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橫豎撇捺鉤折——蘭亭序的筆法特點
王羲之最著名的書跡,當首推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東晉永和九年(353年),時為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謝安等42人,於三月三日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為祓禊盛會,諸人飲酒賦詩,王羲之為之作詩序,即《蘭亭序》草稿。蘭亭序作為行書體,已全無前代書家的古拙之氣,筆法與結字皆精巧嚴密,也是王羲之傳世作品中在風格上作為秀美新妍的一件,是開拓後代新風的傑作。下面談談其主要的筆法特點。
【點畫】
包括斜點、豎點和平點等
斜點如「寄」字,尖鋒輕落筆,用力向側向按筆,轉鋒向左上回鋒蓄勢,向左下出鋒,意連下筆。豎點如「察」字,鋒輕落起筆,調轉筆鋒向下稍行即駐,行筆略彎,回鋒向上蓄勢,向左出鋒,意連下筆。
平點如「流」字,尖鋒輕落起筆,順勢向右鋪毫,行筆略彎,回鋒蓄勢,向左下出鋒意連下筆。
相向點如「輿」字,左點收筆出鋒呼應右點,兩點中間無論有無筆畫間隔,都宜相向且彼此呼應。
還有縱連點如「於」字,橫連點如「絲」等,都變化萬千,各具姿態。
【橫畫】
包括長橫、左尖橫、下挑橫等
長橫如「不」字,尖鋒輕落起筆,提筆折鋒後向右行筆,至末端,取勢上抑,略向右下按筆回鋒收筆。左尖橫如「形」字尖鋒輕落,折鋒引筆右上行,至右端提鋒翻筆,向左藏鋒收筆。
下挑橫如「言」字,露鋒斜落紙,折中鋒引筆右上行,至右端略按筆回鋒蓄勢,向左下出鋒。
【豎畫】
包括懸針豎、垂露豎、曲頭豎、帶鉤豎等
懸針豎如「畢」字,逆鋒輕落起筆,順勢右下稍按,將筆鋒調中後向下行筆,邊提筆邊出鋒。垂露豎如「引」字,露鋒起筆,向右稍按即轉中鋒,向下行筆至豎畫末端稍駐,即向左上回鋒收筆。
曲頭豎如「曲」字,尖鋒入紙,順勢向右下方略行,轉鋒向下直行或稍帶彎勢。
帶鉤豎如「仰」字,帶鋒輕落起筆,轉筆以中鋒向下行筆,行筆至豎畫末端回鋒蓄勢,向左方勾出,鉤勢平且銳。
【撇畫】
包括短撇、平撇、斜撇、帶鉤撇、曲頭撇等
短撇如「作」字,尖鋒輕落起筆,順勢右下按,翻鋒折筆以中鋒向左下快行,撇勢陡峭,將筆力送至撇尖。平撇如「和」字,撇勢平坦,輕鋒逆落,順勢右按,回鋒蓄勢,向左下快行撇出。
斜撇如「合」字,順鋒切入紙,撇頭稍大,轉中鋒向左下行筆,邊行邊提,收筆力送撇尖。
帶鉤撇如「咸」字,露鋒起筆,順勢引筆中鋒向下行筆,略帶彎勢,至收筆處回鋒蓄勢即向上出鋒,意在連寫下筆。
曲頭撇如「今」字,露鋒起筆,順勢彎行作曲頭,折鋒轉勢向左下行筆。
【捺畫】
捺畫是蘭亭序中一個極具活力,
又富有靈性的筆畫,
在構字中起關鍵的平衡作用。
斜捺如「及」字,順鋒輕落起筆,順勢向右下邊行邊按,或直或微彎,收至捺角處按筆稍重,隨後提筆回鋒收筆。平捺如「趣」字,逆鋒起筆,折筆向下稍頓,提筆轉中鋒向右下徐徐行筆,取勢平坦,至捺腳稍駐蓄勢,提筆向右捺出。
反捺如「懷(懷)」字,尖鋒輕落起筆,順勢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向左上回鋒收筆,捺腳或方或圓。
【鉤畫】
鉤畫在蘭亭序中變化較多,
其形態或上或下,
或明或暗,或轉或折,
姿態百出,各盡其妙。
橫鉤如「室」字,露鋒輕落起筆,順勢向下略彎,折筆轉中鋒向右行筆,至鉤處向右下頓筆,轉鋒沿原路回鋒蓄勢,向左下勾出。
斜鉤如「哉」字,尖鋒輕落起筆,順勢向右略按筆,轉筆調中鋒向右下作微彎行筆,至鉤處輕頓,回鋒稍駐蓄勢,用力向卜勾出。
卧鉤如「悲」字,順鋒起筆,向右下邊行邊按,作橫彎勢行筆,至鉤處回鋒駐筆蓄勢,向左上用力勾出。
豎彎鉤如「觀(觀)」字,藏鋒逆入,轉鋒向F,中鋒行筆,至彎處向右圓折,邊行邊按向右行筆,至鉤處回鋒蓄勢,向上略偏左鉤出。
橫折縱鉤如「氣(氣)」字,尖鋒輕落紙,順勢向右上行,筆畫漸粗,頓折調中鋒向下行筆,彎勢向里收斂,至下部彎勢要向外展開,回鋒向上勾出。
【折畫】
折畫書寫時應注意折者頓而有方,
轉者轉而圓潤。
折畫包括橫折、豎折、斜折等。
橫折如「日」字,露鋒起筆,按橫法作橫畫,至折鋒處頓筆,然後用中鋒下行作豎,收筆時回鋒。
豎折如「山」字,尖鋒落筆,順勢略按筆,轉鋒向下中鋒行筆,至折處回鋒轉折向右行筆至,末端微昂即向右下按頓,以圓筆收尾。
斜折如「妄」字,露鋒起筆,折筆以中鋒向左下行筆,頓提回鋒向右下邊按邊行,稍頓後回鋒收筆。
除了《蘭亭序》以外,王羲之的《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等都是其行草書中的經典名帖。這幾帖。行草相雜,字形欹側生姿,章法動蕩不定,中、寫中帶有強烈的即興性,在用筆上,極具巧心,精美細膩,中、側鋒並用,圓轉、翻折兼施。點畫形態變化多端,極具其自身語言的豐富性,而不拘泥於某種特定的風格形式,這些都是構成其奇偉洒脫風格的重要因素。
推薦閱讀:
※王羲之 蘭亭序真跡
※《蘭亭序》38個最傳神的連筆字
※《蘭亭序》單字動態示範——千古神貼,輕鬆上手!
※《蘭亭序》的印章與題跋丨喻革良細品蘭亭之八
※謝少承臨蘭亭序
TAG:蘭亭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