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介紹——南京博物院的東漢銀縷玉衣
南京博物院的十八件鎮院之寶有一件銀縷玉衣。銀縷玉衣全長170厘米,從外觀形狀和人體幾乎一模一樣。玉衣分頭罩、臉蓋、前胸、後背、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拇指、左右褲筒、左右鞋子共十四個部件。它的每一個部件都是彼此分離的個體,每個部件的周緣都有絲織物綴邊,以使每個部件加固定型,便於組合,同時也增加了玉衣的美觀。整件玉衣共用玉2600餘片,編綴玉衣的銀絲重約800克。
玉衣還包括有眼蓋、鼻塞、耳塞和口含等九竅塞,目的是防止人體的精氣外泄。玉衣頭部由頭罩和臉蓋組成。兩眼呈橄欖形、下齶呈半月形。鼻子是用15片小條梯形玉片和一片半圓形玉片組成,以顯示人臉逼真形象;手套與拇指套左右手皆作四指握拳狀,而左右手的拇指套長度不一,一長8.5厘米,一長8厘米;鞋的部分則作圓頭平底高幫鞋狀,明顯分左右腳。
銀縷玉衣1969年出土於徐州土山一號漢墓,從墓葬結構看,該墓採用黃腸石結構建築,是漢代帝王或諸侯王葬制形式。說明墓主必屬諸侯王等級,黃腸石上有刻銘:「官十四年省」文字。漢代諸侯王和列侯可以使用一種特殊的紀年方法,即在數字前冠以「官」字;此外,墓內隨葬品眾多,製作精緻,其中南博的另一件鎮院之寶——鎏金獸形銅盒硯也出自此墓,可見此墓非同一般。
玉衣是漢代皇帝、諸侯王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大致出現在文景時期。但在西漢時尚未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故已發現的西漢諸侯王的玉衣,既有金縷,也有銀縷、絲縷。到東漢時則實行了嚴格的玉衣等級制度,只有帝王才有資格在駕崩時穿金縷玉衣,而諸侯死去時只能穿銀縷玉衣,一般的貴族和長公主只能穿銅縷玉衣。
1968年,河北省滿城縣的駐軍在炸山時發現了一座西漢墓葬。墓主正是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墓葬,考古人員從該墓中出土了2件完整的「金縷玉衣」,此後,玉衣的面貌才真實地呈現於後世。
玉衣的製作是一個十分繁難的過程。工匠們首先對大量玉石進行選料,把玉料加工成玉片,玉片需按照人體不同的部位設計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然後對玉片一一磨製、拋光,再在玉片的每一角上穿上小孔,有的小孔孔徑僅僅一毫米。編綴玉片的金絲、銀線是用極細的金銀絲擰成的,既柔軟又有一定的強度。最後用銀線穿綴玉片,按人體的形狀製成玉衣。製作一套銀縷玉衣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驚人的。
劉勝金縷玉衣
那這件銀縷玉衣到底是漢代哪位諸侯王的呢?專家推測:從墓葬制看,西漢的諸侯王也通常會使用金縷玉衣,而東漢則制度嚴謹,只能使用銀縷玉衣。因此,可以將時間聚焦在東漢時期。東漢時,徐州稱彭城,先後為楚國和彭城國的首府。而在位超過14年以上的諸侯王共有四位,分別是,楚國國君劉英、彭城國國君靖王劉恭、考王劉道、孝王劉和。由於孝王劉和被廢黜,死時不可能享受如此厚重的禮儀。因此此墓的主人可能是劉英、劉恭、劉道中的一位。
兩漢時期統治階級講究養生送死,事死如生,除了營造豪華墓室外,就是製作大量的隨葬品。玉衣的出現和流行,與漢代儒家『貴玉』的思想有關,並且同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喪葬觀念的變化密切相連的。首先,古人認為「玉有德」,認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德。《禮記·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玉」在先秦儒家學術中代表「君子人格」,有多重審美價值。到了漢代,皇宮貴族由生前佩玉發展到死後以玉衣作為葬服。
西漢建立之初,天下初定,百廢待興,漢高祖劉邦極力恢復社會經濟,經過「文景之治」的幾十年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經濟有了大發展,國力增強,《史記·平準書》中記錄了一段當時富甲天下的情景:「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於是,漢朝統治者開始滋生奢靡厚葬的習俗。
與古埃及人的觀念類似,漢代人也認為死後靈魂不朽,所以「侍死如奉生」。作為葬玉最能顯示墓主人身份和等級的玉衣就是在這種厚葬之風日甚的背景下出現的。漢代統治者甚至還相信玉衣有奇特功效,可保護屍骨不朽。晉時葛洪撰《抱朴子》云:「金玉在九竅,則死者為之不朽」;明代李時珍也認為「玉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耳」。這種觀念在科學發達的今日已經被證實是不可能的,而然古人深信不疑。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看到漢代諸陵被盜掘,屍骨被棄荒野的凄慘景象,心生不忍,且曹丕認為使用玉衣是「愚俗所為也」,於是在公元222年下令廢除了以玉衣隨葬的制度。至此,玉衣隨葬制度終於退出歷史,再沒有載於史書和在後世墓葬中出土了。
據1992年出版的《南京博物院藏寶錄》書中尤振堯先生的「東漢銀縷玉衣」一文統計,目前,全國出土的文物中,超過2000片玉片的玉衣不超過8件,而南博的這件為第一件修復完整的銀縷玉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