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迷戀他人成長 沙培寧

馬克斯·范梅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中有若干經典語句,而經典中的經典莫過於那個頗具詩性的表達──「教育學就是迷戀他人成長的學問」。「迷戀他人成長」,短短的六個字,卻豐滿而瑰麗,豁然直抵教育的種種特質,特別是其崇高的專業存在方式,以及人與人之間那種神聖而持久的關聯。

記得江蘇汾湖的張菊榮校長寫過一篇與本文同名的博文,其中有這樣一段:「我夫人就是一個迷戀學生成長的人。她為了讓孩子們讀書,就把自己買來的書一家一家地送上門;然後,再瘋狂地買書,以至於建立了家庭『童書館』。她的長達六年的誦讀工程,真是令人感動……前不久,她剛送走一屆學生,估計自己可能會回到一年級任教,所以四處找『繪本』來讀……以前,她也曾為了與孩子們實現『共讀』,而翻閱了大量的兒童文學作品。最近,她有七個學生『出版』了『土書』,我深知她在其中的巨大投入。她反覆翻著這些『書』,對我說:那些小傢伙拿到這些『書』,該多麼興奮啊!——在夫人身上,我完全可以領會到什麼叫『迷戀他人成長』。」

說白了,「迷戀」就是「著迷」,就是「極致地、難以自拔地喜歡」,就是「忘我地、無可救藥地投入」,就是「那一對象」成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甚或整個世界。

與一般人相較,教育人的迷戀更呈現出一種至善的熱忱、至深的沉浸,也更像是一種「生命內里的黏附和吸引」(莫言)。我想,這一定是因為其所迷戀的是世上最昂貴的奢飾品──「他人的成長」。

大家都熟知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但恐怕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其晚年的思想有了新的發展。他將「自我實現」區分為兩個水平:一是個人水平上的「自我實現」;二是超個人水平的「自我實現」,或稱「超越型的自我實現」。也有人認為,馬斯洛是在需要層次理論的「金字塔」上,又增添了一層最高的需要,即「超越性需要」。通過對不少成功人士的觀察與研究,馬斯洛對「超越者」的人格特徵作出了一系列描述,比如:他們是「自我實現」的,但又是「超越自我實現」的,他們的關注超出了「自我」的範圍;他們更自覺地受「超越性動機」(如真、善、美的統一)的支配;他們對「宗教情感」或「精神體驗」,可能有著比很多牧師更為虔誠的態度;他們常常能看到事物中神聖的一面,並能享受到更多的「入迷體驗」、「高峰體驗」和「高原體驗」……總之,這樣的自我超越是人的最高動機,它所關注的是能夠激發出敬畏之情的、「比『我』更大的東西」,因而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

之所以用這麼多筆墨來說明馬氏的觀點,是因為在太多太多優秀教師身上──在他們傾一生之心血而於每日每時的精神勞作中,在他們與孩子們共同遭遇成長的種種酸甜苦辣、共同演繹的無數個精彩的教育故事中,在只有師生長相依才可能彼此「懂得」的那種特有的眼神中,在畢業惜別時一任淚水奔流的深情相擁中,在他們白髮蒼蒼時仍無怨無悔的選擇中──我看到了太多太多這樣的「超越」、這樣的「虔誠」、這樣的「最高動機」、這樣的「高峰體驗」。

對教師而言,這種指向學生成長的忘我的迷戀絕非單純的消耗與付出。也許教育人的福分就在於: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因為與孩子們的生命成長有高利害的關聯而滿載「意義」;我們的每天每年都在面對「當下」和「這一個」的複雜情境的挑戰中,在充滿必然(那麼有規律)、亦充滿偶然(那麼有變數)的奧妙無窮的工作中,與孩子們一起創造著他們未來的「可能生活」。這是一個充滿誘惑的、積攢希望的過程:成長永遠是那麼新鮮,孩子們永遠是那麼慷慨,只要我們做得有一點好,他們就會將無限豐富的發展可能在我們面前鋪展看來,要多精彩,就有多精彩!而在這樣的師生相互映照、相互滋養的過程中,我們也得以在「迷戀他人成長」中成長。

最後我想說:親愛的老師們,我們選擇了教育,也就選擇了以成就「他人成長」為使命;而「迷戀他人成長」的人,也必定被他人所迷戀!

(《中小學管理》2014.1卷首語)


推薦閱讀:

[心理]讓男人迷戀一生的生肖女
80後女人為何迷戀老男人
一個資深HRD的職業思考:從迷戀專業到關注價值
姜文:對強力形象的迷戀和恐懼
中國皇帝為何都迷戀「假朝貢」?

TAG:成長 | 迷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