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化自信問題的幾點思考(下)

  (二)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推動改革發展

  隨著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發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改革也在逐步進入深水區和攻堅區。在改革的初期,面對百廢待興的國家經濟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首要的是通過深化改革加大對外開放,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財稅金融體系改革、社會保障體制完善、國民收入初次再次分配、有效協調公平與效率的關係,促進社會經濟領域的公平正義的實現、人民物質需求的滿足。但是物質上的滿足,只是低層次的生存層面的滿足,一個社會只有文化上的豐盈與充實,才是真正的社會發展進步。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相對於經濟發展是更高級的,關乎人的幸福指數和真正美好生活的存在。如恩格斯說:「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5] 我們講改善民生,不僅指吃飽穿暖生活好,更要求有文化、人的內在精神需求的滿足,這才是真正的通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理想的必然選擇。並且相對於政治、經濟、科技等社會發展進步指標,文化既是目標,又是助力其他目標順利高質量實現的有效保障。文化是人發展的高層次也是軸心要素。文化是一種隱性的同時也是持久性的具有強大主觀能動性的力量,可以作用於現實的物質存在,深入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文化影響著人們在經濟社會中的關係,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方式,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認知價值判斷,堅定文化自信可以凝聚成巨大的物質力量,真正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面對改革深水區和攻堅區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社會結構深刻變化,經濟體制深刻變革,國家統一大業任重道遠的實際,文化自信將會變為巨大的創造力和凝聚力源泉,變成重要的戰略資源,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無限的精神支持,激發起全黨全國人民面對改革發展艱難險阻的無限熱情和強大力量。

  (三)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經濟上的興盛,更重要的是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在世界範圍內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在日益增強,但是在很多國家眼中,中國還只是一個依靠資源、人口紅利等因素實現發展的後髮型發展國家,是一個有著巨大商機可以淘金的市場,至於中國的文化他們既不完全了解,很多時候也不能做到完全認同。很多國家可能還停留在中國是文明古國上,而並不認為中國有吸引人的文化。偉大的文化是偉大復興的必要條件,是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中國在實現民族復興之路上,不僅要有以經濟崛起為重要標誌的硬實力,還要有道路、理論、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特別是以民族精神重建為標誌的文化的不斷進步。回顧中華民族百年的奮鬥史,無論是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我們黨始終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高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旗幟,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實際,闡明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制定了國家社會發展策略政策。這種自覺自信,源自百年復興道路的砥礪,體現了在文化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戰略抉擇。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向世界的征途中,文化自覺和自信也必將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保障,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強大推動力,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思想基礎。

  三、確立文化自信的現實路徑

  處於偉大復興征程中的中華民族,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助推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顯得尤為緊迫。我們認為文化自信,應該是中華民族對於自身文化發展的自信,因為「一種文化形態生生不息向前發展的最持久動力,莫過於體現該文化的內在精神及其個性」[6],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堅定文化自信,本著對民族的歷史、現實、未來全面把握和認真負責的態度,踏實推進文化發展繁榮,我們仍需要積極主動作為。

  (一)確立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新思維

  對當代中國文化現狀的清醒認識是實現文化自信的前提。在馬克思那裡,實踐在本質上是一種對象性的活動,而對象性活動究其本質就是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中,來完成對人的直接的現實的關照。馬克思在對生產方式的強調中,實際上已經將作為一種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的文化內涵納入到其思想當中。因為生產方式本質上與社會中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由此展開的實踐是具有相應的文化內涵的。在這一理論基礎上,我們可以理解葛蘭西所強調的文化霸權對於革命與社會發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文化絕非僅僅是由上層建築所決定的某種意識形態。它自身有著不可忽視的社會推動力。

  在現代社會,特別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多元思維多元文化並存的狀況正在替代傳統的單一相對閉塞的文化局面。現在當代中國存在著主流文化、大眾文化、精英文化、傳統文化這四種文化形態,從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看,這四種文化形態將會長期存在。主流文化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化,其如何在多種文化形態並存的情況下引導其他文化形態健康發展,從根本上塑形其他文化的價值觀念,並且如何通過其他文化形態在內的一切話語形式擴大其影響,獲得廣泛的價值認同,達到馬克思所認為的作為一種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的文化內涵的引領作用,達到葛蘭西所認為的支配目的,尚需進一步思考和實踐。精英文化在我國主要指古代以士階層,現代以廣大知識分子群體為代表的文化,在和平年代精英文化的作用也許並不突出。在社會轉型大變革大發展時期,精英文化將發揮著啟迪民智、引領社會發展的先導作用,如何更好地發揮精英文化的作用,使精英文化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化引領之下以其品位和內涵擔當起社會轉型的先導,尚需進一步思考和實踐。大眾文化在當代主要指市場經濟條件下為普通民眾所接受的形式內容多樣,更多接近普通民眾生產、生活實際的,規模化、商業化、可以批量傳播消費的文化。這一文化形式在活躍普通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存在著價值訴求多元,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道德引領的傾向,對社會整體文化形態的運行有著重要意義。如何引導大眾文化健康發展,促進大眾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引導下的積極走向,尚需進一步思考和實踐。傳統文化,指從古代繼承的先輩的文化,核心是儒家文化。傳統文化雖然歷經無數戰爭頻發、朝代更迭、文化思潮等的影響,但其主線卻從未中斷,其一直是支撐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的最深厚、最本真的東西,是塑造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文化養分。正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傳統文化在經歷中西文化、傳統與現代等的多元碰撞下,在當今社會隨著文化回歸、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逐步覺醒,正在形成新的流行之勢。在傳統文化日益被當代社會重視發揚的情況下,如何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具有世界意義的文化價值資源,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應有貢獻,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和實踐。

  面對多元文化並存的局面,要求有文化自覺和自信的支撐,而這種自覺和自信實質來源於主體的自覺與自信。中國文化的主體就是,從傳統中走來又在不斷創造著適應當代中國發展實際新文化的中華民族。無論當代文化怎樣多元,文化自覺和自信都只能是中華民族的自覺和自信,而只有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實際出發,才能真正確立文化自覺與自信。

  (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堅守文化之本

  文化是滲透在一個民族骨髓里的DNA。從文化哲學的角度看,正是文化的內在精神氣質,使得一種文化區別於另一種文化,並且通過差異展示出自身的獨特魅力。中國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中文化中所呈現的處事原則、實踐智慧等時至今日都閃爍著耀眼的文明光芒。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存在之根,從傳統連接現在走向未來的中國文化,需要有著對過往傳統文化之果的繼承。歷史上,中國知識分子有對傳統文化優劣的激烈辯論,面對民族國家生死存亡,一些優秀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把學習的目光投向西方文化,從器物文明到政治制度再到文化,都是一種崇拜的拿來主義的態度,這其中反映了文化的相對不自信。隨著中國發展的實踐向世界證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崛起,必須有文化上的自覺與自信,而真正的自覺自信只能來源於歷史深處,來源於源遠流長的民族記憶和圓融大氣的中國智慧。同時,我們需要明確:從縱向上說,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都面臨著社會發展的現代性語境。現代性,作為一種邏輯設定,而非時間規定,在市場經濟指引下同時伴隨著功利主義道德觀,以及文化市場化帶來的文化通俗化、庸俗化等無法逃避的發展趨向。這種文化發展趨向與中國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內聖外王的主導精神產生了根本衝突。由此形成了縱向意義的「古今之論」。但毫無疑問,這裡的「古今之論」,同時還包含著一種橫向的「東西之辯」。現代性與中國文化之間的衝突同時也就是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衝突。在這種文化衝突的過程中,堅持民族性文化的傳承雖然是必行之策,但如何實現這一點目標卻非易事。

  在此要避免兩個誤區。一個是避免把傳統文化功利化的傾向。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社會整體上對傳統文化是重視的。從傳統文化書籍的熱銷,到傳統文化講座的熱捧,再到中國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熱,中國大地上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可見一斑。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變成「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表演,把拉動地方經濟與否作為評判傳統文化優劣的尺度,甚至出現一些違背道德倫理、社會價值的情況,比如一些地方對潘金蓮、西門慶故里的爭奪。在傳統文化面前應該有敬畏之心,更應該堅持道德倫理,真正弘揚適合現代社會發展進步需要的優秀傳統文化。另一個是避免把傳統文化標籤化的傾向。文化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是對一定時期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反應和回應,生產力發展水平有高低之別,不能因此就把相應的文化判定為先進或落後,就此貼上標籤,而是要進行理性審慎的分析。比如晚清時期,在西方文明都進入工業文明的社會條件下,中國卻仍處在農業文明的晚期。並不能因此就對這一時期的文化做出絕對的否定性判斷。我們對文化的相對能動性有所重視,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仍存在有意無意以「時代局限」一以論之的標籤化分析,這種分析只是表現了傳統文化在某個歷史階段的特性,而沒有凸顯其共通性的特點,人為造成了傳統文化和當時的社會相粘連、被固化,對此種情況應避免。

  (三)堅持守護多樣性的文化交流互鑒

  作為後發國家,中國文化的發展態勢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多樣性:即伴隨著理性精神而來的現代文化剛剛與傳統的中國實現了某種程度的融合的時候,後現代文化卻又伴隨著全球化的浪潮湧入中國。現代與後現代,在西方文化中相繼發展的兩種思潮,在當今中國卻呈現出共時性的特質。當今中國自身文化的發展與建設需要融合來自傳統的、西方的以及當代最為新近的全球化、後現代的種種思潮於一體。這種文化發展的可能性路徑將是極為豐富的。對於文化的發展路徑,從理論上講一種是主張對外部保持警惕,保持特色的獨立自主發展模式;一種則是主張融入其他文化形式進行溝通學習,淡化特性,主張共性的發展模式。實際情況總比理論更為複雜,也更為真實。面對中國的逐步崛起,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對中華文化未來走向的關注將越來越為世人所關注。如習近平在2014年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指出的,要加強不同文明形態之間的交流互鑒,只有這樣世界文明才能生機盎然。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使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同時,也在使得文化方面出現文化價值趨同和民族個性張揚之間的張力。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對發達國家而言,由於具有發展的先發性,在全球化文化交往中往往處於和經濟發展狀況類似的主導地位,對文化交往往往採取積極主動投入的態度。而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要在共時性條件下取得發達國家歷時性進程的文明發展,如何在文化的世界性與民族性、共性與個性中達到一種平衡,在全球化交往互鑒中保有本土性特徵,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把握的重大時代課題。正如馬克思在《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一文中說:「你們讚美大自然令人賞心悅目的千姿百態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並不要求玫瑰花散發出和紫羅蘭一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卻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呢?」[7] 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和實踐中不懈探索的結果,是具有開創性的文明樣態,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文明樣態,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文明樣態,我們既不能把全球化的文化交流當作束縛自己思想和行為的教條,也不能把實踐中已見成效的文化發展狀況看成完美無缺的,而是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順應人民新期待,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文化多樣性,以寬容的心態,倡導不同文明形態之間的平等基礎上的對話,實現自身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 殷勇建.中國走出一條強國富民之路——古巴人看新中國60年[N]. 參考消息,2009-09-10.

  [3] 張維為.為什麼中國崩潰論崩潰了?[EB/OL]. 新華網國際頻道,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29/c_121237929.htm,2011-03-29.

  [4] 鄒廣文.任重而道遠的文化強國之路[J]. 理論視野,2012(12):15-16.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1.

  [6] 鄒廣文.全球化、文化個性與文化主權[J]. 貴州社會科學,2010(1):9.

  [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

  作者簡介:鄒廣文(1961-),男,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喬瑞華(1983-),女,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後。


推薦閱讀:

從毛澤東詩詞看毛澤東的文化自信與自覺
梁鴻鷹:文化自信與詩性表達
中華文明沃土涵養文化自信
有了文化自信,何懼「洋節」來襲?
蔣宗言:文化自信是「三個自信」的基礎

TAG:文化 | 思考 | 自信 | 問題 | 關於 | 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