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四個小故事講清太平天國咋完的
太平天國和義和團是兩個很有意思的運動,對他們的評價總在變,總的趨勢是從很積極到很消極。
這是我們現在這個年代治史的困擾,也是我們愛讀史人的困擾。
今天就說太平天國的幾個小故事。
故事一
逃兵刺字
太平軍為防止士兵逃亡,也為懲治逃兵,在抓回來的逃兵臉上刺字。第一次抓回來的刺「聖兵」或「太平」;再跑的話,再抓回來刺「自願投降」或「包打江山」。越刺字越多。
有的兵跑得次數太多,臉上都刺不下了,成了花瓜。
太平軍以為他們刺了字就不敢跑,如果被清軍發現必是死路一條。而清軍後來也想明白了,刺字越多越說明是被裹脅的,越是對發逆不堅定,於是下令刺字者一律不殺。
結果刺字反而成了護身符,到後來弄得想開小差的士兵沒字也要弄幾個字刺上,可以大搖大擺去清軍那晃蕩。
這是當初刺字政策出台時始料未及的吧。
故事二
八人打旗,兩人扛槍
太平軍興初期分前後左中右各兩軍,共十個軍,軍以下師旅營兩伍比較整齊,基本是五五制,即五人為伍,五伍為兩,五兩為營......
後來,人越來越多,就要擴軍,但軍事單位擴得比人快得多,他們又有「兩千五報一萬」的習慣,水分越來越多。而朝廷封爵也越來越濫。到了最後階段,天朝有王爵2700多個,王爵以下是天將、朝將、神將、義、安、福、燕、豫、侯,然後是丞相、檢點、指揮、總制、監軍,最後才輪到一軍主帥軍帥、師帥、旅帥......
由於高級爵位封得太多,其價值大大縮水,一個百人隊伍里可能有十幾個丞相、十幾個侯爵。
比如在一個算主力的隊伍中,十人中只有兩個人真正扛槍打仗,剩下都不是「戰兵」,只是打打旗。所以,後期太平軍經常有精兵一萬出戰,但實際能戰者只有一千的情況。十萬大軍也一觸即潰。
故事三
李秀成出京要交贖身錢
1862年,曾國荃圍天京,洪秀全把正在圍攻上海的忠王李秀成調回京城守衛。
李秀成那時是天國唯一可以指靠的統帥級人物了,應該說是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國之長城,怎麼說都不過分。但洪秀全可能並不這麼認為。
李秀成一離蘇南戰場,那邊也撐不住了,連忙請李回去主持一下。李就向洪請假出城先去蘇南解圍一下。洪秀全說可以,但要交錢,湊夠十萬白銀才准他出城。
李秀成無奈,只能湊了八萬多,但還不夠,沒辦法,只能把家裡金銀首飾啥的搜檢一些湊上去,勉強算夠數了,可以出城去了。
後來,天京陷落在即,李秀成勸洪秀全「讓城別走」。洪還大發脾氣說:朕江山你不扶,自有人扶,朕天兵多如水云云。結果,一個天兵也沒見著,他自己先上天了。
故事四
把歷朝帝王降級
洪秀全自稱天父上帝二子、天兄耶酥二弟,神聖不可侵犯。他這個天王的地位要超過歷史上所有的帝王將相,因此天朝刪改古書,將古書中不合天朝規制的都改掉。
比如唐太宗被降為唐太侯,孟子見梁惠王變成了孟子見梁惠相,等等。
天朝避諱也多,聖不能叫、王不能叫、師不能叫、各王名字不能叫,連別人姓洪都得改姓。
夠絕吧!
當然,故事還有很多,篇幅有限,就只說這四個。
如果洪秀全成功了,清妖及大大小小的妖頭們一定被殺得妖頭滾滾,血流成河;所有儒道釋異端邪說與廟宇偶像一定一律毀棄;全國上下只能刊行天父天兄天王著作,古書也都是被刪改過的。
至於科舉考試的題目,怕全是洪秀全自己那些歪詩;天國聖兵都有大大小小的封號,一個個忙著建王府、選王娘;商業被遷出城市,國家會變成一個大號的集體農莊......
天王身後,有幼天王即位,然後二世、三世,以至於萬世。
嗯,還是不想了,有點接受不了。還好,天國革命被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聯手絞殺了......
這四個故事足以說明:一個不尊重別人、無能又貪財的領導,整天沉浸在虛幻的妄想症中,一方面靠濫封濫賞收買人心,另一方面靠暴力威脅與污辱統治,除了失敗還能有什麼結果呢?
在金書中,有一個組織和天國最像,對了,就是神龍教,連教主都一樣姓洪,這是巧合嗎?
在現代中,有一個人與天王最像,對了,就是薄督,打著信仰的名義欺騙大眾,滿足一己私利。這是巧合嗎?
這麼看,天朝也不是夢,離我們很近。
請記住,伏契克說過:善良的人們,我是愛你們的!你們要警惕啊!
以上故事均出自一套三冊《說天國》,書中有更多類似好玩的故事,正適合我等業餘愛好者讀,在此推薦一下。
……………關於作者……………
龍辰| 金庸江湖網特約作者、前武俠寫手
……………精華推薦……………
新一年,給你一個關注我們的理由
白自在告訴我們,自封的第一不作數
聶文武,一名日月教眾的沉冤得雪
陳寅恪詩中為何滿是憂傷?
玩政治的都是輸家,誰能真正笑傲江湖?
……………進入傳送門,關注種樹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