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前,誰在講「三國」故事?
羅貫中撰寫《三國演義》時,案頭應擺放著兩類參考資料:一類是史書,如晉代陳壽的《三國志》等等;另一類是民間作品,如相關的野史筆記以及話本、戲曲、唱本之類。
那麼三國故事又是何時開始在民間流傳的呢?文學史上說是隋代。據說,隋煬帝在三月三日與群臣觀看「水飾」(水上木偶)表演,那節目單上便有「曹瞞譙水擊蛟」、「劉備乘馬渡檀溪」等三國段子。
然而我以為文學史太保守,其實最早記述「三國故事」的筆記在漢末就出現了。
漢末有個文人叫王粲,寫了一本《英雄記》(後人又稱《漢末英雄記》),裡面記錄了當時一些軍政「大腕」的軼事傳聞,包括曹操、劉備、董卓、呂布、袁紹、袁述、公孫瓚、孫堅、周瑜、劉表、劉璋、劉焉、韓馥、審配……這些人物,全都是後來活躍在《三國演義》中的人物。
可惜《英雄記》早已失傳,今天看到的本子是學者搜羅的殘文,只有一萬多字,不過內容還是足夠豐富的。
在我看來,書中的曹操形象最為生動——後世舞台上的曹操滿面塗白,一雙三角眼,是肚裡藏奸的那一類。然而真實的曹操卻是個性鮮明、喜怒外見的人。例如有一回曹操跟劉備密謀對付袁紹,不料劉備耍兩面派,悄悄把消息透露給袁紹。曹操自悔失言,氣得咬破自己的舌頭,血流滿口,以此自警!
再如,曹操打敗袁譚後,命令鼓吹作樂,自呼「萬歲」,在馬背上手舞足蹈。另一次跟烏桓作戰奏凱,他把敵酋人頭系在馬鞍上,自己在馬上「抃舞」(即拍手舞蹈)——這哪裡像白臉曹操?簡直是活張飛!
跟《三國演義》的表現重點不同,《英雄記》把更多筆墨給了董卓、呂布、袁紹、公孫瓚這幾位。譬如董卓,書中對他的專橫跋扈記述得很詳細:如何廢立皇帝,如何與袁紹爭權,又如何死得很難看。
據《英雄記》記載,董卓死後,暴屍於集市示眾,由於他身軀肥胖,血和膏油把草地都染紅了!守屍吏卒在屍體肚臍上燃捻兒為燈,亮如白晝,點了好幾天!——這些細節,本身就帶著傳說色彩,後來全被羅貫中「抄」到《三國演義》里。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形象不佳:貪杯好色、有勇無謀、忘恩負義……然而在《英雄記》中,他卻是個不可小覷的風雲人物。
面對竊國大盜董卓,天下諸侯束手無策,而最終為天下除掉這一大害的,正是呂布。袁術給他寫了長信,歌頌他的「三大功勞」。曹操也來「巴結」他,以天子名義拜他為「平東將軍」,並親筆寫信給他說:要給你鑄將軍印,國庫里沒有「好金」,我拿出自家的「好金」來;國家沒有紫綬,我拿自家的紫綬來……那時的呂布,真是天下矚目、春風得意啊!
書中還有一段呂布跟袁紹「鬥法」的故事,幾乎不用改寫就是現成的小說:呂布瞧不起袁紹,要拉出去單幹。袁紹表面答應,頭天晚上派了三十名全副武裝的甲士為他「送行」。呂布把這些人安排在帳外休息,自己雅興大發,在帳中徹夜彈箏。到了半夜,甲士們蜂擁入帳,向床上亂砍。誰知呂布早已悄悄離開,半夜彈箏的原來是替身!
可惜這樣一段絕好的小說素材,沒被寫入《三國演義》。是不是羅貫中先生秉承「擁劉反曹」的觀念,害怕反面角色呂布表現搶眼,攪了劉備、諸葛亮的戲?
至於呂布跟劉備的關係,也交織著矛盾。——《英雄記》分給劉備的篇幅不多,劉備留給人的印象,不過是個屢戰屢敗、背信棄義、善於投機的傢伙。遇事嘴上一套,心裡一套,倒是應該給他畫個大白臉!
曾經有一段時間,呂布對待劉備賽過親人:把劉備讓進內室,讓劉備坐在他妻子的床上,還讓妻子拜見劉備,給劉備陪酒陪聊。言談之中,呂布張口閉口喊劉備「老弟」,劉備嘴上不說,可心裡卻不舒服。
後來呂布被曹操捉到,綁到座前,剛好劉備也在場。呂布瞅著劉備說:「如今您是坐上客,我是階下囚,繩子綁得怪難受的,您多少給說句話啊!」曹操接過話茬說:「縛虎不得不急!」(綁老虎哪能不綁緊了的)說著,有意給呂布鬆綁。劉備這時開口了:「不可!公不見布事丁建陽、董太師乎?」——原來,呂布曾是丁原、董卓的部下,可這兩人日後都死在了呂布手上。
劉備的一句話,就此斷送了呂布的性命!呂布瞪著劉備罵道:「大耳兒最叵信!」——劉備耳朵大是出名的,「兩耳垂肩」嘛。呂布這句話是:這個大耳朵的傢伙是最不可信的!
呂布臨死還向曹操抱怨:我待部將非常優厚,不料緊急關頭全都背叛了我!曹操回答:你背著自己的妻子,凈跟部將的妻子亂來(卿背妻,愛諸將婦),這就是你的「優厚」嗎?呂布一時無語——《三國演義》把呂布描寫成酒色之徒,就是根據這些情節吧?
《英雄記》作者王粲是名門之後,學問非常好,可模樣長得有點「困難」:羸弱瘦小、其貌不揚。他先到荊州投靠劉表,劉表以貌取人,不肯重要。搞得他很鬱悶,寫了《登樓賦》、《七哀詩》,寄託愁苦。
劉表一死,王粲就勸說少主劉琮投降了曹操。曹操倒是重才不重貌的好領導(曹操本人個子就不高,誰說身材矮當不了領袖),從此王粲深受重用,如魚得水。他還是建安文學集團的重要成員,被譽為「建安七子」之「冠冕」。
不過王粲才高壽短,只活了四十一歲。他死於公元217年的中原大疫,「建安七子」在這一年死絕了,一個沒剩!——王粲的《英雄記》大致寫于歸曹之後,由他穩坐「講說三國故事第一人」的沙發,是當之無愧的!
有的朋友要問:王粲死後三年(公元220年),曹丕廢漢自立,是為魏文帝,這標誌著三國時代的到來——而王粲沒能活到三國分立這一天,怎麼能說他是最早講說「三國」故事的人呢?
問這話的朋友有所不知:我們平時所說的「三國」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三國是指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立魏至公元280年三國亡於晉,前後六十年;而廣義的三國還包括了漢末的幾十年在內。
《三國演義》用的是廣義的三國概念,故事由公元184年(東漢中平元年,歲在甲子)黃巾起義講起,一直說到三國歸晉,包含了將近百年的歷史——其實小說最精彩的前八十回,講的正是漢末這一段;進入狹義的三國階段,故事已是強弩之末了。
王粲雖然沒活到「(狹義的)三國時期」,然而《英雄記》中所記述的漢末英雄,無一不是「(廣義)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因此我們說王粲是「最早講說三國故事的人」,應該不是毫無道理吧?
推薦閱讀:
※劉備為何主動向呂布挑戰,奉勸曹操殺死呂布?
※第十章 經達權變荀攸篇【原創】
※關羽是一個什麼樣的歷史人物?
※讀「三國」 談管理
※【三國系列九】《三國演義》為何「揚劉抑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