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樹 | 閑侃朝鮮戰爭的中美的戰法對抗
最近寫作計劃一如既往,都是戰爭。抗日戰爭,宋蒙戰爭,朝鮮戰爭——我觀摩了一些友軍的公眾號,整天硝煙滾滾,殺聲震天的,我算頭一號。
公眾號的回復欄,猶如戰壕。與我一起關注戰爭的爺們、哥們一個個灰撲撲趴戰壕里,你一言,我一語,無非就是各抒己見,然後給我塞來一顆炸藥包。
我明白,得,玩命的時候又到了。
一個,接連一個經典的戰爭,經典的戰例,猶如碉堡。
爬啊,爬啊,作為橡樹,滿臉灰土爬過去,哧溜,再拉燃導火索——轟隆一聲,各位爺們和哥們瞅著我灰頭土臉,熬更守夜的樣子,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當然,玩笑之後,感觸頗多。
最早寫了幾篇熱點,閱讀數幾無例外都是10萬+,然後,就真的寫不下去了——我對寫作最為看重的,是我是否可以寫作出理性的、獨立思考的文章。
就此,我的寫作進入相對小眾的領域——熱點離我越來越遠。以至於不少關注我的朋友熱心勸我不妨多寫一下熱點。
然而,我正在為寫戰史、軍史而感到迷茫。
如果沿襲傳統的千篇一律的寫法,勢必放棄自己的獨立思考。如要堅持自己的一些新的發現,卻又顧忌著遣詞造句,以及必要的迴避。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這一擲地有聲的警言,無時無刻如同春雷,滾滾而來,嘹亮、清脆。
在我推演資料、地圖,心緒煩亂進行思考的瞬間,總是讓我為斟酌字詞而煞費苦心。
結果往往是糾結再三而顧此失彼。
所以,長津湖系列能夠堅持寫完,並且有了繼續寫朝鮮戰爭的想法,完全得益於朋友們支持。
在長津湖系列中,我再次重新系統地溫習了一些資料,並且為之思考,心酸和感懷。
然而,因為考慮到還有更多材料,細節並沒有得到國內「權威認證」,所以,還是做了大量刪節。
此外,由於寫作進度較快,後續得到一些各地朋友們熱心提供的長津湖戰役細節、資料、分析,也沒有及時插入或補充進取。
這是寫作戰史的遺憾。
確然,就對抗雙方軍力、後勤巨大懸殊,就戰役期間戰區氣候、環境之極端,就朝鮮戰爭本身的性質,我認為,長津湖戰役是近現代世界戰爭史中,極具人文、軍事價值的一場戰爭。
戰爭不是做數學題,自然沒有標準答案。考究歷史不一定非要證明誰對誰錯。
可是,戰爭確實是人類文明出現後,若干分歧的文明相互間最為殘暴的競爭。朝鮮戰爭同樣也不例外。
戰爭沒有標準答案,然而,戰爭雙方卻存在著客觀的對抗差距。
入朝之初,志願軍與美軍最大的差距其實並非僅是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
在戰役、戰術,甚至對整個朝鮮戰爭的指導思想與觀察,志願軍與美軍都存在較大的區別。
戰略上,美軍跨越三八線向北作戰,自戰爭之初便受限於華盛頓嚴格的訓示。同時,美軍至仁川登陸跨越三八線,就一直誤判朝鮮敗軍不堪一擊,中國出兵不過是為保衛邊境水電站的象徵性出兵。
到1950年11月25日誌願軍在東西兩線同步發起第二次戰役時,志願軍入朝部隊9個軍30個作戰師,以及其他輔助部隊,已經在美軍意料之外,延續著第一次戰役的戰線,全面展開。
無疑,志願軍在第二次戰役期間,藉助輕步兵於複雜山地叢林地形的非對稱地理優勢,在地圖、沙盤上,氣勢如虹,出其不意擊潰美軍攻擊鋒芒,並且得以向南順利推進。
然而,客觀上志願軍受限大兵團機動的極端劣勢,反而使得美軍得以迅速脫離接觸,退避三舍。有了重新布防和組織攻擊的時間。
戰役上,在第二次戰役發起時,志願軍和朝鮮軍合計60萬可戰部隊,而美軍不過25萬。
雖然美軍擁有強大的海空優勢火力,然而,美軍用兵存在兩個困惑。
首先,美軍地面部隊奇缺,甚至不惜以韓國唯一的野戰機動兵團第1軍擔綱最東路的攻擊。
在西線戰場和東線戰場,美軍向北推進部隊隨戰線拉長而分散。在1950年10月到11月,美軍看似攻擊凌厲,然而,正因為兵力不足和分散,導致美軍整個戰線支離破碎。
在美軍向北攻擊中,很多時候不得已以連、營、團規模作戰部隊分散作戰。
此外,同樣因為戰線漫長,戰區廣袤且地形複雜,美軍強大的機動得到削弱的同時,其強大的海空火力支援疲於應付,戰力已然分散。
包括長津湖戰役在內,第二次戰役固然可打,但如果清醒看到美軍若干不利表現後面的強大火力、機動、後勤的支撐,更兼朝鮮半島牽涉的複雜的國際關係,其規模應該不超過第一次戰役。
實際上,在美軍率先機動脫離戰場之後,志願軍攻擊線很快推進到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平壤平原,順安平原,以及咸興、元山臨海平原、丘陵地帶。
向南,美軍得到了構建向北防禦的時間,也得到了由釜山基地支撐,再次集結更大規模部隊及其他有生力量發起再次攻擊的空間。
第二次戰役期間,志願軍打通了貫穿朝鮮半島東西部,位於三八線附近的漢城、平壤至咸興、元山的重要的戰略通道。
然而,受制於喪失制空權,制海權及薄弱的後勤補給,這一看似決定朝鮮戰爭走勢的重要戰略通道,在整個朝鮮戰爭時期,中朝聯軍並沒有發揮出這條通道應有的作用。
歷來,朝鮮戰爭的戰略、戰役研究,貫穿朝鮮半島東西部聯繫的漢城、平壤至咸興、元山的戰略通道,一直被忽視著。
無疑,在地理分割明顯的朝鮮半島中段,金日成要想繼續統一戰爭,這一戰略通道就是向前攻擊的支撐。
同樣,美軍如在第二次戰役後非要繼續麥克阿瑟的飲馬鴨綠江的作戰,這一通道同樣也是聯合國軍向北攻擊的支撐。
失去這一通道,在武器裝備、火力和後勤全面處於劣勢的中朝聯軍,必將失去整個朝鮮戰爭。
所以,朝鮮戰爭自第二次戰役後的後續戰爭,基本上就圍繞爭奪整個漢城、平壤至咸興、元山的戰略通道的控制權而進行。
朝鮮戰爭最終停戰時,中朝聯軍控制這一戰略通道大有玄機——現在,朝鮮半島南北對峙中,這一通道,同樣也是朝鮮向南前線的支撐。
這一玄機最直接的解釋,當中國介入朝鮮戰爭之後,美軍就此基本駐足三八線,並沒有統一朝鮮戰爭的戰略意圖。
美軍擁有制空、制海權,同時擁有優於中朝聯軍的強大地面火力,客觀上,抵消了中朝聯軍控制這一通道的地理上的戰略優勢。
同樣,經歷五次戰役,由長津湖、砥平里等戰役,志願軍已經認識,要想把戰線向南推進,奪取三八線以南仁川至漢城到束草、江陵的另外一條貫穿東西的戰略通道,幾無可能。
幾經鏖戰,三八線貫穿分割朝鮮半島終於成為最後的結果。
在長津湖和後來的砥平里對抗中,美軍逐步摸索志願軍戰法——大量彌補的反步兵地雷和鐵絲網,對缺乏系統訓練的志願軍官兵而言,在每次戰術性作戰中,幾乎成為志願軍無法逾越的天塹。
美軍發現,對志願軍單兵而言,鐵絲網是最致命的防禦。每次大規模的步兵衝鋒總會被鐵絲網阻隔,使得衝鋒遭遇失敗。
此外,美軍以營、團為單位組織防禦或推進,普遍圍繞炮兵和簡易機場構成成365°的環形火力。
在環形火力戰術部署上,美軍放棄射界的寬廣等常規考量因素,優先以最容易形成交叉火力和交互支援的地形予以布防。
針對志願軍步兵衝鋒戰術,美軍自長津湖到砥平里,摸索出一整套放棄傳統的模式化的長距離有效攻擊,而以收縮陣勢,緊密防守,盡量相對加強火力。
我曾經多次看到美軍在戰後,對朝鮮戰爭若干戰術戰法的分析、總結。對比當時的中美火力、戰力懸殊、攻防過程,不由震驚。
美軍地面部隊在戰略、戰役和戰術上,幾乎都採取了一個看似呆板,但完全可以憑藉強大火力穩賺不賠的戰法:
捨棄所有可能利於長距離對抗志願軍的作戰位置。
將主要戰線建立在確保美軍可以短距離有效遏制志願軍攻勢的位置。
盡量收縮戰線、陣地,以集中、緊密換取更高效的戰力、火力,並且,因為收縮戰線、陣地,而使得美軍總可以在戰略、戰役和戰術各個層面,擁有一支預備隊。
在長津湖戰役後,美軍陸戰第1師在撤退後第3個月,由釜山再次投入戰場,擔負美軍第9軍向北攻擊的側翼掩護和戰役機動預備隊。
朝鮮戰爭確實有很多經典戰例,被參戰各國記憶著,卻又忘卻著的一場戰爭。
事實上,我們應該拋開該打不該打的觀點,拋開傳統的作戰勇敢,戰鬥頑強,勇於犧牲,打出國威軍威等等模糊、務虛的辭彙,站在純粹戰爭的角度,重新看看朝鮮戰爭。
也許,網路漫山遍野的叫囂「必有一戰」的平民家的子弟,會多有一個人終於明白:
和平,彌足珍貴!
推薦閱讀:
※澳大利亞已進入全年最美的季節,藍花楹燦爛盛放美如夢幻!
※幾百張精美的掛件
※做一個內在完美的女人
※精美的石頭會唱歌 良言pk美玉
※絕美的蘭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