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

信息技術發展史: 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是語言的使用。發生在距今約35 000年~50 000年前。 語言的使用——從猿進化到人的重要標誌 類人猿是一咱類似於人類的猿類,經過千百萬年的勞動過程,演變、進化、發展成為現代人,與此同時語言也隨著勞動產生。祖國各地存在著許多語言。如:海南話與閩南話有類似,在北宋時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經過幾十代人後,福建話逐漸演變成不語言體系,閩南話、海南話、客家話等。 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是文字的創造。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出現了文字文字的創造——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號: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記載商朝的社會生產狀況和階級關係,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金文(也叫銅器銘文):商周一些青銅器,常鑄刻在鍾或鼎上,又叫「鐘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術的革命是印刷的發明。大約在公元1040年,我國開始使用活字印刷技術(歐洲人1451年開始使用印刷技術)。 印刷術的發明 漢朝以前使用竹木簡或帛做書材料,直到東漢(公元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這種紙叫「蔡候紙」。 從後唐到後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經書,這是我國官府大規模印書的開始,印刷中心:成都、開封、臨安、福建陽。 北宋平民畢 發明活字印刷,比歐洲早400年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電報、電話、廣播和電視的發明和普及應用。 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明,電磁波的發現,人類通信領域產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實現了金屬導線上的電脈衝來傳遞信息以及通過電磁波來進行無線通信。 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線電報機。電報機利用電磁感應原理(有電流通過,電磁體有磁性,無電流通過,電磁體無磁性),使電磁體上連著的筆發生轉動,從而在紙帶上畫出點、線符號。這些符號的適當組合(稱為莫爾斯電碼),可以表示全部字母,於是文字就可以經電線傳送出去了。1844年5月24日,他在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議會廳作了「用導線傳遞消息」的公開表演,接通電報機,用一連串點、劃構成的「莫爾斯」碼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蹟!」實現了長途電報通信,該份電報從美國國會大廈傳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爾的摩城。 1864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發表了一篇論文(《電與磁》),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說明了電磁波與光具有相同的性質,都是以光速傳播的。 1875年,蘇格蘭青年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話機,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頓和紐約之間進行了首次長途電話實驗獲得成功。 電磁波的發現產生了巨大影響,實現了信息的無線電傳播,其他的無線電技術也如雨後春筍般的湧現:1920年美國無線電專家康拉德在匹茲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業無線電廣播電台,從此廣播事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收音機成為人們了解時事新聞的方便途徑。1933年,法國人克拉維爾建立了英法之間的第一條商用微波無線電線路,推動了無線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1876年3月10日,美國人貝爾用自製的電話同他的助手通了話。 1895年俄國人波波夫和義大利人馬可尼分別成功地進行了無線電通信實驗。 1894年電影問世。1925年英國首次播映電視。 靜電複印機、磁性錄音機、雷達、激光器都是信息技術史上的重要發明。 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是始於20世紀60年代,其標誌是電子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及計算機與現代通信技術的有機結合。 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軍制、科研、迫切需要解決的計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進,1946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製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了。1946~1958年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 1958~1964年第二代晶體管電子計算機 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1971~20世紀80年代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至今正豐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計算機 為了解決資源共享,單一的計算機很快發展成計算機聯網,實現了計算機之間的數據通信、數據共享。

推薦閱讀:

育兒指南|0-18個月寶寶大運動發展指標及訓練方法
象棋的演變和發展
古畫的簡介及發展
婚後性心理的發展
「運十」飛機發展史是一種「夸父逐日」式的悲壯史

TAG:技術 | 發展 |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