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記載毛澤東先祖竟有少數民族血統
邊陲地區沒有漢族婦女,毛太華便娶了一位當地少數民族(拉祜族)姑娘為妻室,並先後生了四個兒子,分別取名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
作為華夏姓氏。毛姓也像其他許多姓氏一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毛姓起源於周代的姬姓。相傳,周武王滅掉商朝最後一個皇帝紂王以後,封他的叔叔叔鄭為毛伯。所以,叔鄭又被稱為毛叔鄭。古毛國的領地在今陝西省岐山、扶風一帶。毛伯後來在周成王時,曾任司空,又稱毛公。現今出土的著名國寶青銅器毛公鼎就是毛國遺物。毛伯的子孫在整個周朝朝代,世襲其土,遂被稱為毛氏。
韶山毛氏,與如此古遠的陝西毛氏是否有其淵源,有待查考。據乾隆二年(1737)《毛氏族譜》記載:
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弟毛伯鄭之後,世為周卿,因國為氏。自毛亨、毛萇注詩詁,西河遺派,固深且遠矣。漢、晉、唐、宋迄明,莫不代有偉人,光炳青史。考其根源,歷歷可據,承其年代,派衍如珠之串,如蟬之聯,不惟震驚一時,實足赫耀千古矣!
據民國年間中湘韶山四修《毛氏族譜》稱:「我毛氏世居韶山,子孫蕃衍,近達數千,大開韶山一族。」
然而,韶山並非毛家世代祖居,毛氏祖宗遷韶。據查,毛澤東的家族遷居韶山可溯源到明朝以前。元朝末年,紅巾軍反元起義如火如荼,天下大亂。吉州府龍城縣(今江西省吉水縣),有一名叫毛太華的青年農民,不甘寂寞一生,老死蓬蒿,毅然放下手中的鋤頭,興趣長矛,投奔朱元璋的隊伍。這個毛太華,就是後來「中湘韶山毛氏」的始姐。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華太華以百夫長一類下級軍官的身份,隨同明朝大將傅友德、藍玉遠征雲南。雲南歸入大明版圖之後,朱元璋令自己的養子沐英世代治滇。毛太華隨軍留下鎮滇。當時,邊陲地區沒有漢族婦女,毛太華便娶了一位當地少數民族(拉祜族)姑娘為妻室,並先後生了四個兒子,分別取名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
後來,毛太華老了。仍然想回內地居住,便請求告老還鄉。因他戍邊有多年,立有軍功,遂被准予攜帶妻兒回歸內地。於是,毛太華偕妻子和長子毛清一、四子毛清四內遷。明洪武十三年(1381),毛太華被專朝廷分配到湖南任職,遂攜妻兒到湘鄉縣城北門外的緋紫橋居住,分得國產數十畝。
十餘年後,毛清一和毛清四遷移到了湘潭縣七都七甲定居,這裡正是今年聞名天下的韶山。又過了若干年,毛太華去世。毛氏家族便在這山清水秀的韶山繁衍下來。他們後來分成了毛氏震房和鑒房。現今韶山還保留了毛氏宗祠、毛鑒公祠、毛震公祠等遺址。這些地方,是毛氏族人當年經常聚會的地方。
毛氏家族在韶山以務農為生,世代相傳。這個家族自毛太華第七代孫始修族譜,訂下20代子孫的輩序。輩序歌曰:
立顯榮朝仕 文方運際祥 祖恩貽澤遠 世代永承昌
孝友傳家本 忠良振國光 起元敦聖學 風雅列明章
《族譜》往後還有二修、三修、四修,卻沒再續訂譜系。毛家從第七代開始,一律按譜系取名。從太華公算起,毛澤東剛好是第二十代子孫。目前韶山毛氏最晚的輩系,已是第二十五代了。
在民國三十年(1941年)所修的《韶山毛氏四修族譜》卷十五「震房竹溪客卿派下系表」上。可以查到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兄弟的記載。族譜上寫道:「澤東,閎中肆外,國爾忘家。字詠芝,行三。清光緒十九年癸已十一月十九辰時生……」
推薦閱讀:
※芷江少數民族概況
※關於少數民族優待政策的一點看法
※娶個姑娘有多難 十大少數民族奇異婚俗
※嫩江邊上的丁零古印
※UC頭條:南明與北宋、南宋都犯了同一個錯誤, 導致被少數民族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