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宗教信仰

儘管絕大多數美國人對宗教信仰矢志不移,信誓旦旦;但宗教對大多數信徒來說,與其說是它的神學力量吸引人,還不如說是它的道德力量震懾人。美國信徒們大多認為,只有懼怕上帝的人,才會在這世上規規矩矩、誠誠實實、恭恭敬敬地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則極有可能膽大妄為、自我膨脹、為所欲為,並最終與罪惡勢力同流合污。

從這個意義上講,美國人相信上帝、敬畏上帝,是要用上帝的震懾力量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用上帝的諄諄教誨規範自己的道德操守。也許是美國人在宗教信仰上更偏重其道德意義的原因,美國人的宗教信仰中較少有教條主義成分。無論是牧師佈道,還是傳教士傳道,他們對教義本身都盡量簡化,不做任何玄奧的解釋。

各個宗教團體和各個教會組織之間較少在教義上發生爭執,更多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差異和區別主要集中在禮儀形式和禮拜形式上。在崇拜儀式上,不同的宗教派別往往採用能體現自己特色的崇拜禮儀。為了迎合大眾的需要,許多教派對宗教儀式也作了改進,如用現代化的音響設備取代傳統的管風琴,在佈道之前播放電影和上演短劇等。這樣,教堂由具有單一功能的禮拜場所變為集禮拜、社交、娛樂和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活動中心。

二戰以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新技術的應用大大改變了人們信教的方式;各宗教教派與時俱進,及時利用現代化的通訊技術和傳媒工具為自己服務,通過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書刊等大眾傳播媒介,與眾多教徒相聯繫,新型的「電子教會,,隨之產生。與傳統教會不同的是,「電子教會」能適應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使其足不出戶便可做禮拜。

由於美國人對神學理論缺乏興趣,厭惡深奧晦澀的教義,美國教會組織在佈道傳教時,往往把絕大多數的時間放在倫理道德的宣傳上,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上。長此以往,這種不斷向世俗化方向發展的宗教信仰方式,儘管在維持教會組織發展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它也使原本就區別不大的各宗教派別變得更難以「劃分界限」。事實上,美國許多宗教派別除了在名稱E有明顯的區別之外,宗教信仰上的差異已變得越來越含糊不清,而各教派對此也並不在乎。譬如,美國浸禮會(Baptists)對它與新教其他派別在信仰上的不同之處就並不十分關心。同樣的道理,美國的聖公會(。Anglicans)也並不注意英國聖公會用以維繫其信仰特徵的39條條款。簡而言之,美國社會中的教會和宗教派別,注重的是他們的群體團結(group solidarity)及由之而派生出的群體感和歸屬感,而不是細枝末節的教義上的區別。鑒於這個道理,美國浸禮教會的牧師會被邀請為循道公會的教徒佈道,而教派之間的牧師交換更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這也許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功利主義哲學在宗教信仰上和宗教實踐上的一種體現。

不難想像,當美國人對教義本身興味索然,而對宗教的世俗(或稱社會)功能倍加關注時,他們對神學的了解、對《聖經》的理解和對各教派的認識,就必然會相當有限,甚至極為淺薄。1954年,有人在美國做了一次民意測驗,發現竟然有三分之二的美國人不知道四大福音的名字(the names of the four gospels),儘管這些被調查的人都是教會會員,且經常蚓性地去教堂做禮拜。這樣的事發生在自詡為「上帝之國」(God』s country)的國度里確實叫人有些驚訝;但考慮到大多數美國人注重的是信教、而不是教義本身,所以,這種現象也在情理之中。針對這種現象,美國一些神學家們曾不止一次地指出,雖然美國人相信上帝,但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接受基督教教義,更遑論完全理解;美國人都自稱相信《聖經》,但真正認真閱讀它的人少得可憐,更別說透徹領悟。美國民意測驗機構蓋洛普曾對這種宗教現象跟蹤調查了近60年,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美國是個對《聖經》所知甚少的國家,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們到底相信什麼,也不清楚為什麼信教。

也許是由於宗教在美國日益走向世俗化,也許是教會為了迎合神學知識淺陋的美國大眾的需求,也許是滲透力極強的大眾文化已影響到宗教活動;美國宗教組織在舉行各種宗教性質的活動時,除了佈道、說教等「正事」外,還提供免費、可口的午餐,甚至提供最熱門的暢銷書~--·指導人們如何當好父母、夫婦、僱員、老闆、情人和朋友的暢銷書。大多數教徒在與各自的教會和宗教組織發生關係和保持聯繫時,較少的是出於嚴格神學意義上的靈魂拯救之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尋求社會聯繫紐帶及由此帶來的心理慰藉。在美國這樣一個競爭激烈、功利主義思想嚴重、人際關係淡漠、爾虞我詐的社會裡,參加一個宗教團體常常給人一種歸屬感,一一種心理庇護,一種社會認可和一種群體相處帶來的滿足感。因此,作為一種信仰,宗教在影響美國人的行為和哲學觀點上的重要性正在不斷下降,但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宗教為個人和家庭提供了一種認同感,因而它的社會功能和社會意義正在不斷上升。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教徒們的日常生活,已較少或者很少受宗教信仰的制約,但在他們的意識深處,宗教觀念仍常常起著某種程度的作用。譬如,在人T流產、同性戀和家庭價值等熱門社會話題上,宗教信仰對他們的觀點仍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的美國,宗教的力量有多大?根據《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1994年初的一項民意測驗,到本世紀末,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和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仍將是一個信教人數最多的國家。上至白宮主人,下至平民百姓,沒有一個人不說他(她)的心中有一個仁慈的上帝。他們的家裡大多備有一本「家用《聖經》」(""family Bible),他們的祈禱聲也時常可以聽見。在美國,宗教對個人的影響和作用貫穿於他(她)的整個生命過程。宗教長期以來一直提供著並將繼續提供人生中值得紀念的幾件大事的習俗和禮儀~~出生、成年、結婚、死亡。美國的軍隊里有牧師、神甫等各種不同宗教的隨軍神職人員。美國的大學校園裡,活躍著大量的學生宗教團體。美國的醫院、監獄、機場及其他許多公共與民間機構中也都有專職或兼職的宗教職業人員提供相應的宗教服務。美國85%以上私立中小學校的學生就讀於教會學校。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許多著名的美國大學最初都是由教會創辦的。今天,美國有1200多家宗教廣播電台播放宗教節目,1997年,「全天候宗教台」占所有電視台的十二分之一。在20世紀的最後十年里,美國的宗教節目增加r 75%。美國的宗教報刊雜誌有5 000多種。宗教音樂的音響製品銷售量遠遠超過了爵士樂、古典音樂及其他j各種流行音樂。一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參加過宗教組織的慈善服務活I動或做過志願者,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費城等大城市中提供社區I服務的主要力量是宗教團體。

主要教派

1.新教(protestant)

新教在英語里的單詞為protestant,而protestant一詞又源於英文里的另一單詞protest(~、抗議)。在中文裡,「新教,,與「反抗,,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在英文里,「新教」就是從「反抗」和「抗議』』中產生的。原來,新教思想源於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Reformation),主要針對羅馬天主教教會(RomanCatholic Church)的森嚴的等級僧侶制、它的僵硬宗教教條主義,以及它在宗教和世俗事務上的腐敗、墮落行為(如以修建教堂為名大肆搜刮聚斂錢財,或以出售贖罪券和神職人員職位的形式中飽私囊等)而提出抗議。這種抗議導致了一部分人從天主教中分離出來,組成基督教中的另一重要分支。因為他們以抗議「起家」,以抗議「成名」,所以,這一派人就被稱作「protestants」。中文之所以把「Protestant,,譯成基督「新教」,依筆者之見,主要是為了用它來區別於已存在的基督天主教。

新教興起之後,在英國、荷蘭、德國、瑞典、丹麥和挪威等國家發展得很快。就英國而言,英國當時的國王亨利八世也積極地介紹人們參加新教運動,但亨利八世在奪取和鞏固了他的宗教勢力後,對教義、宗教組織和宗教禮儀不做任何重大改革,從而引起了一部分宗教改革激進派的不滿和憤怒。這些激進改革派們提出對英國國教(Anglican church)進行更徹底的改革,「純潔和凈化」(purify)教會中的污濁風氣,蕩滌和消除教會權力機構中的腐敗現象。英國聖公會反對激進改革派的主張,認為這是一種「m軌」言行,是對英國國教的挑戰和威脅,並對他們大加迫害。懾於英國聖公會的強大權勢,這些要求「凈化」英國國教而遭迫害的清教徒們(puritans)不得不遠離家園,外出尋覓一片能夠屬於自己的凈土他們先去歐洲大陸上信奉新教的國家避難,然後遠渡重洋,~批一批地i移居北美大陸。這些虔誠的清教徒們希冀在新大陸上按照他們對基督i教的詮釋和領悟來建造一座令世人矚目、供人類仿效的「山巔之城」,以I實現基督拯救人類的目的。 I

自新教問世之後,從它內部衍生出了許許多多的派別。據目前的統l計數字,新教共有教派200多個,其中,大多數教派不足5萬教徒,只有約20多個教派聲稱其成員人數達到50萬之多。新教教派成員人數以百萬計的有浸禮會、聯合衛理會、路德教會、長老會和主教派教會等。從人數上講,新教各派合加起來可構成美國最大的正統宗教組織,但因其分成各自互不相連、有時甚至相互對立的教派,所以新教難以宣稱自己為美國最大的統一宗教組織。從某種程度上說,新教派內的這種分裂狀態並非壞事,因為各教派為了吸引和爭奪教派新會員,常常展開激烈的競爭,這無形之中共同促進了新教力量的發展,也為新教各教派的自身發展不斷注入新的生機。

新教的宗教思想主要由馬丁·路德(MartinLuther)和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的神學觀點構成。馬丁·路德認為,人要獲得上帝的拯救,主要在於個人的信仰,而不在於恪守教會教規。為此,路德及他所代表的新教主義反對羅馬教皇獨霸神權,認為基督在十字架的救贖行為已經破除了人神之間的阻隔,信徒憑著信仰就可同神直接交流,毋須以教皇為首的一套體製作為中介。此外,路德和他的新教思想還反對主教把持教會,否認教會對教義的解釋權威,主張《聖經》本身的權威高於教會的權威,提倡教會的多樣化。對於天主教依靠遵守律法、履行善功而稱義的僧侶主義作法,路德的新教思想不以為然,強調指出「信仰」才是得到救贖的根本。加爾文的宗教思想比路德的更激進。他強調「因信得救」,對天主教內的等級統治觀念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概括地講,加爾文的主要觀點是他的「預定論」(predestination),即上帝預定一些人得救,另一些人死亡,一些人上天堂,另外大部分人下地獄。因為上帝全能全知,威力無比,弱小負罪、平凡可憐的人類對上帝的預定,既無法得知,也無力改變,而只能在現實生活的遭遇中,順服上帝為他預定的命運。儘管人類對上帝的預定無能為力,也束手無策,儘管人類無法通過世上的輝煌業績來確信走上「天國」的道路,但只要他們積極努力,誠心誠意地敬神信神,他們的心靈就能更踏實舒坦一些,因而也就更有可能獲取上}}帝的恩賜。

由英國移居到北美大陸的新教徒們,在開墾和發展新大陸這片凄I涼荒蕪之地的過程中,形成了北美新教主義的一些特點。譬如,這些信奉基督教的新教徒對自己的歷史使命(historic mission)極為敏感,執著地要在北美大陸上創建一個至福千年的社會模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把荒野開闢成庭園,把處女地改建成村莊,把不毛之地改造成耕地,把波浪拍打的海岸改變成商業港口,用技術發明逐步替代手T操作。他們確信,上帝賦予他們的厚望…一「生根發芽,豐盛富足」…一定會在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成為現實。又譬如,美國新教徒對契約十分重視,認為他們在北美的活動是基於信徒與上帝之間的一種契約,即一個值得信賴的神靈與負有責任感的平民之問的協議。根據對這一契約精神的理解,新教徒們在改造自然、創建T業、締造文化過程中的一切行為,僅僅是上帝為人類導演的一場戲劇中的一出塵世劇目。在這種契約精神的鼓舞激勵下,新教徒們努力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辛勤勞動領悟上帝的要求、體會生命的意義,用不斷的創造、不斷收穫、不斷前進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對契約的遵守和珍視,以體現出上帝對他們的認可和讚許。

新教的組織形式一般以堂會為基層單位,各個教派在各個地區都設有地區性組織,在全國範圍內則有全國性組織。美國新教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西部·以及西南部。新教團體有浸禮會、基督教會科學派、基督教徒派教會、信義會、衛理公會、長老會、新教主教派教會(又叫主教派教會)和基督聯合教會。就人數而言,新教中被稱為「福音派」的各教派共有教徒帕OO萬,南方浸禮派大會有教徒1 200多萬,聯合衛理會有1 000多萬,信義會各派加起來共有800萬,聖公會290多萬,聯合長老會270萬,耶穌末日聖徒會268萬,基督會240萬。此外,美國新教各派在海外還設有傳教會,散布在亞洲、拉丁美洲、東歐和俄羅斯等地。新教各派還在國內辦有430來所大專院校。

2.天主教(Catholicism)

在美國,羅馬天主教是最大的統一的宗教團體,大約有4800多萬美國人是經過洗禮的天主教教會成員。早期的天主教徒來自西班牙和法國,後來,從愛爾蘭、義大利、波蘭等地方來的移民組成了天主教的主要力量。目前,這些天主教徒的後裔約佔全美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

天主教教義分理性教義和啟示教義兩種。理性教義指以人的理智所能推論出的教義。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1)天主主宰宇宙,造化萬物,賞善罰惡;(2)天主造化靈魂,靈魂不死不滅。啟示教義指超m人的智慧所能理解的、需經天主指示方可得到的教義,即所謂的「道德道理」。信徒要救自己的靈魂,必須對啟示教義深信不疑。啟示教義的來源來自三個方面:(1)《聖經》,(2)聖傳(自古以來經教會、信徒世代相傳的統一信念),(3)歷史上教皇的決定。

近代美國天主教是建立在哥倫布及其追隨者所帶來的宗教因素基礎上的。他們在征服北美大陸、開拓美國邊疆的過程中鮮明地表現出了他們宗教信仰的特徵。譬如,在遠涉重洋、進軍北美時,天主教徒們是抱i著兩層世界的觀念而來的,即在塵世之上和塵世之外有一個報答天國,:而在塵世之下則有一個懲罰地獄。對地獄的恐懼和對天國的嚮往促使。

信徒們在塵世上嚴格地約束自己,自覺地恪守種種戒律,以期順利地踏霾}上通向天國的道路。又譬如,天主教的宗教使命感(如十字軍東征精神)!}和它的「至福千年」的世界觀促使教徒們形成一種視宗教至高無上的觀I念,並藉助宗教力量與國家政權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地擴展疆域,使基督}精神傳遍全球。} 美國的天主教組織與羅馬教廷保持著相當密切的聯繫,梵蒂pq也歷l來十分注重在美國發展和加強天主教勢力。美國天主教徒主要集中在l東部大城市,約佔全國人口的24%。全國有32個大主教區,130個主教I醫淇中,超過300萬人的教區有芝加哥、洛杉磯和波士頓。超過100萬1人的教區有紐約、底特律、費城和紐沃克等。天主教神父約有8萬人,連I同其他神職人員20萬人。天主教自己辦的大專院校約有250所,中學I 1600多所,小學8500多所,神學院373所。各級學校學生總數約400萬1人。僱傭的非神職人員和教師超過1萬人。此外,天主教教會還有醫院I黝余所,病床17多萬張,並有養老院、孤兒院80來所。像新教派一樣,I美國天主教在海外的活動也十分活躍。在非洲、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I鍘以及東歐等地,有近萬人從事著傳教士活動。

3.猶太教(JLJdclism)

猶太教是美國第三大宗教。美國約有猶太人600多萬.是世界上猶太人最多的國家。美國的猶太人大多居住在城市,紐約有180萬,洛杉磯有50萬,費城有20萬,芝加哥有20萬。猶太人移居美國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北美大陸的第一個猶太人社團是在1653年m現的。後來,西班牙和葡萄牙猶太人紛紛來到美國。19世紀5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批德國和東歐猶太人遷徙美國。戰後,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尤其是近二十年來,東歐和前蘇聯的猶太人源源不斷地湧入美國,使美國猶太人人數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目前,美國的猶太教的信徒基礎呈老化和萎縮態勢,年輕的猶太人與不信仰猶太教的人通婚,致使猶太教徒的人數呈逐漸減少的趨勢。

猶太教徒的信仰是:上帝是宇宙的締造者和絕對的統治者;上帝與希伯來人建立了一種特殊的關係一一…通過遵守上帝賦予他們的神聖法則,希伯來人將成為上帝r慈和公正的特別見證人。為此,猶太教特別重視倫理行為規範的遵守和宗教利益的維護。在他們看來,這兩方面做好了,才能表現對上帝的真正崇敬。基於這個原因,猶太教的宗教紀律十分嚴明。按傳統習慣,自星期五的日落至星期六的日落是他們的安息日。正統的猶太教徒在安息日不騎馬、不做生意。逢到猶太教的節日,尤其是像逾越節(Passover"")這樣的重大節日,猶太教徒往往舉行隆重的特別儀式。猶太教徒們普遍把參加宗教慶祝儀式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此外,猶太教徒中的傳統派對食品也有一定的禁忌,他們不吃豬肉和某些海產品。他們用餐時,如已有肉食或家禽,就不準上奶製品。

同其他地方的猶太教一樣,美國的猶太教也分成正統派、改革派和保守派。正統派要求教徒在汲取現代科學文化之時,做到堅持猶太教的傳統信仰,如不違反傳統猶太教教義、條例和誡令等。同時,正統派還要求教徒按猶太教規自辦學校,一切聖日不乘車,男子戴黑帽和穿黑外套,以及在教堂男女分坐等。猶太教中的改革派繼承了猶太啟蒙思想運動,強調猶太人同其他民族的共性,否認猶太人是一個民族。但二次世界大戰中猶太人慘遭德國法西斯屠殺的經歷,使該派轉而支持猶太復國主義,主張在巴勒斯坦成立以色列國。保守派處於改革派和正統派之間,對猶太教的傳統律法和利益,採取原則上接受和實踐上靈活應用的方

針,竭力主張把猶太教、猶太文化和猶太民族主義融為一體。 美國現有300多個全國性的猶太人組織,猶太會堂5000多所,猶太大專院校20所左右。

4其他宗教

除了上述三大宗教以外,美國還有其他種類繁多、信仰各異的教派。現擇其影響重大者,作一簡介。

(1)東正教。我們知道,基督教產生後不久,逐漸分化成兩派:以希臘語地區為中心的東派和以拉丁語地區為中心的西派。1054年,東西兩派教會分裂,東部稱東教,即東正教;西部稱公教,即天主教。美國的東正教起始於1794年。當時有十名俄羅斯東正教會修僧到阿拉斯加傳教。1867年,美國買下阿拉斯加,從而為東正教進入美國本土打開大門。19世紀後半葉,東正教徒開始向阿拉斯加以外的地方遷移定居。1872年,東正教會把教區從阿拉斯加遷到舊金山,1905年又遷到紐約。俄羅斯東正教會在美國有四所神學院和數所修道院。除了俄羅斯正教會之外,美國還有希臘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阿爾巴尼亞正教會、保加利亞正教會和烏克蘭正教會。

(2)摩門教。美國的摩門教也稱「後期聖徒教」,於1830年在紐約創立。它是在基督教基礎上產生的一個宗教派別。據其創始人約瑟夫·史密斯稱,有一天,上帝的使者告訴他,在某一地方藏有寶物。史密斯根據上帝使者的指示,找到了一捆鐫刻著文字的金版,寫了《摩門教聖經》一書。摩門教的基點不像其他新教派別,依靠對《聖經》的不同詮釋來建立自己的存在,而是突出上帝在一次特別啟示中惠賜給史密斯的神聖真理。無論是摩門教實行的一夫多妻制,還是摩門教崇尚的繁瑣禮儀。先知先覺的史密斯(Smith the Prophet)~自稱是源於上帝對他一人的啟示。藉助於這一神威,史密斯在摩門教組織里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並廣受教徒們的崇拜。摩門教建立後,由於它的一夫多妻制與周圍地區的人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教徒們不得不經常挪窩遷移。他們先是從創建之地紐約州遷到密蘇里州,然後又從密蘇里州遷到伊利諾斯州,最後遷到當時荒無人煙的大鹽湖平原、現在的猶他州,並在那裡紮根定居。1896年,摩門教終止了它的一夫多妻制;但它的許多其他傳統習慣,如嚴格的家長制生活。對煙草、咖啡、茶葉和酒類的絕對禁止,以及對教徒的苛刻要求,仍沿襲至今。Il ii,美國的摩門教徒已增至440多萬,其中大多數居住在猶他州和愛達荷州東部兩地。此外,世界各地還有近180萬摩門教教徒。新舊世紀之交,在一些主流教派信徒不斷流失的情況下,摩門教迎來了教派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高峰,信徒人數大大增加,成為當代美國宗教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派別之一。考慮到它長期以來艱難的成長過程,摩門教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確實不容易。

(3)基督教科學教會。它由瑪麗·貝克·艾迪於1879年創立。基督教科學派認為,人完全是精神的,因此。疾病的治療要靠精神的理解,而不是僅靠藥物。基督教科學運動現在擁有3300多個教堂和團體,分布在46個以LV,1國家,其中i分之二在美國。基督教科學教會在美國許多大城市設有閱覽室,為人們了解和認識它的觀點和主張提供場所。它所辦的報紙……《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報紙之一。此外,它還擁有不少國內、國際電台,每天向聽眾宣傳它的基督教科學「知識」。

(4)伊斯蘭教和佛教。19世紀後半11一卜起,來自中東、印度和日本等地的移民把伊斯蘭教和佛教等傳帶進美國。20世紀以來,隨著這些地區移民的增多,他們所信仰的宗教力量也得到了相當可觀的發展。現在,北美穆斯林共有300多萬,其中絕大部分在美國。2001年「9·11」事件後,人們驚訝地發現,美國有一個很大、很隱蔽的伊斯蘭群體,他們大多集中居住在都市中心,位於東海岸和加利福尼亞州的中心地帶。1957年,伊斯蘭中心在華盛頓設立;1973年,北美伊斯蘭教士委員會跟著成立;1996年,伊斯蘭教第一所培養研究生層次教牧人員的學校始創。佛教於19世紀中葉由到美國西海岸淘金的中國和日本移民傳人美困。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美國佛教徒的人數(據1995年的《世界年鑒》統計數字)已有60萬,其中三分之一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佛教徒的寺廟主要集中在猶他、亞利桑那、華盛頓、俄勒I×]、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亞等州,共計有60多座。

(5)新興宗教20世紀60年代以來,新興宗教在美國十分活躍。據統計,目前的美國新興宗教信徒達300萬之多,他們分屬近3 000個不同的派別(sects)。這些多如牛毛的新興宗教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1.從傳統的基督教衍化而來。這類教派打著基督教的旗號,實際上信徒們的最高信仰不是上帝,而是各派的教主;他們的最高權威不是《聖經》,而是教主們的「預言」和「書信」。屬這一類的有「人民聖殿教」、「上帝的子孫」和「統一教會」等。2.美國化了的東方宗教。這類宗教源於東方的佛教、伊斯蘭教、錫克教、禪宗教、印度教等。他們鼓吹「善惡有因果」、「人生有輪迴」,主張苦行苦修,超脫現實,但缺乏系統的教義,徒有一幅東方神秘主義的外貌。這類教派中較有名的有「超越冥想派」和「科學派」等。3.奉行以各種迷信活動為主的方術。嚴格意義上講,這類裝神弄鬼的活動不能算宗教,然而.在美國,他們與各種稀奇古怪的教派活動結合在一起,雜交成非「神」非「鬼」的怪胎性教派。幾乎所有的新興宗教都把這類迷信活動看作重要內容。當前在美國比較盛行的方術包括占星術、手相術和通陰術等。


推薦閱讀:

信仰變化人
有關信仰的經典名言
什麼事情讓你相信世上有神明?
信仰是人生之鹽--兼論人生三境

TAG:美國 | 信仰 | 宗教 | 美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