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談淡泊

淺談淡泊類別:百家雜談 作者:飛淚的草[個人雜文集]日期:2012-10-31 21:08:56(轉自好心情原創文學)編者按:淡泊不是力不能及的無奈,也不是心滿意足的自賞,更不是碌碌無為的哀嘆,而是超脫世俗的誘惑和困擾,實實在在地對待一切,豁達客觀地看待一切的生活。作者用積極進取的筆觸感慨世人的錯解,用義正嚴詞的筆墨侃侃而談對淡泊的解說,讓我們謹記淡泊名利,務實作風的句子,努力活出自我的風采!我是刻板的人,只知道勤勤懇懇做事、認認真真生活,很多時候還戰戰兢兢害怕做的不夠、做的不好,這種拿不起來放不下去不能夠瀟洒的做法導致我很累。有朋友開導我,何必呢?能將就就將就,輕輕鬆鬆過吧,名利不過是過眼煙雲。我說我不是為了名利,只是覺得不踏踏實實地過,虛度時光沒意思。朋友說,看開吧,少干點開心就好,管它那麼多幹啥?這叫「淡泊」。可我總覺得朋友關於淡泊的定義,就是少干點、得過且過的說法不對。我的手機里有一則簡訊:改變不了事情,就改變心境;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心小了,所有的小事都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間滄桑,願你開開心心走四方。簡訊中的意思我明白,是說不要把事情看得太重,順其自然,坦然面對,開心就好。我想,這才是真正的淡薄吧?關於「淡泊」的話題,我聽到好多,其中很多人都說與世無爭,安於現狀就是淡泊。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淡泊的含義,又能夠做到那一個程度。我是這樣做的:工作要用負責的態度,要認真,過程中不可以敷衍了事,當然最後的結果是不是能夠達到我想要的程度不知道,但我還是會努力去做。關於「淡泊」的定義,我查了字典,總算弄清楚了一點意思:它並不是力不能及的無奈,也不是心滿意足的自賞,更不是碌碌無為的哀嘆,而是超脫世俗的誘惑和困擾,實實在在地對待一切,豁達客觀地看待一切的生活。看來,淡泊主要是指名利方面的了,淡泊名利嘛,誰都知道,我們不「孜孜以名」「碌碌以利」,認真踏實地生活就對了。如此說來,少干點,得過且過就是淡泊的說法是錯的,「人生在世,衣食二字,我富也如此,貴也如此,貧也如此,賤也如此。何必殫思竭慮以求其餘?」這種認識也是消極的,用這個為借口不思進取就大錯特錯了。人活著,還是要有理想有抱負,對美好生活充滿嚮往才對。曲解了「淡泊」的意思,懶懶散散地對待工作和生活,是對自己和別人不負責任的態度。「淡泊」是讓人提升精神境界,並不是讓人消極的,我不贊同以此為借口不好好工作的人,說什麼「我又不想著升官發財,管他那麼多幹什麼?」「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這種思想要不得,這種做法也是極其有害的,那些重要機關里的人,他們這種看似「淡泊」的思想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利益,為什麼這樣說呢?你找他辦事的時候,他不是支支吾吾敷衍你就是拖拖拉拉應付你,你找他領導也沒用,他不怕,因為他說了「我不想陞官,不怕領導」,你再急再生氣也不管用,人家說的就是「我淡泊名利」。因此我說「淡泊」一旦成了某些人的借口,就是壞事。那些在其職不謀其事的人用「淡泊」給自己不好好工作找借口是很無恥的。我記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首詩,是說不為功名富貴所擾,不為貧賤清寒焦慮,不受強權惡勢的逼迫,這樣的人才算得上是大丈夫。接下來還有一句說「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一句我覺得從某一方面來說對淡泊也是一種解釋,真正稱得上大丈夫的人對於自己的行為是有選擇的,他們對於身外之物是淡泊的,是「不為」,可這不影響他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不影響自己去奮鬥,他們還是要努力去做,努力去「為」的。他們懂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不用「不為」給自己的「為」做借口。人活著,如果你什麼也不去做,你就是廢物一個,你什麼也沒有,功名利祿與你不沾邊,你有什麼資格談「淡泊」?我覺得那不過是「酸葡萄」,是在給你的無能找借口,好讓別人以為你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不去做,這樣的借口很可笑,沒能力的人沒必要給自己披「淡泊」的華麗外衣。以我看來,還是先去「為」,等有了資格,在去說「不為」,那才算的上是真正的「淡泊」,是值得敬重的。仔細想來,人的一生,只要不是夭折,都要走到社會中來,走上社會只要不是白痴對人生都有嚮往,不是嗎?蒼鷹嚮往天空,魚兒嚮往河流,牛羊嚮往草原,種子嚮往土地,你嚮往什麼?嚮往美好的生活吧,就算不嚮往也有最低層次的要求的。這個時候的你必須要努力奮鬥,不要奢談淡泊,因為沒有經歷的你不能夠真正理解淡泊的含義。真正的淡泊是一種成熟的思想,是經過坎坷經過苦思之後的開悟,是大智慧。真正懂得淡泊的人不是很多,只是用了一下「淡泊」的名義而已。我們常常看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句話。其實說這句話的諸葛亮真的歸隱了嗎?他不過是擔了個「隱士」的名,在那裡一面讀書,一面密切地關注著社會局勢,做著出山的準備。時機到了,他還是出來了,所以他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空談而已。很多人用「淡泊」為名,實際上都是工於心計的,他們拿了淡泊做幌子,卻往往能贏得更加廣泛的社會聲譽。他們的「淡泊」不是真正的「淡泊」,而是為了更加顯赫的「名」,所以不是真正的淡泊。我們也知道東晉的謝安吧。簡文帝時期內亂頻繁,強敵壓境,司馬家族的江山風雨飄搖,出生高門的謝安被公認為是鎮安內外的人,可是謝安卻「安之若素」。士大夫擔心「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簡文帝卻說「安石必出」。他的理由是:「既與人同樂,亦不得不與人同憂。」因為謝安在出去遊玩的時候總是帶著妓女,一個讓妓女相陪的男人還能「淡泊」?可見很多人的淡泊是假的。相比之下,范蠡是值得推崇的人,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卻在越國戰敗吳國的時候看明白局勢,毫不猶豫地抽身而退,他這種急流勇退,看清一切的智慧實在讓人欽佩。更有後來的范蠡在經商發財之後,數次將家財散盡。歷史上有幾個范蠡這樣的人?他才是真正的「淡泊名利」。淡泊,是領悟,是看清一切以後產生的智慧之精華,是真正的平常心。我們都知道,佛家講究「修心」,更要有平常心的,按照我們普通的看法就是「淡泊」,但是我們又都知道佛家的願望是普渡眾生!普渡眾生似乎就更加艱難,不光去做,還要更加辛苦地去做。由此可見,淡泊有很深的含義。淡泊不等於鬆懈,不是我們說的不需要就可以用消極的態度對待,而是要用更加謹慎的態度對待。真正的淡泊淡泊的是心,而不是形,更不是消極。淡泊是智者的行為,不是悲觀和頹廢的思想,不是「我不需要就不做」的行為。我們要懂得真正的淡泊,有淡泊名利的心,更要有實現理想的心。

木柳書屋歡迎您10——10
推薦閱讀:

淡泊塵心,靜聽花開
【經典名言薈萃】431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生遠離混濁,平靜如水,虛懷若谷,淡泊寧靜
丟掉淡泊書法還剩什麼?
寧靜而致遠,淡泊以明志
紅塵中那一抹,無法淡泊的滄桑

TAG:淡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