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福音派信徒,還是歸正派信徒?
福音派信徒,還是歸正派信徒?
Johan Tangelder
一些傑出的歸正神學家,像司布爾(R.C.Sproul),甘雅各(D.James Kennedy)和巴刻(J.I.Packer)被稱為福音派神學家,但是,你可以既是歸正信徒,又是福音派信徒嗎?
什麼是福音派?我們是福音派信徒嗎?
福音派已經成為美國基督新教的主要形式,是美國基督教中規模最大、最活躍的一個委身教派,而且影響波及海外,尤以非洲和中南美洲為甚。
福音派由於公開參與國家事務,並強調福音的獨特性,樹敵頗多,為眾人敵視。在美國,福音派信徒仍然是近來人們可以公開貶損而不會惹上麻煩的團體之一。他們是嘲笑和偏見的犧牲品。許多世俗的『精英』對福音派信徒持非常負面的態度,近乎宗教偏見。任何以聖經中上帝的名義正面地提到的事,馬上就會有人提出一些負面意見。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約三分之一的學術界人士說福音派信徒「是民主的一個威脅」。
福音派的定義
許多人不喜歡福音派,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福音派準確地來說是什麼,卻含糊不清。要給福音派下一個定義,是非常困難的。
美國福音派的歷史,擁有大量豐富的神學和文化傳統。二十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從基要主義產生了現代福音主義的運動。新的領袖興起,想改革新教的基要主義,磨掉粗糙的稜角。他們針對基要派信徒從世界中退出,及知識分子封閉自己的現狀進行改革。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選擇使用了一個新的名字——福音派,代替基要派。
這樣看來,福音派是什麼呢?福音派神學詞典(The Evangelical Dictionary of Theology,1984年版)對此描述為「超越宗派與團體界限的現代基督教運動,強調遵守信仰的基本要旨,以及向外傳道的宣教事工」。因此,福音派不是一間教會,不是一個神學體系,也不是一個宗教團體。它是一項運動,沒有具體的地址或住所。它不是一個系統的、完整的體系,更是一種感覺狀態或思想傾向。福音派因開展的福音傳道、海外宣教、校園事工、組織援助以及有關社會、政治議題活動而得以著名。福音派肯定基督教的核心信仰。樂馬可(Mark A. Noll)在《新世界中的舊宗教》(The Old Religion in a New World)中主張,福音派信徒這一專有名詞被廣泛用來表示所有非現代主義的新教徒,或所有相信聖經是神啟示的話語,且與他人分享基督教信仰,並信靠唯有基督才能救贖的新教徒。
傳統長老會中加爾文主義的堅信者相信,當基督的最後一位門徒離世時,方言的時代就已告終。屬於五旬節派的神召會會友則認為,這種聖靈充滿的方言才是真基督教的標誌。藍道爾·巴默爾(Randall Balmer)在《福音主義百科全書》中,將二者都囊括在福音派的範圍里。但是許多福音派信徒要麼屬於無宗派的教會,要麼屬於傳統的教派,他們在這些教會或宗派中,是與眾不同的一個小群。
新福音派
許多福音派運動的新領袖喜歡自稱為「新福音派信徒」。這一新的術語由福音派信徒全國聯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的第一任會長哈羅德·約翰·奧肯格(Harold John Ockenga)首先提出。他強調學術,從而還擊不斷攻擊基要派反智主義的指控。他還強調基督徒應該參與政治,就社會和道德問題堅定立場。基督徒必須參與所在教會之外的世界事務。
卡爾·弗·亨利(Carl F.Herry)是新福音派早期傑出的領袖之一。於1947年,他在《現代基要派不安的良知》中,激烈抨擊基要派信徒。他主張,基要派信徒過於循世、超脫、反理智、不願意用信仰來影響社會和文化生活。他想將個人的深度與社會的廣度結合在一起,將歸信基督教的重要性與社會改革之必要性結合在一起。在1956年,亨利成為《今日基督教》的創刊編輯。這是一份頗具影響力的期刊,旨在引導和討論新福音派的神學思想、對社會問題的看法並教育等。
福音派的神學
因為福音派並不「統一」,所以很難描述其神學。福音派信徒在洗禮、聖餐中基督臨在的特徵、預定論及人的自由,以及教會的管理形式方面,意見各不相同。但是,在二十世紀里,絕大多數福音派信徒認為,他們意見一致的方面遠比導致基督徒全然分裂的異議更為重要。
然而,顯而易見的是阿民念主義的影響。藍道爾·巴默爾注意到,美國福音派總的來說已經放棄了加爾文主義有關預定論的觀念,支持阿民念的教義,高舉個人「選擇上帝」,因此人自己可以控制他(她)的屬靈命運。
但是,儘管內部意見不一,福音派運動的本質卻始終強調以下四個方面:
① 個人歸信的必要性。有些福音派信徒相信,一個人應當知道自己信主的日子。其他福音派信徒則主張,一個人何時信主,如何歸信並不重要。只需知道自己信主,並不一定要知道歸信的日期。
② 在靈性方面、教義及倫理方面,聖經擁有至高的權威。福音派信徒為聖經的無誤性辯護,反對現代主義及現代主義精神的侵害。
③ 基督的十字架是福音派信徒宣告福音的核心。基督的救贖工作為神與人之間唯一的中保被予以強調。耶穌基督是通往聖父的唯一道路。
④ 因為基督是唯一的道路,所以傳福音與宣教事工勢在必行。遵行大使命(馬太福音28:19/20),必須向失喪的、傷痕纍纍的世界傳講得救的大好消息。如喬治·馬斯登(George M.Marsden)所述,福音派以「熱心宣揚聖經所啟示的藉著耶穌的救贖工作使人得救的福音」為特徵。
但是,福音派的熱心宣教也受到了批評。宗教歷史學家馬丁·馬蒂(Martin Marty)注意到,強調「個人的敬虔與得救,通過個人的理解解讀周圍的世界」是福音派信徒的特徵。馬蒂認為,有史以來我們首次生活在一個基督教封閉於個人領域,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向公眾範圍宣講的時代。
肯尼斯·科林斯(kenneth J.Collins)在《福音派時刻:一種美國宗教的應許》一文中,提出了類似的批評。他斷言,「雖然美國的福音派信徒以引領罪人歸向基督而出名,但是在某些教會中,祭壇的呼召本質上已淪為一種禮儀,許多人不擅於帶領信徒進入真正嚴肅、寶貴的門徒關係中,這種門徒關係的標記是能耐心忍耐、奉獻時間,使他們進入基督里的完全」。
傳統的喪失
福音派的評論家認為,福音派由於錯解新教的唯獨聖經觀,以致患了歷史健忘症。當宗教改革者疾呼「唯獨聖經」時,是表明他們拒絕羅馬天主教無聖經根據的一切教義。今天的福音派信徒誤解了這一口號,把它看作是拒絕建立在聖經基礎上的所有信經和信條的理由,他們說,唯獨聖經。因此,取而代之,他們強調個人解釋聖經的「權利」。
因為福音派主張這種個人解經的主權,以致喪失對教會其主要傳統的正確評價。然而保守的福音派信徒認為美國文化需要重新找回過去的傳統,不知何故,卻認為教會需要丟棄她自己的傳統。結果,他們對待聖經及其神學都很輕率,雖然仍堅持聖經的無誤性和啟示性。
敵視傳統和教會歷史的根基會使人不假思索地否定過去,最終造成教會歷代累積的豐富資源,如神學反思、聖經默想和屬靈經歷都一併被丟棄。許多福音派信徒喪失了兩千年來神學反思的學術財富。他們的態度間接表明,研究過去的信徒,像奧古斯丁、特圖良、伯納德、托瑪斯·阿奎那、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等這些大人物的思想不會有任何收穫。在《絕對真理:把基督教從其文化中解放出來》一文中: 南希·佩爾斯(Nancy Pearcey)指出,教會歷史上的偉人是我們主內的弟兄姊妹,基督肢體的成員是超越時空的,通過研究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我們會受益匪淺。但是,拒絕基督教的歷史,試圖重新開始,就註定會失敗。這導致了反理智主義和神學的淺薄。
反智主義
「福音主義」這個詞仍然讓人想到反智主義。福音派信徒的思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福音派運動在很大程度上卻成了反知識運動,鮮有關於主流文化的意識呢?尋求人民的支持——福音派的友好作風,不重視教義,而是求助於「普通」百姓。
但是,福音派也有學術作風——將福音派信徒的熱心與傳統對神學和學術的強調結合在了一起。這種風格表明,在面臨各種思想的挑戰時,它能夠堅持得住。例如成立於1949年的福音派神學社團,就選擇吸收了想在聖經和神學研究方面形成福音派觀點的大量學術界人士為會員。福音派哲學社團,成立於1974年,是一個由致力於「在教會和學術領域均出類拔萃」的專業學者組成的組織。這兩個社團的會員中,都有歸正派的信徒。
有關教會的教義
福音派信徒對教會教義的態度顯露了內情——這個教義對福音派信徒來說,並不很重要。
許多福音派信徒不加批判地吸引主導美國文化的自由主義思想,簡單地應用於教會。他們認為教會是由平等、自治的個人組成的群體,各人經過選擇,委身在一起。教會不再是吸納個人的有機團體,當然也沒有個人順服的屬靈權威。福音派對於個人選擇所持的鼓勵態度使他們更容易離開某一教派或群體,加入另一個教派或群體。在今天消費者的文化中,消費者居領導地位。
維真大學的神學教授約翰·史泰克豪斯(John G. Stackhouse Jr.)認為,「當代的福音派已經分裂過無數次」。他評述說:「忠於一個團體,特別是一個地方教派和教派傳統,如今被視為是祖父母時代傳下來的罕見的傳家寶。我們忠於那些適合我們個人的組織……當這些組織不再適合我們時,我們就選擇另一個組織,另一個『品牌』或『產品』。」
在《解體中的福音派:葛培里時代保守的新教》中,哈特(D.G.Hart)寫到:「做為一名基督徒,不是成為某個運動的一部分,而是成為基督身體的一個部分。這是福音派運動還沒有學到的功課」。福音派信徒似乎把自己看作是一個運動,一個由志同道合的個人和組織組成的網路。他們擁有相似的根基,相似的教義,以及對敬虔與福音傳道同樣的關注。這種思想在二十世紀未期最終使教會福音機構取代了教會。福音派信徒建立了大量的福音機構和組織,目的是為了促進不同宗派之間的合作,特別是在福音傳道領域。大學校園基督徒團契(interVasity Christiain Fellowship)、國際學園傳道會(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 (葛培理佈道協會)、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 (世界宣明會)、基督教導航會(Navigators)就是大量福音機構中的一部分。簡言之,福音派機構的「事工」很興盛,這些「事工」不隸屬於某個教會或宗派,其功用是作為資源交流和互補。
後現代的福音主義
興盛的個人主義和消費主義結合最新的營銷技術,一起持續影響著美國宗教的前景。福音派運動主流的福音機構出現了一些名人、企業家領袖——他們是注重實效、願意為了人數的增長和教會的擴張而做事的市場商人。他們願意調整信息、崇拜方式、神學思想以滿足宗教市場的需要。他們成為表演者演繹故事,又通過個人的經歷給人們提供日常生活的建議。講解經文的證道已經被滿足會眾需要的專題證道取而代之。在這些大型的教會裡,看不到十字架,看不到硬的靠背長椅、管風琴、主日的正式服裝,或收奉獻的盤子。教會語言盡量避免使用。戲劇也扮演著主要的角色。讚美與崇拜被個人化與制度化。參加大型教會的人,可能遊走於不同的教會之間,或者常年做教會的訪客,認為自己沒有責任,也不需要委身,是無拘無束的流動基督徒——他們喜歡這樣的方式。他們顯然認為得救與應負責任的教會成員身份是可以分開的。諾爾(Noll)將大型教會描述為「屬靈的大型購物中心,目的是為了給生活在現代、緊張環境中的人們提供一些宗教資源」。
如今所謂「後現代福音派」的兩位名人是約爾·歐斯汀(Joel Osteen)和羅伯·貝爾(Rob Bell)。在美國,一個規模最大、無宗派的大型教會,雷克伍德教會(Lackwood Church),是由約爾·歐斯汀領導,他是一位在電視上傳福音的人,也是一位暢銷書的作者。這間教會在2005年的第一季度平均出席人數為32500人。歐斯汀的作品《現在就是你的最佳生命:活出你全部潛力的七個步驟》銷售近三百萬冊。這位42歲的牧師從來沒有上過神學院,也從未在他的父親即教會的前任牧師於1999年去世前,講過一次道。研究歐斯汀的評論家認為,他不重視人的罪性和悔改的必要性。在他的新教會中,看不到十字架,或其他傳統的宗教記號。
羅伯·貝爾牧師在1999年建立了馬爾斯山聖經教會(Mars Hill Bible Church),如今在先前的格威里(Grandville)購物中心擁有10,000的出席者。最近,他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維爾維特·埃爾維斯:重繪基督教的信仰》。貝爾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挑戰神學問題的人。他因為毫不看重歷史留下來的教義,所以只是提出問題,卻不提供答案或解決之道。他也不劃分信徒與非信徒,會友與非會友的分別。他認為這種劃分是武斷的,因為我們都走在一條路上。他建議我們把宣教士一詞改名為導遊,因我們不能讓別人看到自己沒有看到的事物。這位導遊是叫人看到無論他(或她)走到哪裡,耶穌總是在那裡。羅伯·貝爾想為那些對傳統描述的耶穌感到不滿的人提供一個新的形象。他呼籲基督的道路是人生最美好的可能道路。貝爾寫道,耶穌沒有宣稱自己的道路比別的路更好。他認為耶穌的跟隨者無論在哪裡發現了真理,都可以自由地宣告。這是個人支配上主。「各人的解釋事實上就是他或她個人的觀點。沒有人是客觀的」。結果,貝爾將信仰的真理減縮為「個人的選擇」或「喜好之事」。他鼓勵讀者質疑自己的信仰和教會的教導。他相信聖經是一部記述性的書,必須不斷地斟酌,不斷重新解讀。貝爾說,「我認為有時聖經可以成為新的金牛犢」。他呼籲信仰要同貧窮、不義和苦難作鬥爭,要把這個世界變成上帝可以來的那個樣式。他渴望把上帝的國帶到地上。天堂來到人間。對耶穌來說,問題不是「我如何上天堂」?而是「我如何把天國帶到地上」?換言之,在貝爾的後現代教會中,一個宗教在客觀上是否真實並不重要,它能否給信奉它的人帶來益處,這才是重要的。
歸正派信徒,還是福音派信徒?
許多教會歷史學家錯誤地把歸正派的傳統看作是美國福音派的實質。我們與福音派有一些根本的分歧,但是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宣教的熱情,救恩中的喜樂,學習他們個人虔誠的生命,以及崇拜與傳道的熱心。雖然我們與福音派共享基本的聖經教義,但是保守的歸正派信徒強調個人得救中上帝恩典的核心作用。我們堅信教會的會友身份不能與救恩分開。我們相信基督建造他的教會,如建一個家一般——這個家有聖靈做父母,還有他的兒女。一個家不是一場運動。我們安息在上帝的恩典里,反對信主是出於個人選擇的說法。我們共有傳統的信仰告白,如三個統一的信仰告白,海德堡要理問答、比利時信條和多特信經等。我們都承認加爾文描述有關人類墮落的情景、救贖中上帝的恩典與主權,以及上帝律法自證的尊嚴。加爾文說,信徒的目標是使他們的行為符合上帝的公義。與許多福音派的信徒不同,歸正派的信徒強調聖經的完整性,而不是只強調其中一部分或某些部分。同時強調在實際生活中熱愛上帝,常與上帝交通。這種熱愛可能表現出「無法形容,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1:8)。
歸正派的傳統是專註於上帝和他的榮耀,其中心是上帝,而不是人。歸正派異象的核心是「三位一體的上帝掌管著整個宇宙」。歸正派基督徒不認為他們能夠把天國帶到地上。聖經中沒有一處提到上帝的國是人努力的結果。上帝的國就是上帝的統治,這是上帝設立的,也唯有他能夠設立。總而言之,為了福音的緣故以及我們聖約中的年輕人,我竭力要求歸正派的信徒珍愛、看重自己的傳統。如約翰·波爾特(John Bolt)在《基督徒與今日的歸正》(Christian and Re-formed today)中評述說:「如果基督徒不再看重自己的傳統,通常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它真正的寶貴所在,他們不信這是基督教最純凈、最真實的表達」。
《轉自:基督教聖城網,標題自加》
推薦閱讀:
※唐崇榮 約翰福音 第103講
※我們公開的禱告 司布真 - 忠心事奉 - 古舊福音
※風水教育基礎知識 - 小偷的福音 - 半島博客
※看福音(約翰·麥克阿瑟)
TAG: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