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郝萬山講傷寒論講稿》

P.880郝萬山講傷寒論講稿郝萬山講傷寒論1-10(共70講)第01講《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同學們好,我們上課。這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二十一世紀中醫藥網路教育中心組織的,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示範教學,推薦我來講授《傷寒論》。雖然我學習、研究、講授《傷寒論》有30多年的歷史,但是面對錄音、錄像這樣一個現場,我還是感到心裡有壓力。前天中午和幾位朋友在一起吃飯,其中有一位朋友是電影導演,而且還是一個很有名的電影導演,他拍了許多電影,然後我們就說他的藝術成就是很高的。可是他說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就問他,為什麼說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呢?他說,我拍每一部電影都要精心地選擇劇本,精心地選擇演員,精心地編導,認真地拍攝,認真地剪輯,認真地配音。那麼當電影完成以後,我重新再看再放映的時候,發現每一部電影都留下了許多許多的遺憾,所以他說電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由此我就聯想到我們寫書、我們講課。我們在寫書的過程中,對每一部書,我們都是精心地構思,細心地寫作,認真地校對。最後書出版了,再拿回來一看,哎呀,這個地方為什麼是這麼寫?這個地方文字還應當可以再精鍊。所以每一部著作都是一個遺憾的創作。我們講課也是這樣,我們常常精心地備課,上課的時候認真地講授,和同學之間進行心靈的交流,進行學術的溝通。我上課的時候,有同學錄音,也有少數同學錄像。下課以後,我聽聽他們的錄音,我看看他們的錄像,我說,哎呀,這個地方我怎麼居然發生了口誤,哎呀,這個地方我還可以再增加一些鑒別、比較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呢,我還應當再更深一步地分析……,每一節課也都留下了遺憾。所以我常常說,我們上課,恐怕每一節課都是一種遺憾的講演。所以現在面對錄音、錄像,我在進行《傷寒論》的教學時,當然會有壓力,更何況我們全國範圍內,研究《傷寒論》的,在《傷寒論》的教學和研究,以及臨床上有精深造詣的,可以說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因此,我在這裡講課,如果說就是隨隨便便的一堂課,講過去就講過去了。可是現在我們要錄像,我們要製成光碟,要請全國的同行專家評頭品足,我當然會有壓力,當然會有緊張。不過既然已經把我推到了這個位置,我就認真地講授,也是把我的學習向各位同行,向每一位同學作彙報。大概在二十世紀末,世界醫學界召開過一次學術會議。這一次醫學界的學術會議重點討論的議題是「群體化的治療方案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哪一個更先進,哪一個更優化」。所謂群體化的治療方案,就是同一個病用同一種治療方法,不管是張三李四、王五趙六,不管是男女老幼,都用規範的統一的治療方案,這就叫群體化的治療方案。像1999年末,有一次流感流行,我們的醫院就根據這次流感流行的主要臨床特徵,搞了一個協定處方,用大的煎藥設備,煮出大量的湯藥來,每一個流感的病人都用同樣的湯藥來治療。當然,大多數病人吃完這個湯藥以後,效果很好,這種方法就叫群體化的治療方案。什麼叫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呢?就是針對每一個病人感受邪氣以後,他的具體反應狀況,也包括他的身體素質,制定上一個非常符合這個病人具體情況的這樣的一個治療方案,就叫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我還舉那一年的流感的例子,有的人吃了我們群體化治療方案的葯療效不好,沒有退燒,我們就根據他的具體情況,或者辨為風寒,或者辨為風熱,或者辨為夾濕,或者辨兼有陰虛,然後我們用辨證論治的手段開一個符合他本人證候表現的這種方劑,基本上用上一付葯,燒就退了,這就叫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二十世紀末這次醫學界交流討論會上,大家一致認為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在當代仍然是最先進的治療方案,應當是最先進的選擇。然後大家就討論了在世界醫學史上是哪一位醫生創立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呢?他的代表著作是什麼呢?大家一致認為創立個體化治療方案的醫家是中國的張仲景。他的代表作就是流傳到我們今天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所以這次我給大家講授《傷寒論》,應當是個體化治療方案的代表。而創立這種方案的著名醫家張仲景,這是我首先要介紹的問題。《傷寒論》的作者,嚴格地說,張仲景他寫的書叫《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在流傳過程中不得已被分為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著作,所以我們這裡講的作者張仲景實際上指的是《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張機是他的名,仲景是他的字,他的生活年代大約在公元150年到219年。由於范曄的《後漢書》、陳壽的《三國志》都沒有給張仲景做傳,我們能夠大體了解他的史料的,像王叔和的《脈經》,像王叔和整理的《傷寒論》,象晉朝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序》,象宋代《太平御覽》所引的《何顒別傳》。那麼一直到了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在校勘刻印《傷寒論》的時候,所寫的《傷寒論序》,雖然到了明代的李濂的《醫史》,寫了《張仲景補傳》,還有明代的一些地方志,你比方說,明嘉靖年間的《南陽府志》,嘉靖年間的《鄧州志》,片片斷斷地記錄了張仲景的一些事迹。所以我們就根據這些片片斷斷的歷史文獻記載來介紹張仲景的一些生平事迹。張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0~219年,這個年代也是推測的。有的人考證其生年是在公元151年,這也是一個推測。那麼這是一個什麼年代呢?我們舉出和他同時代的三位大家都熟知的歷史人物。曹操,他的生活年代是公元155~220年,你看張仲景比曹操大約大五歲。劉備,他生於公元161年,死於公元223年,還有一個醫學界非常著名的人物華佗,他的生年我們現在沒有確切的考證,他的卒年是公元208年。所以張仲景和曹操、劉備、華佗都是同時代的人物,這正是東漢末年。這個社會背景正是戰爭連年不斷,而且天災連年不斷的這樣一個社會背景。所以我們了解他的生卒年代,主要是了解他的生活的時代背景、籍貫。他是什麼地方的人?他是東漢南陽郡涅陽人,這個地方相當於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地區鄧縣。鄧縣有一個東稂鎮,東稂鎮的西北1.5公里左右有一個張寨村,這個張寨村在清朝的末年,北門還保存著。這個北門上面有一個石頭刻的匾額,上面寫著「古涅陽縣」。所以由此可以證實,這個河南省南陽地區鄧縣的張寨村就是古涅陽縣的縣址。張仲景就是這個地方的人。我們在這裡考察他是什麼地方的人有什麼作用?因為他是什麼地方的人,在他所寫的著作里就有方言的特徵,所以我們知道他是什麼地方人,主要是為了讀他的書,對他書中方言的準確含義能夠仔細的了解。你比方說,在《傷寒論》中有很多地方談到了「桂枝不中與之也」,「柴胡不中與之也」,這個「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區的方言。「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與之」就是不可與之,這是典型的河南當地的方言的特點。又比方說,在《傷寒論》中這個「熬」字,我們現代的《詞源》說:「小火慢慢煮就是熬」,象我們現代漢語中通常所說的熬粥,熬藥都是這個意思。那麼在《傷寒論》中有「巴豆,熬,去油」,「虻蟲,熬,去翅足」,「白粉熬香」,「杏仁,熬黑」。如果我們用今天的這個「小火慢慢煮」來解釋這個「熬」的話,杏仁,小火慢慢煮怎麼能煮黑呢?巴豆,小火慢慢煮,怎麼能煮去油呢?特別是那個白粉,就是白米粉如果加上水小火慢慢煮的話,那就煮成稀糊了,怎麼能煮香呢?那我們要考察這個字的話,怎麼考察?這可能是仲景當時用的一個方言。西漢楊雄寫過一本書,它就叫《方言》,他是以當時的普通話來解釋地方話的。那麼《方言》里對這個「熬」是怎麼解釋的呢?他說:「凡以火而干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關西隴冀以往或謂之火備,秦晉之間或謂之炒。」西漢楊雄的這段話,他說:「凡以火而干五穀之類」,沒說加水,就是只用火而使五穀雜糧乾燥,並把五穀雜糧做熟了。「自山而東」,就是山東這個地方,「齊楚以往」,齊國、楚國這個地方把它叫做「熬」。那麼「關西隴冀」這是陝西的一部分,甘肅還有河北的一部分「或謂之火備」,這個火備乾的「火備」,這個字火備和這個字(焙)都是一樣的。「秦晉之間或謂之炒」,秦是陝西的一部分,晉是山西的一部分,那個地方有的人把它叫做「炒」。可見在漢代,這個「熬」、「火備」、「炒」,含義都是一樣的。都是用火而使五穀雜糧乾燥和做熟,也就是說「熬」字在這裡,就是「炒」的意思。張仲景是什麼地方人呢,張仲景不是河南南部的人嗎?河南南部在古代屬於楚國的北部,所以仲景是楚人,那麼是楚人的話,他當然就用的是楚地的方言。所以他在《傷寒論》中的這個「熬」字就是指的炒的意思。這樣我們就理解了在《傷寒論》中,「杏仁,熬黑」就是杏仁炒黑,「巴豆熬去油」,就是把巴豆炒一炒,炒去油。巴豆的毒,全在這個油裡頭。所以中醫有一句話叫做「巴豆不去油,力大如老牛」,炒一炒就把它的油去掉了。特別是這個白粉,你看這個「粉」字是「米分也」,「研米使分散也」,它的本意就是米的細末,就是米粉。那麼什麼叫「白」呢?漢代「稻曰白」,你看那個《周禮》註疏,注這個「白」,「稻曰白」,所以白粉就是白米粉。我們有一次考試,有一個名詞解釋,有一個學生大概既沒有聽老師上課,也沒有看書,答「白粉」這個名詞解釋的時候,他居然寫了一個「大煙土」。白粉就是白米粉,白米粉炒一炒就能炒香,熬香就是炒香。我們北京有一道菜叫作米粉肉,它就是拿五花肉放上佐料腌好了以後和這個炒香的米粉混合在一起,上籠屜上蒸,蒸完了香酥可口,不肥不膩,所以這個「白粉熬香」就是炒香。我們知道仲景是楚人,所以在考證這個「熬」在《傷寒論》中的本來的含義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它是指的炒。所以我們了解張仲景是什麼地方人,主要是為了讀他書,了解他書中方言的一些確切含義。張仲景的心理素質怎麼樣?作為這樣一個名醫,他一定有他特殊的心理素質。仲景在年青的時候,曾經找過一個心理學家,叫何顒的先生,請教何顒說:「先生您看看,我長大了我將來適合做什麼工作。」何顒這個人是很了不起的一個人物,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心理學家。所以那個時候他看曹操,說現在天下大亂,漢朝將要滅亡,治理國家,統一天下的一定是這個人。他說得很准,所以仲景呢也找他來看一看。何顒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這件事情記載在什麼地方呢?記載在《太平御覽何顒別傳》里,這本來是說何顒說話說的準確,預測得準確。他說:「仲景先生,你呢"思精而韻不高』,你是一個善於深思熟慮,性格內向的這樣的一個人,而不是那種大喊大叫的喜歡張揚的人,所以如果你今後要做一個醫生的話,那你一定是一個高明的醫生。」這是張仲景的素質。北京中醫管理局說,我們在座的同學將來都是培養北京市的名醫的,我想我們作為一個醫生這個職業的話,那你一定是胸有成竹的,穩如泰山的,讓病人一看,就給人一種信任感的,應當是一個深思熟慮的,這樣的心理素質的人。而不能是個大喊大叫的、毛毛躁躁的,讓病人一看見,哎喲,這大夫給我開的這個方子,我敢不敢吃呀?沒有一種信任感。所以作為一代名醫,也應當學習張仲景的深思熟慮的這種心理素質。仲景的學醫經歷,宋臣(林億等),《傷寒論》序里有一段話,說「張仲景,《漢書》無傳」,《後漢書》沒有他的傳記,「見《名醫錄》雲」,《名醫錄》是唐代的甘伯宗所寫的一本書,非常遺憾的是,《名醫錄》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了,說:「始受術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說張仲景最初學醫是跟他的同鄉張伯祖學的,那麼學的結果呢,就是把張伯祖的學術經驗學術思想全面進行了繼承。所以當時的人說,他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都超過了他的老師,那麼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且從張伯祖和張仲景對中國醫學的貢獻來看,仲景的貢獻要遠遠超過他的老師。這件事情,給我們兩點啟示:一點啟示是名師出高徒,這個宋張杲《醫說》就寫過張伯祖,說張伯祖「南陽人也」,他是「獨好方術,診處精審」,無論是診斷還是處理都非常精當,都非常謹慎,「療皆十全」,治療就是十個病人來看病能治好十個,「為當時所重」,是當時的大家非常重視的,非常尊重的一位名醫。「同郡張仲景,異而師之,因有大譽」,那麼他的同鄉張仲景非常尊重他,就跟他學習,所以張仲景也因此有了很大的聲譽,這就是名師出高徒。所以我們今天組織師帶徒,應該說這個教育方法是符合中醫學術繼承的發展規律的。這是一個啟示。第二個啟示是,師帶徒也可以出名醫。仲景沒有進過什麼大學,但是他是中醫臨床醫學的奠基人,(他的職務)在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所寫的《傷寒論》序裡頭,引用了唐代甘伯宗的《名醫錄》的一段話,關於仲景的職務寫了這樣幾個字,說:「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這個「孝廉」不是一個職務,也不是一個職稱,他是指的在當時社會,對於基層的一些孝順父母,廉潔奉公的優秀青年的一種榮譽稱號。那麼以後政府在選拔官吏的時候,就從這些孝廉中的優秀者來作為選拔官吏的一個基礎。所以仲景做孝廉的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當然沒有史書記載了這個「官至長沙太守」,長沙這個地方,在漢代是一個軍事的、政治的、經濟的交通重鎮,那麼長沙太守在史書上都是有記載的。你看我們查了史書,有記錄長沙太守有孫堅,就是孫策、孫權的父親,很有名的,其後有蘇代、有張羨、有張懌、有廖立、有韓玄,而韓玄就是那個黃忠的原來的那個上級領導。你看這些人都是非常有名的,因為這是一個重鎮的太守。可是張仲景呢,他做太守的事情史書上沒有記載。有一個電視劇就推測他,說在歷史上記載的這些太守中間有空上幾個月的,沒有人做太守,那張仲景就是在這段時間做太守的。這只不過是電視劇中的一個推測,沒有史書作為憑據。後代,特別是明代以後的地方志,也有張仲景作長沙太守的這種記載。在明代的崇禎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在南陽城東,農民在挖井的過程中,挖出一個石碑來,這個石碑上寫著十一個字:「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那麼這個石碑出土以後,這個石碑現在保存在南陽醫聖祠,專家們考證,它的石刻的風格、碑框的花紋,還有碑框的配畫,還有圖式都和晉末南北朝的石窟造像和當時的那些古墓的一些彩畫的風格都相類似,都相彷彿。1981年在整修醫聖祠的過程中,人們把這個墓碑往下挖一挖,在這個墓碑的根基的基礎下面發現了一個碑座,碑座的側面刻著4個字,叫「咸和五年」。咸和是晉成帝司馬衍的年號,咸和五年相當於公元330年。「咸和五年」這4個字是刻在碑座的一側的,字體也很不規範,歪歪扭扭的,看起來就像刻碑的這個刀工試他這個刀的時候,試他這個鐵筆的時候隨意刻上的。如果說這個碑體和碑座是同一年代的東西的話,那麼,也就是說這個碑如果是立在公元330年的話,那離仲景去世也就是100年多一點,那這個墓碑對考證張仲景做長沙太守就有重要的文物價值。非常遺憾的是,這個碑座是漢白玉的,碑體卻是青石的,而碑座的這個字體呢和碑體的「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這11個字的字體又完全不同,所以人們就覺得呢,這個碑座可能是比較早,而碑體呢可能就晚一些。當然從花紋來看,也像晉末南北朝時候的作品,所以說它對考證張仲景作為長沙太守有重要的價值。可是後來我冷靜一想,在這個墓碑上,有兩個要素,一個是「長沙太守」,一個是「醫聖」,如果我們考證長沙太守得不出結論的話,那麼我們就看一看醫學界是什麼時候把張仲景稱作醫聖的。醫學界還沒有把張仲景稱作醫聖的話,這個墓碑是不會這樣刻的。首先我們想一想,在漢代當時沒有人把張仲景叫醫聖,如果把張仲景叫醫聖的話,那麼《後漢書》《三國志》肯定會給張仲景作傳,但是這兩部史書都沒有給他作傳,所以當時沒有人把他叫做醫聖。稍後王叔和在整理《傷寒雜病論》的過程中,他只提到了說「今收采仲景舊論,對病真方」,收集張仲景的過去的這些著作和對病的真方,在這裡直接稱仲景,肯定沒有把他稱做醫聖。那麼再後來晉朝的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序》裡頭,他有這樣一段話,說「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說伊尹這個人,以他僅次於大聖人的才能,你看「亞聖之才」,僅次於大聖人的才能,「撰用《神農本草》」就是參考了《神農本草經》,「以為《湯液》」,寫成了《湯液經》。「仲景論」,而仲景的著作「廣伊尹《湯液》」,就是補充、擴展了伊尹的《湯液經》。「為數十卷,用之多驗」,在臨床上用起來多有效驗。晉朝的皇甫謐把伊尹這樣一個古代著名的醫生才叫做「亞聖」,所以那個仲景呢,只不過在亞聖的基礎上,補充、擴展了《湯液經》的一些內容,繼承了《湯液經》的內容,然後寫了一部著作,而這部著作在臨床上應用的是很有效驗的。可見在晉朝的皇甫謐的時代,根本沒有把張仲景叫做醫聖,他才把伊尹叫做亞聖。到了唐代,孫思邈寫《千金要方》說「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不傳」,直接就稱「仲景要方」,直接就稱「仲景」,也沒有絲毫談到仲景是「聖」,是「亞聖」,和「聖」沒有貼邊。在《外台秘要》里,也引用了什麼張仲景方、仲景方,也是直接稱呼「仲景」。要是一個聖人的話,那麼還直接稱名字嗎?所以在唐代也沒有人把他稱聖。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校勘刻印《傷寒論》的時候,這是公元1065年,在《傷寒論序》裡頭,它說「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實際上這段話是根據晉朝皇甫謐的那個《針灸甲乙經序》的那段話而來的,說張仲景他是根據伊尹的《湯液經》的法則,而伊尹呢,是根據《神農本草經》的內容來寫的著作。那麼底下他說「得不謂祖述大聖人之意乎」,說這難道不是繼承了大聖人的意思嗎?所以宋朝的林億、孫奇、高保衡,國家校正醫書局的這些官員,在《傷寒論》序裡頭非常明確地說張仲景只不過是繼承了古代大聖人的意志,並沒有把張仲景本人稱為醫聖。那麼其後在公元1144年,成無己寫成了《註解傷寒論》,再後一些成無己寫成了《傷寒明理論》。在這兩部著作里,成無己仍然是遵循了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的這個口徑,說張仲景所做的工作是類似於聖人的工作,是繼承了聖人的工作,仍然沒有把他稱作「聖」。在1182年,金人劉完素他所寫的《素問玄機原病失》這本書裡頭,他明確提到了「仲景者,亞聖也」,這才和「聖」沾了邊,但是沒有直接稱「醫聖」,而是次於聖人,「亞聖」嘛,次於聖人。再往後,到了1526年,李濂寫成了《醫史》,他說仲景被「論者推為醫中亞聖」,這已經到了明代1526年,仍然沒有把仲景稱作「醫聖」,那麼直接稱張仲景為「醫聖」的是公元1589年,方有執,研究傷寒的大家,錯簡派的創導人,寫成了《傷寒論條辨》。在《傷寒論條辨》這部著作里,方有執說:「……稱仲景曰聖」,那麼這以後,在醫家的著作中,把仲景稱為「聖」的才多了起來。而張仲景的那個墓碑是什麼時候發現的呢,我們剛才說了是1632年被發現的,應當說,認真的說,什麼時候醫學界才把張仲景稱為聖的,應當是1589年方有執的《傷寒論條辨》開始才把仲景叫做聖。而這個墓碑是1632年發現的,是在方有執的《傷寒論條辨》刊行以後所發現的。非常有意思的是仲景墓碑發現的這個過程也非常蹊蹺,在清朝的康熙年間徐中可寫過一本書,叫《金匱要略論注》,在《金匱要略論注》里有一篇文章叫「張仲景靈異記」,在「張仲景靈異記」這篇文章裡頭,他寫了一段非常蹊蹺的故事,說明代有一個讀書人叫馮應鰲,馮應鰲得了發熱惡寒的病,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夜裡做夢,夢見來了一個神人,穿著黃衣服,戴著金帽子,這個神人呢,就拿手摸了他的全身,然後頓時他感到全身骨節舒暢,然後馮應鰲在夢中就問:「你是什麼人呢?」那個神人說:「我是南陽漢長沙太守張仲景」。你看他自己沒有說醫聖,說我今天治好了你的病,我也有比較尷尬的事情要請你幫忙,或者說我也有困難的事情要請你幫忙,在這個南陽城東四里的地方有一個祠,祠後面七十七步有我的墓,過幾年以後會有人在我的墓上打井,能夠制止這件事情的只有你,說你到時候到那裡制止他們繼續在我的墓上打井,然後給我重新整修一下這個墓,馮應鰲一覺醒來,出了一身大汗,怕冷發燒就退了。後來他一直記著張仲景在夢中的託付,幾年以後,實際上4年以後,他就來到了南陽城東,到那兒果然看見那個菜園子的農民正在打井,而且正好挖出一個石碑,這個石碑就是「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所以我覺得,這個墓碑就是明代人給他建立的,只不過神乎其神的編了一個故事罷了。因為「醫聖」在晉、在唐、在宋都沒有人直接稱醫聖,只有到了明末了,1589年方有執的《傷寒論條辨》才開始稱仲景曰醫聖。而這個墓碑就直接說「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的話,那應當是明朝末年的人給他立的。可是為什麼墓碑的周圍的圖式呀,花紋呀,刻得象晉末南北朝的這個風格呢?現在的人給古人立墓碑的時候,或者是給他建紀念堂的時候,總要模仿這個人當時代的一些東西。你象我們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門前,有張仲景的塑像,張仲景塑像那周圍,有漢白玉的欄杆,漢白玉的欄杆上就有許多的畫,這個畫呢,就是選自於漢代古墓的一些圖式和一些畫。那過上幾千年以後,人們再到我們中醫學院的這箇舊址上去考查的話,哎喲,一看,這有個張仲景的像,一看這個像的周圍的欄杆上刻的這些花紋都和漢代的哪個時候的古墓的花紋相彷彿,那你就能說明這個塑像是漢代人建的嗎?所以後人給前人、給古人造像也罷,立墓碑也罷,在墓碑的這個裝飾花紋上,模仿他當時代的一些東西,那是可以完全做得到的。那個碑座上寫的「咸和五年」是怎麼回事呢?那沒準是後人在立碑的時候,找到了古代的一個碑座,所以就把它代替來做碑座了。這個都是我的推測了。當然,我今天講這件事情,是說我們評價仲景對醫學的貢獻,並不在於他做過沒做過長沙太守,而在於他的醫學貢獻。不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自從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在《傷寒論序》中引用了唐代甘伯宗的仲景「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的話之後,那麼在醫學界就以「長沙」作為仲景著作,或者仲景其人的一種代稱。你比方元代呂履有一本書,叫做《長沙用藥十釋》,那麼《長沙用藥十釋》一提「長沙」,我們就知道是張仲景用藥,是呂履對張仲景用藥規律的一種解釋。清代的黃元御有一本書叫《長沙葯解》,那也是解釋張仲景用藥規律的一本書。清代的陳修園有一本書,叫做《長沙方歌括》,你如果不知道張仲景做過長沙太守的這個說法的話,那麼你就不知道書裡頭的「長沙」是指的什麼。你看這本《長沙方歌括》完全是《傷寒論》中的方歌的歌訣,那為什麼把它叫做「長沙方歌括」呢?就因為歷史上有仲景做過長沙太守的說法。在這裡就以「長沙」指代仲景的著作。連日本人也有一本書叫《長沙證匯》,《長沙證匯》這本書是《傷寒論》中證候的歸類和分析。所以在中醫學界,許多著作裡頭都以「長沙」作為仲景著作的指代,或者仲景其人的指代。我講這件事情,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這個問題,關於張仲景的著作,主要是《傷寒雜病論》十六卷,這個名字根據《傷寒雜病論》的序言來說,也叫《傷寒卒病論》,是「雜病論」還是「卒病論」,到現在仍然爭論不休。這十六卷著作,由於在漢代它沒有刻版印行的技術,所以隨著戰亂,它很快就丟失了。在它的流傳過程中,被不得已的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著作。那麼是怎麼沿革的?怎麼分成兩部書的?我們下面會有專題討論。但是對《傷寒論》,對仲景的著作,歷史上的史書上,像《晉書》、《唐書》,它的記載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寫成是《張仲景要方》,「仲景要方」,這個重要的「要」,有的寫成《仲景藥方》,是中藥的「葯」,還有的寫成《張仲景傷寒論》,為什麼書名不一樣呢?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出版物,都是傳抄。所以既然是傳抄的話,你叫它什麼名字都可以。不像我們今天,有出版物,這個署名就是固定的。哪個時候沒有出版物,都是抄本,所以寫什麼書名都是可以的。關於張仲景的學生,在地方志上也有不少記載。像杜度,是他的學生之一,人很聰明,而且在當時跟張仲景學習,在醫療技術上也很有聲望。還有個叫衛汛的,張杲裡面也有記載,他也是張仲景的學生,而且也有不少著作,只不過這些著作都失傳了。余嘉錫先生,他的考證,他在《四庫權術辨證》這部書裡頭考證,他認為王叔和是張仲景的親受業的弟子。所以王叔和作為張仲景的一個弟子的話,他整理他老師的《傷寒雜病論》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能夠直接接受老師的著作。這是關於張仲景的學生。張仲景作為一個中醫臨床的奠基人被我們後世所景仰,直到現在,我們南陽的醫聖祠,還連年整修。人們在紀念他,被我們今天的人稱為醫聖,被後世稱為醫聖,應當說是中醫學界的,是中醫學術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奠基人。所以在二十世紀末,當大家討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和群體化的治療方案,哪一個更先進哪一個更優化的時候,大家認為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是最先進的、最優化的,而創立這種方案的人就是張仲景。好了,我們今天的這節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第02講《傷寒論》成書背景和流傳現在我們講概論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傷寒雜病論》的成書背景。任何一部能夠在歷史上流傳千古,對這個學科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著作,它的出現都是有一定的社會背景和學術背景。所以我們也從社會背景和學術背景來談談在這樣一個時代為什麼會出現《傷寒雜病論》這樣流傳千古而不朽的著作。從社會背景的角度來看,我們剛才在談張仲景的生活時代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東漢末年是個什麼樣的社會呢?是一個戰爭連年,天災不斷的社會。我查了一下史書,從自然災害來說,在史書上有記載的,在張仲景的存世的這幾十年之中,在史書上有記載的大的自然災害就有22起之多。像自然界中的旱災、水災、海水倒灌、河堤決口、地震、颱風蝗蟲、泥石流。我查了史書之後,能夠想像到的自然界的災害在張仲景的存世的年代都有。而且在史書上能夠記載的,這不是局部的、小的災害。那麼這樣的災害造成了什麼樣的結果呢?造成了生產力被破壞,生產水平下降,人們的生活水平下降,抵抗力降低,這就造成了大量的、長期的傳染病的大面積流行。所以歷史上有句話,叫做「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從自然災害來講的。從戰爭的角度來講,大家想一想,東漢末年,三國紛爭,戰爭連年不斷,所以中國歷史上又有一句話,叫做「大兵之後,必有大疫」,正是這戰爭的連綿不斷和自然災害的連綿不斷,導致了傳染病的大面積流行。所以在《東漢會要》記載歷史大事件的這本書裡頭說「中原大地,白骨委積,人相食啖」。「白骨委積,人相食啖」就已經是人吃人的這樣的一種社會背景了。所以在《東漢會要》的描述,當時的百姓「不死於兵,即死於病」。這個建安文學,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他有一首詩叫《七哀》。《七哀》里有這樣一段話,說「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啼聲,揮淚獨不還。未知身所往,何能兩相完」。那麼這是一段什麼樣的話呢?他說他在路上走著就看到有一個餓得面黃肌瘦的這樣一個婦人,抱著孩子就扔到大路邊的草叢中,回頭聽見孩子的哭泣聲,自個擦擦眼淚,不再回來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未知身所往」,自己吃了今天的飯,不知道明天自己要到哪裡去。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保,「何能兩相完?」怎麼能夠使我和孩子都能夠生存下來呢?所以她忍痛把孩子扔掉了。那麼這樣一個社會,自然是傳染病大面積地流行,所以,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序》裡頭,我們大家在座的都學過《醫古文》,學過《傷寒雜病論序》。他說:「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說我的家族是很大的家族,曾經有過二百多口人,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建安紀年,就是公元196年。那麼建安元年以來,不到十年的時間,我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於傷寒病,傷寒病就是指的外感病的總稱,下面我們會提到它的含義的。就死於傳染病、死於外感病,所以他本人作為一個醫生,看到這種情況,又沒有更多的辦法來防治這些傳染病來挽救這些親人和百姓的生命,才激勵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那麼撰用了《素問》、《九卷》、《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自己平脈辨證,這樣才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所以這樣的一個社會背景,對張仲景的探索防治傳染病的這種路子,是一種激勵,是一種督促。另外使他也有機會有大量的臨床實踐體會和實踐經驗,也使他有機會來收集防治傳染病的這些經驗和方法。大家說了,你今天是傷寒教研室的,你能不能夠寫一個治療傳染病的一個新的東西?我說我要抄書是可以的,你要讓我談實踐經驗我是沒有的,因為傳染病現在很少,即便有的話他們也到佑安醫院和北京地壇醫院住院去了,在我們的普通內科門診幾乎見不到。所以我不能寫出象張仲景這樣的著作來,因為沒有這樣的社會背景和實踐條件。你看不到那麼多傳染病,而張仲景當時天天看到的就是這些病,所以他才能夠有機會積累經驗,收集當時的醫家和百姓和傳染病做鬥爭的經驗和教訓。從學術背景的角度來說,在漢代以前,醫學著作分了兩大門類,一類是「醫經」,就是基礎理論著作;一類是「經方」,這裡所說的經方就是經驗用方。在班固所寫的《漢書藝文志》里,記載了東漢以前的醫學著作。有醫經7家,有經方11家。那麼醫經7家包括了《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還有《(白氏)旁經》。從流傳到今天的《黃帝內經》這一部書來看,那麼它完全是闡述人體的生理,病理,人和自然的關係,基本的治療原則,基本的治療大法的這樣一個中醫學基礎理論的著作。所以「醫經」是基礎理論。那麼「經方」,班固《漢書藝文志》里所說的「經方」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經方」,而是指的古代醫生憑自己的經驗給病人開的方,而且在經過驗證是有效的。其實古代的醫生在看病的時候,有些類似於我們現在的農村的一些基層醫生。你讓他講理論他說不出來。我曾經在一個很偏僻的農村,看一個醫生,這個醫生呢他給別人看病的時候,他的療效還不錯,就是憑一種感覺。病人來了之後,頭疼,身上疼,發燒,沒有汗,他就給你寫上麻黃呀,杏仁啊等等一些葯。有些葯就是當地的一些葯,既不見於藥典,也不見於中藥書。我說老先生,你為什麼開這些葯呀?他說我的感覺開這些葯它就可以,他開的方子留下來了,那麼過幾天這個病人來了,病人說哎呀,大夫,吃了您的葯,汗一出好了,然後他就把這個方子放在這,方子是經過臨床檢驗而有效的。又如來一個病人,水腫,憋氣,心慌心跳,頭暈頭痛,然後他又開個方子,開個利尿的方子,過了幾天,家屬來告訴他,說「大夫呀,吃了您的葯,一點也沒有好,病人後來死了」,這時他這個方子就不留著拉,他就塞到這。過了幾天這邊攢得多了,他就都燒掉了。這邊攢得多了,他就訂成本,留傳到後來就是經驗用方。所以經驗用方是古人憑自己的一種感覺開的一些方,有沒有理論指導?沒有更多的理論指導。從今天我們看到的甘肅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治百病方》來看,那都是西漢早期,或者西漢的一些東西。那些就是「經方」,就是經驗用方,什麼癥狀用什麼方,或者什麼病用什麼方,談不上理論指導,又談不上系統。那麼這些經驗用方,有11家,其中在這11家中包括了伊尹的《湯液經》。那麼張仲景就把這兩家結合起來,他熔「經方」和「醫經」兩家為一爐,創立了理法方葯相結合的,有理論、有治則治法、有方子、有藥物組成辨證論治體系。這就是他的學術背景。張仲景把漢代以前的「醫經」和「經方」兩家熔為一爐,創立了理法方葯相結合的辨證論治體系,從而就為中醫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醫經它只不過是基礎理論的著作,談不上臨床醫學,經方它只不過是經驗用方,也談不上一個醫學體系,只有從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開始,才開始出現了理法方葯相結合的辨證論治體系。所以中醫的臨床醫學,奠基人是張仲景。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辨證論治這種治療方案的奠基人也是張仲景。這就是張仲景在中醫學的發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這是我們講的第二個問題,《傷寒雜病論》成書的歷史背景。非常簡單,有它的社會背景,是由於天災和戰爭導致了傳染病的大面積流行。這就為張仲景收集當時醫家防治傳染病的經驗創造了條件,為張仲景提供了臨床時間的客觀環境,在學術上,由於「醫經」著作的大量問世,和「經方」著作的大量流傳,那麼就給張仲景把「醫經」和「經方」兩家結合起來提供了學術背景,提供了學術條件,才使張仲景能夠把握理法方葯,創立理法方葯相結合的辨證論治體系成為臨床醫學的奠基人。第三個問題,《傷寒雜病論》是怎麼流傳到今天的?這就是關於《傷寒雜病論》的沿革和主要版本。在公元200年前後,張仲景寫成了《傷寒雜病論》,那麼從《傷寒雜病論》自序的這個話來看,說《傷寒雜病論》十六卷,我們為什麼說它的成書年代在公元200年前後呢?這是根據《傷寒雜病論》,即我們今天的《傷寒雜病論》自序,是根據它自序裡頭的一段話,這段話我們剛才也說過,就是「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那麼他既然說建安紀年以來,不到十年的功夫,建安元年,是公元196年,那不到十年的功夫呢?那就是說要是十年的話,那就是公元206年,是以我們推測,他寫這個序的時候,應當一般來說書已經寫成的時候,是以推測他的寫書的這個時間就在公元200年前後。他寫的書叫《傷寒雜病論》,這就是我們剛才所說哪個時候,並沒有印刷技術,至於造紙在西漢的蔡倫雖然總結了民間的造紙技術,那麼紙張已經有了,但是一般民間寫東西的時候,仍然是應用竹本或者木本,所以這才造成《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它是一條一條的表述形式,所以張仲景在世的時候,他這書肯定是保存得不錯的。張仲景一去世,再加上戰亂,再加上天災,再加上你說那個竹本或木本是拿繩子穿著的,那時候用的繩子或者是棉線,或者是麻繩,你說過上十幾年、幾十年,那這繩子早就自然斷了。所以他的學生王叔和收集他老師的《傷寒雜病論》的殘卷,然後進行整理,進行編次,因為繩子斷了,不知道那個竹本在哪個位置,所以重新編次。那麼這個時間是在西晉,這個人物叫太醫令王叔和。這個王叔和也是張仲景的學生之一,這是依嘉溪先生最近考證的,是張仲景的學生之一。收集、整理、編次,他收集的結果發現他沒有能夠把十六卷全部整理出來,他只整理出十捲來,而且他所整理的十卷內容大多數是以傷寒病的辨證論治為中心,所以他給他改了個名字,叫《傷寒論》10卷22篇,把《傷寒雜病論》的一部分內容,應該是一大部分內容,收集整理以後,改名為《傷寒論》。張仲景自己不知道,他不可能徵求張仲景的意見,是王叔和自己給他改的。所以《傷寒論》這個名字從此就有了。王叔和所整理的書,當然那個時候仍然沒有出版,王叔和還做了另外一項工作,他自己有一本書叫《脈經》,在《脈經》里把張仲景《傷寒論》的許多內容都收集齊了,只不過他沒有保留方葯而已。所以《脈經》本也是我們今天在校勘《傷寒論》原文的時候,可以參考的一部書。這是王叔和對《傷寒雜病論》,在流傳上,他是第一大功臣。如果沒有王叔和的收集整理,我們今天很可能看不到中醫臨床學的奠基著作。儘管他收集的不是完整的,但他是《傷寒雜病論》流傳到今天的第一大功臣。在唐代,孫思邈寫過《千金要方》,在《千金要方》里收入了《傷寒論》中的一些內容,但是沒有收入全。他曾經在《千金要方》里說過這樣一段話,說「江南駐師,密仲景要方不傳」。他這段話,說明什麼意思呢?過去人認為就說,孫思邈沒有收集到,他作為這麼大和一個醫家,他沒有看到過《傷寒論》。那麼今天我們可以這樣的理解,江南的這些醫生們都把張仲景的《傷寒論》和張仲景的要方都看成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不輕易給人。這說明當時醫生對《傷寒論》的重視,這也說明當時有許多醫生有《傷寒論》的內容。特別是唐代的這個進行醫官考試,就是我們今天要進行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在唐代要進行醫官考試,《傷寒論》考試占的分數很高。你看我這裡有一個資料,在唐代,所設的醫官考試製度中,《唐匯要見八十二醫術》,它記載了這樣一段話,說:「從醫學界選拔人才,和選拔官吏一樣,都要進行考試,自今以後,至公元759年,各試醫經方術,測十道,要考醫學理論,要考方術,有十道題。《本草》二道,就是考中藥了,有兩道題。這個《脈經》二道就是考診斷了,有兩道題。《素問》十道,就是考《黃帝內經》了,有十道題。張仲景《傷寒論》十道。你看《傷寒論》和《內經》是相等的,它有十道題。諸雜經方醫二道,後世的一些雜方有兩道題。那麼上述這些,顯然《傷寒論》佔了很重要的比例。通七以上六,你考七十分,我就選拔你做醫官,以下放,你不夠七十分,那麼你就別當醫官拉。看起來古代的考試的及格分數比我們今天要高十分。我們今天六十分就算合格,你看,唐代七十分才算合格。那麼既然在唐代醫官考試製度中就有《傷寒論》的話,所以唐代《傷寒論》本子流傳得很多,但是人們都是抄的,你看,今天我們在日本看到的手抄本,唐代的一些手抄本,都是那個時候醫官考試的時候,你看,現在在日本看到的那個康制本吧,他那個《傷寒論》,那麼就是一個摘錄,有65條,那就是《傷寒論》非常重要的條文。那是唐代人開的,抄的書,那顯然是為了應付當時的考試。所以在唐代,既然考試有《傷寒論》的話,所以在唐代的《傷寒論》的這種流傳是非常廣的。所以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沒有收入《傷寒論》,是他沒有?並不是他沒有看到《傷寒論》的內容,而他看到了,認為這本書很重要,在他的《千金翼方》里收入了《傷寒論》的全部內容。這個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古文的教研室錢超塵老師前幾年把《千金翼方》中的《傷寒論》的內容一條一條的摘出來,單獨地印了一個小冊子,把它叫做《唐本傷寒論》。這本書在外面書店有賣。那麼,唐代還有一個大的醫家叫王燾,他寫過《外台秘要》,我們在這裡簡稱《外台》,那麼《外台》呢也收入了《傷寒論》的內容。但是除了《傷寒論》的內容,還有許多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金匱要略》中的內容。因此我們覺得王燾所看到的本子不是來自於王叔和,可能是《傷寒雜病論》的另外一個傳本。如果說《千金》本《傷寒論》是和王叔和整理的《傷寒論》10卷22篇有關的話,那麼王燾《外台秘要》里所收錄的《傷寒論》的內容,它也有我們今天看到的《金匱要略》里的內容,它很可能是《傷寒雜病論》的另外一個傳本。所以在唐代的兩部著作,一部是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一部是王燾的《外台秘要》,都是我們今天校訂《傷寒論》的非常重要的參考書。而且我剛才說了,在唐代的醫官考試製度中,就有十道題是出自《傷寒論》,所以《傷寒論》在唐代流傳是非常廣泛的。但是,《傷寒論》真正有固定的本子,而且又刻板運行的,那應該是在宋代。在宋代成立了校正醫書局。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主要有林億、孫奇、高保衡這些官員,他們認為百病之急,這些病,哪個最急呢?傷寒。所以最先校訂《傷寒論》10卷22篇,從此《傷寒論》才有了定本,固定的本子。你看以前《脈經》收集的也罷,那是收集在《脈經》里,他不是個單獨的本子。孫思邈的《千金翼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它也是收集在他的書這個裡面,也不是個單獨的本子。只有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林億、孫奇、高保衡他們校訂,刻印了《傷寒論》,開始刻的是大字本,紙張也比較貴,造價也比較高,老百姓買不起,過了幾年以後,他們又給皇上打報告,皇上批說你們印成了小字本,賣的時候只收工本費,不要賺錢,這樣讓老百姓能夠買得起。你看宋朝皇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弘揚,他是做過許多許多的工作的。而在宋代的時候,不僅在醫學上成立了校正醫書局,而且在各個經、史、子、集,各個門類都進行了系統的整理。皇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宋版書紙張精良、校刊精細、字體漂亮、價值連城,所以今天哪位家裡要是有一本宋版書的話,你別在家裡放著,拿到故宮博物院,或者拿到國家圖書館去。那是非常非常珍貴的東西。我想在座的不少是書香門第,你們可以到家裡去看看,看看自己家裡有沒有線裝書。當然宋代書《傷寒論》是找不到啦,其他的宋版書,那也棒啊,它也是價值連城的啊。山東有個小學老師,有一天到鄰居家串門,發現鄰居老太太拿著抄寫的本子,在那裡剪鞋樣,說:「大媽,你這是什麼東西啊?」「我在這剪鞋樣啊!」他拿過來一看,他大吃一驚,居然是《永樂大典》。他說「大媽,大媽,你這東西怎麼來的啊?」她說:「我們祖上流傳下來的,我們世世代代拿著剪鞋樣啊!」他說:「你們祖上幹什麼的啊?」她說:「我們祖上義和團的啊!」大概義和團進北京的時候,在北京圓明園不是藏著《永樂大典》嗎?進北京的時候,八國聯軍也搶,義和團也搶,義和團他搶完他不知道幹什麼,回家後給他媳婦剪鞋樣,所以祖祖輩輩留著這個書,那紙也很好啊,剪鞋樣用。所以這個小學老師說:「大媽,你可別拿著它剪鞋樣,我想看看這本書。你要多少紙,要什麼樣的紙,我給你剪鞋樣用,把這本書給我吧!」她就把這本書給他拉。她不知道它幹什麼用啊。好,這就是我們,象一個小小的故事一樣發現的一個《永樂大典》的手抄本的一個殘缺。所以還有我們清代的陸心源,他是一個藏書大家,他的藏書稱號稱「皕宋樓」,你看這個皕字是兩個百,那就他為什麼取這麼一個藏書樓的名字啊?說明他自稱藏了200部宋版書。我說一本宋版書就價值連程,那200部宋版書,那相當相當地貴啊。陸心源在臨終的時候給他兒子說「這次可是咱們中國文化的瑰寶,你捨得身家性命也要保護好。」其實人各有志,不能強勉,他兒子喜歡錢,不喜歡書。在陸心源去世不多久,他就以一定的錢賣給了日本人。現在陸心源皕宋樓的藏書全在日本的一個寺院的藏經樓上,所好的是目前保全完好。所以有人說陸心源的兒子是個賣國賊,可是從我們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呢,他沒準為終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一點成績。或者說,為保存這些書,你說咱們中國後來經常戰爭,而且人們對傳統文化又不怎麼重視,沒準拿到日本,到現在還保存得很好,是吧。不過咱們中國的學者要求要看這些書的時候要花錢啦。現在據說看這些書的時候花的錢比當年陸心源的兒子得到的錢要多得多啦。所以有時候散落在民間的一些古典的東西就不要太輕視它。非常遺憾的是,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大陸,還是台灣的故宮博物院。我去年和前年都上台灣去,特意的向故宮博物院了解有沒有宋版《傷寒論》,都沒有啦。沒有宋版《傷寒論》我們怎麼知道在宋代有一本宋版書呢?這就仰賴於明代的趙開美。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校勘刻印的《傷寒論》的時間在宋治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065年,到現在是一千年,一千年這書就找不到了。所以我們在版本史上把它叫做什麼呢?把它叫做宋版,宋版《傷寒論》,或者叫做治平本《傷寒論》。宋版也罷,治平版也罷,找不到。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是明代的趙開美在萬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你看從1065年到1599年也不就是500年左右的歷史嗎?到趙開美的時候這個宋版《傷寒論》已經幾乎找不到了,所以趙開美他才刻,他是一個刻書家,又是一個醫學家,又是一個出版商。那麼他最先刻的是什麼呢?刻的是《註解傷寒論》,《註解《傷寒論》》是成無己,一會我會談到,成無己在《傷寒論》的基礎上加了註解,給他叫《註解《傷寒論》》。然後又刻了宋英公的《傷寒類證》,《傷寒類證》是宋英公這個人研究《傷寒論》的過程中,把《傷寒論》以證候進行了歸類,便於人們學習。又刻了《金匱要略》。刻完這三本書以後,有一個朋友拿來一本書,給他看,說趙先生啊,你看我這是什麼東西呀?他一看是宋版的《傷寒論》。我剛才說了,宋朝皇帝為了讓老百姓能夠買得起《傷寒論》這本書,刻了大字,又刻了小字,大量的刻印發行,他看到的是小字本《傷寒論》,總而言之是宋版《傷寒論》。一看這《傷寒論》,他知道成無己的註解,不是宋版《傷寒論》的原貌,而是他有些內容給刪節了。才知道成無己的註解不是全的。於是乎他又刻了宋版《傷寒論》。他叫什麼呢,叫《翻刻宋版傷寒論》。這四部書刻好了以後,一、二、三、四,他給他父親看,說老爸你看,我把張仲景的這四部書刻好啦,您給取個書名吧,叫個什麼書名好呀?他爸爸說叫《仲景全書》吧。這個兒子很孝順,說:「好好好,您取的名字太好啦」。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是趙開美在萬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所刻的《仲景全書》中的《翻刻宋版傷寒論》。但是哪個時候沒有照相技術,也沒有複印,他是臨摹著宋版《傷寒論》來刻的,每一頁有多少行,每一行有多少字,他都摹仿下來。甚至字的筆畫的走向,他都在摹仿宋版,所以他逼真於宋版。正由於趙開美所刻的《仲景全書》的第一部著作《翻刻宋版傷寒論》能夠流傳到今天,才使我們能夠大體了解宋版《傷寒論》的原貌。所以這樣的話,趙開美也是《傷寒論》的流傳過程中功不可沒的一位醫家。今天在世的,保存著的,我們知道的趙開美所刻的《仲景全書》還有幾部呢?只有五部,北京圖書館有一部。我去看的時候他不讓我看,說這是善本書,我們已經封存起來了,你只能看作為膠捲的。那麼中醫研究院圖書館有一部,我去看的時候,要開上我們大學的介紹信,然後看的時候讓我戴著口罩,不讓我帶鋼筆,怕鋼筆水給滴在上面。這是我想是十年前吧,我去看過這本書。後來,范行准先生家藏一部《仲景全書》,他也捐獻給中醫研究院圖書館了。那麼後來我知道這個消息以後,我又第二次去中醫研究院圖書館,我說我要看看范行准先生捐獻給你們的那本書。當我拿出來一看,一比較,范行准先生捐給中醫研究院圖書館的那本書和中醫研究院圖書館原來藏的那本書是同版刊本,就是同一個版的刊本,那麼中醫研究院就有兩部了。還有一部是在瀋陽,再有一部是在南方,是在廣州還是什麼地方。那瀋陽那一部和南方那一部我都沒有看到,我只看到了北京這三部。北京這三部是同一個版的刊本。我想我明天,我今天忘了帶,明天我把北京圖書館的那個膠捲,作為膠捲給拷貝以後,然後,因為它是翻轉片,它是讓你在縮微閱讀器上看的,然後我把它放大成照片,再用複印機複印,然後我把複印的材料拿來給大家看看。把那個照的照片拿來給大家看看,就知道趙開美所刻的《仲景全書》的《傷寒雜病論》原來是什麼樣子。這個《傷寒論》原來是什麼樣子的,從宋代國家醫校正書局到今天,又有了八百多年或者一千年的歷史。我們國家在1982年,國務院成立了古籍整理領導小組,由方穎副總理做領導小組組長,所以對中國的各個行業的古代的書籍都進行了整理,醫書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整理《傷寒論》的任務就交給了我們學校。那個時候任應秋在世,劉渡舟也在世。沒想到這個工作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任應秋老師就生病了,很快就去世了。那麼主要由劉渡舟老師來主持這件事情,當然我也來參加了。後來呢,又把錢超塵老師也吸收進來。所以我對這個版本進行了系列的考證,我為什麼有機會能夠看北京圖書館的書,又能夠拷貝下來,又能夠去中醫研究院圖書館來看這部書呢,那麼就是為了完成我們這一項《傷寒論》的整理研究這項工作。我們就在趙開美《翻刻宋版傷寒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漢語、校勘、注釋,在1991年出版了《傷寒論校注》。如果說我們的一版教材、二版教材、四版教材、五版教材,底本用的是趙開美的《翻刻宋版傷寒論》的話,我們現在的六版教材,都是用劉渡舟老師主編的《傷寒論校注》。現在我們的五版教材,因為他們看不到趙開美的《翻刻宋版傷寒論》原貌,那麼用什麼底本呢,是現在國家認可的《傷寒論校注》,是當代《傷寒論》的最好的底本,它是1991年出版的,是最好的底本。所以如果再過500年,趙開美的《仲景全書》中的《翻刻宋版傷寒論》大家已經看不到的話,哪個時候會說劉本。這樣的話,我們回憶一下,在《傷寒論》的流傳過程中,有哪些醫家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呢?首先是作者,張仲景,在公元200年前後,他寫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那麼隨後,他的學生王叔和在他去世以後,也就是二三十年之後,把他老師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十六卷遺留下來的殘卷收集、整理、編次,由於內容不全,把它改名為《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儘管在唐代國家考試醫官的時候,已經廣泛的考試《傷寒論》,但是在唐代沒有一個單獨的《傷寒論》的本子,不過我們很高興的是孫思邈的《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都收入了《傷寒論》的內容。最重要的是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林億、孫奇、高保衡他們在宋治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065年,正式刻、校勘、發行、刊印了《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從此《傷寒論》才有了定本,使宋版能夠流傳到今天的,仰仗於明代趙開美在萬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在他刻《仲景全書》的時候,第一部著作就是《翻刻宋版傷寒論》。而我們當代又有以劉渡舟教授為首的所寫成的《傷寒論校注》,可能就是後世的《傷寒論》所依據的底本。當然我們考試題庫的時候還沒有涉及到劉本,而只涉及到趙開美的這個本子。在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工作期間,他還刻印了幾部書,這幾本書和我們《傷寒論》的版本有密切的關係,一部是《金匱玉函經》,一共有八卷,如果光看這個書名,很容易把它誤認為是《金匱要略》里的內容,事實上它的內容和《傷寒論》是一樣的,它的內容和《傷寒論》同體而別名。什麼叫同體呢?內容一樣,只不過名字不同。《金匱玉函經》和《傷寒論》同體而別名,它的特點是「條論於前,會方於後」。就是《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這個本子,比方說「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薔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下面就是桂枝湯的藥物組成。這是我們看到的十卷二十二篇《傷寒論》的原貌。但是在《金匱玉函經》說,原文完了之後,說桂枝湯主之,底下並沒有桂枝湯的組成,方葯組成在什麼地方呢?在後兩卷,後兩卷全是方子,前面六卷就是原文,所以它叫「條論於前,會方於後」,所以,它作為《傷寒論》的一個別本。我有一次到我們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的教師閱覽室裡頭開架書,來找《金匱玉函經》,我在《傷寒論》的這個架子上怎麼也找不著這本書,我說怎麼這本書能沒有呢?因為這本書清代的陳世傑翻刻以後,我們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過,我想找這個影印本。我突然想到我們圖書館的管理員會不會把這本書當作《金匱要略》,而放在《金匱要略》的架子上呢。我到《金匱要略》那個書架上一看,《金匱要略》那個架子的第一本書就是《金匱玉函經》。後來我給圖書館的管理員說,《金匱玉函經》是《傷寒論》的別本,應該把它放到《傷寒論》的架子里。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既然刻了《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為什麼又要刻《金匱玉函經》呢?這是因為他們在整理古書的時候發現有許多書在史書上有書名的記載,而實際這個書丟了,他們感到非常的可惜。所以他們只要見到有價值的書,寧可多刻,寧可重複,也不讓它輕易丟掉,說今後萬一《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丟掉的話,我還有《金匱玉函經》八卷,仍然是《傷寒論》的內容,不過,由於《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後來在廣泛的流傳,所以知道《金匱玉函經》或者讀《金匱玉函經》的人,逐漸就少了。但是流傳到今天,我們拿它作為校勘《傷寒論》的一部著作,有它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在工作期間還做了一件和《傷寒論》有關的工作,就是有一個翰林學士叫汪諸,他在國家圖書館收集、整理這些古書的時候發現一堆蠹簡,就是蟲子吃過的、殘破的竹簡,竹簡上寫著《金匱玉函要略方論三卷》,他拿來一看,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什麼人抄的,上卷是論傷寒病、外感病的,和已經出版的《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相比較,它的上卷是一個《傷寒論》的摘錄,由此可以推測中卷下卷是雜病部分的摘錄和婦人病方面的摘錄。汪諸就把這個殘簡給了林億、孫奇、高保衡,國家校正醫書局,他們看完了之後,把上卷的傷寒內容摘錄的這部分刪掉了,把中卷、下卷這兩部分內容重新分上中下三卷,也就是包括了雜病的部分和治療婦人病的部分,也包括了它的方劑,仍然把它叫做《金匱玉函要略方論》,簡稱《金匱要略》刻板發行,流傳到今天就是《金匱要略》。所以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在《傷寒雜病論》流傳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工作以後,《傷寒雜病論》才被真正分成了《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和《金匱要略》三卷。關於《傷寒論》流傳過程的大概情況,我們就介紹這麼多了,我們要求大家特別記住的是王叔和把《傷寒雜病論》整理成《傷寒論》。那麼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第一次校勘刻印《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從此《傷寒論》有了定本。明代趙開美的《翻刻宋版傷寒論》收入了他的《仲景全書》,使我們今天能夠看到宋版《傷寒論》的大體的原貌。這些人在《傷寒論》的流傳過程中都是功不可沒的,我們都應當記住他們,而我們的題庫里都有他們的名字。今天的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第03講《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大家好,我們開始上課。上次課我們在《傷寒論》的「概論」中談到了《傷寒論》的作者和成書的歷史背景,也談到了《傷寒雜病論》在流傳過程中怎麼變成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我們應當知道《傷寒論》主要的版本是什麼。這是我們上次課談到的內容。今天我們接著講《傷寒論》「概論」的第四個問題,《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我們首先應當從書名開始講,現在叫《傷寒論》,過去叫《傷寒雜病論》。我們應當首先明確「傷寒」的含義是什麼。「傷寒」的含義在古代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傷寒」的含義是指一切外感病的總稱。這裡所說的外感病是指風、寒、暑、濕、燥、火,乃至包括疫癘之氣等。外來的邪氣傷人以後所發生的疾病統稱叫做外感病。外感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發熱,所以我們常常要把這個概念寫成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這個「熱」字不是指邪氣的性質,而是指這類病證是以發熱為主要特徵。一切由於外來邪氣所導致的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證候在古代都叫做「傷寒」。大家說了,「寒」不就是寒冷嗎?為什麼「寒」可以代替風、寒、暑、濕、燥、火疫癘之氣等所有的邪氣呢?因為「寒」字在古代有一個廣義的含義就是泛指邪氣。日本有一個醫生叫中西惟忠,他寫過一本書叫《傷寒之研究》,在《傷寒之研究》里他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謂邪而為寒,蓋古義也」,也就是說把這個「邪」字叫做「寒」這是古代原有的意思。所以「傷寒」之所以有廣義的含義是指一切外感病的總稱是因為「寒」字本身就可以泛指邪氣。不僅在醫學上是這樣,在文學上也是這樣。大家可能有的讀過《孟子》的,《孟子告子》篇有一段話,說現在的皇上執行的政策不怎麼英明,大家就給孟子說,你能夠經常見到皇上,你見到皇上就給他提一些合理的建議,讓他執行寬厚的政策,利國利民。孟子就說了一段話:吾見也罕矣(我見皇上的這種機會和時間也是很少),吾退而寒之者至矣。這裡所說的「寒之者」是指,我走了,這些獻異端邪說的,給他出壞主意、餿主意的那些人就都去了。所以這個「寒」就是泛指異端邪說、餿主意、不良主意的這些人。所以這個「寒」字決不是說別人拿著冰塊去凍皇上。所以在漢代,在古代這個「寒」字泛指「邪氣」。因此「傷寒」它自然就可以代表人體感受一切邪氣所造成的疾病的這樣一個廣義的概念。狹義的概念是人體感受風寒邪氣,人體感受寒邪就可以叫做狹義的傷寒。為什麼加個風呢?因為風為百病之長,如果只有寒邪沒有風邪帶領的話,寒邪不能單獨傷人。(因為風邪是善行而碩變的,只有風邪帶領寒邪才能夠傷人。)所以我們在講傷寒的狹義概念的時候,要將風、寒邪氣並稱。人體感受風寒邪氣,而且還要加一個「感而即發」,感邪以後馬上發病,這是為了除外伏氣溫病。冬傷於寒,邪氣潛伏體內,沒有發病,春必病溫,這是《黃帝內經》的話。你說是不是感受了寒邪了,是!可是到春天才發病,它就不叫狹義的傷寒了,它屬於廣義的傷寒範疇。所以我們在給狹義傷寒下定義的時候,是「指人體感受風寒邪氣,感而即發的病證」。這個概念或者說是這個含義是我們要學《傷寒論》的時候必須知道的,我們的題庫里是以名詞解釋的方式,或者是以選擇題的方式,經常出現「傷寒的含義是什麼」這樣的題。《黃帝內經素問熱論》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大家琢磨琢磨這個傷寒是什麼概念?是廣義的概念。《難經》里說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在這段話裡頭,它既有廣義的含義又有狹義的含義。「傷寒有五」的「傷寒」是廣義的。其中「有中風,有傷寒」的這個「傷寒」是狹義的。所以古代關於傷寒的廣義和狹義的概念經常在書里用得到。另外,在《千金要方》引《小品方》里的一句話說:「傷寒,雅士之詞,雲天行、瘟疫,乃田舍間號耳」。這些病,知識分子、醫學家把它叫做「傷寒」,可是田舍間,那些種地的百姓們把它叫做天行病、瘟疫病。《肘後方》里說:「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凡是那些達官貴人,那些知識分子,醫學家說文雅的話,把這些病叫做「傷寒」,而民間的百姓把它叫做「時行」。「天行」也罷,「瘟疫」也罷,「時行」也罷,這都是指的外感病,都是指的具有傳染性、流行性的一類疾病。而知識分子們,醫學家們都把它叫做傷寒,由此可見,傷寒的廣義概念和傷寒的狹義概念,在古代的醫學著作中廣泛存在的。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以後,要把西醫的術語翻譯成中文,翻譯的時候自然就要尋找漢語中固有的一些辭彙來翻譯西醫的術語。由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引起的那種腸傷寒和副傷寒,在翻譯的過程中怎麼辦呢?找來找去,這些傷寒是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腸傷寒和副傷寒,就從中醫的術語里選了一個詞,就選了「傷寒」。應當說,西醫所說的那個「傷寒」是專指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引起的一種劣性傳染病,它和中醫所說的有廣義含義和狹義含義的「傷寒」含義是不一樣的。當然中醫用治療傷寒病的這種辨證論治的方法去治療西醫所說的那個傷寒病,那個傷寒病在一定的階段用中醫中藥的手段去治療,還是有一定的療效的。所以說這兩個概念是不一樣的。《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除了外感病之外的其他的一切疾病。「論」是什麼意思?我在這裡引用了劉勰《文心雕龍》的一句話:「論也者,彌倫群言,而研一理者也。」「彌」就是廣泛的意思,「論」是收集的意思,「群」就是眾,廣泛的收集眾多的醫家的觀點,去研究、去探討一個問題。因此《傷寒論》應當是眾多醫家治療傷寒病經驗的一個綜述、總結。《傷寒論》是公元2世紀前中國醫藥學成就的總結。為什麼說它是總結啊?因為它的體裁,《傷寒論》,《傷寒雜病論》,「論」的體裁就是一種綜述,收集了眾多醫家探討治療外感病和治療雜病的這種經驗的一個集合。第一個問題我們就談完了,第二個問題我們具體談談《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內容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談,一個從它10卷22篇各篇都大體是什麼內容,從這個角度來談。另外,從理、法、方、葯的角度來談。首先我們看10卷2篇的內容。這22篇,第一篇簡單地寫是辨脈篇,第二篇,平脈篇。辨脈,主要是辨別病脈,平脈,「平」,正常的意思,平脈有一大部分內容是講平人的、正常人的脈象。當然,「平」也有辨的意思,在平脈篇裡頭也有一部分內容是講病脈的。這兩篇內容屬於仲景脈學的精華。仲景脈學在中醫脈學的發展史上介於《黃帝內經》和王叔和的《脈經》以至李瀕湖的《脈學》之間的過渡階段。中國脈學的發展,《黃帝內經》是奠基,張仲景是進一步發展,而到王叔和的《脈經》,特別是到李時珍的《瀕湖脈學》,使脈診走向完善。我們今天講《診斷學》的時候,用的主要是王叔和的《脈經》和李時珍的《瀕湖脈學》的內容。而從《黃帝內經》到李瀕湖的《脈學》之間的過渡就是張仲景的辨脈篇和平脈篇。因此許多它的脈象主病和我們今天所學的有不一樣的地方。在《傷寒論》裡頭,遲脈,我們今天都說是主陽虛,氣血運行遲滯才導致了遲脈。可是在《傷寒論》中,脈遲,既可以主陽虛,而常常主「陰血不足」,陰血不足,氣血運行遲滯,因此出現了遲脈。我們以後講遲脈的時候,「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之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明明講的是遲脈是主營血虛。再說這個浮脈,我們今天學的時候都是主邪在表,邪在表,正氣抗邪於表,氣血浮盛於外,所以脈輕取即得。但是主表的這種浮脈是「輕取即得,重按少力,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如水漂木」,所以我們學脈學的時候都是這樣來講。但是在《傷寒論》中,浮脈可以主表,也可以主熱。像白虎湯適應證,「傷寒,脈浮滑,此表無寒,里有熱,白虎湯主之」,那個浮脈就主熱。像「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那個浮脈也主熱。像「心下痞,按之軟,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那個浮脈還主熱。為什麼浮可以主熱?主熱的浮脈是一個什麼樣的特徵?實際上主熱的浮脈是指「里熱盛,鼓動氣血,氣盛血涌,血管擴張」,那麼既然血管擴張的話,脈輕取即得,仲景就把這種脈象叫做「浮脈」。但是主熱的這種浮脈,輕取即得,重按滑數有力,這是和輕取即得,重按少力,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如水漂木的這種主表的浮脈是不同的。所以,當我們學習仲景的脈學的時候,我們明顯的可以看到仲景的脈學和後世的脈學,和當今所學的脈學是不一樣的。如果大家想研究一下,在中醫脈學發展史上,由《黃帝內經》到《脈經》到李瀕湖的《脈學》之間過渡階段的脈象主病的話,那麼你可以看《傷寒論》的《辨脈篇》和《平脈篇》。第三篇是《傷寒例》。《傷寒例》這篇內容可以看成是張仲景對外感熱病的認識的總論。它引用了大量已經遺失的《陰陽大論》的內容,也引用了《黃帝內經》的一些內容。它講了人和自然的關係,自然界正常氣候的變化,自然界異常氣候的變化,講了外感病的成因和分類,講了外感病的治療原則、護理原則、預防原則,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仲景對外感熱病的一個總的論述。我想講溫病的老師肯定也提到了《傷寒例》對溫病學的貢獻,所以關於伏氣溫病的問題在《傷寒例》中都可以見到。第四篇是《痙濕暍》。痙病是角弓反張、四肢抽搐、牙關緊急的抽風一類病;濕病是感受外來的濕邪所導致的病;暍病就是中暑。顯然它是屬於廣義傷寒的範疇。由於《傷寒論》中的「六經病證篇」主要描述的是狹義傷寒和狹義傷寒發生以後,在它的演變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的病證的辨證論治。所以《痙濕暍》放在這裡主要是和後面的狹義的傷寒、中風相鑒別、相比較的。在《金匱要略》里有「辨痙濕暍病脈證並治」,有證候、有方葯,在《傷寒論》里濕暍病只有證候,沒有談到治療方葯。所以在《傷寒論》里放這樣一些內容主要是和狹義傷寒鑒別、比較的。這四篇內容我們的教材里是沒有的,我們把它叫做前四篇。如果大家作為一個專門的研究學者,像一個溫病學的研究學者,他一定要研究《傷寒論》中的《傷寒例》。要專門作為一個診斷教師、診斷教授,要研究脈學發展歷史的話,一定要研究《傷寒論》中的「辨脈」、「平脈」。中間有10篇內容是「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第七」。太陽病篇分了上中下三篇,然後就是辨陽明病、辨少陽病、辨太陰病、辨少陰病、辨厥陰病,然後「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十三」、「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第十四」。從第五開始到第十四中間有10篇內容。這10篇內容我們把它叫做「六經病證篇」。儘管其中有一些內容,比方說「辨霍亂病脈證並治」和「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它不屬於六經病的內容,但是它放在後面,一個是和傷寒病相鑒別的,一個是對於六經病病後遺留下來的種種問題。比方說勞復的問題、食復的問題、痰飲水濕等等這些問題,怎麼進行治療,怎麼進行護理。這10篇內容一共398條,涉及到的方劑是112方。有的書上說是113方,那是因為有一個方子叫禹餘糧丸,只有方名而沒有藥物,所以我們通常說它112方。當然這個統計也不是特別精確的,因為有的加減方他統計了,有的沒有統計,當然我們習慣這麼說,大家也就這麼認可。所謂398條,112方並不是《傷寒論》的全部內容,只是中間這10篇的內容。而我們在大學裡的《傷寒論》五版教材的原文就選自於這398條之中,大概選了300多條。而我們在本科階段要求大家特別熟悉、特別掌握,甚至要求大家能夠背會的條文也就是100多條,我給大家選了112條。前4篇加上中間10篇才14篇,還有8篇我們把它叫做後8篇。後8篇是什麼內容呢?第十五篇是「辨可發汗證脈證並治篇」,哪些病可以發汗,也就是說哪些病適合發汗,所有可以發汗的病證都在這一篇。第十六篇是「不可汗篇」,所有禁用發汗的條文都在這裡頭。第十七是「汗後」,所有發汗以後造成的各種壞病,造成的各種變證,怎麼樣進行救治,都在第十七篇。這些原文絕大多數出自中間的「六經病證篇」的條文,也有一部分條文不見於「六經病證篇」。所以從總體來看,後面的內容是前面的「六經病證篇」按照治法重新進行歸類和編排的一種東西。但是有一些很重要的條文,並不見於「六經病證篇」。我們作為《傷寒論》的研究者,後面這8篇內容也一定要去了解。你比方說,在桂枝湯方後關於發汗的要求,要求「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遍身漐漐,漐漐就是小汗出的樣子。遍身,什麼叫遍身?是不是說心口窩、後背見到汗就叫遍身,在前面都沒有交代。在「辨可發汗證脈證並治篇」里說得很清楚,說「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什麼叫遍身呢?就要手腳都見到汗。「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是對「周遍」的注釋。漐漐然就是小汗出的樣子,就像細雨蒙蒙一樣。出多長時間呢?「令一時間許」,要出一個時辰的汗,出兩個小時。在古代,把晝夜分成十二個時段,我們把它叫做一個時辰。現在我們和國際接軌,把一晝夜劃分為二十四個時段,為了和中國傳統的計時能夠區別開,所以我們把它叫做「小時」。它說「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漐漐然,令一時間許」,你只有持續蓋被子保溫兩個小時,這樣才能達到汗出透了,才能夠達到汗出邪退,脈靜身涼的效果。所以「辨可發汗證脈證並治篇」等後面八篇還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另外我們在文字校勘上,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如太陽病篇有一條原文說,這個病,病程已經很長了,說其人不嘔,是除了少陽病,邪沒有傳少陽,說「清便欲自可」。清,是指便、排、拉,清便就是拉的大便,為什麼這樣解釋,我後面會說。拉的大便,「欲自可」,「可」猶宜也,就是正常,大便是正常的。這個「欲」自可,如果當作「欲」字講的話,那肯定是現在還不正常。實際上我們在後面的「清便欲自可」作「清便續自可」,由此我們知道,在太陽病篇的「清便欲自可」,這個「欲」字應當是「續「字的通假。為什麼可以是通假呢?因為「欲」和「續」在古代是同一個韻部的字,同一個韻部的字就可以通假。但是同一個韻部的字的字有很多,你必須有證據才能夠說是通假。什麼證據呢?「同本以互見」或者是「別本以見例」或者是「同本以互證」。就是有兩本書,這本書是「清便欲自可」,那本書是「清便續自可」。像王叔和的《脈經》所收集的《傷寒論》里,就作「清便續自可」。這叫什麼呢?「別本以見例」、「同本以互證」,在太陽病篇是「清便欲自可」,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篇」是「清便續自可」,由此就證實「欲」通「續」。這就像我們在座的大夫,你寫一本書,在這本書裡頭,你開你的經驗方,是個「鉤藤」,結果你開處方呢,你開了個「勾丁」,兩千年以後這個著作是當時人們學習的一種規範,兩千年以後人們還發現了你開處方的手稿,哎呀這個處方上寫的「勾丁」,而書上寫的「鉤藤」,他們就考證在公元2002年前後「藤」和「丁」是同一韻部的字,而且又有同一個醫生,在書上是這個「藤」在方子上是這個「丁」,「丁」通「藤」,所以通假字就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們在讀張仲景的書的時候,「可下」篇是「清便續自可」,在太陽病篇的「清便欲自可」,於是我們就知道了這個「欲」通「續」。那麼他排的大便持續是正常的,那就提示病沒有傳入陽明。我們接著講後8篇。後8篇無論在文字的校勘上,還是對前面的內容補充上,我們要深入研究《傷寒論》的話,都應該有所了解。第十八篇是「可吐」,第十九篇是「不可吐」,第二十是「可下」,第二十一是「不可下」,第二十二是「汗吐下後」。二十二篇的內容就是這麼多。後面這8篇,可發汗、不可發汗、汗後、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汗吐下後,我們把它叫作「可與不可」諸篇。這就是《傷寒論》10卷22篇的全部內容。我們既然要學《傷寒》,不能光看一看講義,起碼應當知道《傷寒論》原書10卷22篇,每篇大體是什麼東西。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從理、法、方、葯的角度來談《傷寒論》的內容。在《傷寒論》中,它涉及到了外感病的辨證論治,也涉及到了雜病的辨證論治。但是無論是外感病的辨證論治也罷,還是雜病的辨證論治也罷,它都貫穿了理、法、方、葯相結合的這種方式,在理論上他主要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在張仲景之前,中醫學的著作分了兩大類,一類是基礎理論的著作,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把它叫做「醫經」。另外一類是經驗用方的著作,《漢書藝文志》把它叫做「經方」。基礎理論的《醫經》缺乏臨床的實際治療,《黃帝內經》只有十三方,今天看起來實用的也不多。經驗用方呢?像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治百病方》,缺少理論的指導。而只有到了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他用六經辨證的方法來辨外感病,在《金匱要略》里用臟腑經絡辨證的方法來辨雜病,而這種辨證方法是在理論指導下,辨出證來之後,據證立法,然後方隨法出,這樣一個辨證論治的診療體系,才落實到臨床上。六經辨證體系的具體內容,我們下面講第五個問題的時候,還會專門談到。這個「法」,包括治則和治法。從治則來看,傷寒是一個外感病,外感病就涉及到正氣和邪氣之間的關係,《傷寒論》從頭至尾貫穿了扶正祛邪的原則。扶正是為了祛邪,祛邪是為了扶正。後世醫家把它總結為「扶陽氣、保衛氣、存津液」,像陳修園他總結的《傷寒論》貫穿始終的是「保衛氣、存津液」。四版教材、五版教材提到它最重要的治療原則是「扶陽氣」,其實這些都是從扶正的角度來談的,而《傷寒論》最多的是用了汗、吐、下等等祛邪的方法,因此,我們的遠程教育課件上把《傷寒論》的治則寫得很多,實際上歸納起來就是扶正、祛邪兩大方面。扶正是為了祛邪,祛邪是為了扶正,祛邪的時候不忘扶正。《傷寒論》在1800年以前就強調了扶正祛邪這個治療原則,這個治療原則在今天還是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的。在治法上,《傷寒論》把中醫所說的八法,在臨床運用得非常好。或者說所謂的八法就是從《傷寒論》中總結歸納出來的。汗法治療邪在體表,具有發汗的代表方劑,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大青龍湯、葛根湯都出自於《傷寒論》。而這些方子,對真正寒邪在表的這種證候確實有很好的發汗效果。吐法,我們今天不怎麼常用,但是在中醫的歷史上,吐法可以治療許多複雜的疑難病證。吐法的代表方瓜蒂散就是出自《傷寒論》。下法是《傷寒論》中最常用的,也是涉及到方劑最多的一個方法。下法的代表方像三承氣湯,是泄下燥熱;桃核承氣湯是瀉熱逐瘀;抵擋湯是破血逐瘀,也算下法的範疇;茵陳蒿湯,是利濕、瀉熱、退黃,它也用到了大黃,也可以算下法的範疇,像麻子仁丸的潤下,像蜜煎方、土瓜根方的導下,像大陷胸湯的瀉熱逐水,都屬於下法。和法,對於和法,我們通常用「和解」這個詞,對於「和解」的理解,有的人說是調和,實際上我的理解它不是調和,因為和解的方法主要治療樞機不利的證候。人體的樞機有兩個,一個是少陽半表半里這個樞機,一個是中焦半上半下這個樞機。少陽半表半里的樞機是調氣的升降出入的,而中焦半上半下這個樞機,主要是調氣的升和降。人活著全憑一口氣,人體的氣一定是流暢的,一定是暢通無阻,一定是條達的。許多疾病都是氣不和所造成的。我們遇到氣不和的這種證候,抓哪個環節,抓哪個關鍵來調節,就可以抓少陽半表半里這個樞機,也可以抓中焦半上半下的樞機。因此,對於「和解」的理解,我們把他解釋為「和樞機,解鬱結」。因為樞機如果不利,氣機必然鬱結,氣機鬱結以後,就造成了各種疾病的發生,所以「和解」應當理解為「和樞機,解鬱結」。把這兩個詞的第一個字合起來就是「和解」。和法代表方是柴胡劑、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這是和解少陽半表半里之樞機的。還有一組代表方,就是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和甘草瀉心湯,這是和解中焦半上半下之樞機的。溫法的代表方就是大家特別熟悉的理中湯、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這一類具有助陽、祛寒作用的方劑。清法的代表方,像梔子豉湯,清宣膈中的鬱熱;像白虎湯,辛寒折熱,清中焦之熱;像黃芩湯可清少陽膽熱,治療膽熱內迫腸道的熱利,這都可以算作清法的範疇。補法的代表方,像炙甘草湯,治療氣血兩虛,心臟失養,脈搏不續的脈結代、心動悸,它是氣血雙補的。像小建中湯,具有溫中補虛、和里緩急的作用,可以治療心中悸而煩,又可以治療氣血兩虛,腹部筋脈失養的腹中拘急疼痛,這可以算補法。消法,像抵當丸,具有化瘀緩消的作用,用於治療太陽蓄血證瘀、熱都比較和緩。所以後世所謂的八法實際上是從《傷寒論》具體的治法中歸納總結出來的。我覺得在《傷寒論》中還有澀法,像赤石禹餘糧湯和桃花湯的澀腸固脫法,它們治療下利滑脫,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治療方法。那麼除此之外,在《傷寒論》中還有針葯並用的方法,還有針和灸並用的方法,還有藥物和食療並用的方法,這些方法經常在臨床上廣泛的應用。這是我們從法的角度談,涉及到了治則和治法。在方劑學上,我們剛才提到,在《傷寒論》記述了112方,這112方絕大多數選葯精當組方嚴謹,劑量準確。比方說有一個部門用五苓散來做動物實驗,五苓散這五個葯如果按照《傷寒論》原方的劑量比例,澤瀉量最多,桂枝量最少,豬苓、茯苓、白朮的量居中的話,喂動物,就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如果你把這五個葯的劑量各等分做出來的散劑去喂動物,幾乎沒有利尿效果,所以說劑量準確。再舉個例子,日本有一個藥理學小組,拿白虎加入參湯做成煎劑,非糖尿病的動物模型口服,糖尿病的動物模型大家都知道,用四氧嘧啶給大白鼠注射之後,抑制胰島細胞的分泌,胰島素分泌減少了,動物的血糖就升高了。然後按照原方的藥物組成,按照原方的藥物劑量比例做成白虎加入參湯,給這種糖尿病的動物模型口服,結果發現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可是在我們想來,糖尿病的病人,你還能用粳米嗎?粳米是碳水化合物啊。那麼你還能用甘草嗎?甘草帶有甜味呀。所以日本這個研究小組也同樣這麼想。它用一個葯一個葯的試,結果發現這五個藥單獨使用的時候,只有知母和人蔘這兩個葯有一點降血糖的效果。至於粳米、石膏和甘草這三個藥單獨使用不降血糖。於是他們就想,整個方子的降血糖作用會不會是知母和人參加起來所產生的效果呢?結果這兩個葯合用之後,發現並不能提高降血糖的效果。然後他們就調整知母和人蔘藥物之間的劑量比例,發現把人蔘用多了之後,降糖作用不僅不提高反而下降了。因此他們認為,單獨使用具有降糖作用的知母和人蔘之間,可能在劑量比例上不適當的時候,它們的降糖效果反而具有拮抗作用。知母單獨使用加上石膏降糖作用提高,人蔘單獨使用加上石膏降糖作用也提高。石膏單獨使用不降糖,但是它對知母和人蔘的降糖作用具有協同效果。接著試驗,把知母和人蔘兩個葯放在一起,把人參加用到降血糖作用接近消失的時候加入石膏,發現降血糖作用可以提高,隨著石膏量的增加,降糖作用逐漸提高,當然這是有限度的,石膏加到一定程度之後,你再加量,它的降糖作用也不再提高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依次加入單獨使用沒有降糖作用的粳米,降糖作用進一步提高,再加甘草,降糖作用又進一步提高,說明石膏、粳米、甘草對整個方子的降糖作用都有協同效果,現在五個藥用齊了,降糖作用沒有恢復到原方的水平,為什麼?這次試驗的時候人蔘的量用多了。當把人蔘的量降到原來劑量水平的時候,降糖作用最好,把人蔘拿掉,就是白虎湯,發現降糖作用又很差。所以日本這個藥理試驗小組非常奇怪,不知道中國的古人是用什麼樣的方法找到了這樣優化組合的方葯組成,找到這樣優化的劑量比例。所以我說《傷寒論》112方選葯精當,配伍嚴謹,多一個葯少一個葯都會影響療效。然後,劑量準確,療效可靠。你看這些方子,你說清熱的,它就是清熱,你說發汗的它就發汗,你說瀉下的吃完了不用多長時間它肯定是瀉下,催吐的立竿見影,喝下去就會吐出來,所以療效可靠,不僅經得起千百年來臨床實踐的檢驗,也經得起現代的實驗室中的藥理實驗的檢驗。在藥物學上,《傷寒論》用藥不多,一共才76味。不過我要說明的是統計的方法,或者說統計的標準不一樣。有的人把開水、清漿水、雨水,這些煮葯的水都算了進去,那麼,他算的葯數就多。我這裡說的是76味葯,不包括特殊的水。當然包括了清酒,清酒作為溶媒,我也把它包括進去了。這些葯在炮製上都非常嚴格,比如,麻黃要去節。昨天有個老師問我,麻黃為什麼要去節呀?我說麻黃節和麻黃根是斂汗的,而麻黃是發汗的。麻黃湯用麻黃要取的是發汗的作用,當然要把麻黃節去掉。那麼桂枝要去皮,桂枝本身就是桂樹的細枝,它有什麼皮可去呀?實際上,桂在漢代桂枝和肉桂是不分的,所謂桂枝去皮,是說你采來這麼大堆桂,要把帶有粗皮的粗的枝子去掉,因為帶有粗皮的那個東西不是走表的,它是走里的,有溫里的作用,那就是我們後世的肉桂了。所以要把有溫里作用的這些粗的枝子去掉。杏仁要去皮尖,附子要是回陽就逆的話,它總是生用,要是溫里散寒的話,它總是炮用,從來沒有發現一次是該生用的他用了炮附子,該炮用的他用了生附子,從來沒有發現一次這樣的差誤,所以在藥物學上也是有巨大貢獻的。我們從理、法、方、葯的角度討論了《傷寒論》的巨大貢獻,除此之外,它在藥劑技術上也有很大的貢獻。什麼叫藥劑技術呢?中藥的劑型涉及到湯劑、丸劑、散劑,在《傷寒論》里還涉及到灌腸劑,涉及到含劑。你看我們今天的含片,在《傷寒論》里雖然不是含片,但它都有含劑。還涉及到肛門栓劑,在《金匱要略》里還有吹鼻劑、滴耳劑、陰道坐葯,劑型就更多了,這是藥劑技術。直到今天許多藥劑技術還是根據《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基本內容。除此之外,還涉及到護理知識,吃了葯以後哪些飲食是要禁忌的,怎麼樣去發汗,這都涉及到護理知識。所以《傷寒論》不僅是中醫臨床醫學的奠基,它還是藥劑技術發展的基礎,也是中醫護理學的奠基。你像《護理學》的講義,一開始講中醫護理基礎的時候,首先提到的就是《黃帝內經》,隨後提到的就是《傷寒論》。就《傷寒論》的內容和貢獻,做這樣一個小結:《傷寒論》是中國醫學史上,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統的臨床醫學著作,它是公元二世紀前中國醫藥學成就的總結。這兩句話是講《傷寒論》在中醫學發展史上的地位,底下就講它的內容,它以理、法、方、葯相結合的形式論述了多種外感病的辨證論治,並且涉及到中醫的藥劑技術和護理知識。這是我們講它的內容,下面要歸納總結的是它的貢獻。它創立了六經辨證方法,並將其應用於臨床,這就使辨證論治的診療原則在中醫臨床醫學上確立下來,並且作為中醫的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它的第二大貢獻是在方劑學上,它所記述的大量復方選葯精當,組方嚴謹,藥量精確,療效可靠,是方劑學發展的基礎,被後世醫家譽為「眾方之祖」。因此,《傷寒論》的問世就為中醫臨證醫學的發展樹立了里程碑,並且也是《中醫藥劑學》、《中醫方劑學》、《中醫護理學》等等,多學科發展的基礎。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第04講關於六經辨證的若干問題大家好,我們上課。我們現在要講的內容,主要是關於六經辯證的一些問題。那麼我們首先要談一談,六經指的是什麼?我們一直說,貫穿《傷寒論》始終的,是六經辯證。但是在《傷寒論》的文字表述上,從頭到尾,沒有出現過六經這個詞。所以,六經辯證是後世醫家對《傷寒論》中三陰三陽辯證的一個簡稱。那麼三陰三陽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就是指的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那麼下面我們要接著談的一個問題,三陰三陽本來的意思是什麼。應當說,三陰三陽這個概念是來自陰陽學說,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學說。這裡我可能要適當地多說一下。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是最高等的動物,人類具有發達的大腦,在地球上最具有聰明才智,所以人類就要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對許多未知事物進行探索。比如說,生命是怎麼來的?人的起源是什麼?19世紀末,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辯證法》里,他總結了現代自然科學的成果以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生命是整個自然的結果。可是在2500年前,就已經陸續出現的《黃帝內經》等一些(主要的)內容,已經明確地談到了生命的起源。比方說《黃帝內經》說,「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什麼意思呢,人,就是天地之間所化生的一種生靈。天地是人類的父母,人類就是大自然的子女。黃帝內經接著說,「生之本,本於陰陽。」為什麼地球上可以有生命,這就源本於陰陽二氣。我想,我們過去想過沒想過,為什麼生之人類。實際上,這是古人觀察所得來的。那麼中國的古人,他對生命是一個好奇的探索,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這是中醫學研究問題的一個最基本的思路。我們剛才說,那麼人類是大自然的子女,天地是人類的父母。我們日常生活都有這樣的一種認識:「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是遺傳信息所造成的,我們人類既然作為大自然的子女的話,我們人類有哪些信息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遺傳呢?現代自然科學家認為,構成宇宙的是三個要素,一個是物質、一個是能量、一個是信息。我們從這三個要素來談人和自然的關係,我們人體是由各種元素構成的,其實構成人體的各種元素的含量比例和地球地殼的各種元素的含量比例是一致的,這就證明我們是地球人。我們血液中有各種電解質,我們血液中各種電解質的含量比例和大海海水中各種電解質的含量比例是接近的,這就是說明我們就是地球人。我在歐洲的一次講課,我講到這裡的時候,歐洲講課的時候,不像我們中國同學,老老實實坐在這裡聽,他們隨時提問,馬上就站起來一個人,當然他講的是西方語言了,經過翻譯告訴我,他說的什麼呢,他說他明白了,上帝就是拿地球上的泥捏的人,拿海水和的泥兒,所以人類當然他的各種元素的含量比例和地殼的各種元素的比例是一樣的,因為他拿海水和的泥,所以人類血液中各種電解質的含量比例和大海海水中的含量比例是一樣的。哎,我的這個論據倒成了他「上帝造人」的一個論據了。當然我沒有再和他糾纏,我就接著往下講。這是我們從物質構成的角度來說,我們完全是地球人。從能量來源的角度,我們吃的飲食物,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的能量代謝,都在和大自然隨時地交換能量。從信息活動的角度來說,我們人體的血壓、呼吸、脈搏、內分泌活動、心律等等,有一個時間節律。比方說24小時一個節律,7天一個節律,一個月一個節律,像女性的卵巢活動就是一個月一個節律。我們脈象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節律,四季節律的疊加是年節律,這是我們人體的信息活動,完全是和大自然密切相關的。地球自轉一周,使我們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才有了晝夜節律,那麼月球繞地球一周,使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才有了月節律,地球繞太陽一周,使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才有了年節律和四季節律。所以從物質構成、從能量來源、從信息活動,這三個要素來講,我們就是大自然的子女。所以當我們選拔一個運動員,看看這個孩子適合不適合培養(成)運動員,或者適合不適合培養(成)舞蹈演員的時候,運動教練和舞蹈教練都要去進行家訪,看看他家長的身體素質。如果你看到一個小女孩,身材很好,彈跳力很好,又機靈,一看到她的媽媽,身高一米五,腰圍一米二的話,你想想這個孩子還有培養前途嗎?他絕對不會再培養她去做體操運動員。所以我們中醫學也是這樣的,在研究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的時候,也要看一看化育人類的父母,那就是天,那就是地。所以《黃帝內經》才說,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這是中醫研究問題的最基本的思路,我們也要學會這一點。那麼仰觀天文,誰都知道天空有太陽;俯察地理,誰都知道地面有晝夜。白天是明亮的、是溫暖的,這就是陽;夜間是寒冷的、是黑暗的,這就是陰。那麼陰陽二氣的的更替,是平衡的,穩定的,這種陰陽二氣的變化是不亢不烈的。白天它的溫度,也頂多是30度,不超過40度吧?超過40度,我們每個人都熱得受不了了吧。夜間儘管寒冷,它也不會到零下100多度吧?所以正是這種陰陽二氣的變化,平衡穩定,不亢不烈,地球經過38億年的氤氳演化,才化來了萬紫千紅的生命世界。大家想想,如果地球上沒有陰陽二氣的變化,換句話來說,沒有太陽光和熱的輻射,或者說,沒有地球的自轉,或者說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再近上1%,地球上所以的東西都會燒焦,或者再遠上1%,地球上所有的東西都會全部凍成冰,都不可能化育生命,所以生之本,本於陰陽,是千真萬卻的大自然的現象。因此,陰陽二氣的這種運動變化,給所有的生命,都打上陰陽的烙印。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再去探索生命,那麼陰陽不是一個簡單的一個哲學的學說,而是大自然界化育生命的一個規律。等再過上20億年,太陽發生了嚴重的變化之後,地球上的生命,那個時候,陰陽二氣就沒有這樣平衡穩定了,陰陽二氣發生劇烈的變化,或者說沒有陰陽二氣的區別了,地球就會消亡,地球的生命就將截止。所以生之本,本於陰陽。這是千真萬確的。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再回憶一下《黃帝內經》所說的,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就是大自然的規律,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接著說,生之本,本於陰陽,這就是生命的本源。所以陰陽學說既然是生命的本源,但是古人覺得,把一切事物分為陰和陽兩個方面還不夠,不能說明陰陽量的變化,只能說明陰陽氣質的變化,所以又把陰陽又各分為三,這就是三陰三陽。所以三陰三陽,它的本意是什麼呢?就指的是陰陽氣量的多少。太陽,太者,大也,所以太陽陽氣的量是三陽。我們這個攝像機是數碼攝像機,現在我們搞數字信息、數字技術,實際上,古人早就動用了數字來描述一個事物的量的變化。所以:太陽:太就是大的意思,它的陽氣的量是三份,在《黃帝內經》里把它叫做三陽。陽明:明是什麼意思呢,明,著也,顯著的意思,陽明,陽氣的量是多少呢,是兩份,它不如太陽陽氣的量大,但是它的陽氣也是充足的。少陽:少,小也,少年就是小孩嗎,所以少陽陽氣的量最少,它是一陽。太陰:太者,大也,是指陰氣強大,它的陰氣的量是三陰,陰氣的量有三份,它是三陰。少陰:陰氣的量是二陰。厥陰:它的陰氣的量是一陰。那麼有的同學可能會說,這裡的少陽是一陽,這裡的少陰怎麼會是二陰,而不是一陰呢?這是一個外國同學提的問題,實際上這裡呢,多和少是相對的。那麼「少」和「厥」相比,厥就更少了。厥者,盡也,極也,是陰氣少到了極點,陰氣少到了盡頭。那麼這麼少的陰氣,當然比少一點的陰氣,量還要少。所以少陰和太陰相比,那麼少陰的陰氣量不如太陰大;那麼少陰與厥陰相比,厥陰是陰氣少到了極點,陰氣少到了盡頭,陰氣濃縮到精華的地步,所以厥陰就是一陰。這是從三陰三陽的本意講陰陽氣量的多少。三陰三陽在《黃帝內經》中它是幹什麼的呢?《黃帝內經》有這麼一個基本觀點,就是「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所以大自然有什麼,人就有什麼。所以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日月,人有二目;甚至天有365天,人有365節。那麼這樣來比喻,地有江河,人有經絡。這樣比喻呢,儘管有些地方,顯然從我們今天的現代科技的角度來說,有些可笑,人也不是365根、365節骨頭,有些太機械,但是這種精神,這種思想,這種人和自然相適應的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自然界既然有陰陽二氣的變化,也有陰陽氣多少這種量的變化,所以它就拿陰陽氣三陰三陽來命名人體的臟府經絡,所以三陰三陽在《黃帝內經》里它是什麼意思呢,來命名人體的臟府經絡。為什麼胃經和胃府,把它叫做陽明,膀胱叫把它太陽,這應當是《黃帝內經》解決的問題。那是根據臟府的生理功能,根據臟府和經絡陰陽氣的多少,也根據人體體表接受陽光照射的多少,來命名和劃分的,用三陰三陽來命名臟府和命名經絡的,那麼這個問題應當在《黃帝內經》里解決,我們這裡不多說。我們下面重點講的是三陰三陽在《傷寒論》中的含義。應當說三陰三陽,在《傷寒論》中,它的含義,不是生理的,而是病理的。如果說在《黃帝內經》里,我們把它叫做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府,那是一個生理概念的話。在《傷寒論》中,我們說陽明就是陽明病,說太陽就是太陽病,它是個病理的概念。既然它是病理的概念,它就涉及到病變部位,它就涉及到病變性質,它就涉及到病變發展的趨勢。那麼從太陽病來說,它的病變的部位,是不是就像《黃帝內經》那樣,涉及到了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府、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府呢?不是這樣的。因為張仲景是收集了大量的病例,他把這些病例都寫在竹板上、寫在木板上,那個時候並沒有辯證的思路,他說我怎麼能夠用一種什麼樣的方法能夠把這些病證分清楚呢?他在分。這一大堆病,它發生在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府,發生在體表,是體表的陽氣被寒邪所傷,好,就把它叫做太陽病吧。所以太陽病病位涉及到足太陽經,足太陽府,涉及到膀胱,涉及到體表,體表的陽氣被外來的風寒邪氣所傷。為什麼體表的陽氣被外來的風寒邪氣所傷,它歸屬於太陽呢?因為體表的陽氣的量最大,他認為體表的陽氣根源於下焦膀胱,根源於下焦腎,所以就把體表被風寒邪氣所傷這種證候歸屬於太陽病。那麼它的病性是什麼?是陽證;病勢是什麼?是陽證的初起。你不是說太陽的陽氣量最大嗎,可是從正氣的角度來說,它的陽氣的量是最大的;從邪氣的角度來說,它卻是陰寒邪氣,它是寒邪,是風寒邪氣,那麼邪氣的性質呢是屬於陰性的。而一個病證的陰陽屬性,決定一個病證的陰陽屬性,既考慮它正氣的因素,也要考慮到邪氣的因素。正氣是陽氣,邪氣是陰寒邪氣,那麼陰陽相疊加,你說充其量不是陽證的初起階段嗎?所以從病證的角度來說,它並不是陽證最厲害的,它是陽證的初起。陽明病涉及到手足陽明經府。那就是說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還有大腸經,胃經。由於足經循行長,影響範圍廣,所以被外來的風寒邪氣或者什麼邪氣所傷呢,它的癥狀表現明顯表現突出;手經循行路線短,影響面積小,被外邪所傷,它的癥狀不突出。所以從《傷寒論》的癥狀來看,那麼主要是足經的癥狀。它的病性屬於陽證,它的病勢呢,屬於陽證的極期。陽明的陽氣比較大,陽氣雖然不是太大的,它只是二陽,但是邪入陽明就化熱了,所以陽邪就成了熱邪,兩陽相加,正邪鬥爭激烈,所以表現了大熱大實的證候。所以從病理的角度來說,陽明病是陽證的極期階段,生理上它的陽氣的量並不是最大的,但是從病理的角度來說,陽明病是盛陽趕熱邪,正邪鬥爭激烈,表現了一派大熱大濕的證候,所以說是陽證的極期。那麼少陽涉及到了膽經,膽府和三焦,手少陽三焦和足少陽膽,它是陽證的後期。為什麼它是陽證的後期?進入少陽的邪氣,可以是寒邪,也可以是熱邪。如果邪氣在少陽經的話,那是寒邪,因為它有往來寒熱這個癥狀,為什麼可以有惡寒呢?那一定有寒邪傷人陽氣的證候,他才惡寒的。所以寒邪在經的時候,邪在經的時候,是寒邪,邪入府的時候它化熱。而正氣呢,少陽是個小陽,是個弱陽,後世醫家把它叫做是稚陽、嫩陽、幼陽,如日初出,就好像初升的太陽一樣,它的陽氣不亢不烈,所以它抗邪的能力並不強,所以它是陽證的後期。一旦少陽陽氣抗邪不利的話,邪氣就有可能內傳三陰而出現太陰病。太陰病涉及到脾經,涉及到脾臟,沒有涉及到手太陰肺,為什麼?太陽主表,肺主皮毛,當太陽體表的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的時候,常常會影響肺氣的宣發失調而出現咳嗽、喘,所以手太陰肺的病變在太陽病的階段就常常表現出來了。因此,《傷寒論》中的太陰病,只講到太陰脾的病,而手太陰肺的咳喘的證候,在太陽篇中就包括了,像太陽病篇涉及到麻黃湯所治療的無汗而喘,麻杏石甘湯所治療的邪熱壅肺的汗出而喘,小青龍湯所治療的寒邪閉表、內有水飲、水寒攝肺的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所治療的風邪在表、風邪壅肺、中風兼喘,都在太陽病篇都談到了,所以太陰病只是脾經和脾臟的病。那麼可見張仲景的這種六經辯證,他是按照臨床的實際情況來的,而不是機械地按照《黃帝內經》的三陰三陽來的。它是陰證,僅僅涉及的脾陽虛,屬於是陰證的初期。少陰病涉及到心腎,涉及到腎經。心主火,心是五臟六腑之大主,腎主水,腎又是人體元陰元陽之根本。當寒邪進入少陰,導致心腎陰陽兩衰,而又以腎陽虛衰為主的證候的時候,那麼這就是陰證的進一步加重,它屬於陰證,可以說是陰證的危重期,特別是心腎真陽虛衰為主的這種少陰病,不去積極的救治,常常會出現不良的後果,它是陰證的危重期。當然少陰病另外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說,不是以心腎真陽衰危為主,而是以外來的寒邪為主。一個很棒的小夥子,去喜馬拉雅山爬山,結果雪崩了,把他填在了雪裡頭,那你身體再好,心腎陽氣再棒,那個陰寒太盛,你這個生命也恐怕會受到威脅。所以我們說,對於心腎真正真陽虛衰為主的,這種少陰病,它的預後是很差的,你必須積極救治;而對於寒勝傷陽的證候,我們另外說,只要他心腎真陽沒有完全衰竭,我們經過積極救治,把陰寒驅出體外,還有很好的預後。甚至少陰病還有自愈的。什麼情況下會自愈?心腎真陽不衰,而且寒勝傷陽為主的這種證候,甚至陽氣恢復之後,它會自愈。至於厥陰病,它主要涉及到肝和心包。我們具體講厥陰病的時候,就可以知道,厥陰病的情況非常複雜。如果這個病是由少陰傳來的,那就是陰證的末期,有死無生呀。你說少陰心腎真陽虛衰,又導致了厥陰相火,肝和心包的相火衰竭,那確實是陰證的末期,最後陽亡而死,所以厥陰病就有死證。但是「厥」者盡也,「厥」者極也,如果這個病不是由心腎真陽衰微而傳入厥陰的,而是外來的陰寒邪氣鬱扼了厥陰的相火,這可能就要發生變化。當陰寒邪氣特別盛,盛到了極點的時候,而相火被郁到了極點的時候,相火爆發,陽氣來複,所以厥陰病就可以有陽氣恢復的這種機轉。如果陽氣恢復之後,陽復陰退,病就可以自愈;如果陽氣恢復太過呢,又可以轉成熱證,轉成陽證,所以厥陰病篇又存在著陰盡陽生的這種變化,所以你說它既是陰證的末期,又是陰盡陽生的階段,這就是厥陰病的特徵。這樣的話,我們講到了三陰三陽在《傷寒論》中的含義,它是一種病理的(含義)。三陰三陽的這種命名,它包含有病位的意義、包含有病性的意義、也包含病勢的意義,它實際上是一種病證的概括。六經病,它們之間是有相互有聯繫的,這種聯繫就叫傳經。具體來說,一經的邪氣傳到另一經,相應的臨床癥狀就發生了新的變化,這就叫傳經。那麼從《傷寒論》原文所描述的傳經規律來看,太陽病作為一個表證,太陽的邪氣可以傳其它任何一經,太陽可以傳陽明,太陽可以傳少陽,太陽可以傳太陰,可以傳少陰,也可以傳厥陰。因為體表的陽氣屬太陽所管,體表的陽氣被外來的風寒邪氣所傷以後,就等於人體的防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出現了缺口,所以邪氣就可以傳其它五經。從《傷寒論》原文來看,少陽可以傳陽明,而邪入陽明一般就不再傳其它經了。就這個問題,《傷寒論》專門有一條說「陽明者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什麼意思呢?陽明是屬土的,就像地球一樣,樹高千杖,葉落歸根。那麼地球上的各種動植物是地球所化生的,最後死亡以後,都回歸大地。所以邪氣入陽明以後,就像萬物識途,大地所化生,最後都回歸大地一樣,你想再傳其他經,是不可能的。陽明的里熱,尤其是陽明的里實證,你不通過瀉下,就在陽明本經解決的話,你說陽明的燥熱濕邪,能傳太陰嗎?不可能。能傳少陰嗎?也不可能。能又回到太陽嗎?都不可能。所以說陽明病一般來說,它的邪氣不傳其它經。少陽之邪可以傳太陰,太陰之邪可以傳少陰,少陰之邪可以傳厥陰,我現在畫的這個白色的箭頭,顯然是邪氣由表入里,由淺入深,病情由輕到重的過程。我們講,一臟一腑,它們經常是臟腑相連,經脈相互絡屬。比如說,太陽和少陰,臟腑相連,膀胱和腎臟腑相連,經脈相互絡屬,它們相表裡,所以太陽之邪有飛度少陰的時候,這種情況很多。那麼少陰陽氣回復以後,有沒有臟邪還腑、引病出陽的這種變化呢?有,少陰可以外出太陽。什麼情況下少陰病可以外出太陽呢?就是當寒邪勝的少陰病,而不是真陽衰的少陰病。寒邪勝的少陰病,少陰陽氣逐漸逐漸恢復以後,然後呢,驅邪達表,使少陰臟邪還腑、引病出陽,可以外出太陽。少陽和厥陰相表裡,少陽之邪不解,可以內傳厥陰。厥陰陽氣恢復以後,邪氣可以外出少陽。這在《傷寒論》里有原文做支持。在厥陰病篇,有「偶爾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這條原文,這就提示了厥陰陽氣恢復以後,驅邪達外,厥陰之邪外出少陽。那麼還有一段,是陽明和太陰相表裡,在《傷寒論》原文里,「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為陽明病也。」這就是一個太陰濕濁不化,那麼在太陰鬱久了之後,從陽明燥化,外出陽明的一個例子,太陰可以外出陽明。陽明有沒有內傳太陰的?在《傷寒論》沒有這個條文。可是我們在臨床上,醫生見到陽明病以後,用瀉下的藥物太過頭了,結果導致脾陽損傷,而轉成下利不止的太陰病,這在臨床上有,《傷寒論》由於沒有原文做支持,所以我在這裡畫一個虛線。這就是我們以《傷寒論》原文為依據,談到的六經之間傳經的基本模式。後世醫家,關於六經之間的傳經,提出了許多術語,比方說循經傳、越經傳、表裡傳、夫妻傳等等。那麼所謂循經傳,並不是按照我們經絡學說所說的,那麼首先手太陰肺經,然後傳到了手陽明大腸經,然後足陽明胃經,然後足太陰脾經,不是按照這個經氣流注次序。那麼所謂循經傳呢,是指的《傷寒論》在寫六經病的時候,先寫的太陽病,後寫的陽明病,以後寫少陽病,然後寫太陰病、寫少陰、寫厥陰病。如果太陽病傳陽明的,那就叫做循經傳。如果是少陽傳太陰的,這就叫做循經傳;少陽傳陽明的,它不叫循經傳,因為《傷寒論》的次序不是這個樣子。隔過一經或隔過兩經傳的,都叫越經傳。你比方說,太陽直接傳到厥陰的,就叫越經傳,太陽傳少陰,傳太陰,傳少陽,都叫越經傳。而所謂表裡傳,我們這種雙向的,太陽、少陰,少陰、太陽,這叫表裡傳。太陽和陽明之間的邪氣的相互傳就叫做表裡傳。那麼夫妻傳,是極個別的人把表裡傳叫做夫妻傳,所以當我們讀到注家的這類書的時候,不要以為一個家庭之間的邪氣的相互感染,而實際上是指表裡兩經之間的邪氣的相互傳,叫做夫妻傳。這些名字,今天我們在臨床上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是我們要學傷寒,在學注家的著作的時候,我們都應當知道這些術語就可以了。這是我們講的六經的傳經,下面我們談談六經的變證。六經的變證,只是給一個這樣的概念,六經病,失治或誤治以後,什麼叫失治呢?就是沒有及時的治療。還有誤治,什麼叫誤治呢?就是用的治療方法不對,該用汗法的,你錯誤地用了下法。指六經病失治或誤治以後,使臨床癥狀發生了變化,而新變化以後的病證,不能夠用六經病來命名的,後世醫家把它叫做變證。新變化以後的病證,不能夠用六經病來命名的,後世醫家把它叫做變證。那麼也就是說,一個病失治或誤治以後,如果它發生的新的證候,能夠屬於陽明病的,那你就叫它陽明病,如果屬於少陽病的,那你就叫它少陽病,不能把它叫做變證。只有這個新的證候不屬於六經病,不能用六經的名字來命名的,後世醫家統統把它叫做變證。在《傷寒論》裡頭,也把它叫作壞病。也就是說典型的六經病,你不適當的治療或沒有及時的治療,這個疾病發生了變化,或者說你給它治壞了,再次治療這個壞病的時候,就比較費勁,所以仲景就把它叫做壞病。這個變證也罷,壞病也罷,或寒或熱,或虛或實,或者在臟,或者在腑,或者在胸腹腔,可以說變化多端,促雜。張仲景在治療變證和壞病的時候,給了個基本原則,這基本原則就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觀其脈證」是看看現有脈象表現,證候特徵,「知犯何逆」,這個「逆」字在這裡做什麼解釋呢?逆者,錯也,誤也。你看《廣雅書正》解釋這個逆的時候,不是把它解釋為不順,而是逆者,錯也,誤也。「知犯何逆」就是了解他過去用過什麼樣的、錯誤的治療方法,「隨證治之」,然後你根據他的具體情況,來採取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我們說《傷寒論》是一部辯證論治的著作,但是辯證論治這四個字,從《傷寒論》自始自終沒有出現過,在文字上最能集中體現這個辯證論治這個精神的,就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這12個字,見於第16條原文。它既是治療變證和壞病基本原則,那麼也是中醫辯證論治精神在《傷寒論》中的、文字描述上的集中體現。所以每次我講到這裡的時候,都要求我們的同學把「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這12個字背下來。第7個問題,我們談談六經病發病的特殊形式。那麼這裡發病的特殊形式,我們實際上是幾個名字的解釋,一個是合病,一個是並病,一個是直中。那麼所謂合病和並病,這兩個詞,在《傷寒論》中只用於陽經,三陽經,在三陰經裡面沒有用過這個詞。所以我們給合病下的這個定義,是什麼呢?是兩個以上陽經同時發病就叫合病。為什麼兩個以上陽經能夠同時會發病呢?這一般是邪氣太盛,一旦傷人,就使多個經感受了邪氣而發病,這是合病的概念。什麼叫並病呢,並病是一經證候未罷,又出現了另一經的證候,發病有先後次第之分的,我們把就它叫做並病。可是並病這個詞,在《傷寒論》中,也是僅限於三陽經在用,三陰經沒有。可是後世醫家,有的把合病和並病這兩個字,用的就給廣泛化了,他把陰陽經,一個陰經,一個陽經同時發病的,也有人把它叫做合病,他把三陰經中,兩個陰經同時發病的,或者一個陰經的證候未罷又出現了另一個陰經證候的,也叫做並病,那麼這應當說,不符合《傷寒論》中原來用這兩個詞的慣例,我們應該注意這一點就是了。什麼叫直中呢?直中是外邪不經過三陽,直接侵犯三陰而發病。比方說夏天,天氣比較熱,有的人特別貪涼,把房間的空調開得溫度低低的,再睡上竹子的涼席,往那裡一躺,冰涼冰涼的,再痛飲冰鎮的冷飲。好,這一宿覺,晚上也不蓋東西,第二天早上起來,捂著肚子就拉屎涼瀉,找我來看病來了:「大夫我拉肚子。」我問他:「你吃了什麼?」「我沒吃什麼,就是喝了兩瓶冰鎮的礦泉水,然後晚上開著空調,溫度17度,然後睡著麻將的涼席,這一宿起來就拉成這個樣子」,這就叫太陰直中。所以《黃帝內經》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什麼意思?春天夏天自然界陽氣盛,人們都容易貪涼、容易飲冷,這個時候你要特別注意不要多貪涼,不要多飲冷,要保護自己的陽氣。秋冬養陰是什麼意思?秋冬氣候比較寒冷,人們多易吃一些辛辣的、溫燥的食物,你吃了辛辣的溫燥的食物之後呢,容易耗自己的陰液,所以秋冬呢一定要保護自己的陰液,它是指的這意思。那麼少陰直中就更加嚴重了。這個西方國家特別怕流感,一發流感的時候,有許多老年人起病就表現了四肢發涼,血壓下降,精神萎靡不振,類似於我們少陰病所說的「脈微細,但欲寐,四肢厥冷」的這種證候。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以後,它的死亡率是很高的,特別是西方每年流感都有許多年老體弱的死亡,那麼他們都是死於少陰直中,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是死於少陰直中。所以中醫有句話說,「老怕傷寒少怕癆」。「老怕傷寒」老年人腎陽虛衰,就怕外來的寒邪直中少陰,「少怕癆」,說少年人怕結核病、怕癆病。當然現在由於抗結核葯的廣泛應用,少年人營養的逐漸提高,結核病的這個問題基本上可以解決。但是老怕傷寒的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那麼還有傷寒專司下虛人,下陽虛損、腎陽不足的,這種人一得外感,一得傷寒,就能表現了少陰直中的這種特徵,所以少陰直中,病情比較危重。關於六經辯證,我們談最後一個問題,六經辯證和其它辯證的其它關係。中醫學發展到今天,它的辯證方法很多,八綱辯證、臟腑經絡辯證、氣血津液辯證、病因辯證、衛氣營血辯證、三焦辯證等等,那麼六經辯證和這些辯證方法是什麼關係呢?應當說八綱辯證是辯證的一個大的綱領,它是從六經辯證中歸納提取出來的一種辯證的方法和思路。那麼從六經辯證中來說,太陽病多表證,陽明病和三陰病多里證,所以這就有了表裡的分證問題。從六經辯證來說,三陽病多陽證,三陰病多陰證,這就有了陰陽的分類。從六經辯證的角度,三陽病多實證,比方說太陽膀胱,蓄血蓄水是實證,陽明腑實是實證;那麼三陰病,太陰病、少陰病多虛寒證,這就有了實和虛的問題,也有了寒與熱的問題,所以八綱辯證是後世醫家從六經辯證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分證的大的綱領。八綱辯證它的缺點是不能用於指導臨床用方。你說我辨它是個表證,辨它是個裡證,你用什麼方?你是表寒呢,還是表熱,你是中風呢,還是傷寒?所以八綱辯證不能直接指導用方。我們劉渡舟老師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說就像一個郵遞員在送信,八綱辯證只是告訴你去哪個街道,哪個門牌號碼呢,它沒有告訴你。你要想把這封信直接送給收信人,你還必須要知道門牌號碼,而六經辯證就指明了門牌號碼,指明了這是一個太陽傷寒表實證,你就可以用麻黃湯來治療。這是一個陽明腑實證的,以熱勝為主,而腑氣不暢、未復的證候,那麼你就會用調味承氣湯來治療。所以八綱辯證只是一個分綱,在臨床上不能夠具體的指導用方。臟腑經絡辯證是後世醫家歸納總結出來的一種辯證方法,他把每一個臟腑和每一個經絡可能出現的寒熱虛實,都給你列出來。所以後世醫家所歸納的經絡辯證中,有一些內容就來自《傷寒論》的經證,比如說太陽經受邪之後,表現了頭項強痛,或者項背強几几。這是在後世經絡辯證中,就是太陽經的證候。《傷寒論》中提到的陽明經受邪,可以表現為額頭疼痛,翕翕面赤,目痛鼻干,夜卧不寧,這在後世的經絡辯證中,就可能變為陽明經脈的證候。那麼《傷寒論》所提到的少陽病,有目赤耳聾,胸脅煩悶,偏頭痛,這在後世的經絡辯證中,就可能作為少陽經的證候的表現之一。那麼《傷寒論》中出現的厥陰經受邪,表現了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那麼是肝家虛寒,濁陰不化,濁陰循經上撓清竅,出現了癲頂痛,那麼這在後世的經絡辯證中,這個癲頂疼痛就可能作為厥陰經的經脈辯證的一個項目。後世的臟腑辯證,把臟腑可能出現的寒熱虛實,種種證候都羅列來,當然,《傷寒論》中涉及到臟腑病證的,也可以歸屬於臟腑辯證中的一項內容,比方說膀胱的病證,膀胱氣化不利的,表現了小便不利、小便少,少腹苦裡急,可以引水消渴等等。那麼在後世醫家,他就把膀胱氣化不利的氣分證,就可能包括了太陽膀胱的蓄水證。又比方說,表寒化熱,循經入里,和血結於膀胱,表現了少腹硬滿,或者少腹急結,其人如狂,或者其人發狂,那麼這在《傷寒論》中,叫做太陽蓄血證,那麼這在膀胱臟腑經絡辯證的膀胱腑證中也有可能把膀胱蓄血證列屬於臟腑辯證中的膀胱病證的一個血熱互結。所以臟腑辯證和六經辯證之間是這樣一個關係,六經辯證的經絡辯證為後世的經絡辯證提供了資料;六經辯證中的臟腑辯證為後世的臟腑辯證提供了基本的資料,但是兩者不能夠完全代替。我特別想提醒大家的是,《傷寒論》中的六經辯證,是張仲景根據臨床客觀實際,一條一條把病例擺在這兒之後分類的,他所寫的內容,都見於臨床;而後世醫家,他的臟腑經絡辯證,他不一定來自臨床實際,是坐在屋子裡,分析了大量資料以後,在他的腦子裡想像的某一個臟腑,應當有寒,應當有熱,應當有虛,應當有實,他們的寒熱虛實都用什麼方子,這麼羅列出來的。所以我們今天在臨床上,那麼常用到臟腑經絡辯證,裡頭的一部分內容,實際上和六經辯證有關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疾病譜的變化,我們現在得溫熱病就比較多了。所以到明清以後,人們發現固守《傷寒論》中一些方子,對臨床上的一些外感病,在治療上效果不好,於是逐漸就產生了衛氣營血辯證和三焦辯證。就我們今天來說,衛氣營血辯證主要是辨溫熱病的,而三焦辯證主要是辨濕熱病的,那麼六經辯證主要是辨風寒邪氣傷人陽氣病變的。把這三種辯證方法綜合起來,就涵蓋了所有外感病的辯證方法。好,關於六經辯證的若干問題,我們就介紹這麼多。實際上許多內容呢,我們會在具體講原文的時候,還會詳細地作講解,那麼我們的今天的課就到這兒。好,謝謝大家。第05講學習《傷寒論》的方法和要求同學們好,我們上課。前一段的課程,我們對《傷寒論》的概論部分談了五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傷寒雜病論》的作者,張機字仲景,生於東漢末年。由於在歷史上,有他關於做過長沙太守的傳說,所以,後世醫家用「長沙」作為張仲景的代稱,或者是張仲景著作的代稱。他是東漢末年的南陽郡人,所以在他的著作里常常出現當地的一些方言,這是我們在學習《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時候應當注意的問題。那麼,第二個問題,我們談了《傷寒雜病論》成書的歷史背景。那麼這個歷史背景,我們是從兩個方面來談的。一個是從社會背景來談的,一個是從它的學術背景來談的。那麼,從社會背景,我們大體知道,在張仲景的有生之年,中國的社會是一個天災不斷、戰爭連綿的狀態。由於這樣的一個社會背景造成了傳染病長期的大面積的流行,這就為張仲景在防治傳染病上提供了一個實踐條件,也為張仲景收集廣大醫家和廣大人民在防治傳染病的經驗和教訓上,收集這些資料的時候提供了一個客觀條件。但是,最主要的是,我們談到了《傷寒雜病論》成書的學術背景。那麼,這個學術背景,我們是從兩個方面來談的。一個是基礎理論的著作,在《漢書藝文志》里把它叫做「醫經」;一個是經方的著作,就是經驗用方的著作,在《漢書藝文志》裡頭把它叫做「經方」。在張仲景之前,講基礎理論的醫經著作和講經驗用方的經方著作它們是分開的,是兩大體系。張仲景在他的《傷寒雜病論》的自序裡頭談到了撰用《素問》、《九卷》、《陰陽大論》。《素問》就是《黃帝內經素問》,《九卷》就是《靈樞經》,《靈樞經》一共有九卷,《陰陽大論》是我們現在看不到的一部關於中醫基礎理論的著作。這就說明張仲景勤求古訓,求的是古代的關於基礎理論的著作。從經方的著作來看,我們今天已經看不到《漢書藝文志》所記載的十一家的經方的著作。但是晉朝的皇甫謐在寫《針灸甲乙經》序的時候有這樣一段話,說:「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說伊尹這個人,以他僅次於大聖人的才能,參考了《神農本草經》寫成了《湯液經》,而《湯液經》正是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裡頭所記載的經方十一家之一。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序接著說:「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就是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補充、拓寬了、補充了這個伊尹的《湯液經》為數十卷,臨床用起來都有很好的效驗。這就說明張仲景的書中所記載的這些方劑大多數來自於《湯液經》。因為《湯液經》我們今天看不到了,所以我們今天學習了《傷寒論》就等於學習了《湯液經》的非常重要的、臨床行之有效的、許多方劑的內容。因此,我們說《傷寒論》的學術背景也就是我們講義上經常所寫的學術淵源,那麼來自於古代的醫經著作,來自於古代的經方著作。具體經方著作來說,那就是指的《湯液經》。這個,隨後,我們談到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傷寒雜病論》的流傳、沿革和《傷寒論》的主要版本。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當記住以下幾個人。那麼第一個把《傷寒雜病論》整理成《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的是晉朝的太醫令王叔和。那麼第一次校定、刻印、刊行《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的是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的林億、孫奇、高保衡。能夠使我們今天看到宋版《傷寒論》那就歸功於明代的趙開美,他在萬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刻了《仲景全書》,《仲景全書》里包含了有四部著作,第一部就是翻刻宋版《傷寒論》,第二部是成無己的《註解傷寒論》,那麼第三部是宋雲公的《傷寒類證》,第四部是《金匱要略》。所以在《傷寒論》流傳沿革的過程中,王叔和是第一功臣。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由於刊印了《傷寒論》,是《傷寒論》得以廣泛流傳一直到今天。那麼宋代的這個本子我們把它叫作治平本,把它叫作宋本。今天宋版看不到了,我們看到的是《仲景全書》本,也可以把它叫作趙刻本。所以趙開美也是《傷寒論》在流傳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人物之一。這些人我們都應當把他記住。那麼,隨後,我們談了《傷寒論》的內容和他的主要貢獻。在談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首先談了傷寒的含義。傷寒的含義在古代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的含義是指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狹義的含義是指人體感受風寒之邪,感而即發的病證。這個基本概念我們一定要清楚。它和現代醫學所說的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引起的腸傷寒或者副傷寒,它的概念是不同的。那麼作為《傷寒論》,這個「論」作為一個著作的體裁,我們引用了劉勰《文心雕龍》里的一句話,說:「論也者,彌綸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那麼《傷寒論》的「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綜述了各家關於治療傷寒病、治療外感病的經驗,然後把它集合在一起。所以《傷寒論》也罷,《傷寒雜病論》也罷,是仲景對公元二世紀前中國醫藥學成就的一種總結,是一種綜述。所以,從《傷寒雜病論》問世以後,就把醫經和經方兩家結合起來,然後為中醫臨床醫學的發展樹立了里程碑,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們在談到《傷寒論》對中國醫學的貢獻和《傷寒論》的內容的時候,那麼最後我們有一段小結,這段小結我們不妨再回憶一下。我們說《傷寒論》是中國醫學史上現存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統的臨床醫學著作,它是公元二世紀前中國醫藥學成就的總結,這是說它在中醫學史上的地位;它以理、法、方、葯相結合的方式,記述了多種外感病和許多雜病的辨證論治,它也記述了藥劑技術和護理知識,那麼這是它的內容。那麼,這就使它成為中醫多學科發展的基礎。後面我們接著談了它的主要的兩大貢獻,一大貢獻是在辨證論治上,一大貢獻是在方劑學上。那麼在辨證論治上,他所創立的六經辨證體系並把它用於臨床,這就使辨證論治的診療原則在中醫臨床醫學上確立下來,並且作為中醫的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我們說中醫的特色之一就是辨證論治,辨證論治就是一種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在當代的醫學上仍然是優化的,仍然是最先進的治療方案。那麼這個方案最初的創立就起始於六經辨證,因此這是它的一大貢獻。那麼第二大貢獻是《傷寒論》記述了大量復方。從醫學的發展來看,由單味葯的應用發展到復方多味葯的應用是醫學的一種進步。那麼《傷寒論》記述了大量的復方,而這些方劑呢,選葯精當,組方嚴謹,藥量精確,療效可靠。它不僅經得起幾千年的中醫臨床實踐的檢驗,也經得起現代試驗的,實驗室的這種檢驗。所以它的組方成就是很高的。因此,這就為中醫方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人就把《傷寒論》尊稱為「方書之祖」、「眾方之祖」。那麼正由於《傷寒論》的上述貢獻,它就為中醫臨床醫學的發展樹立了里程碑。這是我們關於《傷寒論》內容和它的貢獻的,這個一段總結。隨後,第五個問題,我們專門談了六經辨證。因為貫穿《傷寒論》始終的不管是對外感病的治療也罷,還是對雜病的治療也罷,貫穿《傷寒論》始終的就是六經辨證。那麼,六經辨證,是後世醫家對《傷寒論》中三陰三陽分證的一種簡稱。我們從《傷寒論》原文中,從始至終找不到六經辨證這個詞。所以我們今天所說的六經辨證,就是對《傷寒論》中三陰三陽分證的一種簡稱。所以不要把六經的「經」理解成就是單純指經絡。那麼,三陰三陽就是指的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三陰三陽本身來自於陰陽學說,是指陰陽氣量的多少。在《黃帝內經》里,用三陰三陽來命名臟腑、經絡。因為陰陽二氣是大自然,是天地間氣的運動、變化的一種規律、一種特徵,所以,《黃帝內經》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那麼,古人在研究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的時候,要「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自然界既然有陰陽二氣的變化,又有三陰三陽之氣的量的變化。所以他想人體也一定有這種變化。所以在《黃帝內經》里,就用陰陽,特別是用三陰三陽來命名人體的臟腑、經絡,所以在《黃帝內經》里的三陰三陽實際上是一個生理概念。一說足太陽就是指的膀胱經和膀胱腑。一說足陽明就是指的陽明胃腑和陽明大腸經,它是個生理的概念。但是到了《傷寒論》中就不同了,《傷寒論》中的三陰三陽,它是一個病證的概念,是一個病理的概念。它包括了病位的含義,病性的含義,以至病勢的含義。那麼隨後我們談到了六經病的傳經。邪氣由一經進入另一經,臨床證候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我們就把它叫做傳經。那麼根據《傷寒論》原文,我們在黑板上歸納了一個六經傳經的一般的規律。我們應當提醒大家的是,說的是規律,實際上在臨床上沒有一個病人是由太陽到少陽到陽明到太陰到少陰到厥陰,從頭傳到尾的,沒有一個病人是這樣。我們在臨床上看病的時候,那麼還要根據具體的臨床病人的證候脈象表現來判斷是不是傳經,已經傳到了哪一經,要以證候為準,而不能按照固定的規律去套臨床現象。至於六經病發病的一些特殊形式,合病、並病和直中這都是一些概念問題。至於六經辨證和其它辨證方法的關係,我們講義上寫了不少,大家去複習就可以了。今天我們談概念的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談一談學習《傷寒論》的方法和要求。那麼我們對於這個問題從兩個方面來說,首先說學什麼,第二個說怎麼學。那麼學什麼呢?首先,我們要學習《傷寒論》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內容。什麼基本知識呢?理、法、方、葯的基本知識,理、法、方、葯的基本內容。比方說,太陽中風證它的臨床表現是什麼?這就是基本知識,它的基本病因、病機是什麼?這也是基本知識,它的治法,它的用方,它的方葯組成,它的這個方劑的煮服方法,這都是基本知識和基本內容,所以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在本科階段,學這些基本知識和基本內容,是我們的最最基本的要求。那麼,第二個要求是學習辨證用方的思路和方法。那麼學習思路和方法,這就是比這個學基本知識和學基本內容要稍稍高出一點。我們從它的字裡行間來分析它,辨證鑒別的方法來分析它用方的思路。比方說第63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那麼第162條呢,說:「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那麼這兩條大家讀起來有時候可能覺得莫明其妙,不就是汗出而喘,用麻杏石甘湯嗎?為什麼又說不可更行桂枝湯,為什麼又說無大熱。實際上在這一條里,它把《傷寒論》中涉及到所有喘的證候都進行了鑒別。我們知道,在《傷寒論》中,出現喘的證候大體有五個方證,主要的。首先是麻黃湯證,寒邪閉表,肺失宣降的無汗而喘;那麼再個就是小青龍湯證,外有表寒,內有水飲,外寒和內飲相合,水寒涉肺出現的咳喘。而麻黃湯證的咳喘也罷,小青龍湯證的咳喘也罷,它們都是無汗的,因為外有表寒嘛。而63條和162條,它說汗出而喘,汗出而喘即是這兩條的主證,同時也是鑒別診斷。它就排除了麻黃湯證的無汗而喘,排除了小青龍湯證的無汗,外有表寒的無汗,里有水飲涉肺的咳喘。哎,無汗出而喘,即是主證,也是鑒別診斷。那麼在《傷寒論》中還有一個證候,可以見到喘,那就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證。那是外感風邪或者引發了宿喘,或者是外感風邪,風邪壅肺,引發了新喘。這兩種情況都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來治療。但是,原文中說:「不可更行桂枝湯」,就告訴了這個證候,雖然有汗出,雖然有喘,但是它不能夠再用桂枝湯,也暗示,不能夠再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它不是中風見喘,所以,不可更行桂枝湯,也是個鑒別診斷。在《傷寒論》中,還有一個證候,就是陽明腑實證,由於肺和大腸相表裡,當陽明裡實的時候,陽明之熱迫肺,可以出現喘。所以在大承氣湯適應證中有「喘冒不得卧」,有「微喘直視」等等。而陽明病本身是多汗的,陽明病是里熱里實的證候,里熱里實逼迫津液外越,總是會多汗的,所以《傷寒論》原文中有一條說:「陽明病,法多汗」。陽明病理應當多汗,所以你見到一個汗出而喘的病人,那麼,會不會是陽明裡熱,陽明裡實,然後迫肺所造成的證候呢?63條和162條,原文說「無大熱」,這個「無大熱」是個鑒別診斷,告訴你,沒有陽明裡大熱,沒有陽明裡大實。所以你看,我們在學63條和162條的時候,就這個短短兩條原文,把《傷寒論》中可能見到喘的其它四個方證全排除在外。最後,汗出是邪熱壅肺,然後肺熱逼迫津液外越,所以有汗出。那麼,邪熱在肺,肺氣宣發肅降失司,肺氣上逆,所以有喘,所以出現了喘。所以這樣的話,只限定在通過鑒別這個喘證。那麼就是個邪熱壅肺的喘,你看這種鑒別診斷的思路,鑒別診斷的方法,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我的這個侄子有一天給我打電話,說,叔叔,叔叔,說我們這裡縣委書記的媳婦是美尼爾氏綜合證,你給她開一個方子吧!我說,你這麼打電話,我也沒見過這個人,也沒見過舌苔、脈象,我怎麼能夠給她開方子啊!他說,你這個縣的辦公室主任,他的媳婦以前美尼爾氏綜合證,吃了你兩副葯就好了。我說,啊,是有這麼回事。那一年是她來北京,我看了她舌苔脈象,又問了她情況,我給她開了兩副葯,那可能就好了。我說,你這個縣委書記的媳婦,我也沒見過啊。我說,你說美尼爾氏綜合證,從中醫辨證的角度來說,是可以肝陽上亢,可以是肝火上擾,可以是清陽不升,可以濁陰不降,可以血虛不能上養清竅,可以是陽虛水泛。你給我說說她屬於哪個類型?他說,哦,原來不是說,一說美尼爾氏綜合證你就能給開方子啊?我說,我必須把這些都鑒別清楚了,才能夠給她開方。我說,你去給我鑒別鑒別,然後你把結論告訴我,我給你開方子,然後我等你的電話。等了兩周了,他還沒給我來電話。那肯定是他鑒別不了啊!所以,我們在臨床上,要學習《傷寒論》中的這種鑒別診斷的思路,我們還要學習《傷寒論》中的這個用方的思路,靈活用方的思路。你比方說第100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那麼,陽脈是輕取,輕取脈澀,提示了氣血不足;陰脈是沉取,沉取脈弦,就是脈沉弦,提示了少陽氣鬱。那麼,既有氣血不足,又有少陽氣鬱,特別容易發生木來克土的腹中肌肉拘急疼痛的證候。張仲景用小建中湯溫中補虛,補益氣血,和里緩急,來治療這種肚子痛。可是在102條裡頭說「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它的主證不是肚子疼,而是心慌心跳,心中悸而煩,這是因為氣血兩虛,在平常情況下人體感覺不出來。那麼,一得外感病以後,正氣抗邪於表,里氣就更加虛衰,所以得了外感病兩三天就出現了氣血兩虛,心臟失養的心慌心跳。張仲景這個時候怎麼辦呢?也用小建中湯來補益氣血,頤養心臟。如果從癥狀表現來看,一個是肚子痛,一個是心慌心跳,心中悸而煩,那主證表現根本就不一樣。可是,張仲景用的方子都一樣,都是小建中湯。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用方思路呢?這就是一種抓病機的用方思路。唉,這兩個證候癥狀表現不一樣,但它們的病機都是氣血兩虛。氣血兩虛,腹部肌肉失養,出現腹中拘急疼痛的,可以用小建中湯;氣血兩虛,心臟失養,出現心中悸而煩的,也可以用小建中湯。那我們臨床就可以用這種思路,抓病機的思路來擴大經方的臨床應用。三十年前,我在東直門做住院醫生,東直門醫院做住院醫生。那麼,我總覺著我開的方子療效不好,我就給領導說,我自己不看病了,我要給老大夫們抄方。所以那個時候,東直門醫院的老前輩,我都給他們抄過方。那個時候,我有一天給宋耀志老師抄方。那麼,有一天,來一個病人,這個病人是過敏性哮喘。他的哮喘每年的五一節開始發作,國慶節結束不再發了。冬天不發作,夏天發作。那麼,五一到十一這一段,急性發作的時候,就用一些西醫西藥來控制,用中藥,急性發作呢也可以控制,但是,始終不能夠讓他不發作。所以這樣反覆發作大概有兩、三年的歷史。那麼,找我們宋老看的時候,宋老說,你這個病怎麼得的。他說,嗨,別提了。三年前,五一勞動節遊行的時候,他是通縣農民。那麼,一大早,那個時候的遊行,你像三十年前的遊行是不坐車的呀,是從通縣就步行到天安門廣場。那麼,一大早,沒準,頭天晚上十一點就開始集合,然後零點就開始走,走到天安門廣場的時候,五一節有時候北京的天氣是很熱的,他走得又熱又累又渴。那麼,一到大遊行的時候呢,長安街兩側和天安門廣場呢就臨時裝許多自來水管子。他又熱又渴,作為一個年輕人,咕咚咕咚喝的自來水是管子的涼水啊,喝了很多,他自己懷裡揣著那個油餅呢,又吃了好多。結果,遊行沒有結束他就開始喘了。從那以後,每年五一節開始喘,喘到國慶節為止。宋老問完病情之後,看了舌象,看了脈象,給他開了個方,兩個葯,梔子15克,焦山梔15克,淡豆豉15克。病人拿到這個方子之後,他說,大夫,我在你們醫院看了兩、三年病了,從來沒有大夫給我開這麼少的葯,這行嗎?我可喘得很厲害。我們宋老說話從來不過頭,說,你去試試吧,你去試試吧。開了七付。過了不多會,病人又上來了,拿著兩個手指提著一串,每一包都這麼小吧,說大夫,這七包茶葉能治我的病嗎?給我的印象特別特別的深刻。宋老也不動聲色的說,試試吧,試試吧。病人又下去了。我可發生了疑惑,我說宋老,梔子豉湯在《傷寒論》里是治療熱擾胸膈證的,它是治療心煩的,這兩個葯它不能夠治喘。宋老也不回答是與不是。一周後,病人來了,說大夫,吃了您這個葯呢,喘呢還是喘,但是,我覺著心裡痛快了。他原來也沒說心煩,只說胸悶憋氣。他說,我覺得心裡痛快一點了,好像那憋氣的程度呢比較輕了,而且喘的那個程度呢,你要過去我每次喘呢都要噴那個葯,現在可以不噴,忍一會兒也就過去了。好,第二周又吃,第三周又吃。後來這個病人不再來了。到底效果怎麼樣,我也不清楚。大概又隔了一年多,我在這個走廊里呢碰見了這個病人,因為我對這個這兩個葯來治療喘,特別的覺著好奇,那到底這個病人好不好,我想,因為病人後來不再來了,我想他肯定是沒有好,我就碰上他了。哎,我說你是不是那年那個喘的那個病人。他說是呀。我說,這次你來看什麼來了。他說,我這次來看什麼什麼。他又有別的病了,我記不清他什麼病了。我說,你的喘怎麼樣了。他說,我的喘好了。我說,誰給你治好的。他說,就是就是你呀,你不是跟著那個宋老師一塊兒抄方,就那七包茶葉。我說你吃了多長時間。他說,我後來沒再找你們看,我覺著吃這個葯很好,就沒有進城,就在我們當地抄方,就是這個方子,我前前後後吃了兩個半月,從此就不再喘了。你看今年又過了一個夏天,我今年又沒有喘。好,我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我就跟宋老說,我說,宋老,記得咱們倆三年前看的那個哮喘的病人嗎?你用的梔子豉湯怎麼治療哮喘呀?你給我講一講這是怎麼回事?要讓我絕對用許多宣肺平喘的葯,你怎麼就用一個梔子和豆豉來清宣胸中的鬱熱呀?宋老這個時候給我說了,他說,確實是梔子豉湯沒有治療喘的記載,可是,梔子豉湯它是治療什麼呢,它是治療鬱熱留擾胸膈的,鬱熱留擾胸膈可以見到熱擾心神的心煩,那麼如果鬱熱留擾胸膈,鬱熱擾肺的話,可以不可以見到喘啊?我說,那也許可以吧。他說,你記得那個病人他是怎麼造成的這個病嗎?原來他本身不喘,他走得又熱又累又渴的時候喝了大量的涼水,吃了大量的冷的食物,那麼就把熱郁在胸膈了,不過對他說來,表現不是煩而是喘。那麼,我們要想把胸膈中的鬱熱得到清除,得到宣洩只能用梔子豉湯。你看,這就是抓病機用方。所以,使你起到一個什麼呢?柳暗花明、峰迴路轉的感覺。所以,這些思路從哪來的。我說,宋老您的這個思路從哪來的呢?「從《傷寒論》啊!」從那以後,我就注意從《傷寒論》中的字裡行間來探索《傷寒論》中的用方的思路。我再舉個例子。《傷寒論》156條說「本以下之,故心下痞」。「本」就是原來,原來因為用過下法,結果造成了心下痞這個癥狀。「與瀉心湯」,有心下痞當然要給他瀉心湯了。結果「痞不解」,吃完瀉心湯以後心下堵塞脹滿的癥狀沒有緩解,然後「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再看看病人,除了心下痞這個癥狀之外還有口渴、口燥、心煩,還有小便不利。那麼這才是知道造成這個心下痞的是因為下焦有蓄水,水邪上逆,阻滯中焦氣機而出現了心下痞,所以,用五苓散,外疏內利,促進了膀胱的氣化,膀胱氣化恢復正常了,哎,水邪得以排除了,當然中焦氣機壅滯的這種感覺他就沒有了。所以心下痞對五苓散證來說,它絕不是五苓散證的主證。五苓散的主證是什麼呢?口渴、消渴、渴欲飲水、小便不利、小便少、少腹苦裡急再加上脈浮,脈浮數、身微熱這樣的表證,這是五苓散證的主證。那麼當下焦不利,水邪上逆的時候,可以阻滯中焦氣機而兼見心下痞。但是心下痞這個癥狀儘管不是五苓散證的主證,可是對於這個病人來說,卻是他最感到難受的,最感到痛苦的一個主訴癥狀。所以「大夫,我這個地方堵」,哎,他來找你看病來了。我臨床就遇到一個病人哪,他說,大夫,我這個地方堵得吃不下飯,不吃飯也堵,吃一點點就脹。他說,我已經看了好幾個月了。我打開他的病歷一看,好幾個醫院的這個中醫都給他看過了,都是和胃的,降逆的,那要我給他看也是這樣。可是,為什麼用上這些方子都沒有效果,然後我就仔細又問他,我說,你喝水多嗎?他說,我嘴是老乾的,我總是喝水。我說,那尿多不多?他說,尿不多,相對來說尿不多。我一看他的腿,輕度的水腫。他說,我這堵呢,最先是由肚子堵下邊逐漸逐漸脹滿,逐漸逐漸硬,硬到這的時候就什麼飯也吃不下了。我說,好,我就給你用利尿的方法。用五苓散原方。我說,先用三副試試吧。吃了三副,他給我打來電話,他說,郝老師,因為過去他也聽過我的課。他說,你這個方子可真靈啊。說,吃完了之後尿就增多了,口渴也逐漸逐漸的緩解了。然後,我這硬和堵的這個感覺逐漸逐漸往下走,現在呢,就肚臍以下還有點硬,還有點堵。那麼,我是再接著吃呢還是怎麼樣?他說,上邊全通了。我說,再接著吃。又吃了三副,整個上下全通暢了,胃裡不再堵了。那麼這一條給我們提示了一個什麼思路呢,抓副證。你看,這個病人來的時候,「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病人的主訴癥狀是個心下痞,你按照常規的治療心下痞的方法沒有療效,那你到底去再找一找他是什麼樣的病機,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心下痞,這叫「抓副證,兼求病本」。有時候,在《傷寒論》中的一個方證的副證在具體一個病人的身上可能會上升到主證的地位。有一次呢,一個醫院,一個西醫大夫,因為他過去參加過西學中班,聽我的課嘛。他說,郝老師,我收了一個病人,我實在沒轍了,向您求援。我說,她是什麼病啊?他說,她是神經性嘔吐,喝水吐水,吃飯吐飯,喝葯吐葯。最奇怪的是,我們給她輸液,如果今天輸的液體是超過三瓶,啊,就是超過兩瓶,她都要變成粘液給吐出來。輸兩瓶她不吐,輸的液體多了,你要輸四瓶,她非得吐出來,都吐的是粘液。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病人。我說,她吐了多長時間?說,吐了三個月了。我說,你們做了什麼檢查?我們考慮到的能夠造成嘔吐的這種病證我們都排除了,所以現在可以診斷為神經性嘔吐。那麼這種病人我必須去看一看,我就來到了這醫院。我就問這個病人怎麼得的病。她說和她丈夫吵架。我說,為什麼和你丈夫吵架?她說她丈夫再外面找小蜜。那麼這是可以理解的,嗯,那麼,當然她很生氣了。我一看前面也有過中藥方,也是和胃降逆止嘔的。丁香、柿蒂、旋覆、黛赭兼與理中,寒的、熱的。那麼全用了,補的、攻的都用了。那麼,都是喝了葯就吐葯。舌光紅無苔,脈細弦而數,一派陰虛的現象。我說,你睡得著覺嗎?她說,哎呀,我一夜一夜睡不著覺。我說,你是從嘔吐以後才睡不著覺呢,你以前就有啊?她說,我以前就經常有神經衰弱,經常睡不著覺。那麼這種陰傷是劇烈嘔吐導致的傷陰呢還是原來就有陰傷呢?我就必須問她。我說,你在得這次神經性嘔吐之前,有什麼病啊?她說:「過去有慢性的泌尿性感染,那麼,經常反覆發作,小便不利,尿道澀痛,這次又有犯。」好,上面有口渴有心煩,有心煩不得眠,下面有小便不利,有尿少,這不是豬苓湯證嗎?你看豬苓湯適應證,它的病機是陰虛水熱互結。由於水熱互結,膀胱氣化不利,有小便不利,有小便少,甚至有尿道澀痛,小便短赤。那麼水熱互結又有陰傷,津液不能輸布,所以有口渴有煩渴,有渴欲飲水。那麼腎陰虛於下,心火亢於上,心腎不交,所以有心煩不得眠,這三組主證都有,當然對她說來這三組癥狀都不突出,而突出的是個嘔吐。在《傷寒論》中的豬苓湯證中,由於水邪是流動的,水邪犯肺可以出現咳嗽,水邪犯胃可以出現嘔吐,水犯浸漬腸道可以出現下利。所以咳嗽、嘔吐、下利是豬苓湯證的三個副證。那麼我很懷疑這個病人就是陰虛,水熱互結證,水邪犯胃所造成的劇烈嘔吐。好,不管我辨證對不對,那麼我只能去檢驗一下。我就開了豬苓湯。我給她丈夫說,我說:「你必須每天陪著她,我煮完這些葯呢,你一個小時給她喝一勺,一個小時給她喝一勺,這個一次不能多喝。」我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個目的呢,因為她本身喝葯吐葯,喝水吐水,如果喝的這個葯要再吐出來的話,它就不能夠發揮作用,哎,所以要每次少量的,讓她慢慢的適應。第二個,是她丈夫每天守在她的身邊,過了一個小時喂她一口葯,過一個小時喂她一口葯,就是以這種實際行動來贖罪,以這種實際行動來求得她妻子的這種理解、諒解和寬容。兩天以後,那個大夫給我打電話,說「郝老師,神了!」我說怎麼了?他說「就是一勺一勺的喂,後來她嫌每次喝一勺少,她不吐,她說這個葯非常對口,嗯,這個葯非常對口。」我說,那既然對口的話,就再給她吃。他說:「還是一勺一勺喂嗎?」我說:「她要喜歡她丈夫一勺一勺喂,你就讓他一勺一勺喂,她要說嫌麻煩她丈夫,她自己端起碗來喝,那就隨她的便啊。」那這樣又一個禮拜之後她可以進流食了。又一個禮拜,不用輸液了。後來她一高興,就吃了個涼的西紅柿,當然這吃了這涼的西紅柿又吐出來了。然後那個大夫又給我打電話:「她吃了個涼的西紅柿又吐出來了。」我說,沒關係,還是這個方子繼續用,三個禮拜以後,這個人出院了。神經性嘔吐這種證候是經常容易反覆發作的,所以這個病人呢,我就讓那個大夫接著隨訪。後來,我也知道這個病人的電話,哎,隨訪,隨訪了五六年,那麼,她也再沒有複發。這個有一天呢,我在門診,她去了。她說:「郝大夫,你還認識我嗎?」我怎麼認都認不出來,一個大胖子在我面前。她說:「我那個時候就是瘦到70斤的那個神經性嘔吐在某個某個醫院住院的病人。」因為我到醫院會診的時候,只見過她一次,後來隨訪也就是電話。她說:「你現在能不能給我減肥呀?」那麼這個病例也是抓副證,我們為什麼用豬苓湯?豬苓湯的主證裡頭沒有嘔吐,只有水邪犯胃的時候,那麼它可能才出現嘔吐。但對這個病人來說,她入院的最痛苦的癥狀,最重要的主訴癥狀就是嘔吐。可是對豬苓湯證來說,它卻是個副證。那麼這種思路也是我們從《傷寒論》中來的。所以我們在這《傷寒論》的過程中,不僅要學它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內容,還要學它辨證的思路和方法,用方的思路和方法。而這些思路和方法我都會在我們教學過程中給大家作具體分析。下面我們談談怎樣學的問題。我這裡列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八個過程,其實學習方法是因人而宜的。但是不管用什麼樣的學習方法,大體是這麼八個過程。首先,訓詞、釋句、弄通本意。《傷寒論》畢竟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人所寫的一部著作,所以在語言的含義上,有許多就發生了變化。如果我們不明白它的本義,我們在讀它的時候就容易發生一些誤會或者是笑話。比方說,第29條提到了「腳攣急」,我聽一個老師的課,說就是腳丫子抽筋。用芍藥甘草湯可以治療腳丫子抽筋。課下,我就問他,我說:「你憑什麼說,"腳攣急』就是腳丫子抽筋啊?」他說:「腳就是腳嘛,我就用芍藥甘草湯治好過腳丫子抽筋,所以腳攣急就是腳丫子抽筋。」我說:「我還用芍藥甘草湯治療過腹直肌痙攣,哎肚子痛,我能說腳攣急這個腳就是肚子嗎?」因為他是個年輕老師,所以我就可以批評他了。我說《說文解字》說「腳,脛也」,這個,小腿那個脛。「腳,脛也」,它指的小腿,所以腳攣急,就是指的小腿部的腓腸肌的痙攣。這是《傷寒論》的原來的意思。我再舉個例子,這個「煎」,我們今天,煎和煮基本不分。你說煮葯,啊,煮這個葯,我們可以說熬藥,可以說煎藥。但是在《傷寒論》里,煎不是這個意思。《方言》它說「有汁而干謂之煎」,就是把液汁狀的物質加熱濃縮的過程,把液汁狀的物質加熱濃縮的過程它叫煎。加上一點點葯,你比方說加個芒硝,它就用煮了。這個用得非常嚴格。在《傷寒論》中,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旋復黛赭湯,這四個方子是調和中焦半上半下之樞機的,它在煮葯的過程中,要求煮後把藥渣子去掉,再加熱濃縮。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它是和解半表半里之樞機的,它的葯的煮服方法也要求煮後去滓再煎,再把葯汁加熱濃縮。這樣做的目的,因為這些方劑都屬於和解劑,它們在用藥的特徵上,都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的。煮後去掉藥渣子把葯汁再加熱濃縮,它就有利於藥物的寒熱協調,攻補並行,更好的起到和解的作用。而且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了這樣做,可以提高整個方子的療效。這我們再具體講的時候會講到。所以如果你弄不清楚它的本意,你把煎和煮混淆起來,那你就可能發生一些誤會。這樣的例子有很多的。我們弄明白了,打開書本的時候知道它的意思,合上書本全忘記了,那你臨床怎麼用啊?所以,第二點,我要求熟讀默記,嫻熟於心。《傷寒論》的六經病證篇,就是從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到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證並治第十四。這十篇也僅僅398條。我在中醫藥大學要求大家背的是112條。那麼,背這些原文一方面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你讀的時間長了,你就理解得會逐漸逐漸深刻。另一方面,是要求用的時候,經常有句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哎,一到用的時候,什麼都想不起來了。唉,我們現在要背些原文呢到用的時候,到寫病歷的時候,到講課的時候,信手拈來,是便於用。所以,要求背原文,一個是為了加深理解,一個是為了便於用。至於進一步怎麼做,我們休息一會兒再談。第06講學習《傷寒論》的方法和要求(2);太陽病概說大家好!我們接著上課。我們接著還討論學習《傷寒論》的方法和要求第二講怎麼學。我們上次課談到學習的最開始階段,在學習原文的過程中要注意弄通本義,那麼進一步要求大家記一些重要的原文。做到這兩點,意思也明白了,原文也記住了,可是你問他幾個病機,問他為什麼這個方子可以治療這個證候,(如果)他就不懂,這樣的話,也還是不行。所以第三點我們就要求,能夠「分析病機,加深理解」。有一句話是說,「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常常不能很好的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夠更好地感覺它」。像我上次課所舉的病例之中,抓病機,活用經方的這種思路,那就是必須在你理解這些癥狀的病機的基礎上,才能夠活用經方,所以我們在學習《傷寒論》的過程中,對於每一條,每一個證候,每一個癥狀的基本病機都應當分析,我們都應當弄懂,弄明白。在分析病機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去參考《內經》、《難經》,去參考《金匱要略》和《神農本草經》。因為《傷寒論》的學術淵源,和《內經》和《難經》是非常相關的,所以有些病機的解釋呢,當然我們就是應用《內經》的理論,我們在講原文的時候,會具體的談到用了《內經》和《難經》的理論(來分析病機)。《金匱要略》和《傷寒論》是姐妹篇,它們都是《傷寒雜病論》這一本書在流傳過程中不得已被分為了兩部著作,所以有些內容在《傷寒論》里比較詳細(而)在《金匱要略》里比較簡略,有些內容在《傷寒論》里比較簡略(而)在《金匱要略》里比較詳細。比如說大青龍湯的適應證,它是治療外有寒邪閉表,內有陽郁化熱,鬱熱擾心而出現不汗出而煩躁的證候的,大青龍湯是《傷寒論》中發汗力量最強的一張方子,用了這張方子以後,有時候汗出太多,不容易控制,在《傷寒論》中,提供了用溫粉爽身止汗的方法,而在《金匱要略》里雖然也有大青龍湯,但是對於大青龍湯吃了以後,出現的那些不良反應,它就沒有進一步救治的措施。小青龍湯治療外有表寒,內有水飲,水寒射肺的咳喘,因為小青龍湯中的麻黃、桂枝、細辛、乾薑這些藥物都在用,辛溫燥烈有餘,儘管它也有芍藥、五味子,這些養陰、斂營、護正的藥物,但畢竟辛溫燥烈偏盛,所以不能長期地用,長期地用之後就會有傷陰、耗血的弊病,但是這一點在《傷寒論》里並沒有提到,而在《金匱要略》里就說得比較詳細,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要經常相互參照。這裡所說的「本」是指的《神農本草經》,《傷寒論》中的用藥,有些解釋它的藥理的時候,我們會用到《神農本草經》里的一些觀點,比如說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里保留了芍藥,芍藥在這裡幹什麼用,《神農本草經》說芍藥有「利小便」的功效,因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它是治療脾虛水停,水邪阻遏太陽經氣,水邪阻遏太陽府氣,這時候把桂枝去掉,而保留芍藥幹什麼,就是用芍藥來利小便,祛水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藉助《神農本草經》來解釋《傷寒論》中用藥的道理。在學習方法上,第五點,要求「歸納總結、鑒別對比」。由於《傷寒論》是一條一條寫的,有的是詳於前面略於後,有的是詳於後而略於前,有一個方證可能分布在各篇。比如說吳茱萸湯證,在陽明病篇有「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在少陰病篇有「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在厥陰病篇還有「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你要想把握吳茱萸湯的全部適應證的話,你必須要把三篇中涉及到吳茱萸湯的(全部)內容都聯繫起來看,所以要歸納、總結。又比如說豬苓湯的適應證,在陽明病篇有,在少陰病篇有,你必須把這兩條方證結合起來。真武湯的適應證,在太陽病篇有,在少陰病篇也有,這樣的話,你把兩條概括起來,你才能夠知道在《傷寒論》中用真武湯的全貌。另外還要鑒別對比,有許多方證的臨床表現相類似,或者基本病機相類似,或者(用方的)藥物組成相類似,那麼你在臨床上怎麼進行區別使用,這也是需要進行鑒別對比的問題。那麼以上這幾個步驟,原文弄明白了,病機弄懂了,理論問題解決了,好像都明白了,但是充其量只不過是紙上談兵,因為你沒有在臨床上用過,這些知識可能還是書本知識,你的印象並不深刻,這就象鄭板橋據說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你想要把《傷寒論》中的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知識,你必須「學以致用,驗於臨證」。有一年,我和劉渡舟老師,帶著我們的工農兵學員,在北京京西門頭溝礦區開門辦學。我說開門辦學的這句話,現在的同學可能不太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那個時候,我們上課就是到鄉下去上,到基層去上,是這麼一種形式。我們經常送醫送葯到礦工的家裡,有一家礦工的年青的媳婦坐月子,生完小孩二十天,發燒十天,身上疼痛十天,我們到家裡給她看病,當然我們就想到是氣血兩虛,肌膚失養,所以開始我給她用八珍湯,吃了三付,沒效果,還是疼,後來又用人蔘養榮湯,還是沒效果。我和劉渡舟老師住一個房間,我說,劉老,我遇到一個產後身痛的病人,我用補氣養血的方法,怎麼沒有效啊,她又沒有感冒的癥狀。他說,你用的什麼方子,我說,八珍湯我用過了,人蔘養榮湯我也用過了。他說,你應當用《傷寒論》中的方子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蔘三兩新加湯,這張方子是在桂枝湯里加重芍藥的用量來養血柔筋止痛,加重生薑的用量來引葯達表,另外加人蔘來益氣。那麼我在開這個方子的時候,產婦在產後出汗很多,一動就冒汗,我心想生薑不能多用,更何況生薑很辣,因為我吃飯的時候特別討厭生薑,我就想到別人也討厭,所以生薑我用了三小片,其它的葯還是正常的,吃了三付,還沒效果。我說,老師,您告訴我的那個新加湯,我給病人用了,我給人家看了九天了,人家身疼已經十天,現在又是九天,都二十天了,身痛不能緩解,吃了您的那個方還沒效。(他說)你把方子拿來我看看,我就把方子給他看。老師說,生薑三片,多大三片,我說,三小片。他說,為什麼這麼少。我說,她產後出汗這麼多,我不敢給她用辛散的,更何況生薑太辣。老師說,你知道新加湯中用生薑的意義嗎?我說,它還是引葯達表嗎?(他說)你用這麼點葯怎麼能夠引葯達表。我說,她還出汗呢。他說,你現在不是在用補氣養血的葯嗎?(生薑)引葯達表(但量小),她就不會發汗,它是補益肌表的氣血來營養肌膚,治療身痛的。我說,那生薑用多少,他說,用15克,你直接寫清楚15克,稱完了讓她切片。我說,老師,會不會太辣?(他說)你是給她做飯呢,還是給她配藥?所以老師經常批評我,因為我每次開藥的時候都會考慮到這葯的口味如何,葯的口感如何。不過到今天還是這個觀念,總覺得給病人吃得這個葯不能太難吃,本來得病就是一種痛苦,儘管說「良藥苦口利於病」,但是我們還是要注意它的品味和口感。所以有一個葯我從來不用,那就是五靈脂。你說它的療效有多少,我說「難以肯定」,你給他煮出來的葯湯又臊又臭,讓病人喝一種動物的糞便,我在心裏面接受不了。好,我們還回來說這件事情,用完15克生薑以後,病人吃完了,汗並沒有多,吃了二付身痛減輕,吃了三付身痛好了。回來我說,劉老,那個病人好了。他說,是啊,你看這個方子,你就是把生薑按照原來的劑量比例用它就有療效。我說,老師,我用人蔘養榮湯,八珍湯並沒有錯啊。他說,你養內髒的氣血是沒有錯的,她現在是氣血不足,肌膚失養,它不能引葯達表,所以治不了身痛。所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那之後我再用新加湯治療,營血不足,肌膚失養的身疼痛的時候,就知道這個生薑的量是不能夠少的。你沒有這次臨床的體會,你怎麼能夠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識,怎麼能夠深刻體會仲景為什麼原方中生薑還要加量。那麼學習到這個地步,可以說我們就可以做個很好的臨床醫生了。但是你如果想進一步地深入地研究《傷寒論》,或者是個專門研究《傷寒論》的學者,你還要繼續地閱讀諸家的著作,諸家對《傷寒論》的註解,然後深入去研究它。第一部為《傷寒論》全面作注的是誰,是金代的成無已。那麼成無已,他寫的書是什麼,是《註解傷寒論》。他的書的出版年代在金皇統四年,也就是公元1144年。宋代國家校正醫書局林億、孫奇、高保衡,他們在宋治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065年,校勘、刻印了《傷寒論》。不到100年,九十年以後,成無已在宋版《傷寒論》的基礎上,給《傷寒論》全文全面作注,寫成了《註解傷寒論》。《註解傷寒論》問世以後,醫家們感到,成無已的《註解傷寒論》既有《傷寒論》的原文,又有《傷寒論》的注文,讀起來比較方便,所以後世就對成注本《傷寒論》(進行)反覆多次的翻刻,一直到了明朝、清朝,特別是到了明朝,連知道宋版《傷寒論》原貌的人是什麼都很少有人知道了,所以這叫「成本」。在《傷寒論》版本流傳上,成注本《傷寒論》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許多人將成本《傷寒論》作為《傷寒論》的底本,直到我們文化革命結束以後,中醫藥大學招的第一批研究生,我們教學用的那個底本,還是成無已的《註解傷寒論》。所以成無已《註解傷寒論》,它雖然是以經解經,是我們今天深入研究《傷寒論》應當讀的一部參考書。從成無已的《註解傷寒論》問世以後,給《傷寒論》作注,或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傷寒論》的大的醫家,大的著作,有人統計不下千家,那麼這些著作或者從理論的角度,或者從臨床的角度,或者從其它多學科的角度,對《傷寒論》進行了多方位的,多角度的,多層次的研究,那麼這些著作的這些知識,豐富了傷寒學術,發展了傷寒學術,使《傷寒論》這樣一本書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傷寒論學」。所以我們要研究「傷寒論學」的話,這些著作都應當多看一看。那麼在這麼多著作中,我在這裡推薦幾本書,一本是成無已的《註解傷寒論》,第二本是明代方有執的《傷寒論條辨》,再有一本是清代的柯韻伯的《傷寒來蘇集》,那麼再有一本是清代的尤在涇的《傷寒貫珠集》。過去我們在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現在沒有這個項目了,就是給研究生指定參考書的時候,除了《傷寒論》之外,這四本書都是指定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參考書籍,當然,我們配合全國統編教材,五版教材有一個輔導材料,是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的那個綠皮的,那個也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現在我在這裡拿的是配合《傷寒論》的六版教材所出的「中醫藥高等叢書《傷寒論》」,是配合六版教材的輔導材料出的,這些我們都可以作為參考書來學習。在學習方法上,最後一點,要「汲取眾長,不斷進取」。我在我們這次教學的開頭曾經說過,電影導演認為,電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我覺得我寫的這個著作,每一本書都是一種遺憾的創作,而每一次課都是一種遺憾的講演。為什麼這樣說呢,或多或少,或者課堂上我們有口誤,或者某些知識的認識我們有偏頗,因為每個人的認識畢竟是有限的。你現在認為你的認識是正確的,過上幾年,隨著你的知識的擴大,你才說,唉呀,當初我為什麼說這個話呀,當初的話是錯的,真是「學無止境」。因此我們在學習《傷寒論》的過程中,不能夠斷然說,我的這種說法是正確的,更不能斷然說我這個目前我是達到了什麼最高水平,今後(別人)就不可能再發展,這個認識也是不可以的,「學無止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們要汲取臨床家們的長處,汲取理論研究者的長處,不斷進步,千萬不要固步自封,不要夜郎自大。我在中醫藥大學,有時候做一些檢查性的聽課,幾乎每一堂課,都能夠給老師挑出毛病,所以我想我自己聽我的錄音也罷,看我的教學錄相也罷,也幾乎每堂課也能夠挑出毛病,所以大家今後聽、看我的教學錄音和錄相,不要覺得這都是對的,我知道這裡頭肯定還有錯誤,甚至有許多許多的口誤,遇到這種情況,希望大家能夠理解,能夠諒解。好,關於《傷寒論》的概論,我們講了六個問題,我們都談完了。下面我們就講六經病證的第一篇,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也是我們講義的第一章的內容。《傷寒論》是一個原文課,那麼在講原文之前,我們每一篇在講原文之前,都給大家把這一篇的基本內容作一個概括的介紹,這個介紹,我們把它叫做「概說」。概說中的第一個問題,我們談太陽病的成因。太陽病的成因比較簡單,常見的是風寒外襲,風寒之邪侵襲肌表,於是導致了太陽病的發生,這是常見的(情況)。另外還有一種少見的情況,是少陰病,寒盛傷陽,正氣抗邪,陽氣就有恢復的這種傾向,陽氣恢復後,祛邪達表,於是乎出現了臟邪還腑,陰病出陽的情況,那麼這個情況在臨床上比較少見。首先說少陰病(的寒化證)有兩類證候,一個是以真陽衰微為主的,正氣虛衰為主的它不大可能出現臟邪還腑的問題,另外一類是以寒盛傷陽為主,這個病證的主要矛盾方面是寒邪太盛傷了少陰的陽氣。當機體陽氣來抗邪的時候,陽氣恢復以後,可以把一部分邪氣驅逐到太陽,讓它回到太陽,就叫驅邪達表,這個表不是指的體表,是指的太陽,因為太陽和少陰相表裡,太陽為表,少陰為里,驅邪達表的「表」是指的太陽膀胱,然後再現臟邪陰病出陽的情況,出現了膀胱有熱的尿血。這種情況雖然少見,但是對於太陽病的成因來說,它是太陽病的成因之一,所以我們在這裡作介紹,等後面到少陰病篇,我們遇到這個原文的時候,再給大家把它的病機和臨床表現作詳細的講解。第二個問題,我們談談太陽病的病位,太陽病的病位主要涉及到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腑,沒有涉及到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太陽小腸腑的病變。在《黃帝內經》里,雖然用太陽來命名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腑,用太陽來命名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腑。但是在《傷寒論》里,它的六經分證是根據臨床實際情況來的,那麼臨床上它所看到的外感風寒邪氣的初起階段,邪氣侵犯的主要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腑,沒有涉及到小腸,所以太陽病裡頭沒有小腸的病變。另外肺主皮毛,太陽主表,在太陽表證階段,寒邪傷表以後,常常引發肺氣的宣發肅降失調,所以在太陽病篇涉及到了許多肺部的病變,象我們剛才提到的麻黃湯有喘,小青龍湯證有喘,麻杏石甘湯證有喘,桂枝另厚朴杏子湯有喘,這些證候都是在太陽病篇出現的,因為這是外感病的客觀情況,太陽主表,肺主皮毛,太陽表陽受寒,表氣不利,常常可以導致肺氣宣發肅降的失調,所以肺部的病變在太陽病就都表現出來了,《傷寒論》中的太陽病包含了肺部的病變,而《傷寒論》中的太陰病變,只不過是足太陰脾經,足太陰脾臟的病變而已。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太陽病的病機,所以我們這裡要複習一下有關太陽的生理,我們從經絡,從臟腑、從陽氣這三個角度來回憶足太陽這個系統的生理。從經絡循行的角度來看,足太陽膀胱經從頭到腳,它行於人體的頭、項、後背,它是人體最長的、穴位最多的經脈,這是它的循行特點。那麼第二個要點我們要掌握的是,其脈上連風府,和督脈相通,下絡腰腎,和腎相連,這是在循行特點上我們要把握的第二個特點。那麼和督脈通,督脈是陽經的總督,它主管一身陽經的陽氣,調節全身陽經的陽氣,所以太陽膀胱經和督脈相通,它就可以藉助督脈的陽氣,來主管一身的表陽,這是它為什麼它可以主表的一個生理基礎。另外,它和腎相連,腎內藏元陰元陽,它是五臟六腑陰陽之氣的根本,它可以藉助腎中的陽氣來主管一身的表陽,這個問題我們後面還會講到。這是經脈循行特點上,從頭到腳,行於頭、項、後背,上連風府,和督脈相通,下絡腰腎,和腎相連,所以它可以藉助督脈和腎中的陽氣來主管一身的表陽。我們還應當知道的是,足太陽膀胱的經別,(經別是)十二經都別別出的一個分支,(足太陽)經別散佈於心,太陽膀胱經和心有關係,所以當太陽表邪循經入里化熱,和血結於下焦,和血結於膀胱的時候,下焦瘀熱循經上擾心神,就可以出現如狂,或發狂這樣的精神癥狀。按理說,一個膀胱的病變怎麼會出現精神癥狀呢,這就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的經別上行散佈於心的緣故,關於它的經絡的循行特點,我們就介紹這麼多。膀胱腑,它是司氣化的,它位於下焦,和腎相連,它有氣化的功能,那麼它的氣化功能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是化生陽氣,它怎麼化生陽氣呢?它是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膀胱的氣化產生陽氣,那麼這個陽氣就叫做「太陽之氣」,那麼這種陽氣通過太陽膀胱經,通過三焦,通過這兩個通道,向體表輸布,有溫養體表,調節體溫,防禦外邪的作用,這個功能,太陽陽氣的功能,我們到第三點「陽氣」,這個地方再講。所以它有化生陽氣的作用,膀胱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氣化化生太陽的陽氣,通過三焦,通過膀胱經向體表輸布,因此《黃帝內經》才有「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這樣的話,這個話我們講義上也引用了,「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什麼意思呢?腠理毫毛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是和三焦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密切相關的。這句話我們要記住,膀胱主表和三焦有關,所以當我們講到少陽病的時候,少陽病涉及到膽,涉及到膽經,涉及到三焦,少陽病三焦氣機不暢可以導致太陽表氣不和,為什麼?因為太陽的陽氣在輸布的過程中,因為三焦這個水、火、氣機的通道,這是太陽膀胱腑氣化機能的第一點----化生陽氣。那麼太陽膀胱腑氣化功能表現的第二點是參與水液代謝。那麼在參與水液代謝上,它也有兩個表現,一個是排除廢水,這個功能大家都非常容易理解,人體多餘的水液,通過膀胱的氣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氣化則能出,有排除廢水的功能。但是還有個功能不被人們所重視,就是化生津液,通過氣化,化生津液,並且使津液輸布上承。所以當太陽膀胱受邪,膀胱氣化不利的時候,排除廢水的功能發生了障礙,出現了小便不利,小便少,化生津液的功能,輸布津液的功能發生了障礙,出現了上面津液缺乏的口渴、消渴、渴欲飲水、煩渴,這是膀胱腑在水液代謝方面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這就是我們以後要提到的,太陽膀胱腑證氣化不利的五苓散證。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這裡所說的膀胱,它絕不是解剖學上所說的那個只有貯藏尿液(功能)的那個器官,而應該是指的整個泌尿系統的一組功能,所以我們說中醫的臟腑的概念是以功能為邊界,而不是以解剖學的結構為邊界的。太陽的陽氣,這個陽氣的量是多少,是三陽,陽氣的量是三陽,這個我們在講三陰三陽的時候就提到了,「太者,大也」,所以後世把太陽也叫做「大陽」也叫做「巨陽」,其陽氣巨大,陽氣的量充足,是三份。陽氣的生成和布達,太陽的陽氣化生於下焦,這個剛才我們已經說過了,是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膀胱的氣化機能產生陽氣,然後通過三焦和膀胱向體表輸布,所以說它是化生於下焦的,那麼陽氣還需要補充於中焦,陽氣輸布到體表以後,在體表不斷消耗,所以太陽陽氣在體表的不斷消耗,需要藉助中焦脾胃所攝入的水谷精微,來不斷的補充能量。比方說,我們冬天的時候,出來上班或者上課,早晨突然起得晚了,根本就來不及吃早飯,匆匆的趕車就到了單位或者學校,到了中午你正要吃飯的時候,你外地來了個老同學,他說他吃過飯了,他非得拽著跟你說話,結果你中午飯也沒吃,到了晚上這個老師拖堂,到了7點鐘了他也不下課,你琢磨琢磨你會不會很冷,然後,好,好不容易下了課了,趕緊往家趕,到門口等車,一個小時車子不來,堵車了,你琢磨琢磨你身上是什麼感覺,是腹中?38:49----39:10(視頻文件有問題)太陽陽氣在體表的不斷消耗,需要藉助中焦脾胃所攝入的水谷精微來不斷的補充能量,就是這樣一個意思,太陽的陽氣還要宣發於上焦,太陽陽氣雖然要藉助太陽膀胱經,藉助三焦向體表輸布,但是要想均勻地布達到體表,還必須要藉助肺氣的宣發,因為肺是主皮毛的,肺是主宣發的,所以把津液輸布到體表,也把陽氣輸布到體表,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說太陽主表的功能是由眾多臟器協同完成的,光一個膀胱經脈,光一個膀胱腑完不成這個功能,所以太陽主表的功能,是由眾多臟器來協同完成的。那麼當太陽體表的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以後,也就容易影響和太陽主表有關的這些臟器的這些臟器的功能失調。你看,表陽被寒邪所傷,很可能出現肺氣的宣發肅降,也很可能影響中焦接氣機的升降失調。一旦感冒了,首先我們許多人食欲不振,吃得少了,不象過去那麼有食慾,還有的人出現胃氣上逆的噁心嘔吐,還有的人再現脾氣下陷的(癥狀),就是拉上幾泡稀,也有的人呢,一得感冒好幾天不大便,那都是體表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以後,影響了脾胃之氣升降功能的失調。至於一些老年人,腎陽虛衰,一旦得了感冒,可能就會寒邪飛渡少陰,起病就表現了一派手腳發涼,精神不振,這就是「但欲寐」這樣一個證候。所以我們還是重複那句話,太陽主表的功能是由眾多臟器協同完成的,當太陽表陽被風寒邪氣所傷之後,也可以影響和太陽主表的功能相關的臟器而出現功能的失調,所以太陽病篇合併證、並發證、變證最多,這也是和它的生理有關。那麼為什麼說太陽主表呢?換句話來說,太陽的陽氣輸布到體表它有什麼功能?它的功能主要有三點,第一點是溫養肌表,我們一個正常的人,有正常的體溫,是靠太陽的陽氣來提供能量的,所以當太陽體表的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之後,溫煦失司,我們就出現了怕冷,一怕冷我們就知道陽氣被寒邪所傷了,這就是給我們人的一個信號,你感受了寒邪發病了,溫養體表是它的功能的第一點。第二點是管理汗孔闔,調節體溫。天氣熱的時候,或者我們運動了,或者吃了熱的飯的時候,體內代謝旺盛,產熱增多,我們的汗孔就打開,以出汗的方式來散一些熱。天氣冷的時候,為了減少身體的散熱,汗孔就關上,這是誰所主管的呢,是太陽的陽氣所主管的,關於汗孔開闔調節體溫。所以太陽的陽氣一旦受邪,這種管理汗孔開闔的功能失調,要麼就象太陽傷寒證那樣,汗孔關著不能開,無汗,要麼就像太陽中風證那樣,汗孔開著不能合,出現了汗出,汗出不斷,這是管理汗孔開闔(的功能)失調的表現。太陽陽氣在體表的功能的第三點是防禦外邪。那麼歸納起來是溫養肌表,調節體溫,防禦外邪,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肥腠理,司開闔,衛外而為固」。「肥腠理」就是溫養肌表,「司開闔」就是管理汗孔開闔調節體溫,「衛外而為固」就是防禦外邪。因此我們說太陽為什麼主表啊,是因為太陽的陽氣輸佈於體表,體表的防禦功能,保持體表正常體溫功能,保持我們正常的人一個恆溫的功能,就都是太陽陽氣所主管的,所以說太陽主表,那麼外來的風寒邪氣,侵犯了太陽的陽氣,當然我們就可以把它叫「太陽病」了。風寒邪氣是陰邪,它容易傷陽氣,溫熱邪氣是陽邪,它容易傷陰液,體表的陽氣是太陽所主,體表的陰液主要靠肺來輸布,大家琢磨琢磨是不是這樣,體表的陽氣是靠太陽所輸布,體表的陰液是靠肺來宣發,所以風寒邪氣傷陽氣,起於足太陽,而溫熱邪氣傷陰液起於手太陰。所以溫病的衛氣營血辨證,開始就是手太陰溫病,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而六經辨證,是風寒邪氣傷陽氣為主,所以開始起於足太陽,因為體表的陽氣是由足太陽所化生,然後進一步輸布的。這就是傷寒和溫病在起病之初,它們表現了病位不同(的原因)所在。那麼太陽病「概說」,我們講了太陽病的成因,太陽病的病位,講了太陽病的生理,這裡的生理只不過是為了,對我們以下解釋太陽病的證候、癥狀的病機來複習的,下面要談到的是太陽病的證候和分類、太陽病的治法,我們下次課再講。好,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第07講太陽病概說(2)、太陽病提綱大家好,我們上課。我們上次課給太陽病篇作了個開頭,就是講的太陽病的大概的情況,我們把它叫做太陽病的「概說」,我們說太陽病的成因,主要是風寒邪氣侵襲人體的體表,當然太陽病的成因還有一種少數情況,就是少陰病陽氣恢復以後,臟邪還腑,陰病出陽。這種情況雖然非常少見,但在《傷寒論》中,討論太陽和少陰關係的時候,少陰病陰病出陽,是太、少之間邪氣相互轉換的很重要的依據。隨後我們討論了太陽病的病位,太陽病的病位涉及到足太陽膀胱經,涉及到足太陽膀胱腑。從太陽病篇的原文來看,也涉及到手太陰肺的病變,因此說《傷寒論》中的太陽病就是從臨床實踐來的,是根據風寒之邪侵襲人體的肌表以後,它主要表現是什麼證候,從這種臨床實踐中來的太陽的生理。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太陽病的病機,我們複習、回憶了太陽的有關生理,生理部分包括了經絡,包括了臟腑,包括了臟腑的功能、臟腑的氣化。從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特點來看,從頭到腳,行於人體的頭項、後背,是人體最長的、穴位最多的一條經脈,特別是它上連風府和督脈相通,下絡腰腎,和腎相連。這樣的話,它就可以藉助督脈和腎中的陽氣來主管一身的陽氣。我們還提到了足太陽經的經別散佈於心,這就溝通了太陽和心的關係。關於太陽膀胱腑,它是主氣化的,膀胱腑的氣化。我們是從兩個方便來談的,一方面是說它可以化生太陽的陽氣,那麼膀胱它作為一個水腑,怎麼樣可以化生陽氣呢?它是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氣化,化生陽氣。這個陽氣呢,通過足太陽膀胱經脈,經脈是氣血之通道。同時也通過三焦這個氣機水火的通道向體表輸布。膀胱氣化機能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參與水液代謝,參與水液代謝,一方面可以把體內的廢水排出體外,另一個方面,它也可以把一部分水氣化成津液,然後把津液向全身的各個器官輸布,使津液輸布上承。膀胱氣化機能的這兩個方面在太陽病中都可以出現一種病理性的變化。我在講太陽病的時候具體都會談到。關於氣,也就是太陽的陽氣。我們說它的陽氣的量,是三陽中量最大的,這種陽氣它是輸佈於體表的,它的功能是溫養肌膚、調節體溫、防禦外邪,因為人體體表的面積最大,所以這種陽氣如果不強大的話,它就不可能「司開闔,肥腠理,衛外而為固」,是從一種生理角度來講的,太陽陽氣的量是最強大的,醫家把它叫做「巨陽」,把它叫做「大陽」,這個陽氣化生於下焦。我們剛才說過的,膀胱在腎陽的溫煦作用下,通過氣化化生陽氣,通過太陽膀胱經和三焦向體表輸布,所以《黃帝內經》才有「三焦者,膀胱也,腠理毫毛其應」的話。太陽的陽氣化生於下焦,陽氣在體表的不斷消耗還需要藉助中焦脾胃攝入的水谷精微來不斷的補充能量,所以我們說太陽的陽氣補充於中焦,太陽陽氣向體表輸布的過程中還需要藉助肺氣的宣發,才能夠均勻的布達於體表,完成它在體表的這種溫養,這種調節體溫,這種防禦外邪的功能,所以我們又說太陽的陽氣宣發於上焦,我們上次課就講到了這裡。我們可能在《中醫基礎》里或者在《黃帝內經》學過這樣的一段話,「衛出下焦,衛出中焦,衛出上焦。」我們現在說太陽的陽氣化生於下焦,補充於中焦,宣發於上焦。太陽的陽氣和我們在《中醫基礎》里說的那個衛氣是什麼關係?應當說,太陽陽氣輸佈於體表就是衛氣,所以古代醫家說「太陽主表而統營衛」。它的陽氣輸佈於體表,在體表的陽氣又叫衛氣,所以說太陽主表而統營衛,當體表的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那你當然把它叫做太陽病。這是我們上次課所講的內容。下面在太陽概說的第四個問題,我們談一談太陽病的證候分類和治法。從太陽病的證候分類來說,總體上我們分了三大類,一類是本證,一類是變證,一類是類證。所謂本證是發生在太陽經脈,發生在太陽所主的體表,發生在太陽膀胱腑的本經、本腑的病變,我們把它叫做本證。當然這個本證這個詞,也不是張仲景的命名,而是後代醫家給它說的。變證是太陽病誤治或者失治以後,使臨床證候發生了異常變化,而新變化的證候又不屬於六經病的,不能用六經的名稱來命名的,就把它叫做變證,這人變證是由於太陽病失治或者誤治而來的,我們把它叫做太陽病的變證。還有類證,它屬於雜病,是在這種病的病程中,有些癥狀類似於太陽病,所以也列在太陽病篇,便於和太陽的本證相鑒別。就太陽本證來說,有邪氣偏於淺表的,有邪氣偏於內髒的。邪氣偏於淺表的我們習慣把它叫做太陽表證,又因經脈循行於淺表,所以醫家也把它叫做太陽經證。這裡所說的「經」不是專門指經脈,而是指淺表的意思,和這個臟、這個腑相對而言的。對於說是太陽表證也罷,後世醫家把它叫做太陽經證也罷,基本上可以分兩大類,一類是有汗的,一類是無汗的。因為太陽主表而統營衛,它是管理汗孔開合、調節體溫的,所以太陽被風寒邪氣所傷,它管理汗孔開合這種功能受到了影響,有的時候汗了開而不合就表現為有汗,有的時候汗了閉而不開,就表現為無汗。有汗的把它叫做太陽中風證,無汗的把它叫做太陽傷寒證。太陽中風在治療上用桂枝湯,桂枝湯這張方子我們在學《中藥學》的時候,學《方劑學》的時候,都學到過。那麼無汗的就用麻黃湯,太陽表證就是這麼簡單。可是在《傷寒論》原文中還涉及到和桂枝湯、和麻黃湯有關的許多東西,這些東西就是與這兩個方子有關的其它適應證。這兩張方子除了治療太陽傷寒以外,其它還可以治療什麼證候。在太陽病篇有許多這樣的其他適應證的條文。除此之外還有這兩個方子的使用禁忌證,在什麼情況下不可以用,還有這兩個方子的加減應用舉例,就是加減方證。這樣的話就把文章給鋪開了,所以它由簡單的兩個證候引出了兩個方子,由這兩個方子引出了這兩個方子的其他適應證、使用禁忌證和加減應用舉例,文章就展開了。有汗的用桂枝湯,不可以用麻黃湯。有汗不可用麻黃,無汗用麻黃湯,不可以用桂枝湯,無汗不可用桂枝,似乎中風和傷寒之間,桂枝湯和麻黃湯之間有明顯的界限可分,而不可以混淆。可是當我們在臨床上遇到另外一種情況,這個病的病程時間已經很長了,營衛之氣已經有所不足,而在表又有輕度的寒邪閉郁,你說這個時候用麻黃湯吧,營衛之氣已經有所不足,而閉郁的這種邪氣又不太重,用麻黃湯覺得發汗太過頭。用桂枝湯吧,桂枝湯是個辛甘溫的方劑,發汗力弱,又怕不能夠把在表的閉郁的寒邪發越出去,所以單用桂枝湯也不合適,單用麻黃湯也不合適,因此張仲景就創立了麻桂合方,像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這三張方子,前兩個純粹是麻黃湯和桂枝湯的合方,用於表有小寒不解,營衛之氣已經有所不足,而後一個方子是表有小寒不解,內有陽郁化熱,證候又不如大青龍湯證那樣嚴重。這三張方子我們後世醫家把它叫做小汗方。這都屬於太陽表證的範疇。當太陽表邪不解,邪氣循經入里的時候,就可以出現膀胱的腑證,因為經脈和臟腑都是相聯繫的,經脈既是氣血運行的通道,也是病邪傳播的通道,還是治療信息傳達的通道,所以當太陽經表有邪,邪氣不解,就可以循經入里,邪氣進入膀胱之後,可以出現氣分證,也可以出現血分證,出現氣分證就是氣化不利,就形成了太陽蓄水證。太陽蓄水,膀胱氣化失司,廢水的排出功能發生了障礙,就可以出現小便不利、小便少津液不能夠化生,津液不能夠輸布上承,在上面就出現了口渴、消渴、渴欲飲水這樣的津液缺乏的證候。水蓄下焦,阻遏下焦氣機,病人就有少腹苦裡急的這種感覺,同時,這種證候是從太陽表證邪氣循經入里而來的,如果還有太陽表邪不解的話,還可以有脈浮,或者說脈浮數,身微熱這樣的一個表證,這種證候叫做太陽蓄水證,治療用五苓散,外疏內利,表裡兩解。這是太陽腑證的第一個證候。太陽腑證的第二個證候是血分證,是太陽表邪循經入腑化熱,熱和血結於下焦,大家說了,膀胱是水府,哪有什麼血?膀胱壁不是有血液的循環嗎,整個泌尿系統不是有血液的供應嗎,所以蓄血證它是整個泌尿系統的血液循環、微循環的障礙。所以血和熱結於下焦,病人就在少腹部表現了或者少腹急結或者少腹硬滿這樣一組證候。又由於太陽膀胱經的經別散佈於心,所以當下焦血熱瘀結,瘀熱邪氣循經上擾心神的時候,可以出現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出現如狂,或者發狂這樣的精神癥狀。治療就根據瘀血的輕和重來分別選用桃核承氣湯、抵當湯或者抵當丸。比方說,熱重的,熱勢也比較急的,瘀血也剛剛形成的,在治療上應當以瀉熱為主,化瘀為輔,那就用桃核承氣湯,以瀉熱為主,如果瘀血凝結的程度比較重,瘀血的病勢也比較急,而熱邪已經收斂,這個時候就用抵當湯,以破血逐瘀為主。如果瘀熱互結,瘀血雖然已經成形,但是瘀血的病勢去非常和緩,熱邪雖然有,但是熱勢卻非常輕微,這個時候我們就用抵當丸化瘀緩消。所以上述我們講的表證有腑證,它的病位都在太陽經和腑,或者說在太陽所主的肌表,因此都屬於本證的範疇。至於太陽病篇的變證,我們剛才提到過了,太陽失治或者誤治以後,證候發生了變化,而新變化的證候又不屬於六經病的,我們把它叫做太陽變證。太陽變證的類型或寒、或熱、或虛、或實、或者在臟、或者在腑,或者在胸腹腔,變化多端,對於這類的證候怎麼治療?那就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並沒有什麼具體的、確定的、固定的治法。所以在《傷寒論》的第16條里,對變證的治則提出了「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基本原則。這個原則我們在講原文的時候都會給大家講。至於太陽病篇的太陽類證,它舉了什麼懸飲的例子,痰濁郁阻胸膈的例子,在這些病的病程中,有些表現類似於太陽表證,放在這裡便於和太陽病作鑒別。這樣的話,我們把太陽病的大概情況就介紹完了,下面我們講具體的原文。我們這次用的教材是五版教材,我們雖然是用五版教材,但是我們主要是用五版教材中的原文,我們並不是講教材中後面的講解。打開講義第9頁,我們首先看太陽病的綱要,第9頁第一行,「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1)」後面有個小括弧寫了個「1」,那麼小括弧寫這個「1」是個什麼樣的序列號呢?是按照趙開美《翻刻宋版傷寒論》「辨太陽病脈並治上」的第一個條文,不過我應當說明的是趙開美《翻刻宋版傷寒論》原書上並沒有序列號,後人為了學習方便,把趙開美《翻刻宋版傷寒論》的條文按照原來的那個序列,編了1、2、3、……,一直編到398條。我們的講義是打亂原文的次序,重新歸類編排的,為了使大家知道這個條文在趙開美《翻刻宋版傷寒論》原書中的次序,所以後再用個小括弧標上它的號碼,這號碼就是這麼來的。「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作為太陽病篇的第一條,它以「某某之為病」這樣的句式來描述,其實「太陽為病」這就是一個完整的主謂片語,指太陽這個系統發生了疾病,把這個「之」字加在這裡,它有什麼意思,什麼作用呢,取消了句子的獨立性,這不引起了下文,必須要說太陽為病以後,得了病以後,它會有什麼要的表現呢?有脈浮,有頭項強痛,有惡寒這樣的臨床癥狀,所以以後每一經的病,我們遇到「某某之為病」的時候,那就提示我們這就是這一經病的提綱。所謂提綱,它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條件,作為一個提綱,說明這經病它的主要證候、主要內容是什麼。比方說太陽病,它的主要證候、主要內容是表證,因此它應當以一個表證的條文作它的提綱,這是一個條件,就是作為一經病的提綱,應當提示這經病的主要證候、主要內容。作為一經病的提綱它應當表述出來主要證候的或者是臨床表現,或者是病機的本質,或者是病變特點。這是不固定的。我們現在還沒有學後面的內容,比方說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作為提綱,它就說明了這是一個表證的臨床特徵,它說明太陽病主要是表證。而作為表證來說,它的主要癥狀應當有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兩條就夠了,它就可以作為一個提綱。以後我們講到其它病的提綱的時候,我們就檢驗檢驗它夠不夠這一經病提綱證的條件。下面我們就具體談談「脈浮」。我們在學《診斷》的時候都知道「輕取即得,舉之有餘,按之少力,如水漂木」,這就是脈浮。它體現了一個什麼樣的病理變化呢?它體現了體表受邪,正氣抗邪於表,氣血浮盛於外。因為脈象是反映人體氣血運行狀態的,當血氣浮盛於外時,這個脈必然應之而浮。所以浮脈主表,在臨床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後世醫家就有一種說法:「有一分浮脈就有一分表」。不過我們應當注意的是這個脈的浮與不浮,應當和這個人的基礎脈象相對照的。比如說有的人他比較胖,皮下脂肪比較厚,平素他的脈,一個很胖的人的脈,你要使勁往下按才能摸得著,他得了表證,正邪抗爭於表,你輕輕地按照摸一般人的摸脈的方法,輕輕一摸,你摸不到,因為他的脂肪太厚了,再往下按的時候摸到了,你不能說他的脈不浮,因為和他生理的脈象相比較,他可能已經浮出來了。而對於一個很瘦的人,皮下脂肪很少的人,你甚至把胳膊放在這,能夠看得見動脈搏動的這種人,他既沒有表證的表現,你一摸他有脈,輕取既得,你就說他是表證,這個就不一定,不一定能夠作為一個診斷依據了,所以脈的浮和不浮,這主要是以他本人的基礎脈象作為參照。相對來說脈浮可以主表,這是一個我們要注意的。另外,浮脈主表,那麼必須是「舉之有餘」,「有餘」就是有力,他提示了正氣能夠抗邪於表,而不是輕取既得,那麼一按呢,就是中空,那就是芤脈那種脈象。或者是呢,輕輕地一摸有,稍稍地一按,一點力量都沒有,那有可能是虛陽外浮,我們都不能把它當作主表的浮脈。另外,這個浮脈主表,在臨床上具有比較廣泛的意義。過去我總覺得就是我年輕的時候,我覺得感冒了之後,脈經取既得這才叫浮脈,實際上表證的意義是非常廣泛的。1976年,唐山地震前夕,當然我們那個時候,並不知道7月份要發笑生地震了,我們那個時候是4月份吧,我和劉渡舟老師帶著我們74級的同學,75級的同學到唐山地區開門辦學,那裡在唐山地區的撫寧縣,然後呢,有一個同學得的是蕁麻疹。蕁麻疹我們現在好多人都讀蕁(xún)麻疹,所以現在國家規定的讀音呢,後來我就問國家的管理語言機構,我說這個字應該讀蕁(qián)麻疹,你們為什麼改成蕁(xún)麻疹?他們說了一句話,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了。這個字原來應當讀成蕁(qián)麻疹,可是現在你聽我們醫生都讀蕁(xún)麻疹,而且病人也都讀蕁(xún)麻疹,那麼既然這麼多人都來走這條路,所以我們就規定讀蕁(xún)麻疹是對的,讀蕁(qián)麻疹倒有點心虛了。我們這個同學得的是蕁麻疹,每天晚上癢得一夜一夜睡不著覺,開始找我看,我就用一般的涼血的、燥濕的、袪風的、止癢的,吃了三天葯,這小夥子還是一夜一夜睡不著覺,到了晚上就癢。因為我和劉老師住一個房間,然後這個小夥子又去找我了,說老師,吃了您三付葯了還是不好。我說讓老師給看看。讓劉老師給他摸脈,劉老師給他摸脈,摸完脈之後問我說,你說這是什麼脈象呀?我說,這小夥子瘦,這個脈輕輕地一摸就摸到了。他說,什麼輕輕地一摸就摸到了,你說它是不是浮脈?我說老師,他沒得感冒,能說他是浮脈嗎?脈輕輕地一摸就摸到了。他說,沒有得感冒就沒有浮脈了?這個小夥子什麼地方癢呀?我說皮膚癢呀。他說皮膚是表還是里呀。我說皮膚當然是表啊,不是里啊。既然皮膚癢這是表,你承認,脈又輕取既得,當然是表證呀。我說老師這是表證呀?他說是呀。我說,那怎麼辦呀?表證就該發汗啊。我說這個病要發汗呀?他說是啊。我說那用什麼方子呀?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傷寒論》的方子,濕熱在表。好,開了麻黃連軺(yáo)赤小豆湯以後,我寫方子問老師藥量,你把葯拿過來之後,白天不用吃的,每天晚上臨睡覺之前,你吃上之後多喝一點熱水,蓋上被子發汗,連發三天汗。治蕁麻疹我還沒有採取這種方法。連發了三天汗,這小夥子蕁麻疹不起了,那個地方洗澡也困難,後來我發現他身上脫了好多屑,蕁麻疹就好了,這個小夥子現在在一個部隊醫院工作,因為他當時就是軍人。唐山地震以後,我們回到了北京。有一天,協和醫院的一個我們中醫學院的畢業生給我打電話說郝老師,我們兒科住著一個小兒腎炎的病人,這個化驗的尿的指標總是不能改善,時間也比較長,我們用西醫的手段,似乎看不到很快見效的希望,能不能找中醫來看看。我說你們協和醫院咱們祝老就是你們醫院的啊,他說祝老現在在日本。我說你們想找誰看。他說我們想找劉老師看看。那我就陪著劉老去了。孩子呢,頭面水腫,尿的化驗很糟糕。老師摸脈,摸完了,我也摸,老師問我什麼脈。我說,他的脈輕輕地一摸就摸到了。他說輕取既得,就是浮脈。我說老師,浮脈怎麼辦?浮脈發汗呀。我說他沒有感冒呀。他說你看看他,頭面腫,脈輕取既得,頭面不是表嗎,上半身腫者發其汗嘛,浮又腫。我說老師用什麼方子?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啊。我說發幾天汗?他那個時間髮長點,發七天汗。你看,這個人發七天汗。後來,我聽協和醫院的大夫給我打電話說,從發了這七天汗以後,這個孩子頭面水腫逐漸逐漸消了,那麼化驗呢,也逐漸逐漸改善了。我記得十幾年前,我在中醫學院院里走著,突然來了一個女孩,很年輕也很漂亮走過來說,十郝大夫,你還認識我嗎?我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你呀。她說你忘了,我就是在協和醫院住院的那個得腎炎的那個小孩,那個時候臉腫得我根本就不認識,是那個樣子,我怎麼也不可能和她現在那種苗條的漂亮的身材聯合起來。我說我怎麼記得住呢。她說您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你和劉教授,我現在在中醫學院參加一個培訓班,我總是想拜訪你們兩個,結果在馬路上就碰到了。我說你現在怎麼樣呀?她說從那回好了之後,我的腎就一直沒有再犯過了,現在我在中國銀行工作。你看,這就是作為一個轉機。又過了一些日子,地壇醫院我的同學給我打電話說,我們這裡有一個黃疸的病人,已經好幾個月了,黃疸不能退。按說不應當這麼長時間。我說你想怎麼辦呀?他說要請劉老來看一看,那我就跟著劉老就去了。這個病人是陽黃,急性黃疸性肝炎,又是大夏天,敞著胸,那個黃的顏色,鮮黃如橘子色,你只要看上一次你會終生不忘,那種黃就是黃如蠟染。對於一個傳染病我總是膽怯。劉老師說你摸摸脈,摸摸脈。我就大著膽子摸摸脈。膜完脈了,回到醫生辦公室,老師說脈怎麼樣啊。我說這脈有點浮,那脈浮怎麼辦呀?我說他現在是黃疸性肝炎,濕熱在里,沒有表證,你說他身上癢不癢呀。我說他身上癢。他說身癢、脈浮,這就是表證,我想他是黃疸性肝炎,膽鹽沉積在皮膚,刺激那個神經末梢,他當然身上癢了。可老師就把這種身上癢就把這種脈浮當作了表證來看待。那麼我說老師怎麼治療?他說你會治療啊。我說我會了,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老師說,啊,這才學會,所以我學會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用三遍,老師經常說,你的悟性夠差的。其實這麼個人,也就是用這張方子發了7天汗,從此黃疸指數一天比一天低,一天比一天低。當時那個病人是北京園林局的一個幹部,據說這個人前幾年還在世。所以脈浮主表在臨床上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我們不要認為只是感冒才叫表。皮膚病、皮膚的過敏、身上瘙癢,甚至包括一些牛皮癬,我們都可以,只要脈浮,都可以用解表的方法來治療。所以脈浮主表是泛指表證而言,並不能夠限定在它就是太陽表證。光是脈浮,那可能是太陽表證。它是表證,它都是脈浮的。所以要想診斷為太陽表證比較有第二個癥狀,頭項強痛。那麼頭項強痛就是「頭痛項強」的意思。「頭痛」主要是後頭部疼痛。「項強」主要是後項部拘緊不柔和。後頭和後項部是太陽經脈所過,那麼這是太陽經脈受邪,經氣不利的一種表現。因此,這個癥狀,才是診斷太陽病的一個定位性癥狀。沒有頭項項痛,你不能夠診斷為太陽證。比如說這個人有脈浮,有偏頭疼,有耳聾,有目赤,脈輕取即得,帶有弦象,這個時候你可能診斷為少陽經脈受邪,診斷為少陽頭痛。如果這個人是腦門疼,目痛鼻干,滿臉通紅,脈輕取就得,那是陽明經受邪。那是陽明經的表證。所以只有頭項強痛兼有脈浮的,我們才知道是太陽經脈受邪,這才可以診斷為太陽表證。最後一個癥狀「而惡寒」。這個「而」是一個連詞,但它不是一個表並列的,而是表層進的,它是一個進層連詞。我們在翻譯成現在漢語的時候,就應當這樣翻譯:太陽之為病,脈浮,頭痛項強,而且一定會見到惡寒。它有「而且一定」的意思,而且一定會見到惡寒。因為太陽表證是風寒邪氣傷人體陽氣的證候,那麼體表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陽氣不足,溫煦肌膚的功能失司,所以他自然就感到怕冷。太陽陽氣有什麼功能呀?溫養肌膚,現在太陽的陽氣被風寒邪氣所傷,溫養肌膚的功能不足了,當然,第一個信號,人體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怕冷,惡寒就是怕冷,所以後世醫家認為:「有一分惡寒就有一分表」。但是當腎陽不足,表陽失助的時候,那個時候真正的是表陽虛,他也可以有惡寒,所以這個惡寒是外寒傷表陽呢,還是里陽虛導致的表陽不足呢?那一定要結合脈象來看,脈浮的這肯定是外寒傷表陽,所以只有這三個證結合起來。「浮」提示邪在表,「頭項強痛」提示邪在太陽經,「惡寒」提示了外來風寒邪氣傷了太陽的陽氣,只有這三個癥狀結合起來,我們才可以判斷這就是太陽表證。因此作為太陽表證來說,這三個癥狀都應該具備,缺一不可。單獨一個都不能夠診斷為太陽表證。之所以把它作為提綱,首先,它體現了太陽病的主要證候是表證其次,它體現了太陽病的表證應當以脈浮,頭項強痛和惡寒為主要臨床特徵,符合這兩個條件,所以可以把它作為太陽病的提綱。我們應當特別提醒大家的是,作為一經病的提綱,它只是說這一經病的主要證候,你比方說,太陽病它還有腑證,還有變證,還有類證,這個提綱就不能夠包括它的非主要證候,像腑證,像變證。它主要是代表了、包括了它的主要證候——表證。當然對於太陽病來說,寒邪傷表以後人體的陽氣奮起抗邪,陽氣出現病理性的亢奮,病證呢會出現發熱,所以對於太陽病,在它的整個病程中,它一定會有發熱的。後世醫家說,作為太陽病的提綱還缺少發熱,沒有發熱怎麼能說是太陽病呢?實際上因為太陽病的發熱有的可以先出現。因此在提綱裡頭就不再提它了。有這三個癥狀,只要脈浮,也提示正氣可以抗邪於表,這就可以作為太陽病的提綱了。由於人體的體質有不同,也由於感受邪氣的性質有差別,所以太陽病就可以有不同的分類,下面我們就看太陽病的分類提綱。第9頁的第2條,「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首先確定了病位在太陽這個太陽病,那麼這個發熱,他把「發熱」放在前面,說明這個證候——發熱是先出現的,病機是風陽傷衛陽,風邪和陽邪相比較,風為陽邪,引發衛陽出現了病理性的亢奮。陽氣是什麼呀?陽氣是含有熱能的,能夠釋放出熱量的細微物質。那麼衛陽出現了病理性的亢奮,人當然就要發熱。風陽傷衛陽,兩陽相爭,引發衛陽出現了病理性的亢奮,就發熱,所以就出現了發熱的這個癥狀。張仲景又把衛陽因為抗邪而出現這個病理性的亢奮,叫做衛強。我們應當注意的是這個衛強,並不是衛氣的真正的強盛,而是指的衛氣的一種病理性的亢奮。第二種癥狀就是汗出,為什麼會有汗出呀?是因為風陽傷衛陽,衛外失司,再加上風性主疏泄,疏泄就是疏通排泄。我們洗衣服的時候,如果這個衣服沒有拿洗衣機來甩干,我們掛在房間里,如果房間的窗戶開著,有對流,那麼空氣是流通的,這個衣服幹得就快一些。如果這個房間的門窗是緊閉的,沒有空氣的對流,這個衣服就幹得慢一些。所以,所謂風主疏泄,就是說風主疏通排泄,容易使物體,包括人體的津液蒸發。風邪傷衛陽,衛外失司,再加上風邪有蒸發津液的作用,使津液蒸發於體表,這就變為汗,所以這就是汗出的病機。汗出的病機應當從兩個方面來說,一個是風陽傷衛陽,衛外失司;第二個是風主疏泄,使營陰外泄面為汗。我們說,在前面講《傷寒論》的學習方法的時候,要對第一個癥狀的病機都能夠了解,理解它的病機,那麼在治療上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對於太陽中風來說,具有特徵性的癥狀就是這個汗出,所以我們對汗出的這個病機要特別的關注。第三個癥狀是「惡風」。其實惡風秋惡寒,病人的感覺都是怕冷。那麼怕冷到什麼程度我們在病歷上寫惡寒,怕冷到什麼程度我們寫惡風呢?深居密室,把門窗都關起來,加衣覆被,穿很厚的衣服,蓋很厚的被子,仍然怕冷不減的,我們一般都寫惡寒。所以惡寒是怕冷的重證。那麼「當風則惡,無風則緩的,我們一般就認為這就是惡風。有空氣的流動,他就感到冷,沒有空氣的流動,他就不感到冷的我們就把它叫做惡風。所以惡風和惡寒都是怕冷。病人主訴都是怕冷,只不過是怕冷輕和重的差別、程度的差別。我們今天在寫病歷的時候,區分比較嚴格。但是我們應當提醒大家的是,在《傷寒論》里,惡風和惡寒這兩個詞常常混著用的,它區別不是太嚴格的。對於太陽傷寒表實證來說,該用惡寒的,他有時候也用惡風。對於桂枝湯的適應證,該用惡風的,他有的時候也用惡寒,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應當注意。為什麼會有惡風寒這樣的臨床癥狀?我們前面已經提到了,這主要是風寒邪氣傷人表陽,表陽被傷,溫煦失司所造成的,所以它有怕冷的這個特徵。最後一個癥狀,「脈緩」。這一條是在「太陽病」這三個字的前提下講的脈緩,它應當包括第一條「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三個癥狀。因此,這裡的脈緩應當是脈浮緩。脈浮主主邪在表,主正邪相爭於體表,氣血浮盛於外。這個緩,不是指的脈搏的節律快和慢,而是指的脈博的形態鬆弛柔軟,指的柔軟。這是和和太陽傷寒表實證那個寒主收引,血管緊張度高,所出現的緊脈相對而言的。因為太陽中風證它有發熱,有發熱脈搏就快,所以這個緩不是指的脈搏的節律的快慢,指的是血管鬆弛、柔軟。為什麼鬆弛柔軟,一個是說明它沒有寒邪,再一個說明它汗出傷營。因為汗是陰血所化,汗出傷營,傷了陰血中的津液,那麼營氣不足,所以這個血管按下去就是鬆弛的,就是柔軟的。所以張仲景呢就把有汗出,營氣被傷,脈搏鬆弛柔軟叫營弱。所以衛強營弱,營衛失和,我們可以看成是太陽中風證的基本病機。風邪襲表、衛強營弱、營衛失和,這就是太陽中風證的基本病機,所以仲景就把它命名為中風。「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這就叫中風,那麼這個中風的證候當然和後世醫家所說的那麼腦血管意外所導致的突然出現的偏癱那個中風是兩回事。這個中風指的是一種表證。好,我們這節課講了太陽病的提綱,講了太陽中風的提綱。我們休息一會兒再接著講。第08講太陽病的分類提綱大家好,我們上課。上節課我們談了太陽病的提綱,談了太陽病分類提綱的太陽中風證。那麼「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我們把它作為整個太陽病的提綱,因為這三個癥狀同時出現,它提示了太陽肌表受邪所表現的臨床特徵,它提示了太陽病主要是表證,所以我們把它作為太陽病的提綱。以後只要見到「太陽病」這三個字,它都應該包括脈浮,頭項強痛和惡寒這三個臨床癥狀。由於人體的體質有不同,也由於感受邪氣的性質有差異,所以對於太陽病來說就可能出現了不同的類型。我們上次課談到了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我們分析了它的每一個癥狀的病機,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太陽中風證的病因、病機是風邪襲表,衛強營弱,營衛失和。我們今天接著講太陽病的分類的第二個證候-太陽傷寒。原文第3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太陽傷寒是寒邪傷表陽的證候。寒是陰邪,它最容易傷陽氣,所以寒傷陽氣傷得最重,肌表陽氣――太陽的陽氣被傷,溫煦失司,所以惡寒這個癥狀必然最先出現,而且也最重,所以原文說「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強調了惡寒這個癥狀先出現。那麼什麼叫「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就是有的病人,「或」就是「有的」,有的病人找你看病的時候,已經出現了發熱,有的病人找你看病的時候,還沒有出現發熱,這是怎麼回事兒?這是因為太陽傷寒的發熱是寒邪閉郁陽氣,陽氣鬱積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夠表現為發熱。它不像中風,中風呢,風為陽邪,善行而數變,風邪傷衛陽,很快就引發衛陽出現了一種病理性的亢奮,這就像我們洗熱水澡、溫水澡,一洗我們身上就暖和了,你要洗冷水澡時候,常常趕緊沖啊,沖完了之後把身上擦了一大遍,過了一會兒才覺得身上暖和。所以太陽傷寒寒邪傷表以後,陽氣鬱積到一定程度後才可以表現為發熱,因此這個發熱出現的時間有的人就早一些,有的人就晚一些。但是對於太陽傷寒證來說,遲早是要出現發熱的。如果自始至終這個病就不出現發熱的話,那就不能夠診斷為太陽傷寒,那就要考慮這可能是少陰傷寒。下面這個癥狀「體痛」,這個體痛在第35條描述的更多,「頭痛,身痛,腰痛,骨節疼痛」,也就是說全身肌肉,全身關節還有包括太陽經脈循行的部位都出現了疼痛的表現,這是太陽傷寒證的一個特徵性的癥狀。這主要提示了寒邪傷表,因為寒是主收引的,寒是主疼痛的,那麼寒邪傷表使肌膚的氣血澀滯,不通它就痛,另外使肌膚、骨節的筋脈拘攣,拘攣它也痛。寒傷肌表使肌膚的氣血澀滯,筋脈拘攣,所有就出現了那麼多疼痛的癥狀。我們說太陽中風證的特徵性癥狀之一是汗出,我們要掌握太陽中風證汗出的病機,那麼太陽傷寒證突出的癥狀之一是身體痛,我們要掌握太陽傷寒體痛的病機。下一個癥狀「嘔逆」。「嘔逆」是胃氣上逆的表現,那麼這個「嘔逆」是不是寒邪傷胃胃氣上逆呢?如果是寒邪傷胃的話,我們在治療太陽傷寒的過程中,應當不應當加溫胃降逆止嘔的葯呢?應當說這不是寒邪傷胃,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我們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當體表受邪後,正氣就要抗邪於表,然後它就不能顧護於里,這個時候常常會出現里氣升降失調,從臨床表現來看可以是最輕的(出現)食欲不振,一般得了感冒後,吃飯不像平常那麼有味道,那麼有滋味,吃的少了,這是正氣抗邪於表,在里的消化機能低下的一種表現。也有可能出現嘔逆,還有可能出現下利,還有可能出現不大便,這是不同體質的人他的表現不一樣。容易導致胃氣上逆的,它就出現嘔逆,容易導致脾氣不能升清的就可以出現下利。有的人得了表證後,正氣抗邪於表,整個胃腸機能薄弱,胃腸不蠕動,那可能二天、三天、四天,得了感冒之後三天、四天不大便,這也是可能的。所以從食欲不振到不大便,從嘔逆到下利,這都可能是在外感病的病程中所導致的里氣升降失調的一種反應,但是它們絕不是邪氣已經內入胃腸。有一次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她的三歲的兒子找我看病,這個孩子發燒一個禮拜,高燒不退,是在冬天,給孩子包得很多,進到診室之後,就把包著(孩子)的布包一打開,唉呦,這孩子放的屁特臭,在冬天我們屋子裡窗戶關得很嚴實,學生在那兒直煽(臭氣),(憑這個)我就是知道這孩子肯定是有停食了。我說你這孩子怎麼回事啊,她說大夫我這孩子感冒了,開始高燒。然後我就想這個孩子感冒了發高燒,一定要增強抵抗力啊,才能使孩子恢復得快啊,我就給他燉元魚湯,燉烏雞湯,沒想到越喝燒越高,吃了好多西藥也不好,您來看看他是怎麼回事?高燒不退,舌紅苔黃膩,而且還怕冷包那麼厚,我就給他在病歷上寫「著涼停食」,方子呢,外散表寒,內化食滯,我說就開兩付葯,吃完了大體燒就能退,回去之後果然是這樣,吃了一付葯後燒就退了。過了三個月後這個媽媽又帶著這個孩子來了,這已經是春天了,她說我們孩子又發燒了,這一次呢幼兒園其他孩子都沒有感冒,就我們孩子感冒,又是發高燒不退,我說這次是怎麼回事啊?她說,大夫,我為什麼來找你啊,上次就是吃了你那兩付葯後,我這孩子不僅發燒退了,(而且)食慾還特別好。你想我用了內化食滯的葯(食慾當然會好轉),感冒好了之後,這孩子的胃腸功能恢復很快,然後他的食慾特別好,他吃的特別多,我就每天給他吃,所以媽媽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吃點。沒想到現在我們幼兒園其他孩子都還沒有感冒,就是那天溫度稍稍降了一點點,我給他穿得少了一點點,結果我們的孩子就高燒不退。我就給他寫病歷,「停食著涼」,方葯呢還是開外散表寒,內化食滯的葯,這個媽媽拿著這個方子就走了。過了一會兒,她怎麼又回來了,還沒有去拿葯呢?她說,大夫啊,我看了您寫的這個病歷和您開的這個方子,三個月前您寫的是「著涼停食」,那(用的)也是這幾個葯,那麼現在呢,您寫的是「停食著涼」,用的也是這幾個葯,您兩次的診斷不一樣。我說怎麼不一樣,(她說)一個「著涼停食」,一個「停食著涼」,可不診斷不一樣,怎麼用的葯都是一樣的啊?我說你還適合學醫啊,你怎麼這麼細心。我這個時候就給她講了,我說,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說第一次你知道你那孩子為什麼感冒了高燒不退呢?感冒了以後,正氣抗邪於表,里氣相對的就不足,消化能力它就低下,這個時候應當飲食清淡,(你不能這樣想)你想要增加抵抗力,你又是燉元魚湯,又是燉烏雞湯,這樣的話,孩子就消化不良,這人體的正氣是顧得著在表抗表邪啊,還是顧得著在里消化飲食啊?所以兩頭顧不著,著涼導致的停食,內外把正氣都牽扯住了,所以這孩子就高燒不退,我說第一次是不是這樣?她說,對,第一次是這樣。我說你第二次呢,孩子食慾好,你應當保證他三分飢,七分飽就可以了,孩子要多少你就給他多少,你先導致他的停食,停食了之後,正氣趨向於體內來消化這些飲食,他的表氣就不足,所以還沒有什麼風吹草動,幼兒園的孩子其他都沒有得感冒,你的孩子最先得。她說,對對對,我覺得給他吃得很好,孩子的體重也長得很快,個子長得也很快,他怎麼倒先感冒了啊。我說先飲食停滯,正氣趨向於體內來消化這些飲食,體表的正氣就不足,所以這叫停食而後著涼。她一聽(覺得)挺有道理,說那我今後帶孩子怎麼辦啊?我說,今後你要保證這孩子三分寒,七分暖,三分飢,七分飽,這樣養的孩子就少得病。所以我們這裡的嘔逆,不是風寒邪氣直接侵犯胃腸,而是正氣抗邪於表,不能顧護於里得一種表現。在臨床上可以有這麼四種情況(食欲不振、嘔逆、下利、不大便),都屬於這種病機,因此嘔逆不是太陽傷寒的一個主證,而是一個副證或者說一個兼證。「脈陰陽俱緊」,這個陽脈指的是寸脈,這個陰脈指的是尺脈。實際上陰陽指的是寸關尺三部脈,它在太陽病的前提下講緊,那就應當是說寸關尺三部脈都浮緊。緊主寒邪盛,因為寒是主收引的,寒傷肌表,使肌膚的氣血澀滯、筋脈拘攣,血管也屬於筋脈之一啊,那麼血管拘攣,緊張度增高,所以脈摸起來就是緊張度很高的,所以緊主寒邪盛,浮主邪在表。以後我們學習了(後面的內容)之後就會知道,在《傷寒論》中出現脈陰陽俱緊的有兩個證候,一個是太陽病,太陽傷寒,一個是少陰病,少陰傷寒。當寒邪盛傷少陰里陽的時候,也可以出現脈陰陽俱緊,只不過少陰病的脈陰陽俱緊是寸關尺三部脈都沉緊,而太陽病的脈陰陽俱緊是寸關尺三部脈都浮緊。為什麼特彆強調寸關尺三部脈都浮緊呢?如果只是寸脈浮緊、關脈浮緊,而尺脈不浮緊的話,比方說尺脈沉,那可能伴有少陰的里陽虛,所以如果要想診斷為單純的、典型的太陽傷寒表實證的話,一定是寸關尺三部脈都浮緊。上述的證候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是個寒邪閉表、衛閉營郁的證候。衛閉,衛陽被閉郁,它的臨床特徵,一個是衛郁以後出現的發熱,一個是衛閉以後表現的無汗。在這一條里沒有提無汗這個癥狀,而在第35條里提到了「無汗而喘」,這叫詳於後而略於前,在《傷寒論》中經常有這種情況,或者詳於前而略於後,或者詳於後而略於前。所以我們在讀《傷寒論》的時候,常常要前後對比,相互補充,甚至還要從無字句處來探求它的含義。以後我會提到的從無字句處,它文字表面並沒有寫出這個主證來,但是從它的字裡行間,從它的鑒別比較,你可以體會出它的主證。它在這裡並沒有用文字直接寫出來,我們以後會學到桂枝二越婢一湯,它的主證有心煩,它的原文里並沒有,但是在它在字裡行間里,它和少陰病相鑒別,我們就知道它的主證有心煩,所以這一條雖然沒有提到無汗,但是它有衛陽閉郁的特徵,所以他是無汗的,發熱無汗時衛閉,身痛是營郁的表現,所以太陽傷寒的病機是衛閉營郁。當然這個無汗既是衛閉的表現也是營郁的特徵,營陰鬱滯的特徵。我們以上講了太陽病的中風和傷寒兩個主要證候,那麼從病機分析的角度我們是從風邪、寒邪的性質來分析它的病機的。但是中醫對病因的認識,中醫有這麼一段名言,說「外邪感人,受本難知」,它沒有發病時候,你不知道感受的什麼邪氣,「因發知受,發則可辨」,西醫對病因的認識,比方說他所說的結核桿菌,他在實驗室里可以找得到,可以培養它,它所說的大腸桿菌、鏈球菌在沒有感染人而發病的時候,它都可以在實驗室里找到。中醫不行,說你拿風邪來給我看看,自然界的風就是風邪嗎?這是正常的氣候,所以人不感受邪氣,或者是人不發病的時候,我們很難判斷他受的是什麼邪氣,這就是「外邪感人,受本難知」,「因發知受,發則可辨」,但事實上人一旦發病出現癥狀之後,他說表現的這組癥狀就不僅僅是致病因素所決定的,最主要的是(由)機體的反應能力、機體的反應狀態來決定的,所以我們所說的風也罷,寒也罷,中風也罷,傷寒也罷,主要是這個人平素體質偏於衛陽不足的他得病就容易多汗,容易得中風。如果這個病人平素體質衛陽偏盛的,相對來說偏盛的,他得了病之後就容易寒邪閉表,就容易得傷寒,體質因素不一樣。有一年,我記得是前年還是大前年得冬天,北京流感流行,流感流行呢,我們東直門醫院根據流感的特徵做了協定處方,然後在一樓大廳里排了一排桌子,因為流感病人非常多,我們預先加班加點地把這個協定處方的葯煮好了,病人一來,每個人就給幾袋子煮好的葯,所以我們一個月的利潤大概就超過了半年的利潤。有一天,也就是在那次流感流行的時候,一對年輕夫婦找我看病,發燒大概接近一個星期了。這兩個人也是得的流感,開始吃了兩天西藥不退燒,然後就到我們東直門醫院拿那個協定處方吃了,還是不退燒。找我看病的時候,這個女的快言快語,她說,大夫我是可以報銷的,他是不可以報銷的,你開中藥的話你就開我一個人的名字,把計量加的大大的,然後我們回去呢省事,兩個人的葯一鍋煮,我喝一碗,他喝一碗。我這個時候並沒有理她,我在問這兩個人的具體癥狀,看這兩個人(具體的)脈象。看完了以後,我說,你得的是風熱外感,你的丈夫得的是風寒外感。她說,不對大夫,不瞞你說,我們倆剛結婚二十天,我們同住一間房,同睡一張床,同吃一鍋飯,他怎麼受的是風寒,我怎麼受的是風熱呀?我們有一些年輕的同學也很奇怪,他們倆所處的環境一樣,怎麼會一個風寒外感,一個風熱外感呢?我給這個女的說,我說你呀,平素是個陰虛火旺的體質,做事風風火火,容易心煩急躁,你的丈夫呢是一個性格內向的,比較沉穩沉靜的人,他平素是一個陽虛寒盛的,經常手腳涼涼的,不好說、不好動的這樣一個性格,這樣一個體質。這個女的說,大夫,你會算命,我說我不是會算命,你看你一進來,只是聽你一個人在說話,你丈夫到現在一句話還沒有說呢,是吧,這一看不就看出來了嗎?所以我說你丈夫平素是一個陽虛的體質,所以得了外邪後呢它就容易化寒,因此,他只要一得感冒,就容易全身疼痛,鼻流清涕,容易沒有汗,他丈夫直點頭。我說你呢,一得感冒就容易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腫痛,她說是,我從小就愛得扁桃腺炎,幾乎每個月都發一次燒。而她的丈夫得的是風寒外感。我說你們倆個體質不一樣,現在的癥狀也不一樣,你看,你是咽喉腫痛,咳嗽吐黃痰,你的丈夫呢是全身疼痛,鼻流清涕,發熱怕冷比你要嚴重得多,我說你們倆個能吃一樣的葯嗎?她說,這樣說來就不能吃一樣的葯了。我說他需要用辛溫解表葯,你需要用辛涼的清解藥,我給你們一人開一副葯,咱們也不要多喝,你們倆個恐怕吃上個一兩次燒就可能退了。我說要是這一付葯退不了燒的話,那麼我明天晚上還有門診,你們找我時候不要挂號。我也是想讓同學看看這個病例,第二天晚上這倆個人高高興興來了,她說,大夫我們這次可不是看病,吃了你的葯一次我們全出了汗,退了燒了。所以我就是說,我們辨風寒,辨風熱並不是根據氣候環境,而是根據這個人的臨床癥狀,而這個人的臨床癥狀實際上包含了他的體質因素,包含了機體對邪氣的反映狀況、反映能力在內,所以中醫的辨證論治,不僅僅是針對外來致病因素,也針對人體內的反應狀況在內,所以它是一種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而不是群體化的治療方案。這兩口子同時用一樣的西藥,這就是群體化的治療方案,同時用一樣的中藥這也是群體化的治療方案,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臨床表現不同,通過辨證開出的方子,這就叫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它的療效最好,應當說它是一種優化的選擇,好,第三條我們就講這麼多。下面我們看第六條,第六條原文比較長,「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溫熱邪氣和風寒邪氣是不同性質的邪氣,溫熱邪氣最容易傷人陰液,所以溫熱邪氣傷人的開始就出現了陰液不足的口渴。溫熱邪氣是陽邪,陽邪傷表,引發衛陽出現病理性的亢奮,所以發熱最先出現,因此這個發熱和太陽中風的發熱病機基本是一樣的,溫熱邪氣傷肌表,人體的陽氣起而抗邪,而導致了衛陽的病理性亢奮,所以發熱這個癥狀最先出現。惡寒這個癥狀是寒邪傷人陽氣,陽氣被傷,溫煦失司的表現。對溫熱邪氣傷人體表的陰液來說,一般不存在陽氣被傷的問題,所以它不惡寒。當然溫熱邪氣常常伴有風邪,溫熱邪氣傷人體表的初起階段,如果夾有風邪的話,也許病人有短暫的、輕度的怕風的感覺。所以這裡說,「發熱而渴,不惡寒,為溫病」,現在我們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太陽病的提綱說:「太陽之為病,頭項強痛而惡寒」,而且我們還說以後凡是遇到「太陽病」這三個字,都應當包含有這三個癥狀。可是現在遇到了「太陽病」這三個字,卻是不惡寒,我們怎麼解釋這個問題?應當說《傷寒論》重點討論的是風寒邪氣傷人陽氣的病變。張仲景儘管看到了溫熱邪氣傷人陰液的證候,比方說「發熱而渴,不惡寒,為溫病」,他看到了這種證候,但對這種證候到底傷得是什麼?應當怎樣去進行辨證分析、辨證論治?那個時候限於時代的緣故還沒有能夠認識清楚,所以他暫時用「太陽病」這個名詞來命名。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完全是一個溫邪上受、首先犯肺的手太陰溫病,用太陽病這三個字就是不合適的。因為體表的陽氣是太陽所主,而體表和上焦的陰液是靠肺來輸布,風寒邪氣傷表陽,把它叫太陽病,完全可以理解,溫熱邪氣上受,傷了肌表的陰液,傷了上焦的陰液,我們就不能把它再叫太陽病,而應當把它叫做肺衛的證候,把它叫做手太陰溫病。這是我們對這段話的解釋,對太陽病這三個字的解釋。下面接著看,「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如果直接從原文來看,我們的講義把風溫看成是溫病誤用辛溫發汗藥以後的變證,但是《傷寒論》的「傷寒例」里,風溫、溫瘧、瘟疫這些病名都是相互並列的,因此我倒覺得風溫就是一個獨立的病名,它不一定是溫病誤用辛溫發汗以後造成的變證,因為風溫它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病名。風溫它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病名的話,我們怎麼理解「若發汗已,身灼熱」呢?也就是說高熱、汗出而熱不退的這種證候,我們就可以把它叫做風溫。如果遇到一個汗後而仍然身灼熱的這種證候就叫風溫。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這句話,既然風溫是一個獨立的病證,所以底下才說「風溫為病」,它的臨床表現是什麼呢?「脈陰陽俱浮」,寸、關、尺三部脈都浮數,這個浮是主熱的。主熱的浮脈和主表的浮脈有什麼不同?主表的浮脈它的病機是肌表有邪,正氣抗邪於表,氣血浮盛於外,在里是相對氣血不足的。我們剛才不是說,正氣抗邪於表,不能顧護於里嗎?在里的氣血是相對不足的,所以它的脈象是輕取即得,重按少力,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如水飄木,這是主表的浮脈。那麼主熱的浮脈呢?是熱盛鼓動氣血,氣血壅盛,血管擴張,所以脈輕輕一摸就摸到了,但是重按滑數有力,這是主熱的浮脈。主熱的這種脈象後世不再把它叫浮,但在《傷寒論》里仍然叫浮。這裡的「脈陰陽俱浮」是里熱盛,鼓動氣血,氣盛血壅,血管擴張而導致的脈輕取即得的一種表現,它應當「陰陽」(即)寸、關、尺三部脈都浮而滑數。自汗出是里熱逼迫津液外越的表現,里有熱機體就要散熱,散熱常常是以汗出的形式,所以這個「自汗出」就是里熱逼迫津液外越。「身重」是熱邪壅滯氣機,人之所以有輕巧靈活的運動,這仰仗於人體的氣機流暢,所以熱邪盛,壅滯氣機,病人翻身都翻不動。你看我們見到一些高熱的病人,非常疲勞地躺在床上,翻身都翻不動,這就是熱邪壅滯氣機的表現。在《傷寒論》中有多處身重的病機,都是熱邪壅滯氣機,底下「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這是熱擾心神,熱盛神昏的主要表現。溫病在傳變過程中,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實際上這裡的「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為後世溫病學家提出「逆傳心包」(規律)的一個依據。這裡雖然講的是《傷寒論》,實際上揭示了逆傳心包這種溫病傳變途徑的一個特徵癥狀。這樣一個證候,你一看脈又滑又數,又有熱盛神昏,你以為是里實熱已成,「若被下者」――如果用瀉下的方法的話,結果出現「小便不利」。這裡的「小便不利」是因為誤下以後,下焦陰傷,化源不足。津液不足,化源不足,當然就小便少。這個小便不利,當然不是指的尿道澀痛,而是指的是尿少。「直視」指的是兩個眼睛獃滯凝滯無神,這是下焦肝腎陰傷的表現。小便不利,小便少是津傷、陰傷,直視是下焦真陰已經耗傷,肝腎陰傷、目睛失養,才出現了兩隻眼睛獃滯凝視無神。「失溲」這個「溲」字就是指的小便,「溲」字在什麼情況下指大便呢?前面必須加一個修飾詞,比方說「後溲」可以指大便,「大溲」可以指大便。如果前面不加「後」字,不加這個「大」字,單說這個「溲」字的話,它就是指的小便。所以這裡的「失溲」,沒有說失大溲,失後溲,它不能包括大便失禁,它只是指的小便失禁。為什麼有的教材,包括我們的五版教材,要把這個溲說成是大小便,就是覺得怎麼前面有小便不利,後面又有小便失禁,這不是矛盾嗎?他想不通。事實上前面的「小便不利」是指的尿少,後面的「失溲」是指的小便失禁,尿儘管很少,只有一點點,也失禁,小便失禁是熱盛神昏,膀胱失約的緣故。這個病在這個程度還達不到大便失禁的這種癥狀,出現不了大便失禁的這種癥狀。所以這一點我們應當把「小便不利」和「失溲」分清楚,「小便不利」是指的尿少,陰液不足,化源枯竭,(雖然)只有這麼一點點尿,也可能出現尿失禁,熱盛神昏嘛。所以這個「溲」絕不是指的大便,我們今天要特別注意,大便失禁常常是臨終的一種表現。「若被火者」,「被火」指的是誤用火療。火療包括哪些療法呢?包括火灸,火針,火熨,火熏,這是傷寒論中涉及到的火療法。火針,古代沒有酒精燈,就拿這個針裹上棉花,棉花蘸上棉油,點燃燒令通赤,再刺到穴位里。漢代的火針從出土文物來看,有的針是很粗的,好像比我們二六自行車輻條細不了多少,你說拿這麼一個針扎人的話,燒令通赤,你說這個人連緊張帶害怕(加上)針刺的這種刺激,他會不會嚇一身汗啊?這一身汗一出,就退了燒了。所以這種火針就具有一種威懾作用,所以張仲景治療詐病怎麼治啊,你比方說家裡有什麼人得了重病了,大夫你去看看吧,結果一到家裡,病人一聽大夫來了,面壁而卧,不理大夫,張仲景就知道,不用問一定是詐病,如果是真病的話,大夫一來,他肯定要跟大夫說話,(不理大夫)這就是詐病。他摸摸脈就說了,這個病很重,非得用火針紮上幾百處,艾灸燒上幾百處就好了。病人一聽,「我沒病!我沒病!」你看用火針也是治療詐病的一種方法。《傷寒論》原文就要這一條,這是火針。火灸,在漢代的灸,常常指的是瘢痕灸,瘢痕灸就是用艾絨,我不知道在座的會不會做,艾葉裡頭有許多纖維素,然後把一大堆艾葉放在木板上搗,搗完以後把艾絨拿過來,把渣滓扔掉,再搗,反覆搗上多遍以後,把艾葉中的纖維素完全去掉了,這個艾絨是軟綿綿的,你捏成什麼形狀就是什麼形狀,就可以把它做成小麥粒那麼大,綠豆粒那麼大的小小的艾炷,不要太大,然後把它放在要灸的穴位上,用(點燃的)香輕輕一碰就把它點著了。你會發現著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被灸的人喊疼,一壓就滅了。沒關係,燒不著手的,把灰輕輕的吹掉,然後再放一個小艾炷,再點,他有嚷疼,快燒到皮膚的時候,你再給他一壓就滅了,那麼再放上第三炷,你會驚奇地發現等它燒完了,病人也沒嚷疼,怎麼回事呢?神經末梢已經燒焦了,他只是感到熱,他不感到疼了,你再放上一個艾炷,再灸。即使是保健灸,也需要灸上七壯,灸上七壯後,局部恐怕是二度以上,或者三度的燙傷,然後留一個大焦痂,這個時候你讓病人吃生蔥、生蒜、生辣椒,吃羊肉、海鮮,讓他發,使焦痂下有許多滲出物,千萬不要把痂給摳掉,不要讓他洗澡,這樣的話,局部有這樣一個創傷,機體就調動全身的力量來修復這個創傷,那麼機體的免疫能力就提高了,也許就借著這個機會治好了其他許多疾病。這個灸法很有意思的,提高免疫機能。大體上這種灸療,可以保證有兩個星期左右的療效,而且有些很疑難的病證,沒準兒就通過幾次瘢痕灸就可以得到徹底的治癒。比方說一些過敏性的疾病,但是這種灸的方法要留下一個終身的瘢痕,所以不要在面部灸,喜歡穿裙子的女孩子也不要在人家的腿部灸,在不暴露的地方灸。我發現現在暴露的地方越來越多,原來你說灸丹田吧,問題不大,可是在大馬路上,你就看得到把丹田都露出來的人。當然我們現在隔物灸,和其他許多灸法的改進,不要再有這種瘢痕了,但是古代這種瘢痕灸也卻是是一種比較好的治療方法。日本有一個長壽村,那個村的村民,到十八歲以後,每年的立春這一天,都在足三里上做瘢痕灸,他們那個村的平均壽命在九十多歲以上,接近100歲,當然這個村的長壽可能和其他許多因素有關,但是用瘢痕灸法,年年都灸一次足三里對提高免疫機能是很有療效的。至於火熏法,從文獻記載來看,有的在地里挖一個大坑,然後放許多木柴,燃燒之後,把大坑周圍的地都烤的很熱,然後鋪上一些植物的葉子,芳香藥物的葉子,再灑上一些水,人躺在上面,上面蓋上被子,這不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桑拿嗎?還有的拿一個大鍋,(鍋里)放上一些芳香的藥物,燒開了之後,放上結實的木板,然後把人放上去,一定要結實,不要讓他漏到鍋裡頭,再蓋上被子。我們今天的發展,桑拿就是火熏方法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火療方法對於沉寒痼冷的疾病,在治療上是有療效的,但是對一個溫熱病來說,那就等於火上加油,以火治火。「微發黃色」,輕的就會出現發黃,這個發黃的病機是熱傷營血,營氣不布。我們正常的人,面色紅潤,而不是那種蒼黃,不是那種萎黃,這是我們的營血能夠輸布的一種表現。火熱內傷營血以後,正常的營氣不能輸布就導致了發黃,所以近來有些人說,這種發黃是溶血性的黃疸,是毒熱破壞了紅血球之後,造成了血紅蛋白釋放入血液中的一種溶血性黃疸,這個只供大家參考,但是我們說這是熱傷營血,營氣不布所造成的發黃。「劇則如驚癇,時瘛瘲」,「瘲」是肢體的伸展,「瘛」是肢體的收引,瘛瘲就是肢體一收一伸,這不就是抽搐嗎?這是熱盛動風的表現,熱盛動風出現了抽搐,就像驚證和癇證一樣,小兒抽搐的病就叫驚證,成年人的抽搐的病叫癇證,抽風的病,小兒曰驚,成人曰癇,就是癲癇,所以嚴重的就出現了熱盛動風,出現了一陣一陣的抽搐,就像兒童的驚風證,成年人的癲癇病一樣,這體現了溫熱邪氣傷人容易發黃,容易動風的特徵。「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我把「「若火熏之」斷到下一句,如果再用火熏的方法,「一逆」,逆者,錯也,誤也,逆字在這裡當錯字,當誤字講。如果一次錯誤,兩次錯誤病人還可以多活幾天,「再逆」,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進行錯誤的治療,「促命期」,你只能縮短病人的生命。也就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錯誤的治療,那就能促進病人的死亡。這一條,在風溫病的一系列錯誤治療的基礎上,出現了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的問題,出現了溫熱邪氣容易下傷肝腎之陰的問題,出現了溫熱病容易發黃的問題,容易動風的問題。因此為後世溫病學家來研究探討溫病學的發病規律,溫病的傳變規律的時候,給予了很多的啟示,所以這第六條就把溫熱病的一些特徵都給描述出來了。我們學傷寒,第六條並不重要,但是學溫病,第六條倒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研究生入學考試,溫病專業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常常把《傷寒論》作為它的專業基礎課。我們出題時常常出《傷寒論》中的和溫病學有關的題目,像第六條這個題在溫病學研究生入學的專業基礎題中就常常出現。上述我們講了太陽病的分類,有太陽中風,太陽傷寒,有太陽溫病,有風溫,我們現在不把它叫太陽溫病,就把它叫溫病和風溫,這是四個證候。這四個證候又有一個共同特徵,都是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的這是太陽中風;惡寒為主,惡寒、發熱、無汗、身疼痛的這是太陽傷寒;發熱而渴不惡寒的這是太陽溫病;高熱、汗出而熱不退者,這是風溫。這四個證候都屬於外感病的初起階段,前兩個屬於風寒外感,後兩個屬於溫熱外感。張仲景把廣義傷寒的風寒和溫熱這兩大類(病證)的臨床表現分得清清楚楚,我們把它看成是太陽病的分類提綱。我們這堂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再見!第09講太陽病病程的時間規律大家好,我們上課。我們上次課的內容,講了太陽病的提綱,講了太陽病的分類。太陽病的提綱原文是說:「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一條列了三個癥狀,其實這三個癥狀,脈浮對診斷表證具有廣泛的臨床意義,頭項強痛是太陽經脈受邪、太陽經氣不利的(表現),是診斷太陽病的定位性癥狀。惡寒呢,可以是表證的共同特徵,也可以是里陽虛的表現。因此要想診斷為太陽風寒表證,這三個條件必須具備,也就是這三個要素的集合,也就是說這三個條件同時符合、同時具備的,我們才可以診斷為太陽風寒表證。這就是提綱證的意義。所以以後,凡是說太陽病,特別是指太陽風寒表證的話,它都應當具備脈浮、頭項強痛和惡寒這樣的臨床特徵。由於人體的體質有不同,感邪的性質有差異,所以在臨床上就出現了外邪傷人的表證階段的不同類型。隨後,《傷寒論》在第2條、第3條、第6條提到了太陽中風、太陽傷寒、太陽溫病和風溫的問題,這四個證候都是表證初起階段的臨床表現,其中中風和傷寒是典型的風寒邪氣傷人陽氣的病變,可以說,它們都屬於六經辨證的太陽病的範圍。至於溫病和風溫,是溫熱邪氣侵襲人體的病變,張仲景在《傷寒論》里把它仍然叫做太陽病。不過第6條的那個太陽病,仲景那個時候是這樣說。後世醫家認為是溫熱邪氣傷人體表的陰液,它就不是風寒邪氣傷人體表的陽氣,(風寒)傷體表陽氣的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太陽病,(溫熱)傷體表陰液的就不應該叫做太陽病了,而應該叫做手太陰溫病。只不過仲景那個時代,對溫熱病傷人陰液的病變的辨證論治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認識。或者說,《傷寒論》現存的本子裡頭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認識,所以那個時候呢,他仍然用太陽病這三個字來說明這一個外感溫熱邪氣的初起的證候。中風、傷寒、溫病、風溫這四個證候都以發熱為主要特徵,都是因為外邪所造成的,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這是太陽中風;惡寒、發熱、無汗、身疼痛的,這是太陽傷寒;發熱而渴、不惡寒的,這是太陽溫病,我們今天就直接把它叫做溫病就可以了;高熱、汗出而熱不退的,這叫做風溫。這四類證候的特徵,我們應當學會區別。今天我們接著講新課。請大家打開講義,第11頁第7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這條的前半段是講病發於陰、病發於陽的問題,這裡的陰和陽,我們歸納一下注家的認識,「病發於陽」有一部分注家認為是三陽,病發於三陽,是陽證,說「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也就是說,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證候應當是陽證,應當是三陽病。確實是太陽病,發熱惡寒同時出現;陽明病,是但熱不寒,或者是熱結在里,表裡俱熱,或者是蒸蒸發熱,或者是日晡所發潮熱,陽明病也是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對於少陽病來說,或者是往來寒熱,或者是頭痛發熱,或者是嘔吐而發熱,也是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所以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是陽證,是三陽的病。那麼陰呢?就是指的三陰,指的陰證。以惡寒為主要特徵而不發熱的,一般來說是三陰的病,是陰證。這樣解釋,這樣理解病發於陰,病發於陽,符合不符合臨床實際情況呢?應當說,臨床確實是這樣。因為發熱和惡寒,是外感病病程中最常見的兩種證候,所以以發熱為主要特徵的是陽證,以惡寒為主要特徵的是陰證。你把握了,辨別出陰陽就把握了辯證的大方向。這個認識,可以說有指導臨床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在有的書里,就把這一條在編排歸類的時候,放到了太陽病篇的最前面,把它作為第一條,就是說六經辯證,分三陰三陽,三陰三陽分證實際就是陰陽分證,因此把「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放為第一條,是辨陰陽的總綱。《金匱玉函經》也是把它放在第一條的,可是問題是這個認識和後面這句話結合起來的話,「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發於陽,是陽證,要七天才能好,如果是陰證的話,六天就可以好,這和臨床的實際不相符合,因為陰證是真陽衰微的證候居多,常常是不去治療的話,它很難自愈,怎麼發於陰六天就可以好呢?所以如果和後面的話結合起來的話,那麼人們就對剛才的認識產生了動搖,於是乎就出現了第二種認識:「發於陽是發於太陽,發於陰是發於少陰」。「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太陽病確實是發熱惡寒同見,發於陽就是發於太陽,符合臨床實際,符合《傷寒論》對於太陽病的認識;「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少陰病,特別是少陰寒化證,在它的早期階段,沒有發熱,只有畏寒踡卧,手足逆冷,下利清谷,脈微欲絕,還有但欲寐這樣的真陽衰微的證候。所以說發熱惡寒是太陽病,無熱惡寒是少陰病,也符合臨床實際,但是如果和後面的話結合起來,說「發於陽者,七日愈」,太陽病確實它的自然病程是七天,一會兒我們將會提到,而少陰病,特別是對於真陽衰微的這種少陰寒化證,它六天絕對不能自己好,如果不積極救治的話,腎陽越來越虛,最後可能會導致亡陽而死的這種不良後果。所以少陰病,它六天不能自己好,這種解釋和後面的七日愈、六日愈的問題又不相符,於是又有人想出了第三種解釋方法,說「發於陽」是發於太陽中風,因為風為陽邪,太陽中風證是風陽之邪傷衛陽,這就叫做發於陽,所以它起病之初,「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就見到了發熱、惡風寒,這是風陽之邪傷衛陽,就叫做太陽中風證;「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陰是指的太陽傷寒,原文第3條說「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在它的起病之初,對於太陽傷寒來說,它就是無熱惡寒,所以說發熱惡寒是太陽中風的初起階段,無熱惡寒是太陽傷寒的初起階段,和臨床實際情況也相符合。如果我們結合後面的話,「發於陽者,七日愈」,太陽中風證七天可以好,它的自然病程一般來說是七天,「發於陰者,六日愈」,對於太陽傷寒來說,別看它寒邪閉表,無汗高熱,這個病,它的病程要比那個自汗出的那個病的病程要短,它倒容易好,如果結合後面的這兩句話,我覺得發於陽是發於太陽中風,發於陰是發於太陽傷寒,更符合整個原文的意思。因此說,「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很可能就是專門辨太陽傷寒和太陽中風初起的一個條文,只不過這樣解釋,好像把這個條文的指導意義給降低了,因為有的人把它作為指導辨陰陽的、把它上升到辨陰證陽證的總綱,這個綱領就比較高一些,所以這三種觀點都供大家參考。下面我們就要談一談什麼叫「陽數七」、什麼叫「陰數六」,對於這個問題,歷代醫家的注釋和說法都不太一致,我在這裡引用了唐代孔穎達《尚書正義》中的一段話。這段話是怎麼說的呢?這段話實際上它的主要核心內容來自《易經繫辭》中的意思,他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從無到有,無中生有的嘛,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小到大,逐漸發展而來的。孔穎達自己說,五行為什麼把水放到了第一位呢?從五行這個詞來說,它和五材的概念是不同的。五行和五材都是指的木、火、土、金、水,這五個字在五材中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的事物,所以《左轉》就有「天生五材,民並用之」這樣的話。在五行中,「行」是什麼意思?《說文解字》在寫這個「行」的時候是這樣寫的,說「人之步趨也」,就是人向前邁步走,這就是行的意思。行字的這個含義,直到現代漢語里還是這樣,象我們通常所說的人行道、自行車,這個行,就是運動的意思,所以木、火、土、金、水在五行中,它的含義不是指的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形而下的木頭、嘩嘩的流水、熊熊的火焰、廣大的土壤和堅固的金屬,而是指的氣的運動、氣的運動特徵、氣的運動方式,所以漢代的《白虎通》說了這樣的話,「言行者,欲言為天行氣之義也」,為什麼用這個行呢?之所以用這個行字,而不用這個材字呢?「欲言」,是想說;木、火、土、金、水在這裡代表的是天,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氣的運動特徵,所以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序》里自己說「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大自然敷布了五行之氣,才有了萬事萬物的生生不息;人體稟受了五種常規的氣的運動方式,才化生了以五臟為核心的臟腑經絡系統,這是《傷寒論》中對五行的認識。在《黃帝內經》里,常常把五行又叫做五運,說「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它把五行又叫五運,五行和五運、陰陽並列起來,認為這是化生大自然萬紫千紅生命世界的本源。關於五行的問題,我們在後面還會提到。這裡孔穎達所說的「五行之體」就是五行落實到「在天為氣,在地成形」,落實到在地上能夠看得見形狀的這就叫體,「五行之體」。看得見的「水最微為一」,它是最微細的,所以它是一,也就是說,大自然要化育生命的話,最先必須有水,至於它的生數是一,就是最先有了它。「火漸著為二」,熊熊的火焰,你能看得到它的形狀,它代表著熱能、它代表著熱量,如果大自然只有這種水,而沒有熱能的話,是不能夠化育生命的,所以火的生數就是二。「木形實為三」,到了樹木,它就有了一定的形狀了,就有了具體的形狀了,所以它就是三。有了水,有了陽氣,有了熱能,就有了樹木。「金體固為四」,金屬比木器更加堅固,所以它是四。而所有的這些,都是在廣博的大地上所化生的,所以說「土質大為五」。這就是五行的生數。在《易經繫辭》里,天代表陽,地代表陰,奇數是陽數,偶數是陰數,所以說「天一生水」,是說陽數一,是水的生數;地二生火,是說陰數二是火的生數,以此類推,三是木的生數,四是金的生數,五是土的生數,所以說「此其生數也」。這就是五行作為五體的話,它的生數分別是一、二、三、四、五,水、火、木、金、土的生數分別是一、二、三、四、五,但是有了生數之後,物質並不是穩定的,「如此則陽無匹陰無偶」,它沒有陰陽的匹配,由氣化成形是不穩定的,那怎麼辦呢?必須要有陰陽相配合,所以「地六成水」,也就是一加五,加上土的生數合起來就是六,六是陰數,「天一生水」是陽數,「地六成水」是陰數,這樣陰陽相匹配,水就形成了固定的、看得到摸得著的、形而下的物質,以此類推,「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於是陰陽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由氣就化成了具體的形狀,「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而下的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材料就算化成了,所以「故謂之成數」。我引用這段話,是想得出這麼兩個結論,一個是七是火的成數,八是水的成數,六是成水的,七是成火的,《黃帝內經》有一句話說「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大家還記得這句話吧?「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所以水和火最能代表陰陽的特性,因此《傷寒論》就以水的成數六來代表陰數,火的成數七來代表陽數,這就是我們第七條所說的「陽數七,陰數六」的來源,為什麼說「陽數七,(陰數六)」呀,因為七是火的成數,而火是代表陽的,六是水的成數,而水是代表陰的,這就象《黃帝內經》所說「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我們現在明白了什麼是「陽數七,陰數六」,現在再來探討一下中風病大體七天好,病發於陽,陽數足了,病就好了;(傷寒病)病發於陰,陰數六,陰數足了,夠六天了,病就好了。這是古人對外感病自然病程為什麼是六天、七天可以自愈的一個理論的認識。在事實上,是不是這樣,我們接著再往下看。我們現在看13頁的第8條,「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這裡所說的太陽病,或者是中風,或者是傷寒,它有頭痛、身痛、發熱、惡寒,這裡是以頭痛代表太陽表證的所有的癥狀,沒有經過治療,也沒有發生合併證和並發證,到第七天的時候,太陽病自己好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以行其經盡故也」。什麼叫「行其經盡」,就是說這個病的自然病程結束了。有許多疾病,它屬於自限性疾病,比如說病毒感染,它就屬於自限性疾病,你不用去治療,只要沒有發生合併證和並發證,而機體的康復和抗邪能力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到了一定的時間,它可以自己好。比如說病毒性肝炎就是這樣,特別是甲肝,你不用去治療,你就是喝涼開水,只要護理好,沒有發生嚴重的合併證和並發證,一定的時間它自己會好。病毒性感冒也是這樣,所以在漢代,在自然界沒有人類污染的情況下,許多(疾病)的病程有明顯的自然節律,張仲景這一條就是記載的太陽病的七日節律。這個七日節律存在不存在?美國有一個醫生叫哈爾貝克,我算他的年齡現在大概有80歲左右,1982年他到中國來講學,就在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留學生小院,聽他講課的也就是十幾個人,當時我在場,哈爾貝克教授他講他的一個什麼樣的一個實驗呢?他從20多歲步入醫學研究開始,就和他的一個朋友就在研究人體的生理節律,他對他的那個朋友說:「你能不能配合我作這個實驗」,他朋友說:「我怎麼配合你呢?」他就說:「你把你每天的尿、每次的尿都留下,我要化驗尿中激素的含量有沒有時間節律」,他朋友一聽很高興,說:「那你給我報酬嗎?」他說:「當然給。」什麼都不幹,就是留尿,還給好多好多錢,他朋友很高興,「但是有一個條件,為了使你的飲食物和生活作息不影響你激素的分泌,你必須按我規定的作息時間去工作、生活,必須按我規定的飲食物去吃,你不能隨便吃東西」,他朋友一想這也沒有什麼問題,反正你哈爾貝克教授作為我的朋友,你不會讓我餓死,不會讓我困死吧?於是就答應了,沒想到這個實驗一做,他的這個朋友才發現這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我們想什麼時候睡就什麼時候睡,想什麼時候醒就什麼時候醒,而他不行,必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他也不行,吃什麼都得按照哈爾貝克教授給他規定的食譜。這個實驗一做就做了三十年,他的尿凍了兩大冰庫,這個小夥子後悔也不行,他和哈爾貝克教授簽了合同,報酬也很豐厚,他還有他自己的工作就是留尿,別人一聽,「那我也來參加這個實驗」,實際上這個小夥子是很辛苦的。一直到五十多歲的時候,哈爾貝克教授就從這兩大冰庫的尿樣中檢測出他的內分泌活動、尿中激素的含量,有特別明顯的晝夜節律,就是24小時一個變化周期,同時也特別有明確的7日節律。當哈爾貝克教授五十多歲的時候,這個實驗還在繼續。哈爾貝克教授突然發現大體從什麼時間起,他的朋友尿中激素含量(變化的)七日節律再也找不到了,他就把他的這個朋友找來,說「你能不能給我說說你最近的生活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為什麼你的尿中激素含量的七日節律沒有了?」這個朋友那時也五十歲左右,臉一下子就紅了,「哎呀,教授,實在不好意思,我為了跟你做這個實驗,我好多女朋友都離我遠去了,所以我結婚很晚,現在我的妻子三十來歲,她總是說我的性機能不足,所以我沒有徵得你的同意,我就用了一片性激素,我並沒有敢口服,我只是塞在肛門裡讓它慢慢釋放。」哈爾貝克教授就問「你什麼時候用的這片性激素?」,「教授,我不瞞你,這是個科學實驗,這有我的日記,您自己看吧」,教授一看,正是他放上這一片性激素以後不久,七日節律就完全消失了。應當說,他的朋友在過去接近三十年他的尿中激素的含量有那麼準確的晝夜節律和七日節律,是在完全按照哈爾貝克教授給他所規定的作息、所規定的飲食的前提下,才有的這種七日節律,就用了一片性激素,晝夜節律有,而七日節律就沒有了。哈爾貝克教授就說:「哎呀,這幾十年來非常辛苦了,我們的實驗就到此結束吧。」哈爾貝克教授就憑這一項實驗創立了時間生理學,隨後提出了時間病理學、時間藥理學、時間治療學、時間醫學,哈爾貝克教授於是創辦了《時間醫學》雜誌,號稱為「世界時間醫學之父」。實驗結束了,他就到世界各地到處講學,講他的這一段實驗,1982年就到了我們中國。他講完之後我就站起來了,我就問他問題,我說「中國在二千五百年前有一本書叫《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描述了人體生理、病理的晝夜節律、七日節律、四季節律、年節律、六十年節律、三百六十年節律;大約在一千七百年前,中國有一本書叫《傷寒論》,《傷寒論》中有一條是說「太陽病頭疼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明顯提出了病的七日節律。」哈爾貝克教授聽完了後非常吃驚,我說「請問教授,您除了七日節律和晝夜節律之外,您還發現了人體生理的其他節律嗎?」他說「更長的節律我們沒有發現」,我說「教授,您認為控制人體內分泌活動的七日節律的因素是什麼?」他就非常興奮地站起來說,說「這個問題正是我一直在考慮的問題,而且我們也做了許多許多實驗,我們試圖在人體內找到生物鐘所在地。我們在動物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動物松果體的分泌具有七日節律,可是我們把動物的松果體摘除掉之後,這個動物的其他內分泌腺活動仍然具有七日節律,所以我們認為松果體不是控制生物體七日節律的唯一因素。我們發現腎上腺皮質的分泌具有明顯的七日節律,可是我們在做動物試驗的時候,把動物的腎上腺皮質切掉,而動物的其他內分泌腺仍然具有七日節律的這種活動,因此我們認為腎上腺皮質也不是控制人體七日節律的因素。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只能非常遺憾地告訴你我不知道。」然後他就反問我,「既然中國醫學在幾千年前就發現了人體的那麼多的生理的、病理的自然節律,那麼你認為控制人體的這些節律的因素是什麼?」我站起來說了四個字「天人相應」。1982年,中美文化交流剛剛開始,特別是中醫的交流剛剛開始,那個英文翻譯從來沒有聽說過「天人相應」這句話,因為翻譯完了之後,那個教授搖了搖腦袋,瞪了瞪眼,張了張嘴,聳了聳肩,他表示不理解。其實,什麼意思呢?我們人是地球人,是地球上所化生的,我們的呼吸,我們的血壓,我們的心率,我們的脈搏,我們的內分泌活動,我們的胃腸蠕動,它具有晝夜節律。控制晝夜節律的因素是什麼?不就是我們地球母親自轉一周的結果嗎?女性的卵巢活動,排卵、月經有月節律,那麼月節律的根源是什麼?那不就是月球繞地球一周所造成的嗎?一個朔望月和一個恆星月,平均的天數是二十八天,有人說,月球對人的萬有引力微乎其微,它的引力還不如我們眼前的這本書對我們的引力大,所以月球對人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可是大家不要忘掉,一個月球對人的影響確實是微乎其微,可是我們人類是地球上所化育的生命,那麼月球對地球上水的影響我們看得見,滿月的時候,黑月的時候,江河湖海的漲潮退潮,那是顯然而見的,而生命就是由水所化生的,任何一個生命體都留存了它整個進化過程中的全部信息。所以月球對人,一個單個的人它的影響確實是微乎其微,但是月球對整個生命形成過程中的影響,那麼我們就不可能去忽略不計,所以人的卵巢活動之所以有月節律,完全是和月球運動一周有關。那麼大家說了為什麼不都是滿月的時候來月經或者是黑月的時候來月經呢?你一旦形成一個個體之後,你就有了自己的節律,也不一定都是二十八天,有的可以是二十五天,有的可以是三十多天,三十五天,那是由於一旦形成一個個體,那麼它就不一定能夠和大自然完全同步,他就有了個人的節律了。所以哈爾貝克教授在人體內找生物鐘,其實我們中醫學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這些人體的生理節律和病理節律就存在養育我們的大自然。我們脈象的春弦、夏洪、秋毛、冬實,這叫四季節律;四季節律的疊加就是年節律。之所以有四季節律和年節律,這不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運動的結果嗎?我們在人體內找什麼樣的生物鐘呀?那麼現在我們要談談七日節律是怎麼來的,七日節律是月節律的四分之一,黑月的時候和滿月的時候江河湖海的漲潮退潮是不一樣的,因此對生命形成過程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上弦月的時候就是初七,下弦月的時候就是二十三,對地球上水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對生命形成過程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這樣就把一個月分成了黑月、滿月、上弦月、下弦月,二十八天分成了四份,一份正好是七天,所以七日節律就是月節律的四分之一,正像四季節律是年節律的四分之一一樣,七日節律就是這麼來的。那麼七日節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能不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呀?可以的,我們看看那貓懷孕以後多少天生小貓?它的預產期六十三天,幾個七天?九個七天。雞蛋、受精卵,放在暖箱里或者放到抱窩的母雞的肚子低下,不多不少,三個七天毛茸茸的小雞就破殼而出,那就是自然的生命節律,以七為周期。老虎懷孕多少天,一百零五天,十五周,十五個七天;兔子懷孕多少天?二十八天,四周,不多一天不少一天。人體的一個受精卵(直徑)不到一個毫米,肉眼能夠看得到,我們在座的眼睛好,不到一個毫米肉眼能夠看得到,那麼人體的受精卵從受精的那天開始,進行細胞的有絲分裂,不多不少,四十周,二百八十天,一個活潑的嬰兒順利產出,在這四十個七天中,胚胎髮育的過程,重演了人類出現以前幾十萬年的動物進化史,我們在座的學過組織胚胎學吧,你看,人類胚胎的早期,它和魚的胚胎的早期能夠分得開嗎?不大容易分得開,它有腮,肺的呼吸還沒出現,再以後,和那個爬行動物的胚胎有些類似,再以後才像一個脊椎動物,再以後尾巴脫落消失,才像一個人的胚胎,所以說,「腹中雖一日,世上已千年」,就是這四十個七天,人類胚胎在發育的過程中,重演了人類出現以前幾十萬年的動物進化史。有人說神仙好,天上雖一日,地上已千年,我說,腹中好,腹中雖一日,地上已萬年。所以經過這樣的長期的演化,七日節律、周節律是明顯存在的,許多外感病有明顯的七日節律,以後我們學傳染病的時候,你看那個腸傷寒,一般病程就是三周四周,都是以周為節律的,所以北京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腸傷寒流行,那個時候治療腸傷寒沒有像今天特效的抗生素----氯黴素,所以腸傷寒常常是導致腸穿孔、腸出血,可以常常導致死人的。一得腸傷寒人們都非常緊張,那個時候北京有個醫生叫汪逢春汪先生,病人來了以後,他問問你發燒幾天了,現在的情況怎麼樣,然後告訴他說,「你一天吃我一付葯,到幾月幾號就會退燒,病就會好,你在飲食上,每天只能吃三頓粳米粥,或者是熬得稀爛的大米粥,吃點鹹菜末,不許吃任何纖維素的東西,絕對不許吃肉。」要死人的這個病,家屬帶著病人找到汪先生,汪先生這樣胸有成竹的告訴他幾月幾號退燒,大家就說這大夫可真神,那麼這些病人也罷,病人家屬也罷,就記著這個日子,盼著這一天的到來,許多病人就前後不差一兩天,果然到了這一天都汗出、熱退、脈靜、身涼。今天我們拿了汪先生當年的病例來看,說這個方子也能夠治腸傷寒嗎?平正輕靈,疏通氣機,芳香化濁,拿西醫的觀點來看,怎麼能夠對抗那個傷寒桿菌呢?怎麼能夠治腸傷寒呢?實際上,汪先生只不過用這種辦法防止了這個病的並發證和合併證的發生,然後保護正氣,保護脾胃,只要不發生嚴重的並發證和合併證,它的自然病程不是三周就是四周。那麼到三周結束的時候,到第四周結束的時候,自然病程一結束,他的病自然就好了。所以汪先生一時名聲大振,在解放初就成了我們北京四大名醫之一,這個大家知道,在座的沒準還有汪先生的後人呢!所以生理的病理的七日節律是普遍存在的。我舉這樣的例子,想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中醫和西醫在研究問題上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哈爾貝克教授他作為世界時間醫學之父,他在人體內來找生物鐘的所在位置,而我們中醫學是把人放在養育人類養育大自然萬紫千紅生命世界的這個整個自然中來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問題的,這就是「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這種思路。這種思路看起來很簡單,晝夜節律、七日節律、月節律、年節律這不是很簡單嗎?大自然有這樣的節律,人體就有這樣的節律,植物就有這樣的節律,細菌病毒、其他動物也有這樣的節律,這不就是很簡單嗎?你在人體內找什麼生物鐘呀!這就是說兩種醫學不同的研究思路。當我給哈爾貝克教授說中國的醫學在兩千五百年前、在一千七八百年前就有了明確的人體的這種自然節律的時候,我心裡就在想,我說你是世界時間醫學之父,那我們的張仲景、我們的《黃帝內經》的作者是世界時間醫學的什麼呢?老祖宗。所以《傷寒論》中在這裡說「頭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這就是他在臨床確確實實觀察到的一個病毒性感染到了七天時就好了,「行其經盡」就是自然病程結束了。我們說一個病有它的自然病程,但是我們作為醫生遇到這種病人的時候不要等待觀望,應當及時的辨證、合理的治療,這樣可以截斷病程,減少病人的痛苦。有一次,我在學校講課,講到了外感病的自然病程是七天,過了幾天呢,我上醫務室辦別的事,我聽隔壁的一個大夫在和一個學生對話,他說「你感冒多長時間了?」「我感冒三四個星期了。」「這麼長時間,你怎麼不來看?」學生說:「我們《傷寒》老師說了一個感冒七天能自己好,我就等了七天沒有好就變成嗓子痛了,我想再等七天吧,結果又等了七天,嗓子痛沒有好,有轉成咳嗽了,我想再等七天能不能好呢?實在忍受不了了,我就來看了。」醫務室大夫說:「是哪個老師跟你們這麼講的?」結果他就把我給「出賣」了,說「是我們《傷寒》教研室的郝萬山老師。」我正好在隔壁,和醫務室主任在談另外一件事情,我一聽背後在說我的名字,我就過去了,一看,就是我正上課的那個班的同學,那個女同學一看見我,臉刷就紅了,我說「你說的話我都聽見了。」我講完這段話之後,我下面還有一段話,我說醫生的責任不是等待、觀望,而是及時治療,截斷病程,減少病人的痛苦。我說我說這段話的時候你聽見了嗎?她說:「老師,我睡著了。」所以我常常怕學生聽完前面忘了或者沒有聽見後面,因此呢,我在每次講這個問題的時候都要強調外感病的自然病程,特別是病毒感染是七天,如果七天高燒不退,你看那嬰幼兒常常是這樣,七天高燒不退,那你就等第十三天,等他十四天,如果第十三天、十四天還是無名高熱不退,那差不多到二十天、二十一天才能夠退。所以不是有個醫院就報道嗎,他們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了無名高熱,持續高熱二十一天,這一報道,我們就明白,不是他們治好的,是人體的自然病程結束了。所以你要及時(合理的)用中醫中藥治療,它就能夠截斷病程,減少病人痛苦。接著張仲景在第八條說:「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若欲作再經」,我們講義上是說如果太陽之邪不解,將傳於陽明經,我覺得這個解釋,它的含義有些局限。我們前面說七天叫「行期經盡」,則「欲作再經」可以理解成這個病將要進入第二個病程。七天是一個自然病程,結果七天沒有好,就要進入第二個七天,這是可以理解成「欲作再經」的廣泛含義。那麼進入第二個七天病邪是在太陽呢還是傳其他經了呢?病邪可以在太陽,沒有傳經,在太陽可以進入第二個七天,病邪也可以傳陽明,傳少陽,傳太陰,傳少陰,傳厥陰,可以傳任何其它一經,因此進入了第二個七天。但是,不管病邪在太陽也罷,還是病邪已經傳其他經,其他任何一經也罷,我們都可以針足陽明,足陽明對於截斷病程有普遍的意義,並不局限於邪入陽明經。為什麼這樣說呀?針足陽明,主要講的是針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一個很好的強壯穴,它有很好的提高免疫機能的效果。我記得在十幾年前,我們學校的生化教研室在給一批離退休的老幹部體檢,主要檢查他們的免疫機能。在這一二百名老幹部中,通過化驗,通過體檢,發現有二三十名老同志免疫機能低下,因為我們生化老師預先跟他們講,免疫機能低下的話,容易得病,容易得腫瘤等等。這二三十名老同志一看自己的免疫機能低下都非常緊張,就來找做實驗的老師,說你們既然給我們測出了我們免疫機能低下,你們就得幫我們治療。你想作為一個教研室,它有什麼經費來給他們吃那些價格很貴的提高免疫機能的葯啊?他們想了半天,就每人發給他們兩大把艾條,讓他們去灸足三里,告訴他們每天灸兩次,每次灸半個鐘頭,兩根艾條一塊烤。這幫老幹部們可真執著,要是我們,熏一天,屋子裡怪味的就堅持不住了,他們整整堅持了三個月,叄個月以後又來複查,免疫機能全部恢復正常。所以足三里穴是一個提高機體免疫機能的非常非常好的穴,我那次講,前幾次講課我舉到日本的一個長壽村,他們那個村十八歲以後在立春這一天都用瘢痕灸足三里,恐怕這也是他們那個村莊這個人的免疫機能比較好長壽的原因之一,所以足三里穴是提高免疫機能的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穴位。既然免疫機能能夠提高的話,所以(無論)哪一經的病,不管邪氣傳於哪一經,它都可以起到治療和預防的作用,這就是我們講的太陽病的自然病程。到了第七天要好的時候,什麼時間太陽病容易好呢?我們打開講義的第13頁,看第九條,「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六經病都有「欲解時」,所謂欲解時,就是這一經的病,如果要在這一天好的話,那麼什麼時間容易好,這就叫做「欲解時」。在這裡我們順便談一下六經病的欲解時1。少陽病的欲解時是從凌晨三點到上午九點,這段時間正是自然界陽1此圖為網友「睡虎」提供。氣開始生髮的時候,少陽的陽氣呢,在這個時候也是最旺的時候,所以少陽病的加重在這個時間也是比較重。你看少陽病的病人,清晨的時候自然界的陽氣開始生髮,少陽的陽氣呢,也開始壯盛,這個時候正邪鬥爭激烈,所以口苦、咽干、頭暈也加重。如果少陽有邪氣的話,你比方說,特別是一些少陽氣虛的人,早晨陽氣該升的時候升不起來,所以情緒低落,精神憂鬱,也是在早晨加重,但是對於一個少陽病來說,什麼時間容易好?比方說,七天以後,到了第七天的時候它該好了,那麼在清晨自然界陽氣生髮、少陽的陽氣也開始生髮,少陽陽氣旺盛,正邪鬥爭激烈,在這個時間,要該好的話,就為正氣驅邪外出創造了有利的時機,所以少陽病的欲解時就在清晨,少陽病正邪鬥爭最激烈的時間也是在清晨。中午自然界陽氣最旺盛是三陽,所以人體太陽的陽氣也在中午最旺盛,對於太陽病來說,當第七天要自己好的時候,什麼時間容易出現汗出、熱退呢?就在中午這段時間裡,在中午前後這段時間,太陽病容易出現汗出、熱退;陽明病,大家都知道它的加重的時間是在下午,日晡所發潮熱,從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這段時間陽明經的陽氣最旺盛,如果這個病今天不該好,不到好的這個時間,那麼今天到了下午會高熱,這就是日晡所發潮熱,會譫語,會腹滿痛,會繞臍痛。如果這個陽明病,你用過瀉下藥,什麼時間容易好呢?那就是在下午這段當陽明經氣旺盛的時候,再配合上你的藥物,最容易發生正氣驅邪外出的這種機轉,所以陽明經的欲解時是在下午;三陰病都是陰證,三陰病大都是陽氣虛衰的證候,陰證也罷,血分證也罷,都是在夜裡加重,夜裡當陰盡陽生的時候,特別是子時以後,陰盛到了極點,特別是子時以後,陰盛到了極點,就意味著陰氣要轉衰,陽氣虛到了極點,就意味著陽氣要轉復,所以三陰證,在夜間最重。同時在夜間伴隨著陽氣的開始生髮,三陰病要該好的時候它是夜間好。比方說一個拉肚子的太陰病的病人夜裡可能拉得很厲害,而到了這一天夜裡了,他不拉了,那就意味著陽氣恢復了,陰寒退卻了,這個病就好了。六經病的欲解時,實際上和六經病加重的時間是一致的。道理就是說,在這個時間這個經的陽氣旺盛,正邪鬥爭激烈,病要不好的時候,那麼癥狀就加重,病要好的時候,當它這一經的陽氣旺盛的時候,就為它驅邪外出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這個東西對我們今天有什麼用呢?我們想一想,少陽病我們就早晨多用一些葯,你看我們治療憂鬱證的病人,有些抗憂鬱葯,我們就建議他早晨來用,太陽病中午好的話,我們就讓他上午九、十點鐘吃藥,這就便於他中午汗出熱退;而對陽明病來說,我們在中午稍稍過後給他用藥,這就便於清熱,便於瀉下;對於三陰病來說,我們晚上、傍晚的時候用一些溫里散寒的葯,這就是時間治療學。但是,話又說回來,那麼這種時間節律,人體的時間生理節律也罷,時間病理節律也罷,這是基於這個人和大自然的節律處於同步的狀態,可是我們現代的人呢?常常和大自然不同步,常常有夜生活,什麼跳舞,一宿兩宿不困,喝酒三天四天不醉,打牌五宿六宿不累等等。你說這樣的生活,他和大自然的節律不同步了,你還按照這個固有的節律去給他治療,那就可能出現療效並不理想的情況。所以有的同學搞子午流注,他觀察了兩三年之後,把觀察報告拿來給我,他說「老師啊,我發現子午流注在臨床上的療效還不如辨證用體針療效好,你能不能給我解釋這是什麼道理,是子午流注這個學說不好嗎?」我說「不是這樣的,子午流注這個學說是好的,它是按照大自然的時間節律來計算的,問題是這個人,他的時間節律和大自然的不同步,這樣的話,你還按照固定的節律去開穴,這個人已經和大自然不同步了,當然它的療效就差。」這裡我們講到了時間醫學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還沒有談完,休息一會以後,我們接著再談。第10講太陽中風證治剛才我們談了,「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7日愈,發愈陰者6日愈。談到了7日愈和6日愈的問題,一個外感病是不是會7日愈、或者6日愈呢?隨後我們談了第八條「太陽病頭痛至7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所謂行其經盡,是指一個外感病的自然病程將要結束了,而且我們上次課用了大量的例子說明,人體的七日節律,病理的7日節律是客觀存在的。有的注家說,《傷寒論》中的日期,就是那麼機械的一說,不要去拘泥它,實際上,我們覺得這是在漢代,在大自然沒有污染的時候,張仲景觀察到的實際的具體情況。這就象我們今天寫病例的時候,比方你寫一個病例,第一句話「尿頻尿急尿痛伴有寒戰發熱一天,來診,你寫現病史的時候,病人有慢性的泌尿系感染三年,前天因下雨淋雨,夜裡沒有休息好,從昨天開始出現了寒戰、發熱、尿頻、尿急、尿痛,如果三十年以後,或者是三百年以後,兩千年以後,你成為醫學界非常有名的人物,那個時候(後人)拿出你的病歷說「他寫的這個時間,都是隨便估算的,不要拘泥」,後人這麼說你,你認可嗎?你可能說,我就是寫的具體的病例啊,你怎麼能還說不要去理它呢?所以《傷寒論》中的些個時間都是仲景在臨床病例中實際觀察而來的。前面我們講了,一個太陽病的自愈時間是六、七天,一個太陽病要好的話,「欲解時」時在中午前後,這是講的一般情況,有沒有特殊體質的人,特殊的情況呢?有,所以我們就看第十條。「風家表解不了了者,12日愈。」所謂「風家」,是特別容易患太陽中風病的人,這類的人,大多表陽平素就比較虛,所以一有風吹草動他就容易患中風。這種病人,他的自然病程和一般病人的自然病程相比較就會長一些,一般病人的病程是七天,邪氣解除,在這裡說,容易患太陽中風證的人,表證解除了,表證解除需要幾天呢?需要七天。而「不了了」,什麼叫「不了了」?方言說「南楚疾愈,或謂之差,或謂之了」,楚國那個地方,對於病好了,有的人把它叫做差,你看傷寒論中多處有「若不差」,多處用這個「差」,差就是病癒的意思。「或謂之了」,有的人就把它叫做「了」。在《傷寒論》中這個病癒呢,既用過「差」,也用過「了」,在這裡「不了了」就是沒有完全好,身上還覺得不爽快,身上還覺得不舒服。表邪已經解了,發燒已經退了,頭項強痛也已經緩解了,但是身上還覺得不舒服,這是怎麼回事情呢?這是一個虛人外感,天病邪退了,但人體正氣還沒有恢復,正氣恢復需要幾天呢?需要五天,因為人有五臟系統,五天是一候,調養五天以後,加上前面的七天,合起來是12天。所以這是指體質比較虛弱的人,發燒退了之後,正氣的恢復還需要五天,加上前面的七天就是十二天,才能夠完全康復。第7條、第8條、第9條、第10條講的問題就是一個太陽病不管中風還是傷寒,它的自然病程就是六、七天,它要好的時間,它的「欲解時」就是在中午前後,而對於體質比較弱的人,得了太陽病以後,它的自然病程應當是十二天,七天表邪解除了,還需要五天正氣恢復,這樣才能完全康復。太陽病如果不能自愈,可能邪氣就要傳其他經,邪氣傳經,辨傳經和不傳經,依據是什麼呢?在第4條和第5條談的就是這個問題,我們把講義翻回到前面的第12頁,看原文第4條和第5條,原文的4條說「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燥煩,脈數急者,為傳也」。第5條「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傷寒一日」是指外感病的第一天,太陽感受了邪氣,如果脈靜,脈靜是什麼意思呢?(是指)脈沒有什麼特殊的變化,指中風見到了浮緩脈,傷寒見到了浮緊脈,脈沒有什麼特殊的變化,表示脈證相符,脈證相應,脈沒有什麼變化,那就提示邪氣不會傳其他經。「頗欲吐」,這個「頗」字,它從皮從頁,什麼意思呢?《說文解字》說是「偏頭」頭往一邊偏,所以頗字在古代,就具有相反的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很,甚」另外一個相反的意思是「少,稍微」,在《傷寒論》中,頗字所具有的相反的兩個意思的這種用法,在《傷寒論》中都有,我們這裡所說的「頗欲吐」,就是很想吐,在「霍亂病篇」中有一條,它是講述一個胃家虛寒的病人,當衛陽逐漸恢復的時候,在胃陽逐漸恢復的過程中,它由不能食,胃陽不足,不能受納,腐熟無權,所以不能食,伴隨著胃陽的恢復,出現了「頗能食」,最後胃陽完全恢復了,就變成了「能食」,胃陽由虛衰到恢復的過程中,他的飲食情況由「不能食」到「頗能食」到「能食」,大家想一想這個「頗」當怎麼講,當稍微來講。這裡的「頗欲吐」就是很想吐的意思,很想吐它標誌著邪氣傳入那一經呢?標誌著邪氣傳入少陽,因為少陽病是一個膽熱氣鬱的證候,膽熱氣鬱,膽火內郁最容易范胃,所以少陽病的臨床特徵由心煩喜嘔,這個喜嘔不是喜歡(嘔吐),而是多嘔、善嘔,因此在《傷寒論》中常常以嘔吐的存在和不存在來提示少陽病的存在和不存在,這個以後我們會遇到多條,(如)以後會遇到第61條,「夏之候,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這樣一個肢體躁動不寧的病人,「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這樣一個肢體躁動不寧的病人會不會是少陽病的心煩,會不會是陽明病的心煩,會不會是太陽寒邪閉表以後陽郁化熱的心煩呢?張仲景在第61條里以「不嘔」除外了少陽病,以「不渴」除外了陽明病,以「無表證」除外了寒邪閉表、陽郁化熱、鬱熱擾心,不汗出煩躁的大青龍湯證,所以在《傷寒論》中常常以嘔吐的存在和不存在來提示少陽病的存在和不存在。這裡的「頗欲吐」就提示了邪傳少陽。「若燥煩」,如果從字面上講,燥煩強調了肢體躁動不寧,這是三陰證,三陰重證的一種臨床表現,可是如果我們和第5條結合看,「陽明、少陽證不見者」,如果說「頗欲吐」是少陽證電話,我們就可以把「若躁煩」中的躁煩理解成煩躁,那就可以把它當成陽明病來看待,陽明裡熱、里實、上擾心神,出現了煩躁,大承氣湯適應證有,「煩不解,腹滿痛」,甚至可以有「心中懊惱」、心中煩郁到無可奈何的地步,所以「若燥煩」在這裡如果和第5條相結合來看的話,它指的陽明病,里熱、里實,上擾心神的煩躁。「脈數急「是和前面的「脈靜」相對而言的。「脈靜是說太陽中風,見浮緩脈,太陽傷寒見浮緊脈,脈證相應,脈象沒有什麼特別特殊的變化。這裡的「脈數急「是指的脈象變快了,又數又急,這提示著脈象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頗欲吐」,「若燥煩」「脈數急「提示了臨床癥狀、臨床脈證發生了變化,這就意味著邪氣就要傳經。第4條,傷寒一日,只要脈證發生了變化,邪氣就會傳經。第5條,「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儘管一個外感病已經過了二三天,沒有出現少陽病,沒有出現陽明病,那就是邪氣不傳經,由此提示一個什麼問題呢?辨傳經不傳經的依據不在於病程天數的多少,而在於臨床脈證是不是有所變化,第一天有傳的,第二、三天也有不傳的,不是病程天數的多少,而在於臨床脈證是不是發生了變化,好,以上是張仲景為太陽病篇所寫的總論。我們不妨再回憶一下,第1條講的太陽病的總綱,「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第2.3.6條,講的是太陽病的分類提綱,有中風、有傷寒、有溫病,有風溫。隨後講了太陽病的自然病程,中風7天,傷寒6天。也講了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這是因為6.7天就行其經盡。它的自然病程病就結束了。如果這個病程要進入第二個7天的話,那麼,不管是病在太陽,還是病傳其它經,統統的針刺足陽明的足三里穴,就有截斷病程,預防邪氣傳經,或者說預防病程進入第二個病程的這種效果。當然對於一個虛人所得的外感,它的自愈的時間可能更長一些。另外,病人的欲解時是指對太陽病來說,一般在中午前後,容易汗出熱退,這就提示我們如果在用藥的時候,儘可能在中午前給他吃解表葯,這就有利於藉助太陽陽氣在中午前後正旺盛的時候達到去邪外出的效果。太陽有邪,如果不能自愈,常常容易傳其他經。辨傳經和不傳經,主要是觀察臨床脈證是否有變化,如果有變化就是要傳,沒變化就是不傳,而不在於病程天數的多少。這就是張仲景在太陽篇所寫的概說。下面我們談具體的,打開講義第14頁,太陽本證的第一個證候是中風表虛證,首先我們看桂枝湯證,原文第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太陽是辨病,中風是辨證。太陽病中風證。我們說,中醫學,它不僅辨證論治,它也辨病。在辨病的前提下去辨證。這條是非常典型的條文。而且六經病的標題,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也提示了既辨病也辨證。那麼根據什麼來辨太陽病中風證呢?根據下面的臨床表現。陽浮而陰弱,它既說的是脈象,也說的是病機。從脈象的角度來說,陽就是輕取,輕取脈見浮象。這實際上就是脈浮,輕取即得。陰是沉取,脈弱。也就是重按的時候,脈象鬆弛柔軟。這就是浮緩脈的的另外一種說法。從脈的角度來說,陽浮而陰弱,是指脈輕取而見浮象。重按出現鬆弛柔軟,沒有力量的表現。這樣的脈提示什麼樣的病機呢?為什麼脈輕取見浮象呢?這是因為風陽傷衛陽,兩陽相爭引發了衛陽病理性的亢奮。這句話,我們在講第二條太陽中風證發熱的時候,提到過衛陽病理性的亢奮,陽氣是什麼啊?陽氣是含有熱能的能夠放出熱量的細微物質。所以當衛陽出現病理性的亢奮的時候,當然它就會發熱。所以「陽浮者,熱自發。」這個「陽浮」是一個病機的術語。衛陽因抗邪而浮盛於外。衛陽因抗邪而出現了病理性的亢奮,所以它就出現了發熱。「陰弱者,汗自出」。它的意思不是說由於陰弱而導致了汗出。而是說因為汗出而導致了陰弱。它們是排比句式,意義是顛倒的。「陽浮者熱自發」,是因為衛陽浮盛於外,才導致了發熱。「陰弱者,汗自出」,是說汗出而導致了營陰內弱。汗出的病機是什麼?我們在第二條說過,是衛陽被風邪所傷,衛外失司,加上風主疏泄,使營陰外越而為汗。汗為營陰所化,汗出傷營。所以,出現了陰弱。陰弱是個病機術語。當然也指脈象,沉取脈弱。底下的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用了三個連綿詞。《傷寒論》中應用連綿詞的情況很對,我們在解釋連綿詞的時候,我們一般按照連綿詞無定字,連綿詞沒有固定的字,取其聲不取其義。例如「馬虎」就是一個連綿詞,我們說:「小張比較馬虎。」你寫出馬虎來,小張這個人和馬和虎有什麼關係呢?你說解釋馬虎這個詞能和這個字的字意相聯繫嗎?不能,所以連綿詞多時取其聲而不取其意的。你不能把嗇嗇當成吝嗇鬼,你說吝嗇鬼抱頭縮肩怕冷這個樣子,這麼解釋是不對的。我們怎麼解釋呢?「嗇嗇惡寒,淅淅惡風」就是微惡風寒的樣子。到這個地步就可以了,這是風陽傷表陽,衛外失司,溫煦失司的結果。「翕翕發熱」是熱勢表淺的樣子。這是衛陽浮盛於外,出現病理性興奮的結果。上述這些癥狀,我們可以得出一個辨證的結論:就是風邪襲表,衛強營弱,營衛失和。這就是太陽中風證的基本病機。底下有一個「鼻鳴,乾嘔」,兩個癥狀是太陽中風證的兼證。鼻衛肺竅,肺主皮毛。太陽主表,當太陽的表陽,被風寒邪氣所傷之後,常常影響肺氣的宣發肅降。對太陽中風證來說,主要是風邪上壅,使肺竅不利。鼻鳴指的什麼?是指的鼻塞,呼吸不暢,也包括大噴嚏,鼻流清涕。這些癥狀,都是風邪襲表後,風邪上壅,肺竅不利的表現。這些都是太陽中風證的兼證。至於乾嘔,不是風邪犯胃,而是體表有邪,正氣抗邪於表,不能顧護於里。導致里氣升降失調的一種表現。第三條,太陽傷寒證有嘔逆,第12條,太陽中風證有乾嘔,病機都是一樣。太陽傷寒證出現嘔逆也罷,太陽中風證出現乾嘔也罷,都是它們的兼證,不是主證。既然12條我們已經有了辨證的結論,所以在治療上叫作法隨證出。辨證正確了,就可以列出治法來。既然是風邪襲表,衛強營弱,營衛失和,我們在治法上,就是解肌去風,調和營衛。法隨證出,法以方傳。有法,就有方——《桂枝湯》。《桂枝湯》這張方子正是實現解肌去風,調和營衛這樣治療目的的一張方子。《桂枝湯》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張方子,它有5種葯,我們仔細分析它,實際上它的配伍有兩組,一組是辛甘化陽的葯,一組是酸甘化陰的葯,辛味的桂枝、生薑,配合甜味的甘草、大棗辛甘化陽;它有助衛陽的作用。桂枝、生薑又是辛溫解表葯,它有祛風散寒的效果。一那麼酸甘化陰的那組呢,芍藥是酸味的,甘草、大棗是甜味的,它們合起來有酸甘化陰的作用。它可以養營陰,來針對太陽中風證的營陰外泄的自汗出。養營陰,斂汗液。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可以助衛陽散風寒,養營陰,斂汗液。發汗祛邪而不傷正,斂汗養營而不留邪,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實際上藥物的性味配伍,和食療的性味配伍是一樣的。象夏天天熱的時候,我們回到家裡想吃一點酸甜的東西;如酸梅湯等等。冬天天很冷時候回到屋子裡總想弄點羊肉啊,喝一杯二鍋頭,喝完了,暖和暖和。二鍋頭,酒,它就是辛甘化陽的;酸梅湯,酸甘化陰的。沒大熱天跑得又熱又渴的,回到家叫老太太,說,老婆子,快給我拿一瓶二鍋頭。二鍋頭是解不了暑熱生不了津的。既然我們在飲食上是知道酸甘是生津的養陰的,辛甘是助陽,所以在藥物調配上也是這樣。桂枝湯這張方子,就是辛甘化陽和酸甘化陰兩組藥物並用,既可以助衛陽,又可以養營陰。既可以祛邪氣,又可以保正氣。我們再仔細琢磨琢磨這張方子,桂枝,是桂樹的枝。而桂皮,是我們經常用來做調味品的。作菜的佐料。生薑更是我們作菜的佐料之一。「要得香,蔥蒜姜。」廚房天天必備啊。大棗,更是我們常吃的食品。甘草,有時候我們做某些特殊飲料的時候,作為特殊的調味品。你看,桂枝湯一共5個葯,有四個來自食品。芍藥我們雖然不直接把它作為一個食療的東西,但是我們在飯店吃飯的時候,廚師常常用蘿蔔雕成芍藥花的樣子,看著賞心悅目,增進食慾。所以,這5個葯都與食療有關。所以它有開胃氣,和胃氣的作用。而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是營衛化生之源。因此,桂枝湯通過適當的加減,它就有通過調和中洲,調和脾胃進一步來達到調和陰陽、調和氣血、調和營衛的作用。桂枝湯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解肌祛風、調和營衛的方子。它是通過調和脾胃來進一步達到調和氣血。你看,芍藥加倍再加飴糖,就是小建中湯,溫中補虛,調和氣血,和里緩急。這就是調和氣血。調和陰陽,在《金匱要略》裡面,有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它治療女子夢交,男子失精。那不就是男女陰陽失調的一組證侯嗎?而這裡,我們用它來治療營衛。為什麼它有這麼多作用呢?是因為它有調和中洲,調和脾胃的效果。但是,桂枝湯這張方子,它辛甘助衛陽,酸甘養營陰。它養正力大,發汗力弱,所以我們要想達到發汗的目的,在葯後的護理方法上,就應當有特殊的要求。現在我們看桂枝湯方方後的話:「上五味,畉咀三味,」畉咀本來的意思是咀嚼,用牙來咀嚼,然後食品味,實際上在這裡是用畉咀這兩個詞表示把葯搗碎的意思。漢代沒有切片機,把哪幾個葯搗碎呢?把桂枝、芍藥、甘草這三味葯搗碎。生薑為什麼不能搗,一搗的話,那液汁就喪失了,所以生薑要切。大棗十二枚,「擘」。擘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個讀音讀(bo),當大拇指講。比方說,齊白石是國畫巨擘,也就是國畫界的老大。我們在這裡不能讀((bo),要讀(bai)掰。為什麼要掰?如果我們用大棗煮粥,千萬不要掰開。一掰開,粥特別甜,大棗沒有味道。可是我們現在用棗煮葯,我們這裡不是為了吃棗,是為了提取棗中的有效成分,所以要掰開,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提取。如果皮是完整的化,就不利於有效成分的提取,你看,張仲景在藥物的製作上,多麼細緻。桂枝去皮,什麼叫去皮?桂枝那麼細的枝哪有皮啊?在漢代,粗枝細枝一塊兒采,帶有粗皮的那個是肉桂。采完以後,把帶有粗皮的都去掉,只留細嫩的枝,這就是桂枝去皮。好,上五個葯,桂枝,芍藥,甘草三個葯搗碎,生薑要切,大棗要掰開。「以水7升」,漢代的一升等於現在的200ml,我會有一次專門講漢代的度量衡制和中藥計量的折算,我們在這裡順便提一下,漢代的一升等於現在的200ml以水7升,就是1400ml水。來煮上述的葯,「微火煮取3升」,小火來煮。「去滓」,就是把藥渣去掉。「適寒溫」,就是使這個藥液不冷不熱。「服一升」,一次只吃一升。上訴的藥量,是三次治療量。「服已須萸,啜熱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服藥以後,很短的時間,就要喝熱稀粥來助藥力。為什麼要喝熱稀粥來助藥力?因為桂枝湯這張方子,養正力大,發汗力弱。要想發汗就要配合熱稀粥,喝熱稀粥意義有兩個:一個是借谷氣來補充汗源。太陽中風證有自汗出,你想要他發汗,給他補充點津液是必須的,營弱,補津液。大家問了,喝涼粥行不行?你喝冰鎮的涼粥,喝下去透心涼,你還想發汗?不可能,所以喝熱稀粥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借熱能(熱粥的熱能)來鼓舞胃陽。喝完熱粥後,整個肚子暖暖和和的,因為胃是出中焦的,太陽的陽氣是補充於中焦的。鼓舞胃陽進而振奮衛陽!漢字同音字太多,不注意就要鬧笑話。有一次我給一次據說是全國的類風濕病的學習班講課,我說這個熱痹啊在立時上用犀角湯。下課我一看一個同學的筆記嚇我一跳,他寫的是什麼呢?他寫「洗腳湯。」我說「你說醫生嗎?」他說「是」,我說「你自己有診所嗎?」他說「有」,我說「你的病人多嗎?」他說「多」,我說「你遇到熱病的病人,你會給他喝洗腳湯嗎?」他說「老師,您剛才說的呀」他的筆記的第一篇寫的就是講課人郝萬山,我說「這要拿出去的話……」,哎呀,真是。還有一次我講課說「遇到腹瀉不止的病人,有一種治療方法就是利小便,這叫利小便而實大便,課間我看到一個同學的筆記居然寫著「利小便實大便」,實在使我讓我哭笑不得。喝熱粥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借粥來補充津液,補充汗源;一個是借熱能來鼓舞胃陽進而振奮衛陽!來助桂枝湯發汗,這就是粥、葯並用的方法,也是葯療和食療相結合的方法,也是葯後護理的方法。喝了熱粥後,還要幹什麼?「溫覆令一時許」就是蓋上被子保溫,蓋被子保溫多長時間?一個時辰。古代把一晝夜劃分為12個時段,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我們現在把一晝夜劃分為二十四個時段,二十四分之一就是一個小時,為什麼把它叫小時,就是和古代的時辰相對而言就叫小時,所以蓋被子保溫要蓋兩個小時。接著看看發汗的要求。「遍身輒輒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這是汗法的要求。這個要求很重要,首先,這個汗出要周遍,要遍身,不能鼻子尖見到一點汗,好,出汗了就把被子一掀,那達不到汗出熱退的效果,也不能心口窩見到一點汗就算出了汗了,這也不行,要遍身。什麼叫遍身?辨可發汗病脈證篇,《傷寒論》的後八篇之一,有這樣一段話,說「凡發汗,欲令手足具周,zhezhe然,一時間許」。凡是用發汗的方法,要使手腳都要見到汗,這就是「凡發汗,欲令手足具周」,欲令手足具周也就是對第12條桂枝湯後的那個「遍身」的注釋,什麼叫「遍身」,「遍身「是手腳都有一點汗,才叫汗出周遍。這是發汗的第一個要求。發汗的第二個要求是:出小汗、出微汗,而不能出大汗淋漓。Zhezhe然和我們第12條方後所說的」輒輒微似有汗者「都是指的出小汗、出微汗,這是發汗的第二個要求。第三個要求是要持續出一段時間的汗,「溫覆令一時許」2個小時的樣子。有了這3個要求,才能達到汗出熱退脈靜身涼的效果。這就是發汗在護理上的要求。「不可令如水流漓,」流漓,也是個連綿詞,寫成淋漓也可以。不可以讓他出汗太多,象流水意義淋漓的大汗粗,為什麼?因為中醫治病是靠正氣來發揮作用的。這個發汗藥也是靠正氣來發揮作用的,汗出太多,或者傷陰,或者損陽,損傷了正氣就不可能把邪氣祛除出去,所以他一再強調,「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病就不會好的。接著看,「若一服汗出病差」,差就是病癒,吃了這一次葯,就是一升,喝了熱粥,蓋了被子,汗出了,病好了,停後服,後面那兩次(葯)已經煮好了,後面那兩升就不要再吃了。「不必盡劑」,一劑就是指的是上述的葯,煮完了,分了三升,叫一劑,一次就叫一服,一服就吃一升,「不必盡劑「,不必再吃剩下的葯。所以一劑的葯實際上是三次的治療量,」若不汗「,吃完一次葯以後,如果不出汗的話,「更服依前法」,更就是再,就是第二次吃藥的時候,還按照原來的方法,喝葯、喝熱稀粥、蓋被子保溫。「又不汗」,吃了第二次葯還不出汗,「後服小促其間」,就是第三次吃藥的時候,縮短兩次吃藥間隔的時間。「半日許令三服盡」。半天的樣子,你看看,蓋被子保溫2個小時不出汗,接著吃藥、喝粥,又不出汗,乾脆不要等兩個小時了,縮短兩次吃藥間隔的時間再喝葯、喝粥、蓋被子。半天的樣子,要三次的要都吃完,你看,我們今天服藥,就不是這樣連續作戰。不是這樣的一鼓作氣。而是告訴病人,早一次,晚一次。管你汗出不出。「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病重的要連續給葯。「周時觀之」,周時,就是指二十四小時。比如今天早晨8點給葯,就是要一直給葯到第二天早晨8點。「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上述的葯連續服用三次,病證還在,更作服」。再給他一劑葯。「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劑。」這種治療外感病連續作戰的一鼓作氣的服藥方法,值得我們今天學習。下面的「禁生冷、(生冷食物容易傷胃陽的),「粘滑肉食」。「粘滑」,就是不好消化的,肉面,仲景在河南南方一帶行醫,那個地方的人吃大米比較多,也許吃肉比較少,那個地方的人可能對肉食、麵食他們認為是不好消化的。但是對於有些民族,他以吃肉為主,那麼肉食對他們來說就是好消化的,所以我們在這裡對肉面是不是好消化,是不是要禁忌,主要看這個地人的飲食習慣。我們家養貓,有一次貓得了感冒了,我對我愛人開玩笑,我說「貓得了感冒了,可不能給它吃肉了,吃肉不好消化,影響正氣趨向於體表,影響解表」,她呵呵笑了,說「貓就是天生吃肉的東西,吃肉對它來說,是最好消化的,你給它吃大米飯,它從來不愛吃。」。所以肉對貓來說是不禁忌的。許多歐洲人,主食就是肉,人家不怎麼吃糧食,你說人家得了感冒了,讓人家吃平素不吃的糧食,別吃肉了,那就不現實。所以肉面在這裡是指不好消化的食物。這要因人而異。「五辛」就是凡是有刺激味的蔬菜。蔥蒜香菜等等。「酒酪」,酒是對胃子有刺激的,鮥是奶製品。這些都要因人而異。「臭惡」,臭是氣味。《說文解字》說「臭」是後犬可以追蹤前犬之所至。後面的狗憑什麼可以找到前面的狗呢?憑氣味。臭就是氣味。臭惡,就是氣味不良的食物。比如臭豆腐。氣味臭,但很多人都愛吃。但是,我們得了外感病的時候,這些食物,或者是生冷的,容易傷害衛陽;或者是不好消化的,容易把正氣撤向體內的,這樣不利於解表。所以,我們要求得了外感病,對於一切生冷的,對於不好消化的,妨礙胃氣的都應當禁忌。桂枝湯方後的這段話,提示了葯後的一種護理方法。或者說護理技術。對以後其他方子都是適用的。所以以後有許多方子說服藥以後它的護理方法,就是象桂枝湯後一樣。因此桂枝湯方後這一段話,在用藥上,在服藥上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所以我們用了比較多的時間來談這個問題。今天,我們把張仲景對太陽病機的概說述談完了之外,還談了太陽中風證中最重要的一條-第12條。也談了桂枝湯的方義和桂枝湯的服用方法和葯後的護理技術。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我們在學習第12條的時候,也一定要和太陽病篇前面的前面的第二條太陽中風證的那個條文結合起來學。


推薦閱讀:

JT傷寒論筆記
從《河圖》談《傷寒論》第七條
從數象推演來看歷代注家如何「褻瀆」《傷寒論》
[回答備份]標準病案:苓桂術甘湯證
王四進老師講傷寒論(25)

TAG:傷寒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