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的養蝦觀系列之:被高估的微生物

「生態」這兩個字,是一個帶著耀眼光環的容器,很多東西都可以往裡面裝。在一次女穿晚禮服、男扎領結的場合,有人問我從事何職業。看著晃動的紅酒杯,我回答:生態與有機水產品生產。

如果我回答哥是養魚蝦的,很有可能被當場趕出去。生態兩字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很多人往裡面裝東西,科學家也是如此,池塘里混上幾條魚,叫「生態防病系統」;普通細菌產品換個名稱,叫「生態因子」,幾近所有規模略大的養殖場,無一不是:生態綠色產品養殖場。

構成生態概念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是微生物製劑。最早的微生物製劑是光合作細菌,隨著日本概念的引進,「EM」產品開始興起,當」EM」被賣爛市時,各類名稱的微生物製劑開始改頭換面。

可以說,微生物產品是水產養殖用品生產廠家最基本的產品,它與肥水類產品,構成了一個水產養殖用品生產公司最起碼的產品條件或最基礎產品。沒有這類產品,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水產藥品生產廠家。

何曾幾時,一系列的湛江公司用卡車拉著一車車這樣的貨,隨處推銷-----賣完再給錢。

這真是悲哀,本身帶著光環的產品,竟被賣成大路貨。但事過境移,很多新包裝的微生物捲土重來,當然概念會變更,類似於蛭弧菌的概念層層不窮,伴隨這些新概念出現的,還有菌相、以菌制菌等觀念。

養殖用菌有錯嗎?當然沒錯,我每天都在推薦使用它們,它們對水質的調整與維護,無人能頂替;它們對有機質的分解與處理,無人能頂替;乳酸菌對腸道的調整作用,或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方面,無人能頂替。

如果養殖的整個環節都無菌操作,是無法相像的。微生物的使用與推廣,是我們水產養殖的一項重要技術與突破,否定它們的作用,是養殖的倒退。

我反對的是故意撥高的微生物作用:

一、以菌制菌論。實踐證明,池塘本身也是一個開放、微型的生態環境,此環境也有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包括藻類與菌類的自我調節。

以菌制菌論則是忽略了池塘的調整,強調了外面強制施加的細菌的作用,事實上,無論天天施放「有益菌」,都無法控制其他一些「有害菌」的產生。有害菌也是池塘組成的重要生物,除非是消毒劑清除,即使是消毒劑的消毒,也不能阻止「有害菌」在三兩天內迅速生長。

另一方面,假如「有益菌」強大到控制了一切,其他的細菌無法生長,「有益菌」一統天下,試問,這樣單一脆弱的生態,是不是也是一場生態災難??接受各菌共存的現實,提高對有害菌的隨時侵害的警惕,這才有利於提高我們的養殖成功率。

二、有益細菌的作用有限,它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很多問題也解決不了。像亞硝酸鹽、氨氮的提到很高後,微生物可以輕微調整作用,但一旦有機質積累到一定程度,如果不靠物理外力的調節,如換水、如大幅增氧、如排污、如蛋白清除等,微生物自身的能力是無法處理的。

如乳酸菌,它可以調節腸道,減少白便,但如果對蝦肝臟已經壞死導致的白便,它是無能為力的。如蛭弧菌能吃一些弧菌,但當條件合適,弧菌迅速地大量地繁殖時,它也是無能為力的。

三、微生物在池塘里生長需要一定條件,把希望寄托在它們身上,會誤導我們的決策。如蛭弧菌理論上能夠以食弧菌為生,如果堅持施放蛭弧菌,能夠減少甚至杜絕蛭弧菌的生長。

但蛭弧菌在池塘內的是否能夠順利地生長,並繁殖到一定的濃度,這些問題,我們普通的養殖戶根本無法判斷,你總不能這樣相像:蛭弧菌正迅速一個個地迅速幹掉那些讓人生厭的有害細菌。

如果,它們剛進入池塘,就已經讓別的細菌或生物幹掉呢,或者池塘的環境根本沒有它們生存的條件呢?

所以,微生物可以正面評價,但不要被高估。(文章來源:水產養殖網)


推薦閱讀:

如果一把刀極其極其薄,切過人體之後,人是否還能活著(當然身體也仍然「粘」在一起,沒有被切成兩半)?
蚊子滅絕了會怎樣?
幸福課第10天——女王本色,我們離生物本性有多遠?
為什麼蟬的叫聲根本不是知了,大家還說它是知了?

TAG:生物 | 微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