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狂造某三代機上千架?一性能秒殺日空中自衛隊F15
動人心靈 2017-05-031評
殲-10多任務戰鬥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四代戰鬥機,經過成都飛機公司10年改裝研發,最新改進型殲-10B在2015年進入量產階段,之後將開始陸續裝備中國空軍部隊。通過改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探測系統、綜合電子戰系統這三大現代化機載關鍵部件,殲-10B性能得到了質的飛躍,從而具備了與美軍F-16E/F、F/A-18E/F和日本空中自衛隊F-15J對抗的作戰能力。
一、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掃描提升目標探測能力
殲-10B戰鬥機相比殲-10的最大突破就是換裝了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採用電子掃描,波束指向靈活,掃描速度、精度高,可同時探測、跟蹤12個目標,並打擊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與F-22A戰鬥機的AN/APG-77雷達水平相當。中國新型相控陣雷達可以讓現役的大部分雷達制導的空對空導彈失去價值,迫使美軍研發新型紅外格鬥導彈AIM-9X Block3,以20千米以上的射程應對雷達制導導彈「失效」的問題。殲-10B的AESA雷達擁有「低可探測工作模式」,沒有裝備AESA雷達的敵機不僅更難以擺脫殲-10B的跟蹤,甚至難以察覺已被跟蹤,殲-10B可隨時對第3代戰鬥機發起單方面的打擊。由於具備了F-22A的探測水平,殲-10B得以和同屬4代機的F-16E/F、F/A-18E/F和F-15J形成對抗,未來空戰中以多種戰法擊落多架F-22A也並非不可企及。
二、前視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彌補雷達缺陷提高全譜作戰能力
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雖然是殲-10B戰鬥機的主要目標探測和武器火控手段,但由於雷達採用有源探測方式,工作時需要主動發射電磁波易被敵方發現和干擾,特別是對隱形飛機的探測效率不高,存在自身隱蔽性差、抗干擾能力弱等缺點。因此,中國殲-10B安裝了「機載紅外搜索跟蹤系統」(IRST),利用目標與背景之間的溫差形成熱點或圖像來探測、跟蹤目標,一般在AESA雷達關閉或者失靈的情況下,應用於空域監視、威脅判斷、抗電子干擾、對面對空導彈探測、自動搜索和跟蹤目標等作戰任務中,提高在全波段、全天候、多方位、大縱深環境下的作戰生存能力,適應未來空戰的複雜電磁環境。因此,殲-10B的機載IRST有能力降低美日戰鬥機的電子戰優勢,更利於發揮自身在機動性方面的優勢,擺脫以往空戰「非對稱」的不利局面。
三、綜合電子戰系統壓制干擾提升生存性和打擊能力
殲-10B翼下的電子吊艙可以實現三點無源探測,能夠比傳統雷達告警器更精確的測定敵方火控雷達的坐標、頻率和波形,大幅度提高飛機的電磁頻譜感知能力。電子吊艙在主動模式下工作時,可以通過垂尾、左翼和右翼吊艙配合的方式實現閃爍式有源欺騙干擾,能夠導致敵方雷達測角能力下降,造成雷達制導空空導彈脫鎖,因而極大提升了飛機的電子戰能力,生存性和打擊能力也因此成倍提高。
正因為這三大關鍵部件的改進,解放軍加快了換裝殲-10B的進程。據《漢和防務評論》「萍克夫」(Andrea-Pingkov)的推測,殲-10戰鬥機截止2015年的總產量約為350多架,未來的殲-10B和殲-10C還將再製造400架,分別列裝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軍航空兵部隊。雖然這樣大規模的換裝將耗資近千億人民幣,在中國第5代戰鬥機服役之前,卻能夠與周邊國家最先進的4代改型戰鬥機F-15J、F-16EF和蘇-35BM等直接對抗,讓解放軍有更多時間等待殲-20(或殲-31)日臻完善。
最後請您點擊下方說一說評論按鈕,點評一下您對上文的所述觀點怎麼看?謝謝您的參與!
推薦閱讀:
※oppo手機跟vibo手機性能有什麼區別?
※六年打怪升級,一路披荊斬棘,只為沒有難用的Node.js
※為您的 Node 性能選擇最佳的 JS 引擎
※魚竿的不同分類性能及用途
※世界五大類刀劍性能評比,武士刀進不了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