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膝蓋疼該怎麼辦?貼膏藥、按摩、理療還是手術?

本文發表於曹永平大夫好大夫在線個人網站,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曹永平大夫個人網站!

你注意過了嗎?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爸媽開始嚷著膝蓋疼,早晨尤為明顯,活動後減輕,但是活動過度時疼痛就會加劇,尤其是上下樓梯時;若是留心看,還能發現膝關節腫脹。人老了都這樣嗎?還是爸媽在不知不覺中已病痛纏身?

尋因:誰動了爸媽的膝蓋

人的關節就像一個機器的軸承,正常的關節面是光滑的,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即年齡的增長),關節面因長期磨損而逐漸失去光滑。到了老年,骨關節經過幾十年的磨損,關節軟骨變粗糙,繼之出現裂隙、老化或剝落,之後軟骨周圍組織增生,骨贅形成,最終導致軟骨下骨硬化、關節肥大、畸形以及發生運動障礙。

這種膝關節軟骨的磨損、破壞,增生,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統稱為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主要的表現就是膝蓋疼痛腫脹,尤其是上下樓時尤為明顯。

發病率:僅次於心臟病

骨關節炎在中老年人中發病率很高,僅次於心臟病,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人數也在上升。

有統計數字表明,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60%的人患有此病,75歲以上患此病的概率為80%。全國大約有6500萬人患有此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尤其是本病的致殘率可高達53%,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有很嚴重的影響。

此外,體育活動過量的人,如運動員、登山愛好者,肥胖,圍絕經期婦女也容易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並且,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還跟自身的基因改變有關,大約有4%—6%的骨性關節病是由基因決定的。

貼膏藥:有用,但治標不治本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骨性關節炎,很多病人一聽到這個診斷,立即想到了祖國的傳統醫學,針灸、按摩、拔火罐全都嘗試個遍,到底這些方法有沒有作用呢?

首先,貼膏藥肯定是有作用的,但是治標不治本,僅起到消炎、活血和止疼的作用,不能使已經粗糙不平的軟骨變得光滑平整。

另外,很多人認為貼膏藥省事又便宜,一天貼好幾貼,這也是不對的。膏藥最好選擇透氣、不過敏的,並盡量間斷使用。如果頻繁使用,甚至每天不間斷地貼,皮膚會不透氣,很多人會出現過敏或皮膚破損的現象。

膏藥只是輔助治療,用來改善癥狀,所以貼多久要根據病人自身情況來決定。一般癥狀有所改善,或乾脆起不到作用就不用貼了。

拔罐、針灸、按摩:腫痛時別用

慢性期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可以嘗試拔罐和針灸,刺激局部穴位。但是急性期關節紅腫疼痛明顯時,盡量避免拔罐和針灸。並且,如果想嘗試針灸和拔罐,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找真正的針灸大夫,以免沒有效果白受罪。

還有很多膝關節疼痛的患者選擇了按摩,其實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分什麼階段,按摩什麼部位。

正常按摩是指按摩肌肉,而不是按摩關節。按摩能夠放鬆肌肉的鬆緊度,有助於血液循環,但急性期應避免按摩,會使關節液增多,關節腫脹更明顯。慢性期可以適當地按摩肌肉,比如股四頭肌。

早期:不光要養,還要練

提到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大夫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能理療就不吃藥,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手術。

確實,在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早期,可以通過功能鍛煉和理療來緩解疼痛,改善活動受限的情況,雖然不能徹底治癒疾病,但可以幫患者推遲或者避免手術。

很多患者膝關節疼痛,去醫院後被診斷為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就錯誤地認為只要活動就會加重關節退變,索性就每天躺著不動。

其實,雖然得病早期需要養,但養並不是一動不動。

養是指對關節的養護,比如給關節保暖,減少上下樓和蹲起等活動,運動時帶護膝等。要是長期一動不動地養,只會造成肌肉萎縮,肌肉的力量不足,會加重行走時膝關節的摩損。而且,關節軟骨的一部分營養是靠運動擠壓關節滑液來供給軟骨的,一動不動也會造成關節軟骨的「營養不良」。

同時,保護膝關節光靠養還不夠,還要進行適當的鍛煉:

直抬腿:坐位時雙腿伸直,腳趾向上勾,腳跟不離地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在坐著時可以將雙腿伸直,腳跟著地,讓雙腿不承受重量,然後雙腳向上勾,要感覺到大腿上方的股四頭肌緊繃。

這種鍛煉方式主要是強化股四頭肌的力量,減輕運動過程中對膝關節的壓迫和磨損。

靜蹲練習:背靠牆,少負重,雙腿彎曲不超過45度

靜蹲練習主要是針對早期髕骨軟骨損傷的患者,能夠讓髕骨適應彎曲時的壓力,還可以增加股四頭肌的力量,維持髕骨在正常的軌跡滑動。

具體的做法是,後背靠著牆下蹲,使重心向後減輕膝關節的負重;不要蹲太深,屈膝30度左右是最好的,最大不要超過45度,下蹲角度過大會增加膝關節的負重;兩腳併攏或分開都沒關係。

不要蹲太久,一次蹲15分鐘~20分鐘,一天上下午各練一次就行。老年人在進行靜蹲練習的時候要注意循序漸進,靠牆慢慢適應。

理療:老寒腿、無明顯紅腫可用

早期關節疼痛,除了養和練結合,還可以適當地進行理療,常用的有產熱的紫外線、紅外線照射,和不產熱的頻譜儀、激光等。也可以進行關節局部的熱敷或者冷敷,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在大夫指導下進行。

像剛爬完山,關節腫痛處於急性期,就不能用產熱的理療儀器,也不能進行熱敷,否則遇熱後血管和滑膜會進一步擴張,分泌更多的關節液,加重關節腫脹。此時需要冷敷或者用不會產熱的理療儀,促進炎症的吸收。

對於非急性期,比如老寒腿很多年了,沒有明顯的紅腫、關節積液的情況下可以熱敷或用產熱理療儀促進炎症吸收。

藥物:不能根治,只能緩解疼痛

如果通過保暖、鍛煉和理療等方式治療無效,可以考慮藥物治療。但是,目前尚無特效藥能根除此病,治療上一般只是用藥物緩解和暫時消除疼痛。

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藥物主要是改善癥狀的消炎止痛藥和補充軟骨成分的藥物。

臨床上一般選用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和布洛芬等非激素類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乙醯氨基酚和COX-2抑製劑等也有減輕或消除病痛的作用。

消炎止痛藥一般要在膝關節出現炎症的早期就開始吃,持續吃兩到三個星期,關節內的炎性因子才會變少,關節腫痛才會減輕。

有的患者用藥後,覺得胃不舒服,可以換用對胃腸道刺激性小一些的葯,或者改用藥膏、噴劑或貼劑,通過皮膚吸收,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除了消炎止疼葯外,還可以吃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是合成軟骨細胞的營養素,通過口服氨基葡萄糖能夠使全身的軟骨有所改善,但不能根本治癒。有的患者用後有效果,有的則效果不明顯,甚至沒有效果。從總體上看,服用氨基葡萄糖是有效的。

口服藥物效果不好:打針

對於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或者關節積液比較明顯的患者可以選擇打針。

關節腔藥物注射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向膝關節腔注射激素,這種方法對急性滑膜炎有用,但只能短期緩解癥狀。並且要注意,一般情況下三個月內不可重複使用,一年內最多使用三到四次,激素注射過多反而會加速關節軟骨退變。

另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還可以選擇注射玻璃酸鈉。玻璃酸鈉是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注射後能夠增加滑液量,提高滑液的粘稠度和潤滑功能,減少關節之間的摩擦;玻璃酸鈉還可以稀釋並抑制滑膜分泌炎症因子,緩解疼痛,增加關節的活動度。

晚期:手術治療,效果會更徹底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理療鍛煉、打針吃藥等保守治療手段,只能改善癥狀,但不能從根本上去除疼痛的原因。如果試過這些保守治療後,仍無法緩解癥狀,可能就要選擇有創的治療方式——關節鏡微創手術。

如果經關節鏡等治療方式後,疼痛仍然無法忍受,或者出現了嚴重的O型腿,導致行走困難,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到了這種「最後關頭」,患者可以選擇做膝關節置換手術。

對於手術治療晚期嚴重骨關節炎的問題,我們中國人的認識有一個誤區,即一般有病不願意用手術治療法治療,怕動手術不保險,會有後遺症等等,而認為吃藥打針是保險的。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

對於骨關節炎病來說,經常服用止痛藥對消化道的傷害是巨大的,還容易引起其他的病症;而對嚴重骨關節炎患者,手術治療比服藥打針的效果會更加徹底,而且沒有服藥的副作用。

目前我們國家對骨關節炎的手術治療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且許多新型材料已經廣泛應用,手術的成功率相當高。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手術後保持一二十年的完好是不成問題的。

對待這個病症,發達國家的患者比較通達。他們在得了骨關節炎後,保守治療無效需要手術時,往往主動要求手術。美國才有兩億左右人口,每年做膝關節手術的不下20萬人。相比之下,我國有13億人口,每年做膝關節手術的還不到一萬人,且大多是萬不得已者。

曹永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行政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擅長骨關節疾患的診療(特別是股骨頭壞死的分期治療、退行性膝關節骨關節病的階梯治療),人工關節置換、關節鏡下微創手術、創傷、骨質疏鬆。


推薦閱讀:

【醫日一方】治思慮過度傷牌後導致的失眠
銀屑病中醫激發人體自愈療法
.[生態心理療法]
[轉載]李曉鍾老師每日一課:手抓腳橋式chatushpadasana的練習康復理療
園藝心理療法

TAG:手術 | 按摩 | 膝蓋 | 怎麼 | 理療 | 膏藥 | 膝蓋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