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意境之美

〔摘要〕古詩詞藝術歌曲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同時古詩詞藝術歌曲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古詩詞藝術歌曲很好的借鑒和吸收我國傳統戲曲的諸多方面,如:咬字,行腔,氣息,表現手法等;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通透之美可以表現在歌曲的演唱方式與演唱風格上。   〔關鍵詞〕通透演唱民族聲樂意境   中國民族聲樂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期,我國最早的音樂美學論著《樂論?師乙篇》就提出了:「人居中矩,句中,累累乎端如貫珠」。說的是:演唱時要自如轉換,行腔變化合乎規律,每個字每個音都要像穿玉珠一樣串在一起。這種理論,在今天來說,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很多的老師在上聲樂課時,經常會要求我們說,演唱時要把每個字象穿珠子一樣串起來。類似的中國古代民族聲樂論著也很多。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提出:「一聲唱到融神處,毛骨蕭然六月寒」。說明唱情得以融神的藝術效果①。   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演唱和表現形式還借鑒和吸收了傳統戲曲的菁華。我國戲曲藝術的正式形成,一般認為是南宋時的南戲。南戲的演唱方式是多樣化的,它既可以獨唱,又可對唱、輪唱、合唱等,戲曲的雛形,到元代基本形成。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說:「論真正的戲曲,不能不從元?《雜劇》開始也。」②   元《唱論》的作者芝庵,論述的雖然是戲曲聲樂的演唱方式,但其中的一些如:「字真」、「聲要圓熟」、「腔要徹滿」與我們現代演唱中所要求的「字正腔圓」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時,他十分注意唱腔的旋律美,提出歌唱時要注意「抑揚頓挫」、「索紆牽結」、「敦拖鳴咽」等。還提出氣息的支持的重要性,提出「偷氣、取氣、換氣、歇氣,愛者有一口氣」等觀點。他還注意了歌唱者不同的音色與演唱風格問題。   通透―――①精通、透徹。   ②穿透,常比喻能看透人心。   這是通透的原意,用在聲樂藝術上,人們說有通透感就是演唱者聲音運行無阻、貫通、通達、不憋屈,聽著很清澈,沒有烏啞的感覺。而作為本人對通透一詞的理解,首先,是對民族聲樂演唱方法及風格的把握,民族聲樂演唱講究「依字行腔,以字帶聲,以字傳神,以字傳情,唱聲唱情,以情動人」,並且民族聲樂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文藝百花園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亮麗的風景線,由於其具有獨特的抒情性,音樂性,結構性,獨創性,地域性,語言性,所以要求聲音清澈乾淨,明亮透徹,能塑造不同類型的角色。我們可以看看當今的民族聲樂的歌唱家們,例如從彭麗媛的演唱風格當中,可以看出她的演唱風格是不斷變化、不斷進步的。早期的大氣、熱情、後期的明凈,飄逸。其中不變的是聲音的通透,那種從容不迫的一氣哈成的感覺。這種通透的聲音,能給聽者傳達出美的意象,使聲音充滿畫面感,類似於中國很多藝術種類中經常運用到的「移情」或「通感」。如繪畫、電影等。從繪畫中簡單流暢的線條能體會天地宇宙;從電影移動的畫面能體會出歲月人生;同樣,從通透的歌聲中能體味如玉的潤澤與豪邁的情懷。   其次,中國民族聲樂古詩詞藝術歌曲中,演唱者在演唱時還需具有通透的審美價值。人們常常用通透來形容一塊好玉的質地。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通透的意境之美,體現在演唱者對聲音的完美運用以及對藝術美學的不懈追求,更體現在其對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正確領悟。這些作品大多是現代作曲家為古詩詞譜曲的作品,作曲家運用現代作曲技巧結合我國的傳統民族調式,根據詩詞作品的內涵而創作出來的。   同樣,在我的演唱實踐和教學中中,也選擇了一首能表現通透之美的古詩詞藝術歌曲。例如:   李白詩、劉文金曲《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歌雖是送別好友,卻不哀傷離情。歌聲中傳遞出自信、高瞻以及瀟洒。   我們來看看其中的「辭」字、「下」字、「孤」字、「盡」字、「唯」字和「流」字,詩人舉重若輕的幾個字,從不同的角度和時間順序上把楚天吳地的闊大空間盡收到一幅長河畫卷里,其藝術形式猶如電影的長鏡頭,其神韻使欣賞者彷彿身臨其境。前奏部分如潺潺流水,表現出友人乘輕舟漸行漸遠,詩人在黃鶴樓上目送友人離去,吐出自己的心曲。   演唱者在演唱上半闕時,應借鑒京劇演唱方法,潤腔運用自由靈活,裝飾音的音色變化輕巧通透,後面兩句「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流」字,聲音色彩變化對比強烈,讓人有一瀉千里,暢快淋漓的感受。雖然音色上有如此多的變化,但是聲音的支點與氣息的支持卻始終如一。聽覺上既有聲音強弱的變化與對比,又能體會到聲音的連貫和統一,既聲音的通透感,這種通透感的完成,需要我們具有很好的聲樂技術技巧的支撐。在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通透的意境中我們也能夠找到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所說的「間離感」,即演員好像不是在事件當中,而是抽離於事件之外,冷靜地看到所發生的一切事件。這就需要演唱者抽離於情緒本身,表現出一種淡遠透明的意境。   下半闕歌詞是上半闕的重複,但表現的內容以及音樂形式卻完全不一樣,上半闕是唱給友人聽的,下半闕是唱給自己聽的。友人已經乘輕舟遠去,即使天際依稀還能看見帆影,而那已不是帆影,只是歌者的臆想。用比上闕稍快的速度向自己說「故人已去」,我在此處向揚州遠眺,希望你能一路走好。如果說上半闕是抽離於離情之外,那麼下半闕應是由於友人的離去,歌者可以將自己的不舍之情完全釋放出來,因為他不願看到友人離別時回望的眼神,因此演唱者在最後兩句必須唱出最強音。這歌聲是對友人的祝福,對人生的喟嘆;這歌聲如挫金碎玉,穿越歲月時空,在長江上迂迴流轉。   再如:由[宋]李之儀作詞、青主作曲《我住長江頭》,原詞牌名《卜運算元》。這首詞是宋代詩人李之儀的名作。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   演唱這首作品時,速度要快慢適中。氣息要深,嘆到底去唱,上下通道要完全打開,聲音的效果是通透而富於情感的。不管詩人與曲作者要表現的是愛情還是友情,不同時代的演唱者的演唱方式和表現內涵會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效果。過去有過去的理解,現代有現代的理解,當我們欣賞不同演唱者的演唱時,得到的審美效應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演唱這首歌時,聲音的力度是呈遞進式的,前面六句可以用敘述的方式說出來,後面的幾次反覆,情緒可以一次比一次遞進,在進入尾聲時,才逐漸放緩放弱。只有情感的完全投入,氣息和共鳴腔的有力支持,聲音位置保持不變,咬字放在支點上,每個字都串起來,這樣聲音的通透效果才能突顯,聽者才能得到愉悅心靈,情境交融的美的享受。   還有曹雪芹詞、王立平作曲的《紅樓夢》中的歌曲:《葬花吟》、《枉凝眉》等。作曲家根據《紅樓夢》中的詩詞,創作出精典的民族聲樂作品。我們可以聽聽不同版本的歌唱家的演唱,比如陳力、宋祖英、吳碧霞等。曹雪芹對作詩、作文的見解,是把「立意要緊」⑦放在第一位。因此,我們在讀他的詩文時,會得到身心的整體愉快和通透,我想這也是至今紅學研究依然火爆的原因之一吧。我們可以先讀一下那些精典名段。例如《枉凝眉》中的: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又如《葬花吟》中的: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g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再如《秋窗風雨夕》中的: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哪堪風雨助凄涼!……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我們讀曹雪芹的詩表面看都是寫景寫物,其實寫的卻是人生。同樣王立平作曲的《紅樓夢》中的歌曲,是詞與曲的完美結合,從音樂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愁緒千回、風流婉轉、蕩氣迴腸。這種意境的傳達,需要靠演唱者的再度創作。我們可以聽一聽宋祖英演唱的《枉凝眉》或吳碧霞演唱的《葬花吟》、《秋窗風雨夕》等。她們對聲音的控制、音色的把握、情感的投入、以及對詞曲的理解,經過再度創作,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讀詞,我們可以感受到通透的意境美;品曲,我們可以感受到通透的意境美;聽唱,我們同樣感受到通透美。同樣的通透感,我們還可以從彭麗媛演唱的《中國民族歌劇經典片段》中的唱段,例如,《萬里春色滿家園》、《北風吹》、《血里火里又還魂》等作品中感受到。這些歌唱家的功力,在歌曲中得以完全釋放,值得我們用心學習。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通過歌唱家對歌曲的演唱方式與演唱風格的成熟演繹,可以讓我們體味到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通透之美。對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意境之美的分析,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挖掘作品的內涵,在演唱和教學當中能夠有的放矢的運用;技術永遠都是為內容服務,因此,再好的演唱方法,也需要你在表現作品時,投入自己的情感,以及對作品內容的理解,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積累。技術解決了,接下來是對審美的追求,對文化的追求。(責任編輯文鍵)   參考文獻:   [1]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   [2]陳秉義編著《中國音樂通史概述》第117頁。「元雜劇」中的論述。   [3]王國維著《人間詞話》。
推薦閱讀:

談話的藝術
紅色畫家,當代傑出的愛國藝術家鍾京,大潑墨繪祖國江山!
民國電影藝術之花 - 阮玲玉
愚人帽世界地圖之謎
第六屆國石賞石藝術博覽會特等獎和金獎新鮮出爐,先睹為快!

TAG:藝術 | 詩詞 | 古詩詞 | 歌曲 | 古詩 | 意境 | 藝術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