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三十六功第二十一到二十四功 傳統武術格鬥實戰威力驚人!

武當三十六功

三十六功乃武當鎮山之寶,來自清末武當山道總徐本善大師。其中絕技均來自手抄秘本,非常珍貴。

武當三十六功與少林七十二藝齊名,威震武林。而三十六功更注重內功內勁,乃內家秘傳。

第二十一功:子午盤功

武當子午盤功

子午盤功是武當派常練的靜坐之功。

00全段分五步功法

(一)靜坐前的準備

(1)靜坐最好能另覓靜室。假若條件不許可,可就在卧室中。窗門宜開,使空氣流通,但有風處不宜坐,門能關閉更好,以免外來干擾。

(2)坐時(坐在床上即可),或另備坐凳,但總以平坦為宜,座位上需鋪被褥或墊子,務使軟厚,以便於久坐。

(3)在入坐之前,應寬鬆衣帶,使筋肉不受拘束,氣機不致阻滯,但在秋冬等寒冷時節,兩腿必須蓋好,以免膝蓋受風。

(二)靜坐時的姿勢——調身

1.靜坐時的兩腿

(1)靜坐時的兩腿必須盤起來。

先將左脛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將右脛扳上來加到左股的上面,這種坐法叫做雙盤膝,也叫雙跏趺。這樣的姿勢,可使兩膝蓋的外側都緊靠著褥墊,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張,坐時自然端直,不至於有左右前後的倚斜。(如下圖)

這種坐法,假使初學和年齡較高的,覺得難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強,可改用下列第二種方法。

(2)盤時可隨各人的習慣,或將左脛加到右股之上,或將右脛加到左股之上,這種坐法叫做單盤膝,也叫單跏趺。(如下圖)

單盤坐比較雙盤膝有些缺點,因為假使將左脛加於右股之上,那麼左膝蓋外側必落空,不能緊靠著褥墊,身子易向右傾斜;假使將右脛加於左股之上,那麼右膝蓋外側必落空,不能緊靠著褥墊,身子易向左傾斜。

初學的人,不能雙盤,自以單盤坐為宜,只要注意姿勢端正,能使身體不傾斜,功效還是一樣的。

(3)初學盤坐的時候,雙腿必將發生麻木或酸痛,必須忍耐。練習久後,自然漸漸適應。當麻木到不能忍受時,可將兩腿上下交換。假使再不能忍受,那麼可暫時松下,等麻木消失後再放上去。

2.靜坐時的胸部、臀部和腹部

(1)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窩降下,所謂心窩降下,就是使橫膈膜鬆弛。胸內肺與胃之間有橫膈膜,恰在胸部兩脅間凹下的地方,叫做心窩。初學靜坐時,常覺胸膈閉塞不舒,這是說明心窩沒有下降,這時可用下面調心之法——繫心臍間或臍下的辦法使橫膈膜鬆弛,心窩處輕浮而不著力,久後自能降下,而得調適。

(2)臀部宜向後稍稍凸出,使脊骨不屈。脊骨的形狀,本來三折如弓,在臀部處,略向外彎,所以,坐時臀部宜向後稍稍凸出;但不必有意用力外凸,應依循自然的姿勢。

(3)腹的下部宜寬放鎮定,鎮定下腹的目的,是在使全身的重心安定。

3.靜坐時的兩手

(1)兩手仰掌,以左掌安放在右掌上面,兩拇指頭相拄,安放在臍下跏趺之上。

(2)假使單跏趺,是右脛加在左股上,那麼應將右掌安放在左掌上。

(3)兩手這樣安放,既自然、安適,且能助長定力。

4.其他

(1)頭頸正直;但須自然,不可故意挺直。

(2)兩耳宜如不聞。

(3)眼宜輕閉。也有主張兩眼微開的,這叫做垂簾,大抵坐時易於昏睡的,宜用這個方法。

(4)口宜噤閉,舌抵上齶,也有使筋骨團結的意思。

(5)呼吸宜用鼻,不可用口。

(6)坐時臀部也可墊高一些,以各人的舒適為度,並須使陰囊不受壓迫。

(7)身宜平直,脊骨不要屈,要自然安穩地端正而坐,因為身正則氣正,氣正則心也正。

(8)坐畢將起,先想氣從全身毛孔放出(否則以後坐時,可能會感到煩躁不安)。然後漸漸動身及舒放兩臂,並將兩手搓熱,撫摩面目,再放鬆雙足,用手按摩足部畢,緩緩起身。

(三)靜坐時的呼吸——調息

1.呼吸方法的研究

呼吸與我們生活機能關係很大,一般人只知飲食可以維持生命,不飲不食勢必餓死,實不知呼吸比飲食更為重要。不過由於飲食非金錢不能獲得,所以覺得可貴,而呼吸是攝收大氣中的氧氣,是「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所以不覺得可貴。但要知我們斷食,雖七日尚不至於死,假使一旦閉塞口鼻,不使呼吸,不久便死,這樣也可見呼吸重於飲食了。

修鍊靜坐,調和氣息,是下手時一項重要的功夫,而要調和氣息,先將呼吸的方法來研究一下,也是非常必要的。

人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呼吸肌肉有兩個部分,一是肋骨間的肌肉,一是膈(即橫膈膜)的肌肉。呼吸運動也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在大腦下方的延髓中,有一部分神經細胞是管制呼吸的,叫做呼吸中樞,它跟呼吸肌肉發生聯繫。呼吸的機構,外面是鼻,裡面是肺,肺葉的位置,是在兩胸部內。呼吸時,肺部的張縮有天然的規律,我們平時的呼吸,大都不能使肺葉盡量張縮,只用肺的上部,而肺的下部幾乎完全不用,因此不能盡吐碳吸氧的功用,以致血液不潔,百病叢生,這都是呼吸不能合乎規律的緣故。

呼吸的方法有腹式順呼吸和腹式逆呼吸兩種:

(1)腹式順呼吸

在呼吸時,一呼一吸,必須要能達到下腹部。在吸氣時,空氣入肺,充滿周遍,肺底舒張,抑壓橫膈膜,使空氣下降,這時胸部空松,腹部外凸;在呼氣時,腹部收縮,橫膈膜被推而上,上抵肺部,使肺底濁氣,外散無餘。可見呼吸作用,雖與肺葉有密切關係,但它的伸縮,常須依靠下腹和橫膈膜的運動,方能合乎自然大法,使血液循環流暢。我們不但在靜坐時,須用此法,實際上,不論行、住、坐、卧,應該隨時使用。

關於腹式順呼吸法的調和方法如下:

① 呼氣時,臍下腹部收縮,橫膈膜向上,胸部緊窄,肺底濁氣可以擠出。

② 吸氣時,從鼻中徐徐吸入新鮮空氣,充滿肺部,橫膈膜向下,腹部外凸。

③ 呼氣吸氣,均使自然,漸漸細長,達於下腹。

④ 呼吸漸漸靜細,出入很微,反覆練習,久之自己不知不覺,好像無呼吸的狀態。

⑤ 能做到無呼吸的狀態,那麼沒有呼息,也沒有吸息,雖有呼吸器管,好像不必用它;而氣息彷彿從全身毛孔出入,到這一步,可以說達到了調息的極功。不過初學的人,切不可有意去追求,必須聽其自然。

(2)腹式逆呼吸

這一方法,主張呼吸宜細長,宜達於腹部,以及使橫隔膜上下運動等,都與腹式順呼吸法沒有兩樣。不過呼吸時腹部的張縮,完全相反。因為迥乎順呼吸,所以叫做逆呼吸。

關於逆呼吸的調和方法如下:

① 呼氣宜緩而長,臍下氣滿,腹部膨脹,胸部空松,橫膈膜弛緩。

② 吸氣宜深而長,空氣滿胸,胸部膨脹,這時臍下腹部收縮。

③ 肺部氣滿下壓,腹部收縮上抵,這時橫膈膜上下受壓逼,運動更為靈敏。

④ 在靜坐時,呼氣及吸氣,宜極靜細,以自己也不聞其聲合宜。

以上兩種呼吸方法,有主張吸息宜比呼息加長的,也有主張呼息宜比吸息加長的,但根據一般實驗,以長短相等為宜。此外,無論順呼吸或逆呼吸,目的都在使橫膈膜運動。逆呼吸是用人功使腹部的張縮逆乎自然,而加強橫膈膜的弛張和收縮,使更易運動。不過,由於這一方法參用人功,學時有宜有不宜,並不是人人可學,總不如順呼吸的毫無流弊。

2.呼吸的練習

為了使呼吸能夠正常而熟練,自宜加以練習,且由於我們平時的呼吸,每次只能吸入約350 立方厘米的空氣,這樣氣體的交換,並不是經常夠用的。如果能加強呼吸的深度,那麼每次便能吸入1500 至2000 立方厘米的空氣,做到充分交換肺里的氣體。但靜坐時,必須逐步做到無思無慮,假使注意呼吸,心便不能寧靜;而且在靜坐時,決不宜行深呼吸,因此呼吸的練習,宜在靜坐的前後,無論順呼吸和逆呼吸,有共同之點如下:

(1)盤膝端坐,與靜坐的姿勢相同。

(2)先用短呼吸練習純熟,漸漸加長,最長時每一呼一吸約能占時1 分鐘,但決不可勉強,務使自然。

(3)呼吸的氣息,宜緩而細,靜而長,徐徐注入到下腹。

(4)呼吸時應用鼻而不可用口,因為鼻是專司呼吸的器管,內有毛,可以障蔽塵埃。口並非呼吸器,假使用以呼吸,等於侵奪鼻的功用,漸漸有使鼻孔阻塞的可能,而且塵埃入口,易生疾病,所以無論什麼時候,口宜噤閉,不僅在靜坐時應該這樣。

(5)每日清晨可擇空氣新鮮的地方,練習5 ~10 分鐘。

(6)至於靜細的呼吸,每日不論什麼時候,隨時隨地,都可練習。

3.靜坐時的調息功夫

上面已經說過,調和氣息,是修鍊靜坐下手時的一項重要功夫。因為息不調和,心便不能安定。

而所謂息,共可分為四種「相」狀:

(1)風相。凡氣出入有聲的叫做風相。

(2)喘相。出入雖然無聲,但結滯而不通利的叫做喘相。

(3)氣相。出入雖無聲,也不結滯,但不能靜細的叫做氣相。以上三種都是不調和相。

(4)息相。既無聲音,也不結滯,也不粗浮,雖在極靜的時候,也不覺鼻息出入,氣息若存若亡的,叫做息相。息相方是調和的相。

凡平時能練習靜細的呼吸,以及靜坐已有相當時間,心念安定的人,一入坐,不數分鐘,氣息便得調和,而自己也不覺得有呼吸一回事。這樣不需要再著意去調,否則反會使心不安定,因為心念安定不動,氣息便自然調和。但初學的人,每每不免有心煩意亂、息不調和的情況,可根據下列兩種方法來加以調和:

(1)數息

就是在坐定以後,默數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叫一息,或在入息時數一,出息不計數,再入息數二;或在出息時數一,入息不計數,再出息數二。這樣數至十,乃再從一數起,漸漸純熟以後,可數至一百為一個單位。假使沒有數到十或一百,而中途心起雜念,那麼重新從第一數起,這樣循環安詳地徐徐而數,久久純熟,便可收心息相依、身體輕安的功效,並可消除初學靜坐最易發生的雜念紛飛和昏昏欲睡的兩種毛病。

(2)隨息

學習上面所述的數息法純熟後,息既虛凝,心念也漸入漸細,這時便可進一步放棄數息,而用隨息的方法,就是不再計數,一心依隨息的出入,念茲在茲,心不散亂。這一方法純熟後,漸觀漸細,自覺此息彷彿從毛孔中出入,好像雲蒸霧散,到這一地步,便能身心空靈,諸病消除。

隨息純熟以後,心念更覺凝靜,便可放棄隨息功夫。更進一步來做好下面的調心功夫。

(四)靜坐時的思想——調心

靜坐的目的,不但在於促使身體的健康,而最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求妄心的調伏,調伏妄心則智慧明朗,身體的健康,尚是餘事。

前面所說的數息、隨息時,雖是調息的方法,實際上,也正是調心的良好方法,因為專心數息時,心息相依,念頭便無法馳散,所以在靜功修鍊上,用數息來對治。這裡為了文字記述的方便,不得不將調身、調息、調心分別來說明,在實踐時,原是同時進行無法分開的。不過我們的思想紛紜雜亂,最難控制,數息、隨息等尚是初步的調心方法,自有進一步由粗入細、加以調伏的必要。

關於調心的方法如下:

1.繫心一處法

我們的意識界,恰像舞台;各個念頭,恰像演員,忽來忽去,時時隱現在舞台中,沒有頃刻的停止。所以欲使妄念不起,極為困難。不過根據心理學的公理,當我們心意所注的一點愈明顯,那麼其他的雜念,便愈隱伏。因此,我們在靜坐中能注意於某一點,妄念便漸漸消除。

繫心一處法就是放下一切雜念,而專心存想臍間或鼻端,這樣因心有所緣,漸漸純熟,便不至於胡思亂想,正像將猿猴鎖於一處,它便無法跳騰一樣。

修鍊靜坐最易發生兩種現象:

(1)初坐時心中浮散,支持不定。

(2)靜坐稍久,妄念較少時,心中昏沉,容易瞌睡。

注意臍間的辦法,不但可以對治散亂浮動,而且根據生理上的定則,我們心念專註於什麼地方,血液也必集中在什麼地方,繫心臍間或臍下,能使血液下降,有治病健身的作用。

至於對治昏沉的辦法,最好注意鼻端,使心念向上,精神振作,而且有助於調息。

一般說來,在晚上靜坐時,由於日間勞倦,容易有昏沉現象;若早晨靜坐,便不會發生。

2.返照內觀法

上面所說的繫心方法,不過是集無數的妄念歸於一處,使不馳散,還是一種較淺的對治浮沉的止心辦法。實際上,既有所著,仍不離攀緣妄想,不是究竟的安靜。因此,對治得效之後,必須捨棄,再進一步地由淺入深,用內觀的方法。

內觀法,也可叫內視術。我們的兩目平時多注視外物,現在當靜坐時,可先放下身心一切萬緣,將兩目合閉,來向內細細返看自己的念頭。那時一定覺得妄念來來往往,生滅不停。對於這些妄念,我們既不要去攀緣它,也不要去遣除它,只要知道它本來空寂,耐心靜靜觀照,甲念起時一返照,甲念便空;乙念起時,再返照,乙念又空。這樣念念生起,念念返照,便得念念空凈,這實是正本清源的調心方法。

初修靜坐的人,往往有這樣一種感覺:「不學靜坐,妄念尚少。一學靜坐,妄念反多。」這是不正確的。要知道我們的念頭忽生忽滅,本來很多,不過平時在動亂之中,不易察覺;一旦習靜之後,方能了了看清,比如室內雖有飛塵而不見,假使門窗透入陽光,方見塵埃紛紛飛舞,所以能察覺妄念多的正是自覺的第一步。我們只要一切摒棄勿想,用堅定不移的毅力,精勤地練習觀照功夫,到相當時間,妄念便能自然銷落而達到心意寂然的境地。

這種觀照功夫,假使在靜坐中練習純熟,漸漸能在平時日用之間,刻刻用心,凜然覺照,做到雖不靜坐,也能如靜坐時的心志靜定,自將得更大的受用!

(五)應該注意的幾點事項

1.靜坐的時間靜坐功夫到極深處,本應在日常行、住、坐、卧間,都能寂然寧靜方可,但初修時,不能不規定時間。

靜坐的時間,不論白天或晚上,都可以的。不過,有工作的人當以早晨起床後和晚上就寢前各坐一次為宜。假使每日只能坐一次的人,那麼以早晨靜坐最好。

每次的時間,固然越長越好,但也不必刻意求長,當根據自己的情況,循序漸進。假使能每次30 分鐘,逐漸延長到40 分鐘乃至1 小時,每日繼續不斷,那麼收效便已不小。

總之,可以晨坐為主,晚坐為輔。早起先在床上撫摩上下腹,根據前述練習呼吸的方法,來調整呼吸;其次通大小便,再盥漱,然後靜坐。

2.要調勻飲食

我們既有這個身體,飲食的滋養是不可缺少的。飲食入胃,經消化之後,便變成糜粥狀,入到小腸再變成乳狀,經血管吸收後,變成血液滋養全身,可見飲食與生命關係的重大。但若食得過多,胃中不能盡量消化,反必將不消化的東西排泄到體外,這樣便加重了胃、腸的負擔,結果必將氣急滿身,坐時不得安定。假使食得過少,又將發生營養不足、身體衰弱的狀況,對靜坐也是不相宜的。所以飲食必須調勻。

我們一般習慣,大概病在多食,所以在進食時,若覺得胃中微有飽感,即宜停止,古人主張「食慾常少」,是有道理的。此外,食物不宜濃厚,若能素食最好。

靜坐在早晨空腹時,最為相宜。食後約過1 小時方可入坐。

3.要調和睡眠

我們在日間勞力勞心之後,必須休息來恢復體力。睡眠是一種最長時的休息,睡眠以8 小時為宜,過多容易使心神昏昧,對於靜坐極為不利。但叵過少,則體力不得恢復,心神必將虛恍,也是不相宜的。所以睡眠要有定時,有節制,便可使神氣清明。一般說來,每晚九時至十時宜入坐,十時以後入睡;早六時以後再起坐。

如果能常常節慾獨宿,這對靜坐的幫助就更大,因為淫慾不但易使身體疲勞和最易造成心識的昏散悶塞,而且是生死苦患的根本,凡修靜功的人必須注意禁戒。

靜坐程度漸深的人,在半夜醒後,便可起坐,坐後能不再睡,固然最好,如果感到不足,再假寐一下,也是可以的。

假使靜坐的功候加深,坐時加久,那麼睡眠的時間,便可以漸漸減少,所以有終年以坐代睡的人,但這並不是可以勉強學習的,總以調和睡眠,使不過多過少,最為合理。

4.要持之以恆

初修靜坐時,往往心中反覺苦悶,必須要下定決心,持之以恆,視同穿衣吃飯一般不可缺少。無論如何困難,必須加以克服,不可畏難而退;無論如何忙碌,必須繼續行持,不可一曝十寒,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靜坐的大效。

5.要不求速效

靜坐時不可求速效,一切要遵循「自然」原則。譬如靜坐本來可以消除疾病增進健康,但這種要求除病和健康的念頭,在靜坐時也宜摒棄勿念,一切聽其自然,不要急於求成。因為靜坐必須日積月累,才能達到身心變化的功效,正和食物的營養相同,一旦過分暴食,反致傷胃,而且心念有所執著,氣血也便不得流暢。所以必須如長途旅行,耐心緩步,終有到達之日。

6.要一切勿理

靜坐時要萬緣放下,一心修鍊,雖雜念紛飛,只不去理會它,也不去厭舍它,一心做我的調息或調心功夫,雜念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自能逐步定靜。

又在靜坐時,兩目合閉,尚可使不見外物,但外界的音響,刺激兩耳,心中便生妄念,最難處置,這時宜收視返聽,不問不聞,只管自己用功,要久久練習,養成「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氣概才好。

7.要痛改習氣

修鍊靜坐的人,應時時檢點自己的行為,痛改自己的習氣。當貪慾、怒恚、愚痴、驕慢等煩惱滋生時,要和它們鬥爭,逐步克服。只有這樣,才能使靜坐功夫獲得不斷的進展。

8.可能發生的現象

靜坐日久,身上可能會生顫動和發熱的感覺,腦部也可能會有霹靂般的震動現象;心理方面,有時也可能影現種種幻境。某些現象,因各人的體質和心境而有不同,都出於自然,不可強求,也一時難以遏抑。也有靜坐多年,身心方面已得利益,而不發生這些現象的。但一定要知道,這些現象的發生,並沒有什麼神秘可說,不過是由於靜極而定以後,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反應的緣故。身心本空,定中的一切境界,都如幻如化,了無實性,當不取不舍,一心寂定;切勿執著,否則將會誤入歧途,而阻礙靜定的修鍊。

第二十二功:穿花撲蝶功

武當穿花撲蝶功

穿花撲蝶功是武當九宮八卦門中的一種秘傳功夫,這個功夫主要增強進退騰躍躲、手眼身法步的能力,功成後身活步靈,變化多端。

00全段分兩步功法

(一)亂穿樹林

1.初練時可擇大片樹林,以樹桿相鄰靠近為宜,併除去地上荊棘雜草,練者在樹林中任意穿越奔走,或進或退,邊走邊以拳腳模擬攻防動作。(如下圖)

2.熟練之後,再擇長滿高低粗細不同的雜樹叢,高低往來,穿跳縱橫。練時身體不得與樹榦相碰,遇有矮叢則使出「早地拔蔥」,騰飛而過;遇高則使出「紫燕穿林」,一掠即逝。先練曲折前進,由慢而快,力求任意迅速;然後前進後退,左轉右折,動作逐步靈活多變;最後在穿跳中運用武當拳術中諸般掌法、拳法、腿法等,對樹榦枝葉進行抓打彈拋佯作攻擊,久而久之,對御群敵,如入無人之境,擋者披靡。(如下兩圖)

(二)穿打基本法

穿打,以打木樁為基本法則;單樁練習純熟之後,進入樹林或九宮樁陣內,即可於身法、步法變換間如擊單樁法穿打各樁。

預備勢

面南而立,左臂外側向樁,距離約1米。(如下圖)

1.白虎蹲地

身體向左轉約60°,面斜向樁,左腳向樁邁一步,右腳屈蹲成三七步。同時,兩掌向前伸出成陰陽掌,指尖向樁,左掌在前,高與口平,掌心向上;右掌在後,置於左腋前下,掌心向下,指尖向左。目視樹樁。(如下圖)

2.白鶴挺鳩

右腿上前一步,站於樁西南側成右弓步。同時,右手變勾手,用勾背腕骨處擊樁,高與腹齊;左掌收置於臍前,手指向樁,掌心向下。(如下圖)

3.懷中抱子

身體向左轉成馬步,左掌收至左腰;右勾變掌,從樁南向東反旋臂,用掌背繞勾樹樁,高與肩平。(如下圖)

4.青龍探爪

身體右轉,成右弓步,面向樹樁。右掌變龍爪收置右腰,爪心向上;左掌變龍爪以手背向前頂擊樹樁,拇指向下,高與肩平。目視左爪。(如下圖)

5.青龍探爪

身向左轉成左橫襠步。左手龍爪(屈肱)護於左腮旁,爪心向外;右手龍爪以爪心推出擊樁,五指向左,高與肩平。目視右爪。(如下圖)

6.白虎洗臉

上身向右轉約90°,右腿屈膝前弓,左腳跟立起。兩掌隨屈肘豎臂收至面前,肘尖向前,掌心向里,指尖向上,作防敵擊胸姿勢。(如下圖)

7.倒撞金鐘

左腿向樁的南側上一步,右腿順勢後退一步,成馬步。面向南,左後背向樁,左肘向身後樹樁撞擊,高與胸齊;右掌置於左拳面,掌心向左。頭向左後轉,目視左肘。(如下圖)

8.青龍回首

身向右轉約90°,隨轉體右腿向後退一步,成左弓步。上身前傾,右掌變龍爪,順勢抓搭樹樁,高與頭平,大拇指向下;左拳護於胸前,拳背向里,目視龍爪。(如下圖)

9.腰中擺箭

左弓步不變。左拳向左擊樁,高與肩平;右拳收於右腰,拳心向上。目視左拳。(如下圖)

10.金雞伸腿

重心右移,提起左腳向左踹樁,高與腰齊。右拳向前撐伸,拳心向前,高與頭齊;左拳向後撐伸,拳面向後,臂均微屈。目視左腳。(如下圖)

11.白虎蹲地

左腳向樁前落步,全身右轉約180°,右腳後退一大步,左腳略收,成三七步。同時,兩掌向前伸出成陰陽掌,指尖向樁,左掌在前,高與口平,掌心向上;右掌護於左腋前下,掌心向下。目視樹樁。(如下圖)

12.白鶴挺鳩

右腳上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右掌變勾手,用勾背腕骨處擊樁,高與胸齊;左掌收置於臍前,手指向樁,掌心向下。(如下圖)

13.彎弓射虎

上身向右擰轉約45°,步形不變。左臂盤肘向樁頂擊,高與肩齊;右勾手變掌覆於左拳外,拇指向里。目視左肘。(如下圖)

14.鐵肩撞山

左腳向前邁進半步,接著,右腳經樁的南側向前邁進半步,全身左轉成馬步,站於樁的西南方。左拳從身前向下攔截,拳心向後;右掌握拳抱在腰間。同時,腰向左擰,用右肩向樁撞擊,目視右下方。(如下圖)

15.倒撞金鐘

右腳經樁的西側繞進一步,仍成馬步,站於樁的西北方。身向北,背向樁,右臂盤肘乘勢向身後樹樁撞擊,高與胸齊;左拳抱腰間不變。頭向右轉,目視右肘。(如下圖)

16.青龍回首

身向左轉約90°,面向樹樁,左腳向後退一步,成右弓步。上身前傾,左掌變龍爪順勢抓搭樹樁,高與頭平,大拇指向下;右拳護於胸前下,拳心向左。目視左爪。(如下圖)

17.腰中擺箭

身體向左轉,面向南成馬步。同時,右拳擊樁,拳心向下,高與肩平;左爪變拳收於左腰。目視右拳。(如下圖)

18.金雞伸腿

重心左移,提起右腳向右踹擊樹樁,高與膝平。左拳向前撐伸,拳心向前,高與頭平;右拳向後撐伸,拳心向下,臂均微屈。目視右腳。(如下圖)

19.走馬射箭

右腳落步,右轉身成右弓步。右臂盤肘向樁頂擊,高與胸平;左拳變掌護於右胸前,掌心向右。(如下圖)

20.孤舟橫渡

重心後移左腿,成右虛步。右拳變掌,掌心向下,用掌側橫擊樁的南側;左掌置於左肋前。目視右掌。(如下圖)

21.黃蜂入耳

左腳上前一大步,上體右轉約90°成右弓步,腰微右擰,面向東。右掌變拳橫擊樁的南側,接觸點在腕骨後約1寸處,高與眉齊;左拳收於左腰,拳心向上。(如下圖)

22.黃蜂入耳

兩腳不動,身微向右擰轉。左拳俯拳橫擊樁的北側,著力點在腕骨後1寸處,高與眉齊;右拳收於右腰,拳心向上。目視左拳。(如下圖)

23.老熊上翻掌

右弓步不變。右拳變掌從左肘下仰掌向右抹出,崩擊樹樁,高與口平;左拳變掌下沉收置腹前,掌心向下。目視右掌。(如下圖)

24.老熊下翻掌

屈左膝成馬步。右掌從上向里、向下劃弧,反掌用掌外緣向樁推擊,高與腹齊,拇指向上。目視右掌。(如下圖)

25.黑虎偷心

身向右轉約90°,成右弓步(面向東)。左掌變虎爪推擊樹樁,高與胸平,拇指向下;右掌變拳收於右腰,拳心向上。目視左虎爪。(如下圖)

26.黑虎偷心

身步不變。右拳變虎爪向前推擊樹樁,高與胸平,虎口向左;左爪收於左腰,爪心向上。目視右虎爪。(如下圖)

27.虎尾攪林

右爪收按左拳於左腰際。重心後移至左腳,提右腳橫踹樹樁,高與膝平。目視右腳。(如下圖)

28.盤馬彎弓

右腿落於樁前屈蹲,左膝略跪。同時,右臂盤肘向樁頂擊,高與肩齊;左拳變掌按住右拳面上。目視右肘。(如下圖)

29.罡風倒卷

身體右轉約180°,右腳向後(即向東)退一步,左腳迅疾上步成左弓步。左盤肘向樹樁撞擊,高與胸齊;右掌護住左拳面。目視左肘。(如下圖)

30.樵夫指路

右腳向前上步,上身左轉約180°,成左弓步。右掌順勢橫砍樹樁北側,高與頸平;左拳收左腰,拳心向上。目視右掌。(如下圖)

31.霸王急捶

(1)身向右轉,正面向北成馬步。左拳擊樁;右掌變拳收於右腰,拳心向上。(如下圖)

(2)身左轉成左弓步。出右拳擊樁,左拳收腰。(如下圖)

32.霸王脫靴

身向左轉,身略前傾,左拳(屈肘)收至小腹前,拳心向腹;右拳從下而上劃弧抄擊,豎拳(屈肘)於面前,拳心向里,拳高齊口。同時,右腳踢擊樹樁。目視右拳。(如下圖)

33.鐵臂撼樹

上身略向左轉,右腳繞過樁的北側向右(即向東)落步,成左仆步。右拳從上向左肘前擄下,然後前臂用橫勁擊樁南側,拳心向下;左拳變掌護於右肩前。目視右臂。(如下圖)

練至此處後,身法一變,即可成「白虎蹲地」勢,繼續重複上述動作,直至熟練。

掌握了上述的擊打基本方法後,即可按「穿樁法」靈活變化手眼身法步,將整個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穿樁練習,有五個層次,練習者當按步驟而習,方可功至上乘。

(1)順法

即按七星九宮路線,邊走邊打,該轉時轉、該打時打。

(2)末法

即按七星九宮路線穿繞,穿繞至最後一根時才擊打,此法主練身靈。

(3)數法

即以九宮數字寫於樁上,由一人背對樁木喊數,我應數而動尋樁擊之。

(4)看法

即漫無目的的遇樁便打,打後即轉,轉著便打。

(5)瞽法

此法在夜裡、朦朧月下,按有字或無陣而打,初時由明漸暗是練夜眼敏感的功夫,爾後用黑帶蒙眼而練感觸、聽力、手腳敏捷的功夫。此法效用非凡,然如果沒有毅力,極難練成;一旦練成之後,目力、聽力大異常人,反應能力快捷無比;與人交手,身手快捷如電,空手入白刃不過為舉手之勞。

第二十三功:九宮樁功

武當九宮樁功

九宮樁功是武當派訓練反應敏捷與腳步穩健的功夫。持久練習,身法輕盈似狸貓,步履靈巧勝猿猴,功成之後身法手法配合極佳,與敵交手,獲勝如探囊取物;人若取我,則無法捉摸。與少林派的梅花樁有異曲同工之妙。

00全段分八步功法

武當九宮樁的詳細練法步驟是按: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斗、八卦、九宮。(如下八圖)

層層遞進,逐漸練成。先在地面放磚或碗,或埋矮一些的木樁進行練習,熟練後才能上高樁練習。

(一)兩儀樁

1.雲手

(1)左右腳各站一樁上,左側身,左手俯掌在前,指尖斜向右前方,高與腰平;右手側抬舉於頭右側,掌心斜向上,兩臂呈環抱之意。重心落於右腿,左腳略虛。目視左前方。(如下圖)

(2)左腳後移,右腳隨即平行前踏,身體側轉。同時,兩手合於胸前再向左右劃弧分開。此即從左側身勢換成右側身勢。(如下圖)

如此左右替換,練習兩手的防守之法。

2.陰陽交替

(1)兩腳以腳前掌為力點,站在固定的兩根樁上,屈膝蹲成馬步。雙臂成環狀抱球勢於胸前。(如下圖)

(2)吸氣,兩腳蹬力彈起,使身體騰空左(右)旋轉約180 °。兩腳起於兩樁,落於兩樁,僅僅雙腳位置交換。(如下圖)

反覆練習,以此練習整力和平衡力。

(二)三才樁

1.靈猿獻果

(1)按雲手右勢(含機步)站立樁上。(如下圖)

(2)右腳向右後側樁撤退,左腳踏在右腳剛才站的那根樁上。兩手按雲手法變換。(如下圖)

(3)退左腳到側樁上,同時,左轉體約60 °,右腳隨即向前樁上步。兩手成雲手勢。(如下圖)

如此輪流側身轉變,動作由慢漸快。

2.漁翁撒網

(1)左腳在前,右腳在後,三分之二的重心位於右腿,自然站立於前後兩樁之上。雲手勢變成左手上抬與肩同高,成圈臂,掌心向下,指尖向右;右臂斜伸於右側方,高與肩平,掌心向上,指尖向右。目視左掌成定勢。(如下圖)

(2)重心前移於左腿之上,右腳隨之前移踮於左腳側。同時,左掌向前、向左弧形撩抓,右手隨之由後向前弧形甩打。(如下圖)

(3)右腳後移到左側樁上,重心隨之後移至右腿,成左勢含機樁。同時,右掌自然回收並向右後方擺落按於腹前;左掌自然上提,護於右胸前,指尖向上,掌心向前。目視前方。(如下圖)

左腳再向前,右腳隨之前跟,如此循環練習。若右腳在前,左腳在後成定勢時,則姿勢相反。

(三)四象樁

白猿掛印

(1)兩腳自然站立於兩樁上。兩手成四平手,右手在前,掌心向前,指尖斜向前上;左手護於右肘內側下,掌心向下。(如下圖)

(2)左腳向對角樁上步。同時,右掌下按,左掌向前翻,成左手「四平法」。(如下圖)

(3)重心移於左腿,右腳經左腳前向左蓋步,落於左側樁上。同時,左手向左、向上、向右圈化。(如下圖)

(4)左腳撤回原來的樁上,右腳隨之也回到原來的樁上。同時,左手向左、向上、向右圈化,護於右肘內側下;右手上翻還原成起勢狀。(如下兩圖)

如此循環練習,如果右腳先向對角樁上步,動作則相反。

(四)五行樁

1.黑虎巡山

以此步法走轉,身手變化可多種多樣。以四平手為例。

(1)兩腳分立於兩樁上,重心微向左移,右腳向中樁踏穩。(如下圖)

(2)左腳向正前方的左樁上步。(如下圖)

(3)右腳再向右樁上步。(如下圖)

(4)右轉體約270 °,左腳自右腳前繞步並轉體落於中樁之上。(如下圖)

(5)右腳向前、向對角樁上步。(如下圖)

(6)左腳向左側樁上步。(如下圖)

(7)左轉體約270 °,右腳向左腳前繞步並隨轉體落於中樁之上。(如下圖)

在走轉的同時,雙手不斷輪流劃圈,如此循環走轉練習。如果左腳先向中樁上步,動作則相反。

2.真武獻禮

(1)兩腳分立於兩樁上,重心微向右移,左腳向中樁上步。同時,左手由下向上撩抓。(如下圖)

(2)右腳向對角樁上步。同時,右手隨轉體由下向上、向左抓按,使左右手環抱。(如下圖)

(3)左轉體約60 °,同時,左腳後挪至左樁上。左右手環抱不變,身體向前微傾,成作揖勢。(如下圖)

如此循環練習。如果右腳向中樁上步,其他同上,唯上步時左右腳互換,方向相反。

(五)六合樁

1.移身換影

(1)假想與對方對峙,我左腳在2 號樁,右腳在1 號樁。樁號請參閱圖23- 5。(如下圖)

(2)假想對方向我左側繞轉。我即順對方繞轉方向向對方側方上步,左腳向3 號樁上步。(如下圖)

(3)右腳過左腳向6 號樁上步。(如下圖)

(4)左腳隨即向5 號樁撤步。(如下圖)

(5)左腳再向4 號樁上步;右腳過左腳向1 號樁上步,左腳隨即向2 號樁撤步。(如下圖)

如此循環練習,雙手可作自然的雲手動作。如果一開始右腳向4 號樁上步,唯上步時左右腳互換,方向相反。

2.手運太極

步法同「移身換影」勢,唯手法應用不同。

(1)我左腳在2 號樁,右腳在1 號樁;假想對方出左拳襲來。我左腳迅速向3 號樁上步;同時,左手向上、向左側撩抓。(如下圖)

(2)右腳過左腳向6 號樁上步。(如下圖)

(3)右手隨轉體由下向上、向左拍按,左腳向5 號樁撤步,同時,左掌變拳向斜前方叉擊。繼左右分開,左掌下按,右掌上翻。(如下圖)

然後,左腳上步於4 號樁,此即與起勢換了一個方向,再按上述方法循環練習,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六)七斗樁

八步七星

(1)由中樁起步,左腳向左側前方樁上步,右腳跟隨即過左腳內側,並向右側前方樁上步。如此一步一樁,四樁走一圈,先順時針方向走轉。(如下圖)

(2)返回到中樁。繼續走轉,如此一步一樁,四樁走一圈,再逆時針方向走轉。(如下圖)

仍然返回到中樁。如此循環走轉練習,手法可不斷變化。

如果由中樁起步,左腳向右側前方樁上步,一步一樁,四樁走一圈,走步方向相反。

(七)八卦樁

此樁勢按順逆時針方向走轉,走八步、踏八樁、轉八方位、行一圈、合太極,起於始點歸於始點。步走陰陽連環,手法又分多手連環(如:內圈手、撩打手、車輪手、雲手等)。

鴉雀步

以逆時針方向走轉為例。

(1)邁左步上樁,腳尖外擺。(如下圖)

(2)上右步落於左側前樁上,腳尖內扣。(如下圖)

(3)左腳後插步落於樁上。(如下圖)

(4)右腳向右橫挪一步到另一樁上。(如下圖)

(5)左腳過右腳內側向左側前方邁步。(如下圖)

至此剛好半圈走完一個連環步。動作同上,再走另一半圈。走完一個連環步,共行一圈,回到原位。

如此循環練習,手法不斷變化。

(八)九宮樁

此樁集以上七樁數法為一體,純任自然,按順逆時針方向走轉。通過以上專項樁法訓練之後,在躥此九宮之時,全憑神意下功夫,達到道法動功高乘之列。

初期階段,可按8 字圈行走於九宮樁上,來回穿插,合於八卦五行,互相衍生。

中期階段,逐步在九宮樁上隨機運行兩儀樁,或三才樁,或四象樁,或五行樁,或六合樁,或七斗樁,或八卦樁,來回穿插走轉,各種手法貫通,使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高度有機配合,形成一套無始無終、永無止境的拳功。(如下圖)

高級階段,神意俱佳,舉手投足,皆在道中。

第二十四功:乾坤球功

武當乾坤球功

乾坤球功又名乾坤功,主要是練習眼法和步法,是躥縱飛躍的輕功法。

00全段一步功法

練功前,先置石球3個,每個重約0.5千克。

1.初練時,站立於地,兩手輪流拋3個石球,一手一個,總要有一個球在空中。(圖24- 1)

2.在原地練習熟練後,即可用楠竹兩根,長兩三丈,擱成橋狀,兩竹竿寬度與練習者肩同寬。練習者兩腳各站一根,邊向前移步,邊拋接石球。(圖24- 2)

3.人在行走中,將石球向空中拋去,雙手輪流拋球接球,而雙腳不停向前行走。開始可兩手拋接一球,石球不必拋得太高,尺余便可,行走速度宜慢。熟練之後,兩手輪流交替拋球,走的速度可越走越快。(圖24- 3)

4.半年之後,練者在小腿處綁上沙袋、鉛板等重物,以上法練習,要求行走速度快。同時,應擇生疏之地練習,如是丘嶺崎嶇之處最好,這更為練成眼觀八方之功,雙眼既要顧及拋接石球,又要看清路面,實非易事。(圖24- 4)

5.如此練上三年之後,一氣能跑上一二十千米時,可改在峻岭、陡坡上練習;雙手要拋接三球,而且每球須絕少有誤,功夫便到了隨心所欲之境地。(圖24- 5)

此功練成之後,除去重物,無論爬坡越澗,蹬高翻牆,都能如履平地,行走如飛;無論在何種地形與敵廝殺,都能泰然處之。即使人以暗器傷我,也能在伸手之間化險為夷。


推薦閱讀:

老子《道德經》太上老君,朋友別說你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無所知
武林絕學 奇門十三肘傳統武術威力驚人!
傳統八字關於十二運(十二長生)的爭議

TAG:傳統 | 武術 | 傳統武術 | 實戰 | 威力 | 格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