階梯。

另一方面,中國的父母和老師習慣於使用越俎代庖的方式,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劃,這通常會使很多人忽視了自己真正的性格和興趣,當這些孩子長大以後,他們多半會發現,自己早已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里了。

此外,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群體意識,大力推崇「從上」、「從眾」等行為方式,這些思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以至於許多年輕人覺得,「自主」這兩個字是那麼陌生和遙遠。

所以,消極到積極之路是充滿荊棘的。雖然在我的前四封信都有提到積極主動的重要性,我決定特別寫一封有關積極主動的信。

為了成為國際化的人才,為了在信息時代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每一個有進取心的中國青年都應該努力迫使自己從被動轉向主動,大家必須成為自己未來的主人,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的學業和未來的事業——沒有人比你自己更在乎你的工作與生活,沒有人比你自己更適於管理你的人生和事業,只有積極主動的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讓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永遠快樂!

什麼是積極主動?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六封信

——第六封信:選擇的智慧

我覺得,對於青年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具體的準則或方法,而是在複雜情況下權衡各種影響因素,並以最為智慧的方式作出正確抉擇的能力。我把這種能力稱為「選擇的智慧」,它的思想核心其實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傳承了2000多年的「中庸」之道。

我提出選擇成功的智慧共有8種:用中庸拒絕極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務實發揮影響;用冷靜掌控抉擇;用自覺端正態度;用學習積累經驗;用勇氣放棄包袱;用真心追隨智慧。

(一)用中庸拒絕極端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華,遺憾的是,許多人並不理解中庸真正的內涵。其實,中庸告訴我們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避免並拒絕極端和片面。比如說,在我的第五封信中提出的積極主動,如果做到了極端,就變成了霸道,喜歡對別人頤指氣使。在我的第二封信中提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同理心,如果做到了極端,就變成了盲從,什麼事都沒有主見。極端的自信就成了自傲,極端的勇氣就成了愚勇,極端的胸懷就是懦弱,極端的自省就會變成自卑。我曾經親身經歷了一個極端的測驗:公司在培訓課程中,讓10個副總裁圍成一圈,一個半小時內可以暢所欲言,惟獨不可以講公司的事情。於是,大家開始談論天氣、政治、體育……其間還出現了爭執。一個半小時後,每個副總裁都按自己心目中對其他副總裁的尊敬程度,為他們排一個序,並把自己安插在合適的位置。排序後我們發現:倒數第一的是從頭到尾沒有講話的人,倒數第二是話最多的人。不說話的人可能有想法,但沒有表達出來,那麼別人就會認為他沒有意見。相反,話太多的人可能有一部分話很有意義,但也講了許多不該講的話,這使他無法得到大家的好評。所以,「沉默是金」和「口無遮攔」都不可取,那麼我們怎麼達到「中庸式的智慧溝通」呢?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故事:記得我剛進入蘋果公司開始我的第一份工作時,公司里有一位經理叫西恩,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尤其在開會的時候,他得體的言辭完美地展現出他過人的才學、情商與口才,足以讓在場的所有人欽佩不已。有一天,我鼓足勇氣去向西恩討教有效溝通的秘訣。西恩說:「我的秘訣其實很簡單:我並不總是搶著發言;當我不懂或不確定時,我的嘴閉得緊緊的;但是,當我有好的意見時,我絕不錯過良機——如果不讓我發言,我就不讓會議結束。」我問他:「如果別人都搶著講話,你怎麼發言呢?」西恩說:「我會先用肢體語言告訴別人:下一個該輪到我發言啦!例如,我會舉起手,發出特殊的聲響(如清嗓子聲),或者用目光要求主持人讓我發言。但是,如果其他人的確霸佔了所有的發言機會,我就等發言人調整呼吸時,迅速接上話頭。」我又問他:「如果你懂得不多,但是別人向你諮詢呢?」西恩說:「我會先看看有沒有比我懂得更多的人幫我回答。如果有,我會巧妙地把回答的機會『讓』給他;如果沒有,我會說『我不知道,但是我會去查』,等會開完,我一定去把問題查清楚。」他的一席話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只要把握好說話的度,選擇好說話的時機,就可以得到周圍人的尊敬。

(二)用理智分析情景

中庸之道不但強調守誠中道,也要求我們擇善而從。在面臨選擇時,我們先用第一個智慧避免走向極端的陷阱,然後用第二個智慧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審慎而冷靜地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 記得曾有一位青年問我:「我不同意我的老闆的意見,我該站起來發言嗎?」當時,我的回答是:「這要看情形而定。首先,你的老闆是一個願意接納異議的人嗎?如果不是,那麼你千萬不要亂髮言,但是,你可以開始物色一個新工作和新老闆了!如果他能夠接受異議,那麼,在老闆還沒做出最後的決定時,不要怕提出異議;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如果是當眾發言,自己的話就必須有一定的技巧,應當顧慮到老闆的面子。老闆一旦做出了決定,我們無論有無異議,都必須支持和貫徹,有不同意的地方只可以私下與老闆溝通。」在這樣一個具體的例子里,我們必須學會用智慧甄別各種複雜的情況,並從不同候選方案中擇善而從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領導藝術也同樣需要擇善而從。許多人誤以為,好的領導都有完全相同的風格,例如:指揮命令、宏觀掌控、和諧合作、民主自由、授權負責、指導培養。其實,在著名的管理學著作《有效率的領導》一書中,作者丹尼爾·戈德曼提出:最好的領導能夠完整地擁有上述的六種看起來相互矛盾的領導力,並會有智慧地因具體情景不同而運用正確的一種。人生中的絕大多數選擇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事情。大家要學會在最合適的時候對最合適的人用最合適的方法,要學會在做出決定前用理智全面衡量各種因素的利弊以及自己的能力和傾向。

(三)用務實發揮影響

選擇完整與均衡時,你必須首先弄清楚,你面臨的事情是你能夠影響到的,還是你根本無力改變的。史蒂芬·柯維在其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把所有值得關注的事情稱為「關注圈」,把能夠發揮影響的事情稱為「影響圈」。 在整個關注圈中,根據自主程度的高低,人生面臨的問題可分為三類:可直接影響的問題:對於這種問題,解決之道在於用正確的態度執行。這是我們絕對做得到的,也是最核心的「影響圈」。可間接影響的問題:有賴改進發揮影響力的方法來加以解決,如藉助人際關係、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來解決。這是最值得我們努力爭取的「影響圈」。無能為力的問題:需要以平和的態度和胸懷,接納這些問題。縱使有再多不滿,也要泰然處之,如此才不至於讓問題征服了我們。無論碰到任何問題,如果你認為「外在環境是造成問題的癥結所在」,或者總是在埋怨「我真的無能為力」,那麼,這種想法不但於事無補,而且會造成你消極悲觀的心理狀態。

事實上,碰到問題時,你只要耐心地將它分解開,看看哪些部分是你可以影響的,哪些部分是你可以關注但卻無法影響的。然後,去努力爭取那些可以「間接影響」的問題,讓它們變成可「直接影響」的,同時把全部心力投入自己的影響圈——你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獲得進步,這反過來又可以讓你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圈。 所以,不管一個問題屬於上述三種中的哪一種,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都要從自己的影響圈開始:先影響自己,再影響別人,最後才有可能影響環境。這個方法為「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這三句話增加了足夠的可操作性。我在去年7月加入Google時,也因為捲入法律糾紛而學會了「用務實發揮影響」。當時,我離職的事實公布後,許多媒體因為被誤導,以為我的離職違背了合約,就發表了一些不合事實的言論。那時,多虧我的律師朋友提醒我:對於媒體的報道,我們是無能為力的,因為在官司漩渦中,我個人不能出面解釋,否則不但越描越黑,而且可能給對方提供更多材料。法官的決定則是我可以間接影響的,我們一定要努力打一場漂亮仗。至於可直接影響的方面則是我可以廣搜證據、找尋證人、理解法律、準備對質時證實對方謊言的證據。於是,在兩個月的時間裡,我不再訂閱報紙,不再上新聞網站,不再被流言蜚語所惑。我一天花16個小時苦讀法律,在對方提出的近30萬份文件中找到我們需要的文件,和律師一同起草我們的答辯狀,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庭排練。9月出庭時,我們果然獲勝。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回到中國開始工作後,我沒有花任何精力試圖引導或改變媒體,媒體的報道卻自然而然地完全轉變成為正面報道。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專註於你能夠改變的事情,可能最後連當初不能改變的事情也改變了。

(四)用冷靜掌控抉擇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抉擇的遊戲,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用冷靜的態度掌控每一次抉擇的全過程:在抉擇前「重重」思考,抉擇後「輕輕」放下。 所謂「重重」思考,就是要培養客觀的、精準的判斷力。每一個重要的抉擇可能都與你自己的前途密切相關,但你在抉擇和判斷時,一定要避免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式,避免自己的主觀傾向影響判斷的精準和客觀。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出客觀、精準的抉擇呢?我給大家提供三個建議:第一,把影響你抉擇的因素羅列成一張「利弊對照表」。在利弊對照表中寫出每個因素的利益和弊端,然後藉助該表客觀地分析,哪些利益和弊端對你來說最為重要?這些因素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和理想?第二,學會用概率論的方法看問題。在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沒必要認為,某種選擇的成功概率一定是100%或0。反之,我們應當學會分析一件事情「可改變的概率」或「可能發生的概率」。對於發生概率小的事情,在做之前一定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另一方面,也不要等到事情成功的概率達到100%時才去做,因為即便做成了這種事情,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做概率分析時,可以列出「最好的可能」和「最壞的打算」,以幫助自己綜合考量。例如上面提到的「回中國建立研究院」,我有100%的把握,可以把研究院辦得與其他任何公司在中國建立的研究院一樣好――這是最壞的打算;我有40%的把握,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來――這是最好的可能。用這樣的方法考慮到兩個極端後,我馬上就會明白,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我和公司也可以坦然接受。

當然,許多抉擇並沒有這麼好的「後路」,在這種時候,我們既要謹慎地評估風險因素,也要在適當的時候有勇氣挑戰自己。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曾在闡述「領導力」時指出:「當你自估的成功概率達到40%~70%,你就該去做這件事了。也許你會失敗,但拖延或等待的代價往往是更大的。」第三,當自己不確定時,學會謀之於眾。多徵求別人的意見總是好的。那些更有經驗的人可以用他們多年的積累為我們指引方向,那些聰明絕頂的人可以用他們的智商啟發我們的思路,那些懂得人際關係的人可以用他們的情商幫助我們有效溝通……

當你詢問他人意見時,可以隨身攜帶上面提到的「利弊對照表」,與對方一起分析、討論,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他人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你的主觀描述影響他人。當然,你也必須明白,最終的決定權在你自己,即便你採納了別人的意見,你也不可以就此將責任推卸給他人。 所謂「輕輕」放下,就是說我們在做出抉擇後,應當坦然面對可能發生的任何結果,既不要因為抉擇正確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為抉擇失誤而悔恨終生。例如,有的人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每次剛做出決定,就立即緊張起來,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會導致怎樣的結果;有的人非常喜歡吃「後悔葯」,他們事先不通盤考慮,事後卻追悔莫及;還有的人過於敏感,本來自己做出的是客觀、公正的抉擇,但事後聽到別人的議論就搖擺不定……其實,無論你的抉擇正確與否,無論它的結果如何,已經做出的決定就無法收回了,你只有坦然接受它,或者在今後想辦法補救。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者自己已經無法控制的事情,任何擔憂或悔恨都是多餘的。與其把時間花在無謂的焦慮上,倒不如把這些東西「輕輕」放下,然後一身輕鬆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五)用自覺端正態度

中國人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實際上是說,社會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素質、潛能、特長、缺陷、經驗等各種基本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自己在社會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明確的定位。 心理學上把這種有自知之明的能力稱為「自覺」,這通常包括察覺自己的情緒對言行的影響,了解並正確評估自己的資質、能力與局限,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等幾個方面。有自覺的人能夠針對自己做出最具有智慧的選擇,選擇做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選擇做能夠得到滿足感的工作等等。一個自覺的人,既不會對自己的能力判斷過高,也不會輕易低估自己的潛能。對自己判斷過高的人往往容易浮躁、冒進,不善於和他人合作,在事業遭到挫折時心理落差較大;低估了自己潛能的人,則會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踟躕不前,沒有承擔責任和肩負重擔的勇氣。我曾有一個下屬,屬於「自覺力」明顯不足的那種人。他雖然有些才幹,但自視甚高,總是對自己目前的職位不滿意,還喜歡隨時隨地自吹自擂。在他的自我評估里寫著:「雖然我非常謙虛,但我只能這樣評價自己:我的表現是有史以來最卓越的。」當我看到這樣一句自我評語時,我就知道這個人不會有什麼好的發展,因為他缺乏最起碼的自覺。果然,他不久就提出,我不了解他的才華,不能重用他,他決定到其他部門另謀高就。但他最終發現,自己不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公司里的同事也都認為他缺少自知之明。最後,他沮喪地離開了公司。

(六)用學習積累經驗

西方有一則寓言,說的是一個年輕人向一個年長的智者請教智慧的秘訣。年輕人問:「智慧從哪裡來?」智者說:「正確的選擇。」年輕人又問:「正確的選擇從哪裡來?」智者說:「經驗。」年輕人進一步追問:「經驗從哪裡來?」智者說:「錯誤的選擇。」

這位智者的意思是說,每個人最初都很難做出正確的選擇,但在一次又一次的錯誤選擇中,如果能吸取足夠的經驗教訓,他就能逐漸學會正確的選擇方法,他也就自然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回顧我的一生,我可以很確信地說:我從失敗中學習到的要遠遠超過我從成功中學習到的。所以,不要畏懼失敗。每一個失敗不是懲罰,而是一個學習的經驗。學習經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時候要經歷漫長的過程。英文中有一句名言:「旅途本身就是收穫。」

我曾經遇到這樣一件事情。當我從中國回到微軟總部後,發現剛接管的部門有一個項目存在方向上的偏差——開發團隊並沒有把用戶擺在第一位,而只知道研究一些看上去很「酷」的技術——就毅然終止了該項目的研發。當時,有一位員工問我:「你怎麼能夠確定你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像Windows這樣的產品也是在經歷了10年左右的市場檢驗後才站穩腳跟的。你憑什麼篤定這個項目不會在未來收穫驚喜呢?」 其實,我之所以能夠快速做出抉擇,主要還是因為我在此前的工作中已經有了類似的教訓:我曾經在SGI公司領導200餘人的團隊研發一套世界最先進的三維漫步技術。這套技術能在10年前的硬體上營造出美麗的三維效果。但在做這個項目時,我們完全沒有考慮用戶和市場的需要,開發出來的三維體驗並沒有針對某一個特定的客戶群,而是想解決所有客戶的問題。結果,最終的產品無法利用SGI現有的營銷渠道,產品對硬體及網路的要求也超出了普通用戶的承受能力,我們這個項目最終被取消,技術被公司出售。

這件事對我的打擊非常大,因為我手下的200餘人都需要尋找新的出路,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失業。我的內心深感愧疚。但另一方面,我也從慘痛的教訓中吸取了足夠的經驗,這讓我深深懂得:創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創新更重要。

(七)用勇氣放棄包袱

當新的機會擺在面前的時候,敢於放棄已經獲得的一切,這需要相當大的勇氣。有時,你在還沒有找到「新的機會」之前,就必須放棄你已經擁有的東西,那就需要更多的勇氣了。 許多人都有的一個毛病就是不願放棄已有的東西,不願意開拓新的天地。其實,有些東西看起來值得珍惜,但這種眼前的利益往往是阻礙你獲得更大成功的根源。當新的機會到來時,勇於放棄已經獲得的東西並不是功虧一簣,更不是半途而廢,這是為了謀求新的發展空間。如果你在適當的時候勇敢地——當然也應該是有智慧地——放棄已經擁有但可能成為前進障礙的東西,你多半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拋開的不過是一把雖能遮風擋雨,但又會阻礙視線的雨傘,自己因此而看到的卻是無比廣闊、無比壯麗的江山圖景!

我自己就有過幾次「勇於放棄」的經歷。

一次是大家都知道的轉專業的事情。另一次是在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書時,放棄了兩年的年資而加入了蘋果公司。雖然我一直把我的老師當做楷模,而且有幸任教於世界頂尖的計算機系,但這個工作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到了如何獲得終身職位、怎麼樣去發表論文等等。這些事本來都是好事,但這些事情對社會的價值並不是那麼直接。我希望去做一些直接有益於社會的事。所以,當蘋果電腦的一位副總裁對我說「你要選擇終身寫些沒有人讀得懂的論文,還是要選擇改變世界」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改變世界」。我的感覺就像是獲得了自由。

加入Google後,有許多記者問我:「在微軟你有七年的人脈,有比爾蓋茨的信任,就這麼放棄了,你不覺得可惜嗎?」確實,這些是很有價值的東西,但是當我看到有回到中國再一次創業的機會,當我看到一個互聯網時代創新模式的產生,當我看到一個堅持自己理想和社會責任感的公司,我發現,創立Google中國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於是,就像我在「追隨我新的抉擇」中所說的:「我有選擇的權利——我選擇了Google。我選擇了中國。我要做有影響力的事——在中國,我能更多地幫助中國的青年,做最有影響力的事。我要成為最好的自己——在Google,我能經過學習新的創新模式,成為最好的自己。」

(八)用真心追隨智慧

最後一個可以幫助你做出正確抉擇的「智囊」就是你內心深處的價值觀、理想和興趣了。這三者共同構成了我們內心深處最為真實的聲音。 如何找到自己的「真心」呢?在感到不知所措的時候,我會用一個特別的「報紙頭條測試法」來檢驗自己的言行。所謂「報紙測試法」,就是在事後想一想:明天,如果在一份你的親朋好友都會閱讀的報紙上,你做的事被刊登為頭條新聞,你會不會因此而感到羞愧?會不會無法面對自己的良心?如果不會,你做的事才對得起你自己的價值觀。下面是一個「報紙頭條測試法」的真實使用例子。我在蘋果公司工作時遇到了公司裁員,我必須要從兩個員工中裁掉一位。一位是我的師兄。他10多年前寫的論文非常出色,但加入公司後很是孤僻、固執,而且工作不努力,沒有太多業績。他知道面臨危機後就請我們共同的老師來提出希望我顧念同窗之誼,放他一馬。

另一位是剛加入公司兩個月的新員工,還沒有時間表現,但他應該是一位有潛力的員工。

我內心裡的「公正」和「負責」的價值觀告訴我應該裁掉師兄,但我的「憐憫心」和「知恩圖報」的觀念卻告訴我應該留下師兄。

於是,我為自己做了「報紙測試」。在明天的報紙上,我希望看到哪一個頭條消息呢:

(1)徇私的李開復,裁掉了無辜的員工;

(2)冷酷的李開復,裁掉了同窗的師兄。

雖然我不願意看到這兩個「頭條消息」中的任何一條,但相比之下,前者給我的打擊更大,因為它違背了我最基本的誠信原則。如果我違背了誠信原則,那麼我既沒有顏面見到公司的領導,也沒有資格再做職業經理人了。

於是,我裁掉了師兄,然後我告訴他,今後如果有任何需要我的地方,我都會儘力幫忙。

這是一個痛苦的經歷,它違背了我內心很強烈的「憐憫心」和「知恩圖報」的價值觀。但是,「公正」和「負責」的價值觀對我而言更崇高、更重要。理想與價值觀一樣重要。我在大學時定立了我的人生目標——讓我的影響力最大化。這個理想幫助了我做出許多重要的決定,例如1998年回到中國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2005年又毅然決定加入Google公司並再次回到中國創業,這些重大的選擇其實都是我追隨內心的表現:我認為我的理想可以在中國實現得更好。大學生在25歲以前,通常都會面臨兩個重要的選擇。一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二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作。選擇專業時,不應當只聽從父母的意見,也不應當只看學校的名氣大小或報考該專業學生的分數高低。相應的,選擇工作時也不能單純地考慮名、利、時尚等外在因素。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聽從你內心的聲音,在綜合權衡自己的理想、學習積累、天賦以及工作條件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抉擇。

每個人的「真心」、「理想」、「興趣」不同,每個人的機遇不同,參加的團隊不同,學習的機會不同,擅長的「態度」或「行為」也不同。所以,你有選擇的權利,只要用智慧做出正確的選擇,你就能成為「最好的你自己」。

青年朋友們,中國是了不起的國家,她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人才中心。這裡有無數的機遇在等著你們,只要你們用智慧主動選擇,成功隨時都有可能降臨到你的身邊!

李開複寫給中國大學生的第七封信

——第七封信:二十一世紀需要的七種人才

1.融會貫通者

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學生就懂得勤奮學習、刻苦攻讀的道理。勤奮學習本身是很好的,但很多學生卻錯誤地認為,勤奮學習的目的不外乎就是獲取特定的文憑或優越的成績。一些學校和老師也把大量精力花在如何培養「考試機器」上面。甚至有輔導老師對同學們說:「你們考前盡量背知識點,考完就儘快忘掉,不然,你們無法應付接踵而至的繁重課程。」這種把考試和文憑當作學習的唯一目標的作法是極其錯誤的。今天,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一旦進入了工作崗位,會考試和能否記住答案已不重要了,如果只為了文憑和考試而學習,不掌握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那麼,即便獲取了文憑和好的成績,也一定無法跟上21世紀的節拍,並會在工作中成為陳舊的落伍者。我認為融會貫通是學習的最高境界。一個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系統地掌握數學、演算法、系統以及編程方面的知識,僅是打下了一個必備的知識基礎。融會貫通的一個要點是必須具有清晰而靈活的思維。一些軟體公司招聘研發人員的時候,除了要考察應聘者的基本編程能力、演算法知識和項目經驗以外,還經常用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思維挑戰題」(例如:「為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的?」「請評價一下你剛剛使用過的電梯的人機界面。」)。這些題並不像許多人所認為的那樣是「智力測驗」或「腦筋急轉彎」類的試題,它們的真正目的是要測試應聘者在獨立思考時的邏輯性和靈活性。如果一個應聘者回答出了好幾種答案,那更加證明了他是一個思維活躍的人。如果一個人的回答不合邏輯,或乾脆答不上來,或在回答後一口咬定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那麼就算他考試時取得過優異的成績,我們也會懷疑他是不是一個只會背書和考試,而不善於靈活應變、融會貫通的人。在IT領域,許多成功的公司都希望畢業生擁有十萬行以上的編程經驗(例如在Google,大多數沒能通過面試的應聘者都是因為實際動手能力不足),但不少中國學生告訴我說,他們在學校的四年時間裡,真正自己動手編寫過的程序還不超過一千行!融會貫通也意味著你必須學會解決那些從未見過、沒有確定答案的問題,用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在Google的招聘過程中,我發現有一些很好的學生非常善於解答某些有著明確描述和明確答案的問題(例如,「怎樣遍歷無向圖或有向圖」等等),但他們一碰到那些需要進一步抽象和明確的,略顯模糊的問題(例如,「如何將常用的圖演算法應用於人際關係建模與分析」等等),就很難拿出正確的思維方向,更難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2.創新實踐者科研領域和產業界往往會有一種「為了創新而創新」的傾向。許多研發成果只是片面地追求「科技領先」或是「概念獨特」,許多研究員只是追求發表論文而不考慮創新的結果是否能很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是否能被大多數用戶接受。 例如,1996年我在SGI公司領導一個研發團隊開發了一個非常酷、非常棒的三維瀏覽器,也贏了很多大獎。但當時我們只顧埋頭創造,卻沒有做好市場分析和調查,看一看這麼酷這麼棒的瀏覽器在市場上到底能否被普通用戶接受。結果,因為該產品沒有市場,這個創新無法為公司創造任何價值,我們的產品等於白做了。我們不得不把部門賣掉,解散了部門裡的100多位員工。這可以說是我一生中最難忘事情之一,也是我所經歷過的最大的一次失敗。從這個慘痛經驗的教訓就是:創新必須為實踐服務,「為了創新而創新」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在MIT被採訪時,有人問我如何用一句話來激勵MIT的學生。那時我剛經歷了SGI的失敗,我想到的第一句話就是:「重要的不是創新,而是有用的創新」。反之,只有不忘創新,我們的實踐才能充滿活力和激情,不斷研發出卓越產品。Google公司的兩位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就非常善於在實踐中創新。即便是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兩位創始人也不會忘記發明一些「新奇」的玩意兒。有一次,拉里·佩奇自己動手,把裝有自己開發的測試程序的筆記本電腦安裝在可以遙控的玩具車上,然後蹲在地上,指揮著自己的測試車跑遍公司的各個角落——其目的竟然是為了測試公司內部的無線網性能。

3.跨領域融合者許多同學進入大學時總認為「專業就是職業,把專業學好就是金飯碗」,這個觀點是錯誤的。21世紀是各學科、各產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世紀。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也由傳統的專才轉向了跨領域、跨專業的綜合性人才。 假設在傳統學科分類體系看來,人們已經創建的知識門類有1000種,那麼,將這1000種知識門類兩兩結合,我們就可以得到1,000 ,000種潛在的可能性,其中每一種都有可能開創一個嶄新的學術領域,引發一次技術或生產力的變革。如果考慮三種知識門類的合成,那麼,這種可能性就會增長到1,000,000,000種——其中蘊藏著多麼大的機遇與挑戰呀!具體說來,以計算機科學為例,人們已經分別將計算機科學與心理學、語言學、經濟學、生物學、建築與土木工程、戲劇、機械與自動化等專業門類結合,開創出了用戶界面設計、計算語言學等一大批充滿活力的新興學科。EDS的研究院甚至做出了大膽的預測:「未來的CIO不再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而是Chief Integration Officer(首席集成官)。」Google的成功其實也是「跨領域合成」。可能許多人會認為Google一定在信息檢索(也就是「搜索」)方面掌握了先進的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實際上,早在Google成立二十多年前就有一個世界領先的信息檢索公司Lexis-Nexis。Lexis-Nexis可以說是信息檢索行業的開拓者和領頭羊,二十多年前就在大文本和資料庫的搜索方面開發出了領先世界的產品。但是,Lexis-Nexis因為過度地專註在信息檢索行業本身而錯過了互聯網的革命,他們沒有看到利用龐大的並行計算來檢索互聯網上海量信息的巨大機會。相反,Google在技術上依靠著多學科、多領域知識的交叉互補與綜合運用,反而後來居上。在學術研究領域也是一樣的道理。在一個成熟領域更深入地研究下去,或去開創一個新的理論,這都是很困難的。例如,在語音識別領域,我的博士論文被許多人認為是該領域裡的一個里程碑,因為我實現了世界上第一個不指定語者的連續語音識別技術。也許你會以為,其中肯定包含有精深的聲學研究或語言學研究,但如果剖析我的論文,你就會發現,其實我並沒有發明任何新的理論,也沒有在聲學和語言學做出任何實質性的突破。我的論文的特點在於,我除了運用傳統的聲學和語言學,也加入了跨領域的新技術,包括統計學、信號處理以及模式識別等各個相關領域的結合體。這樣的一個實事求是的創新才能更快得到應用。今天,全球的語音識別系統大都是在我的論文所奠定的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今天的熱門產品,從iPod到Xbox,沒有一個不是跨領域合成的結晶。

4.三商(IQ + EQ + SQ)兼高者 不少學生認為,著名企業選擇人才的標準是「成績決定一切」,能否進入一流公司只取決於你來自什麼學校,排名第幾。當然,一般說來,來自於名校或成績好的學生在求職時的成功幾率可能更大些,但並非一定如此。在我接觸的許多優秀員工中,有不少人是從名不見經傳的學校畢業的普通學生。根據《隔壁的百萬富翁》一書的統計,美國百萬富翁的平均大學成績只有2.9(3分相當於乙等,2分相當於丙等),並不是非常突出。從這個慘痛經驗的教訓就是:創新必須為實踐服務,「為了創新而創新」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在MIT被採訪時,有人問我如何用一句話來激勵MIT的學生。那時我剛經歷了SGI的失敗,我想到的第一句話就是:「重要的不是創新,而是有用的創新」。 反之,只有不忘創新,我們的實踐才能充滿活力和激情,不斷研發出卓越的產品。Google公司的兩位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就非常善於在實踐中創新。即便是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兩位創始人也不會忘記發明一些「新奇」的玩意兒。有一次,拉里·佩奇自己動手,把裝有自己開發的測試程序的筆記本電腦安裝在可以遙控的玩具車上,然後蹲在地上,指揮著自己的測試車跑遍公司的各個角落——其目的竟然是為了測試公司內部的無線網性能。其實,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不只要看他的學習成績或智商(IQ)的高低,而要看他在智商(IQ)、情商(EQ)、靈商(SQ)這三個方面是否達到了均衡發展。

1. 高智商(IQ, Intelligence Quotient):高智商不但代表著聰明才智,也代表著有創意,善於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前面談到的融會貫通、創新時間、跨領域思考都是「21世紀」高智商的代表。

2. 高情商(EQ, Emotional Quotient):情商是認識自我、控制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係、參與團隊合作等相關的個人能力的總稱。在高級管理者中,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重要性的9倍。

3. 高靈商(SQ, Spiritual Quotient):高靈商代表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否分辨是非,甄別真偽。那些沒有正確價值觀指引,無法分辨是非黑白的人,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強,對他人的危害也就越大。

我建議在校學生充分利用學生社團、項目合作、暑期實習等各種機會,培養自己在情商、體商和靈商等方面的潛質。

5.溝通合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提出:「19世紀的國家不學會溝通無法生存,20世紀的企業不學會溝通無法生存,21世紀的青年不學會溝通無法生存」 。 印度著名企業Wipro的首席執行官保羅曾說過:「我可能早上和一個美國人合作以便更好地與某印度公司競爭,中午向一個中國人下訂單,下午和一個法國人簽約,晚上把產品賣給英國人。我們能把任何工作移到任何國家。今天的人才不但要適應這種國際產業鏈中的合作與競爭,而且更需要具備自覺、上進和溝通的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是新世紀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在21世紀,跨領域的項目越來越多,所以每個人必須和別的領域的人合作。因為公司會越來越放權,所以每個人必須主動地與人合作,而不是等老闆來分配工作。如果一個人是天才,但他孤僻、自傲,不能正面地與人溝通,融洽地和人合作,那麼他的價值將大幅度下降。我以前就遇到過一個極端的例子。當時,公司里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工程師,對公司有不少技術貢獻,一個人可以完成好幾個甚至幾十個人的工作,所以公司過去一次次地提拔他,最後他成為公司惟一「高級副總裁」級別的工程師。但他不願意與人合作,對其他人不如自己的地方也極為不滿。有一次,他將一封回給另一位工程師的電子郵件同時抄送給各級主管經理和總裁,在那封郵件中,他曆數了對方在工作中的失誤並嚴加指責,甚至使用了「愚蠢透頂」這樣的字眼。這樣的郵件在公司內部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同事們對他不滿,不再信任他,不願意與他合作。公司管理者也逐漸意識到,這種絕頂聰明,但缺乏合作意識,動輒指責他人的「天才」在公司里造成的反面效應其實比他為公司做出的正面貢獻大得多,這種人才絕對不適合在一個21世紀的現代企業中工作。 在信息隨手可得的今天,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信息,而是你是否能合適地用易理解的方式表達這些信息,用說故事的方法來取得共鳴。例如,在計算機領域,我認識不少從事「企業架構設計師(Enterprise Architect)」的工作的朋友。這個高薪的職位其實就是「能說會道的工程師」。在團隊合作方面,國內一些高校對學生的要求並不很高。例如,我的一個朋友曾在國內某大學開設一門課程。開始時聽課的學生很多,但後來他發現,有30%左右的學生自動退出了。他大惑不解,便在課程結束後對退出課程的同學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大部分同學退出課程的原因竟然是:該課程的許多作業要求學生組成團隊,共同完成,但學生們卻對團隊合作的學習方式感到不習慣和不適應!

6.熱愛工作者在選擇就業崗位時,今天的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最熱門或收入最豐厚的工作,而不管自己是否真正喜歡這項工作。人人都需要錢,人人都希望有更多的錢。希望有錢不是壞事,但是一個僅僅為錢工作的人所能發揮的潛力是非常有限的,因為他凡事都會想「怎樣才能賺更多的錢」。 我更認可的是那些真正自覺、自信的學生,他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工作——因為只有做自己熱愛的工作,才能真心投入,才能在工作的每一天都充滿激情和歡笑。我想,後一種人才是最幸福和最快樂的人,他們最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最大的成功。有一位美國朋友把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翻譯為:「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you never have to work a day in your life」。這句話道出了「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的真諦。前一陣有一位非常優秀的華人經理來應聘一個資深職位。雖然他在技術和管理方面都很強,但我們還是拒絕了他。下面是我根據所有面試官的評語對他所做的總結:「他很希望離開目前的公司,但他沒有任何的理想或激情。他不在乎今後做什麼項目,只是一直追問待遇、職位、權力等問題。他如果只想做一個職業經理人,並在每月拿回家一個沉甸甸的薪水袋,那麼,他絕對不適合在我們公司工作。」Google的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還在斯坦福讀博士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對話,目的是探討為什麼斯坦福的博士和博士後的表現在給人的感覺上有相當大的差別。拉里:「我們的博士後也都是畢業於各名校,但是為什麼總是表現得不如博士呢?」謝爾蓋:「是啊,而且著名的研究幾乎都是由博士做出並發表論文,很少看到什麼突破性的工作是博士後做出來的。」拉里:「難道是讀了博士以後,人就變笨了嗎?那我們還是別讀了吧。」謝爾蓋:「我知道了。我們的博士在進入斯坦福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有激情的題目,跟隨自己喜愛的老師。」 拉里:「對,而那些有經費但是沒有博士生願意做的項目,教授只好聘請博士後來做。」所以,這又是一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例子。也許你認為,必須要做總裁、做科學家才會有激情,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在西雅圖時,曾經認識一個魚販。他在一個公開市場經營一個有名的魚店。他和他的每一個員工都相當有激情。如果你到他店鋪附近,你會看到他們唱著歌,把魚從車上一個個地扔到攤上。如果你進他的店鋪,一個個夥計會親切地把免費的熏魚或螃蟹腿送到你面前,讓你品嘗。有時,他們會把一條大魚放到你面前,問你「要不要照張像,以便騙你老婆說這是你釣到的魚?」有一天下班的時候,我看到這個店鋪正在數的鈔票都是別的店鋪的好幾倍。最近,我回到西雅圖,發現老闆不在了,他的夥計告訴我:「老闆的激情被一個書商相中,現在老闆出了一本暢銷書《Fish:Catch the Energy, Release the Potential》。出了書後,許多財富五百強的企業請他做顧問,教他們如何調動員工的熱情」。如果一個學生只想著自己將來能拿多少薪水,那麼他的成功必將是有限的。

7.積極樂觀者沉默不一定是金,謹小慎微也不一定總是為人處世的經驗之道。在機遇稍縱即逝的21世紀里,如果不能抱著樂觀的態度,主動把握機會甚至創造機會,機會也許就再也不會降臨到你的身邊,如果不能主動讓別人了解你的能力與才幹,你也許就會永遠與你心儀的工作無緣。在《給中國學生的第五封信》中,我提出了積極主動的三個重要性以及培養積極進取精神的各種要素:

1. 對自己的一切負責,把握自己的命運:我們必須認識到,不去解決也是一種解決,不做決定也是一個決定,

2. 沉默不是金:要想把握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就必須學會說服他人,向別人推銷自己、展示自己的觀點。

3. 不要等待機遇,而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坐等機遇上門,因為那是消極的做法。也就是說,在機遇還沒有來臨時,就應事事用心,事事儘力。當機遇尚未出現時,除了時刻準備之外,我們也應該主動為自己創造機遇,不能總是守株待兔,等著機遇上門。積極主動的人總有無窮的創造力。當Google決定在中國各高校成立Google Camp(Google俱樂部)的時候,主管該事情的工作人員來跟我討論相關事宜,以及如何啟動。而我對自己此前在全國20多個高校巡迴演講時遇到的一些非常積極主動的同學印象深刻。我馬上想起當時有一位北航的學生曾寄一份電子郵件給我,希望Google在北航做一個俱樂部。我也記起在浙大的一個積極主動的社團曾主辦我的演講,他們做得非常出色。我還記起在南大設計並發起用「六度空間」來尋找我的同學。於是我就跟我的同事們說,你們應該直接去找這幾位同學,因為他們是最積極主動的,是符合Google精神的,他們一定會提出很多想法,會成為我們Google Camp的骨幹。數月後,這幾位同學不但為Google Camp提出很好的意見,而且還在Google實習,開發出了Google Camp推向二十多個高校的計劃,甚至可能成為Google的員工。他們的積極主動讓他們脫穎而出,也讓他們得到了很好的培訓機會。對於積極主動,可能最大的擔憂就是「如果失敗怎麼辦」。這裡,我希望提醒各位同學:「半杯水是半滿還是半空,主要看你是在倒水入杯還是出杯。」希望每位同學都是不斷倒水入杯的的樂觀人。畏懼失敗的人會在失敗面前跌倒,並徹底喪失繼續嘗試的勇氣。而樂觀向上的人卻總能把失敗看做自己前進的動力,善於把失敗看成是提高自己的最好機會。顯然,樂觀向上的人更容易適應21世紀的競爭環境,更容易在不斷提高自己的過程中走向成功。最近有人提出在以上「3Q」之外還要加一個「AQ」。

AQ代表adversity quotient,也就是面對困難的能力。在這充滿機遇與挑戰的21世紀,我們確實需要高AQ的人才。

有一個人在前半生中經歷過失業、經商失敗、愛人死亡、發表演說失敗、角逐國會議員提名失敗、未被再度提名國會議員、想轉任地方官失敗、競選參議員失敗、角逐副總統提名失敗等一系列挫折,你能猜出他是誰嗎?這個一生中充滿失敗經歷的人就是美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政治人物,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的——亞伯拉罕·林肯。21世紀,年輕人的世紀; 21世紀,充滿希望的世紀;21世紀,充滿挑戰的世紀;21世紀,新一代的國際化人才大展鴻圖的世紀。

我將這封信獻給所有渴望在21世紀成功的青年,也將下面七句話贈給你們:

* 融會貫通者:聽過的會忘記,看過的會記得,做過的才能真正掌握

(Hear and you forget; see and you remember; do and you understand )。

* 創新實踐者:重要的不是創新,而是有用的創新

(What matters is not innovation , but useful innovation)。

* 跨領域融合者:重要的不是深度的解析,而是跨領域的合成

(What matters most is not analysis, but synthesis)。

* 三商皆高者:你的價值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而在於你貢獻了什麼

(Your value is not what you possess, but what you contribute)。

* 溝通合作者:只會思考而不會表達的人,與不會思考的人沒什麼兩樣

(The man who can think and does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what he thinks is at the level of him who cannot think)。

* 熱愛工作者: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熱愛的工作,你就會在一生中享受每一天

(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 積極樂觀者:半杯水是半滿還是半空,主要看你是在倒水入杯還是出杯


推薦閱讀:

揭秘:近年中國使領館遇襲事件
從中國實踐看民主
中國有多美?這就告訴您!
中國古代各朝女子服飾的演變 (轉)
李傑波:重審明治維新與中國近代變革

TAG:中國 | 國學 | 學生 | 李開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