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落枕的拔罐療法

  落枕是指急性頸部肌肉痙攣、強直、酸脹、疼痛,頭頸轉動障礙等,輕者可自行痊癒,重者能遷延數周。可因勞累過度、睡眠時頭頸部位置不當、枕頭高低軟硬不適,使頸部肌肉長時間處於過度伸展或緊張狀態,引起頸部肌肉靜力性損傷或痙攣;也可因風寒濕邪侵襲,或因外力襲擊,或因肩扛重物等導致。一般分為風寒阻絡和氣滯血瘀2型。  一、風寒阻絡  (一)癥狀  晨起出現頸項、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適,轉側受限,尤以旋轉後仰為甚,頭歪向健側,肌肉痙攣酸脹,可伴有惡寒,頭暈,精神疲倦,口淡不渴。  (二)治法  1.方法一  (1)選穴 風池、大椎、風門、外關、後溪。  (2)定位 風門: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大椎穴往下推2個椎骨,其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大椎:在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外關: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後溪: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仰掌,握拳,第5掌指關節後,有一皮膚皺褶突起,其尖端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走罐、留罐、艾灸法。先在疼痛部位採用走罐的方法,走罐前在局部均勻塗抹上紅花油,走罐以皮膚紅暈為度,之後再在風門、風池、大椎穴位上留罐。起罐後再用艾條溫灸所有穴位10分鐘,每日1次,2次為l療程。  2.方法二  (1)選穴 大椎、肩外俞、風門、合谷。  (2)定位 大椎:見前。  肩外俞: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先取大椎穴,由大椎穴往下推1個椎骨之棘突下即是陶道穴,由這一穴向雙側各旁開4橫指處,當肩胛骨內側緣處為取穴部位)。

  風門:見前。  合谷:第1、第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盡處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刺絡拔罐、走罐、艾灸法。先用梅花針沿頸背部輕叩罐部位均勻塗抹上紅花油,走至皮膚潮紅為止。起罐後再用艾條溫灸10分鐘,每日1次,2次為1療程。  二、氣滯血瘀  (一)癥狀  癥狀反覆發作,頸項、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適部位固定,轉動不利,肌肉痙攣酸脹,多在勞累、睡眠姿勢不當後發作。  (二)治法  1.方法一  (1)選穴 風池、大椎、膈俞、後溪、血海。  (2)定位 風池:見前。  大椎:見前。  膈俞: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後溪:見前。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位,屈膝成90°,醫者立於患者對面,用左手掌心對準右髕骨中央,手掌伏於其膝蓋上,拇指尖所指處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刺絡、走罐法。先用梅花針沿頸背部輕叩疼痛部位,以皮膚髮紅或微微出血為度。血止後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勻塗抹上紅花油,走至皮膚潮紅為止。每日1次,3次為1療程。  2.方法二  (1)選穴 大杼、肩髃、後溪、懸鐘、阿是穴(壓痛點)。  (2)定位 大杼: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高突,並能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動者即是第7頸椎,其下為大椎穴。由大椎穴 再向下推1個椎骨,其下緣旁開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在肩部高骨(鎖骨肩峰端)外,肩關節上出現兩個凹陷,前面的凹陷為取穴部位]。  後溪:見前。  懸鐘: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阿是穴:局部壓痛點處。  (3)拔罐方法 刺絡、走罐法。先用梅花針沿頸背部輕叩阿是穴(疼 痛部位),以皮膚髮紅或微微出血為度。血止後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 罐部位均勻塗抹上紅花油,走至皮膚潮紅為止。每日1次,3次為1療程。  三、注意事項  (1)勞逸結合,定時睡眠,枕頭的高低軟硬要適宜,並注意肩頸部的保暖。  (2)拔罐治療落枕效果顯著,配合按摩可立竿見影。  四、病例  鄭某,男,35歲。睡空調房後晨起出現右側頸部疼痛不適,頭歪向健側,轉側不利。查體:右頸項肌肉緊張,以斜方肌、肩胛提肌壓痛明顯,頸項僵硬。穴取風門、風池、大椎、外關、後溪,採取刺絡、走罐、艾灸法。先用梅花針沿頸背部輕叩阿是穴(疼痛明顯部位),以微微出血為度。血止後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勻塗抹上紅花油,走至皮膚潮紅為止。起罐後再用艾條溫灸10分鐘,每日1次,2次為1療程。治療當天痛止,頸部不適緩解明顯,次日再治療1次痊癒。
推薦閱讀:

如何快速解決落枕問題
一覺醒來落枕了,咋整?
還說脊樑||小落枕大痛苦
落枕了可怎麼辦!

TAG:拔罐 | 落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