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三十四卷

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三十四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六頁:

  問答破疑二

  本經講凈土法門以後,釋迦牟尼佛引出了「六方的恆河沙數諸佛」來讚歎凈土法門。這段經文講完了以後,我們就會有一些疑惑,既然有疑惑,就應該破除。看第一個疑惑:

  偏讚歎西方疑

  我們在看完這部經,我們一般人就會有一種疑惑說:

  ┌問:諸方必有凈土,何偏贊西方?

  既然十方的諸佛都創造了他的「凈土」,都非常的莊嚴,為什麼十方諸佛他們會共同的去讚歎西方凈土呢?這是什麼理由呢?蕅益大師他有一個簡單的回答:

  ┤

  └答:此亦非善問,假使贊阿?佛國,汝又疑偏東方,

  展轉戲論。

  我們看蕅益大師他這個回答方式,跟禪宗很像。你問禪宗的祖師一個問題,他一開始一定不會回答你,先呵責你,先把你心中的妄想先停下來,後面再解釋道理給你聽。蕅益大師也是這個意思,其實他後面有解釋。但是他第一個他不馬上回答你。因為你依止意識分別心,你怎麼講,他不能夠承當的,所以他一開使先破斥你:「此亦非善問」,呵責你:你提這個問題啊不是善問。因為如果十方諸佛「贊」嘆「阿?佛國」,你又懷「疑東方」了,這是你心中的分別心「戲論」,先呵責你這個妄想心。以下蕅益大師就正式回答為什麼讚歎西方的理由。看第二個:

  遍緣法界疑二

  問

  問:何不遍緣法界?

  為什麼不「遍緣」一切諸佛的「法界」呢?我們要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佛的每一個名號,都詮釋一個廣大的功德,我們應該普遍的念「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我們每一天都念不同佛的名號,廣泛的跟十方諸佛結緣嘛!應該這樣子嘛!為什麼不遍緣一切的法界呢?蕅益大師這以下就心平氣和合的回答這個問題。這當中,他「約事」跟「約理」。從事相、從因緣上回答,這當中有三層的意思:

  答二

  約事答

  ┌令初機易標心故

  │

  ┌有三義┼阿彌本願勝故

  │   │

  │   └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

  答┤

  對於一個「初機」的業障凡夫來說,他內心當中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這種心思散亂的情況之下,你告訴他一尊佛,他容易達到專一,「易標心故」,就是能夠專註一個境界。我們知道:一個法門要能夠成就廣大的功德,一定是在三昧的境界,不是在散亂心。而成就三昧,一定要心一境性。所以站在容易成就三昧的角度、容易成就一心不亂的角度,所以只要攀緣一尊佛就可以了,這是第一個理由。既然攀緣一尊佛,十方諸佛為什麼選擇阿彌陀佛呢?「阿彌本願勝故」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力當中,他有第十八願的「臨終接引」。所以在本經當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件事情不可思議。十方諸佛的國土,門戶都是開放的;但是要來,你自己憑本事過來,你自己內心當中,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你內心當中要有船,你要有法身這種般若波羅蜜的力量啊,解脫你生死的業力。沒有說:「阿?鞞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接引你到他的國土去」,沒有這種事,你去還要佛來接你去,沒有這種事。但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時候,知道我們眾生的確是有困難,有事實上的困難。比如說我很想到這個國土去,但是我去不得。阿彌陀佛慈悲,他就考慮到這一點了,這個生死關頭最難得力。所以阿彌陀佛本願的殊勝,我們看看古大德的解釋,他的殊勝在第十八願「臨終接引,十念必生」,就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所以我們在研究《阿彌陀經》的時候,這段經文太重要了。沒有這段經文,我們講前面極樂世界再怎麼樣的好,我們完全沒有關係,誰也去不了。如果沒有「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件事情,這個就不是所謂的易行道了。所以為什麼在十方諸佛當中呢,要特別選出阿彌陀佛的法門出來讚歎呢?就是彌陀的「本願」殊勝、他的本願殊勝。其次,「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那當然啦,有願就有緣。佛陀有這樣的願力,他攝受的角度就更開闊了。一個國土的標準越高、門檻越高,它攝受的緣就是有限;門檻越低,它的攝受──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當然這個緣就更開闊了、更為開闊了。他跟眾生特別有緣。這是從義理上說。這個義理,蕅益大師在把它作一個詳細的發揮。

  │  ┌佛度生┐  ┌難易┐

  │ ┌┤   ├其間┤  ├總在於緣─

  │ │└生受化┘  └淺深┘

  │ │

  │ │            ┌能令─歡喜信入

  │ │            │

  │ │  ┌緣之所在┐    ├能令─觸動宿種

  └蓋┤  ┤    ├種種教啟┤

  │  └恩德弘深┘    ├能令─魔障難遮

  │            │

  │            └能令─體性開發

  「佛」陀「度」化眾「生」,眾「生」蒙「受」佛陀的教「化」,這當中有很多的差別,有「難、易、淺、深」的差別。說這個人遇到了釋迦牟尼佛,佛陀對他沒有講什麼話;這個人遇到阿彌陀佛,他跟阿彌陀佛溝通的管道非常好。就是說眾生跟佛之間的互動,這當中我們要考慮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就是因緣。不是佛陀功德本身有問題,而是「緣」的問題。你跟這尊佛有緣,「緣之所在」,這件事就好辦了,「恩德弘深」,他對你的「種種教啟」,「能」夠使「令」你「歡喜信入」,得到歡喜義,對這個法門的歡喜。「能」夠使「令」你「觸動宿種」,你無量無邊的善根,他跟你講幾句話,你的善根就發動了,發菩提心了。「能」夠使「令」你「魔障難遮」,你內心有各式各樣的障礙,你跟他有緣,他講幾句話,誒,障礙消除了,破惡。「能令」你「體性開發」,你自性本具的光明開展出來,入理。

  佛在世的時候,我們看《阿含經》,阿羅漢到各地去游化,阿羅漢托完缽吃飽飯以後,他就入定。入定以後他會知道一些事情:哦,這個村莊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個人跟那個人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阿羅漢他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他還會繼續的再入定觀察:這個人跟我有沒有緣?如果這個人跟我宿世有緣,阿羅漢會從定中出來,會採取行動來幫助他。如果阿羅漢發現這個人跟他沒緣,阿羅漢他就不採取行動,因為他去也沒用。你去跟他教誡,他也不能夠歡喜信受、也不能夠破除魔障。所以說這個眾生跟佛菩薩之間的互動關係,這因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你看佛在世的時候,佛陀當初有一個很大的護法居士,就是須達長者,就是給孤獨長者,後來獻給佛陀祇樹給孤獨園的這個長者。這個長者他們家幾乎全家都是信佛;但是長者有一個困擾,就是他有一個老管家(對他們家貢獻很大的一個老管家),就是這個城東老母,這個人她不相信佛陀。須達長者在供養佛陀的時候,這個城東老母她有很多的意見。須達長者很困擾:我們大家在一起,應該要同見、同行才好。他就派了一個侍者去請佛陀來用餐,希望佛陀能夠假藉用餐的因緣,來度化這個城東老母,佛陀對這件事情就默然答應了。這麼一天佛陀就帶了比丘、阿羅漢,來到須達長者的地方用餐。用完餐以後,佛陀就往城東老母的(當然這個城東老母她不出來,知道佛陀要來,就把門關起來,在房間裡面。這個時候佛陀就遠遠的往城東老母的)房間走過去。城東老母看佛陀來,趕快跑出來,就往空曠的地方跑過去。佛陀從東邊過來,這城東老母她頭就朝西方;這個時候佛陀用神通力,在西方現前,她往南方;如是展轉往北方,她就是不看佛;最後她看佛陀往北方來,她頭就看上面;佛陀從上面下來,她二個手把眼睛遮住;佛陀用神通力把她的手變透明的。但是佛陀知道神通不能調伏一個人,佛陀這個只是示現給須達長者看。佛陀就下來,下來以後,佛陀就叫羅羅小沙彌去度化她。羅羅一去,城東老母一看:唉呀!這個小沙彌真是可愛啊!小沙彌跟她講幾句話:你應該歸依三寶,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她一聽到以後,馬上歸依三寶,受持三歸五戒,從此以後做佛的弟子。我們會想:佛陀度化她,使用那麼大的神通力,城東老母完全排斥。但是羅羅尊者,一個小沙彌阿羅漢,他就過去,他也沒有講什麼話,也沒有顯什麼神通,這個城東老母一看到羅羅,內心當中打從心裡的歡喜,講幾句話她就接受了。

  所以「緣之所在,能令」眾生「歡喜信入、觸動宿種、魔障難遮、體性開發」。所以我們今天在抉擇一個本尊相應的時候,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你要考慮你跟這個本尊要有緣。你選擇這個法門跟你沒有緣,事倍功半、事倍功半。你看歷代的叢林也是這樣,禪宗的大德都是很實際的,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老師跟弟子二個一見面,那不浪廢時間的。他跟你講幾句話就說:你的因緣不在這裡,你這個人要到德山祖師那個地方。他一去果然開悟了。所以師長跟弟子之間、佛跟眾生之間,我們不能夠不面對的事實就是「因緣」。你跟他有緣,誒,他就容易教化。換句話說,我們在抉擇十方諸佛凈土的時候,我們必須要面對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就是:這個佛的國土要跟你有緣。這個地方再看阿彌陀佛國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  ┌本從法身┐

  └諸佛┤    ├固結緣種─

  └垂跡──┘

  ┌世─┐

  ┌若┤  ├悉不可思議┐

  │ └出世┘     │

  │          │  ┌萬德欽承

  ─┤┌尊隆於教乘┐   ├所以┤

  ││     │   │  └群靈拱極

  │├舉揚于海會┤   │

  └┤     ├───┘

  ├沁入於苦海┤

  │     │

  └慈契於寂光┘

  這個地方的「諸佛」,我看古德的註解,他明確的指出這個地方指的是阿彌陀佛,蕅益大師這個地方的意思是指阿彌陀佛。看圓瑛法師的註解,這個地方指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期的應化身,是「本從法身垂跡」,從清凈的法身「從法身垂跡」。這一期的應化身呢,「固結緣種」,佛陀為了成就這一期的教化,花了無量劫的時間,來成就跟眾生的這個因緣,成就這個因緣可是不簡單的。這一期的因緣呢,「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你看極樂世界,就著世間的有為果報,極樂世界者,好夢者也。阿彌陀佛他提供你一個長遠的壽命,他給你一個長遠的壽命讓你受用,不用憂慮老病死的障礙;他提供你一個廣大的依報國土,有宮殿可以住、有各式各樣的七寶池、八功德水、有各式各樣的天樂、華香、寶樹等等,乃至衣食自然、神通自在:這個是講到有為身心的安樂。其次,出世間的功德,極樂世界者,醒夢者也。在本經當中,釋迦牟尼佛明確的指出極樂國土的二大殊勝點:第一個圓證三不退,你到那個地方有環境的攝持,能夠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管你用不用功,你內心當中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有前進,不可能後退。其次,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你很容易親近這些大菩薩、你很容易親近文殊、普賢這種大菩薩。當然親近這些大菩薩,得到他們的教化。所以極樂世界這一期的因緣,「固結緣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不管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悉不可思議。這個是講他果地功德的不可思議。

  因地的修行呢?「尊隆於教乘,舉揚于海會」,這個是講法門的契理性。這凈土法門它是在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時教當中,最為殊勝,「尊隆於教乘,舉揚于海會」。這個「海會」是諸佛,諸佛海會。換句話說,這個法門不但得到釋迦牟尼佛的肯定,也得到十方諸佛共同的弘揚、共同的肯定。看《法華經》的意思,我們成佛有無量無邊的法門、無量無邊的方便;但是一個法門要得到諸佛的肯定跟讚歎,這當中要有一個條件:就是這個法門必須是隨順真如佛性的、必須是一佛乘的,不能拐彎抹角的。這個法門一定是諸佛出世的本懷,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就是佛陀內心當中真實所要表達的。先不考慮眾生的根機,佛陀這個法門是自性的流露,必須是稱性所流露的法門。

  善導大師的開示當中講出一句話說:「如來所以興於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興世,在這個人世間出世,釋迦牟尼佛幹什麼要出世呢?「唯說彌陀本願海」。彌陀本願的法門,是釋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懷。善導大師的意思就是說:因為有些人不相信凈土,佛陀只好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來開示提接:你不相信凈土的話,那你去持五戒就好了、修十善、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慢慢的靠自力法門。所以有些人說凈土法門:唉呀,你這個人沒辦法,只好修凈土。這是不對的。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於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善導大師提出一個理由說:你看華嚴會上,佛陀的根本*輪,在華嚴會上一生成佛,佛陀對這四十一位法身菩薩,告訴他們修十大願王,以十大願王的功德,導歸極樂世界。所以事實上十方諸佛,他們在使令眾生成佛方便的施設上,他們內心當中的一個真實心情,是要使令一切有情到阿彌陀佛國土去,急速的成佛。這是佛陀的真實心情。佛陀講出這些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的法門,是佛陀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講出來的,施設的方便,是這樣子才對的。我們不能把根本跟枝末顛倒。換句話說,凈土法門是佛的根本法門。有些人不相信,佛陀也就不能勉強,只好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是這個意思。所以說這個凈土法門,它之所以能夠「尊隆於教乘,舉揚于海會」,那是一個稱性的法門、一佛乘的法門,就是它是成佛最快的法門,因為這個合乎佛的心情。佛陀出世的心情,是使令一切有情成佛,而這個凈土法門是成佛最快的。這是講到凈土的一個契理性。

  其次講到契機性,「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前面是講法門的殊勝,這個是講方便的廣大。凈土法門它在修行的方便,它有很多的抉擇。你說我這個人業障深重,沒關係,深信切願、執持名號,就像本經一樣。本經當中,佛陀沒有講出其它的修行方法,就講一個法門──信、願、持名,「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是非常容易的。不管是平時、不管是臨終,這都是做得到的,就是說「沁入於苦海」,下至五逆、十惡的眾生。凈土法門要講高的話,「慈契於寂光」,這高的也是有啊,要到凈土去也是有高深的法門。你看《華嚴經》的十大願王,這十大願王不容易的啊!它每一個願之所以稱為「王」,比如禮敬諸佛,這個禮敬諸不是說你在佛堂拜一拜叫禮敬諸佛。它說什麼叫做禮敬諸佛?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敬無有窮盡」,空間無障礙;「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時間無障礙。就是說你這種禮拜的心情,不管你在任何情況,你看到了怨家,怨家現前,這個空間,你跟這些障礙的空間現前了,你內心當中也是禮敬諸佛──禮敬未來的佛,你對他還是禮敬。而且這種禮敬,在時間上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念念相續,有一剎那的間斷,那就不是十大願王。乃至於普皆迴向。所以說凈土法門它在施設的方便,也是有很多的抉擇:你可以憶念佛的名號,有些人喜歡複雜、廣大,也可以,你要觀想、觀像,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有如來有應供、正遍知……種種的功德;你也可以修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說,它攝受下根機的呢,「沁入於苦海」,有這個持名的方法;也有「慈契於寂光」,高深的方法。所以說「萬德欽承,群靈拱極。」這個「萬德」是一切的諸佛所共同的肯定、共同的弘傳,也是一切的眾生所共同歡喜的信受,「群靈拱極」。換句話說,一個法門能夠得到諸佛的肯定,得到一切眾生的歡喜,表示這個法門是契理,上契諸佛實相之理;也就特別的契機,下契眾生差別的根機。所以基於這個理由呢,不管是就著阿彌陀佛跟眾生緣深的理由、不管就這個法門契理契機的理由,所以我們應該在十方諸佛法門當中,選擇阿彌陀佛的法門,是這樣子的。這個是約「約事答」,約著佛跟眾生的因緣、約著法門契理契機的這種因緣。這以下「約」道「理」,這個道理當然是真如理。

  約理答

  ┌一香┐

  ┌┤  ├──┐

  │└一華┘  │

  │      │

  │┌一聲┐  │

  當知佛種從緣┌一念一切念┐├┤  ├──┤

  ┤     ├┤└一色┘  ├

  起、緣即法界└一生一切生┘│      │

  │  ┌受懺┐│

  │  │  ││

  │  ├授記┤│

  └乃至┤  ├┘

  ├摩頂┤

  │  │

  └垂手┘

  ┌十方┐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

  ┤  ├

  └三世┘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

  蕅益大師講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遍緣法界是好,的確是非常好,但是什麼叫遍緣法界呢?這個地方講出遍緣法界的真實義。他說:「當知佛種從緣起」,佛無量無邊的功德是怎麼生起的呢?要假藉因緣的造作才能生起。不是上帝會給你、也不是無中生有,所以「緣」就非常重要,所以「緣即法界」,就是因緣它能夠開創我們的真如法性。這樣子講,「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換句話說,你念一句佛號,就具足念一切佛號;你「一生一切生」,你往生了凈土,就代表了往生十方凈土。乃至在極樂世界的「一香、一華,一聲、一色」,「乃至」在極樂世界的「受懺、授記、摩頂、垂手,十方三世」無「不遍融」,都互相融合,「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這才是真正的遍緣法界。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法華經》說佛陀施設教法,佛陀的心情是要講一佛乘,佛陀出世的時候,他本來是要直接開顯一佛乘的思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得成佛。」佛陀心裡這樣子想,但是佛陀沒有這樣子做,因為要考慮眾生的根機。有些眾生的根機你跟他講這樣的思想,他不能夠接受佛法的,他可能要毀謗正法的,所以佛陀只好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所以《法華經》的正宗分〈方便品〉,蕅益大師說:為什麼佛陀在這麼重點的當中,安排一個〈方便品〉,為什麼不講〈真實品〉?蕅益大師講出一個理由:因為沒有方便就沒有真實。「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這個房子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寶,這個人他為什麼能夠進到這個寶所?因為他有方便門,他找到這個門,所以這個門對他來說太重要。這個門雖然不是寶,但是這個門它能夠引生寶,所以佛陀在《法華經》上,殷勤的讚歎方便。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開顯真如佛性,但是這個關鍵就是「什麼樣的方法最適合你」?你要考慮因緣。你找一個很高深的法門、很複雜的法門,它也能夠開顯佛性,但是你不相應,你在操作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相應,這個法門對你來說就不是妙法。所以《妙法蓮華經》,我們作一個總結:什麼是妙法?什麼是佛法當中最甚深微妙的法門?就是契合你的根機的,就是你的妙法。「契機即是妙法,治病即是良藥」,印光大師講出這一句話。所以說站在「佛種從緣起」的角度,你念這一句佛號,它契你的機,它也就總持一切佛的功德。其實你念一切佛的功德,要緊是明白這個道理,明白互含互攝的道理、明白一即一切的道理。往生極樂世界,它也是能夠使令你成就十方的世界,所以「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這樣子才是「遍緣法界」的道理。就是說在無量無邊的因緣當中,我們一定要考慮佛種從緣起,就是一切法要找到一個隨順你根機的因緣,這是個關鍵。

  誡勸後賢

  ┌西方是權┐

  ┌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  ┌┤    ├┐

  │           │  │└華藏是實┘│

  │   ┌亦不必舍西方┐├若謂┤      ├

  └深位人┤      ├┘  │┌西方小┐ │

  └而別求華藏─┘   └┤   ├─┘

  └華藏大┘

  ┌權┐

  ┌┤ ├一體┐

  者,全墮眾生遍│└實┘  │

  ─       ┤     ├故也

  計執情,以不達│┌大┐  │

  └┤ ├無性┘

  └小┘

  所以從因緣的角度,我們可以理解,我們一個生死凡夫的人,當然我們就認命了,堅志求生西方,相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當然是「決志求」生。「深位人」,這種高深的法身菩薩,也「不必舍西方而別求華藏」。因為如果我們說「西方」凈土「是權」、「華藏」世界「是實」,「西方」是「小」、「華藏」是「大」,你這種情況,就跟「眾生」的「遍計執」相應,「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從現前一念心性的角度,這都是心所變現的,沒有什麼大小權實的,這都是一個方便。你的目的是要假藉這種事相的方便,悟入到不思議的一心,而不是在一心所變現的方便事相當中,去分別它的好壞,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解釋六方諸佛為什麼會讚歎這個法門?它的一個契理性跟契機性,關鍵在這個地方。

  丁二、征釋經題

  前面釋迦牟尼佛把「經題」標出來,但是並沒有解釋,這以下佛陀就解釋這個經題安立的理由,看經文: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這一段經文我們分成三段:第一段是一個「征問」,「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問經安立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的理由。以下「回答」,「舍利弗」,乃至於「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說你能聽聞這一部經,乃至能夠受持,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而且能夠得到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回答。第三個是「結勸」,「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作一個總結,勸信。關於這一點,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註解,解釋這個「護念」。這個諸佛的「護念」,簡單的說就是得到諸佛的加持,他內心的加持,看「正釋」:

  釋護念二

  正釋

  ┌無上心要────────┐

  │            │故聞者皆為

  ┌此經獨詮┼諸佛名字        ├

  │    │            │諸佛護念。

  │    └並詮無上、圓滿、究竟萬德┘

  這部「經獨詮」,特別的解釋三種內涵:第一個「無上」的「心要」,講到自性功德力;也講到「諸佛」的「名字」,講到名號功德力;「並詮」釋「無上、圓滿、究竟」的「萬德」,講到佛的本願功德力。所以聽「聞者皆為諸佛護念」,這樣子講也是可以。

  │ ┌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

  └又┤

  └阿彌名號─諸佛所護念故。

  什麼叫「聞經受持」呢?就是「執持名號」。「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所以你「聞」是「經受持」,就得到「諸佛」的「護念」,這是一個簡要的解釋。這以下「料簡」就詳細的解釋它的內涵:

  料簡二

  問

  問:但聞諸佛名,而未持經,亦得護念不退耶?

  就是我聽到了「諸佛名」稱,但是我沒有真正的用功的執持名號,這樣子也能「護念」嗎?

  答二

  明通局二義二

  明局義二

  明他經

  「答」有二個:先「明通局二義」,再講「自他二力」。「通局二義」先講「局」,再講「通」,就是講這個狹隘的。「局」當中,先講「他經」,再講「此經」,其他經典的情況。

  ┌─此義有局有通。

  │

  │      ┌雜亂┐

  答┤┌《占察》謂┤  ├雖誦我名,而不為聞。

  ││     └垢心┘

  ││

  └┤         ┌但獲世間善報

  │┌以不能生決定信解┤

  ││        └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

  │      ┌則成廣大微妙行心┐

  └若到一行三昧┤        ├

  └名得相似無生法忍┘

  ──乃為得聞十方佛名。

  有關「聞是經受持者」,什麼叫做「聞」?這以下講出一個標準,引用「《占察業報經》」說:如果內心當中對這個法門是「雜亂垢心」,這個「雜亂」就是內心當中沒有禪定的功德,散散亂亂;這個「垢心」就是沒有觀,心中顛顛倒倒的,常樂我凈的顛倒。「雖誦我名,而不為聞。」這樣子雖然憶念佛的名號,但是不能說是「聞」,沒有聞的功德。為什麼呢?「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你內心當中這樣散散亂亂、顛顛倒倒,內心當中的煩惱跟執取非常的堅固,對於這種甚深的法義,沒有決定的信跟解,這樣子只能因為這樣的一種情況,得到世間的善報,不能成就無漏的功德。一定要到「一行三昧」,對這個名號達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內心當中有一種正念的力量生起,這樣子叫「相似無生法忍」,才叫做「聞十方佛名」。這個是其他經「聞」的定義。以本經來說呢:

  明此經

  此亦應爾┌聞已執持─┐ ┌為聞諸佛名┐

  ┤     ├方┤     ├此局義也。

  ,故須 └至一心不亂┘ └蒙諸佛護念┘

  在本經當中,我們對彌陀的名號也是這樣,我們對於名號的信心,要達到什麼境界?這個「聞」要達到什麼境界呢?「聞已執持」到「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我們前面解釋過了。「一心」是屬於定門,就是你這個佛號在心中操作的時候,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有一種正念的力量現前。其次,你這個佛號要能夠「不亂」,不為煩惱所亂,這個是慧門。換句話說,你不為煩惱所亂。這是什麼意思?表示你能夠對治煩惱,因為煩惱一定會亂。那你為什麼能不為它所亂呢?因為你有四念處的智慧,不凈、苦、無常、無我的智慧現前。你能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時候你能夠不亂,因為定跟慧現前,這個時候才能夠說「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這個是「局」,局限。所以我們對於這個名號,看這個意思,要得到諸佛的護念,這當中有一個標準,就是說我們對佛號的操作,還是散散亂亂的,煩惱現前,不能調伏煩惱,這樣子這個佛號給你的功德,是世間的福報。你一定要把這個佛號在你心中操作到有一心的力量、有不亂的力量,有某種的專註力,而且對這個煩惱也有對治力的力量,這樣子,這個佛號在你心中運轉的時候,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得到諸佛大悲心的加持,是這個意思,這是它的一個標準。這個是約局限的意思,再看「通義」:

  明通義

  ┌諸佛慈悲不可思議─┐

  ┌通義者┤         ├故一聞佛名,不論─

  │   └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

  │

  │    ┌有心┐

  │   ┌┤  │

  │   │└無心┤

  │  ─┤   ├皆成緣種。

  │   │┌若信┤

  │   └┤  │

  │    └若否┘

  │

  │     ┌不簡怨親┐茍聞佛名,佛必護念

  └況佛度眾生┤    ├

  └恆無疲倦┘,又何疑焉!

  就「通」來說呢,就是「佛」的「慈悲不可思議」、「名號不可思議」來說,「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都是成就未來得度的因緣。雖然你現在不能得到諸佛的護念,但是你以後總有一天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所以「皆成緣種」。因為「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恆無疲倦。茍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這個地方解釋本經的經名說「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個護念的標準。

  我們凡夫一般的心情,比如說我們在台灣有一個大修行的大德,我們內心有業障不能突破,我們請這位大德為我們迴向一下、為我們加持一下,我們內心會很高興:唉呀!請一位大德,他在冥冥當中為我們迴向。現在有十方諸佛為你迴向,你想想看,那是一個什麼境界、那是一個什麼境界!不是一般的大德,是佛陀!是十方諸佛之所護念!不過這當中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它意思啊,在這一段當中,釋迦牟尼佛講出佛的一個心情,其實佛陀的心情啊,很願意為眾生護念,「十方諸佛,愍念眾生,如母憶子。」佛陀的心情很願意跟我們感應、很願意為我們加持。但是關鍵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去憶念佛陀的那個力量夠不夠?那個力量夠不夠?你要是散散亂亂,那佛的力量進不來。所以這當中的關鍵:為什麼要強調「聞說阿彌陀佛,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就是說你這個念佛、這個凈土法門,這個佛號的操作,你一定要在心中生心一個強大的念力,而這個念力當中,還有一個觀照的信願,不為煩惱所動、不為煩惱所亂。這樣子,十方諸佛正式的護念你。換句話說,十方諸佛在常寂光的境界當中,他已經在加持你了,十方諸佛的加持,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自己也要有一點功夫現前,而達到一心不亂。

  明自他二力二

  明自力之難

  ┌別地

  ┌然據金剛三論,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

  │                  └圓住

  │

  └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

  我們站在自力的角度:人一定要靠自己,所有的佛陀名號我都不念。根「據金剛三論」(就是《金剛般若經》的三論,這個註解,解釋《金剛般若經》的):「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什麼叫「根熟」呢?這個大乘的善根要成熟在什麼階位呢?「位在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法身菩薩,叫「根熟」。所以在自力的角度,你一定要「入同生性」,才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你一定要悟入真如的佛性,跟諸佛同一鼻孔出氣,佛陀證得法身自如,你內心當中也有一部分的如,一如無二如,所以佛陀才有管道來加持你,那這個是要初地以上的境界,這自力。這凈土法門的一個特色:

  明他力之易

  ┌相似位─即蒙護念

  │

  今仗他力故┼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

  │

  └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

  ┌資┐

  ─┤ ├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

  └發┘

  到了相似位,就能夠「蒙護念」,「乃至」於「相似位以還」,都有「通護念之義」。乃至於「一聞佛名」,就著我們真如佛性的開發上,都「有資」跟「發」。這個「資」是資熏種子。諸佛現在還沒有護念你,但是以後有可能護念你,你已經種下一個諸佛護念的因種,叫「資」,還是一個資熏,資熏種子(熏習的熏)。「發」呢?就是你念到一心不亂,發起現行,「亦得遠因,終不退也」。這個是講到「明他力之易」,得到諸佛的護念。得到諸佛的護念有什麼好處呢?這以下看「釋果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果覺

  ┌阿耨多羅──此雲無上──┐

  ┤            ├即大乘果覺也。

  └三藐三菩提─此雲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翻成「無上」,「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覺」,即是「大乘」的「果覺」。

  結勸信

  ┌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

  │

  │      ┌釋迦───┐

  └聞名功德如此┤     ├同所宣說,可不信乎!

  └及十方諸佛┘

  ───丙一、初勸信流通竟───

  這個地方是「勸信流通」,說明我們在憶念彌陀名號的時候,能夠憶念到一心不亂啊,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得到諸佛的護念有什麼好處呢?「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這個意思。

  這個凈土法門的信心,我們看到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有一個心得。就是說蕅益大師在「正宗分」的時候強調三力不可思議:自性功德力、名號功德力、本願功德力。但這個地方所強調的是名號功德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是三根普被,不管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以名號功德為不可思議。所以善導大師也提出一個相同的觀念說:我們這個凈土的信心啊,要緊要建立真實的信心。什麼叫真實的信心呢?善導大師提出二個差別:第一個叫自力信心,第二個叫他力信心。他說:有些人他對凈土往生的信心,是建立在自力,說:你為什麼能夠往生?因為我把這個佛號念到綿綿密密、念到一心不亂、三昧,以這個正念的力量來保證,這樣子你的信心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你臨命終的時候,你的心是生滅的,可能會有變化。而你這個信是建力在念力的基礎之上,這樣的情況,當你的念力破壞的時候,你的信心就破壞了。另外一個是他力信心,就是你這個信心是建立在他力,你之所以能夠往生是名號功德對我的救拔。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心再怎麼散亂沒關係,你心散亂,佛可不散亂、名號的功德可不散亂,當你臨命終的時候,你的信心還在。因為你因地的時候栽培的信心,是建立在名號功德,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所以蕅益大師他也提出一個很高的見地:「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他並沒有說往生與否,在念力之有無。因為信願是不可破壞的,因為信願是你平常學習經論所生起的抉擇,跟你的散亂不散亂是沒有關係的。所以說你這個信心,你之所以能夠往生,一定要建立在信願、建立在他力的加持上。如果說你這個信心是建立在你自己的修持,你這個信心就非常危險,因為臨命終的時候,你如果修持上心一散亂,你就開始害怕,這一害怕,果然不能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你信願被破壞掉了。所以你自己平常要檢討一下:你對凈土的信心,是建立在念力,還是建立在他力?一個自力、一個他力。如果你建立在自力,我勸你要調整一下,因為你這個信心是危險的。你這個信心一定要建立在他力上,所以仗他力故。蕅益大師在《要解》當中經常講到這個觀念──仗他力故。我們這句話可不要隨便把它讀過去,蕅益大師他很慈悲,一再強調凈土的關鍵──仗他力故。這他力是怎麼來的呢?他力是名號。什麼是他力?什麼是佛的功德力?就是這句萬德洪名,無量光、無量壽,總持佛所有的功德。所以你一定要建立在他力的信心,這個信心才不可破壞,才是真實的信心。所以我們在「勸信流通」的時候,我們這樣讀下來,你要能夠明白這樣的消息。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

  答:「發」就是發起現行。

  當然,這個現行了嗎?這種對於同體法性現行的力量,那是屬於一心不亂。

  問:

  答:有資發之力,有這種力量。「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有可能是資、有可能是發。「亦得遠因,終不退也。」這個地方講到聞到佛名,就是說對你未來,可能是資的力量、也可能是發的力量,有二種可能性。

  「有資發之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這個地方「亦得遠因」偏重在資,偏重在資的這一部分。

  問:

  答:因為要達到護念的話,要達到一心不亂,就是說你要把佛號念到一心。當然他一心的時間,就是有一定的標準。那「不亂」,最關鍵的地方在不亂。其實我是覺得一心不難。這個「不亂」,你看外道的禪定很容易破壞,我們讀《小止觀》:外道有禪定在虛空中飛,他聽到宮女唱歌的聲音,他禪定退失掉了。如鳥折翼,就像鳥的翅膀折斷掉下來。這阿羅漢在空中飛,他聽到宮女的聲音,他神通不會失掉。為什麼?阿羅漢的禪定當中,他有不凈、苦、無常、無我四種光明現前。他聽到聲音,他能夠抉擇那個聲音,是不凈相、是苦相、是無常相、是無我相。那我們臨命終的時候,煩惱一定會活動,我們無始劫貪愛娑婆煩惱一定會活動。但是我們平常有栽培了信願,我們那個時候觀察:娑婆世界者,惡夢者也;娑婆世界者,添夢者也。娑婆世界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那個時候,我們可能會有一些三界的煩惱、三界的業力會勾引我們,來破壞我們的正念。但是我們平常在凈土的信心,念這個佛號的時候,我們有這個觀慧現前,這個觀慧一抉擇下去,我們就不動,不為煩惱所動。如果說你念這句佛號,你完全沒有信願,就是強壓,「煩惱不能斷要他斷」,強壓的啊,蕅益大師前面說過:「晝夜彌陀十萬,所滅的罪如爪中土,未滅的罪如大地土。」你用強壓的力量,你念佛才幾十年,你過去煩惱的栽培是無量劫的栽培,一個熟境界、一個生境界,你抵得過它嗎?是不是?小孩子能夠跟大人打架!但是你有智慧不同,你從智慧上,你從根把它破壞,因為你看到這個煩惱的相貌,是不凈相、是苦相、是無常相、是無我相,它不是那麼美妙的。我們認為它美妙,是因為顛倒,三界不是一個美妙的果報體。我們之所以貪戀娑婆世界,那是看到刀上的蜂蜜,沒有看到那個刀,它背後所含攝的過患我們沒有看到。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蕅益大師一再強調:信、願、持名。就是這個地方,就是有個觀慧。憑什麼你的一心能夠不亂、憑什麼不為見思所亂?憑什麼?不是靠你的念力。當然你的念力也是有,主要的就是你那一念的抉擇,你能夠抉擇娑婆是苦、極樂是樂。你看到娑婆真實的苦相,看到極樂世界真實的樂相。而這種抉擇,是要透過你經論的學習,聞經、達理、斷疑、生信,從內心當中很真誠的生起。而不是說你什麼經論都不學,你強迫你相信,那沒有用。世間上的事情,強迫的是沒有力量,那個是薄弱的。所以我們對凈土的信心,我一再強調:你要很冷靜的,看蕅益大師他會引導你,你看蕅益大師他告訴你怎麼去抉擇,這娑婆世界是什麼情況、極樂世界是什麼情況。你一定要很冷靜的透過他這樣的思考,內心當中:啊──,真的是這樣沒錯。我過去之所以貪戀娑婆,是錯誤的、是顛倒的。我應該要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這才是合乎離苦得樂的。你透過一個如實的觀察抉擇以後,生起的信願,這個是不可動搖的。所以凈土法門還不可以迷信,別人相信了我就相信。你憑什麼相信?你也不知道。而這個信心非常薄弱,那個疑根沒有拔,那是表面的信心。所以我們也一再強調:「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淺。」,這個信願非常重要。我個人覺得:你能夠花一點時間,用一點心力在《彌陀要解》上,建立信願是非常容易的,是可以做到的。這《彌陀要解》,蕅益大師他為你抉擇了方便,你根據他這樣的思考運作,你可以拔除你的疑根的,可以的。所以印光大師說:蕅益大師是法身菩薩乘願在來的,我完全相信。你看他可以把《阿彌陀經》解釋得這麼的透徹。印光大師說:「縱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經,亦不高出此矣。」釋迦牟尼佛解釋他自己講的經,也就是這樣子而已啦。所以我是覺得我們真正的能夠靜下心來,花一點時間在《彌陀要解》上面,你好好的去體會啊,可以拔除疑根,能夠建立信願,這是可以的做到的。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沒有一樣不是佛,用這個心來持名念佛()
濟群法師文集總匯
通願法師
海雲繼夢和上法師《根本佛母——准提密法》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