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引發的26種常見病

  1、頸肩痛:僅僅表現為頸肩部疼痛,沒有任何其他癥狀伴隨發生。

  自我判斷:

  以頸肩部的疼痛為主要癥狀,疼痛程度多不劇烈,以酸脹不適或輕度的幾個疼痛為主。

  有時會反覆發作,但痛點不一定相同。疼痛通常與疲勞有關係,疲勞時加重,休息後減輕。

  活動時可以聽見關節「咔嗒、咔嗒」的聲音。一般沒有受過外傷,也沒有頭暈、頭痛、手指麻木、手和足的感覺異常(包括敏感或遲鈍)。 2、肩臂疼痛綜合征:肩、臂、手放射性疼痛,同時可能伴有感覺障礙,肌肉力量減弱,甚至肌肉萎縮。

  自我判斷:

  病初疼痛多在一側下頸或上胸部,並經鎖骨上窩擴展到肩、臂部、手部。初期呈間歇性,繼而發展為持續性疼痛。可有肩、臂部、手指麻木的現象,有時可見肌肉萎縮。上肢外展及上舉時疼痛加重,咳嗽及打噴嚏可引起放射性劇痛。端肩屈肘和頭部轉向患側時疼痛會減輕,睡眠時常常會不自覺採取以上姿勢。

  3、手指麻木:手指麻木是一種常見癥狀,可由多種疾病引起,這裡主要講解由頸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

  自我判斷:

  1、手指麻木及疼痛呈神經根型分布,可見臂放射性疼痛。有時患肢力量及手的握力減弱,多為單側,少數有雙側。多為癥狀逐漸出沒有受傷史。

  2、多伴有明顯的頸部發僵、疼痛、壓痛、活動受限,當頸部活動或改變位置時,有時手麻的癥狀會加重。

  4、眩暈:因頸椎病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和腦供血不足而出現的眩暈。

  自我判斷:

  1、眩暈為主症,可伴有耳鳴、耳聾、噁心嘔吐、頭痛、頸痛等癥狀。眩暈常與體位改變或轉頸有關。

  2、頸部左右轉動明顯受限、疼痛,時間久,病程長的人可僅表現為患側活動度減少,但不一定有明顯的疼痛。

  5、頭痛:頸椎病引起的頭痛以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最為常見。

  自我判斷:

  位於枕部和枕下部疼痛,可為單側或雙側,並向前額、眼部或頭頂部放射。疼痛性質為刺痛或鈍痛。血管性頭痛成跳痛或灼痛,而神經性頭痛表現為麻痛、竄痛或脹麻痛。疼痛嚴重時,可因咳嗽、打噴嚏、大笑而加劇。可伴有頭暈、耳鳴、聽力下降、視力減退、眼部不適、失眠以及頸、肩背酸脹痛、麻痛等。

  6、失眠:頸部疾患所致的交感神經受刺激或卡壓,使大腦的興奮性增高,造成睡眠不足睡眠不深。

  自我判斷:

  入睡困難或睡眠不深、多夢、易醒、心情煩躁、易於衝動等情志癥狀。可伴有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不足、易疲勞、神經過敏、消化不良等症。有時還有心慌心悸、皮膚乾燥、多汗發涼或毛髮乾枯、脫離、指甲乾燥無光澤等。並可出現用某一特殊睡姿時失眠癥狀減輕,用另一睡姿則失眠加重的現象。

  7、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是一種神經症性障礙,主要表現為精神易興奮或易疲勞,心情緊張、煩惱和易被激怒等。

  自我判斷:

  精神易興奮或容易疲勞,如在工作、日常生活中引起許多雜亂的聯想和回憶;或感精力不足,萎靡不振、用腦易疲勞,思考不易集中、頭昏、記憶力差等。有睡眠障礙和自主神經紊亂的癥狀,如多夢、易驚醒、白天打瞌睡、頭暈、心悸、心慌氣急、胸悶、腹脹、腹瀉、便秘、尿頻、等,伴有背部不適。

  8、面神經麻痹:由頸椎病引起的面神經麻痹又稱為頸性面神經麻痹。

  自我判斷:

  面癱癥狀:以口痴歪斜為主要特點,通常都是急性起病,面部肌肉板滯、麻木癱瘓,額文消失,眼裂變大,流淚,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歪向健側,病側不能皺眉、閉目、露齒、鼓頰;有些人起初時有耳後疼痛伴有枕部不適。

  9、視力障礙及眼部癥狀:主要是頸椎和上段胸椎發生解剖位移後,造成功能性失調導致的視力障礙及眼部癥狀。

  自我判斷:

  1、眼痛、眼脹不適、視力模糊、眼乾澀、怕光、流淚、眼前有異樣感(雲霧狀、黑點、飛蚊、閃光點等),眼球後痛,重影、視力減退,嚴重者僅有光感甚至失明。經眼科檢查無異常發現,常被診為功能性或癔病性功能障礙。

  2、其他癥狀:常伴有頭痛、眩暈、失眠多夢、食慾欠佳、眼壓增高、血壓增高、心慌、心跳、胸悶的感覺。

  10、落枕:頸部肌肉僵硬、疼痛或伴有頸椎錯位活動受限。

  自我判斷:

  通常在醒後感覺到頸部疼痛不適;頸項僵痛多為一側,頸部難以左右旋轉伴有俯仰受限。

  11、嗜睡:是指頸椎病引起的功能性的疲乏、貪睡,一般程度較輕。

  自我判斷:

  常常容易犯困、想睡覺;一般並不影響工作,但嚴重的會引起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低

  下,甚至需要停下手中工作,通過短時間的睡眠才能緩解,休息後狀態又恢復正常。通常有家族病史並已排除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及其他臟器損傷。

  12、腦供血不足:頸椎病引起的腦供血不足,目前認為主要是因為影響到椎動脈、椎基底動脈系統而引

  起了腦部供血障礙。

  自我判斷:

  1、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有事伴有心煩易怒、耳鳴、失眠、多夢、疲乏、逆行性遺忘、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2、頸左右轉動明顯受限、疼痛,或病程長者可進表現為患側活動度減少,但不一定有明顯疼痛。

  13、頸段脊髓受壓綜合征:頸椎失穩引起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黃韌帶肥厚等導致椎管狹小,壓迫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

  自我判斷:

  早期可能只是感到眩暈和頭痛,有頸痛、頸部疲勞進而出現下肢麻木無力、上肢功能和感覺障礙,下肢步態異常,行走困難或是痙攣步態。進而軀幹肌痙攣引起胸悶或胸腹束帶感,這是脊髓型頸椎病臨床典型表現。本病的晚期可出現四肢痙攣性癱瘓。

  14、腦震蕩:頭部受到較重的撞擊時對頸部的損傷,沒有採取有效的治療而遺留下來的。

  自我判斷:

  1、腦震蕩後遺症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頭痛是最為常見的癥狀,多為脹痛或搏動性疼痛;還會有頭暈、注意力集中困難、記憶力障礙、睡眠問題,以及傷前不存在的耳鳴、煩躁、易激怒和性慾的變化。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

  2、頸部有不適感、活動受限,或有頸椎病史。

  15、三叉神經痛:與頸椎錯位引起神經反射或供血不足有關。

  自我判斷:

  三叉神經痛多為單側發作。最初表現為突發、針刺樣劇烈面部疼痛,常常沒有任何徵兆。

  疼痛發作時,一天可達數百次;間隙期從數分鐘到數年不等,期間沒有任何癥狀。三叉神經痛所致面部疼痛可涉及眼、前額、鼻、上下頜、牙齒、牙齦、唇、頰部、下瞼及鼻側等。疼痛發生幾乎總在同一部位,並有擴散趨勢。

  16、耳鳴耳聾:是由於頸椎的失穩導致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或椎動脈缺血,進而影響到內聽動脈血流減少而發生的耳聾耳鳴。

  自我判斷:

  1、患者在安靜環境下,自覺頭內或耳內有蟬鳴、浪濤聲、鈴聲、嘶嘶聲等,耳鳴可以是持續性或間歇性,或間有耳聾癥狀。有頸椎病貨頭頸部外傷史。常伴有自主神經系統紊亂及頸椎病的各種表現,如頭痛、頭暈、噁心、心慌、失眠等。

  2、耳部和聽覺系統檢查排除其他疾病。

  17、呃逆:嚴重呃逆可繼發嘔吐。臨床可見頸椎和胸椎疾病引發呃逆。

  自我判斷:

  1、呃逆連接不斷,伴有呼吸短促、胸悶、肩頸部和胸膜放射性疼痛。

  2、有頸痛或頸部活動受限或背部疼痛。

  18、咽部異物感和吞咽障礙:頸椎椎體前緣骨贅壓迫,刺激食管或植物神經引起異物感和吞咽困難癥狀,

  稱為食管受壓型頸椎病。

  自我判斷:

  1、多數患者異物感或吞咽困難的程度與骨贅大小成正比,但也有些患者骨贅不大而癥狀

  明顯。癥狀有時在低頭時減輕,亦有時呈陣發性,可以自然緩解或消失。還可伴有眩暈、頭

  痛、失眠、耳鳴、視力模糊、心煩胸悶、心悸等心腦血管植物神經紊亂的癥狀。咽喉部檢查

  無腫物等氣質性病變。

  2、中老年人易患此病,有頸背痛等表現。

  19、過敏性鼻炎:頸椎錯位或軟組織痙攣影響頸部交感神經纖維或副交感神經纖維,產生神經興奮和抑

  制失常,器官功能發生障礙。

  自我判斷:

  1、接觸致敏原或其他因素,有時無明顯致敏源,體位的改變而突然誘發鼻內作癢,隨之

  連續打噴嚏、鼻塞和流大量清鼻,可以伴嗅覺暫時減退,頭脹、聽力障礙。其特點是呈陣發

  性,起的快也好的快,好後如同常人。早晚為常發時間,可伴有頸椎病的其他表現。

  2、頸椎病癥狀:鼻部癥狀多與頸部癥狀輕重一致。可以有頭痛、頭暈,頸肩背部疼痛等症

  狀。頸型過敏性鼻炎對藥物治療往往不敏感,經過頸椎治療,臨床癥狀即可消失。

  20、甲狀腺功能亢進:頸椎序列不良或椎體輕度移位,可影響到交感神經及血管功能,引起甲亢症。

  自我判斷:

  1、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導致交感神經高度興奮和新陳代謝加速,常出現怕熱多汗、多食

  易飢、消瘦、疲乏無力、緊張焦慮、煩躁易怒、失眠、心慌氣短、心率增快(休息及睡眠時心

  率高於正常為其特徵)、脈壓增大,重者出現心房顫動、心衰及心臟擴大;多數患者可出現

  肌無力和肌肉萎縮;女性可有月經減少或閉經,男性有陽痿等癥狀。

  2、伴有頸椎疼痛不適,及頸椎病常見癥狀。

  21、顳下頜關節紊亂:由於顳下頜關節紊亂,患者常伴有頸椎功能紊亂的癥狀,而頸椎病人群中顳下頜

  關節紊亂的發病率也較高。

  自我判斷:

  主要表現為張口活動障礙,咀嚼時關節疼痛,關節區彈響或雜音。伴有頸枕部疼痛、頭

  痛、失眠、耳鳴、前額或頂部痛、偏頭痛、耳區痛。

  22、震顫:頸性震顫是因為頸椎病變刺激和壓迫了交感神經和椎動脈,產生腦缺血、缺氧或運動神經根

  損傷引起了震顫。

  自我判斷:

  1、多數情況下震顫緩慢出現,振幅小,有節律,但肌張力正常。當精神緊張時針刺震顫

  更為明顯,好發於上肢,遠端明顯,一側或雙側,同時伴有自主神經和頸椎病的癥狀。

  2、頸椎病的癥狀常常出現在震顫之前。可有頸肩背部疼痛,一側或兩側上肢麻木、疼痛,

  頭痛頭暈、噁心、心律失常、失眠、出汗等。

  23、抽動穢語綜合征:環樞椎關節半脫位或上頸段關節錯位後會產生一些不自主的癥狀。

  自我判斷:

  發病在5-10歲;自覺頸部、顏面、五官、四肢不適,從而引發不自主抽動,長從面部開

  始,如擠眼、舉眉、努嘴、搖頭、聳肩。隨著病程時間的推移,癥狀逐漸增多而出現伸腿、

  捶胸、步態異常,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異常發聲,如咳嗽、鼾聲、喉鳴等。病程至少持續一年。

  通常神經系統檢查未見陽性體征。

  24、排汗異常:由於頸椎胸椎位置改變,牽涉或刺激交感神經而出現排汗異常。

  自我判斷:1、多汗可表現為全身多汗,局部性多汗,偏身(一側身體)多汗。

  2、可有眼脹痛、流淚、視物模糊、咽部不適或異物感、耳鳴、噁心、嘔吐、頭暈、枕部痛、

  頸痛、背痛、腰痛、心跳等癥狀。

  25、老年性痴呆:頸椎病患者可因為椎動脈的原因加重腦供血的不足,而發生腦功能受損和腦萎縮而產生痴呆。

  自我判斷:

  1、近記憶力減退為最常見的表現,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或說過的話,反覆問同一個問題;

  而幾十年前發生的事情還能記清。隨著病情發展逐漸對往事也會遺忘,嚴重時出現完全遺忘。

  2、計算能力下降,對數字的敏感度下降;出現語言、時間、空間障礙,表現為容易迷路,理

  解能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對日常生活和常識的理解、判斷也發生障礙。

  3、淡漠、懶惰、個人興趣喪失,不合群;焦躁不安,情緒反覆無常;性格改變;在痴呆晚

  期還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如口面部不自主動作、厭食或貪食、大小便沾在身上等。神經系

  統檢查病理征可出現陽性和腱反射亢進。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別人照顧。

  26、頸性血壓異常:由於頸椎病影響到交感神經,使其興奮性增高或降低,或鉤椎關節錯位引起頸部肌

  肉牽扯刺激頸動脈竇,使血壓升高或降低。

  自我判斷:

  1、在安靜狀態下,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者,稱為高血壓。

  高血壓低於90/60毫米汞柱,稱為低血壓。

  2、可有頸痛、眩暈、失眠、噁心、耳鳴、視力模糊、眼脹眼乾澀、心跳心慌、排汗異常等。

  3、排除內科其他器質性疾病所致的高血壓,並按原發性高血壓治療效果不明顯。

(實習編輯:黃傳薔)


推薦閱讀:

常見病
中國整脊網2015——脊柱常見病整脊診療指南
十種常見病的手相特徵
中醫手診:常見病手診徵象
必看!尿失禁、尿無力、尿瀦留,幕後黑手竟然是這種常見病!

TAG:頸椎 | 頸椎病 | 常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