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以正念真如為理觀,以持戒誦咒來當事修

《楞嚴經》以正念真如為理觀,以持戒誦咒來當事修

凈界法師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可以分成二個部份來修學:第一個是理觀,第二個是事修。理觀簡單的講,就是要我們正念真如,我們平常面對我們的五蘊身心,色受想行識,我們要經常生起一種智慧的觀照,所謂的「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不能夠被五蘊的假名、假相所轉,這種智慧也就是一種迴光返照的智慧。

事實上,我們不能夠說我們從前生而來,因為你前生的五蘊身心不是這個樣子,你前生不是長這個樣子,你前生的感受想法跟今生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前生可能是一個女眾,今生變成一個男眾,你怎麼能夠說你從前生而來呢?

當然我們也不可以說「你將往哪裡而去?」你說我到來生去了,這樣講也是不對的,因為來生也不是你今生這個樣子!

所以從本經佛陀的解釋,我們的生命是沒頭沒尾的,「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它只就是一個因緣的業力所顯現的一個假相,所謂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像一個水泡一樣。所以當我們開始迴光返照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跟五蘊的假相慢慢的脫離,然後慢慢的把心帶回家,回歸到我們不生不滅的清凈本性,這是本經很強調的「安住不生滅心」。這一點跟我們在平常修習〔唯識、止觀〕是不一樣的,〔唯識、止觀〕是對治的,用善念來對治惡念,我們貪慾重修不凈觀,瞋恚重修慈悲觀,你這個人情執很重,愚痴心很重修因緣觀。當然我們知道,只要是對治的東西,它就會產生一種對立法,對立法就是一種生滅。當我們在用生滅心修學的時候有二種過失:一、功德不能圓滿,它是局部的,所以你有沒有發覺,我們一直在對治煩惱,修了很久,但是身心世界很難有一種徹底的改變,根本上的改變做不到,因為你都是在表面上對治,你根本的問題沒有真實的找到,那種有所得的攀緣心沒有真實的消滅,所以生滅的修學法功德是不圓滿。二、功德不能持久,你很難持久。

所以當我們平常經常的在迴光返照的時候,我們安住不生滅心的時候,我們念念之間就在息滅我們這種有所得的攀緣心,開始返妄歸真了。你的心慢慢慢慢,一步一步的開始回家,而這樣的一種轉變是從根本上的改變,從心性上的根本改變,從我們本來依無明而住,而改成依真如為住,那是從根本上去修正我們的根本煩惱。

這一部分佛陀花了三卷半的時間,來描述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從什麼地方而來的。諸位從前面的三卷半能夠很清楚的看到。到第二科修學的時候,佛陀講出了二種的事修:修念真如的人你應該要嚴格的持守「四種根本凈戒」。本經講四根本凈戒是講得非常的徹底,你剛開始要斷除身口的罪業,進一步要對治你內心的煩惱的攀緣,它是身口意的持戒,它每一個事修都有理觀的加持在裡面。持戒以後就開始要讀誦『楞嚴神咒』破障,它不但是破障,它還有生善,生起善根的效果,有滅惡生善的效果。

本經是以正念真如為理觀,以持戒誦咒來當事修,依止理觀跟事修念念之間,把我們從一種攀緣心而回歸到一種不生滅心,來當做我們整個菩薩道的根本,依止不生滅心而發菩提心,依止不生滅心來修六波羅蜜,這是一種直接成佛的法門,一種「一佛乘」的法門。


推薦閱讀: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運【871期】
大方廣十輪經持戒相品第十一
沒有持戒 佛學了一輩子都等於零(淨空法師)
印光大師:持戒()

TAG:正念 | 持戒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