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雲之濁世公子(四)春申君黃歇
戰國四公子中魏公子信陵君姓魏,趙國平原君姓趙,齊國孟嘗君姓田;而唯獨與公室不同姓的只有楚國春申君黃歇。但是黃歇的身世有點爭議,有人考據說他其實也是楚懷王之子、楚頃襄王之弟,見錢穆先生《先秦諸子系年考辨》;另有人推斷黃歇是被楚國滅掉的黃國後裔,見陳直先生的《史記新證》。
當時楚國的情況是這樣的,秦昭襄王用了白起這位不世出的將才,取了楚國的巫郡和黔中郡(黔中郡實際上是司馬遷的老祖宗司馬錯打下來的),並攻克了鄢城和郢都,兵鋒還東至竟陵,好傢夥,從四川湖北交界之地一直打到楚國位於湖北湖南的腹地,逼得楚頃襄王遷都陳縣(位於今河南淮陽)。秦國打得興起,還不肯罷手,正要脅迫剛剛被自己打敗的韓、魏兩國一起,繼續KO楚國。看官們以為這是楚國唯一的奇恥大辱嗎?No no no,還有更恥辱的,頃襄王的爸爸,就是那位寵幸美人鄭袖、放跑了張儀、不聽屈原勸阻執意赴秦的那位楚懷王,被秦國扣留在咸陽,到死也沒回過家。
這種時候,誰能使秦國停手,讓楚國能有喘息之機,誰就是楚國的大救星。於是黃歇同學粉墨登場了,他出使秦國給秦昭王上書一封,洋洋洒洒寫了一大堆,看官們如果要勸阻某人進行不利於自己的勾當,比如勸老闆不要處分自己、勸女朋友不要分手之類的,都可以套用黃歇的這個格式。
首先,你要給對方來一大段歌功頌德的開場白,黃歇把秦昭王怎樣收拾的韓國魏國、取得兩國多少土地、對六國產生多大威嚇大大稱頌了一番,請注意,他著重提到韓國和魏國,是為後邊的勸說埋下伏筆。
然後呢,黃歇再話鋒一轉,說起了春秋時的兩個典故。晉國的智氏聯合韓、魏兩家攻擊另一家有實權的大夫趙氏,沒成想韓魏兩家反水,聯合趙氏把智氏給端了,殺了智伯瑤瓜分了智氏的領土,最後韓趙魏三家大夫把晉國給拆分了。吳王夫差因為相信越王勾踐的臣服,所以放心大膽伐齊,不料後院起火,著了勾踐卧薪嘗膽的道兒,弄得國破家亡。智氏和吳國在當時來說是爭鬥中實力明顯優越的一方,但是優越有什麼用呢,兩強相爭的時候,不防備小人,還不是都嗝屁了。現在情況不也類似嗎,大王的秦國是很厲害的,那我們楚國也沒差到哪兒去,大王要聯合您身邊的韓國和魏國、朝他們借道攻擊離您更遙遠的楚國,您不防備韓魏反水,這不就像當初輕信韓魏的智氏和疏於防範越國的吳國一樣嗎?更何況,秦國對韓國和魏國又沒有什麼恩惠,相反倒是結了累世之仇,韓魏的男人們在戰場上死的死殘的殘,國家破敗、百姓流離、民不聊生,就這樣大王您還相信韓魏能和您一條心共同伐楚嗎?依我看哪,您身邊的韓國和魏國才是您的心頭之患,您要借他們的道出兵,那恐怕您的軍隊是有去無回;您要是不借道韓魏,那秦國到楚國的直線道路可都是深山老林、大河深溪,您打下來即費力氣又不能拿來種地產糧,還擔了個毀楚的惡名,有什麼用?哎呀這一番話,明明是替楚國說情,卻反而是跟秦王掏心掏肺分析利弊的模樣,不由得秦王不動心。看官們要領悟這個格式的精髓之處。
要說體己話兒,光說韓國魏國的壞話還不夠,黃歇還給秦王分析了國際形勢。秦國攻楚之日,不但韓國魏國,就連齊國也要來分一杯羹。而且楚國的膏腴之地大部分將被離得更近的魏國、齊國、韓國拿走。特別是齊國,將以泗水為境、東邊臨海、北靠黃河;再加上一個強大了的魏國,他倆未必能短期內稱帝,但要攔截秦王您稱帝,那是綽綽有餘的。還不如善待楚國,秦楚交好則魏韓必不敢輕舉妄動,要動也只能朝東動齊國。而且這樣一來,燕趙沒有齊國和楚國共同撐腰,楚國齊國也無法和燕趙相扶持;然後您再收拾燕趙,同時也等於動搖了齊國楚國,這四國不就都可以臣服秦國了嗎?
這話說的很是那麼一回事兒啊,雖然現在看起來會覺得有個很大的bug,貌似是替秦王做打算,實際上通篇只有一句話:秦王您先收拾韓魏趙燕齊,再來找我們楚國麻煩不遲。但當時置身於複雜情勢中的人們譬如秦王,未必能理得清思路,就算理清了思路,也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總之,秦昭王聽了黃歇的話,罷兵修好。
黃歇從秦國回到楚國,屁股還沒坐熱,就又得陪太子熊完去秦國做人質,一呆數年(秦國罷兵修好豈能是無條件的?)。等到楚頃襄王病重,秦國卻不肯放太子熊完歸楚,假若頃襄王死的時候,太子不在身邊的話,那麼王位很有可能就會被陽文君的兩個兒子捷足先登了(陽文君與頃襄王同為楚懷王之子)。黃歇給太子支了一招,讓他通過私人關係良好的秦相應侯去秦王面前說情,只要放太子回楚國,一旦即位為王,那自然是唯秦國馬首是瞻。但秦王方面,又怕頃襄王一時半會死不了又或者是詐病,這樣太子回了楚國,秦國手裡就再也沒有能要挾楚國的王牌了,只同意派太子的老師回去打探消息。在爭奪王位的當口,兵貴神速,黃歇也顧不了那麼許多了,下了步險棋,讓太子微服出關,自己留守秦國,對外常稱病不出,等到太子走遠了,料想秦國也追不上了,才向秦王坦白。秦昭王大怒,本來要殺了黃歇,關鍵時候還是應侯救了一命,應侯說,太子歸楚若繼位為王,一定會重用有擁立之功的黃歇,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放黃歇回去,好叫他們君臣感恩戴德,親近秦國。
果不其然,黃歇回到楚國三月後,頃襄王卒,太子熊完即位,是為楚考烈王,熊完即以黃歇為相,封他為春申君,賜淮北十二縣。後因淮北臨近齊國,春申君獻出淮北十二縣,劃為郡治,情勢緊急的時候便於治理,然後再請求考烈王將自己封到江東去,並以吳國故都作為自己的都邑。用江東換淮北,那是大大的划算哪。一樣是封地臨近他國,有邊患之險,齊國孟嘗君可就沒那麼大面子,齊王才不會給他換封地,孟嘗君還得曲線救國,想法在封地內建宗廟,才能在有邊患時求救於齊王,沒建宗廟之前,孟嘗君得獨自對抗楚國侵犯領地,齊王才不會搭理他。
春申君主政大權在握,同時廣招門客,與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爭相招徠賢士。春申君相楚二十五年,做了不少值得一書的大事,待作者一一細細道來。
首先是為相的第五個年頭,即長平之戰後的第二年,秦國兵圍邯鄲,趙國向楚國告急。春申君領兵救趙,退卻秦兵。三年後,又為楚國北伐,攻滅魯國,楚國重新強盛起來。
史記中還記錄了一件有趣的小事。趙國平原君派人訪問春申君,趙國使者為了在楚國人面前擺譜,特意用了玳瑁簪,並在刀劍上飾以珠玉。哪知在奢侈時尚方面,一山還比一山高,春申君門客三千(四公子都號稱門客三千,可見只是個虛稱,究竟多少實不可查),上等門客估計至少百十來號人,都穿著珍貴的珍珠做的鞋子出來見客(真懷疑到底是賢士,還是伶人,竟然要穿這種鞋子…)。要知道戰國時期可沒有珍珠養殖業,純天然珍珠,那是極為珍貴稀有的。好么,你趙國人只是拿珠玉鑲飾刀劍,我們就把珍貴的珍珠踩在腳底下,趙國來使見之大慚。孟嘗君為了養門客,土地收成不夠還得放高利貸,相比之下,春申君之富可敵國又毫不低調可見一斑。
到了春申君相楚十四年的時候,楚國老對頭秦國有了人事變動,從趙國逃回來的王孫贏異人(後更名子楚)即位為庄襄王(秦昭王死後,原本是安國君即位為秦孝文王,奈何老頭子沒當幾天秦王就嗝屁了,正好便宜了他兒子異人)。呂不韋做了秦國的相國,封為文信侯。為什麼要在春申君列傳里特意提起呂不韋呢?作者猜測,莫不是因為黃歇和呂不韋一樣,都給自己的主子戴了綠帽子?此事稍後詳述。
春申君為相的第二十二年,此時的秦王已經換成了贏政,諸侯患秦日深,楚、趙、魏、韓、衛五國合縱伐秦,楚考烈王為縱約長,春申君黃歇負責實際操作。但五國聯軍兵發函谷關,見秦軍出關迎敵竟然不戰而走,自此秦國日益為諸侯所畏懼。因合縱出戰不利,考烈王怪罪春申君,對春申君日漸疏遠。
關於合縱伐秦失利及其後楚國的弱勢,史記中借春申君門客硃英之口替春申君做了辯解。硃英說,楚國並非是因為春申君無能而治理得越來越弱的,頃襄王在位時秦國之所以二十年沒有攻打過楚國,那是因為攻打楚國的兩條路,一條要塞險阻、路途不便;另一條要借道韓魏,怕被韓魏暗算。簡單來看一下秦國攻楚的這兩條路線:一條是從四川、湖北交界處出兵,確實路不好走,關隘險阻,易守難攻,但是司馬錯和白起攻楚都是走的這條路,前者因蜀攻楚黔中,後者沿漢江東下攻破鄢城和郢都,這條路線是難走但並非不可行;另一條路線是東出函谷關,借道韓魏從河南攻打楚國,的確是有擔心韓魏劫後路的這個因素在裡邊。個人感覺硃英把秦楚這二十年蜜月期完全歸因於地理環境有些牽強,畢竟從四川進入湖北這條攻擊路線有司馬錯和白起成功的例子在前,應該還有這段時期楚國對秦國放低姿態的緣故。硃英還認為,這段蜜月期將隨著韓魏的領土不斷被秦國蠶食而結束,魏國把許地和鄢陵割讓給秦國後,秦國的軍隊離楚國的陳都就只有一百六十里,戰事不可避免,這些外部形勢的改變是春申君無法控制的。
楚國不得以再次遷都至壽春,其實這個時候趙國老將廉頗已經被楚國請了過來,奈何廉頗慣用趙人騎兵步兵配合的戰法,在楚國軍隊中無法施展,廉頗最終於憂憤中死在壽春,這是題外話了。春申君此時到了封地吳,仍舊行相事。
接下來就要詳細說說春申君的風流韻事了,因為這樁事情是春申君最後身首異處、滿門被屠戮的導火索。這還得說回到楚考烈王身上,他大概有不孕不育之症,沒有子嗣。一國之君後繼無人,這事可大可小,春申君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給楚王進獻了海量美女,然並卵,楚王還是無子。有個趙國人李園,想把妹妹送進楚國宮中,為了走捷徑,李園就先拜在春申君門下做門客。接下來為了引起春申君的注意,李園有一次請假回家,返回春申君處時故意遲到。春申君問起來的時候,就說是齊王遣使求娶李家妹妹,李園跟齊使飲酒敘話所以回來晚了。瞧瞧,多高明的宣傳方法,跟李延年用北方有佳人一曲來宣傳李夫人如出一轍。春申君一下子被勾起了好奇心,什麼樣的美人能讓齊王興師動眾求娶,忙問:那齊國已經下聘了嗎?李園答:還沒呢。春申君又問:那我見見你家妹子行不?李園正等著他這句呢,趕緊把妹妹送來相見。這一見就被春申君納為己用了。
等到李家妹子有了身孕,李園再教她去給春申君吹枕頭風:大王對您比自家兄弟都親,但大王無子,他百年之後,王位就得由大王的兄弟繼承,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上台自然要任用自己親近之人,而您相楚二十餘年,對大王的兄弟們多有冒犯(春申君不低調這話不假,從跟趙使鬥富就能看出來),您的榮華富貴和江東封地還怎麼保得住?如今我已有孕在身,身邊人都還不知道,不如您把我進獻給大王,您送的禮大王一定會笑納,若我有幸生了兒子,將來繼承楚國王位的就是您的兒子。是不是比如今坐以待斃強呢?
春申君深以為然,依計行事,李家妹子一舉得男,孩子被立為太子,母以子貴被立為王后。為妹妹和自己籌謀多時的李園也得到了楚王重用。但新貴李園是個頗有野心和城府之人,不甘受春申君所制,私養死士,欲除之而後快,一則殺人滅口,這世上除了李家兄妹二人,再無人知曉太子的身世,二則李園可以對春申君取而代之。
李園的小九九並非不為人知。就是前文提到辯解楚國自合縱伐秦之後的弱勢局面並非春申君之過的那位門客硃英,就看出了端倪。硃英勸春申君,說他既有飛來之福,也有飛來橫禍,還有能解此局之人。春申君忙問何為飛來之福?硃英說道:您相楚二十餘年,名為相國實為楚王,如今大王重病命在旦夕,太子年幼,春申君不如自立為王,此為飛來之福。那何為飛來橫禍呢?答曰:李園此人心懷叵測,私養死士多時,一旦大王薨逝,李園必對春申君您先下手為強,此為飛來橫禍。那誰又是解開此局之人呢?硃英指了指自己:您把我放在郎中這個位置上,有進宮的便利,一旦楚王有不測,李園必會相機入宮控制局面,我就可以趁機將他除去。春申君聽罷,擺了擺手:李園這個人我知道,他干不出來這樣的事,我平常待他可好了,先生多慮了。硃英已知春申君不會採納忠言,即將大禍臨頭,為不殃及自身,硃英便先行逃走。
果然不出硃英所料,十七天後考烈王卒, 春申君被李園事先埋伏好的死士砍死,身首異處;不僅如此李園還屠滅了春申君滿門。而春申君與李家妹子所生之子登上王位,是為楚幽王。
在這裡需要給太史公糾錯,春申君列傳中說考烈王無子,而楚世家中又說考烈王至少有三個兒子,除了上一段所說春申君的私生子楚幽王,還有幽王的同母弟楚哀王,哀王同時還有一個異母兄負芻。
春申君身死的當年,無獨有偶,與秦國太后趙姬私通的嫪毐發動叛亂,被秦王嬴政誅殺,同樣跟太后有染的呂不韋受到牽連被廢黜,後來自盡而亡。可見給王室戴綠帽子這件事,是拿繩命去賭博。
太史公對春申君前期說服秦王退兵、救楚太子歸國繼位、相楚復興是持肯定態度的。除了珠炫趙客之外他還提到了春申君故城宮室之盛,足見春申君權勢財富已位極人臣。但不聽硃英勸告,反被李園所殺,正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關於春申君優柔寡斷的性格,戰國策中還有所補充。楚策四客說春申君這篇中就提到,春申君今天聽了這個門客的話,謝絕了荀子來投;明天聽了另一位門客的話,又要去請回荀子。人家荀子已經在趙國做了上卿,心想把我推來搡去的,你特么在逗我?於是荀子寫了一封信把春申君狠狠罵了一通,大意就是,有眼無珠不識貨的東西,優柔寡斷唧唧歪歪,總有一天你得死在底下人手裡。果然,荀子說對了。
--------------------------------------------------------
我是不劇透分割線
戰國四公子講完,戰國系列下周將要講其它內容,至於什麼內容,作者自己還在研究中,看官們耐心等待吧,至於是驚喜還是驚嚇,全看你們熱不熱情了。
推薦閱讀:
※「烽火張垣」後唐風雲——蔚州木瓜澗伏擊戰
※諜戰風雲
※【處人藝術】《人際交往簡單二十八招》,讓你在社交好職場上叱吒風雲!
※江湖史話:五虎十傑的黑幫風雲,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西涼風雲之反目成仇 | 《三國志》里被忽視的八卦(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