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能屈能伸,韓信也是大丈夫

能屈能伸,即在不得志時能承受屈辱,剋制忍耐,在得志時能施展抱負。所謂「知行知止惟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韓信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也是當之無愧的大丈夫。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人物,漢高祖劉邦與他相比,恐怕也要遜色三分。韓信的一生富有極強的傳奇色彩。他起自布衣,早年窮困潦倒,鬱郁不得志,差點 被斬首。後來時來運轉,遇到了蕭何,才得以施展才華,為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可謂是西漢的第一大功臣。但是,這位大功臣早年也是忍辱負重,才有了 後來出頭的機會,其中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便是漂母賜飯,跨下受辱的故事。  韓信本是淮陰人,出身貧寒。史書對他沒有明確的年齡記載, 依據各種有關情況的判斷,大約出生在秦始皇統——中原的戰爭開始(公元前230年)之後不久。他自幼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過著艱難 窮困的日子。韓信大約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家庭不幸降臨,母親去世了,只留下他孤零零一個人。韓信自母親去世之後、立志成名的決心愈來愈堅。他不屑於務農、 做工、經商,而醉心於學武習兵。但現實生活卻是無情的,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第一,這是很有道理的。失去母親的照顧,又不會料理生活,沒有經濟來源, 吃飯便成了韓信的最大問題。他過著流浪乞討的生活,常常四處尋食,或到熟人家混飯吃。他曾經多次投靠在鄰鄉的一個亭長家裡求食,一連幾個月。亭長的妻子很 反感他,就設法趕他走。於是每天全家都提前吃飯,等韓信到吃飯的時間去時,已沒有飯了。韓信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從此便不再去亭長家了。   壯士也要為「五斗米折腰」,再也沒有地方可以混飯吃了,只好學姜太公到河邊釣魚謀生。但狡猾的魚兒偏偏不上釣,韓信也只有繼續挨餓。這天,就在韓信釣魚 的地方,有幾位老太太在那裡漂洗絲棉。其中一位老太太見韓信饑寒交迫,知道他沒有飯吃,便把自己帶來的的飯分一半給他吃,幾十天過去了,韓信很感動。在漂 母做完活與自己分手時,韓信誠懇地對她說:「我將來一定要百倍地報答您。」漂母覺得他很不爭氣,憤憤答道:「你這樣一個男子漢大丈夫,自己不去掙飯吃,我 覺得你可憐,才給你飯吃。像你這樣沒出息的人,誰指望你報答,你還是自己快找謀生之道吧。」韓信心中痛苦極了。他知道好心的老太太不可能理解自己,也便沒 有解釋,但已在心中暗暗立誓。  當時,淮陰市有一個屠夫對落落寡合又清高的韓信很反感。一次,年輕屠夫當眾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 高又大,身帶佩劍,其實是個懦夫。」他叉開自己的雙腿,無恥地要求韓信:「你要是個不怕死的男子漢,就抽出寶劍把我殺死;你要是不敢殺我,就從我的胯下爬 過去。否則,你就別想離開這個地方。」一句話激起心高氣傲的韓信滿腔怒火。他瞪著面前醜態百出的無賴,思緒如奔騰向前的淮河水,久久不能平靜。他真想抽出 寶劍,將這個無賴一揮兩段,但是他自知不是這個屠夫的對手,如果不爬必定會討來一頓拳腳;而如果爬了,也頂多只是被人嘲笑,權衡利弊後,韓信終於低下了他 那高傲的頭顱,匍伏在地上,從屠夫的胯下爬了過去。周圍聚信的圍觀者,一齊鬨笑起來。他們都以為韓信真是一個懦怯的人。他們哪裡知道,韓信此舉是他內心斗 爭勝利的表現,是一位曠世奇才的大智大勇,唯有大丈夫,才有的能屈能伸的胸襟。韓信在孤獨、貧困、屈辱中度過了青少年時期,從而形成了他特殊的志向、才 華、情感和性格,給其日後的功業創造了許多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韓信20歲左右的時候,我國爆發了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公元前209年 (秦二世元年)7月,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並很快燃成燎原之勢。面對這一形勢,韓信看到了秦朝的必然滅亡。但究竟鹿死誰手,誰能最後滅秦並 平定天下,一時還難以看清。他深知自己缺少必要的政治條件,無法獨立起兵;但自己有智慧和才能,必須以一個強有力的人物做依靠,從而完成滅秦並平定天下的 大業,實現自己的抱負和志向。  韓信滿懷抱負,一心想投靠項梁,可惜項梁沒有重用他。後來,韓信認識了劉邦的謀士蕭何。蕭何認為韓信是 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幾次向劉邦推薦,但同樣沒有引起劉邦的重視,韓信覺得劉邦不重用自己,便連夜離開南鄭。蕭何聽到韓信跑了,來不及向劉邦打招呼,就 連衣帶人去追韓信。這就是著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足智多謀,又與劉邦共同起事,劉邦沒有蕭何,就象失去了左右手,所以成天坐卧不安,非常生氣。   兩天以後,蕭何突然來見劉邦。劉邦又氣又喜,責怪他為什麼也私自逃跑。蕭何向劉邦解釋說:「我哪敢逃跑?我是去追趕逃跑的人。」劉邦問:「你去追誰?」 蕭何說:「我去追韓信。」劉邦不以為然,罵道:「逃亡的將領有幾十個,你從來沒有去追趕;你說去追韓信,這明明是在欺騙人。」蕭何趕快向劉邦解釋說:「大 王,你不知道,那些逃跑的將領才能平庸,並不難得,象韓信這樣的將領才是舉國無雙。大王若是只打算長期在漢中當王,不謀進取,不用韓信倒也可以;但是,如 果想爭奪天下,缺了韓信,就沒有人為你領兵征戰,你的願望就實現不了。所以用不用韓信,就看你今後做什麼打算了。」劉邦一聽,急忙說:「我也很想向東發 展,哪能長期在這裡當這個不爭氣的漢中王呢?」蕭何乘機說:「你既然決計東征,就要任用韓信。你能重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如果仍然不肯重用,韓信終究還 會逃跑。」劉邦不得已地說:「看在你丞相的面上,就讓他當個將領吧。」蕭何說:「即使讓他當個將領,他仍然不肯留下。」劉邦猶豫了一會兒說:「給他個大將 噹噹,怎麼樣?」蕭何十分高興,立刻贊同說:「太好了!」  漢王劉邦答應拜韓信為大將。拜將儀式結束以後,韓信被讓到上座,劉邦問道: 「蕭丞相多次在我面前推薦你,你有什麼錦囊妙計呢?」韓信沒有直接回答,卻反問劉邦:「大王要東征,奪取天下,你的對手難道不正是項羽嗎?」劉邦回答 「是」。韓信接著又問:「你自己權衡一下,論勇悍仁強,你和項王相比誰強?」劉邦沉默了一會兒,說:「我不如項王。」  韓信見劉邦還有 點自知之明,便又繼續說道:「是呀,我也認為你比不過項羽。我曾在項羽手下干過,很了解他的為人。他是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一聲怒吼,就能嚇退成千上百的 敵人;但是他缺乏頭腦,不善於任賢用能,駕御良將,所以這不過是『匹夫之勇』。項羽待人還算恭敬慈愛,談吐也比較溫和,部下有了疾病,他又很同情,為他們 分憂,並把食物分給他們;但是當部下立了功,應該封賞時,他又很慳吝,猶猶豫豫,遲遲不肯把印綬頒賜給人家,這不過是那些見識短淺的『婦人之仁』。接著, 韓信指出,項羽雖然稱霸天下,駕御諸侯,卻違背義帝的盟約,分封親信,所以諸侯都不滿意;項羽為人殘忍,所過之處,燒殺搶掠,天下多怨,百姓不服。所以項 羽名為霸王,實際上很不得人心;項羽貌似強大,但很容易由強變弱。他對劉邦說:「如果您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勇武之士,有什麼強敵不能被您誅滅?如果 您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給功臣,誰還敢不唯命是從?如果您統率仁義之師,並利用許多將士思念故鄉的心情,進行東征,有什麼敵人不被您打得落花流水?」他認為, 秦朝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率領的秦軍死傷不可勝計,項羽又把降卒二十餘萬全部活埋,只有他們三個人例外,秦中父老對他們早巳恨之入骨髓,項羽硬是把他們 分封為王。另一方面,劉邦入關之後,秋毫無犯,並廢除秦時苛政,與秦百姓實行約法三章,所以人人都希望讓劉邦在三秦地區稱王;對項羽違背盟約,把本來應該 封在關中的劉邦,封到偏遠的南鄭,三秦地區的百姓也憤憤不平。所以,韓信對劉邦說:「如果您舉兵東征,三秦地區可以傳檄而定!」  這 里,韓信精闢地分析了滅秦後的形勢,不僅預測到楚漢之間必將爭奪天下,而且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利弊得失,指出項羽雖然強大,但是由於他只有匹夫之勇,婦人之 仁,諸侯不平,百姓多怨,所以會由強變弱;劉邦雖然弱小,但是只要順應民心,適時東征,迅速平定三秦,就會由弱變強,為以後的發展創造條件。韓信在分析形 勢時,不是單純從軍事力量的對比著眼,而是把戰爭的勝負同人心的向背緊密聯繫起來,表現了超人的政治遠見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同時提出了東進的具體部署,使 劉邦看到了希望。所以,劉邦聽了,喜出望外,感嘆自己跟韓信相見恨晚。接著就根據韓信作的計策,著手部署兵力。一方面讓蕭何留守南鄭,鞏固後方,負責向前 方輸送兵員和糧餉;一方面調兵遣將,親自率軍進攻關中。從此,韓信真的登上了歷史舞台,在楚漢戰爭中嶄露頭角。  垓下會戰徹底打敗項羽 為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後,劉邦封韓信為楚王。韓信到達封地,找到當年曾分給他飯吃的那位老大娘,賞給黃金一千兩作為報答。又找到那位亭長,只賞給他一百 錢,對他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最後,他召來那位曾讓他受到胯下之辱的屠戶,不但不殺他,反而還任命他為楚國中尉,並對將領們說:「他是一 個壯士。當時他侮辱我時,我難道真的不敢殺他嗎?不是的。但我殺了他就不能成名,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了,所以我忍辱而達到了現在的境地。我真該謝謝他啊, 他磨練了我的意志!」  一般說來,能屈能伸不像是智謀,更體現出一種器度,一種素質。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很多人都會碰到不盡人意的事, 而這時,敢於碰硬,雖不失為一種壯舉,但非要用雞蛋碰石頭,做些無謂的犧牲,也就沒必要了。所以韓信的能屈能伸仍然是一種智謀,一種投資痛苦、回收時間較 長的智謀,甚至還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大智謀。正如韓信自己所說的,沒有當年忍胯下之辱,哪有後來的齊王楚王?哪有後來的淮陰侯?
推薦閱讀:

韓信被殺,是高祖預謀,還是呂后先斬後奏
韓信有兩個娘,親娘和接濟過他的「娘」的墓地規模比韓信的還要大
韓信受辱
韓信遺孤一說的存疑點
詠韓信

TAG: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