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法行 》原文與譯文(三百九十一)
06-23
[原文]
30.2 曾子曰(1):「無內人之疏而外人之親(2),無身不善而怨人,無刑已至而呼天。內人之疏而外人之親,不亦反乎(3)?身不善而怨人,不亦遠乎(4)?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詩》曰(5):「涓涓源水,不雝不塞(6)。轂已破碎(7),乃大其輻(8)。事已敗矣,乃重大息(9)。』其雲益乎(10)?」
[注釋]
(1)曾子:指孔子的學生曾參。(2)無:通「毋」,不要的意思。(3)反:《集解》作「遠」,據《韓詩外傳》卷二改。(4)遠:《集解》作「反」,據《韓詩外傳》卷二改。(5)以下詩句不見於今本《詩經》,是逸詩。(6)雝:通「壅」。(7)轂(g(鼓):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圓孔,可以插軸。(8)輻(f*福):車輪中連接車轂和輪圈的一條條直木。(9)大(t4i 太)息:即嘆息之意。(10)云:有(王先謙說)。
[譯文]
曾子說:「不要疏遠家人而親近外人,不要自己不好而埋怨別人,不要刑罰降臨才呼喊上天。疏遠家人而親近外人,不是違背情理了嗎?自己不好而埋怨別人,不是捨近求遠了嗎?刑罰已經臨頭才呼喊上天,不是悔之已晚了嗎?《詩》云:『涓涓細流源頭水,不加堵截就不絕。車轂已經全破碎,這才加大那車輻。事情已經失敗了,這才深深長嘆息。』這樣做有益嗎?」
推薦閱讀:
※淵海子平(節錄卷二/五)原文正譯 (連載公告)
※酒箴原文翻譯及賞析
※《老子》原文及譯文
※劍閣銘原文、翻譯及賞析
※寄李儋元錫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