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預防貧血。海帶中含碘和鐵較多,碘是製造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鐵是製造血細胞的主要原料,產婦多吃這種蔬菜,能增加乳汁中的含量。新生兒吃了這種乳汁,有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防止因此引起的呆小症。鐵是製造紅細胞的主要原料,有預防貧血的作用。 推薦食譜:海帶排骨湯 芝麻:芝麻中富含蛋白質、脂肪、鈣、鐵、維生素E等多種營養素,是新媽咪產後十分需要的營養,可提高和改善飲食的營養質量。貼心小叮嚀:最好選擇黑色食品——黑芝麻,它的營養價值要比白芝麻更高一些。 紅蘿蔔:含豐富的維他命A、B、C,是產婦的最佳菜肴之一; 黑豆: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及維他命A、B、C,對腳氣浮腫、腹部和身體肌肉鬆弛者也有改善功效; 蛋白質的來源:牛肉、魚、蝦、雞蛋、動物內臟、豆製品等; 鈣的來源:牛奶、蛋類、貝殼類、豆製品、燉骨湯; 鐵的來源:肝、心、蛋黃、牛肉、鯉魚、蝦、綠色蔬菜、香菇、黑木耳等; 維生素的來源:糙米、小米、玉米、黑米、豆類、蔬菜、水果; 宜食食物包括:黑米、紫米、甲魚、豬肉、羊肉、牛肉、豬肝、羊肝、豬血、烏雞、鯧魚、黃魚、章魚、鰻魚、鱔魚、烏賊、海參、帶魚、黑木耳、黃花菜、菠菜、小白菜、莧菜、油菜、柿子椒、胡蘿蔔、番茄、藕、紅棗、松子、桑葚、蓮子、龍眼肉、花生、葡萄等; 雞湯、豬蹄湯要適量:很多人都認為分娩時出血多,應當多吃一些雞湯、豬蹄湯等滋補湯。殊不知,如果天天吃、頓頓吃,就會引起腹脹、腹瀉等癥狀。產後第一周的食譜應多以清淡為主,比如雞蛋湯、魚湯等。魚湯營養很豐富,但要先去掉上層的油,湯不要過咸。產後5—7天應以米粥、軟飯、碎面等為主食,不要吃過多油膩的東西; 喝肉湯不必連續不斷地持續一個月 喝肉湯不必連續不斷地持續一個月,產婦每天吃2~3個雞蛋,配合適當的瘦肉、魚肉、蔬菜水果也就夠了。奶水充足的不必額外喝大量肉湯,奶水不足可以喝一些肉湯,但也不必持續一個月。攝入脂肪過多,不僅體形不好恢復,而且會導致孩子腹瀉,這是因為奶水中也會含有大量脂肪顆粒,寶寶吃後難以吸收。偏冷性的果菜最好避免(特好是分娩後7~10天內的產婦),如冬瓜、椰子水、楊桃汁、西瓜(但夏天可以吃少量)、梨子(鴨梨)、山楂、檸檬、大白菜、橘子、桔子、柿子、草莓、芒果、腌黃瓜、哈密瓜、竹筍、白蘿蔔、茄子、韭菜、大蒜,少吃苦瓜、枸杞菜、芹菜寒涼的菜肴.嗆奶怎麼辦? 新生兒的吞咽協調能力不強,很容易就嗆奶了。再加上媽媽的奶水太沖,寶寶來不及吞咽,這樣的情況就會更嚴重了。媽媽在餵奶的時最好先用中指和食指手分開壓住乳暈,讓乳汁緩慢地流進寶寶嘴中,這樣就可減少嗆奶打嗝怎麼辦? 避免寶寶打嗝的最好辦法就是每次餵奶後幫助寶寶拍嗝:豎著抱起寶寶,輕輕拍打後背5分鐘,或者可試試用手掌按摩寶寶的後背。如果寶寶還是會打嗝,就把他豎抱起來,使其上身直立,或在寶寶上半身墊些枕頭,使上身保持傾斜,這有利於胃中空氣的排出奶瓶寶寶3大餵養原則 原則1:奶嘴的孔不能開得太大,否則易使嬰兒一下吸入過多的奶而嗆著。 原則2:餵奶時得將奶瓶後部始終略高於前部,使奶水能—直充滿奶嘴,這不致使嬰兒吸入空氣。 原則3:不要讓嬰兒平躺在床上吸奶瓶,最好抱起嬰兒,使其頭略高於身體,這樣不易發生奶水返流或吐奶。寶寶癟起小嘴,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隨即啼哭起來,聲音越來越大。寶寶的悄悄話:媽咪,我餓了(or尿布濕了or不舒服了or媽咪好久沒理睬我了如果寶寶不停地哭鬧,但是媽咪抱在懷裡就停止哭鬧,很可能是媽咪抱寶寶太多讓寶寶養成了要時刻抱著的習慣。如果按常規的方法怎麼哄都哄不住,那就要仔細檢查寶寶是否身體有什麼不適,最好帶寶寶看看醫生。描述7:寶寶睡眠不踏實,不停地吸吮他的舌頭、嘴唇,或者將小手往嘴裡塞,用小手擊打雙頰,頭搖來搖去,彷彿在尋找什麼,隨即開始啼哭。寶寶的悄悄話:媽咪,我好餓啊!快給我運送糧草。描述8:寶寶眉筋突暴,臉部皮膚髮紅而且目光獃滯。寶寶的悄悄話:壞了,媽咪!救命啊,我要拉臭臭!描述9:聽到媽咪的聲音,寶寶立刻轉過頭來看著媽咪,並隨著媽咪的移動而轉動頭部。寶寶的悄悄話:哦,媽咪!我是多麼地愛你!描述10:寶寶自得其樂地玩弄舌頭,吧嗒嘴唇,吮手指,吐泡泡。舒緩地揮胳臂踢腿。寶寶的悄悄話:噓,我現在感覺很舒服,我想自己玩一會兒,千萬別打擾我哦!描述11:寶寶一向神氣活現的雙眼突然黯然無光,並且顯得有些獃滯。寶寶的悄悄話:媽咪,我病了。快帶我看醫生吧!描述12:寶寶醒了。每次媽咪拉開窗帘,寶寶便眯縫起眼睛同時噴嚏連天。寶寶的悄悄話:別緊張,媽咪!我沒有感冒。光線刺激我的眼睛和鼻腔內神經,我的鼻子有一點點痒痒。描述13:當媽咪和寶寶說話時,寶寶看著媽咪的臉,嘴唇不停地蠕動。寶寶的悄悄話:媽咪,我好喜歡你的聲音!請不要停下來,我也在學習說話。描述14:寶寶睡在爸爸和媽咪之間,盡量將兩隻小胳臂伸得直直的,將爸爸媽咪隔離在有效的距離之外。寶寶的悄悄話:爸爸媽咪請注意,現在是我睡眠時間,不是你們親熱時間。描述15:見到某人,寶寶扭轉頭,盡量躲避某人。寶寶的悄悄話:哦,拜託,媽咪說沒禮貌的寶寶不是好寶寶。我不能說我不喜歡你。不過,你還是知趣點,離我遠遠的吧!描述16:寶寶大腳趾後伸,甚至腳板僵硬指向地板,或者腳趾輕度彎曲。寶寶的悄悄話:媽咪,這是我疼痛的暗號。大腳趾後伸:疼痛不是特別厲害。腳板僵硬指向地板:疼痛劇烈。腳趾輕度彎曲:有點不太舒服。以上列舉的只是一些嬰兒常見的新媽咪不太容易理解的體態語言。事實上,每個嬰兒傳遞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不管你養育一個寶寶還是多個寶寶,每個寶寶的出生對媽咪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寶寶總試圖以某種奇特而與眾不同的方式來向媽咪傳遞某些信息。因此媽咪要細心觀察寶寶,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逐漸了解寶寶獨特的心理需要。媽咪態度會影響寶寶的情緒媽咪:對寶寶的體態語言十分敏感,能正確理解寶寶的體態語言並積極給予回應。寶寶:對媽咪十分滿意,寶寶看起來非常舒心。寶寶在媽咪的積極回應下越來越多地使用體態語言,並因此變得更加聰明活潑。媽咪:對寶寶的體態語言視若無睹。寶寶:寶寶對媽咪的冷漠十分失望,失去「說話」的興趣,並日益沉靜呆板,長大後變得內向、孤僻。媽咪:對寶寶的語言十分敏感,但因無法正確理解寶寶的體態語言而顯得手忙腳亂,對寶寶的回應顯得非常不得法。寶寶:因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寶寶看起來很不快樂並且越來越煩躁。吸奶時間過久,會咽入過多空氣,易引起嘔吐,而且也會養成日後吸吮乳頭的壞習慣。一般來說,在新生兒及小嬰兒時按需哺乳比較好,隨著嬰兒月齡的增加,漸漸過渡到按時哺乳,3~4個月後每隔3~4個小時要哺乳一次,夜間可以間隔1次餵奶時間,慢慢養成按時吃奶的習慣。側抱:家長常常採用讓嬰兒平卧在懷裡的姿勢抱孩子,但事實上這樣往往無助於安撫寶寶。美國專家認為,剛剛降生的嬰兒事實上還沒有準備好迎接新的環境,對他們來說,從子宮的溫暖環境里出來就類似於讓普通人類從樹上掉下來,刺激了人類與生俱來的「莫洛反射」,表現為哭鬧不停。而把嬰兒豎直抱起或側抱則會關閉這一反射,讓寶寶儘快安靜下來。聲音:其實胎兒在母體中的環境並不是非常安靜的,包括母親血管流動的「刷刷」聲、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腸胃蠕動的聲音、說話的聲音等等。新生寶寶耳膜較厚,對於成年人來說有點響的聲音對新生兒來說可能剛好合適。家長可以為寶寶營造這種類似的聲音環境,使用吹風機、吸塵器、收音機、烘乾機、流水或選擇「白噪音CD」,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對著寶寶的耳朵「噓」聲也讓寶寶很受用,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搖晃:在媽媽的子宮裡,無論媽媽在走路、坐著看電視,或是睡覺時翻身,寶寶的感覺就像在海上坐船一樣舒適,因此輕輕地搖晃會受到新生寶寶的喜歡。但專家提醒家長注意:搖晃寶寶的幅度要小而快,不適當的搖晃可能導致嬰兒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猝死。吮吸:寶寶在預產期前3個月就開始練習吮吸手指了。把你的手指放在嬰兒的嘴巴里,或是給他使用安撫奶嘴。吮吸不僅能夠緩解寶寶的飢餓感,還會激活大腦深處的鎮靜神經,將寶寶帶入深沉的平靜,讓寶寶進入滿意的放鬆階段在母乳充足的情況下,母乳餵養的新生兒一般不需要喂水或果汁,此期的母乳為初乳及過渡乳,乳汁中除了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外,還有豐富的免疫成分及水分,都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在新生兒期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喂水及果汁,以及添加任何輔食。怎樣知道寶寶吃飽了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根據每次吃奶量的多少就能知道寶寶是否吃飽。然而,怎樣知道母乳餵養的寶寶是否吃飽,我們可以根據寶寶的表情、體重、增長的情況來判斷,,常用的估測方法如下。若寶寶已吃飽,則有滿意的表情,很安靜,體重增長較快,每日有2—3次黃色軟便。反之,沒有吃飽,寶寶常有不滿足的表情,如哭鬧不安、四處張望、體重不增或增長慢,大便色澤偏綠色等表現。可以通過表情及體重增長情況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寶寶生病的前兆表現1、食慾。健康兒童能按時飲食,食量較恆定。若發現食慾改變,食量減少或拒食,往往是患病的前兆表現,特別是急性病。如急性肝炎,早期多無任何癥狀,只是不想吃東西,或噁心、嘔吐。 2、睡眠。嬰兒患病前通常夜間睡覺不好,表現出啼哭或煩躁不安,如嬰兒出現發熱、腹痛、肛周瘙癢等。由於不能用言語表達,只能以哭吵不安來表示,一般哭聲尖銳,呈陣發性,哭鬧時伴有面色發青、手足蹬動、頭部後仰、腰部挺抻等。當然某些生理狀況如飢餓、過冷、過熱、大小便等,也易使睡眠不安或哭鬧,但當要求滿足、不適解除後哭鬧和不眠立即就會停止,這些屬生理性哭吵,應加以鑒別。而某些疾病如腦膜炎、中毒等,又可以使患兒出現嗜睡,即睡眠時間突然延長,整天昏昏欲睡。 3、情緒。小兒患病常有情緒改變,若忽孩子然變得不受玩,愛哭鬧,往往是疾病的早期反應,如結核性腦膜炎,在出現神經系統癥狀之前,可先有情緒、精神改變,如性情暴躁或膽小怕事等,然後才出現發燒、嘔吐、嗜睡等癥狀。 4、面色。健康兒童多面色紅潤。急性發熱的病兒則面色發白或發紫,這常常預示小孩子患肺炎、心臟病或某些食物中毒等。貧血或失血的小孩除了面色蒼白以外,還常伴有口唇、牙齦蒼白。 5、呼吸。正常的小孩呼吸平衡而有節律性,健康的嬰幼兒不超過40次/分,兒童不超過30次/分。若發現孩子呼吸時快時慢、呼吸深淺不一,應引起注意。肺炎的小孩常常呼吸增快,伴有兩鼻翼扇動、口鼻周圍發青等;氣管炎的小孩可在喉部聽到咕嚕咕嚕的痰聲;哮喘的小孩則有一種特別響亮的哮鳴聲等。 6、大便。如果不是吃了大量的西瓜或西紅柿等紅色食品,紅色便一般提示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應及時治療;綠色便常出現於三天之內的正常嬰兒,但三天之後出現綠色便則多為消化不良引起的;白色便為肝炎或膽道疾病所特有,且小兒皮膚髮黃。我家寶寶現在已經6個多月了。在他剛出生的時候,因為臍帶繞頸缺氧,在新生兒科呆了半個多月時間。在那兒,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打鹽水,吃奶很少。出院後漸漸有所好轉。6個月時打了2個預防針,分別是乙肝疫苗和流感VIB疫苗。然後就感冒了。現在感冒似好了,但吃的很少。6個月體檢時,體重6.5千克,身長65.3厘米,頭圍42.2厘米。就拿今天說,11:30餵了,現在已經15:50,只吃了70ml的奶,就不肯吃了。作為父母,我們很著急!應該怎麼辦呢?敬請您的答覆!專家答覆:您家寶寶出現這些問題,很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1)生後吃奶一直很少,未把寶寶的胃撐開;(2)6個月時接種疫苗又出現了「不思飲食」的正常反應;(3)感冒本身可使寶寶的胃腸道功能減退,同時造成寶寶胃中消化酶分泌的量減少,從而影響寶寶的食慾。這些諸多的原因使得您家的寶寶變得不愛吃奶。改進建議:1. 適當增加寶寶的活動量,比如嬰兒被動操、嬰兒撫觸、嬰兒游泳等。2. 適當增加寶寶每天飲入涼白開水的量。3. 中醫科就診,調理脾胃。4. 不要過於著急,應有耐心,逐漸增加寶寶每一次奶的攝入量:如寶寶敏感,可每次按1-2毫升的量增加,如寶寶不敏感可每次按5毫升的量增加,以擴大寶寶的胃容量。5. 在短期內攝入量上不去的情況下,應設法使寶寶能攝入足量的蛋白質,以保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如:適當增加魚肉和雞蛋的量等。指導專家: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醫師張峰網友提問:我家寶寶現在已經6個多月了。在他剛出生的時候,因為臍帶繞頸缺氧,在新生兒科呆了半個多月時間。在那兒,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打鹽水,吃奶很少。出院後漸漸有所好轉。6個月時打了2個預防針,分別是乙肝疫苗和流感VIB疫苗。然後就感冒了。現在感冒似好了,但吃的很少。6個月體檢時,體重6.5千克,身長65.3厘米,頭圍42.2厘米。就拿今天說,11:30餵了,現在已經15:50,只吃了70ml的奶,就不肯吃了。作為父母,我們很著急!應該怎麼辦呢?敬請您的答覆!專家答覆:您家寶寶出現這些問題,很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1)生後吃奶一直很少,未把寶寶的胃撐開;(2)6個月時接種疫苗又出現了「不思飲食」的正常反應;(3)感冒本身可使寶寶的胃腸道功能減退,同時造成寶寶胃中消化酶分泌的量減少,從而影響寶寶的食慾。這些諸多的原因使得您家的寶寶變得不愛吃奶。改進建議:1. 適當增加寶寶的活動量,比如嬰兒被動操、嬰兒撫觸、嬰兒游泳等。2. 適當增加寶寶每天飲入涼白開水的量。3. 中醫科就診,調理脾胃。4. 不要過於著急,應有耐心,逐漸增加寶寶每一次奶的攝入量:如寶寶敏感,可每次按1-2毫升的量增加,如寶寶不敏感可每次按5毫升的量增加,以擴大寶寶的胃容量。5. 在短期內攝入量上不去的情況下,應設法使寶寶能攝入足量的蛋白質,以保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如:適當增加魚肉和雞蛋的量等。指導專家: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醫師張峰怎樣安撫哭鬧的新生兒寶寶為什麼哭?1.飢餓的信號在寶寶身體正常的情況下,寶寶第一聲的哭,是在跟媽媽說:「我真的餓了,你喂喂我吧。」所以我們要觀察寶寶。2.身體不舒服的信號如果寶寶哭鬧的時間比較長,就要看一下寶寶是不是有什麼不舒服,量一下寶寶的體溫,新生兒(30以內的寶寶)的正常體溫是37.5度以下,如果寶寶哭的時間長,如果寶寶今天34天了,量寶寶的體溫如果超過37.2度,那有可能是低燒,原因可能是蓋的多了,吃的奶少了;另外就是看寶寶是不是解了大小便,如果寶寶拉了,尿了,他的表現就是哭,媽媽看一下,把尿布換了,換完了寶寶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哭了。3.感覺不安的信號現在年輕的媽媽們害怕晚上睡覺壓著寶寶,都給寶寶準備了小床,但是放在小床上以後,寶寶心理上會覺得媽媽離他太遠了,沒有安全感,所以他睡的不踏實,在這個時候抱到媽媽的身邊,抱著寶寶,拍拍寶寶,寶寶馬上就不哭了。洗澡時發脾氣原因:如果寶寶曾在洗澡時碰到不愉快的事,就會害怕洗澡。比如,水溫不對勁:寶寶的皮膚嬌嫩,對水溫的感受和大人有很大的差異,媽媽覺得夠熱,寶寶就覺得燙了。被洗澡水燙過,寶寶就會在下次洗澡時發脾氣。害怕或者受驚:寶寶突然被脫光衣服、放進陌生的水裡,緊張不安在所難免。有的媽媽把肥皂或者沐浴液直接往寶寶的身上抹,要麼硬硬的,要麼涼涼的,弄得寶寶一驚一乍,感覺不好。對策1.小心調試洗澡水的溫度,不要忽冷忽熱,不要用手試水溫,最好準備一個溫度計,或用胳膊試水溫。2.給寶寶裹一塊大毛巾入浴吧!那樣會消除寶寶的緊張,寶寶就會很放心地把自己交給媽媽,媽媽托寶寶身體的手也不那麼容易打滑。粘人,不抱就哭這個現象很普遍,是寶寶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必擔心會養成哭著要挾大人抱的習慣。育兒專家說,受到充分摟抱和愛撫的寶寶,以後反而哭得少,不纏人;不大被關注的寶寶,情緒焦躁,更易哭鬧。哭鬧撒嬌是這個月齡寶寶建立信賴的基礎。這就需要大人的耐心了。不過,媽媽也不要勉強自己的雙臂,酸疼的時候也可以不抱。對策1.除了抱,不妨用眼神安慰寶寶。媽媽來到他的身邊,溫柔地微笑著看他,輕輕地和他說話。寶寶看到媽媽的笑臉,會比較安心,哭泣也許就會停止了。2.用玩具逗寶寶玩。解決孩子哭鬧的辦法1.把孩子抱起來摟在懷裡。放心,孩子還小,不會把他寵壞。2.如果你發現孩子餓了,就該給他餵奶。如果剛餵過不久,那麼給他一個奶嘴吸會兒再喂。3.有些孩子,走一走、搖一搖就能把他哄睡著,而有些孩子更喜歡被毛毯包裹起來,一被裹起來就會安靜下來。4.如果孩子煩躁,給他唱歌或放音樂聽聽。伸伸胳膊,伸伸腿,寶寶健康長得壯。家裡照看孩子的老人們都會一邊說著,一邊幫孩子胡嚕胡嚕。「這『胡嚕』也就是民間最早為孩子做的撫觸按摩。上海康堯小兒推拿中心王德敏醫師說,撫觸是新生兒期至嬰兒期,對寶寶進行的一個早教的操作,通過家長與孩子的眼神、語言、皮膚、表情的交流,促進孩子的發育。系統地進行撫觸,有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增加免疫力,增進食物的吸收和利用,減少嬰兒哭鬧,增加睡眠,延長睡眠時間,同時能增進父母與寶寶之間的感情交流,促進寶寶心理健康的成長。 撫觸包括頭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 頭面部:(1)用兩手拇指從前額中央向兩側移動(沿眉骨);(2)用兩手拇指從下頜中央向外、向上移動(似微笑狀);(3)兩手掌面從前額髮際向上、向後滑動,至後下髮際,停止於兩耳乳突(耳垂後處),輕輕按壓。 胸部:兩手分別從胸部的肋弓下緣向對側肩膀側移動(似X型),不可觸碰寶寶的乳房。 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但是在臍痂未脫落前不要按摩該區域。用手指在嬰兒腹部從右向左按摩,操作者可能會感覺氣泡在指下移動。可做「ILOVEYOU」親情體驗,用手在嬰兒的右腹由下往上畫一個英文字母「I」,再由右至左畫一個倒寫的「L」,最後由右至左畫一個倒寫的「U」。在做上述動作時要用關愛的語調說「我愛你」,傳遞愛和關懷。 四肢:雙手抓住上肢近端(肩),邊擠邊滑向遠端(手腕),並搓揉大肌肉群及關節;下肢與上肢相同(從大腿根向足的方向)。 手足:增加靈活反應 兩手指指腹從寶寶的手掌面依次推向指端,並提捏各手指指尖,活動關節;足與手相同。 背部:舒緩背部肌肉 嬰兒呈俯卧位,兩手掌分別於脊柱中央向兩側滑動。本文指導專家 上海康堯小兒推拿中心 王德敏醫師眼睛眼睛的護理需要非常小心,孩子出生時容易攜帶致病菌,尤其是眼部容易發生結膜炎,另外孩子還喜歡小手亂抓異物等,都較容易傷及眼部。一般情況下,可以用溫開水清洗眼部,如果結膜比較紅,可以用眼藥水點眼,每天3次。如果是抓傷,最好把指甲剪短並戴上薄手套,以防抓傷。眼部異物可以輕輕地用水沖洗或用消毒棉簽擦拭掉,如果比較困難,最好找醫生處理,以免傷及眼角膜。屁股護理屁股的工作很頻繁,如果不小心會引起尿布皮炎。在選擇尿布時,應該分別選用布尿布和紙尿褲。一般來說,布尿布更貼身、透氣,經濟環保,晴好的白天與夏天使用起來很方便。紙尿褲在陰雨天與夜晚可以非常方便。還有大便後,要用溫水把屁股洗乾淨,尤其是腹瀉的孩子一定要不厭其煩地做好,而且用毛巾擦乾皮膚時,要輕輕把水吸干,而不是來回擦拭皮膚,以免損傷嬌嫩的會陰部及肛門周圍皮膚。有些家長在使用尿布時經常忘了更換,特別是用紙尿布時,認為紙尿布的吸水性好,多用一段時間沒關係,但尿布疹往往發生在這些寶寶身上。處理的辦法是勤動手,保持局部乾燥。布尿布要經常曬太陽,以殺滅細菌。另外,孩子剛換下尿布後或剛剛方便後,就讓屁股自然晾曬一會兒,不要立刻就包上。耳朵給孩子洗澡時,盡量避免洗澡水流進外耳道,如果不小心流進去,則可把孩子的頭側向一邊,有利於水流出,也用棉簽輕輕地把水擦拭掉,但不要把棉簽插進外耳道。在感冒時也要小心孩子是否有耳朵的不適,是否有分泌物流出或有特殊異味。如果孩子老是抓耳朵,要小心患中耳炎的可能。口腔要保持口腔的清潔,尤其是進食後要適當喂些溫開水,不要嘴裡總有食物殘渣。如果嘴裡出現白色的分泌物,則可能是患了鵝口瘡,需要用抗黴菌的藥物、紫藥水等抗黴菌。平時可適當給孩子補充維生素,以保持口腔黏膜的完整,防止口腔炎。頭垢經常有寶寶在頭皮上有一層黃褐色、魚鱗般的污垢,很不好看。曾經有家長用力把它們摳掉,或用草藥外敷,這些都很危險,尤其是在腦門附近,這樣做非常危險,筆者曾經接診過一例因此而引起腦部感染的患者,最後孩子發生細菌性腦膜炎,導致肢體癱瘓。正確的辦法是用植物油軟化,漸漸會自然脫落。一般到6個月左右,寶寶的頭皮就乾淨了1、要不要將寶寶的手腳包起來?中國人習慣將寶寶包得密密實實的,認為這樣寶寶較有安全感,而且也不會因為身體反射動作而受到驚嚇,可是西方的父母卻喜歡讓寶寶手腳自由活動,以便促進其身體感覺發展,究竟寶寶的手腳該不該包起來呢?正解新生兒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手腳,往往會因為身體痙攣或一些突發的聲音,而產生驚嚇反射動作,並且容易從睡夢中驚醒。包裹他的手腳,可以讓他重溫母體中的安全感,慢慢適應外界的環境,同時也能幫助嬰兒保持體溫,因此,醫師建議,滿月以前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最好將其手腳包起來,等到滿兩個月以後,寶寶開始想探索外界,也比較不容易受驚了,就可以脫離襁褓。2、寶寶要穿多少才不會著涼?南方有句諺語:「嬰兒沒有六月天」,也就是說嬰兒怕冷、不怕熱。因此,為了避免寶寶著涼感冒,爸爸媽媽拚命給孩子加衣服,全身裹得像個小粽子,可是反觀歐美日等國家,即使大冷天,寶寶也穿得不多,這使得新世代的父母產生「寶寶該穿多少,才不會著涼」的困擾。正解嬰兒的新陳代謝比成人快,所以也比較怕熱,冬天時固然應該穿得保暖一點,但是天氣熱的時候,穿太多反而會令寶寶不舒服,加上他的體溫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在給他穿衣時,必須更注意環境的冷暖變化。一般而言,大人覺得冷,必須穿多時,就給寶寶多穿一件;大人覺得熱,必須少穿時,就幫寶寶多脫掉一件,而夜晚則比白天多穿一件。3、寶寶哭的時候,該不該抱他?新手父母最怕聽到寶寶哭,一來是捨不得,二來是怕吵到鄰人,於是寶寶一哭,就趕緊抱他起來,可是幾次之後,聰明的寶寶立刻發現,「哭」是吸引大人來抱他的最有效方法,而變成一種習慣,這可累壞了沒有經驗的父母,在抱與不抱之間,左右為難,萬一家中的婆婆媽媽再插手干涉,問題就更複雜了。正解 哭,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嬰兒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尿片濕了、肚子餓了、想睡覺了或是生病了……,家長應該先檢查一下,如果這些因素都排除了,寶寶還是哭個不停,就表示他可能缺乏安全感或是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這時候就應該先和他說說話,安撫他的情緒,如果還是無效,才把他抱起來,萬一媽媽們太忙,不能馬上抱他,讓他哭一會兒,也是可以的。4、可不可以搖晃寶寶? 很多人都有經驗,寶寶吵鬧的時候,只要搖一搖他,就可以獲得暫時的寧靜,有些寶寶甚至必須靠大人搖晃才能入睡,然而也有人認為大力搖晃寶寶,會對腦部器官傷害,搖晃寶寶真的有這樣的危險性嗎?該怎麼搖,才正確呢?正解嬰兒喜歡被搖晃,但是卻可能因為用力過猛,而表出現不安、嗜睡、流口水、四肢無力、抽筋、痙攣、嘔吐、呼吸加速、體溫下降(心跳過慢)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昏迷、死亡,這便是所謂的嬰兒搖晃症候群,主要是因為嬰兒的頭部較重(佔了身體總重量的25%),而且腦部的水含量較多、髓鞘發育不成熟,加上他的頸部支撐力不夠,被搖晃時,腦部容易受到壓迫與扭曲,因此,醫師呼籲,家長要搖晃寶寶時,只能輕輕地前後、左右晃,不可旋轉、上下晃動,或突然改變方向; 另外,類似搖晃的動作也會導致同樣的危險(反覆將寶寶拋到空中、將寶寶架在肩背上搖動、將寶寶放在大人腿上晃動、抱著寶寶旋轉等),也應盡量避免。5、寶寶的睡眠時間多久為正常?剛有寶寶的父母幾乎都會加入熊貓族行列(眼眶掛著黑輪),因為寶寶好像睡沒有多久就會醒來,或是白天猛睡覺、晚上精神百倍,爸爸媽媽們的生活作息也就因此而大亂,疲憊又充滿疑惑的家長不禁要問:寶寶的睡眠時間多長才算正常?怎麼做才可以讓寶寶配合大人的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呢?正解剛出生的小寶寶一天要睡將近20個小時,1~3個月大的寶寶則睡15~15。5個小時……隨著年紀的增加,寶寶所需的睡眠時間會愈來愈短,不過由於較小寶寶的睡眠覺醒循環較短,所以,夜間醒來的次數便會增多,同時,胎兒在母體中,沒有白天、晚上的差別,出生後無法適應大人「白天活動、晚上睡覺」的方式,就會有「日夜顛倒」的情形。改善的方法是白天不要讓寶寶睡太多(尤其是黃昏過後),盡量逗他玩,給他適當的運動,喝奶時間到了,如果他還在睡,也要把他叫醒,等到快睡覺前,再幫寶寶洗個溫水澡,就比較容易讓他乖乖入睡了。讓寶寶和媽媽都舒服的哺乳姿勢才是最好的哺乳姿勢。其實,無論選擇哪種哺乳姿勢,媽媽都必須堅持讓寶寶的臉貼向乳房。1、抱法這是最簡單的抱法。媽媽手臂的肘關節內側支撐住寶寶的頭,使他的腹部緊貼住媽媽的身體,再用另一隻托著乳房。2、交叉搖籃抱法這種抱法適合早產兒,或者吮吸能力弱含乳頭有困難的小寶寶。這種抱法和搖籃抱法中寶寶的位置一樣。但是這種抱法中,媽媽不僅要用將寶寶頭部放在肘關節內側,還要用另一手來扶住寶寶的頭部。這樣媽媽就可以更多地控制寶寶頭部的方向。3、足球抱法媽媽乳房較大或乳頭內陷而非凸出或扁平時適合這種抱法。將寶寶放在媽媽身體一側,媽媽用同側前臂支撐寶寶的背,用手扶住寶寶的頸和頭。4、側卧抱法這種抱法適合於媽媽,可以避免寶寶壓迫傷口。媽媽在床上側卧,與寶寶面對面。然後將寶寶的頭枕在臂彎上,使他的嘴和媽媽的乳頭保持水平。用枕頭支撐住寶寶後背。這種飯法可以讓媽媽在寶寶吃奶時休息,有利於媽媽恢復。
寶寶「罷奶」誰之過都說天下沒有不吃母乳的孩子,那麼這些寶寶為什麼會有這些反常舉動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拒吃母乳?新媽媽又該如何做,才能順利度過哺乳期呢? 寶寶「罷奶」誰之過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天然、最安全的食品。可當媽媽努力用母乳餵養時,一些寶寶卻無情地「罷奶」了。都說天下沒有不吃母乳的孩子,那麼這些寶寶為什麼會有這些反常舉動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拒吃母乳?新媽媽又該如何做,才能順利度過哺乳期呢?河南商報記者 王銀萍 張孟愛原因之一寶寶的乳頭錯覺案例:寶寶剛出生時,張女士因為沒奶,家裡人就給寶寶先餵了奶粉。後來等張女士奶下來了,寶寶卻怎麼也不吃母乳了。「現在給寶寶喂母乳,他吸兩口吃不到奶,就把乳頭吐出來大哭。再給他,他就堅決拒絕,這讓我特別著急。」張女士說,她特別想用母乳喂寶寶,可寶寶就是不吃,真讓人心煩。專家解答: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陳秀芹介紹,許多新媽媽生完寶寶後,都抱怨自己的寶寶不吃媽媽的奶,實際上,這不能怪寶寶。雖然都知道要儘快讓寶寶接觸母乳,但由於產後疼痛或者奶水不夠,許多新媽媽都會先用橡膠的奶嘴給孩子餵奶粉。陳秀芹說:「如果媽媽沒有及時給寶寶喂母乳,而是先用橡皮奶嘴給寶寶餵奶粉,那麼小寶寶很快就會適應奶瓶餵養。因為橡膠奶嘴又柔軟,孔口又大,寶寶吸起來一點都不費勁,再加上奶粉的口味比母乳香甜,所以寶寶一旦習慣了用奶瓶喝奶粉,就會很自然地排斥母乳。」寶寶6個星期之前混合餵養,最容易引起乳頭錯覺。陳秀芹建議,新媽媽以及家人最好不要急著給孩子用奶瓶餵奶,如果因為一些原因,初期實在無法進行母乳餵養,家長們可以選擇用勺子或針管給寶寶餵奶,而且最好不要讓寶寶過早使用橡皮奶嘴。即使需要奶瓶餵養,也應該讓寶寶先吸吮乳頭,再用奶瓶,要讓寶寶知道,必須通過努力吸吮才能吃到奶。原因之二母乳的味道變了案例:邱女士的寶寶兩個多月了,幾天前忽然「罷奶」了,一給寶寶喂母乳,她就大哭不止,沒辦法,邱女士實在是怕她餓壞了,便嘗試著給她沖了點奶粉,沒想到她竟吃得特別香,而這之間如果再換成母乳,寶寶又會大哭。這可把邱女士急壞了。專家解答:陳秀芹說,一般來說,寶寶忽然罷奶,可以先觀察寶寶是不是生病了,看寶寶口腔是否有潰瘍或者是鵝口瘡。因為口腔疾病或上呼吸道感染都會影響寶寶食慾。當然,如果排除了寶寶自身生病的原因,那就有可能是媽媽的奶水味道發生了變化。比如媽媽忽然吃了平時不怎麼吃的食物,或吃了有刺激性的食物,都會影響母乳的味道。而寶寶對奶水口味上的變化很敏感,這也會造成寶寶拒吃母乳的情況發生。另外,寶寶除了對母乳的味道很敏感,對媽媽乳頭上的氣味也很敏感。如果乳頭長時間不清潔,或者接觸過別的東西,就會留下寶寶不喜歡的味道。所以媽媽除了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以外,還要注意乳房的清潔。陳秀芹還說,如果以上情況都不是,新媽媽最好去醫院檢查看是不是自己患有乳腺疾病,因為這也會導致母乳味道產生變化。此外,還需提醒媽媽的是,除了仔細查找寶寶拒絕母乳的原因,寶寶拒絕母乳這段時間,最好不要強迫寶寶吃奶。因為哺乳不僅僅意味著「餵食」,更意味著「安撫」。要想讓寶寶重新吃母乳,有時需要被「寵愛」幾天後才能夠恢復正常哺乳。【說說你的育兒經】寶寶「罷奶」,媽媽們還可以考慮以下幾種可能性:1.寶寶是否在長牙?2.寶寶是否感冒了?嗓子疼或者鼻子堵都會讓他在吃奶的時候不舒服。3.寶寶是否耳朵疼?吃奶的時候更加疼。4.你自己是否對什麼事情感到焦慮或者難過?寶寶對媽媽的情緒很敏感的。5.吃奶的時候是否外界干擾過多?6.你是否沒有讓寶寶對吃奶時間做主,而是自我主張規定寶寶應該什麼時候吃奶、什麼時候停?7.寶寶是否過多依賴安撫奶嘴或者自己的手指頭,吸吮他物時間過長?8.寶寶是否和保姆在一起的時間過長、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不夠?9.你是否多次在寶寶哭著要吃奶的時候拒絕哺乳?10.你是否已經重返職場?或者擔心自己回到工作崗位後的事情?11.有時候寶寶在吃奶時咬了媽媽的奶頭,媽媽疼得叫喚,寶寶被媽媽強烈的反應嚇著了,就不再吃奶,以免再次受到驚嚇。12.也有一些意外事故會導致寶寶暫時無法吃奶,比如跌破了嘴唇或者傷著了舌頭,有時這些傷痛不一定馬上能夠看出來。13.另外一個引起「罷奶」以至於突然斷奶的常見原因是節假日或者其他繁忙的日子,比如搬家等。當生活中有許多需要媽媽的時間和精力的事情時,媽媽會很容易推遲與寶寶安靜相處的機會,在烹調、待客、購物的熱鬧之中,哺乳的親密被暫時甚至永久性地丟失掉了。 |
育兒專家羅向陽表示,正常生理狀態下,新生嬰兒的哭聲中可以讀出四種內容:首當其衝就是餓了,要吃奶;第二項內容則是告訴家長「尿濕了,不舒服」;第三種則是受到驚嚇;第四種情況則是純粹「折騰大人哭著玩」,「這種民間俗稱『難帶兒』,部分寶寶天生很難伺候,喜歡哭,但其中部分確實是因為有軀體疾患,如濕疹、先天性心臟病、佝僂病和其他一些代謝性疾病等,才會由於身體不適而哭鬧不斷。」羅向陽介紹,還有部分則是性格原因導致。 「對症下藥」對付寶寶哭泣 新生兒哭聲可以讀出許多內容,哭聲、動作、表情都是父母判斷的標準。羅向陽建議父母們根據不同的哭聲,做針對性的回應: 判定寶寶是飢餓而哭: 哭聲:常常是由弱變強,再由強變弱,哭聲響亮、節奏歡快,不少還伴有撅嘴歪頭向周圍探索的動作,而一碰到奶頭、奶嘴後哭聲會立馬停止,轉而歡快地開始吸吮。 應對:馬上抱起寶寶,第一時間用語言安慰寶寶,「哦,寶寶餓了,好的,媽媽馬上就來」。要是母乳餵養就方便快捷了。同時,專家建議父母邊喂邊說 「寶寶真不錯,吃得很好」之類讚許的語言,這樣能幫助孩子吃得安穩、愉快。切忌邊餵奶邊若無其事做其他事情,這樣孩子會隨便吃吃算了。 當寶寶邊哭邊吃時要予以制止,否則孩子可能會嗆奶。哭得厲害時將奶頭、奶嘴拔出,稍有緩和的時候再喂,這樣寶寶會明白並很快停止哭泣。 判定寶寶是尿濕而哭: 哭聲:大多不會很大聲,節奏也比急需喝奶時發出的哭嚎緩慢很多,但寶寶常伴有軀體轉動不安,哭過幾聲後如無人應答會慢慢停止哭鬧。 應對:嬰兒尿濕尿片是正常的事,大人發現是尿濕了一定要及時更換尿片,這時不要指責孩子的哭鬧行為,反而要予以表揚。「寶寶真聰明,會告訴媽咪尿尿了,好了,馬上換上就行了。」羅向陽指出,諸如此類語言是對孩子哭泣的安撫,而無端的指責則會讓孩子委屈;如忽略孩子哭聲、老是不及時換尿片則會使孩子產生冷漠的心理。 判定寶寶因受驚嚇而哭: 哭聲:表現為短促的哭叫,聲音非常尖銳而且急迫,孩子縮成一團,表示出十分害怕的樣子。 應對:大多數家長都會環抱緊摟寶寶,不時用面頰貼著寶寶的小臉,同時用語言安慰、鼓勵孩子大膽。「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孩子受到較嚴重的驚嚇,很可能會有延續幾天的哭鬧,而且大多發生在每天的同一時段,細心的父母可以在這一時候之前就對孩子進行安慰和保護,避免發生反覆的哭鬧。」 判定其他有目的地哭: 哭聲:根據原因大致可以分成兩類,有軀體疾患的孩子哭聲常比較低沉,常常伴有呻吟聲;而性格原因的孩子則常常哭聲大、音調高、拖音長,讓人感覺孩子「怎麼這麼喜歡折騰」。 應對:有時候寶寶突然哭鬧是為了達到想要什麼或不要什麼的目的,這時首先要分清楚寶寶的目的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則要給以支持,表明態度即對孩子的哭鬧作出正面應答;而如果其目的不合理,則要明確予以拒絕,並要充分說明理由,讓其乖乖接受,最終主動停止哭泣。 寶寶們天生愛哭,有人認為哭就讓他哭去,孩子哭是一種本能,一種鍛煉,哭累了就會自己安靜下來,父母不能太寵,以免這種「不乖」的行為受到鼓勵。對此,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南院區兒童神經專科主任羅向陽副教授表示,這樣的觀點非常錯誤! 「的確,哪怕對襁褓中的嬰兒也不能過分寵溺,因為孩子性格從此時已一點點形成,但對孩子的哭鬧不作回應絕對是錯誤。父母要知道,哭是寶寶表達自己需要、向周圍傳遞信息的唯一方式。」他強調,一定要對寶寶的哭及時回應,這是父母與孩子語言、情感交流的開始,是對孩子成長正常心理影響的基礎。而如何讀懂孩子的哭聲、如何回應則是一大「技術問題」。
我的寶寶剛滿月,特別不愛睡覺,一天只睡10小時左右,而且睡的很淺,真擔心對他的生長發育有影響。現在他只有含著乳頭才能入睡,但這樣又常常嗆奶,真不知道該怎麼辦?還有,他有時候還哭背過氣去,所以現在事事都依著他,他脾氣暴躁,除了吃奶和睡覺,其他時間幾乎都在哭,全家人都快崩潰了。不要養成含著奶頭睡的習慣,他現在睡不塌實就是習慣可能比較大,但也要注意排除佝僂病.建議補充鈣與維生素D.可以給寶寶吃點這方面的滴劑(我家吃的伊可新)。還有你注意以下問題:一般說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易興奮,稍有外來的刺激則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嬰兒驚醒,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嬰兒的漸漸長大,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步步完善,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 (2)進食過飽:常言道:「胃不合,卧不安」。有的媽媽不管孩子餓不餓,睡前總要給加餐點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響睡眠質量;尤其是吃奶的嬰兒,有些媽媽習慣於喂著母乳伴寶寶入睡,結果導致孩子睡時食奶過量,腹脹易醒,醒後年輕的母親卻又立即用奶去安撫,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3)疾病因素:小孩腸寄生蟲病是幼兒睡覺不穩的最常見的原因。如患寄生蟲病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足,出現貧血、易驚等癥狀,早期佝僂病的小孩也常睡覺易醒。 (4)環境因素:小孩在睡覺時,室內光線過強,家人在看電視及大聲談話說笑均會干擾幼兒的正常睡眠,易於驚醒;小兒夜間易踢被子,或被子蓋得太厚太重,這都會造成孩子睡覺時過冷或過熱,引起幼兒煩躁不安、手腳亂動,這亦是睡覺易醒的常見原因。 (5)興奮過度:有的幼兒白天或睡前遊戲玩耍過度,或聽了、看了驚險故事、電視。常可造成幼兒入睡困難;即使睡著了,智力發育較好較快的孩子也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孩子常可在夢中驚醒。 許多疲憊不堪的媽媽打來電話求援:「為什麼我的孩子從來不整夜睡覺?」「孩子1~2小時醒一次,每次都要吃奶和哄拍才能再次入睡,我都快撐不住了。(想知道來自健康專家的建議嗎?)」 媽媽應當了解睡眠的一般規律,但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一定會如此按規律作息。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與生俱來的性情)。兩個月的孩子平均每天睡18小時,可是就有睡10小時和22小時的,這也不能算異常。只要孩子各方面發育良好,清醒時眼睛明亮、情緒好,就不要過於擔心。 及時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會使媽媽和家人生活輕鬆。 培養良好睡眠習慣的有效方法: (1)媽媽要有良好的夜間育兒心態。夜間育兒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必要工作,不可焦慮,甚至憤怒。 (2)了解嬰兒的睡眠規律,不要過多地打攪孩子。嬰兒睡眠周期較成人短,淺睡眠時間比較多,時有微笑、皺眉、伸展四肢、哼哼聲等。此時,不要因過分照顧而打擾嬰兒。當嬰兒在睡眠周期之間醒來時,不要立刻抱起,哄、拍或玩耍(這樣很容易形成每夜必醒的毛病)。只要不是餵奶時間,可輕拍寶寶或輕唱催眠曲,不要開燈,讓夜醒的寶寶儘快入睡,不要過分打擾。3~4個月以後,夜間就可不再餵奶了。切不可嬰兒一醒就餵奶,以免養成寶寶夜醒多次和含奶睡眠的習慣。 (3)建立一套睡前模式,一般應該在3個月之前逐漸形成:①洗個熱水澡,換上睡覺的衣物;②喝奶,喝奶後不要馬上入睡,應呆半小時左右,此期間可拍嗝;③與孩子說說話,念1~2首兒歌,把一次尿,然後播放固定的催眠曲(可用胎教時聽過的);④關燈,此後不要再打擾孩子。 每天按時做很重要,可養成孩子固定時間睡眠的習慣。 (4)良好的睡眠環境:溫暖而舒適的空間,衣被要舒適,室內光線要暗,適當保持安靜。 (5)白天哭時,抱起餵奶。讓孩子白天醒得多,夜間不打擾睡眠,並形成晝夜規律。但不可做得過分(如白天不讓孩子睡覺)。一個太疲倦或白天過於興奮的孩子,晚上會更加睡不好。 (6)夜間可給孩子使用紙尿褲。 (7)孩子在媽媽肚子里就習慣了各種聲響,所以孩子睡眠時不必過分安靜,否則可能使孩子易於受到驚嚇和驚醒。至於什麼樣的聲音適合寶寶,依個人情況而定,父母應仔細觀察,發現孩子最喜歡的聲音。 專家指出的只是幾點建議,是否適合您的孩子,需要媽媽去嘗試。如果有必要,還可嘗試許多其他的方法,應找出既適合孩子性情又有利於家長生活方式的方法。 要糾正孩子晝夜顛倒的睡眠,試一試下面的辦法也許有些幫助: (1)試著限制白天的睡眠時間不要過長,以一次不超過3小時為好。弄醒孩子的辦法多種多樣:打開衣被換尿布、觸摸皮膚、撓腳心、抱起說話等等。 (2)白天有規律地外出玩耍,使孩子適度疲勞;白天睡眠時室內光線不要太暗,可適當有響動。夜間則提供較暗和安靜的睡眠環境,幫助孩子區別日夜;夜間餵奶最好不開亮燈,說話用耳語狀態。 (3)白天增加活動時間,減少睡眠時間,但不可過分,不要讓孩子過於疲勞。如果一時間難以糾正,也不要太著急,忍耐幾周就會好的。 有的孩子頻繁夜哭、夜醒、夜間多次吃奶該怎麼辦呢? 一般3~4個月後孩子夜間就不需要餵奶了。但有的孩子夜醒多次,每醒必吃奶,使得媽媽疲憊不堪,孩子也睡不好。這些毛病大多是習慣性的,很有可能是你不經意培養出來的,可嘗試下面幾種辦法慢慢地調整: (1)白天讓孩子吃飽、玩好。 (2)夜哭時不要立刻抱起或餵奶,用其他安撫辦法拖延一段時間,如:把手放在孩子身上,輕拍、撫摸、摟抱一會兒,輕哼催眠曲,不要開燈,也可換換尿布。或許幾分鐘以後,孩子就安靜了。半小時後如仍無效,再給孩子吃奶。這樣一天一天時間拉長,吃奶次數就少了,逐漸過渡到只喂一次,直到停止。 (3)對於吃奶瓶的孩子,可用「加水稀釋法」戒掉夜間吃奶:逐漸喂稀釋的奶並減少奶量,慢慢地變成喂少量的水,慢慢地就可不餵了。 |
破譯寶寶17種哭聲 剛做了媽媽的人,在寶寶啼哭時往往感到手足無措,不知寶寶到底怎麼了。有時越哄孩子哭得越凶。這時,性急的媽媽就會把寶寶搖來搖去,然而這樣做十分危險,容易造成嬰兒大腦損傷。其實,寶寶的哭聲是有很多含義的,它是寶寶表達自己感情、需要以及身體狀況的一種特殊語言。如果媽媽能夠理解這種特殊語言,將會在照料寶寶時心中有數,處理得當。 寶寶生理性啼哭 正常的啼哭:聲音抑揚頓挫,很響亮,並有節奏感;哭而無淚,進食、睡眠及玩耍都很好,每次哭的時間很短,一天大概能哭好幾次。這時媽媽只要輕輕觸摸他、對他笑,或把他的兩隻小手放在腹部輕輕搖晃兩下,寶寶就會停止啼哭。 表達意思:我很好,身體很健康! 這種啼哭是嬰兒的一種特殊的運動方式,它對於寶寶的健康有益處: ·加大肺部活動量,即吸進更多的新鮮氧氣,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 ·加快血液循環,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因而促進生長發育。 ·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使條件反射逐步形成,智力增強。 ·增進食慾,促進胃腸道的消化及吸收能力。 寶寶需要性啼哭 飢餓性啼哭:哭聲帶有乞求感,聲音由小到大,很有節奏;只要用手觸及寶寶面頰或嘴邊,他會馬上扭轉頭,張開小嘴做出找東西吃的樣子,並有吸吮動作;如果媽媽把手拿開,沒有給餵奶,寶寶會哭得更厲害。 表達意思:我餓了,快給我餵奶! 媽媽應趕緊給寶寶餵奶。只要一給奶吃,哭聲立即停止。 口渴性啼哭:寶寶嘴唇發乾,時不時地小舌頭舔嘴唇,而且顯得很煩躁。 表達意思:我渴了,快給我喝點水! 媽媽要馬上給寶寶喂水,餵了水後立刻就不哭了。 喂得太飽啼哭:大多發生在餵奶後,寶寶哭聲尖,同時亂蹬兩條小腿,如果媽媽貼著他的小肚子抱起,寶寶會哭得更厲害,嘴裡往外吐奶或溢奶,甚至出現嘔吐。 表達意思:給我喂得太多了,我的小肚肚好脹啊! 媽媽這時不必哄寶寶,哭可促進寶寶消化。 尿布濕了啼哭:哭聲不太大,且哭時沒有眼淚,兩條小腿一個勁地蹬被,大多發生在睡醒或吃奶後。 表達意思:我尿濕了,好不舒服呦,快給我換換! 媽媽若是給換了乾淨的尿布寶寶就不哭了。 身體冷了啼哭:哭聲不太響,較低沉擔但有節奏,寶寶哭時不怎麼動身體,小手小腳摸上去有些涼嘴唇有些發癢。表達意思:太冷了,再給我多蓋點被子!當媽媽給寶寶加被子,衣物,或是把他放在暖和的地方時,寶寶不再哭泣。 身體熱了啼哭:寶寶哭聲很大,神情不安,小胳膊和小腿直舞動,脖子上有很多汗。 表達意思:熱死我了,快給我少蓋點! 媽媽給寶寶減掉衣或被,安放在涼爽之處,寶寶馬上就會安靜下來。 睏倦啼哭:寶寶一陣一陣地發出不耐煩的號叫,眼睛無神,眼睛也不太愛睜開,多發生在人多嘈雜、空氣污濁或太熱的時候。 表達意思:我累了,快讓我睡覺吧!當媽媽把寶寶放在一個安靜清爽的地方,寶寶即可安靜下來,停止啼哭安然入睡。 要媽媽抱啼哭:哭昇平和,帶有顫音,很有節奏感,寶寶的頭不停地轉動,一幅「左顧右盼」樣子,若媽媽走到跟前,對媽媽流露出企盼的神色,雖然哭聲變小,但仍然哼哼唧唧地叫個不停。 表達意思:媽媽,快抱抱我吧! 因疼痛啼哭:本來好好的寶寶,突然發生尖利的哭聲。 表達意思:什麼東西在扎我! 這多是由於被異物刺痛、蟲咬,或硬東西壓在寶寶身上,媽媽應仔細檢查寶寶的被褥和衣物有無異物,皮膚上有無蟲咬傷。 寶寶疾病性啼哭 夜間驚哭:寶寶在夜間總醒,哭一會兒,睡一會兒,很不安寧,如同受了驚嚇;哭時常呈睡狀,閉著眼睛哭,同時肢體抖動。 表達意思:為什麼我總睡不沉!? 寶寶可能缺鈣,媽媽需要給寶寶補鈣。 陣發性啼哭:寶寶突然劇烈地哭鬧。這種哭鬧非同尋常,一陣一陣的,怎麼也哄不住,哭鬧時面色蒼白,表情痛苦,呈屈腿卧位。過一會兒寶寶可玩耍或安靜入睡,但間隔一段時間又再次劇烈哭鬧。 表達意思:我的小肚肚疼死了! 寶寶可能患上腸套疊,媽媽應趕快帶寶寶就醫。 突發尖叫啼哭:寶寶發出尖叫般的哭聲,臉陣陣青紫、四肢肌肉抖動。多有出生時窒息史或產傷。 表達意思:我的頭太脹、太疼了! 可能有腦出血或缺血性腦病,趕快去醫院。 啼哭伴抓耳撓腮:寶寶哭聲大而高,在夜間更甚,哭時總晃動著頭,或抓耳撓腮。 表達意思:我的耳朵太疼了! 可能患上了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癤腫,如果耳道里膿性分泌五留出更證實患有此病,需要馬上找醫生治療。 啼哭伴流涎:寶寶開始流涎,或比原先流涎大為增加,並一給喂東西吃就哭鬧不已。 表達意思:我的嘴裡好疼啊!媽媽檢查一下寶寶的口腔,可能黏膜上有潰瘍、皰疹。 啼哭伴咳喘:寶寶連續短促的急哭,並口唇發紫,出氣很費勁,有時還伴有發燒。 表達意思:真難受,我喘不上來氣! 寶寶可能患上了肺炎,馬上去醫院進行治療。 媽媽舉措紅綠燈 紅燈——見寶寶哭馬上去制止 很多媽媽一聽見寶寶哭,馬上就給餵奶,或採取其他辦法止住啼哭。其實寶寶啼哭是表達自己需求的方式,也是與人進行感情交流的方法。如果總是阻斷這種交流,會是的寶寶的需求和感情的表達失去了鍛煉機會,因此有礙於智力發展。 綠燈——細心辨別 每當寶寶哭時,媽媽要細心辨別寶寶,到底是「有理哭叫」還是「無故哭叫」從中知道寶寶的需求和表達的感情。只要寶寶不是因為身體有異常情況,適度地哭一哭有益無害。因為適度地哭叫也是一種深呼吸,有利於寶寶的胸廓和肺的擴張及發育,而且哭時四肢舞動也是一種運動。只要身體無異常,過一會兒寶寶的哭叫會自動停止的。從嬰兒的哭聲獲取信息新生兒哭吵分為病理性和非病理性兩種。非病理性哭吵可包括「冷、熱、餓、尿、便、困、怕」等。病理性哭吵指異常的啼哭,如感染,疼痛等。 對寒冷的反應:哭聲低、乏力,皮膚出現或紫紺,嚴重時蒼白乾燥,全身蜷曲,動作減少。此時,媽媽可將寶寶抱在自己懷中或加蓋小被子。 對熱的反應:哭聲響亮、有力,皮膚潮紅,額面部可以看到輕度出汗,四肢活動,嚴重者可出現輕度發熱。此時,媽媽需要將小被子松解或移開,出汗多者需擦汗換衣。 對飢餓或口渴的反應:這時哭聲洪亮、音調高,而且有規律,同時頭部左右轉動。此時,媽媽可試探性地碰觸寶寶的嘴唇,如果寶寶立刻含住奶頭吸吮起來,則給予餵奶,孩子吃飽後就不會再哭了。 對尿濕或解便後的反應:哭聲常突然出現,有時很急,下肢的活動比上肢的活動要多。解便前有時有面色漲紅用力狀。此時,可更換尿布,並注意小屁股的清潔與潤膚,以防止尿布皮炎的發生。 對睏乏的反應:如果寶累了,卻又不容易入睡,會出現哭吵,哭聲響亮,雙手揉搓面部,尤其是鼻子和眼睛,此時,媽媽輕拍寶寶,注意拍打的節律,並隨著寶寶哭聲的時有時無,越來越輕,拍打的節律也越來越慢,直至寶寶睡著。 對懼怕的反應:對突然出現的聲音或體位變化或其他外界刺激的反應,先出現受驚嚇的表現,如雙臂舉起,擁抱狀或哆嗦一下等,哭聲隨後立即出現,哭聲急,面部漲紅,此時媽媽如給予輕聲安慰拍哄,哭吵可較快消失。 寶寶吃奶時邊吃邊哭,除了感冒時鼻塞外,尚需注意是否有母乳過少或奶嘴開口過小,此時,可見寶寶吸吮幾口才吞咽,數分鐘後即出現哭吵,哭幾聲後再吃,反反覆復。出現這種情況時,爸爸媽媽可在喂母乳後加喂配方奶,或適當將奶嘴開口開大,以擠壓後奶汁流出順暢為合適;母乳過多或奶嘴開口過大時,寶寶也會哭吵,此時,寶寶每次吸吮後馬上吞咽,偶有嗆咳,這時,媽媽可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乳房,使乳汁流得慢些或換奶嘴。 其他非病理性哭吵也可見於解便前,肚子脹氣,衣服過緊,蚊蟲叮咬,異物夾入衣物(如細線,小刺,針等),體位不適等,媽媽可仔細觀察,及時調整。 病理性哭吵多為持續性,劇烈。任何感染都會引起新生兒不舒服,從而引起哭吵,如口腔炎、中耳炎、肺炎、敗血症、腹膜炎、腹痛、腸炎以及尿路感染等時都會出現哭吵。你了解嬰兒撫觸嗎? 在英文中撫觸與按摩是同一個詞--Touch,因此也可以叫做嬰兒按摩。 嬰兒撫觸並不是一項時髦活動,它是一種醫療方法。因為撫觸從一開始就是和醫學探索聯繫在一起的。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撫觸,在自然分娩的過程中,胎兒都接受了母親產道收縮這一特殊的撫觸。經過撫觸專業培訓而取得職業證在撫觸室工作的護士被稱為嬰兒撫觸師.皮膚是人體接受外界刺激的最大感覺器官,是神經系統的外在感受器。因此,早期撫觸就是在嬰兒腦發育的關鍵期給腦細胞和神經系統以適宜的刺激,促進嬰兒神經系統發育,從而促進生長及智能發育。對孩子輕柔的愛撫,不僅僅是皮膚間的接觸,更是一種愛的傳遞。撫觸真的那麼重要嗎? 國內外專家多年的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給嬰兒進行系統的撫觸,有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增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減少嬰兒哭鬧,增加睡眠;同時,撫觸可以增強嬰兒與父母的交流,幫助嬰兒獲得安全感,發展對父母的信任感。心理學研究發現,有過嬰幼兒期撫觸經歷的人在成長中較少出現攻擊性行為,喜愛助人、合群。另有研究表明,撫觸可以刺激大腦產生後葉催產素,幫助嬰兒及其父母得到平和安靜的感覺(後葉催產素是在撫觸過程中男性和女性都會釋放的一種荷爾蒙,它對於緩解疼痛和使人平靜有幫助作用)。我該怎麼為寶寶撫觸 撫觸的注意事項 對新生兒每次撫觸十五分鐘即可,一般每天進行三次撫觸。要根據嬰兒的需要,一旦感覺嬰兒滿足了即應停止。 嬰兒出牙時,面部撫觸和親吻可使其臉部肌肉放鬆。 開始時要輕輕,逐漸增加壓力,讓她慢慢適應起來。 不要強迫嬰兒保持固定姿勢,如果哭了,先設法讓他安靜,然後才可繼續。一旦哭得很厲害應停止。 不要讓嬰兒的眼睛接觸潤膚油。撫觸前的準備 保持適宜的房間溫度(攝氏25度左右)和撫觸時間(20分鐘左右),確保舒適及15分鐘內不受干擾 採用舒適的體位,選擇安靜、清潔的房間,放一些柔和的音樂作背景 選擇適當的時候進行撫觸。嬰兒不宜太飽或太餓,撫觸最好在嬰兒沐浴後進行 在撫觸前準備好毛巾、尿布、替換的衣物,先倒一些嬰兒潤膚油於掌心,並相互揉搓使雙手溫暖。撫觸的主要部位與功效手部(增加靈活反應) 將嬰兒雙手下垂,用一隻手捏住其胳膊,從上臂到手腕輕輕擠捏,然後用手指按摩手腕。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另一隻手。雙手夾住小手臂,上下搓滾,並輕拈嬰兒的手腕和小手。在確保手部不受傷的前提下,用拇指從手掌心按摩至手指。腿部(增加運動協調功能)按摩嬰兒的大腿、膝部、小腿,從大腿至踝部輕輕擠捏,然後按摩腳踝及足部。接下來雙手夾住嬰兒的小腿,上下搓滾,並輕拈嬰兒的腳踝和腳掌。在確保腳踝不受傷害的前提下,用拇指從腳後跟按摩至腳趾。腹部(有助於腸胃活動)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但是在臍痂未脫落前不要按摩該區域。用手指尖在嬰兒腹部從操作者的左方向右按摩,操作者可能會感覺氣泡在指下移動。臉部(舒緩臉部緊繃) 取適量嬰兒油或嬰兒潤膚乳液,從前額中心處用雙手拇指往外推壓,划出一個微笑狀。眉頭、眼窩、人中、下巴,同樣用雙手拇指往外推壓,划出一個微笑狀。 胸部(有助順暢呼吸循環) 雙手放在兩側肋緣,右手向上滑向右肩復原,左手以同樣方法進行。 背部(舒緩背部肌肉) 雙手平放在背部,從頸部向下按摩,用指尖輕按脊柱兩邊的肌肉,再從頸部向脊柱下端迂迴運動嬰兒撫觸圖解教程 上臂 雙手從上臂滑動至小嬰兒的雙手,再移向指尖。雙手同時運行。重複第一、二步3-5次。注意不要過於用力,以免寶寶脫臼。 捏揉上肢兩手食指和拇指成圈狀套在嬰兒手臂上捍揉並轉動,同時輕輕往下滑動,至腕處停止。重複3-5次,兩手交替進行。 手心一隻手托住嬰兒手腕,掌心朝上。另一隻手的拇指從掌根向指尖滑動,重複3-5次,兩手交替進行。側的中點處位處作順時針揉壓。兩手交替進行。 手背一隻手握住嬰兒的手腕,掌心向下。另一隻手拇指按住嬰兒的手腕邊的掌臂上,手指伸進掌心。用拇指和食指施壓,然後從掌心向指尖滑動。並在合谷穴(在手背第1.2節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位處作順時針揉壓。重複3-5次,兩手交替進行。這樣能促進嬰兒的生理髮育、增強免疫力、增強肌肉和關節發育。 頭面對平躺著的小嬰兒,將雙手指間相對,手心向下放在其前額上,食指與髮際相平。然後雙手同時緩緩向後移動,經過頭頂時用一手食指輕輕按壓百會穴(在頭部,在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經頭連線的中點),再至腦後輕按啞門穴(在頸部,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一頸椎下)。重複3-5次。 腮部 把雙手分開移至小嬰兒的兩腮部,食指輕柔翳風穴(在耳垂後方,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拇指揉聽宮穴(面部耳屏前,下頜骨倮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手指沿兩腮的頰車穴(兩頰部下頜角上方約一橫指(中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凹陷處)、地倉穴(在面部口角外側,上直對瞳孔)至下巴,並揉承漿穴(面部頦唇溝的中正凹陷處)。 前額部將兩手拇指橫向放在嬰兒的眉上,沿眉弓向兩側移動,至太陽穴(顳部眉梢與目外毗之間,向後約一橫指凹陷處)時輕揉之,再畫小圓圈。重複3-5次。 上頰將兩手拇指分別放鼻樑兩側,向下和向外按揉,並將兩拇指上頰部捋動到兩側。重複3-5次。對於出牙的寶寶可以緩解疼痛。 下齶將兩手拇指放於下唇下方,輕按壓,揉小圓圈向外滑動至兩側,並揉按承漿穴、地倉穴、頰車穴。重複3-5次。時間不要過長,以免增加寶寶流口水。 耳朵用拇指和食指相對捏住耳廓上方,用指腹作小圓圈按摩小嬰兒的耳部至耳垂。重複3-5次。 上齶將兩手拇指放於上唇處中央,揉按壓向外滑動至兩耳,並揉按人中溝。重複3-5次。 下頰將兩手拇指分別放在小嬰兒鼻樑兩側,沿顴弓按揉,向外滑至兩側。重複3-5 次。樹友媽媽們最關心的撫觸問題 Q:寶寶哭鬧的正厲害,撫觸能讓他平靜嗎?A:先讓寶寶哭鬧停下來,找到原因並解決後,待寶寶情緒穩定後再做。Q: 每次給寶寶撫觸多長時間比較好?A: 由於寶寶注意力尚不能集中太長時間,如果撫觸時間過長,反而會引起他的厭倦。時間保持在十到十五分鐘就可以了,最長不要超過二十分鐘。Q: 撫觸適合多大的寶寶 A: 寶寶在出生後臍帶乾燥了就可以開始進行撫觸.可以持續到一歲。一歲以後的孩子基本會走路,會講話了,家長可以嘗試用別的方式和寶寶交流了。Q: 寶寶老是睡不好,撫觸有用嗎?A: 當寶寶哭鬧不安不願入睡時,你可能會採取搖擺的方式。但你是否發現,當停止搖擺時,昏昏欲睡中的嬰兒會醒來。研究顯示:如果你保持在寶寶睡前進行撫觸的話,寶寶就較容易安然入睡,較少哭鬧了。Q: 撫觸對寶寶智力發展有用嗎?A: 在對成人持續五周每周兩次每次十五分鐘的撫觸實驗中,接受撫觸的人數學運算的能力增強,錯誤減半,速度加倍,在其他嬰兒和兒童的研究中,也發現撫觸有增強反應靈活的情形。 Q: 撫觸是一定要抹嬰兒油嗎?A: 用其他滋潤皮膚的潤膚乳液也可以。不一定要baby oil的,都可以起著保護、滋潤和滑爽的作用,使撫觸更加溫柔舒適。尤其是初生的寶寶由於皮膚缺少角質層的保護特別嬌嫩,任何粗糙的觸摸,都會導致寶寶不適甚至皮膚破損。Q: 寶寶不小心誤食嬰兒油危險嗎?A: 用專門的嬰兒潤膚油進行嬰兒撫觸是非常安全的,醫學證明,食入少量礦物油(如撫觸時嬰兒吮吸手指),對嬰兒是無害的。事實上少劑量的礦物油常被用來緩解嬰兒的便秘,儘管這樣,專家還是建議應該讓嬰兒遠離礦物油。Q: 寶寶有濕疹時可以做撫觸嗎?A: 寶寶有濕疹,特別是滲出型的,面積比較大,那千萬不要給孩子進行撫觸。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必要時請醫生用藥物處理。如果只是臉上有幾粒,則撫觸身體時也要特別注意,因為容易生濕疹的孩子,其皮膚往往比較敏感,容易產生過敏現象。Q: 如果孩子生病了,可以做撫觸嗎?A: 如果孩子生病了,還是可以做撫觸的,越是生病的孩子,越是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愛。但是象我們介紹的這樣全套的撫觸就不可能了。你可根據孩子的情況做部分的動作,甚至握住他的手-這樣一個極其簡單的動作都能把你的愛傳遞你的寶寶,起到撫觸的效果。特別提醒:早產寶寶更需要撫觸 撫觸可促進早產兒體格發育,其機制可能是撫觸時治療信息會通過人體體表的觸覺感覺器沿著神經傳達到大腦,由大腦發出指令增加迷走神經活性,使胃泌素及胰島素的釋放增加。從而增加嬰兒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撫觸對嬰兒實際上是間接增加了運動量,所以嬰兒的食慾增強,攝入奶量增多,體重增長加快。撫觸還可增進嬰兒β-內啡肽、5-羥色胺、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血清素等分泌,也能促進早產兒生長發育。撫觸還能使嬰兒哭鬧持續時間縮短,激惹性減弱,緊張行為減少,運動節律增強,對睡眠障礙的嬰兒能幫助快入睡,睡眠更加平穩。撫觸能滿足早產兒被愛的需要,通過對尚無語言能力的早產兒的皮膚感受器進行溫柔的撫觸刺激,能使早產兒產生愉悅的心情,安靜、少哭鬧,有利於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促進身心健康。撫觸可促進早產兒神經系統的發育。早產兒在出生時大腦尚未發育成熟,出生後早期仍處於中樞神經元快速增殖期,撫觸的早期干預有利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孩子睡覺打呼嚕並不是因為孩子睡得香,而是睡眠障礙的警告。兒童睡眠呼吸障礙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呼吸調節障礙性疾病。反覆的呼吸道感染、哮喘、扁桃體炎、肥胖和遺傳等因素均可致病。由於它可以導致心、肺、腦等多臟器損害,會帶來多種併發症,並影響孩子智力發育等,所以是兒童健康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一些兒童多動、強迫、煩躁、抑鬱等表現,也和睡不好有關。 兒童睡眠呼吸障礙最顯著的癥狀是打鼾,兒童夜間不願蓋被、流口水、尿床、夢魘、夢遊等都是睡眠障礙的典型癥狀。由於得不到充分的深度睡眠,孩子白天除了打盹兒,還會出現語言缺陷、食慾降低和吞咽困難。有的兒童還會造成性格障礙,如不正常的害羞、發育延遲、叛逆和攻擊行為。馬主任提醒家長,如果孩子有打呼嚕的癥狀應及時治療,如果肥胖應儘快減肥,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打鼾。 幼兒睡眠時也常發出輕微的劓聲。但是,如果連續發出大聲的呼嚕,則是不正常的,應該考慮是一種病症,其中最常見的是增殖體肥大。 增殖體也叫腺樣體,是位於鼻腔後鼻咽腔後壁的一塊較大的淋巴組織。增殖體在幼兒時期發育較快,3歲-6歲時增生最旺盛,到青春期逐漸萎縮。因此,增殖體肥大是幼兒時期的特有病變。正常大小的增殖體對孩子是毫無影響的,如果增殖體過於肥大,就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當氣溫發生變化、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或是患感冒、扁桃體炎、鼻炎、鼻竇炎時,均可導致增殖體肥大。增殖體過於肥大,堵塞後鼻孔,不但鼻腔分泌物引流受阻,而且使空氣出入鼻腔受阻,孩子入睡後,從氣管中呼出的氣體被迫從口中呼出。由於睡眠時全身肌肉鬆弛,舌頭也鬆弛地向咽腔墜落,使咽腔變得狹窄而不暢通。這時,氣體不時衝擊舌根部及懸壅垂等組織,隨著呼吸而發出陣陣劓聲。幼兒長期打呼嚕、憋氣、口呼吸,會影響身體和大腦發育,使其智力下降、反應遲鈍、表情獃滯,外貌上可見鼻唇溝消失、上唇變厚而上翹、上切牙突出外露、下頜骨下垂、硬齶高拱等,形成特殊的「增殖體面容」。增殖體肥大還能妨礙咽鼓管軟骨的運動,易發生中耳積液,引起中耳炎和傳導性耳聾。幼兒在睡眠中經常張口呼吸和處於不暢狀態,夜間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白天精神欠佳,食慾較差,攝入食物熱量不足,還可導致生長發育遲緩,身高體重均低於同齡正常孩子,身體抵抗力下降。所以,這類孩子不僅易患呼吸道感染,而且易患雞胸、漏斗胸,甚至誘發肺源性心臟病。當然,幼兒打呼嚕也有可能是由於咽部的扁桃體過於肥大,致使咽腔被部分陰塞造成的。 無論是增殖體肥大還是扁桃體過分肥大,或是二者同時並存,都應去醫院耳鼻喉科診治。當前最好的治療辦法莫過於手術切除增殖體或扁桃體了,這種手術並非大手術,術後效果良好,而且手術年齡也不太受限制(4歲以上即可手術)手術後增殖體肥大或扁桃體過分肥大所產生的各種病症,會逐漸消失。寶寶呼吸不暢罪魁禍首 鼻腔是小寶寶呼吸的主要通道,能潤濕及過濾吸進的空氣,維護身體健康。但寶寶容易出現下面5種鼻塞狀況,導致通氣不暢。 感冒鼻塞 由於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不十分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禦能力差,容易感冒。隨後鼻黏膜發生急性水腫,引起鼻塞。表現:鼻塞流涕,鼻翼兩側微紅,有的伴有發熱。 防治對策: 1.寶寶出生後半月左右,開始適量補充魚肝油;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補充維生素A,可喂些肝泥、胡蘿蔔泥、菜泥,增強呼吸道的防禦能力。 2.使用空調時,室內與室外溫度不可反差太大,寶寶房間以28~30攝氏度左右為宜。 3.用溫濕毛巾放在寶寶的鼻部進行熱敷(不能太燙),每天兩次,每次15分鐘左右。 急性鼻竇炎鼻塞 寶寶反覆上感可累及鼻竇黏膜,使其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阻塞竇口引起急性鼻竇炎。 表現:除了有鼻塞、流膿鼻涕、張口呼吸等鼻部癥狀外,較重的還有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癥狀。防治對策: 1.若寶寶患了上感,應積極進行治療。 2.一旦得了急性鼻竇炎,及時帶寶寶到耳鼻喉科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用抗菌素,以徹底治癒,防止複發。 3.寶寶鼻塞嚴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0.5%麻黃素呋喃西林滴劑,在吃奶前10~15分鐘每側鼻孔滴一滴,一般幾分鐘就能夠起作用。但麻黃素對小寶寶有副作用,不適宜過多或長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縮性鼻炎,影響鼻的嗅覺靈敏度。 4.寶寶膿鼻涕多時,可請醫生做置換療法,將鼻竇中的膿性分泌物清除出來。 鼻痂阻塞 鼻黏膜每天都會有正常量的分泌物,由於寶寶不會擤鼻涕,媽媽沒不及時給寶寶清除鼻腔裡邊的分泌物,會使分泌物積存在鼻道,時間久了,積聚的分泌物會幹燥變硬而形成鼻痂。表現:鼻痂粘附於鼻腔外口或深處,阻塞狹窄的鼻道。 防治對策: 1.及時為寶寶清除鼻腔分泌物,如較多,可使用吸鼻器吸除。 2.清除鼻痂時忌用手摳寶寶的鼻子,以免損傷嫩弱的鼻腔黏膜,引起出血和感染。 正確方法:如果鼻痂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小棉簽輕輕將其卷除。如果鼻垢在鼻腔較深處,可先用生理鹽水、冷開水或母乳往鼻孔內滴1~2滴,讓鼻痂慢慢濕潤軟化,然後輕輕擠壓鼻翼,促使鼻痂逐漸鬆脫,再用消毒小棉簽將鼻痂卷除。異物堵塞 兩三歲的寶寶好奇心強,有時玩一些小石頭、小積木塊、小哨子、扣子、小橡皮頭、瓶蓋、紙團,愛把這些小東西往鼻子裡邊塞;有時會邊吃葵花籽、花生米、炒豆、果仁邊把這些東西塞入鼻腔。因寶寶的鼻腔小,這些東西塞進去,自己就取不出來,也不敢對爸媽說,過後又忘記了,異物便留在鼻腔內。有的寶寶患有鼻前庭濕疹,因刺癢,就用塞東西摩擦來緩解瘙癢。表現:絕大多數為一側鼻腔堵塞,通氣不暢;若繼發感染,黏液逐漸變為膿性;如果異物停留過久,可使鼻黏膜糜爛,長出肉芽,流出血性鼻涕,發出臭味。 防治對策: 1.教育寶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不往鼻子里亂塞東西,一旦塞了要及時告訴爸媽,及早取出異物。 2.爸媽應注意觀察寶寶的呼吸情況,一旦發現寶寶有一側發生鼻堵現象,或不明原因的流膿鼻涕、有臭味時,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過敏性鼻炎鼻塞過敏性鼻炎分季節性和常年性兩種。常年性過敏性鼻炎,一年到頭都可發病,多由真菌、塵蟎、昆蟲的分泌物、動物皮毛等引起。 表現:鼻塞明顯,噴嚏多,常流涕。 防治對策: 1.避免寶寶接觸塵土、蟎蟲、真菌、動物皮毛、羽毛等過敏原。如不用羽絨枕頭、羽絨被和席夢思床墊;不要讓寶寶親近貓、狗、鳥等寵物。在花粉播散的季節,不帶寶寶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能隨便採摘和聞花草。 2.居室里經常帶濕除塵,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3.不給寶寶吃辛辣食物、烹炸食品及海鮮,不濫喝飲料;多吃新鮮蔬果,多喝白開水。 4.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養成用冷水洗臉洗手的好習慣,提高身體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有利於防病。 5.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全身和局部抗過敏藥物治療。 ------------------------------------------------------------------------------------------------------ http://w.01power.com/blogview.asp?logID=10879&cateID=9 嬰幼兒流鼻涕、鼻塞的護理要點嬰幼兒鼻腔發育尚未成熟,鼻腔小,鼻黏膜血管豐富,易發生炎症,炎症使寶寶鼻塞,也會使寶寶哭鬧、煩躁不安,從而影響食慾和進食。 幼兒接受冷空氣,會因敏感而流鼻涕,如早上流鼻涕或鼻塞,常由過敏引起,這種鼻涕是清水樣的,但傷風感冒也會流鼻涕,如果是黃色的,則可能感染了病毒。如寶寶吃東西或玩耍時,不慎將異物塞入鼻孔,寶寶會出現鼻塞、呼吸不暢、煩躁不安,寶寶鼻涕中會有血絲。 1.寶寶流鼻涕護理方法 父母可用柔軟的手絹擦拭流出的鼻涕,因為寶寶皮膚很嬌嫩,擦拭多了會令寶寶感覺不舒服,所以擦鼻涕後可用濕勢毛巾捂一捂,再輕輕地塗上一點油脂,防止皮膚龜裂疼痛。 2.寶寶鼻塞護理方法: 如果是因鼻孔中有異物堵塞,可用棉簽蘸少量的清水,輕輕除去鼻腔中分泌物,動作要輕。千萬不要將異物往裡推,然後帶寶寶去醫院請醫生取出鼻內異物。另外,也可用溫熱毛巾敷於鼻子根部,這樣可緩解鼻塞。如果寶寶鼻孔因被鼻涕塞住而影響呼吸,可用呼鼻器幫助寶寶把鼻涕吸出來。 特別提醒: 1.寶寶鼻子不通氣時不可用滴鼻葯。因為使鼻子通氣的藥物中會有麻黃素,滴葯時由於鼻咽相通,藥物會被寶寶咽下。一旦麻黃素被寶寶身體吸收後,會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年輕父母不可給寶寶使用滴鼻葯。 2.不可用硬物或手挖寶寶的鼻子。由於寶寶鼻腔尚未發育成熟、鼻腔小、鼻黏臘分布豐富,用手或硬物去挖寶寶鼻子,很可能損傷寶寶鼻黏膜,引起鼻出血,若細菌進入鼻腔還可造成呼吸道感染。昨日上午,一對年輕夫婦抱著未滿月的男嬰,來到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夫婦倆稱:寶寶整天玩口水泡,不知道是貪玩還是其它什麼原因。 接診的管婉華主任醫師檢查發現,寶寶嘴巴四周有許多白色小泡沫,呼吸時鼻翼扇動,在檢查床上顯得煩躁不安,反應差,餵奶也不吃,體溫僅35.5攝氏度,初步診斷為新生兒肺炎,需作進一步檢查治療。 寶寶不咳不喘,怎麼會是肺炎?父母十分困惑。管婉華解釋,由於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調節能力差,得了肺炎後,早期並未表現出咳嗽或其他典型癥狀。 門診中發現,少部分肺炎寶寶有口吐泡泡的狀況,是由於其氣管又短又窄,且呈漏斗狀,呼氣時肺內氣體通過狹窄的氣管,將氣管內的痰液從呼吸道衝出口腔,於是產生了泡泡。 醫生提醒,很多新生兒疾病並無特殊癥狀,家長若發現一向表現正常的孩子,突然不哭、不鬧、不吃、不動,體溫異常,應引起重視及早就醫。寶寶腹瀉了,您更要做好「護理師」!嬰幼兒腹瀉除應及時治療外,家庭護理也十分重要,其重點如下: ☆ 要調整好孩子的飲食,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飲食原則提示: 避免食用高纖維食物 大部分的植物纖維均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因此在寶寶腹瀉時,應避免食用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葉菜類、筍類、瓜類、全穀類等。若為輕微的腹瀉,則可選擇葉菜較細嫩、纖維較少的食物,而且分量不宜過多。 供給主食類食物 要給寶寶提供熱量,宜補充米飯等五穀食物,如嬰幼兒營養米粉、粥、白吐司等,但仍須視寶寶的年齡及腹瀉情況而定。一般而言,嬰幼兒營養米粉容易消化。 對於已經會咀嚼的寶寶,可喂粥及骨頭湯,除可補充熱量外,亦可提供流失的電解質。較大的寶寶則可去皮的白吐司當作點心食用。 注意蛋白質的攝取 建議選擇瘦肉、去皮的雞肉、魚類、蛋、豆腐等較不油膩且又含蛋白質的食物。海鮮類的油脂含量雖然很低,但若要食用,須確保新鮮、衛生、以免因儲存不當,食用後造成有害菌侵入體內,再度引起腹瀉。 調整奶粉濃度 輕微的腹瀉,可以將牛奶沖淡一些,如果寶寶喝配方奶,應讓寶寶喝固定的品牌,不要隨意更換,以免寶寶不適應。如要為寶寶選擇另一種品牌的奶粉,則要注意換奶粉過程中寶寶是否有不適的腸胃反應,若有不適情形,暫時停止換奶粉。 注意烹調方式 烹調方式應選擇清蒸、水煮的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等不易消化的製作。 ☆ 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 小兒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瀉的兒童,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從而加重病情。可適當給孩子增加衣著,亦可用大口罩,護肚兜等圍住嬰兒臍部。 ☆ 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臀部 由於排便次數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父母在護理中要特別注意肛門部位。便後應用細軟的衛生紙輕擦,或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洗後可塗些油脂類的藥膏,以防紅臀,並要及時更換尿布,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對於病孩用過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過的衣物、床單,都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覆感染或傳染給其他人。 部分腹瀉嚴重的孩子或如營養不良孩子發生腹瀉時,易發生脫肛現象,表現為部分直腸粘膜突出於肛門外。此時父母可在給孩子清洗臀部時,用柔軟的毛巾將脫垂的部分輕輕的往上頂,如數次無效或反覆發生脫肛,則須由中醫行局部藥物熏蒸等治療。 ☆ 口服足夠液體以預防脫水 脫水是指體內液體,特別是細胞外液的大量丟失體外,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影響體內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嚴重時可危及生命的一種現象。腹瀉的孩子口服液體的服用量為頭4小時服完20~40ml/kg的特定液體,以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 這種特定液體是指: (1)米湯加鹽溶液,配製方法為米湯500毫升加細鹽1.75克(約半啤酒瓶鐵蓋)。 (2)糖鹽水,配製方法為清潔水500毫升加白糖10克加細鹽1.75克,煮沸後服用。 (3)口服補液鹽(ORS)。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對於新生兒腹瀉,父母要慎用口服補充液體療法。在家庭治療過程中,若孩子出現腹瀉次數與量增加、不能正常進食、頻繁嘔吐、明顯口渴、超過38℃的發熱中的任意一項,即應到醫院看醫生。醫生可根據小兒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靜脈輸液,糾正脫水。 ☆ 加強口腔護理 腹瀉患兒有時由於使用較長時間的抗菌素,可使口腔黴菌生長而發生鵝口瘡,因此要多喂開水以清潔口腔。有嘔吐時,可用棉花醮溫開水輕擦口腔。已發生鵝口瘡可在患處塗以1%龍膽紫藥水。 寶寶腹瀉護理「雷區」 孩子腹瀉即禁食 × 張奶奶的寶貝孫子晟晟傷食後出現腹瀉,每天拉稀水便六七次,還伴有嘔吐。張奶奶自作主張,認為孩子越吃越拉,決定給他禁食,餓得孩子哭鬧不止,腹瀉癥狀也未減輕。 點評:民間主張對急性腹瀉採用禁食8-12小時,甚至24小時的飢餓療法實際上是錯誤的。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瀉時,患兒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不會完全消失,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仍可達到正常的60%-90%。較長時間的飢餓,不僅不利於患兒營養的維持,還會使其營養狀況進一步惡化,並影響腸粘膜的修復、更新,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覆感染,最後導致「腹瀉——營養不良——易致腹瀉」的惡性循環中。因此,對急性腹瀉兒應繼續餵食。母乳餵養兒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餵養兒可先喂稀釋牛奶(牛奶1份加水2份)2-3天,以後逐漸增至全奶;半歲以上的患兒可選用米湯、稀飯或爛麵條等,並給些新鮮水果汁或水果以補充鉀,再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魚末等,但均需由少到多,逐漸過渡到已經習慣的平常飲食。服糖鹽開水可防止脫水 甜甜才11個月,患秋季腹瀉,每天拉稀水樣便5-8次,每次大便量多。甜甜媽聽說給孩子服糖鹽開水可防止脫水,於是在溫開水中加些白糖和食鹽給孩子喂服,結果甜甜脫水現象反而加重,只好上醫院看醫生。 點評:在白開水中隨意加糖、鹽是不能起到防治脫水作用的。正確配製糖鹽水的方法見護理重點中:預防脫水一節。 雞湯作為一種營養物質,對人體確有補益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什麼人都適宜喝雞湯。無庸置疑,嬰幼兒腹瀉時會隨胃湯液丟失大量的營養物質。因而,一些年輕的父母為孩子增加營養,喜歡給孩子餵食高營養的液狀食物,比如雞湯等。殊不知,給孩子餵雞湯不但達不到壯體強身的目的,反而會給孩子帶來麻煩。研究發現,雞湯進人人體後,蛋白質合成顯著增多,而人體每合成1克蛋白質即需0.45毫克當量的鉀,由於鉀不斷進入細胞,人體為維持平衡,鈉也大量進入血液和細胞液中,因而造成體液高滲——高鈉血症。所以,嬰幼兒在腹瀉時不宜喝雞湯。 腹瀉喝雞湯補營養 × 雞湯作為一種營養物質,對人體確有補益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什麼人都適宜喝雞湯。無庸置疑,嬰幼兒腹瀉時會隨胃湯液丟失大量的營養物質。因而,一些年輕的父母為孩子增加營養,喜歡給孩子餵食高營養的液狀食物,比如雞湯等。殊不知,給孩子餵雞湯不但達不到壯體強身的目的,反而會給孩子帶來麻煩。 研究發現,雞湯進人人體後,蛋白質合成顯著增多,而人體每合成1克蛋白質即需0.45毫克當量的鉀,由於鉀不斷進入細胞,人體為維持平衡,鈉也大量進入血液和細胞液中,因而造成體液高滲——高鈉血症。所以,嬰幼兒在腹瀉時不宜喝雞湯。 腹瀉的孩子一點油也不能吃 × 人們在小兒患腹瀉時,常常讓小兒忌油。這種做法只適用於急性腸道炎症,一般不得超過3天。 有些小兒容易腹瀉,尤其是滲出性體質的孩子,腹瀉可持續很長時間,不應當長期忌油。如長期忌油,可使小兒消耗體內貯存的脂肪,引起消瘦,還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與利用,久之,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長期忌油還可造成腹瀉,易發生在6個月至3歲小兒,稱「學步嬰兒腹瀉」或慢性非特異性腹瀉。此與小腸粘膜上酶的活性增強有關。如醯甘酸環化酶使前列腺素增加,促使胃腸蠕動加快,造成腹瀉。這種腹瀉可用植物油治療,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可抑制這一過程。嬰兒長期腹瀉吃些植物油有益無害。乳母嚴格忌油可使嬰兒腹瀉,所以也不要忌油。 寶寶腹瀉應該多喝水 × 腹瀉寶寶不宜喝水,因為寶寶持續腹瀉,丟失的鉀和鈉比較多,白開水中並不含這些成分,而且過量飲水會稀釋胃酸,影響孩子食慾。如果孩子口渴的話,可以給他服用口服補液。因為口服補液中含有適當比例的糖、鹼、氯化鉀和氯化鈉,可以幫助寶寶補充丟失的電解質,讓寶寶儘快恢復。小兒腹瀉,中醫根據臨床癥狀分為傷食泄、風寒泄、濕熱泄、脾虛瀉等證型。 傷食泄:寶寶常表現為大便稀,夾有未消化的奶瓣、食物殘渣,味酸臭,或如臭雞蛋味,肚腹脹氣。 風寒泄:多表現為大便清稀,夾有泡沫,氣味不重,往往伴有腸鳴腹痛,鼻流清涕、咳嗽。 濕熱泄:常見大便如水樣,量多次數頻繁,或如蛋花湯樣,氣味極臭,或有少許黏液,寶寶陣陣哭鬧,精神萎靡或發熱煩躁,口渴尿黃。 脾虛瀉:寶寶大多是腹瀉治療不及時或餵養不當,腹瀉遷延不愈而造成。大便稀溏,可見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多在吃下食物後就泄,時輕時重,面色萎黃,體重不增加或增加緩慢,精神不振,嚴重者有便後脫肛,手腳發涼等癥狀。 寶寶腹瀉處理原則 1.寶寶一旦腹瀉,首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千萬不要自行使用止瀉藥或服用抗生素。對於輕型腹瀉患兒,遵循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藥的原則,一般腹瀉很快就能康復。 2.對於由於腸胃功能紊亂而腹瀉的患兒,單純使用助消化葯是不夠的,採用中醫中藥的療法,常可獲得事半功倍的療效。根據寶寶不同病情,採用消食化積、疏風散寒、清熱利濕、健脾溫腎等功效的藥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吳茱萸、白朮、淮山藥、茯苓等藥物。可口服中成藥:脾可欣、健脾止瀉散、腸胃康沖劑等,對那些久瀉不愈,或伴有嘔吐、吃藥困難的患兒,可採用中藥敷臍的方法進行治療,往往可以收到滿意的療效。 寶寶腹瀉中醫妙方 根據不同的辨證分型,可選用不同的藥物組合,研成細末,用黃酒調勻如膏狀,敷於神厥穴(肚臍處)上,蓋醫用膠貼;次日揭去,用溫水清洗後再敷新葯。每天1次,3天為一個療程。個別患兒局部可能會輕度發紅,但並不影響治療和療效,停用後即可恢復。 這種方法安全有效,簡便易行,經濟實用,寶寶容易接受。當寶寶吃藥、打針有困難,或用西藥治療效果不好時,不妨試試敷臍的方法。 PART1:解讀寶寶大便中的「問號」 嬰幼兒大便的次數和質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狀況,家長若能重視對嬰幼兒大便的質地、色樣和次數的觀察,正確地識別正常和異常的大便,有助於早期發現寶寶消化道的異常,為診斷疾病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正常大便的觀察要點 1、胎便 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佔了72%,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膽汁、濃縮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組成,出生後幾小時內(一般10小時內)首次排出胎糞,呈墨綠色、有點發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晒溶了的柏油,無臭味,進食後2_3日內逐漸過渡為嬰兒正常糞便。 2、母乳餵養兒糞便 呈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塊,有酸味,每日2_3次。即使每天大便達到3_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狀,也可視為正常。 3、人工餵養兒糞便 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餵養的嬰兒,糞便呈淡黃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塊較多,為鹼性或中性,量多、較臭,每日1_2次。 4、混合餵養兒糞便 哺母乳加牛乳者糞便與喂牛乳者相似,但較黃、軟。添加穀物、蛋、肉、蔬菜等輔食後,糞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在沒有改變食物量及種類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應視為異常。 1、 泡沫樣大便 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 2、 奇臭難聞大便 偏食含蛋白質的食物過多時,這些蛋白質可中和胃裡的胃酸,這樣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腸腔內細菌的分解代謝,這些寶寶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難聞。 3、 發亮大便 進食脂肪過多時,在腸腔內會產生過多的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使腸子的蠕動增加,結果產生淡黃色液狀和量較多的大便,有時大便發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內滑動。 4、 綠色大便 若大便呈綠色,糞便量少,黏液多,屬飢餓性腹瀉。 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為暗綠色。 5、蛋花湯樣大便 病毒性腸炎和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現蛋花湯樣大便。 6、豆腐渣樣大便 則常常見於黴菌引起的腸炎。 7、水樣大便 多見於食物中毒和急性腸炎。 8、灰白色大便 各種原因所致的膽道阻塞病人會排出灰白色的大便。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此外,進食牛奶過多或糖過少,產生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鈣和鎂相結合,形成脂肪皂,糞便也可呈現灰白色,質硬,並伴有臭味。 9、柏油樣大便 由於上消化道或小腸出血並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因紅細胞破壞後,血紅蛋白在腸道內與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故糞便呈黑色;又由於硫化亞鐵刺激腸粘膜分泌較多的黏液,而使糞便黑而發亮,故稱為柏油樣便,多見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愛心提醒:正常人進食動物血、豬肝等含鐵多的食物也可使糞便呈黑色,而服用鉍劑、炭粉以及某些中藥等藥物也會使糞便變黑,但一般為灰黑色無光澤,做隱血試驗陰性可幫助鑒別。 10、鮮紅色血便 血色鮮紅不與糞便混合,僅黏附於糞便表面或於排便後有鮮血滴出或噴射出,提示為肛門或肛管疾病,如痔瘡、肛裂、腸息肉和直腸腫瘤等引起的出血。 11、果醬樣大便 暗紅色果醬樣大便見於腸套疊;暗紅色果醬樣膿血便則見於阿米巴痢疾。 12、黏液膿性鮮血便 常見於細菌性痢疾、空腸彎麴菌腸炎。 13、洗肉水樣血便 並有特殊的腥臭味 見於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兒童腹瀉的四種原因 家長魯女士:寶寶今年兩歲多,已經腹瀉了兩天,請問是什麼原因? 郝理華:夏天導致孩子腹瀉的因素較多,通常有下列幾點原因:首先,孩子的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特別是胃酸較低,殺菌能力差;再加上夏天過多地進食飲料,又稀釋了胃酸,這樣,病菌就不能被胃酸殺死,從而進入腸道引起腹瀉。其次,有的孩子是第一次經歷夏天,體內對一些微生物和細菌沒有產生抗體,極容易被感染而導致腹瀉。第三,如果大人自己腹瀉,但疏忽了個人衛生,也容易傳染給孩子。最後,孩子誤食了不清潔的食物,也會引起腹瀉。 預防兒童腹瀉五要素 家長沈女士:夏季兒童腹瀉能否預防?郝理華:注意以下幾點,可以有效預防寶寶腹瀉。第一,給寶寶吃的食物要保持新鮮,擺放一段時間後的食物最好不要給寶寶吃。第二,給寶寶喝的飲料要在正規商店購買。第三,給孩子吃的水果要隨吃隨開。第四,要注意保持寶寶手的衛生。第五,大人給孩子餵食前一定要洗手,避免用自己的嘴巴試食物的溫度,以免把細菌傳染給孩子。 腹瀉患兒不應禁食 家長田女士:孩子最近一直在腹瀉,要不要給他禁食? 郝理華:腹瀉患兒不應禁食。在腹瀉的前兩三天,孩子的飲食要清淡,應以澱粉內食物為主,可給孩子食用一些米粉、稀飯等易消化的食物。在孩子腹瀉癥狀緩解後,可給孩子適當進食一些牛奶、雞蛋等,補充營養。 腹瀉期間要喝口服補液 家長童女士:孩子腹瀉口渴,是不是要多給他喝水? 郝理華:腹瀉患兒不易多喝水,因為寶寶持續腹瀉,丟失的鉀和鈉比較多,白開水中並不含這些成分,而且過量飲水會稀釋胃酸,影響孩子食慾。如果孩子口渴的話,可以給寶寶服用口服補液。因為口服補液中含有適當比例的糖、鹼(蘇打)、氯化鉀和氯化鈉,可以幫助寶寶補充丟失的電解質,讓寶寶儘快恢復。口服補液,在各個醫院和藥店都可以買到。 不要濫用抗生素 家長吳女士:寶寶最近有點腹瀉,要不要給她吃點抗生素?郝理華:最好不要給寶寶服用抗生素。因為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或者由於飲食不當引起。對這些原因引起的腹瀉,抗菌藥物不但無效,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亂,加重腹瀉。如果確實需要服用,需要遵照醫囑,或者服用少量的黃連素。 腹瀉好後,別忘臀部護理 家長徐女士:護理腹瀉的寶寶,需要注意些什麼? 郝理華:除了讓寶寶按時服藥外,還要注意對寶寶臀部進行護理。因為很多事實證明,如果在寶寶腹瀉期間,疏忽了臀部的護理,極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和肛瘺。文章來自網路 , 不代表中藥網立場 , 內容僅供訪問者參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轉載請註明出處!互動交流請進中藥論壇!不是涼的原因!大多數孩子都會拉綠色大便的!不用太擔心!老人迷信的說法是折著孩子了,我覺得不太有道理吧拉綠便多數情況是消化不良,其可能的原因寶寶食量太少,或是吸收了較多的鐵質沒有完全消化吸收。大便綠色有時也是正常,如果寶寶除了大便綠色外,其餘一切都正常,那麼就不用擔心,這跟寶寶的個體差異有關。寶寶大便可判斷疾病 觀察嬰幼兒的大便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了解孩子消化系統方面的生理狀態。這就為一些疾病的判斷提供了線索,同時也為醫生的診斷治療提供了依據。因此,家長應隨時觀察孩子的大便情況以獲取健康的信息。嬰幼兒的正常大便,除了新生嬰兒之外,顏色均為黃色或淡黃色,外形為軟長條或膏狀,均勻一致,不帶膿血、粘液、泡沫。與此相反,患病之後的孩子的糞便就會有所變化。家長應善於觀察和比較,從中發現問題並且儘快加以解決。1.蛋花樣便。如果出現蛋花樣便,則最大可能為消化系統不正常,如消化不良導致的腸炎,等等。這種糞便伴隨著多便(每天排5次以上),糞有酸臭味,並且含有少量粘液。2.水樣便。出現水樣便,多數原因是得了秋季腹瀉,學名為輪狀病毒性腸炎。這時,患兒就會排出淡黃色的水樣便或者白色水樣便,與上述情況不同,患兒便次少,但數量相對較多,無腥臭味。患兒可伴有發熱、咳、咽部充血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3.海水樣便。糞便呈暗綠色,如海水樣。出現這種糞便的原因,可能是嬰兒患了膜性腸炎。腹瀉次數頻而且量也較多,並且帶有腐敗臭味,其中還會包括膜樣組織和粘液。如果患兒的發病較急,並伴有嘔吐和高熱現象,則可能出現脫水,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必須迅速送到醫院進行急救。4.米泔水樣便。如果嬰兒的糞便如同米泔水樣,且次數較多,則要考慮到霍亂或者副霍亂。霍亂和副霍亂起病較急,伴有頻繁的嘔吐,會出現脫水、肌肉痙攣疼痛和循環衰竭癥狀,十分危險。出現這種狀況,要立即把孩子送入醫院搶救。5.泡沫便。這種便呈棕黃色水樣,帶有大量泡沫,並且有強烈的酸味。這是由於嬰兒吃了過多的澱粉類食物,例如米糊、蛋糕等,由於細菌的作用,腸內發酵產生了較多的二氧化碳氣所造成的。這些氣體造成腸部蠕動而發生腹瀉。6.豆腐渣樣便。被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嬰幼兒,常排出黃色帶粘液的便,有時排豆腐渣樣便。7.粘液便。嬰幼兒糞便中混有膿血和粘液,可見於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結腸炎或慢性細菌性痢疾。8.膿血粘液便。嬰幼兒的糞便中混有膿血和粘液,這說明可能孩子患有細菌性痢疾。此時,患病兒的排便次數多而量並不多,腹痛,排便前哭叫,如果還伴有高熱和驚厥,可能是中毒性痢疾。9.鮮血便。糞便表面或大便之後附有鮮血,或便末滴血,這可能為肛裂,或者直腸息肉造成的。10.果醬樣便。大便為血和粘液混合的紅色粘凍樣糞便,常見於阿米巴痢疾和腸套疊。後者為5~10個月的嬰兒常得的急腹症,除了排果醬樣大便(其中大便質較少),還伴有陣發性哭鬧。因為患兒腹痛,嬰兒反覆嘔吐,有時會出現休克樣的面容。11.血水樣便。大便呈棕色血水便,如紅豆湯樣,多見於嬰幼兒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患兒常出現腹痛、嘔吐、高燒以及中毒性休克等癥狀。12.暗紅色血便、柏油樣便。大便暗紅或漆黑如柏油狀,又稱為黑便,提示我們嬰兒的上腸胃道可能大量出血,其原因可能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美克氏憩室炎引起的出血。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立即送患兒去醫院診斷和治療。13.白陶土樣便。患兒的糞便如白色土樣,原因是膽道部分發生梗阻,以致於膽汁不能進入腸道,結果膽紅素代謝產物膽綠素和膽原不能形成,糞便就不能成為正常的淡黃色,呈現為白陶土樣甚至石灰樣(膽完全梗阻),這是十分危險的。家長要立即帶孩子到急救中心去搶救。14.脂肪便。膽汁和胰液能夠幫助脂肪消化與吸收。如果食物中脂肪含量過多,嬰幼兒的膽、肝、胰腺機能出現障礙,食物中的脂肪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和吸收,就會出現脂肪性腹瀉,這樣,每次排便量很多,呈灰白色糊狀或液狀,外觀如同奶油,具有油光色彩。同時,脂肪便還有腐臭味。大便的外觀是了解嬰幼兒消化系統功能的窗口,家長應通過對嬰幼兒大便的觀察,初步判斷孩子是否有疾病,以便早期發現,及時診治。 有可能是著涼了。受涼也是導致腸蠕動過快,產生綠色大便的常見原因之一。如同時伴有大便次數增多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正確對待嬰兒大便,小兒大便異常與嬰兒疾病 2008-01-18 在一些人看來大便是最骯髒的「東西」,臭氣難聞,很少有人便後會認真觀察大便。在看病時問起大便多是一問三不知,年輕的父母們更是不知道認真觀察孩子的大便。自古以來中醫注意觀察大便以幫助診斷疾病、 判斷疾病,還把大便製成「人中黃」、「糞清」作為治療藥物。看來有必要與年輕父母談一下寶寶大便與健康。 一、嬰兒大便的成分 正常嬰兒大便中水份占乾濕比重的80%。有形成分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殘渣,三分之一是腸道正常細菌,還 有微量礦物鹽類、膽色素及衍化物、脫落的腸上皮細胞等。三分之一是細菌,叫人嚇一跳,其實,這些細菌是對人體有益的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鏈球菌等,它們能分解食物殘渣產生維生素供人吸收利用, 與人共生共存。母乳餵養兒大便中主要是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牛奶餵養兒大便中則主要是大腸桿菌;只有新生兒生後2—3天內排出的墨綠色粘稠胎糞不含細菌。 二、嬰兒大便的外觀 正常嬰兒大便為黃色或棕色,軟條狀或糊狀。大便軟硬度與小兒飲食的排便次數有關。母乳餵養兒每日大 便2—7次,呈黃色膏脂樣,內可有奶塊;牛奶餵養兒大便每日1—2次,淡黃色,較硬;添加輔食後,如喂含綠 葉的蔬菜可排綠色大便,吃動物肝血或服鐵劑後大便則呈黑色。嬰兒大便中偶有不消化的瓜籽、菜葉、黃豆、玉米等,只要量不多都是正常現象。 三、正常嬰兒大便的氣味 新生兒的胎糞不臭,母乳餵養兒大便稍有酸臭味,而牛奶和奶粉餵養兒的大便較臭,但還不及成人大便臭 。添加輔食後大便中的細菌便與成人相同,其臭氣加重,與成人大便相似。一般正常情況下腸道細菌分解食物殘渣會產生吲哚、氨等物質,都具有一定臭味,但不太重。如果嬰兒大便臭氣過重或放難聞的臭屁則可能為病 態。 四、嬰兒大便的酸鹼度 正常嬰兒在母乳餵養時大便中的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較多,分解大便殘渣會產生較多酸性物質,大便的pH 值(酸鹼度)常小於5.5; 牛乳或奶粉餵養兒大便中的菌與母乳餵養兒不一樣而呈中性或偏鹼性,pH值常為6— 8。測試小兒大便pH值可購市售「精密試紙」,把試紙條一端浸入大便半秒鐘後取出與試紙所附的標準比色板比 較即可知道pH值。年輕的父母不妨家中備一套,以便懷疑小兒腹瀉病時可自測pH作參考。如果小兒腹瀉大便pH 值小於6,多是因為小兒受涼、飲食不當或其他病引起的癥狀性腹瀉;如果是感染性腹瀉,小兒大便pH值常大 於7。 五、大便異常與嬰兒疾病 大便次數、性質、氣味的改變均可反映嬰兒疾病,尤其判斷消化道疾病意義更大。 次數改變:大便次數突然減少並且大便乾燥稱為便秘;大便次數突然增多或突然變稀同時內容物有變化稱 為腹瀉。 性質改變:嬰兒大便除變稀外,如出現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大便伴小兒排便時哭吵,大多是細菌性痢疾或 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大便如為淘米水樣、排便無腹痛、病兒快速出現脫水、抽搐、休克則可能是患了霍亂病;大便呈湯樣可能為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海水樣大便為金葡萄腸炎;豆腐渣樣大便為黴菌 性腸炎;大便中混有寄生蟲診斷是一目了然的,但是蟲蛹肉眼是看不見的,用顯微鏡檢查大便中的蟲卵可以診斷腸道、呼吸道、膽道部位的寄生蟲病。 顏色改變:嬰兒大便呈白色,並伴全身黃染、騷癢是膽道梗阻表現;綠色稀便常為嬰兒受涼或添加輔食不 當所引起的食餌性腹瀉;大便像赤豆湯樣暗紅色伴惡臭,為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果醬色大便為腸套迭或阿米巴痢疾;柏油樣黑便在排除服鐵劑和大量食用動物肝血之後可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大便呈鮮紅色血液為直腸或 肛門出血性疾病。 氣味改變:嬰兒大便酸臭加重並帶有較多泡沫是飲食中含糖或澱粉類過多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過度發酵引 起;大便突然變惡臭,如臭蛋樣氣味是飲食中蛋白質比例過多引起;大便腥臭伴油膩感為脂肪類飲食過多;大便惡臭且量又多,伴小兒消瘦是腸吸收不良綜合症表現;重腥臭大便由腸癌引起在嬰兒極為罕見。 嬰兒大便異常可診斷的疾病還有很多,以上列舉幾點供年輕父母們在觀察嬰兒大便時參考。大便輕度異常 父母可以自己判斷有否疾病;如果明顯異常應立即去醫院請兒科大夫診治。為了孩子健康,請你注意觀察孩子的大便! 綠便,是怎麼回事? 小腸上部膽汁含膽紅素和膽綠素,呈黃綠色。到結腸時膽綠素被其中菌群還原成膽紅素,大便變黃色。如果腸道蠕動很快,膽綠素來不及被還原成膽紅素,呈現綠色。 小嬰兒大便顏色反映腸道的功能,也和喂什麼奶有關。 母乳餵養時糞便偏酸性,因氧化性細菌作用,氧化為膽綠素,因膽綠素多,使大便呈金黃色略帶綠色。牛奶餵養的大便偏鹼,可使膽紅素還原為無色的糞膽原,大便色較淡。 小嬰兒出現大便綠色,有多種原因。 母乳餵養兒排綠色大便。如果寶寶吃奶好,全身情況正常,這時可回答「正常」。其原因可能因小嬰兒腸道功能不健全,是暫時現象,隨著寶寶長大,會有進步。 有的寶寶因沒有吃飽,飢餓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出現綠色大便,寶寶因飢餓有哭鬧不安等表現,容易與上述情況區分。這種情況只要增加奶量,讓寶寶吃飽就可以了。 受涼也是導致腸蠕動過快,是產生綠色大便的常見原因之一。這種原因引起的綠色大便,可能還有像感冒一類的癥狀。如果只有綠色大便,注意腹部保暖,尤其在晚上,過幾天就會恢復。如果有感冒癥狀,應同時對感冒進行對症治療。 綠色大便,大便次數多,水分又多,出現腹瀉,當到醫院檢查大便。寶寶拉綠便便多數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寶寶太小腸道功能不健全,容易消化不良是正常的,可以給寶寶吃點益彤益生菌,改善寶寶腸道功能,幫助寶寶消化吸收的。寶寶大便呈綠色的可能的原因一般母乳餵養兒的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綠色,有時會混雜一些白色顆粒。 奶粉餵養兒若排出綠色大便,則表示腸的蠕動加速,或腸道有炎症,為腹瀉的一種象徵。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排綠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種驚嚇,這是錯誤的。另外,為了寶寶的健康,須攝取足量的鐵質,吃含有鐵質奶粉的寶寶,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鐵質,則大便呈黃綠色,大便中的白色顆粒較大,且較容易有臭味。有的嬰兒經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但糞便並不幹結,仍呈軟便或糊狀便,排便時要用力屏氣,臉漲得紅紅的好似排便困難,這其實並不屬於便秘。寶寶幾天不拉,可能是寶寶根本沒吃飽,所以你首先要保證寶寶每天吃飽了。你還要看他拉出來的是軟便還是硬便。 我的寶寶50天左右時也開始幾天一次大便,最長的一次四天才拉,但是他拉出來的仍是糊狀的軟便,我就知道他不是便秘。便秘是指拉出來硬硬的條狀或顆粒狀的大便。你不用著急,這麼小的寶寶是這樣的,她還沒養成每天定時拉大便的習慣,也就是說她還根本不會大便,這樣你就更不能用開塞露了,越用越依賴,大便反射越麻木,越用越不知道自己拉。你需要每天幫寶寶按摩肚子,就是用你中間的三個手指,繞著寶寶的肚臍順時針按摩,一次5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能幫助寶寶加快腸蠕動,使寶寶產生大便反射。另外,從孩子兩個月起就應該訓練良好的排便習慣,使他按時排便,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臨睡前,早晨排便最好,晚上大便則可使孩子夜裡睡得踏實。飯前大便可使孩子吃得好,但不要飯後大便。媽媽先觀察孩子排便的情況,然後根據孩子的情況,有意識的定時排便,排便時媽媽要和他一起發出「恩恩恩」的聲音。小兒胃腸道系統還未發育完善,可多補充些有益菌,如媽咪愛、合生元。媽咪愛與合生元都是有益菌(不是葯),是調理胃腸道系統的,拉稀的調到不稀,便秘的調到不幹。媽咪愛價格適中,合生元價格偏貴。那是因為你寶寶還太小了,腸胃不能完全吸收鐵元素,所以就排出綠便,當然綠便是不影響健康的。等寶寶再長大點大便顏色就會正常。你可以打下惠氏的專家熱線確定一下,我孩子以前也是這樣的,到了100天就不拉綠便了。您參考一下從嬰幼兒糞便性狀發現異常吧: 小兒由於年齡、飲食、排便習慣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數可以不盡相同。嬰幼兒糞便的次數和性質常反映著小兒胃腸道的生理和病理狀態。母乳餵養兒、人工餵養兒以及混合餵養兒在排便次數上、糞便性狀方面各有特點。我們如果掌握了這些特點,就可以通過嬰幼兒糞便了解其消化道功能情況,及時調整食物的量及比例,促進嬰幼兒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預防和減少腹瀉,並可以及早地發現一些疾病,做到有病早治。一、 母乳餵養兒糞便:未加輔食的母乳餵養嬰兒,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藥膏狀,或有種樣的顆粒,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呈酸性反應,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而照常增加,不能認為有病。嬰兒在加輔食後大便次數可以減少。1周歲以上的小兒大便次數右減至一天一次。 二、 人工餵養大便:以牛乳餵養的嬰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硬,呈中性或鹼性反應。由於牛奶中的蛋白質多,有明顯的蛋白分解後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則排便次數增加,便質柔軟。 三、 混合餵養兒糞便:無論人乳或牛乳餵養,若同時加食澱粉類食物,則大便量增多,硬度比單純牛奶餵養稍減,呈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將蔬菜、水果等輔食加多,則大便與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時,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實際上這種現象是健康嬰兒更換食物時常有的事。如果沒有腹瀉,不必停止加輔食,數日以後胃腸習慣了,這種情況隨之消失。對嬰幼兒糞便性狀的觀察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如果嬰兒糞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糞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吃澱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糞便的顏色與膽汁的化學變化有關。在小腸上部時由於膽紅素及膽紅素的作用,故呈黃綠色;到結腸時膽綠素還原成膽紅素,而呈黃色。母乳餵養兒的大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細菌作用將膽紅素變為膽綠素,所以母乳餵養兒的正常糞便略呈綠色。但牛乳餵養兒的糞便偏鹼性,可以進一步還原變為無色的糞膽原,所以大便顏色較淡。如果牛乳餵養兒排出綠色大便,則表示腸的蠕動加速或腸道有炎症,為腹瀉的一種象徵。有些家長沒有這方面的知識,錯誤地認為孩子排綠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種驚嚇,這是錯誤的。有些疾病可以從嬰幼兒的糞便中反映出特點。如果小兒有膽道梗阻情況,則大便呈灰白色。胃腸道上部出血或服用了鐵劑,可排出黑色的大便,有的似柏油樣。如果大便中帶有鮮紅的血絲,可能由直腸息肉、結腸息肉和肛門裂所致,應做進一步的檢查。若除有血液外,同時含有大量的粘液而糞質較少,結合病兒陣發性腹痛的癥狀,可考慮是否為腸套疊。如果大便帶有膿血並有腥臭味,可考慮為痢疾。總之,細心觀察的父母能從嬰幼兒的糞便中及時地發現問題。若為食物結構搭配不當導致的消化不良,通過及時調整搭配,適當減少某一類食物的入量,使異常的大便得到糾正。但如果糞便異常不屬一般消化不良情況,且合併有全身癥狀,應立即送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免延誤。祝寶寶健康快樂!您參考一下從嬰幼兒糞便性狀發現異常吧: 小兒由於年齡、飲食、排便習慣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數可以不盡相同。嬰幼兒糞便的次數和性質常反映著小兒胃腸道的生理和病理狀態。母乳餵養兒、人工餵養兒以及混合餵養兒在排便次數上、糞便性狀方面各有特點。我們如果掌握了這些特點,就可以通過嬰幼兒糞便了解其消化道功能情況,及時調整食物的量及比例,促進嬰幼兒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預防和減少腹瀉,並可以及早地發現一些疾病,做到有病早治。一、 母乳餵養兒糞便:未加輔食的母乳餵養嬰兒,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藥膏狀,或有種樣的顆粒,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呈酸性反應,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而照常增加,不能認為有病。嬰兒在加輔食後大便次數可以減少。1周歲以上的小兒大便次數右減至一天一次。 二、 人工餵養大便:以牛乳餵養的嬰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硬,呈中性或鹼性反應。由於牛奶中的蛋白質多,有明顯的蛋白分解後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則排便次數增加,便質柔軟。 三、 混合餵養兒糞便:無論人乳或牛乳餵養,若同時加食澱粉類食物,則大便量增多,硬度比單純牛奶餵養稍減,呈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將蔬菜、水果等輔食加多,則大便與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時,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實際上這種現象是健康嬰兒更換食物時常有的事。如果沒有腹瀉,不必停止加輔食,數日以後胃腸習慣了,這種情況隨之消失。對嬰幼兒糞便性狀的觀察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如果嬰兒糞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糞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吃澱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糞便的顏色與膽汁的化學變化有關。在小腸上部時由於膽紅素及膽紅素的作用,故呈黃綠色;到結腸時膽綠素還原成膽紅素,而呈黃色。母乳餵養兒的大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細菌作用將膽紅素變為膽綠素,所以母乳餵養兒的正常糞便略呈綠色。但牛乳餵養兒的糞便偏鹼性,可以進一步還原變為無色的糞膽原,所以大便顏色較淡。如果牛乳餵養兒排出綠色大便,則表示腸的蠕動加速或腸道有炎症,為腹瀉的一種象徵。有些家長沒有這方面的知識,錯誤地認為孩子排綠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種驚嚇,這是錯誤的。有些疾病可以從嬰幼兒的糞便中反映出特點。如果小兒有膽道梗阻情況,則大便呈灰白色。胃腸道上部出血或服用了鐵劑,可排出黑色的大便,有的似柏油樣。如果大便中帶有鮮紅的血絲,可能由直腸息肉、結腸息肉和肛門裂所致,應做進一步的檢查。若除有血液外,同時含有大量的粘液而糞質較少,結合病兒陣發性腹痛的癥狀,可考慮是否為腸套疊。如果大便帶有膿血並有腥臭味,可考慮為痢疾。總之,細心觀察的父母能從嬰幼兒的糞便中及時地發現問題。若為食物結構搭配不當導致的消化不良,通過及時調整搭配,適當減少某一類食物的入量,使異常的大便得到糾正。但如果糞便異常不屬一般消化不良情況,且合併有全身癥狀,應立即送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免延誤。祝寶寶健康快樂!寶寶大便可判斷疾病 觀察嬰幼兒的大便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了解孩子消化系統方面的生理狀態。這就為一些疾病的判斷提供了線索,同時也為醫生的診斷治療提供了依據。因此,家長應隨時觀察孩子的大便情況以獲取健康的信息。嬰幼兒的正常大便,除了新生嬰兒之外,顏色均為黃色或淡黃色,外形為軟長條或膏狀,均勻一致,不帶膿血、粘液、泡沫。與此相反,患病之後的孩子的糞便就會有所變化。家長應善於觀察和比較,從中發現問題並且儘快加以解決。1.蛋花樣便。如果出現蛋花樣便,則最大可能為消化系統不正常,如消化不良導致的腸炎,等等。這種糞便伴隨著多便(每天排5次以上),糞有酸臭味,並且含有少量粘液。2.水樣便。出現水樣便,多數原因是得了秋季腹瀉,學名為輪狀病毒性腸炎。這時,患兒就會排出淡黃色的水樣便或者白色水樣便,與上述情況不同,患兒便次少,但數量相對較多,無腥臭味。患兒可伴有發熱、咳、咽部充血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3.海水樣便。糞便呈暗綠色,如海水樣。出現這種糞便的原因,可能是嬰兒患了膜性腸炎。腹瀉次數頻而且量也較多,並且帶有腐敗臭味,其中還會包括膜樣組織和粘液。如果患兒的發病較急,並伴有嘔吐和高熱現象,則可能出現脫水,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必須迅速送到醫院進行急救。4.米泔水樣便。如果嬰兒的糞便如同米泔水樣,且次數較多,則要考慮到霍亂或者副霍亂。霍亂和副霍亂起病較急,伴有頻繁的嘔吐,會出現脫水、肌肉痙攣疼痛和循環衰竭癥狀,十分危險。出現這種狀況,要立即把孩子送入醫院搶救。5.泡沫便。這種便呈棕黃色水樣,帶有大量泡沫,並且有強烈的酸味。這是由於嬰兒吃了過多的澱粉類食物,例如米糊、蛋糕等,由於細菌的作用,腸內發酵產生了較多的二氧化碳氣所造成的。這些氣體造成腸部蠕動而發生腹瀉。6.豆腐渣樣便。被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嬰幼兒,常排出黃色帶粘液的便,有時排豆腐渣樣便。7.粘液便。嬰幼兒糞便中混有膿血和粘液,可見於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結腸炎或慢性細菌性痢疾。8.膿血粘液便。嬰幼兒的糞便中混有膿血和粘液,這說明可能孩子患有細菌性痢疾。此時,患病兒的排便次數多而量並不多,腹痛,排便前哭叫,如果還伴有高熱和驚厥,可能是中毒性痢疾。9.鮮血便。糞便表面或大便之後附有鮮血,或便末滴血,這可能為肛裂,或者直腸息肉造成的。10.果醬樣便。大便為血和粘液混合的紅色粘凍樣糞便,常見於阿米巴痢疾和腸套疊。後者為5~10個月的嬰兒常得的急腹症,除了排果醬樣大便(其中大便質較少),還伴有陣發性哭鬧。因為患兒腹痛,嬰兒反覆嘔吐,有時會出現休克樣的面容。11.血水樣便。大便呈棕色血水便,如紅豆湯樣,多見於嬰幼兒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患兒常出現腹痛、嘔吐、高燒以及中毒性休克等癥狀。12.暗紅色血便、柏油樣便。大便暗紅或漆黑如柏油狀,又稱為黑便,提示我們嬰兒的上腸胃道可能大量出血,其原因可能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美克氏憩室炎引起的出血。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立即送患兒去醫院診斷和治療。13.白陶土樣便。患兒的糞便如白色土樣,原因是膽道部分發生梗阻,以致於膽汁不能進入腸道,結果膽紅素代謝產物膽綠素和膽原不能形成,糞便就不能成為正常的淡黃色,呈現為白陶土樣甚至石灰樣(膽完全梗阻),這是十分危險的。家長要立即帶孩子到急救中心去搶救。14.脂肪便。膽汁和胰液能夠幫助脂肪消化與吸收。如果食物中脂肪含量過多,嬰幼兒的膽、肝、胰腺機能出現障礙,食物中的脂肪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和吸收,就會出現脂肪性腹瀉,這樣,每次排便量很多,呈灰白色糊狀或液狀,外觀如同奶油,具有油光色彩。同時,脂肪便還有腐臭味。大便的外觀是了解嬰幼兒消化系統功能的窗口,家長應通過對嬰幼兒大便的觀察,初步判斷孩子是否有疾病,以便早期發現,及時診治。
新生兒期的感統訓練 |
視覺刺激: ①在距離寶寶眼睛20厘米遠的地方,讓孩子看看簡單的對比鮮明、線條清晰的圖片或東西。如,黑白對比有輪廓的圖案。 ②追視訓練:家長用顏色鮮艷的玩具逗引寶寶並左右移動,讓孩子的視線隨著玩具而移動。 聽覺刺激:刺激視聽結合能力: ①播放輕音樂或錄有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的磁帶:如,大海波濤聲、小溪潺潺流水聲、小鳥鳴叫、小狗和小貓的叫聲……。 ②追尋聲音;寶寶出生10天後,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的視聽能力。在寶寶清醒、情緒好的時候,在寶寶看不見的地方,用撥浪鼓、搖鈴等發出響聲,通過讓寶寶注意、追尋鈴聲、訓練其注意力、觀察力,促進視聽協調,並能儘早發現視聽障礙。 觸覺的刺激: ①洗浴後用不同質地的毛巾進行擦拭,或者用不同粗細的毛刷輕輕刷遍全身皮膚。 ②堅持每天做新生兒撫觸。 ③家長每天進行摟抱,肌膚相貼。
前庭平衡覺訓練:俯卧位練習抬頭等大運動訓練。 |
寶寶體溫10注意,讓寶寶遠離疾病
體溫往往是反映寶寶身體狀況的風向標.這裡我們告訴你如何發現和區別寶寶的體溫是否正常,並且何時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
如果寶寶看上去有點不舒服,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測測他的體溫.孩子體溫所反映出的身體狀況對媽媽來說是很重用的.
1、寶寶的正常體溫也有波動
不是所有身體正常的孩子的體溫都會相同,每個寶寶的體溫都是獨特的。媽媽可以在寶寶的身體狀況良好的時候測量一下,以掌握自己孩子的體溫到底是多少。一般來講,正常體溫在36~37度之間;如果體溫達到或高於37.7度時,你要想到寶寶是不是發燒了。但有時寶寶的體溫在一天當中的不同時段也會發生變化,或者在劇烈運動之後體溫也會有所上升。
2、選擇一個好的體溫計
體溫計的種類多種多樣,有簡單易用的頭部溫度測量條,也有高級的數字體溫計,還有放在外耳道的,只需幾秒鐘就可測出體溫的紅外體溫計。不同的體溫計測量出的溫度或許會有偏差。
3、定期測量
發燒是人體自身與疾病鬥爭的一種典型表現,寶寶也不例外。當寶寶發燒時,定期測量和觀察寶寶體溫的變化十分重要。也許需要每小時測量一次或兩次,同時結合其他癥狀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發燒還伴有咳嗽或流鼻涕,有可能是傷風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如果發燒的同時寶寶還有使勁拉扯耳朵的現象,則有可能表明寶寶的耳朵已經發炎了。
4、需要尋求醫生幫助的徵兆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時,請儘快帶寶寶去看醫生:
(1)高燒(體穩高於38.5度)持續24小時以上。
(2)體溫高於40度(務必先服用退燒藥在上路,以免發生高熱驚撅)如果高燒並伴隨以下任何一種癥狀時,請撥打120急救電話。
1)呼吸困難——可能是喉炎、支氣管炎或肺炎。
2)脖子僵硬、嘔吐或出現皮疹——可能是腦膜炎。
3)噁心並有腹瀉,嬰兒口乾舌燥,或者幼兒的眼睛凹陷——可能是脫水的表現。
5、寶寶身體的不同部位測量體溫
這取決於測量時用的是哪種體溫計。我們可以在寶寶的額頭、腋下或耳朵里測量體溫,但是盡量不要將體溫計插到寶寶的肛門裡去測量,一般腋下測量出的溫度更準確。看病時告訴醫生你的測量方式,以幫助他估計測量結果上的微小差別。
6、降溫
如果寶寶出現高燒,幫助他降溫會使他感覺舒服一些,同時也會降低發生高燒驚撅的危險。
(1)脫掉衣服,除去尿布。
(2)用海棉沾溫熱的水(注意不要用冷水)給寶寶擦身。
驚撅只持續幾秒或十幾秒鐘,並且很少會對寶寶有長遠的影響。但驚撅一旦發生,馬上讓孩子平卧,若出現嘔吐,讓他側卧,排出口內嘔吐物,同時呼叫急救車,在醫生護理下送往醫院。
7、摸摸寶寶的肚子
寶寶不能控制和調節自己的體溫,因此需要你仔細觀察他。因為嬰兒手、腳的體溫較低,所以不能很好的反映體溫的變化。相反,摸摸寶寶的肚子和頸後,感覺一下他的溫度,如果溫度較高而且濕呼呼的,你就要為寶寶換一床薄一點的被子,或者減少他的穿著。(不要在寶寶發燒的時候,給他蓋很厚的被子,這樣只會使他的體溫升的更高。)
8、別蓋的太多
如果你和寶寶同蓋一床被子,請注意:溫度過高是導致嬰兒致死的危險之一。如果你將寶寶面朝上放在兒童床的一角時,你要留心衣服和毯子不要掩住寶寶的臉。
(1)如果寶寶的房間溫度在18度左右,根據寶寶睡覺時所穿衣服的厚薄選擇合適的被子或毛毯。
(2)冷天切勿將寶寶放在暖風口、暖氣或火爐旁睡覺。
(3)冷天當你抱著寶寶從戶外進到屋裡或車裡時,儘快摘掉他的帽子、手套。
9、檢查寶寶的卧室
寶寶睡覺的房間適宜溫度在16~20度之間。用室溫計測量一下,看看寶寶的房間溫度是否超過20度。
10、寶寶的體溫不能過低
如果寶寶的體溫低於35度,他就有體溫過低的危險(雖然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你可以用毛毯把他包起來,抱在懷裡,幫助他緩和過來 。
另一種情形是小寶寶的吞咽功能不佳,成人會自然將口水咽下,保持咽喉乾爽;但是小寶寶還不會控制,所以會造成口水外流或是滯留在咽喉處,導致呼吸氣流通過不順暢也會使呼吸聲變大。但這都為正常的現象,約出生4~5個月後即可改善。
醫師建議,以棉花棒蘸一點水放入寶寶的鼻腔或使用吸鼻器處理乾淨。若是發現寶寶的鼻中有鼻屎、分泌物,可用手電筒先照射,再以棉花棒蘸水黏出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