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小懲罰」,讓家長和孩子更好相處
做家務
不愛整潔、亂丟、亂畫是一些孩子的「通病」,罰孩子做家務,可以幫他修正,也能夠培養孩子勞動的觀念。其實不乏一些父母這樣做,結果卻發現有不小的副作用,孩子對做家務越來越排斥,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這樣的:空閑時間,準備一些東西,拉著孩子和你一塊勞動。這將不再是「刁難」孩子,而是要讓孩子通過這件事,明白因為他給媽媽帶來的辛苦。
肢體語言的暗示
孩子最害怕的,就是家長生氣時的模樣。家長可以利用好這點,在孩子犯錯的過程中,叫喊出他的名字,做出較為生氣的樣子,皺眉頭搖晃1-2回腦袋,通過暗示傳遞給孩子:你不可以這樣做。孩子看到後,一般都會停下來。比如帶孩子出門吃飯,有的孩子會在菜沒上時用筷子勺子敲打餐具,聲音刺耳,這時候父母叫他的名字,嚴肅認真的盯著他並搖了搖頭頭。
失去某些特別待遇
你的孩子是否有他最喜歡的一些特別待遇呢?比如看哪一個動畫片,玩某個玩具,或者想晚點上床睡覺?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你可以剝奪他這個特權。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剝奪太多,時間過長,如果第二天表現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點獎勵特權,對於某些孩子來說,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種不能得到獎勵的壓力,他就能夠約束一下自己的行為了。
口頭警告或批評,提醒「事不過三」
比如,孩子在遊樂園,和別的小朋友因為爭搶玩具打了起來,媽媽就要口頭批評:「出手打人是不對的,這是第一次,媽媽原諒你,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了三次,之後你就不能來玩了!」。當孩子下一次又打人的時候,就告訴他:「這是第二次!」,直到出現第三次的話,告訴他:「這是第三次!」,然後馬上實施預先警告的那個處罰。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因為和孩子自身「利益」有關,所以我覺得實施起來其實也是最有效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對別人造成損失要補償,做錯了事情是要負責任的,讓他知道做了某一件事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當他發現這樣的後果是他不願意承擔的,他自然就不會這樣做了。
緩和矛盾,轉移注意力
有時候孩子犯錯,有些父母就喜歡針對問題喋喋不休地說教,孩子很容易越聽越煩,引起心理抵觸情緒。與其這樣,還不如帶他出去走走,換個環境。走一段時間後,再告訴他:「我很愛你,但是我決不允許你打人。」這樣反而能夠使他冷靜下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推薦閱讀:
※出軌家庭不願意選擇離婚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身為小受要如何照顧bf和持家?
※談談環境教育和家庭教育
※每一個笑話都在表達真實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