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球獎2017:梅姨叫板特朗普
電影像任何藝術一樣,總該讓我們學到點兒新的東西,讓我們進入他人的世界,變得更加寬容。
相比於全名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的奧斯卡,金球獎更注重娛樂而非影視藝術的褒獎,其電影部分不為攝影、剪輯這兩個電影藝術的命脈部門設置獎項卻為更吸引眼球的主題曲頒獎,就是明證。金球獎「奧斯卡風向標」的名頭也不知是什麼好事之人杜撰,實際上該獎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HFPA)成員投票選出,其中同時也是美國電影學院成員的人寥寥無幾,遠不及各大行業工會獎的預測力。但金球獎因其影響力,提名和獲獎影片可能會獲得六千名學員評委的特別關注,混個眼熟就更容易在無數候選片中脫穎而出。其時機也非常重要,因為是北美最重要的幾個獎項中最先頒發的,也先於所有行業工會獎,好萊塢外國記者們往往有為整個頒獎季輿論定音的能耐。《愛樂之城》劇照
這種關注度對於今年金球獎的最大贏家《愛樂之城》(La La Land)來說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七項提名全部獲獎平了金球獎的歷史紀錄,讓學院成員們不得不認真考慮它的藝術價值。這部精緻小巧的音樂歌舞片以愛情和夢想為主題,很少能在嚴肅的獎項上討巧,但其復興音樂歌舞劇的努力、對法國音樂片大師雅克·德米(Jacques Demy)的繼承發揚和對愛情故事俗套的拒絕,都讓其最佳音樂喜劇片的頭銜名至實歸。
《愛樂之城》片段
表演方面,石頭姐(艾瑪·斯通,Emma Stone)因此片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後就有不少人質疑其唱功,她在《好萊塢報道者》年度女演員圓桌上回應:導演並不需要唱得多完美,失誤和走音體現兩個充滿夢想的年輕人旁若無人的喜悅。金球獎評委們看懂了沙澤勒的用意,也褒獎了兩位唱功並不出色但勇於「出醜」的傑出演員。實際上,音樂喜劇類兩個主角單元中雖然有安妮特·貝南、梅麗爾·斯特里普這樣級別的演員,也有喬納·希爾(Jonah Hill)在《軍火販》(War Dogs)中那樣紮實的表演,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今年是屬於高司令(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和石頭姐的。
《愛樂之城》導演、編劇達米安·沙澤勒
在《愛樂之城》剩下的獎項中,如果說最佳配樂和最佳歌曲毫無懸念,那麼31歲的達米安·沙澤勒(Damien Chazelle)拿到不分組的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還是很令人吃驚,因為這兩個獎項經常是預留給劇情類最佳影片的。況且今年的導演和編劇陣容並不算弱,之前這兩個獎項的領跑者是《月光男孩》(Moonlight)的編導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和《海邊的曼切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的作者肯尼斯·羅納根(Kenneth Lonergan),《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的湯姆·福特(Tom Ford)也未必在他之下。
所幸這三部影片也都各有斬獲。《月光男孩》作為年度奧斯卡呼聲最高的影片,雖然只獲得一個獎項,但卻是最後的大獎——劇情類最佳影片——而這個單元的片子往往比音樂喜劇片更有奧斯卡相。影片改編自年僅36歲的耶魯戲劇學院戲文講席教授塔瑞爾·阿爾文·麥克拉尼(Tarell Alvin McCraney)帶有強烈自傳色彩的劇目《月光下黑人男孩很憂鬱》(In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剖析少數族裔和同性戀雙重身份對主人公的複雜影響,也質疑了美國特別是非裔社區中對男性氣質(masculinity)病態而偏執的追求。總而言之,與《為奴十二載》(12 Years a Slave,2013)和《聚焦》(Spotlight,2015)一樣,《月光男孩》屬於那種不管你把其他單項的票投給誰,都得把最佳影片留給它的片子。
《月光男孩》電影海報
表演獎上的一個大冷門也恰恰爆在《月光男孩》身上,該片最有希望的另一個獎項是馬赫沙拉·阿里(Mahershala Ali)的最佳男配角,此前橫掃大部分影評人獎和其他小獎。就是這個大家以為阿里穩拿的金球,最後落到了《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的亞倫·泰勒-約翰遜(Aaron Taylor-Johnson)手中。但說實話,我是不驚訝的,泰勒-約翰遜扮演一個精神失常、無惡不作的惡棍,強姦殺人不說,行為完全遊離在文明社會之外,為導演要營造的殘酷符號立下汗馬功勞。這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角色——但就像容嬤嬤一樣,你越恨她說明李明啟演得越好——於是泰勒-約翰遜令人顫慄的惡棍形象避免了湯姆·福特野心勃勃的第二部長片在頒獎晚會上被「剃光頭」。
《夜行動物》劇照
《海邊的曼切斯特》給了凱西·阿弗萊克(Casey Affleck)一個劇情類最佳男主角,進一步鎖定奧斯卡影帝的寶座。其實他的真正競爭對手只有《藩籬》(Fences)中的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但這位老戲骨已經拿過奧斯卡,會讓評委們傾向於給其他人一個機會。之前國內影迷中呼聲很高的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確實表現出色,但是梅爾·吉布森在好萊塢的壞名聲和影片過於濃烈的宗教傾向決定了《血戰鋼鋸嶺》比較現實的目標是票房豐收而非拿獎。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華盛頓和阿里的失利讓人想起去年頒獎季中因黑人演員連年缺席而引起的抗議和質疑,今年除了黑人主題片《月光男孩》問鼎外,出演《藩籬》的黑人女演員維奧拉·戴維斯(Viola Davis)獲得最佳女配角。戴維斯兩次提名奧斯卡,呼聲不低卻都未拿獎,金球獎這也是第一次染指。然而她的獲獎跟去年阿利西亞·維坎德(Alicia Vikander)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一樣,都是片方在申報獎項上玩了花樣:明明戲份很多應該去競爭女主角,卻放在女配角單元,很容易就可以壓過其他真正的配角們,以保證影片至少可以拿到一個獎項,吸引眼球。當然像戴維斯這樣受人尊敬的演員,有資本讓片方揮霍一下她的聲譽。
說到威望,2017年金球獎之夜的絕對主角一定是演什麼都能提名的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梅姨今年除了第30次提名金球獎外,還是相當於終身成就獎的塞西爾·B·德米爾(Cecil B. DeMille)獎獲得者。今年來,除了繼續演戲並積累了史無前例的19個奧斯卡提名外,隨著年齡和威望的增長,一向熱心女權的梅姨花了很多精力和時間在為女演員爭取同工同酬和更多的工作機會,並反對女性花瓶化的行業弊病,延長女演員往往比男性短的演繹壽命。去年七月民主黨大會上,梅姨親自上台為希拉里助陣,雖然好萊塢明星大多親民主黨,但政見明晰的演員中分量最重、最受人愛戴的還是梅姨。
梅麗爾·斯特里普在頒獎台上致辭
所以她在受獎詞中對當選總統特朗普的抨擊算是意料之中,對於藝術、娛樂和相對多元的好萊塢,這也是情理之中。梅姨援引之前的嘉賓休·勞瑞(Hugh Laurie)的妙語,說金球獎的舉辦方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是眼下處境最不妙的群體,暗示特朗普對文化藝術的蔑視(好萊塢)、仇外情緒(外國)和反媒體反真相傾向(記者)。在鼓勵大家堅持下去的同時,還號召所有人支持「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這番講話邏輯清晰、有理有據,也用盡了演員煽情的能力,一時間成了外媒和社交網路的最大熱點。《紐約時報》電話採訪了特朗普,這位不受歡迎的當選總統說斯特里普不過是個希拉里忠粉(Hillary lover)而已,這樣說完全是意料之中。歷來偏左的好萊塢在結束了八年對奧巴馬的跪舔後,由它最德高望重的明星向特朗普的右翼政府開了戰。
《第一夫人》劇照
梅姨在受獎詞中例舉數個出生海外或來自世界各地的在場藝術家,以證明「外國人」對美國電影的貢獻,但沒有什麼比影片《她》(Elle)的北美頒獎季之旅更能證明藝術無國界了。本屆金球獎上,電影方面只有兩部影片獲得超過一個獎項,一個是本文一開始就提到的《愛樂之城》,另一個就是獲得最佳外語片和劇情類最佳女演員的全法語影片《她》。作為法國「申奧片」,《她》沒能進入最終短名單,也就無緣提名。女主角伊莎貝爾·於佩爾(Isabelle Huppert)雖然呼聲極高,並且是全球影評人一致的年度影后首選,但在最具學院風向標意義的美國演員工會獎中沒有獲得提名,因此奧斯卡前途未卜。但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再次證明金球獎存在的意義不僅是作為奧斯卡的配成,它有著自己的口味和選擇,《她》在外語片項目中擊敗幾乎鎖定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德國影片《托尼·厄德曼》就是明證。
《她》劇照
至於於佩爾,她所在的單元是今年金球獎競爭最激烈的:《降臨》(Amy Adams)中連中文都學了幾句的艾米·亞當斯(Amy Adams),《斯隆女士》(Miss Sloane)中的演繹禁槍英雄的傑西卡·查斯坦(Jessica Chastain),魯絲·內伽(Ruth Negga)在《愛戀》(Loving)中感人至深的表演讓影院里哭成一片。最可怕的是《第一夫人》中把肯尼迪夫人演活了的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儼然有當年梅姨《鐵娘子》(The Iron Lady,2011)和海倫·米倫(Helen Mirren)《女王》(The Queen)的陣勢。但真正具有突破意義的表演,無疑是於佩爾在《她》中刻畫的「非道德」女性角色,對強暴這一女性千年噩夢前所未有的處理,她也有一份功勞。跟她在同一類別中競爭的傑西卡·查斯坦數次提名奧斯卡,但卻是於佩爾的死忠粉,認為這位60出頭的法國女演員是當今活躍女演員中最偉大的。來當偶像的陪襯,有時候比自己拿獎還要興奮。
查斯坦很有眼光,於佩爾2016年至少有三部長片上映,全都是女一號。其中《將來的事》(L』Avenir)在柏林獲獎,《她》入圍戛納又在北美頒獎季大熱。《好萊塢報道者》年度女演員圓桌上,主持人問她,演這樣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女性角色,還有那麼重的強暴戲,她有沒有猶豫過。於佩爾一臉驚異,有什麼可猶豫的呢?美國人不知道的是,最初要拍《她》的不是導演范霍文也不是製片人,而是於佩爾自己。她看了菲利普·迪姜(Philippe Djian)的小說《哦……》(Oh...)後非常喜歡,就找到製片人薩伊德·本·薩伊德(Sa?d Ben Sa?d),要把這本書搬上銀幕。薩伊德和范霍文本來想用英語來拍,跟美國合作,提高曝光率,於佩爾自然也就不能再演,她也並不十分介意。只是在一干好萊塢明星因忌諱強姦戲紛紛拒絕之後,他們在回來找於佩爾。《好萊塢報道者》的問題之愚蠢,是因為他們無法想像一個「戲子」居然還能看這樣的文學作品,能有如此智識和水準。他們看到的是於佩爾拍過120部電影這樣的驚人數字,他們看到的是她跟傳奇導演普萊明格(Otto Preminger)合作過,演過活神仙戈達爾的片子,還是電影哲人哈內克的御用演員,但是好萊塢仍然不太習慣一個女演員有腦子、有觀點。
於佩爾在頒獎台上致辭
也許於佩爾和波特曼的奧斯卡巔峰對決,加上兩部影片中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能夠讓好萊塢的先生們醒醒,也讓不太尊重女性的當選總統知道,2017年的女人們不好惹。因為電影像任何藝術一樣,總該讓我們學到點兒新的東西,讓我們進入他人的世界,變得更加寬容。在她的受獎詞中,於佩爾感謝了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不走尋常路的選擇,也在收尾時暗諷想要在美墨邊境建隔離牆的特朗普:「電影不築牆(Cinema doesn』t set up walls)。」對於美國來說,她也是個外國人,也是金球獎大膽個性的一個選擇。
第74屆金球獎獲獎名單(電影部分)
劇情類最佳影片:
《月光男孩》、《血戰鋼鋸嶺》、《赴湯蹈火》、《雄獅》、《海邊的曼切斯特》
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愛樂之城》、《二十世紀女人》、《死侍》、《跑調天后》、《初戀這首情歌》
最佳外語片:
《她》(法國)、《女神》(法國)、《聶魯達》(智利)、《推銷員》(伊朗)、《托尼·厄德曼》(德國)
最佳動畫片:
《瘋狂動物城》、《魔弦傳說》《海洋奇緣》《西葫蘆的生活》《歡樂好聲音》
最佳導演:
達米安·沙澤勒《愛樂之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梅爾·吉布森《血戰鋼鋸嶺》、巴里·詹金斯《月光男孩》、肯尼斯·羅納根《海邊的曼切斯特》
最佳劇本:
達米安·沙澤勒《愛樂之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巴里·詹金斯《月光男孩》、肯尼斯·羅納根《海邊的曼切斯特》、泰勒·謝里丹《赴湯蹈火》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凱西·阿弗萊克《海邊的曼切斯特》、喬爾·埃哲頓《愛戀》、安德魯·加菲爾德《血戰鋼鋸嶺》、維果·莫騰森《神奇隊長》、丹澤爾·華盛頓《藩籬》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伊莎貝爾·於佩爾《她》、艾米·亞當斯《降臨》、傑西卡·查斯坦《斯隆女士》、魯絲·內伽《愛戀》、娜塔莉·波特曼《第一夫人》
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瑞恩·高斯林《愛樂之城》、科林·法瑞爾《龍蝦》、休·格蘭特《跑調天后》、喬納·希爾《軍火販》、瑞恩·雷諾茲《死侍》
音樂喜劇類最佳女配角:
艾瑪·斯通《愛樂之城》、安妮特·貝南《二十世紀女人》、莉莉·柯林斯《打破陳規》、海莉·斯坦菲爾德《成長邊緣》、梅麗爾·斯特里普《跑調天后》
最佳男配角:
亞倫·泰勒-約翰遜《夜行動物》、馬赫沙拉·阿里《月光男孩》、傑夫·布里吉斯《赴湯蹈火》、西蒙·赫爾伯格《跑調天后》、戴夫·帕特爾《雄獅》
最佳配樂:
賈斯汀·胡爾韋茲《愛樂之城》、尼古拉斯·布里戴爾《月光男孩》、約翰·約翰森《降臨》、達斯丁·歐哈羅蘭、豪斯卡《雄獅》、漢斯·茲莫、法瑞爾·威廉姆斯、本傑明·沃菲什《隱藏人物》
最佳歌曲:
《星光之城》(《愛樂之城》)、《Can』t Stopthe Feeling!》(《魔發精靈》)、《信念》(《歡樂好聲音》)《金》(《金礦》)《How FarI』ll Go》(《海洋奇緣》)
推薦閱讀:
※特朗普剛剛主動出擊了!你們還想再騙我上當,沒門!
※特朗普勝選加拿大房價或上漲嗎
※不想讓特朗普當上總統 耶倫應該這麼做
※特朗普稱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 中方回應
TAG: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