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口變化的歷史作用

  原載《中國人口科學》1996年第1期  「提要」在香港經濟輝煌、社會有序發展的背後,有一個被人忽略的因素,就是香港人口群體的自身的規律性變化,及其人口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它的人口轉型的成功,成為香港社會發展的里程碑;它的每個階段,或每個不同時期的人口增長的現實,都成為香港政府調解經濟,制定政策的依據;它的現代化人口管理手段,及與此相適應的公用部門管理模式,為香港1997年平穩回到祖國的懷抱,創造了先決條件。當然,目前的香港人口模式並不是最佳模式,況且任何最優人口模式也都是相對本國本地區而言,尤其香港人口的社會結構、機械變動結構也不盡然。但是,我們完全可以從它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洞察其變,引以為鑒,把我們自己的工作做好。  「作者」楊中新,深圳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副教授。  19世紀英國發動武裝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逼迫清政府先後簽訂三個不平等條約〔1〕,強行佔領和租借中國領土香港地區,對香港實行殖民統治,迄今已有150多年。經過港人的艱苦經營,特別是近30多年來的高速發展,香港人口已由1841年的5650人,增加到1994年底的6149100人〔2〕。香港經濟也由早期的苦力貿易和1842年修建的第一條馬路——皇后大道,達到1994年的輝煌數據〔3〕,即在全球銀行中心排名第4,在全球外匯儲備上排名第6,在全球貿易體系中排名第8,人均生產總值達21760美元。在出色過人的業績背後,必定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發展模式,其中香港人口的變化,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1.人口轉型的成功,是香港社會發展的里程碑  人口再生產的歷史證明,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人口再生產有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經歷了三種人口再生產類型:原始人口再生產類型;傳統人口再生產類型;與現代工業相適應的現代人口再生產類型。這裡講的人口轉型,是指第二種類型向第三種類型的轉變。  1961年,香港作為傳統人口再生產類型發展到頂點。人口出生率為35‰,死亡率為6.1‰,自然增長率為28.9‰,人口現象呈高、低、高態勢〔4〕。但從60年代中期,當人口死亡率下降到1964年的5.3‰的時候〔5〕,人口出生率也急劇下降,並穩定在1971年的19.7‰水平,從那之後,出生率繼續下落,1990~1994年均為12‰。而死亡率從1971~1994年,始終在5‰左右。至此,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86~1994年,一直未超過8.4‰,到1994年年底也僅為7.1‰(見表1)。

  資料來源①《香港年鑒》。  ②《香港統計月刊》1995.1.  ③1961~1971年根據香港1981年人口調查資料。  ④1971~1988年根據香港年報。  香港人口從1961~1994年,33年內下跌2/3,這是世界其它地區所罕見的。其下降原因:  第一,人口群體的自然原因,即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在60年代,進入結婚生育期的人口,大多是在戰亂中出生的。出生率相對較低,死亡率相對較高,特別是嬰兒死亡率更高。20多年後,這個時期的婚齡男女數目偏低,尤其育齡婦女人數的銳減,必然影響到60年代及其以後的生育率(見圖1)。  圖1說明,香港1961年時,15~30歲的3個年齡組人數顯著減少,在金字塔圖型中明顯凹入;而塔底部分寬大,說明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初期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這個時期香港是擴張型人口。33年後的1994年人口性別年齡金字塔發生了巨大變化(見圖2)。

  從圖2中可見,變化之一,金字塔底部窄小,出現了少年兒童人口部分,即0~14歲年齡組漸次縮小;變化之二,金字塔頂部75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擴大,出現了男性高齡老年人口死亡率顯著增大現象;變化之三,從60年代以後香港人口已從擴張型逐漸變為收縮型,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香港人口很可能變成靜止型、甚至減少型。從表2可看出,0~14歲年齡組人口佔總人口的19.4%,已進入減少型;15~49歲年齡組人口佔總人口的59.1%,遠遠高於穩定型人口標準,可稱作為超穩定型人口;50歲以上年齡組人口佔總人口21.5%,說明接近穩定型。據上述年齡結構分析,香港人口正在從穩定型向減少型過渡。

  第二,工業化加速了香港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香港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地區,其人口再生產必然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制約。60~70年代,香港憑著完善的信息系統,發達的交通,以及與世界各國各地千絲萬縷的聯繫,引進新科技,適時地更新了原有生產設備,並興起了以電子為中心的高科技工業與工藝。工業結構以輕工業為主,工業發展與對外出口聯繫在一起。1960年香港工廠有5346家,到1969年已達14078家;工人從1960年的22.44萬增至1969年的52.44萬。工業化的蓬勃發展要求港人的科技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勞動力再生產費用大大增加,少生優育成為港人的共識。工業化使工廠數目增加,勞動力供不應求,香港婦女廣泛參加生產、學習等社會活動,因此香港人結婚晚、家庭規模小,婦女生育率銳減。工業化和由此帶來的城市化水平越發提高,個人享受慾望增加,社會保險又代替了養兒防老,優生、優育、優境的現代生育觀被廣泛接受。醫療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嬰兒死亡率大大降低,到1978年時降為11.8‰〔6〕,1994年下降到4.8‰〔7〕。  第三,自然資源貧乏,生存空間狹小,客觀上遏制了早婚多育的願望。香港是一座美麗的大都市,但它的壯觀也是人口壓力的結果。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由於填海造田,開發島嶼,1994年香港土地面積為1084平方公里〔8〕,但它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全港人口密度5790人/平方公里,由港島、九龍、新九龍組成的市區為25920人/平方公里,新界包括多個新市鎮為2860人/平方公里。而九龍的旺角達到近120000人/平方公里。由於地少人多,50年代建造的4、5層舊樓,已被20層以上的高層建築群代替,它們除少部分在填海區,大部分則密密麻麻分布在30°~45°以上的陡峭山坡上。由於地少人多,港府不得不開發新區,把過分集中在維多利亞港兩岸的人口轉遷到新區。由於地少人多,多年來港府修建的公屋僅為65平方米,由此帶來的香港家庭小型化和核心化的趨勢,也愈益強化。1971年每戶平均4.4人,到1994年為3.3人〔9〕。可見,香港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及由此帶來的人口轉型是受政治、經濟、環境和政策等多種因素影響的。  香港人口轉型,在香港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首先,我們看到,由傳統的人口再生產轉變為現代人口再生產,是人類自身生產發展史上的巨大飛躍,也是一次革命性的變革。捷克人口學家指出:「歷史學家常常把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革命和近百年來的工業革命,看作是人類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從經濟的和社會的觀點來看,這是正確的,但是從人類本身生存的觀點來看,我認為人口革命也是重要的里程碑。」〔10〕其次,香港人口轉型的完成,從一個重要方面證實了香港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成功以及社會的進步。當香港在70、80年代一步步靠近發達社會的行列,被國際公認為新興的工業經濟實體的時候,美國與歐洲共同體先後把香港從發展中的經濟地區的名單中剔除,劃分到先進區域經濟行列中。再次,香港人口轉型的成功,標誌著香港現代化系統工程的完成,在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的系列中,必然包含著一個「共化」的東西,即人口的現代化。人口的現代化,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人口素質的現代化。科技頭腦、高等學歷、推遲婚齡和淡化家庭,無論對香港社會的今天還是未來,無疑都是不期而然的。  2.人口增長的分析,是香港政府制定經濟戰略的依據  香港經濟的成功要素,基本上源於積極進取,勇於創新和勤奮向上的廣大市民。其次就是優越的地理環境,即位於華南的亞洲貿易要衡,且擁有深水的天然港口,盡佔地利。但是,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政府,他們有一個貫徹始終的原則,即自由貿易為基礎,堅守市場力量、自由企業,把政府的管理和干預減到最低度。同樣,在人口發展上無政策、無口號,也無指標。在那裡,經濟對人們的決定作用,以及人口對經濟的反作用,表現得十分自然和協調。我們從圖3可以看出,自50年代以來,香港經濟急速增長,香港人口緩緩下降。

  資料來源:《香港經濟年鑒》(1986)、《1984年經濟概況》,香港政府  圖3說明,自50年代以來,香港人口一直呈下降趨勢:50年代年平均增長率為4.98%〔11〕,60年代為2.60%,70年代為2.55%,80年代為1.44%,1990~1994年為1.28%;而本地生產總值按年代劃分,年均率分別為7%、13.6%、19.3%、16.74%和14.14%;按當年價格計算的人均總值分別為2.1%、10.6%、16.5%、15.08%和13.02%。生產總值和人均總值這兩個數值呈上升趨勢,只是到70年代之後略有下降,這是超高速之後的穩定,完全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香港政府高度重視人口變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針對某一時期的人口狀況,制定了相應的經濟政策,在這一人口經濟的全過程中,香港社會與經濟按照自然歷史的發展道路,走完了從單一化開始,經過城市化、工業化、都市化、國際化到現在的多元化的全部進程。  生存型的人口群體,導致了經濟的單一化。所謂「單一化」,即全部經濟的外貿化、轉口化和港口化,這個時期是19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太平天國革命使大陸南部與廣州附近富戶遷港暫避;1854~1900年英軍占港及後來的大瘟疫,使香港人口由多到少;1911年的辛亥革命後大量內地人口流進香港,到1939年人口達到160多萬,1941年日本佔領香港人口大減,到1945年僅剩60萬;解放戰爭時期又有大批人口紛紛進港,至使香港人口到1949年達到180萬。革命、戰亂、瘟疫,顛沛流離的生活,漁業、鹽業、農業簡單的勞動工具,使香港的人口群體以取得生存權利為目的。因此,當香港英政府宣布香港為自由港之後,漁業轉為航運業,鹽業轉為產業,農業轉為商業,既符合這個人口群體缺少資金和技術的素質結構,又順應了香港經濟歷史的發展進程。  溫飽的人口群體,狹小的地域,有限的市場容量,只有在出口導向型經濟政策下,才能完成初級城市化的任務,這個時期指20世紀50年代。根據香港年鑒的統計,1950年香港人口為206萬,人均生產總值僅是1408港元,這是典型的溫飽生活。這個時期,香港湧進了大量移民。移民中不少是上海和廣州富豪,他們攜帶了大量資金和中國工商業經營的經驗,為華資工商業的興起,注入了生力軍。當工業人口與外貿人口結合之後,就使香港經濟發展成一種獨特的模式,即出口導向模式。為了保證香港機械人口增長的數量和質量,港府在1950年前後,頒布了有關移民問題的4項政策與法制措施。幾項規定的內容主要有三點:⑴無法證明有自給和養家能力的人;⑵不能證明入境後有職業或有相當把握找到職業者;⑶有鼓勵叛亂或擾亂公共安寧的嫌疑者,上述三種人禁止入境。這一政策對香港經濟繁榮意義重大,使50年代的香港城市化初具規模,為60年代經濟起飛奠定了基礎。  發展型的人口群體引發了行業的工業化,這是60年代香港人口與經濟關係的突出特徵。所謂發展型的人口群體是指,無論個人、家庭或社會群體,在解決溫飽生活後有一定的經濟結餘,並把這個結餘額投資在智力發展上,對自己用於繼續教育,對後代用於讀書深造。可以說,整個60年代,就是香港發展型人口群體拼搏競爭的年代。這期間,工商界普遍要求港府發展各種類型的工業技術教育,以提供所需人才。1965年,香港政府發表《教育政策白皮書》,成立了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由海內外著名學者及工業家、專業人士組成,主要工作是研究香港專上教育的發展,向政府提供意見。接著,港府發表了《高中及專上發展白皮書》,重點包括:⑴在1981年提供佔15歲適齡人口60%的高中學位,1986年要超過70%;⑵加速發展工業學院;⑶擴展工業學校技術員課程和理工學院高級技術員及技師程度的課程;⑷成立職業訓練局和工業教育及職業訓練署。上述措施,把香港整體人口追逐智力的目標與香港職業教育和全民教育的措施及時出台結合起來,並不斷地吸收世界各地的先進技術,為香港工業化的進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小康型的人口群體擴展了香港城市的都市化,這是指70年代而言。「小康」是鄧小平同志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提出的第二個戰略目標,實現這個目標為2000年。但香港社會早在70年代就已經達到了這個水平。據統計,按當年價格計算,從1970年香港人均生產總值5526港元開始,到1979年的21942港元止,年平均港元為11753.4,已超過小康標準。那麼,這個小康的群體,為什麼會把香港城市化的水準提高到都市化的程度呢?原因有⑴小康的人口群體,證實了香港已擁有充足的資金和人才資源,可為都市化建設服務;⑵小康的人口群體,要求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因此住房要改善,精神生活要充實,促使港府開闢新界新區,建設標準住宅,發展交通和公用設施的服務,為使人們得到充分地休憩及戶外康樂活動,高水平的文化中心、藝術館、科學館、太空館等應運而生;⑶小康的人口群體,說明居民能夠充分就業和逐步增加收入〔12〕,有力地推動了旅遊、金融、信息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使都市面貌日新月異;⑷小康人口群體,是具備現代化大都會的條件之一。另外兩個條件香港也已具備。一個是相當的人口規模和產業規模。它既有足夠實力支撐一個現代化大都會的建設運作,又能對周圍地區起帶動和輻射作用。另一個是在70年代,香港已擁有了一個現代化大都會所擁有的基礎設施網路。  富裕型的人口群體奠定了香港社會的國際化水準。進入80年代,香港整個人口群體更上一個台階。到1980年,香港人口為5145100人,按當年價格計算,本地生產總值1367.75億港元,人均本地生產總值27014港元,已達到中等國家和地區的收入水平。根據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Ernst Engel 1821~1896)所制訂的生活係數標準看,大於59%的係數,即絕對貧困化生活只存在40年代之前;屬於50%~59%之間的係數,即溫飽生活是在50年代;介於溫飽與小康生活水準的是60年代;而居民生活絕大多數是屬於40~50%的係數的,屬於70年代(即小康型)。到80年代,富裕型人口屬於20~40%的係數。  特別要指出的是,香港作為一個國際性社會,其居民除中國人、英國人之外,還有來自菲律賓、葡萄牙、美國、加拿大、印度、泰國、日本等許多國家的人士約214500人左右,即30人中就有1個是外國人,因此,香港人的社會結構已作為中國實行國際性社會和交往的先行人口群體。  文明型的人口群體,步入了科學的多元化社會。實際上,香港人口群體早在80年代後期就已跨入世界文明人口群體行列。進入90年代以後,愈加充實與強化。自古以來,建設文明的條件就是生產的剩餘〔13〕。而現代文明就是在最新科學技術和最新管理水平制約下的社會進步狀態。從人口學角度說,一個文明的人口群體有兩個重要標誌:其一是否是最優人口規模;其二是否實現了人口素質的現代化。香港人口進入90年代以來,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穩定,特別是保持著經濟的最優人口數量、質量、分布和構成。1994年15~64歲經濟人口佔總人口的71.3%,而且出生時的估計壽命不斷提高,從1990~1994年,男子由74.4歲升到75.4歲,女子從79.9歲升到81.0歲。尤其是香港人口素質的現代化結果,婦女教育水平的提高,更促使生育的重點由重數量轉到重質量。1994年香港女性(年中)共有2973500人,其中參加經濟活動人口為1031804人,說明香港有近2/5的女性從事社會工作,她們精明能幹,有的在經濟界成為「女強人」,有的在政壇上嶄露頭角。婦女個性的發展,不僅有利於現代文明的婚姻生育觀的形成,更影響著香港社會科學和技術的進步。首先,港府提出邁向未來的5個經濟策略均與人口有關。⑴提出香港人口群體是一個淡化政治的經濟人口群體,必須維持民眾自主及保留香港的特殊性;⑵通過生產力中的勞動力優化,透過工業科技計劃,經過人力資源的再調整,三管齊下,致力於科技開發,以改善經濟基礎建設;⑶實行超前教育以提高人口素質,為攀登科學的國際的多元化社會奠定人才基礎;⑷建立香港與華南及中國其他地區的經濟關係,以解決技術不足和勞工短缺問題;⑸為香港經濟前途考慮,注意港內及各國高素質人口的遷移,促進多種形式的合作關係的發展。其次,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受香港經濟調查有限公司委託,提出了《九十年代的任務:落實共建香港繁榮的策略》報告,其中突出了3點:⑴建議設立「科技局」並把工商科改為「工貿科技科」,下設「科技署」,以跟科技局配合;⑵強調在軟體經濟基礎設施中,關鍵的因素是「勞動力技術和體現於產品的知識」;⑶制定都會計劃。其中,預定20年內(1991年開始),人口總數控制在420萬以內,港九繁華區的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25920人,減到每平方公里19938人左右。市區就業職位由1991年的220萬個增到250萬個,但製造業就業人數屆時將減少30萬個,以充實第三產業職位。再次,對「多元化」含義,既保持原有內容,又增添了新提法。原有的「多元化」是指「經濟多元化」而言。它是指70年代末以來,香港逐步形成以金融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占最大比重的多元化經濟結構,確立了金融貿易、輕工製造、航運、旅遊、信息等多個國際性中心地位。到90年代,這個多元化已是廣義上的概念了。諸如:地域的一元化—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政體的雙元化—一國兩制;上層建築的三元化—封建的、資本主義的和進步的上層建築互相交織;經濟的更高層次的多元化等等。這些,使這個文明的人口群體面臨著種種考驗和抉擇。  3.人口管理的現代化,是香港平穩過渡的重要保證  現代化既是一個與過去相比較的時間概念,更是一個世界性的歷史性的概念。所謂世界性的概念,比如人口的現代化並不是就一個國家範圍內的人口管理髮展水平來說的,而是就世界範圍內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已達到了現代化水準,另一些國家和地區,要趕超已經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目前香港人口管理就實現了這一目標。所謂歷史性概念,是指現代化的內容和標準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科學技術和管理的進步,現代化的內容和標準也要相應變化。  香港有一套現代化人口管理機構。首先,把人口決策的最高機關與行政執行的職能部門嚴格分開。它的最高決策機關由政務管理系統中的保安科和市政管理系統中的教育與人力統籌科承擔。兩科的共同任務是研究制定人口管理政策,監督其下屬的行政職能部門的工作。兩科對人口政策的決策內容有所側重,保安科主要研究人口的政治管理;教育與人力統籌科主要針對人口的質量進行管理。我們從兩科所屬的行政職能部門的合理設置,即可看出其管理體制的科學性。⑴保安科下屬的署級行政職能部門主要有警務處、人民入境事務處、消防事務處、懲教處、民眾安全服務隊、皇家香港輔助空軍等。⑵教育及人口統籌科下屬的署級行政職能部門有教育署、勞工處、工業教育及訓練署、職工會登記局、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等。其次,建立人口諮詢機構,配合決策機關和行政執行機關參與人口管理。比如,成立地區委員會,在警務處等部門參與下,負責香港內部的社會治安,對非法入境者、移民、越南難民及劣質人口,進行電腦登記,密切監視。再比如,請香港各類專家、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參加撲滅罪行委員會、勞工顧問委員會、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把香港人口區分為政治人口型、經濟人口型、婦女人口型等,分別劃為各委員會管理。再次,在人口管理上建立監督處,實行內外監督。特別是其外部監督方面具有廣泛性。比如立法局、各種社會團體,各有關諮詢機構、報紙、電台和電視等。  從上述的人口管理構架中我們可以把香港人口管理構架的現代化特點,概括為5個方面。⑴靈敏的信息系統。人民入境事務處對一切登上港土的人員情況一目了然;⑵健全的諮詢系統。港府司級首長,不認為自己是「萬能博士」,充分相信專家學者的智慧;⑶科學的決策系統。做到對諮詢系統提出的各種預選方案,進行比較、鑒別、分析、權衡利弊得失,選定最優方案;⑷高效的執行系統。機構精幹、人員能幹、職責分明、考核及時、有賞有罰,圓滿實現決策目標;⑸有力的監督系統。在香港現代管理系統工程內部,人口管理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它關係到是否給香港社會和企業,造就一個既嚴格又寬鬆的生活和勞動用工環境。所以,步入香港土地後,內部電腦監視,外部警察隨時查驗身份證及各種合法證件。可以看出,香港是一個法制社會。  香港現代化人口管理內容主要有3個方面:⑴法制管理。世界現代化的進程早已證明,法制與現代化相輔相成,同步進行。目前,涉及香港人口管理的法制、法規很多。比如,《僱傭條例》、《業主與租客條例》、《人民入境條例》、《人事登記條例》和《警察條例》等,在法律條文上,有香港《婚姻家庭法》、《繼承法》、《香港公務員法》和《香港勞工法》等。法制管理是對香港人口的總的管理原則。根據這一原則,香港對內部居民實行「分印」管理。對於有永久居留權的居民,即持俗稱蓋有「黑印」的居民證,為「黑印」居民,他們可持此種身份證進出香港海關,沒有任何限制。而對於只有臨時居留權的居民,俗稱蓋有「綠印」的居民,為「綠印」居民。持綠印身份證的臨時居民,必須憑簽證身份書、身份證和填寫出入境表,才能進出香港海關,並規定離港不能超過3個月,連續住滿香港7年,才能轉為香港永久居民,否則會被取消香港居民臨時資格,並拒絕給予重新入境的可能。同時,對非法入境者,實行即捕即解返的政策。規定人人都要隨時佩帶身份證件,實行警察隨機驗證制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規定所有企業,都不得僱傭非法入境者,違者老闆受重罰或坐牢。⑵海外管理。首先,對外地勞工的管理。香港很早就在輸入外地勞工。原因有三:①需要家庭傭人,比如菲佣;②香港缺乏技術勞工;③香港急需專業人才。比如,對菲佣政策是:詳細規定菲佣的行為和素質;規定在港工作的最低薪金和香港的擔保人;規定在港工作時間不得超過7年,同時實行領牌經營。再比如,對輸入的一般外地勞工限制很嚴。有總量限制,1989年開始規定輸入3000名,1990年為1.27萬名,1992年又規定今後共輸入2.5萬個外地勞工;有工種控制,一般來說只有車工和建築工才能輸入;有工資與住房規定,建築工種中的男雜工日薪1994年10月規定不低於420.1港元,女雜工不低於345.6港元。住房平均每人不得少於3.4平方米,每間房不能超過6張床,且要有廚房;有僱傭關係合約化,規定每次續約2年,做滿6年後就可以離港,14天後必須身在香港境外;有輸入勞工企業實行專項申請,每輸入1個人需繳2500港元的征工費,但此款用於政府對勞工的崗位培訓。又如,對香港需要的高級專業人才,港府的政策一直較寬,所以在香港的專業人士階層中,相當部分的人是持外國護照的。其次,對海外遊客人口的管理,規定只有持有效的旅遊證件和填寫出入境表者,方能進出香港海關。由人民入境事務處規定在港滯留時間,違者受處罰,在與內地關係上實行多項特殊處理,象持雙程通行證者到香港可8天游,如探親者可滯留1~3個月,並有香港擔保人。特別規定,人民入境事務處可以拒絕任何持合法證件者不準入境,而無需奉告任何原因。⑶技術管理。在完善管理手段方面,最突出的是執行電腦化管理。港府為此專門成立了電腦管理部門,用來協助政府各部門的工作。人民入境事務處用電腦技術檢驗的同時,又建立了中央電腦資料庫,實現了電腦聯網,在香港邊境線上,相當部分的路段實現電腦監控,這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人口資料的管理工作規範化、科學化。由於管理手段系統化、信息化和定量化,出入境關口的管理和內部人口管理協調一致,各處之間密切合作,使香港人口的技術性管理水平越來越高。諸如,人民入境事務處負責管制關口,實行邊檢和海關合一檢查制度;警務處與邊境線上的皇家部隊密切配合,圍捕非法入境者;勞工處派出工業警察,經常檢查企業用工情況,違者實行罰款30萬港幣或坐牢兩年;被抓獲的非法勞工處以坐牢6~18個月;在對內人口管理上,諸如福利事業的公共房屋、高齡人士、吸毒禁毒、青少年犯罪等,積極運用數控技術,嚴格規範技術程序,配套實行自動化系統管理,使香港人口的現代化管理,獨置天下。  人口向來與政治的關係極大。古希臘哲學家早就闡明,人是政治的動物。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1997年7月1日以後,香港將是社會主義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這是香港歷史劃時代的轉折點。從這天起,香港作為主權的體現和象徵的東西變了,殖民因素將被永遠的剷除。為了保證香港的平穩政治過渡,中國黨和政府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切實可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措施,這些都充分地體現在基本法之中。但是,利用已經成型了的香港人口現代化管理模式,對於促進香港政治上井然有序地過渡,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舉措。  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社會管理上現代化程度較高。香港受英國和國際資本主義人口管理政策的影響,在移民問題上,採取寬容的政策,客觀上起到了穩定香港政治的作用。其一,從內地及東南亞移居香港的人,占目前香港總人口的一半。他們不僅數量大,而且移居的主要目的是改變原有生活狀況。因此,他們到港之後,即使處在社會階梯底部,但與自己過去生活狀況相比,應有一種現實滿足感和對未來的寄託感。其二,移居香港的人固然有一些技術人員,但這僅是其中極少的部分,大部分移民都是沿海居住的農民和漁民。因此,他們往往帶有長期形成的農村價值標準和政治依賴,其政治渴求和政治期望水準較低,在過渡期中,即使有一點社會震蕩,也無關大局。其三,雖然移民隊伍自身有其保守主義特色,但港府仍然認為,建設新區,實行人口分散,是減少社會動蕩的重要因素。目前,港府把九龍及港區內的稠密人口,分散到新界方面去,降低了舊市區的人口密度。比如,1981年時旺角每平方公里人口為17萬,到1991年時為11.6萬。從1991~1994年,老區人口密度逐漸減少,每平方公里分別為26950人、26450人、26180人、25920人。這樣,使原來維多利亞港兩岸集中式城市系統,逐漸變成由散布在新界的新市鎮組成的多中心城市系統,這種人口分布結構也有利於香港的平穩過渡。  人口實現代化管理,其中一個重要的標誌是關係到社會安定的福利事業的發展。從歷史上看,香港社會福利事業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世紀中葉到二次大戰結束,主要是由民間志願機構興辦為主;第二階段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至今,是政府積极參与的階段。這兩個階段的典型特色,是社會福利由民間慈善機構的「施捨」到承認市民擁有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導致港府從第一階段過渡第二階段的原因,除財政寬鬆、人口激增原因外,是1966~1967年出現的震動全港的幾次動亂事件有關。這些事件原因是社會財富分配不均,貧富懸殊,低收入階層不滿情緒增長造成的。從1968~1990年,港府一再制定福利政策,以緩和社會內部的對立。到1991年時,香港社會保障上具體採取了7項措施:①公共援助。據統計,目前香港每100個家庭有4個家庭領取公共援助金。每10個老人中有1個領取公共援助金。②採取特別津貼制度。其中有高齡津貼、傷殘津貼、執法傷亡津貼、交通意外與天災人禍津貼。③直接福利服務。如老人服務、弱智人士服務、青少年服務、罪犯感化服務等。④制定公共房屋政策。從60年代實行「廉租屋計劃」到1994年,近350多萬人入住公共房屋,使大部分港人有生存立足之地。⑤醫療服務健全。香港醫療機構主要有3類:一是公立醫院由政府辦;二是非營利團體醫院,政府協辦;三是私立醫院,以營利為目的。⑥全港實行保健服務。包括學生保健、家居康復護理、戒毒服務、港口與工業衛生服務、傳染病控制服務等。⑦重視勞工福利,港府認為,勞工問題,事關全局。近10多年來,港府制定和修訂了150多項勞工法例,穩住了這支最重要的人口群體。  1997年日益臨近。香港人口歷史與現狀,已經為這個歷史性的大轉變,自覺或不自覺地奠定了一個社會基礎。儘管香港人口問題尚有一些需在發展中通盤解決,如家庭變故、人口老化、青少年吸毒犯罪、移民及高級人才離港等問題,但從發展趨勢看,香港人口變動,對香港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1〕1842年的《南京條約》、1860年的《中英北京條約》、1898年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2〕香港年度普查報告。  〔3〕《香港年鑒(1994)》。  〔4〕根據1981年香港人口調查資料。  〔5〕引香港年報。  〔6〕《香港年鑒(1981)》。  〔7〕《香港統計月刊》,1995.1.  〔8〕〔9〕《香港年鑒(1994)》。  〔10〕《人口譯叢》,1982年1期52頁。  〔11〕香港人口年平均增長率指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機械增長率。  〔12〕1977年就業率為95.9%,1979年香港製造業月平均工資已接近300美元。  〔13〕《展望二十一世紀》,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61頁。 除特別聲明外,本站不擁有文章版權。如引用,請註明原始出處。
推薦閱讀:

歷史上五大草莽英雄 (組圖)
歷史上真正的劉備
《「脂」點江山》 觸摸歷史上最動人的胭脂痕迹(2) 斷弋
日本杜鵑的栽培歷史與欣賞
快要失傳的傳統禮儀用語(珍藏版)

TAG:香港 | 歷史 | 人口 | 作用 | 變化 | 香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