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匾爺|老城裡的木匾雕刻師,以刀為筆,書寫文人情懷
天津的小日子
話劇《王府井》里有位靈魂人物——「匾爺」,他位木匾雕刻師,一直在刻匾,將王府井大街上的每一戶商鋪都鐫刻在匾上,也見證了王府井每一家商戶的起起落落。在天津也有位匾爺,如果你足夠細心,一定能在不少店家的牌匾上,看到他的名字。
▲蔣玉柱,木匾雕刻師
在到處都是電子招牌的今天,一塊木製手工雕刻的招牌,能讓人感到一種古樸美學。聽聞好友的父親老蔣師傅一直在堅守這手藝,帶著滿滿的好奇和敬意,我去拜訪了老蔣師傅的匾額作坊。
蔣師傅和兄弟蔣玉麟的匾額作坊在老城裡「居士林」旁邊的小院子里。這一帶算是天津最傳統的地方,居士林曾有著輝煌的過去,舊中國的達官貴人視之為清修的福地。這裡還曾發生過「俠女施劍翹手刃大軍閥孫傳芳」的歷史故事,……如今,這已是一個平靜的院落。
▲木匾作坊的院子里只有靜靜雕刻的人和荷花
「現在電腦刻字方便了,字型檔里的調出來就可以刻了。但是電腦刻字缺乏文字的靈性。」老蔣師傅說,書法功底是匾額雕刻必要的技巧。什麼才是好匾?老蔣師傅說,會把字「刻」進木頭裡,所謂的入木三分。沒經驗的師傅雕刻出來的匾,木匾托不住字,看上去字會往下「掉」。
蔣師傅自幼習字,喜愛美術,青年時期趕上上山下鄉,遠去內蒙古。那是內蒙古、東北交界的地方,以農業為主,老蔣師傅說,那裡的條件比起牧區要好很多。因為自己美術的功底,在當地小學做美術教師。「那時候,很多人都想儘快返城,但是我喜歡做美術老師。」老蔣師傅說,直到1979年他才回到天津,到了一家工廠上班。直到人到中年後,他才又重拾了他喜歡的美術行業,這一次是匾額雕刻。
▲好的刻匾師傅需要深厚的書法功底,用刀如用筆
▲各種刻刀是刻匾師傅離不開的工具
▲以刀為筆,足見刻匾師傅的功力
蔣師傅說,古人認為匾額是建築之眼,只有掛上匾額,建築才有精神。匾額大概分成皇家寺院的匾額,比如著名的乾清宮懸掛的正大光明匾。另一類是商家店招,老字號都有一個店招,也就是俗稱的金子招牌。還有一類是祝壽匾額,給老人祝壽只用。要雕刻木匾,一定要對「榜書」有所研究。
古人的書法有很多用途,寫在地上的叫「地書」,刻在匾額上的叫「榜書」,以大字題署宮殿匾額就是榜書。丞相蕭何是第一位運用榜書藝術裝飾帝王宮殿的書家,但不是第一位寫榜書的書家。早在秦統一文字以前,榜書就出現了,秦丞相李斯就是一位榜書書家。
▲華世奎為正興德茶莊寫的匾額
▲6號院藝術園區,藏有書法大家華世奎的匾額
由於榜書需要傾斜掛起,寫法必定和在紙面上不同。華世奎是天津知名書法家,關於他提筆撰寫榜書的故事很多。其中一個是他為「正興德」茶莊寫榜書的故事。華世奎筆下的「正」字,上橫長、下橫短,求字的人非常不解。求華世奎再寫一幅,但華世奎拒絕了,說你拿回去掛起來再看看。求字的人將信將疑,當招牌掛起來,才發現,「正」字的奧秘。由於匾額是成45度斜角掛起來的,上長下短的「正」字顯得格外端正有力。
▲謙祥益樓上的懷舊影廳木匾,是蔣師傅的作品
▲上漆著色,做一塊傳統匾額起碼需要十幾道工序
比起電腦雕刻來說,手工刻匾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作,稍稍分心,可能一塊的木匾就報廢了。但每一個轉角,也有機器刻不出的味道。工作區里還放著不少蔣師傅的作品,商業的匾和古建的匾居多,也有給老人祝壽的壽字匾。手工刻匾靠得是師傅的手法和經驗,字體不藉助影印、照排、放大等現代技術,拓印到木頭上,有時候還有作出一定的修改。書法里的一折一頓,哪裡有利,哪裡要沉下去,全靠刻匾師傅的刀工。
在雕刻完成之後,上漆工序也是相當重要的。古法上漆工序繁瑣。先蒙上一層夏布,用豬血抹在夏布上陰乾上幾天,等豬血凝固後,將夏布和匾完全粘合在一起。隨後,用豬血和瓦灰混合物塗抹在夏布表層,等陰乾後同樣的工序再進行一次,這樣要重複多次,再加上傳統的陰乾方式,可以讓匾額歷經多年不開裂,不變色。
今人制匾,雖不需要如此繁瑣,但也要忍受一遍遍油漆難聞的味道,以及細微粉末的困擾。多年制匾,蔣師傅手上總要癒合不了的傷口,甚至傷上加傷。一旦接到新的邀約,他立刻忘了傷口,又開始了忙碌。在這個小院子里,一刀一刻,忙碌著歲歲年年。
▲城中的老字號和廟宇,其中不少匾額是出自蔣師傅之手(圖文/沙丁魚)
推薦閱讀:
※想開一間民宿,需要準備什麼?
※為什麼天津被稱為武術之都?
※爆炸發生後官方信息披露是否及時?
※這是全天津市最全的踏青賞花圖了!
※天津三岔河口炮台瞭望塔(清·已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