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編鐘古樂之鄉
2010年,隨州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編鐘之鄉」稱號。
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隨州,編鐘對隨州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城西2公里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套罕見的古樂器—-編鐘,編鐘是中國古代用於祭祀、慶典和宴會的古樂器。全套編鐘共64件,其中鈕鍾19件、甬鍾45件,另有傅鍾1件。曾侯乙墓位於今隨州市曾都區城西兩千米的擂鼓墩東團坡上,系戰國早期諸侯國曾國君主名乙的墓葬,故名。曾侯乙墓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距地表深13米,面積為220平方米。曾侯乙墓地宮分作東、中、北、西四室,東室放置主棺一具、陪棺八具;西室放置陪棺十三具;北室放置兵器、車馬器及竹簡;中廳大約是墓主人的音樂室、禮賓接待廳,內置大量禮樂器;在東室通往中廳的門洞處置放狗棺一具。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文物多達15404件,其中有8件定為國寶。有令人難得的是,曾侯乙墓堪稱一座地下音樂宮殿。其中寬敞的中室,是「鐘鳴鼎食」的「正殿」,禮樂之器,陳懸井然。一套編鐘沿南壁和西壁立架巍然聳立;一套編磬沿北壁立安放;一架建鼓沿東壁高樹青銅座上;此外,還有瑟(7件)、笙(4件)、簫(2件)、篪(2件)、小鼓(2件)擺列在鍾、磬、建鼓構成的長方形空間。全室樂器如一個大型的「鐘鼓」樂隊,體現著演奏「金石之音」和「鐘鼓之樂」的壯觀氣勢,構成古代諸侯宴食祭祀時完整的軒懸(三面懸掛鐘磬)場面。 東室,列有琴(2件)、瑟(5件)、笙(2件)、鼓(1件),均聚傍主棺,如「寢宮」內演奏「琴瑟之音」輕音樂團。 「寢宮」和類似「後院」的西室,二十一具彩繪棺里息卧著十三至二十五歲的少女,可能是表演樂舞的「女樂」,連同樂器,一道殉葬。 北室,還陳放著三件專供盛放石盤的漆木匣。樂宮中最為顯赫的屬編鐘。該套編鐘鍾架共分3層,高3米,由6個青銅佩劍武士,以頭和雙臂承頂橫樑。全套編鐘共64件,另有傅鍾1件,分列八組,呈一圖形排開。另一面則是分列四組的32件編磬。巨大的鐘架,由銅木結構呈曲尺形,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七根彩繪橫粱,兩端均有浮雕著盤龍和花瓣紋的青銅套加固,由六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圓柱承托。鍾架及鍾構,達二百四十六個構件,可以拆裝,設計精巧合理。六十五件青銅鐘分三層八組懸於架上:上層為三組鈕鍾,共十九件;中層有短枚甬鍾一組十一件、無枚甬鍾一組十二件、長枚甬鍾一組十件;下層有大型長枚甬鍾兩組共十二件、另有鎛鍾一件。其最大者,通長153.4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重2.4公斤。鍾架旁,還有6個丁字形彩繪木槌,作為敲鐘工具;兩根彩繪長棒,作為撞鐘工具。每件甬鍾外表都刻有「曾乙侯乍時」和有關音樂內容的銘文。鈕鍾和甬鐘上共有銘文2800多字。僅鐘體總重量達兩千五百公斤。根據測音和銘文的內容,知道鈕鍾是定調的,每個鈕鐘上有兩個樂音。中層甬鐘有三個半八度音階。全套鍾十二個半音齊奏,可以旋宮轉調。音階為現今通用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樂曲。與曾侯乙編鐘相伴而出的一套編磬,是古編磬中的傑出代表。青銅鎦金的磬架,高1.09米、寬2.15米,呈單面變層結構。一對集龍首、鶴頸、鳥身、鱉足為一體的怪獸銅立柱,咬合著兩根銅桿,桿底等距焊鑄銅環,以掛磬鉤。三十二石磬次序懸掛,與之相映成趣。據研究,全架編磬原有四十一塊,每磬發一音,為十二半音音列,音域跨三個八度,音色清脆明亮而獨具特色。磬塊上亦有與鍾銘相通的墨書和刻文,內容是編號、標音及樂律理論。其精美的磬架、眾多的磬塊、明確的編懸狀態、完備的配件(同出有裝磬之匣和磬槌)為迄今僅見。質料主要是石灰岩的磬塊,音色清澈優美,比當今的木琴更有餘韻,比鐘聲更加透明。曾侯乙墓還出土了一批配套的竹木絲弦樂器,總計有:十弦琴(1件)、五弦琴(1件),二十五弦瑟(12件)、鼓(4件),笏(2件)、排簫(2件)、笙(5件)。雖歷時兩千年,至今依然完好無損。現藏湖北省博物館,為博物館的四大鎮館國寶之一。無獨有偶。1981年在擂鼓墩二號墓,又發掘出一套36件編鐘,其精美程度和曾侯乙編鐘不相上下。36件銅編鐘皆為甬鍾。按鐘體大小可分為兩種。大型編鐘八件,小型編鐘二十八件。八件大鐘形制相同,大小遞減,甬呈八稜柱形,甬下有旋,鐘壁厚薄不一,兩銑下垂,鉦部兩邊各有三排長枚,編鐘甬、舞、篆部均飾變形蟠螭紋,隧部花紋不同。二十八件小鐘形制、花紋均相同,大小不一,甬呈八稜柱形,甬下有旋,兩銑下垂,口不平齊,鉦部兩邊各有五個泡形短枚,鐘壁較厚,內有四處凸起,編鐘甬、舞、篆部均飾變形蟠螭紋,隧部飾獸面紋。經鑒定,二號墓編鐘與曾侯編鐘同一體系,音色、音律與曾侯乙編鐘相通,其中8件大鐘與曾侯乙編鐘的音律完全一致。從鐘體的大小銜接處有一明顯空缺,這一空缺正好由二號墓出土的八件大鐘填補。從編鐘的音高分析,二號墓出土的28件小甬鍾與8件大甬鐘有別而自成一體,恰好填補了曾侯乙編鐘的高音區,並使曾侯乙編鐘的音域從五個8度擴展到6個多8度。因此,二號墓編鐘被稱之為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鍾」。考古專家認為,它與鼎鼎大名的曾侯乙編鐘存在密切關係,填補了曾侯乙編鐘的高音區,其墓穴主人推測應是曾侯乙的夫人。現藏隨州博物館館。這兩套先後出土的樂鍾(鎛鍾除外)合計100件,百件編鐘可分可合,是一個完整的宏偉的編鐘系列。從此,隨州人把編鐘視為了城市的象徵。「編鐘古樂之鄉」成為隨州的名片。
除這兩次外,隨州還出土了編鐘:
1957年在隨縣(今隨州市)涢陽鎮鰱魚嘴發掘春秋時期墓葬,出土5件鈕鍾。1975年冬,在隨縣(今隨州市)均川公社劉家崖後山包發掘一座春秋古墓,出土5件似鈕鐘的銅鈴,保存完好,應是鈕鍾明器,通過研究,該墓出土5件銅鈴,應是西周之前的器物。1979年4月,在隨州城東廂義地崗發現春秋早期的季怡墓,出土鈕鍾5件,通體飾花紋,部分鐘體內有調音銼磨的痕迹,並能實際演奏,所有的鐘均有一鍾雙音的功能。1983年4月,在隨州城西擂鼓墩磚瓦廠發現古墓群,出土銅鐸1件,長方銎、平舞、平於。鐸腔體呈扁圓狀,有銑棱,其墓葬區與曾侯乙墓相距僅800米。1981年7月,在隨州市城西擂鼓敦曾侯乙墓西側,發掘擂鼓墩二號墓,出土編鐘36件,編鐘沿南壁和西壁呈曲尺形擺置,南壁套放的編鐘為29件,西壁放置的編鐘共7件(其中2件大鐘是堅立的)。其音色、間律均與曾侯乙編鐘相通,被稱之為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鍾」,2009年6月,在隨州迎賓大道火車站配套施工過程中挖出4個編鐘。最大的高114厘米,最小的高20厘米,為春秋晚期。2013年7月3日在隨州市淅河鎮蔣寨村葉家山發掘出西周早期曾侯墓,出土5件「曾侯」編鐘,1個鎛鍾和4個甬鍾,比曾侯乙編鐘還早500多年.有意思的是,曾侯乙編鐘出土後總共也就演奏過三次。第一次奏響:1978年出土時,考古人員在隨州一處修理廠內試敲響過編鐘。曾侯乙編鐘出土後,文化部的音樂家趕到隨州,對全套編鐘逐個測音。1978年建軍節,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在駐隨炮兵師某部禮堂,向世人發出它雄渾浪漫的千古絕響。第二次奏響:1984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省博物館演奏人員被特批隨編鐘進京,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為各國駐華大使演奏了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創作曲目《楚商》以及《歡樂頌》等中外名曲。第三次奏響:1997年,著名音樂人譚盾為慶祝香港回歸創作大型交響樂《天.地.人》時,由國家特批再次敲響了編鐘。因國寶編鐘不能經常敲擊,湖北省博物館為此還專設編鐘演奏廳,以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編磬等樂器的複製品進行演奏。1983年複製成功的編鐘不僅形狀與原編鐘一樣,而且聲音也完全一樣,其演奏效果也與原編鐘一樣神奇美妙。2009年6月23日,在位於隨州城東文峰塔居委會9組的新火車站還建房工地上,又出土了4件編鐘。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114厘米,最小的通高20厘米;初步判斷,鑄造年代為春秋晚期。編鐘上的銘文,尚待進一步清理辨讀。附:曾侯乙墓之最編鐘之最聞名於世的65件編鐘,出土時分三層懸掛在鍾架上,最大的一件甬鍾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全套編鐘總重量2567公斤。編鐘上刻有關於記事、標音、律名關係的錯金銘文。每件鐘都能發出兩個樂音,每鍾雙音並呈和諧的大小三度關係,其音階相當於現代國際上通用的C大調。中層編鐘共有三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音域寬廣,音色優美,且有變化音,能旋宮轉調,演奏中外歌曲。這是我國目前出土的數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齊的一套編鐘。樂器之最曾侯乙墓出土青銅編鐘、石編謦和漆木鼓、瑟、琴、笙、排簫、篪等8種樂器共125件,可分為打擊、吹奏、彈撥3類。在同一墓中出現的樂器數量之多、種類之全、製作之精、保存之好,為我國考古史上所僅見,也是世界音樂考古的空前發現。十弦琴、五弦琴、排簫和篪是首次發現的幾種早已失傳的樂器。排簫是第一次出土,並且至今尚能吹出清脆的聲音,其音階已超出五聲音音階的範圍。竹笛的出現,把我國產生這種樂器的時間大大提前了。建鼓是迄今見到的最早的同類實物。金器之最座曾侯乙墓出土了金盞、金勺、金杯、金鎮、金帶鉤和金箔計949件,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用黃金或其它金屬製成的彈簧形器。金盞高11厘米,口徑15.1厘米,蓋徑15.7厘米,重2156克,此器是目前已知出土的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兵器之最曾侯乙墓出土兵器有青銅戈、戟、矛、殳、箭鏃和皮甲胄、盾及大弓等,4700多件,宛如一座兵庫。引人注目的是殳和三戈戟。三戈戟是集三戈於一柄上,戈分有矛無矛兩種,為先秦戟類兵器提供了一種可靠的實物標本,糾正了過去認為戟僅是戈矛合一兵器的說法,尤其是三戈戟,這在曾侯乙墓是首次發現。「殳」為帶刺圓球,古書中見過此字,但是未曾見過實物。曾侯乙墓第一次出土的殳,為該兵器提供了實物根據。棺槨之最墓主棺規模巨大,分為內外棺兩層,出土時重約9000公斤。外棺為長方形的銅木結構,長3.2米,寬2.1米,高2.19米,是在青銅框架上鑲嵌木板,再用彩漆繪成。棺的下部有10個蹄形銅足,上面有12個銅榫,此端檔板有一小門。內棺用大型厚木板製成,外壁繪有執戈的人面獸身和人面鳥身圖案。這種青銅骨架的木棺在考古發掘中尚屬首見。墨竹書簡之最曾侯乙墓出土竹簡240枚,簡長70-75厘米,寬1厘米,用上下兩道細繩編連,簡文墨書於蔑黃一面,字體與戰國時期楚國文字相同,簡文總字數6996字,這是我國目前見到的最早的竹簡。若加上銅器、石刻、木器上面的文字,總計12696字。青銅禮器之最該墓中室出土的共134件,總重量2300多公斤。其中有兩件形體高大的尊缶,通高1.26米,腹徑1米,分別重327.5公斤和292公斤,這是迄今所見先秦時期同類器物中最大的,貯藏量約0.8立方米。漆木器之最漆木器大部分出自東室,有案、幾、衣箱、食具箱、鴛鴦盒等230餘件。許多器物造型生動,雕工精細,紋飾華麗。該墓出土的五件漆衣箱上均繪有日月星辰等神話意境,其中一件衣箱蓋上,正中以朱漆書寫一個粗大的「斗」字,周圍用朱漆書寫二十八宿的全部名稱,兩側繪出蒼龍、白虎。這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記有二十八宿名稱並和圖案相配的天文圖像,是極為珍貴的天文史資料。相關鏈接隨州博物館距離市中心約1公里。館舍由展廳、文物庫房和輔助用房三部分構成。建築面積9636平方米,其中:陳列樓7000平方米,文物庫房2000平方米,編鐘演奏廳300平方米,其他建築336平方米。目前館藏文物30614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6件,二級文物68件,三級文物95件。館內「曾國迷蹤」、「曾侯乙墓」、「擂鼓墩二號墓」、「炎帝神農故里」、「漢風唐韻」等系列展廳,採用了多種現代布展手段,形象、生動地展示了隨州古代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中《擂鼓墩二號墓》主要陳列隨州擂鼓二號墓出土的青銅禮器、樂器、玉石器及車馬器等。其中尤以36件編鐘最為珍貴,其音色、音律均與曾侯乙編鐘相通,同樣能演奏古今中外各種樂曲,被稱之為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鍾」。編鐘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是鐘的一種。編鐘興起於商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編鐘由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有次序地懸掛在木架上編成一組或幾組,每個鐘敲擊的音高各不相同。由於年代不同,編鐘的形狀也不盡相同,但鐘身都繪有精美的圖案。鍾懸於架上演奏。鍾架,古稱「簨簴」(Sǔn、jù),橫樑為「簨」,也作筍、栒;承托橫樑的立柱為「簴」,也作虡、鐻。立柱下方有起穩定作用的「跗座」。由於每組(套)編鐘懸鐘數目不同,架制也有多種。如一梁二柱(河南信陽楚墓編鐘,十三件);二梁五柱(湖北江陵天星觀一號墓編鐘,二十二件);曲尺形二梁三柱(河南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編鎛,八件);曲尺形七梁十四柱(曾侯乙墓編鐘,六十四件)等。有些編鐘出土時伴有鍾鉤、穿釘和敲擊鐘體的鐘棰、鍾棒出土。甬鍾用鍾鉤或繩子懸系,鈕鍾用穿釘懸掛。演奏中小型編鐘,用T形木棰;演奏大型鐘,用長圓形木棒。鍾在古代「八音」分類法中屬金部。《周禮·考工記》「鳧氏為鍾」一節中,記載了甬鐘的各部位名稱,現說明如下:甬:鐘體上端之柄。衡:甬頂端之平處,與舞面平行。旋:甬上突出的凸帶,用以銜斡。斡:懸掛鐘體的環,環上有紋飾,有的飾以浮雕或立體的獸頭。舞:鐘體頂部的平台,與甬相連。枚:篆間突起的乳。景:枚的上端。篆:枚間的紋飾界帶。鉦:舞下枚、篆中間的部分,居鐘體正中,是銘文的主要鑄鐫處。於:兩銑角之間,鼓部下沿。銑:鐘體的左右兩邊。隧:鐘體鼓部內膛凹槽。鐘體有斡旋的一面為正面。鈕鍾與甬鍾結構相同,區別僅在於舞上所設為鈕。敲擊鐘的正鼓部和側鼓部可發兩個頻率音,即一鐘有兩個基頻。這兩音一般為大小三度音程。鍾採用分范合鑄法製造。青銅鐘的合金成分是錫青銅,並含有少量鉛和其他微量元素。《周禮·考工記》載:「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謂之鐘鼎之齊」。表明當時鐘的合金比例已規範化。
推薦閱讀:
※【明】劉基詩詞全集 詩集·卷二(古樂府)
※詩詞格律常識 | 第4講 | 古風古詩古律古賦古樂府
※西方古典音樂和中國古樂究竟有什麼不同
TAG:古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