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積累的最佳利器——偉大的複利
1626年,荷蘭以區區24塊美金的代價從印第安人手裡買下了整個曼哈頓島。這一事件,曾經被認為是白人對印第安人最大的欺騙。但是,如果印第安人能利用這24塊美元的本金,每年賺取9%的收益,那麼到390年後的今天,這24塊美金將變成9460萬億美金,一筆足以買下整個美利堅合眾國的巨款。這,就是被愛因斯坦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複利。
複利是一切投資活動的核心。任何財富的積累,都離不開複利這種最簡單,但是最為強大的數學模型。在投資中,獲取複利並不容易,它需要依賴3個最基本的要素:
1) 合理的預期收益
2) 避免虧損的影響
3) 時間
一、 合理的預期收益
曾經有一位國王,決定重賞發明了國際象棋的小伙。這位年輕人拒絕了國王的黃金珠寶,他拿出了一個國際象棋棋盤,說道:「陛下,您只需要在我的棋盤裡放些麥子就可以了,並且遵從一個簡單的規則:在第一格里放1粒,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直到放滿整個棋盤。」國王欣然同意。但是沒過多久,國王就發現,這個年輕人用不到一個棋盤就搬走了自己的整個糧倉。如果真要填滿整整64個棋盤格子,估計全世界的糧食都是不夠用的。
雖然這個故事在歷史上並不真實存在。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希望獲得類似這位年輕人收益的投資者,卻屢見不鮮:
我們假設初始的投資是100萬元。如果投資者期待的是每年翻倍的收益,那麼5年後這筆本金將增值為3200萬元,7年後將突破1億達到1.28億元,10年後將突破10億達到10.24億元。以這個速度增值下去,成為首富,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任何看起來過於完美的事物,那麼它很可能不真實存在。就像每1個棋盤格子裡面多1倍的糧食,到最後是不可能存在的收益一樣;如果每年預期獲得1倍的收益,用複利的視角去衡量,很容易發現到最終這只是一個投資的騙局。就像歷史上曾經輝煌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創立的最初4年取得了300%的收益並且幾乎沒有回撤,但之後卻遭受他們自以為7000年難遇的小概率事件(實際情況是在20年間連續發生了2次),並最終解散。
相反,現在依然活躍的,是年化收益率19%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年化10%出頭的橋水等,是這些看起來收益率數字並不驚人,但確能長期穩定的賺取投資收益的機構。正是因為複利的力量無比強大,這本身就決定了,過高的收益率一定不可持續的。
二、 虧損是打破複利的積累的勁敵
從複利的角度去思考,很容易證明過高收益率並不可持續。在合理的收益率預期下,我們去觀察複利的積累,會發現,虧損是打破複利積累的最大的勁敵。
我們來對比一組投資案例。假設兩種投資的本金都是100萬元,投資期限都是10年。第一種投資,投資者每年可以穩定獲得20%的收益率;通過第二種方式,投資者在前9年中,每年可以獲得25%的收益率,但在最後一年遭遇30%的虧損。
那麼,哪一種方案最終獲得的收益更高呢?
直觀感受一下,第二種比第一種每年多賺取5個百分點的收益,並且這種情況持續了長達9年;出現虧損的情況也只有1次,並且虧損幅度也不大。感覺上應該是第二種的收益更高。但實際上,10年後,同樣100萬的投資,在第一種方案下最終增值為619萬,第二種最終是522萬,前者的收益率比後者高出將近20%。在第9年的時候,方案一的資產增資到546萬,而方案二的資產已經達到了745萬,是前者的1.36倍,這是每年5個點的複利累計下來的力量。但是在最後一年,第一種依然保持了20%的穩定增長,投資者的資產在這一年增長了124萬元;而第二種在第十年出現了30%的虧損,投資者的資產當年損失了745*30%=224萬。僅僅1一年的虧損,就讓之前9年的複利積累遭受到了重大損失。
那麼,是否虧損出現在早期資產絕對值較低的時候,最終的結果會不一樣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使30%的虧損出現在第一年,第二年至第十年每年都取得25%的收益,10年後的資產依然是522萬元,結果不發生任何變化。
還有一個更有意思的數學現象:一個10%的漲幅,接著一個10%的跌幅,累計得到的結果是初始投資的99%。即使順序反過來,先跌10%後漲10%,最終的結果也是一樣,依然是虧損1%。每次下跌的10%,需要用11%的上漲才能彌補;每次下跌50%,需要一個翻倍的漲幅,才可以抹平。從這個意義上講,風險和收益並不是完全對等的。一味的追求高收益,讓投資組合承擔過高的風險,才是複利最大的敵人。
在2014到2015年的小票牛市期間,不乏在一年內取得翻倍以上收益的投資者。但是一輪牛熊下來,很多投資者,也都被打回了原形。
三、 時間,最深情的「告白」
保持合理的預期收益率,以及避免虧損,是獲取複利的前兩大要素。最終要複利發揮其真正威力的,是第三個變數——時間。
列舉一個老生常談的例子:沃倫巴菲特在他50歲的那年,個人凈資產只有3.76億美元;在他59歲的那年,這一數字飆升到38億美元。也就是50之後的10年期間,巴菲特個人積累的財富總和是前面50年積累的9倍整。而從巴菲特50歲之後到現在,期間他個人積累的財富是836億美元,占其個人總資產840億美元的99.56%;也就是說,其超過99%的個人財富都是在50歲之後積累的。更可怕的在於,如果可以多積累6-7年,沃倫巴菲特的個人財富就可以再翻一倍;如果老先生活的時間足夠長,那麼世界首富將永遠屬於他。
企業盈利的滾動也是類似的道理。美股歷史上,不乏股價漲幅千倍的優質企業。仔細拆分來看,持續推動股價上漲的核心,是企業長年可以保持10-20%的盈利增長,而並非在個別年份中業績的爆發。在中國的股市中,我們也可以找到許多這樣的案例。雖然指數至今沒有突破07年高點,但已經有60.23%的個股股價創下新高,推動股價上漲的,是這些公司過去10年平均凈利潤年化增長超過23%;相比之下,股價依然沒有突破前期高點的這些公司,平均的年化凈利潤是下滑0.4%的。
投資的勝負不是一兩年的得失,甚至不是三五年的結果。真正的投資業績,至少要用10年去衡量。複利的威力在於,時間越長,越強大。時間足夠長,這種力量甚至是無可匹敵的。
寫在最後:
合理的預期收益率,在期間盡量避免虧損,其他的就是要交給時間去完成。巨大財富的獲得,不是通過激情燃燒的歲月,恰恰相反,是通過滴水穿石般堅韌的忍耐。
複利是偉大的。但偉大之處並不在於初見一刻的驚艷,而是經過漫長時間積澱後的歷久彌新。
推薦閱讀:
※我重新認識了複利效應
※複利效應
※什麼樣的工作,能讓你跳著踢踏舞上班?
※知道了複利,你就真的掌握了暴富的竅門?
※神奇的複利:從十萬到百萬,只要短短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