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使用手冊
思維導圖使用手冊
作者:東尼·博贊
這一經典巨著將永遠改變你的大腦!
世界記憶之父東尼·博贊的《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全彩修訂版來啦!
腦力奧林匹克創始人的代表作!
暢銷100多個國家,銷量突破1000萬冊! 內容介紹:
《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的目的就是幫助你做到莎士比亞對你的要求——使用你的智慧。讀完本書之後,你就會更深入地了解大腦是怎樣工作的,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大腦的作用。你會發現自己的閱讀速度加快了,閱讀效率提高了,不僅能有效地製作思維導圖,還能輕鬆地解決各種問題,同時還會感覺到記憶力大為增強。本書中包含一篇使用指南介紹全書各章的內容,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學習這些內容。 作者:
東尼·博贊(TonyBuzan),世界記憶之父。1942年生於倫敦,1964年畢業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心理學、英語語言學、數學和普通科學等多個學位。大腦和學習方面的世界超級暢銷書作家,出版了80多部專著或合著,系列書銷售量已達到1000萬冊。全球的公眾媒體人物,在英國和國際電視台出現的累計時間超過1000個小時。擁有超過3億的觀眾和聽眾。大腦和學習方面的世界頂尖演講家。被稱為「智力魔法師」、「世界大腦先生」。世界記憶力錦標賽的創始人,世界快速閱讀錦標賽的創始人,腦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創始人。東尼·博贊發明的「思維導圖」系列叢書:《思維導圖》、《超級記憶》、《啟動大腦》、《快速閱讀》、《博贊學習技巧》。 目錄
序I
致謝III
引言VII
第一部分
認識你的大腦3
1你的大腦比想像得棒多了5
2走進你的大腦15
3智商與天生聰慧27
第二部分
駕馭你的腦力39
4改善你學習信息和回憶信息的能力41
5掌握記憶術讓記憶力翻倍59
6精力加入記憶產生無限的創造力:
EM=C∞77
第三部分
傑出頭腦的基本「思維工具」91
7為什麼關鍵詞很重要93
8思維導圖與發散性思維概述109
9如何創作思維導圖121
10快速閱讀137
11不可思議的「超級」閱讀能力149
12用博贊有機學習技巧變革你的學習技能157
結論:思考未來183 序
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Bohr)曾經告誡一位同學說:「你不是在思考,你只是在進行邏輯推理。」所以我傾向於認為,邏輯不是我們評價潛能的標準。我們的大腦事實上與「邏輯」計算機有很大的不同。
在21世紀,了解我們的大腦比以往任何時候顯得更為重要。我們都過著更為健康和長壽的生活,但是有時候我們似乎忘記了,如果我們不保持大腦的健康,更為長壽和健康的生活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我們要想有健康的大腦,我們就需要確保大腦的活躍——使用我們的記憶力,高效和有創意地思考——最終發揮我們的潛能;而這在不久之前是受到出生和健康的限制的;我們只是在過著受某種命運所支配的生活。
現在,我們可以問一些大問題:「我正在怎樣地生活?」「我生活的全部意義是什麼?」我認為,大腦研究正在「趨於成熟」,它不僅要問我們應該怎樣讓人們生活得更好或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記憶力——儘管這是兩項非常受歡迎的發展,而且還要解決最令人振奮的問題:「是什麼造就了我這個個體?」「我怎麼才能夠發揮我的潛力?」
我為慶祝我們的大腦,尤其是21世紀的大腦和思維向東尼喝彩。東尼40多年來一直走在大腦和思維研究的前沿。我向您推薦他激動人心的「思維導圖」系列圖書(《思維導圖寶典》、《博贊記憶術》、《博贊速讀術》、《思維導圖使用手冊》),這些都是提升腦力的好圖書。您的冒險之旅才剛剛開始。
蘇珊·格林菲爾德男爵教授
大英帝國二等勛位爵士
福勒里安生理學教授
牛津大學林肯學院高級研究員
國家榮譽勛位團勳章獲得者 作者致謝
把《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帶向21世紀(「大腦的世紀」),是一個全球團隊的功勞。在此,我向「博贊國際中心」(一個真正健全和正在成長的全球性網路)的全體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謝!感謝所有的博贊培訓大師和來自「博贊世界」的認證講師。感謝日本的神田昌典(MasanoriKanda)、美紀子川瀬(MikikoChickadaKawase)、肯伊藤(KenIto)和小林史郎(ShiroKobayashi);感謝澳大利亞、紐西蘭博贊中心的比爾·加拉德(BillJarrard)和詹妮弗·戈達德(JenniferGoddard);感謝亨利·托伊(HenryToi)、埃里克·昌(EricCheong)和吞程昌(ThumChengCheong)和博贊亞洲團隊;感謝博贊歐洲中心的希爾德·加斯帕爾特(HildeJaspaert);感謝博贊拉丁美洲中心總裁豪爾赫·奧·卡斯塔涅達(JorgeO.Casta*媏da)。
我還要感謝:布萊恩·李(BrianLee),感謝他的友誼,感謝他堅定地支持我把「思維導圖」系列圖書帶給公眾;世界思維導圖錦標賽冠軍得主和博贊認證資深講師菲爾·錢伯斯(PhilChambers),感謝他創作的許多絕妙的思維導圖和孜孜不倦的幕後投入(請訪問www.learning-tech.co.uk)。我還要衷心地感謝我的弟弟巴利·博贊(BarryBuzan)和畫家羅琳·吉爾(LorraineGill)。我還要感謝博贊總部的「家庭團隊」,包括安妮·雷諾茲(AnneReynolds)、蘇子·洛克特(SuziRockett)和珍妮·雷德曼(JennyRedman),感謝他們偉大的後勤支持和努力。
我要感謝培生出版集團的出版總監理查德·斯塔格(RichardStagg),他在該項目的啟動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還要深深地感謝我的組稿編輯薩曼莎·傑克遜(SamanthaJackson),感謝她在醞釀《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的漫長過程中的全身心投入;還要感謝她在哈洛的團隊——卡洛琳·喬丹(CarolineJordan)、芭芭拉·馬薩姆(BarbaraMassam)、艾瑪·德夫林(EmmaDevlin)。我還要感謝我的獨立顧問編輯詹姆斯·哈里森(JamesHarrison),感謝他在該項目前前後後幫忙組織和定型。詹姆斯還新近成為了一名思維導圖博贊認證講師和計算機思維導圖軟體iMindMap的培訓師,這都是他應得的榮譽。
最後,我要感謝所有的思維導圖創作者、記憶大師和快速閱讀者,感謝他們熱情地為第一版以及這一修訂升級版提供了故事和測試題;還要感謝由於版面的原因,沒有提及或沒有能夠包含進來的那些人。 引言
假如你是一名奧林匹克運動選手,身姿矯健,而且心血管健康良好……但你不幸陷入了一片沼澤或流沙之中。你會作何感想?你無疑會用你的奧林匹克體能幫助自己擺脫這種困境。如果你這樣做,結果會怎樣?你會陷得更快。
正如莎士比亞所言,那就是問題所在。這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作為一名奧林匹克運動選手,儘管你天資聰穎、力量強大、身心專註,但你還是會陷進去,因為你沒有應用正確的思維來思考你所面臨的挑戰。你之所以會下陷,實際上正是因為你的努力。我們許多人在使用大腦的時候,也正是這樣做的——我們會莫名地不知如何發揮大腦巨大的能量。
《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可以幫助你理解如何有效地發揮大腦的能力,無論你面對的挑戰是什麼。我把它稱為大腦的「使用說明書」。其目的是幫助你培育自己的「超級生物計算機」,並釋放你天生所擁有的非凡腦力。
現在我給你講一個簡單的故事,來告訴你我是如何發現這部「大腦使用說明書」的……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我的成績開始逐漸下滑,我的信心也在逐漸下降,我需要做的工作也一天天堆積了起來。於是,在絕望之下,我來到了圖書館,低聲對圖書管理員講:「我需要一本有關如何使用大腦的書。」
她說:「醫學類圖書在那邊。」
我說:「我不是想給大腦動手術,我是想學習如何使用大腦。」
她說:「噢,沒有那種書。」
事情就是這樣的。
我想,多麼奇怪呀!如果你買一台筆記本電腦、手機或掌上電腦,隨之還會附贈什麼?
一本使用說明書(要麼是紙質的,要麼是在線的)。
然而,我們大腦這台最重要設備的使用說明書在哪裡呢?沒有這樣的使用說明書?現在有了,我很高興向你介紹這本你所急需的大腦使用說明書,即《思維導圖使用手冊》。
1974年,BBC播出了我的10集電視系列片《思維導圖使用手冊》,第一次正式向世界介紹了我所創造的「思維導圖」這個基本概念。《思維導圖使用手冊》是一本「搭售」書,實際上是我的大腦系列圖書之「母」(其後的圖書包括《博贊記憶術》、《思維導圖寶典》、《博贊速讀術》)。這部電視系列片重複播放了有10年之久,與其同名的《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也成了世界暢銷書。與此同時,我也被作為一個品牌向世界推廣,到世界各地巡迴演講,深受大眾的歡迎。 引言HowtoUnleashthePowerofYourMind思維導圖使用手冊20世紀70年代末,第一批成功案例相繼見諸報端,特別是愛德華·休斯令人振奮和驚奇的故事(參見第1章)。20世紀80年代早期,面對大批學生的一系列超級講座陸續推出。其中最為知名的要數發生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索韋托2000」活動。當時,有2000名來自索韋托鎮的青少年自願參加了為期3天、聲勢浩大的「啟動大腦」活動。
1995年4月21日,《思維導圖使用手冊》步入成年,迎來了它的21歲生日,其全球銷量突破了100萬冊。為了紀念這一輝煌時刻,英國倫敦皇家艾爾伯特大廳首次為一本書舉行了盛況空前的慶祝活動——「思維節暨《思維導圖使用手冊》21歲生日派對」(參見圖I.1)。
新千年伊始,沃特斯通(Waterstones)連鎖書店協同快報報業集團將《思維導圖使用手冊》選為「第二個千年最偉大的1000部著作」之一,並把它推薦為未來「思維新千年」必讀書目之一。
為了紀念《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出版35周年這一盛事,BBC推出了「思維導圖」系列叢書——第一套講述如何使用大腦的百科全書,其中包括升級版《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及其「孩子」:《博贊記憶術》、《思維導圖寶典》、《博贊速讀術》。你現在手中拿的是這本書的最新版本。我希望,你能像數以百萬計的讀者一樣從中受益。它將教會你如何使用你的大腦這個「知識管理者」,以及如何提高你的學習能力、記憶力和創造力,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你的腦力。
圖I.11995年為紀念《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出版21周年在倫敦皇家艾爾伯特大廳舉行的第一屆
「思維節」我對創造力尤其關注,因為我們的學習系統似乎是在逐漸抹殺創造力!受控的創造力研究證實了這一點。讓不同年齡組的人解決一組相同的問題,然後詳細評價他們解決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速度、靈活度、想像力和創新性。用百分比來表示他們的「創造潛力」。結果很有趣(參見圖I.2):第一組受試者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得分為95%;
第二組受試者是小學生,得分為75%;
第三組受試者是中學生,得分為50%;
第三組受試者是大學生,得分為25%。這是創造力的極大下降,而且將持續到成年。這一發現表明,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創造力似乎在持續下降。
所有這一切都是正常的。因為人們的平均年齡是在增加的,所以每個人的平均創造力百分比是在整體下降的。然而,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好地處理世界上主要的財富——智力。《哈佛商業評論》深信這一點,它在21世紀之初的一期封面上赫然地印著這樣一個大標題「正在逼近的創造力危機」。
圖I.2我們的創造力百分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急劇下降——教育系統逐漸抹殺了我們的創造力這其中的好消息是「正常」不是自然。正常是不正確教育的結果,這種教育在不知不覺中降低了我們的創造力。在任何年齡段,你的創造力都應該是上升的。《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將在你的餘生中提升你的創造力和各個方面的腦力。 如何使用本書
讀完本書之後,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腦的工作方式。你還將學會如何增強記憶力,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大腦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創作思維導圖,如何高效快速地閱讀,如何最有效地學習和工作。
本書被分為幾個易於操作的部分,每個部分又由幾個便於理解的章節組成。
第一部分帶領你進入你的大腦,以簡單有趣的方式,向你介紹大腦功能的各個方面。本部分探討了智力和智商、多元智力的概念,還講述了大腦獲取智力的方式,以及你是如何通過「心眼」來了解世界的。本部分還解釋了自然的學習方式和傳統學習方式的衝突。在學習任何科目之前,如果你想學會如何學習,了解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部分介紹了學習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記憶力和創造力。本部分探討了大腦是如何記憶、學習和理解的,還講解了在學習期間和學習後你是如何回憶的。另外,本部分還介紹了幾種重要的記憶技巧,還附有記憶測驗。
第三部分重點介紹了提升腦力所需要掌握的「思維工具」,包括終極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被稱為「大腦的瑞士軍刀」,挖掘了大腦思維的自然傾向:圖像、色彩和呈發散性網路式思維,而不是以線性的方式進行關聯。
探討了思維的內部「地圖」,了解了你的思維方式之後,你將學會如何應用這些知識,學會把語言、詞語、圖像和思維導圖應用到記錄、組織、記憶、創造性思維及解決問題之中。
解決了以上問題之後,本書將向你詳細講述如何準備和創作思維導圖。此後,你將學習到快速閱讀的技巧——這一技能將大大地提高你的閱讀速度,並將同時提高你的理解力。
管理信息是很重要的一項學習技能和商務技能。本書將向你介紹全新的博贊有機學習技巧(BOST*k)。它對於你學習任何學科都有幫助,而且還可以幫助你學習、分析、優化和演示信息。最後一章闡述了在「智能時代」我們在理解大腦和應用大腦方面的進展。
在本書的每一階段都配有許多練習和建議,以供讀者深入學習之用。通過操練,你將有機會拓展你的思維和訓練你的大腦。
在書後,附有一個全面的網上資源介紹,以供讀者參考。
《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的目的是幫助你拓展自我,尤其是在閱讀、筆記和學習領域拓展自我,但你也會發現它可以有更廣泛的應用範圍。通過學習和應用《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所講解的知識,你可以不斷加深對自我的認識,並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看完本書並複習之後,你不妨從頭至尾再瀏覽一遍,看看這些知識還能用於你生活中的哪些其他領域。
記住,我們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但最終都將以最適合自己的學習速度取得進步。因此,要與自己進行比較來衡量自己的進步,而不要與他人進行比較。所以,你也應該制訂出自己的訓練和學習計劃,並儘可能地嚴格執行。
那麼,就讓我們踏上這個創新學習和創新思維的旅程,發掘你的大腦潛能,幫助你「啟動大腦」吧! 你的大腦有著複雜和完美的構造,還有巨大的智能和情感能量。
——東尼·博贊
第一部分
認識你的大腦
毫無疑問,大腦所能夠從事的工作要遠遠比我們所想像的複雜。
第一部分主要講解有關大腦研究的最新發現,並闡明我們在許多領域都可以實現自我價值並取得良好的表現。
你的大腦比想像得棒多了
在你吃一個梨、嗅聞一束鮮花、聆聽一首樂曲、觀看一條河流、撫摩你的愛人或只是記起了什麼事時,你的大腦里會發生什麼變化?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進入大腦的每一條信息——情感、回憶、想法(包括每個詞語、數字、編碼、養料、香水、線條、顏色、圖像、脈動、音符、紋理)——都可以用四周散發著數十、數百、數千、數萬個鉤子的中央球體代表。每個鉤子代表一個聯想,每個聯想都有無限個連接。你已經使用到的聯想可以被視為你的記憶、資料庫或圖書館。可以肯定,在你閱讀本頁書的大腦中存在著一個數據管理系統,它使得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分析和存儲能力相形見絀。
因此,大腦的思維結構可以被看成一個巨大的分支聯想機器(BAM)——一台超級生物計算機,其中思維從無數個數據結點發散出來。這一結構反映了你的神經網路,是你大腦的物理構造。事實上,單個神經細胞可以生成1028個連接,而你現有的資料庫正是建立在這樣一個事實的基礎上的。
只是在最近幾年,科學家們才發現了大腦的真正潛力。通過了解你的大腦,你可以發現自己思維的獨特能力,並且發現「我們只是普通人」是一句很了不起的話(參見第3章),而遠遠不是承認失敗。要想充分利用我們的獨特能力,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大腦的真正潛力——你的思維的獨特性
自從我為《思維導圖使用手冊》第一版撰寫有關大腦的第1章以來,人們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新進展,有了很多令人激動的新發現。那時,我曾經說過,「只是在過去的150年當中,這個領域的研究才有了長足的發展」。現在,我應該說,只是在最近的30年間,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才驟然增多。相對於地球上出現生命已有450萬年的歷史,這個時間可真是太晚了。可是,我們得記住,人類知道自己大腦的位置不過才500年的時間。
你的大腦比想像得棒多了HowtoUnleashthePowerofYourMind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一點也不令人吃驚。我們可以假設,你絲毫也不知道到哪裡去找自己的大腦,而一個朋友問你:「你的感覺、情感、思想、記憶、需求和慾望的中心在什麼位置?」你可能會跟其他人(包括亞里士多德在內)一樣有理由推斷說,你的大腦在心臟和胃部,因為你常常就是在這些地方直接體驗到精神活動的生理表現的,而且非常明顯。
即使現在,神經科學家可以利用CAT掃描和電子顯微鏡,探索曾經追尋過的最難以把握的跟蹤目標,但我們還是得承認,我們今天已經獲取的有關大腦的全部知識,可能還不到必須掌握的知識的1%。正當某些試驗似乎要向我們證明,大腦是按既定的方式工作時,另一種試驗,或者出現了另外一些人,卻可以推翻上述結論,以至於我們不得不重新修訂整個理論的框架。
這在記憶領域體現得最為充分。例如,在1991年舉辦第一屆世界記憶力錦標賽時,一個優秀的參賽者大概需要5分鐘才能準確地記住並回憶起一副洗好的撲克牌。當多米尼克·奧布賴恩(DominicO"Brien)以2分鐘29秒的成績打破這個紀錄之後,專家們立即聲稱這幾乎達到了人類能力的極限。15年之後,回憶一副洗好的撲克牌被人在大約30秒鐘內完成了。然後,在2010年,中國記憶冠軍王峰用24.22秒超越了這一腦力障礙。他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把人類大腦能力的邊界向後推移了。
再舉幾個例子,可以更清楚地說明這一點。大部分更具科學性質的學科,儘管其研究方向明顯不同,現在都被一個旋渦深深吸引,而旋渦的中心就是大腦。化學家們的研究現在已經涉及存在於大腦中並相互作用的一些複雜的化學結構;生物學家試圖揭示大腦的生物功能;物理學家們正試圖在遙遠太空的最深處找到一些與大腦類似的物質;心理學家們想徹底把大腦搞清楚,但卻發現實現這種想法就像把一滴水銀放在手指上一樣困難;為複雜的計算機甚至這個宇宙本身建立了模型的數學家們,面對每天在我們的大腦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的運算卻束手無策——他們無法用公式來說明這種大腦的活動。 因此,我們目前努力工作所獲得的成果就是: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大腦遠比以前想像的精妙得多,其潛力也大得多。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任何人的所謂「正常」的大腦,其能力和潛力遠比以前我們所認識到的要強大得多。
現在,我給大家講述一個經典的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以闡明思維的無限可能性。
———————————————————————————————————————
成功案例:一個不可能的夢想
——愛德華·休斯的故事
1974年《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出版之後,一個「相當一般、各科成績都為中等水平」的15歲學生,於1982年參加了「普通」水準考試。考試結果與大家預料的一樣,不是「B」就是「C」,跟平常沒什麼兩樣。他感到很沮喪,因為他一心想進劍橋大學深造,並且深知,再這樣下去,就沒有任何希望了。
這個學生就是愛德華·休斯。
不久之後,他的父親喬治把《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推薦給了他,並教給他如何繪製思維導圖、學習及進行研究的方法,於是愛德華滿懷信心、幹勁十足地回到學校。他宣布,今後每門課的成績都要得「A」,並且一定要進入劍橋大學。
可想而知,老師們的反應雖各不相同,但都感到他的想法不可思議。一位老師說道:「別胡鬧了,小夥子!那根本不可能,以你的成績,恐怕連劍橋大學的邊也沾不上!」另一位老師說:「別傻了,你頂多能得一個『B』,多半只能得『C』。」而愛德華說,他不僅要參加劍橋大學的入學考試,而且還要寫申請獎學金的論文。老師面無表情地說:「不,你去參加考試只會浪費學校的錢和你自己的時間。因為入學考試非常非常難,你根本過不了關。連我們選出來的尖子生能過關的也不多。」在愛德華的堅持下,學校同意讓他去參加考試,但為了不「浪費學校的錢」,他必須自己支付一筆數目不小的考試費。
與此同時,第三位老師說他教這門課已經有12年了,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深信愛德華在這一學科只能得「B」或「C」。這位老師還提到了比愛德華的成績好得多的「另一個學生」的名字,並且堅持說愛德華不可能超過他。愛德華則說:「我不同意他的看法!」第四位老師笑著說,他相當欽佩愛德華的雄心壯志,但他認為愛德華的夢想理論上是可行的,而實際上卻不可能。因為他認為愛德華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得個「B」。但他說他一直都喜歡有進取心的人,因此,他祝愛德華好運。 「我一定要得A」
對老師和任何懷疑他志向的人,愛德華最後的回答總是很簡單:「我一定要得A。」
開始時,學校並沒有打算把愛德華推薦給劍橋,在同意推薦之後不久,又知會劍橋各學院,說校方對這名特殊學生能進入劍橋並不抱什麼希望。隨後是學院的面試。在這些面試中,劍橋的學監把學校對他的看法告訴了愛德華,並且說他也同意學校的看法,認為愛德華考取的可能性很小。儘管他很欣賞愛德華的進取心,但他告訴愛德華,他至少需要兩個「B」和一個「A」,如果有兩個「A」、一個「B」或三個「A」,那就更好了,並祝他走運。
愛德華並不氣餒,繼續執行「啟動大腦」的計劃並積極鍛煉身體。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考試越來越近,我把兩年來的學習筆記進行了小結,並把它們製成了思維導圖。然後把思維導圖塗上顏色,突出重點,並為每門課製作了一幅巨大的大師級思維導圖,而且有時還為每門課程的各主要章節製作了思維導圖。通過這種方式,我就能弄清楚一些更詳細的內容是在何處、以何種方式組合起來的。此外,對課程本身也有更好的整體認識。這樣,我就能以十分精確的回憶「蜻蜓點水」般地在該門課程的各章節之間穿行。
我堅持每周複習一次思維導圖,越臨近考試越有規律。我試著不看書或其他任何筆記來練習我的回憶思維導圖,即根據我的記憶簡要地畫出各門課程的知識以及我的理解,再將這些思維導圖與我的大師級思維導圖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別。
我還閱讀了所有重要的著作,並從中篩選出少數幾本特別重要的書,然後深入地閱讀,將其製作成思維導圖,從而優化我的理解力和記憶力。此外,我還研究優秀文章的寫作風格和組織脈絡,並以自己的思維導圖為基礎來練習短文和寫作考試。
能完成這些學習任務全靠我一直注意鍛煉身體。每周跑步2~3次,每次2~3英里,多呼吸新鮮空氣,做俯卧撐、仰卧起坐,還經常到健身房鍛煉。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好。我發現好的體魄使我的注意力格外集中。俗話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有健康的大腦,有健康的大腦,才會有更健康的身體。」我對自己的感覺越來越好,對我的功課也越來越滿意。
入學考試及結果
愛德華最終參加了4門考試:地理、地理學獎學金論文、中世紀史和商務研究。其最終成績如下: 查看原圖
課程分數等級地理A頂尖學生地理學獎學金論文優秀頂尖學生中世紀史A頂尖學生商務研究A和兩個優秀頂尖學生
成績揭曉不到一天,愛德華在劍橋首選的學院就接受了他的入學申請,並准許他在開始大學生涯之前「休學」一年,先到世界各地遊歷一番。
劍橋歲月
在體育運動方面,愛德華很快就成功地加入了學院的足球、網球和壁球隊。
在學生社團活動中,他也許可以被稱為「過於有成就者」。因為他除了成立「青年企業家協會」這一歐洲同類社團中規模最大的組織之外(參見圖1.1),還應邀擔任了「全優協會」——一個擁有3600名會員的慈善團體的會長。在他的領導下,會員增至4500人,並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最大的社團。鑒於愛德華在這兩個社團中的傑出表現,其他社團領導人請求愛德華組建並領導一個「會長協會」。他果真成立了這樣一個協會,並成為「會長俱樂部」的主席!
查看原圖
圖1.1愛德華·休斯的劍橋歲月,他在這裡創立了「青年企業家協會」在學業上,他首先研究了「普通學生」的學習習慣並總結說:他們往往花費12~13個小時去閱讀一篇文章,用線性的方法記錄一切信息,並閱讀所有可能與之相關的書籍。此後,他們再花費3~4個小時去寫文章(有些學生實際上要重寫,因而有時要花費整整一周的時間在一篇文章的寫作上)。根據在入學考試中的準備及考試經驗,愛德華決定每周用5天、每天2~3個小時的時間學習。「在這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內,我去聽一堂重要講座,然後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把各種有關信息進行歸納總結。我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一旦選定某些論文,我就把我對這一主題所知道的一切或認為與之有關的內容做成思維導圖。然後再把它放幾天,在心中反覆思考,然後快速、分門別類地閱讀相關的書籍,並將書中的有關信息做成思維導圖。然後我會休息一下或鍛煉一下身體,再回來就論文本身做一幅思維導圖。做好論文梗概之後,再休息一下,然後坐下來,在45分鐘的時間內完成論文。用這種方法,我常常得高分。」在劍橋的期末考試之前,愛德華擬訂了一份與當初準備得「A」時同樣的考試計劃後參加了6科的期末考試。
結果
第一門考試,他只得了個「及格」——通常情況下「及格」的成績只能算一般,但在這裡卻要算「優」,因為參加考試者有一半沒有過關,而且沒有人得「優」。第二、三、四門課他的成績都是雙優。在期末考試中得雙優,這不只是第一流的成績,而是超一流的,因為這是該校給這些科目的最高分。
畢業之後,立即有一家跨國企業聘請愛德華擔任戰略顧問。據劍橋大學說,這是該校本科畢業生所獲得的最好職位。就像愛德華所總結的那樣:劍橋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我非常幸運地從那兒獲得了很多東西——一大群朋友、許多經驗、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對學術的濃厚興趣、成功的體驗,以及3年絕對快樂的生活。其實,我與他人的主要差別僅在於我知道如何思考、如何使用我的大腦。在我知道如何得「A」之前,我也總是得「B」或「C」。我成功了,別人也一樣能成功。
今天的愛德華·休斯
從劍橋大學畢業之後,愛德華在倫敦工作了兩年,然後他申請去讀商學院。他申請的是當時世界頂級的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而且被兩所大學都錄取了,但鑒於哈佛大學的國際聲譽,他最終選擇了哈佛大學。
在哈佛大學就讀期間,他仍然積極從事社團活動和體育運動,同時他的學業也非常突出。他是一名貝克學者(BakerScholar)——哈佛商學院授予5%的優等生的榮譽稱號。
從哈佛大學畢業之後,他開創了自己非常成功的事業,曾經出任多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的妻子是澳大利亞人,曾經是一名職業壁球選手。他們有兩個漂亮的孩子。他們住在加州的聖迭戈,一個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氣候最宜人的地方。愛德華現在是一家納米技術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是「青年總裁組織」的會員和多家慈善基金會的董事(參見圖1.2)。他仍然積極從事體育運動,是一名零差點高爾夫球選手。 查看原圖
圖1.2今天的愛德華·休斯直到今天,他一直在使用思維導圖和他從《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中學到的學習技巧。他尤其高興的是,他的孩子在學校也可以學習使用思維導圖,他希望他們的老師思想能夠更加開放,能夠比他當年的老師更能意識到學生們無限的潛力。
2
走進你的大腦
你的大腦78%是水分,10%是脂肪,大約8%是蛋白質,重約1.5千克,看上去就像核桃。它大概占你總體重的2%,但卻消耗你20%的卡路里。你思考得越多,你所燃燒的卡路里就越多。
2.1大腦皮層
大腦皮層被分為兩個部分——左半球和右半球,佔大腦總重量的80%。這兩個半球由2.5億條神經纖維組成的「電纜」(胼胝體)連接。它確保了兩個半球之間的高效交流。事實上,任何人類活動都需要兩個大腦半球之間的緊密合作。大腦表面覆蓋著薄薄的皮層,由神經細胞組成。皮層的厚度不超過人類的三根頭髮絲,但人類的許多活動都是大腦在這裡加工完成的,例如思考、記憶、言語和肌肉運動。
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兩個大腦半球就開始了自己的專門化,各自負責不同的任務。這叫做大腦的偏側化。
2.2不止一個大腦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這種任務的劃分對於每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特徵。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加利福尼亞的實驗室開創了改變人類對大腦評價的歷史性研究。這項研究最終使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羅傑·斯佩里(RogerSperry)獲得了諾貝爾獎,羅伯特·奧恩斯坦(RobertOrnstein)也因為他在腦波和腦功能定位方面的研究而蜚聲國際。這項工作在20世紀80年代由厄蘭·柴德爾(EranZaidel)和其他人繼續進行。
總的來說,斯佩里和奧恩斯坦發現,大腦的兩個半球分別管理著不同類型的精神活動。這兩個大腦半球,或兩個皮層,是由極其複雜的神經纖維網路(胼胝體)連接起來的。
走進你的大腦HowtoUnleashthePowerofYourMind思維導圖使用手冊大多數人的左腦處理邏輯、詞語、表單、數字、線性和分析等所謂的「學術」活動。當左腦進行這些活動時,右腦更多地處於「阿爾法波」狀態,或者說休息狀態,隨時準備協助左腦。右腦主要處理節奏、想像、色彩、幻想、空間感、完整傾向(整體觀念)和維度。
後來的研究表明,當人們受到鼓勵去開發他們以前認為很弱的思維領域時,這種開發不但沒有削弱其他領域,反而好像產生了一種協同效應,使所有領域的智力水平都隨之提高了。 然而,乍看起來,歷史好像要否定這些發現,因為大多數「傑出頭腦」的發展都是不平衡的:愛因斯坦和其他偉大科學家的「左腦」都好像特別發達,而畢加索、塞尚和其他偉大的畫家及作曲家都好像是右腦特別發達。然而,更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實:愛因斯坦在上學的時候,法語考試不及格,但他在小提琴、繪畫、帆船駕駛和想像遊戲等方面表現非常突出。
愛因斯坦把自己許多重大的科學發現歸功於他的那些想像遊戲。有一年夏天,他在一個小山上做起了白日夢,想像自己騎著太陽的光束直奔宇宙遙遠的極端而去,但當發現自己很「不合邏輯」地返回到太陽的表面時,他意識到,宇宙一定是彎曲的,而且認為,他之前「合乎邏輯」的訓練是不完善的。他圍繞這個夢境寫出了許多數字、方程式和詞語,於是就產生了相對論——左腦和右腦共同發揮作用的產物。
與其相似,偉大的藝術家們都更像是擁有「全腦」的人。他們日記本上記錄的不是醉醺醺的酒會,也不是隨便塗上一層顏料就能創造出傑作,而我們發現的是類似下面的條目:早上六點鐘起床。開始了最新系列的六號作品創作的第十七天。把四份橙色與兩份黃色混合起來,然後塗在畫布的左上角,使其與右下角的螺旋結構形成視覺對照,從而在觀察者的眼中產生預期的調和。這些生動的例子說明,左腦參與了大量我們一般認為是右腦所做的事情。
斯佩里和奧恩斯坦的研究結果,以及越來越多有關全面發展的實驗數據和令人信服的歷史事實表明許多「傑出頭腦」的確是使用他們的兩個半腦工作的。除此之外,在過去的一千年間,有一個人絕妙地證明了兩個半腦協同發展可以做出什麼樣的成就,那就是列奧納多·達·芬奇。
2.3另一個達·芬奇密碼
在達·芬奇的時代,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他在下列每一個領域當中都是最有成就的人:藝術、雕刻、生理學、普通科學、建築、機械學、解剖學、物理學、發明、天文學、地質學、工程學及航空學。在歐洲的宮廷,隨便扔給他一把弦樂器,他就可以即興作曲、演奏,並且自然而優雅地演唱。
他並沒有把這些不同領域的潛能分開來,反而把它們合併到一起使用。他的科學筆記里滿是三維的草圖和圖像。同樣令人感興趣的是,他的畫作最終常常看起來像是建築草圖,包含有直線、拐角、曲線和數字,融合了數學、邏輯和精密測量等元素。
如此看來,當我們說自己某些方面行、某些方面不行時,我們實際是指已經很成功地開發出來的潛力和尚未被開發出來、仍然處在蟄伏狀態的潛力。如果能適當地培育一下蟄伏狀態下的潛力,它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圖2.1顯示了兩個大腦半球各自所主要負責處理的進程。 有關左腦和右腦功能上的一些發現,更多地支持了我們在記憶方法、筆記、人際溝通及高級思維導圖方面所要做的工作,因為它們都需要兩個大腦半球的協同工作。
2.4大腦的「超高速公路」
你的大腦里至少有1萬億個神經原或神經細胞(參見圖2.2)——這大約相當於銀河系星球的數量!如果考慮到每個神經原都以多種方式與1萬~10萬個其他神經原互動的話,這個數字就更令人震驚了。
神經原是專門傳輸電信號的神經細胞。神經原不是獨立工作的,而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組成迴路,從而向身體的各個區域都傳輸感覺信號和運動信號。
神經原有三個組成部分:一個細胞體、一個軸突和許多樹突。樹突的作用是接收信息和與其他神經原聯絡,從而傳輸電脈衝。軸突是延伸自細胞體的纖維狀突起。軸突表面覆蓋著一層髓磷脂。軸突負責把信號從一個神經原傳送到其他神經原。許多神經原都有許多樹突和一個軸突。
神經原利用自己高度專業的結構傳送和接收信號。每個神經原都從成千上萬個其他神經原接收信息,也向成千上萬個其他神經原發送信息。神經傳遞使得信息從一個神經原傳向另一個神經原。這一間接的過程發生在神經末梢和下一個神經細胞的樹突之間的空間。這個空間被稱為「突觸間隙」或突觸。兩個神經原之間的連接被稱為「突觸連接」。
查看原圖
圖2.1左腦和右腦負責處理進程的思維導圖
查看原圖
圖2.2人類的大腦
2.5突觸連接:腦力事件
這一切與學習、思考和記憶有什麼關係呢?人類早已證明,與具體數據有聯繫的突觸連接的數量決定著數據記憶的質量。也就是說,記憶事情時同時發生的連接越多,之後回憶起來的可能性就越大。
每當你有一個想法時,沿著攜帶此想法的通道的生化/電磁阻力就會被降低。這就像在森林裡清理出一條道路。第一次會非常艱辛,因為你需要在茂密的矮樹叢中開闢出自己的道路。有了這一次的清理,第二次你再走這條路時就會變得比較容易。你在這條道路上走的次數越多,阻力就會越少。重複多次之後,你將會有一條寬闊、平坦的道路,不再需要你做什麼清理的工作。大腦中發生的事情與此類似:一個想法的模式被重複得越多,遇到的阻力就會越少。另外,重複本身也會增加重複的可能性——這一點也很重要。換句話說,一個「腦力事件」發生的次數越多,它就越有可能再次發生。
2.6大腦「灰質細胞」之間的聯繫
1973年,我撰寫《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的初版時,有人估計說,腦細胞的排列數可能多達1後面接800個零。為了體會這個數字究竟有多大,我們可以拿它與有關宇宙的一項數學事實相比:宇宙中最小的東西是原子(參見圖2.3)。
查看原圖
圖2.3原子——已知的最小實體之一。你的指尖就有數十億個原子,宇宙中原子的數量是10後面接100個零我們所知道的最大的東西就是宇宙(參見圖2.4)。
已知宇宙里的原子數量可想而知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10後面接100個零(參見圖2.5)。而一個大腦裡面可能產生的思想圖譜的數量卻使這個數字相形見絀了(參見圖2.6)。
查看原圖
圖2.4已知宇宙驚人的體積,每個星球都比前一個星球大10億倍(1,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圖2.5已知宇宙里的原子數量——人類所知最大物體中所包含的最小顆粒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圖2.620世紀60年代末,有人計算出,大腦的1萬億個神經細胞所能形成的不同模式的數量為1
後面接800個零。但最近的估計顯示,連這個數字也太小了《思維導圖使用手冊》第一版發表後不久,莫斯科大學的皮奧特爾·阿諾欣(PyotrAnokhin)博士終其一生的最後幾年專門研究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他聲稱1後面接800個零這個數字是大大的低估。他所計算出來的新數字是相當保守的,因為我們目前的測量儀器與大腦難以估量的精密度比較起來實在是太笨重了。他所提出的數字不是1後面接800個零。阿諾欣博士說:大腦能夠生成模式的能力或者「自由的程度」是如此之大,如果按照正常的書寫字體的大小來寫出這一排數字,其長度將達到1050萬公里!有了這麼多的可能性,大腦就成了一個鍵盤,成千上萬首樂曲——行動或智力行為——都可以被演奏出來。現在還沒有,也從來沒有一個幾乎用盡了大腦能力的人。我們認為大腦的能力是無限的。《思維導圖使用手冊》一書的寫作目的就是要幫助你在大腦這個能力無限的鍵盤上演奏出最美妙的樂章。
2.7感知模型:眼睛,大腦,相機
我們首先考慮一下「眼睛/大腦/相機」這個體系。就在60年前,相機為我們的感知和大腦成像提供了一個模型——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人眼的晶狀體,感光板相當於人的大腦。這種看法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論據很不充分。通過做下面的練習,你就可以驗證這種看法的不足之處。
按照一般人日常做白日夢的樣子,閉上眼睛,想像你最喜歡的物體。清楚地把它的形象記在你的內心之後,再做下面的活動:
在面前轉動它;
從頂端看它;
從底端看它;
改變它的顏色,至少改變3次; 把它移開,就好像在很遠處看它一樣;
再把它移回來;
把它變得極大;
把它變得極小;
完全改變它的形狀;
讓它消失;
再把它拿出來。
你應該能夠輕鬆完成這些活動。但是,相機的零件卻完全無法做到這點(參見圖2.7)。
查看原圖
圖2.7跟人類早先的想法不一樣,大腦工作的方式比相機要複雜得多
2.8大腦的全息攝影模型
近來,更為精準的技術的發展,有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好得多的模擬大腦工作方式的模型——全息攝影。
全息攝影是將一束非常集中的光束或者激光束分裂成兩部分。光束的一半對準感光板,另一半從圖像上折回來後再朝向另一半光束。特殊的全息感光板可記錄兩束光相遇時光線撒在裡面的數百萬個片段。將激光束調出一個特別的角度來,再把感光板調到對準激光束的位置,原來的圖像就重新顯示出來了。令人驚奇的是,重現出來的圖像並不是在感光板上所顯示出的一張平面圖像,而是一個懸在空中的具有三維效果、影像重疊的物體。從上面、下面或者側面看這個物體,其效果與真實物體從各個角度看上去一模一樣(參見圖2.8)。
查看原圖
圖2.8全息攝影是一個比相機更適合反映大腦複雜工作方式的模型更令人吃驚的是,如果將原來的全息感光板轉過90o,可以有多達90個的圖像在同一塊感光板上記錄下來,而且圖像之間互不干擾。
這項新技術更為超凡的特點在於,當感光板被取下來,再用一把鎚子把它敲成碎塊時,每一塊碎片上都能在對準特別調好位置的激光束時顯現出一個完整的三維且重疊的影像。
全息攝影因而也就成了比相機更為合理的模擬大腦工作方式的模型。它還讓我們意識到,我們身上有著一個多麼複雜、精巧的器官。
可是,就連這樣極度精密的技術,都遠遠比不上大腦的特殊能力。全息攝影當然更靠近人類想像力的三維本質,可是,跟大腦比較起來,它的存儲能力是微不足道的,因為大腦可以隨意地在任何瞬間調用成百上千的圖像資料。況且全息攝影還是靜態的,它不能按指令執行任務,如上節所列出的那些活動,雖然它們牽涉到複雜得無法想像的機械原理,可大腦做起來卻不費吹灰之力。就算全息攝影能夠做到這些,它也不能夠像大腦那樣看見自己——而我們只要閉上眼睛就能完成這一任務!
3
智商與天生聰慧
基於語言和數學推理的傳統的智商測驗大約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傳統的智商測驗是由法國的理論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AlfredBinet)在19世紀末所設計的。他所提出來的智力量表,最初是為確定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而設計的。支持傳統智商測驗的人認為,這種測驗可以測量我們的「絕對」智力。然而,智商分數很容易受到哪怕是一丁點的誘導而發生重大改變;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證據表明,這種測驗不能測量出我們的「絕對」智力。
首先,「伯克利創造力研究」顯示,一位智商分數高的人,不一定就思想獨立、行為獨立、具有幽默感或者能夠欣賞幽默、具有審美能力、通情達理、能客觀看待問題、能夠欣賞複雜而新穎的事物、富有創造力、表達流利、靈活且精明強幹。
其次,那些認為智商測驗可以測量人類全部能力的人,沒有考慮到這種測試所應涉及的三個主要方面:(1)被測試的大腦;(2)測試本身;(3)測試結果。很不幸,提倡智商檢測的人對於測試和結果太過專註了,卻忽視了被測試大腦的真正本質。
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些測驗並沒有測試一個人全部的基本能力。傳統的智商測驗基於這樣的一個假設:當他們對沒有經過培訓和開發的人類行為進行測試時,他們認為語言能力和數學能力是衡量智力的真正標誌。他們的斷言,就像一個測量員臆斷過去東方女人裹著的小腳的大小一樣。這些女人的腳在出生後不久就被裹腳布纏起來,直到她們幾乎完全發育成熟。這樣做的目的是要阻止腳的生長,以弄出「三寸金蓮」來。
然而,正如這些測量員做過的事情一樣,認為「三寸金蓮」反映的是自然狀態下完全發育的腳的大小,這顯然是十分荒謬的。同樣,認為標準的智力測驗可以測量大腦的自然能力,也一樣是荒誕的。我們的大腦,就跟那些女人的腳一樣,由於錯誤判斷和訓練不當的原因而受到了「束縛」,並沒有得到完全的發展。
智商與天生聰慧HowtoUnleashthePowerofYourMind思維導圖使用手冊然而,有趣的一點是,智商測驗最初開發的目的並非像人們經常想像的那樣,是用於「壓迫大眾」的一種方法。相反,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評論說,能夠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幾乎毫無例外都來自上層社會。他認為這不公平,因而設計了第一個智商測驗,以便讓智力正常發育的每個孩子都能有資格繼續接受教育。正是由於他所設計的這些測試,那些本來有可能被剝奪高等教育權利的孩子,獲取了很多就學的機會。 我們可以把智商測驗看成遊戲,或者在幾個專門的領域裡,作為目前智力發展程度的「標記」。這樣的話,它們既可以用來評估這些領域目前的發展情況,也可以作為一個智力發展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改善和開發,從而使智商適當地得到提高。
3.1多層面的思維——多元智力
雖然語言、數學運算和空間推理能力測試對於衡量總體智力很重要,但是它們沒有闡釋智力行為的其他方面,例如創造力、人際交往能力及一般知識技能。我們從下面這個案例中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
成功案例:什麼是聰明?東尼和巴利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我7歲的時候。當時,我正在肯特郡惠茨特布爾的一個海邊漁村上小學一年級。
巴利是我那時最要好的朋友。我們那時的主要興趣就是大自然——學習、採集、養護各種各樣的生物。我們的家就像小動物園!
放學後,我和巴利就沖向田野、堤壩、樹林,去追尋我們的興趣。
巴利對大自然非常敏感。通過蝴蝶或鳥類飛向地平線的飛行方式,他能辨別出是哪種蝴蝶或哪種鳥。他能夠滔滔不絕地說出很多種類,而我只會說「……嗯……菜粉蝶……麻雀……」,到那時,它們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
學年一開始,老師說我們要被分到不同的班級——1a、1b、1c、1d,並且告訴我們無論分到哪一班都沒有什麼差別。而我們立即就意識到,1a班是「聰明的學生」,而1d班是「笨學生」。
我被分在了1a班,而我的好朋友巴利被分在了1d班。我們沒有過多地談論或想這件事——事情通常都是這樣。
在1a班,我們又被進行了細分。根據最新的測驗結果,依據最新的排名情況,我們必須站起來,按照分數從高到低的順序調整我們的座位。得分最高者坐到最後一排最右邊的座位,得分第二高者緊挨著他坐,呈蛇形向前排列,得分最低者坐到最前一排最右邊的位置。
小東尼·博贊坐在什麼地方呢? 從來沒有坐過第一個座位,也從來沒有坐過第二個座位。那兩個座位從來都是「預留」給馬默里(Mummery)和艾普斯(Epps)或艾普斯和馬默里的!我始終在其後的某個位置。
一天,我們1a班的老師問了一些非常無聊的問題,例如:「你能說出生長在英國河流里的兩種魚嗎?」(總共有100多種);「昆蟲與蜘蛛有什麼不同?」(有15處不同);「蝴蝶與蛾有什麼不同?」(也有15處不同)。
若干天之後,鱈魚老師非常自豪地向全班同學宣布說:「有人在測驗中得了100分!」我們每個人都看著馬默里和艾普斯,看看他們誰又得了100分。
令我們吃驚的是,他喊出了「博贊」!我很震驚,因為我知道他弄錯了——在每次測驗中,我都知道,我要麼是回答不出某些問題,要麼就是肯定寫錯至少一個答案。我不可能全部回答正確。
我們不得不照常換座位,而且我在人生的第一次坐到了最後一排最右邊的位置,等待被揭發!然而,我第一次很愉悅地看到了馬默里和艾普斯的真正形象!
鱈魚老師把試捲髮了下來。令我驚訝的是,發給我的試卷上寫著「100」、「滿分」、「做得好,孩子,加油」,還有,在試卷的頂端用我的筆跡寫著我的名字。
我瀏覽了一下試卷,很快就意識到,這些答案是我隨便寫下來的,為的是回答鱈魚老師之前問我們的那些無聊的問題。我當時的反應是,「那不是測試——我本可以說出50種不同的魚類、昆蟲和蜘蛛的15個不同之處,以及蝴蝶和蛾的15個不同之處!」我立刻被搞糊塗了。
我逐漸明白了過來,那是一次測試,而且也弄明白了,馬默里和艾普斯之所以在以前的測試中能得高分,是因為他們熟知自己的科目,就像我了解大自然一樣。
於是我得了第一名!感覺真好……
這一成就感和幸福感僅僅持續了很短一段時間,但我認識到有什麼東西將轉變我的思維模式和改變我的生活。這一認識是什麼呢?
在全年級的100多個學生中,在1d班的最前一排,坐在蛇形座位末端的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巴利。誰對大自然更了解——小東尼還是小巴利?
當然是小巴利。
要說優秀,巴利應該坐在1a班我的右邊半英里遠的地方——他比我更了解大自然的美和多樣性。
這一認識讓我非常震驚,因為我現在有絕對的證據表明,我所處的體制(英國教育體制)沒有準確地區分「智力」。在這個例子中,最好的卻被判定為最差的。我的「第一名」是以我更聰明的「笨」朋友為代價而取得的,這一事實使我感到更加痛苦。
從那一刻起,小東尼·博贊變成了一個聰明的少年!我總是在問,「誰說誰是聰明的?」「誰說誰是不聰明的?」「誰有權利說誰聰明、誰不聰明?」「什麼是聰明?」「什麼是智力?」 我的餘生一直在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
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的智力觀念開始了改變,因為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還有許多其他種智力存在。
我與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一起認識到了那些不同的智力,而且還知道,如果適當地開發這些智力,它們將與其他種智力協同工作。針對傳統的標準智商模式,我最先研究和提出了一種新的智力模式。
多元智力包括創造智力、個人智力、社會智力、精神智力、身體智力、感官智力,還有「傳統」的數學智力、空間智力和語言智力。對於多元智力的圖解,請參見圖3.1。
每種智力都可能有其支持者。例如霍華德·加德納就認為社會智力最重要,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它與人類的成功聯繫最為緊密。然而,漢斯·艾森克(HansEysenck)認為標準的智商最重要。列奧納多·達·芬奇(雖然他沒有把它們稱為「智力」)說,最重要的是發展你的感官能力——也就是你的感官智力。
查看原圖
圖3.1多元智力思維導圖多元智力的觀念符合我們揭示的大腦的工作方式和大腦皮層的能力(參見第1章)。我們在這裡有必要說明,這些智力都與肌肉類似,可以培養和訓練;每個人都有能力把每種智力發展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這些智力包括:
語言:培養「辭彙能力」和擺弄字詞無限組合的能力。
數學:培養「數字能力」和擺弄無限的數字世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的能力。
空間:處理三維空間的能力和協調三維空間內物體的能力。
這三種智力構成了傳統智商測試的大部分。但是,要提高你的腦力,你還需要確保培養下列同樣重要的智力:
個人:自我意識及其愛自己的能力——做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和最好的教練。
社會:在大小集體中獲得成功的能力,以及建立持久關係的能力。
身體:總體的「衛生健康」,以及肌肉的力量、身體的靈活性和心血管的健康。
感官:發揮各種感官的終極能力和潛力——就像列奧納多·達·芬奇所請求我們做的那樣。
創造:調動全部大腦皮層進行思考的能力,思考得豐富、新穎、富有想像力、靈活、迅速和有關聯。
倫理/精神:熱愛其他生物和環境、慈善、理解、顧全大局、積極、慷慨。
設想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每個人都接受教育,開發自身的這些巨大的資源。這是教育家和哲學家數千年以來的夢想。
在21世紀之初,在智能時代到來之時,我們終於有機會實現這個夢想了!
3.2嬰兒——完美的模型
其中一個最能證明大腦完美性的例子,就是嬰兒大腦的功能和發育過程。他們遠非許多人所想像的那樣是些「無用或無能的小東西」,而是具有超凡的學習、記憶能力和智力非常發達的人——即使是在其早期階段,就已經超過了最為複雜的計算機。 除了極個別的例外,幾乎所有的嬰兒在兩歲的時候就學會說話了,還有的更早些。因為人人如此,人們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如果對這個過程仔細加以研究,就會發現它是非常複雜的。
試著聽某人說話,假裝你聽不懂他說的是什麼語言,對他所講的內容也知之甚少。在這種情況下,你能理解談論的話題嗎?顯然,完成這個任務不僅很困難,而且由於聲音彼此交錯,詞語之間的分別很難辨清。然而,每個學會了說話的嬰兒不僅克服了這些困難,而且還設法區分明白了哪些是有意義的,哪些是沒有意義的。當他聽到像「寶噢噢噢噢噢噢波意巴噢呵呵呵西依依依依,可呃呃小小寶寶寶!」這些聲音時,我們真不知道嬰兒們到底是怎樣想辦法搞清楚我們是在說什麼的!
小孩子們學習語言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學習和理解韻律、數學、音樂、物理、語言學、空間關係、記憶力、整合、創造力、邏輯推理和思維,這些都是大腦左右皮層從一開始就具備的功能。
是你教會了自己說話和閱讀,可你仍然還在懷疑自己的能力。這顯然不合理,因為當你本身就是反方證據的時候,你是很難辯駁的。
3.3大腦受到了什麼樣的限制
儘管有很多實實在在的證據,但很多人對大腦的潛力仍持懷疑態度。他們以大多數人的表現不佳作為反面證據。為了駁斥這種觀點,我們給社會各界人士發了一份問卷,用以確定為何大腦這一神奇的器官未能得到充分使用。以下是問卷中的問題,每個問題的下面給出了95%以上的人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你可以邊讀邊大聲問自己這些問題。
現在,你應該清楚如何駁斥反對意見了吧:我們的表現與我們甚至最小的潛力不相符的原因就是,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內在潛力一無所知,更不用說如何去充分利用了。為什麼外在表現與內在潛力不符:調查問卷
1在學校,你學過關於大腦的知識,並知道怎樣運用大腦來幫助你學習、記憶和思考嗎?
沒有。
2你學習過記憶是如何發生作用的嗎?
沒有。
3你學過特別的或高級的記憶技巧嗎?
沒有。
4你知道學習時眼睛的作用及如何用這些知識來幫助自己嗎?
不知道。 5你知道很多學習技巧,並且知道如何將其運用到不同的學科中去嗎?
不知道。
6你知道注意力的性質及必要時如何保持注意力嗎?
不知道。
7你知道什麼是動機,以及它是如何影響你能力的發揮的嗎?你知道如何利用它來幫助自己嗎?
不知道。
8你知道什麼是關鍵詞、關鍵概念以及它們與做筆記和想像的關係嗎?
不知道。
9你知道什麼是思維嗎?
不知道。
10你知道什麼是創造力嗎?
不知道。
3.4「只是普通人!」
在過去35年里,我在50多個國家所做的一個實驗就是讓人們想像他們處於下述情景。
他們已經「完成」了一項任務,其結果非常糟糕,完全是場災難。他們為了逃避責任,為失敗找了種種借口:「某某信息沒有及時傳真給我」、「在工程最關鍵的時刻,我卻不得不去看病」、「這全是他們的錯,要是公司的通信系統好點的話,就不會出這種事」、「老闆不讓我按我的想法去做」等。
接下來,讓他們想像,儘管他們的借口冠冕堂皇,但他們最終還是「難脫干係」,並且必須承認整個災難確實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最後,要求他們完成人們在「悔過書」中常用的句子:「好了,好了,這是我的錯。但你指望什麼,因為我……」
在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國家、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做上述實驗時發現,人們完成上個句子的共同的答案是:「只是普通人!」 儘管聽起來有些滑稽,但卻反映了一個普遍並被嚴重誤導的神話:人類本身就有不足之處,因此,這場災難的責任應歸結於人類本身的「缺陷」。
為了從上述的假想中得出另一個觀點,請考慮下面一些相反的情景。
你完成了一項了不起的工作,人們開始說你是「傑出的、優秀的、令人吃驚的一個天才或明星」,稱你的工作是「令人震驚的、最棒的、難以置信的、無與倫比的」。在一段時間內,你會很謙虛,但最後你也會認為你是優秀的。
你見過幾次你自己或他人站出來大聲宣布:「是的,我是天才,我是明星!我做的工作確實是令人感到震驚的——連我自己都感到吃驚!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只是普通人!」
大概沒有人會這樣說……
這第二種情景可能更自然、更真實地反映了人類及其工作的狀況。作為人類的一員,就像第1章所描述的,你實際上是非常傑出的,並且在許多方面來說應該是奇蹟的創造者。我們「犯錯誤」和「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只是普通人」,而是因為我們仍處在進化過程中的極早期的階段,正朝著了解我們人人擁有的、令人驚嘆的「生物計算機」邁出了孩子學步般的試驗性的第一步。在全世界範圍的教育系統內,人們之所以幾乎沒有花時間去學習如何學習,是因為我們對這台生物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規則一無所知。
用一個現代計算機的比喻來說,我們對控制大腦這個硬體的軟體知之甚少。
在本書的第二部分——你的「大腦使用說明書」中,你將了解大腦回憶和學習的方式、內容、原因和時間,以及如何利用記憶術(記憶的技巧)將自己的記憶能力翻倍,並釋放自己真正的創造力。
如果應用這些[記憶]原則……你就能夠同時橫跨知識的世界和記憶的世界,讓自己具備一些優勢——這是我發現這種培訓和應用所給予我的優勢:更大的自信,越來越熟悉我的想像力,逐漸改善的創造力,大大提高的感知能力,還有更高的智商!
——世界記憶力錦標賽八連冠得主
多米尼克·奧布賴恩 第二部分
駕馭你的腦力
你記憶事件和數字的能力如何?面對考試的壓力,你擔心自己回憶信息的能力嗎?本書的這一部分將讓你深入了解如何記憶信息和回憶信息。簡便易用的記憶術(記憶的技巧)和練習將幫助你記得更多、回憶得更快、更好和更富有創意地思考。
4、改善你學習信息和回憶信息的能力
本章介紹和測試你在學習期間和學習完成後與生俱來記憶信息的能力。
4.1學習期間和學習後的回憶
記憶和學習最鮮為人知或理解的一個方面,就是學習期間和學習之後的回憶——在學習期間你所能記住的信息和學習結束後你所能回憶起來的信息。事實上,從本章接下來的測試練習和對這些測試的討論中你可以看出,了解你的「理解」和「誤解」對於裝備你神奇的記憶能力至關重要。你還將看出,「記憶」和「理解」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你有可能完全理解測試的內容,但你有可能回憶不起來甚至其中一半的內容。
不要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記憶力將衰退。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也不要認為,在回憶信息很困難的時候,你就永遠不能夠長久地記住任何事情了。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沒有給自己時間停頓下來去思考,以及你回憶的方法不得當。
儘管你回憶信息的過程可能不像你所喜歡的那樣有效,但你的記憶力事實上是非常有效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完善從大腦中提取信息的方法。首先請完成下面的一個簡單的練習。
練習1
學習期間的回憶
下面是一組單詞。按照順序快速地將表中所列的每個單詞閱讀一遍。閱讀這個完整的單詞表,一個單詞接一個單詞閱讀。為了保證客觀,請用一張小卡片遮蓋住讀過的單詞。除非你擁有大師級的記憶力,否則你是不可能將這些單詞全部記住的,所以只是儘可能多地去記。開始吧!
Houserope
Floorwatch
WallShakespeare
Glassring
Roofand
Treeof
Skythe
Roadtable
Thepen
Offlower
Andpain
Ofdog
And 現在,請遮蓋住本頁,看下一頁的「反饋和問題」。對於問題1,請盡量寫出你能記住的單詞。然後回答問題2~6。
反饋和問題
回答這些問題時,不要參照前面的單詞表。
1按順序盡量寫出你能記住的單詞。
2在第一次出錯之前,你記住了單詞表中開始部分的多少個單詞?
3你能記起表中哪些單詞出現了不止一次嗎?如果能,請寫下它們。
4在單詞表的最後5個單詞中,你記住了多少個?
5你記得表中明顯不同於其他詞語的單詞嗎?
6在這張表的中間,有些單詞在你回答前面的提問時從未提到過,你能記住多少個這樣的單詞?
練習2
學習期間的回憶
在下圖上畫一條線,用它代表你認為你在學習期間所能回憶起來的量。圖中左垂線表示學習起點,右垂線表示學習終點;底部的直線代表沒有回憶(即全部忘記);頂部的直線代表完美的回憶。圖4.1a~圖4.1c是3個人做的例子,分別代表他們在學習期間感覺到自己可回憶的量。這些圖都是從75%開始的,因為他們認為即使是最完美的學習過程也不可能產生100%的完美理解或回憶。
當然,也有許多其他的情況,所以,當你看完這些圖形之後,請根據你認為的自己的記憶情況,完成下圖。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圖4.1aA認為自己在學習期間回憶保持恆定
查看原圖
圖4.1bB認為自己學習開始時記得多,結束時記得少
查看原圖
圖4.1cC認為自己學習開始時記得少,結束時記得多
4.1.1學習期間回憶練習反饋
在這個練習中,幾乎每個人都回憶了相同的信息:
單詞表開始部分的1~7個單詞;
單詞表結尾部分的1~2個單詞;
大部分多次出現的單詞(the,of);
突出的單詞或短語(Shakespeare);
表中間的單詞回憶起來的相對較少(如果回憶起來的話)。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這一結果表明,記憶與理解的工作方式不同:雖然你理解所有的單詞,但是並沒有把它們全部記住。
我們回憶信息的能力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與「中間的事物」相比,我們最有可能記住「最前面的事物」(首因效應)和「最後面的事物」(近因效應)。因此,我們能夠更多地回憶起來的信息來自學習時間段的開始和結束部分,而不是中間部分(參見圖4.2中的曲線,它開始時很高,在3個高峰之前趨於下降,在結束之前再次提升)。就這個單詞回憶測試而言,單詞house和dog分別出現在開始和結束部分。
對於存在某種聯繫或關聯的事物,運用韻律、重複或其他與我們的感覺相關的東西(參見圖4.2中的A、B、C點),我們就能學習得更多。就這個單詞回憶測試而言,重複的單詞有the、of、and;有關聯的單詞有tree和flower,或者house和roof。
當事物很突出或獨特時,我們也會學習得更多。Shakespeare這個名字從其他單詞中突顯了出來,激發了我們的想像。這叫做馮·雷斯托夫效應(VonRestorffEffect,參見圖4.2中的O點)。
查看原圖
圖4.2學習期間的回憶。這個示意圖表明,我們回憶得較多的信息位於學習的開始部分和結束部分。
對於存在某種聯繫或關聯的事物(A、B、C),以及突出的或獨特的事物(O),我們回憶得也較多圖4.3是根據測試得分繪成的一種模式,它非常清楚地顯示出:記憶和理解並不隨時間的推移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運作——所有的單詞都可以理解,但只有部分單詞可以回憶起來。記憶和理解之間不同的工作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解釋:為什麼許多人在數小時的學習與理解之後,發現他們並沒有記住多少東西。原因是大腦如果得不到短暫的休息,回憶就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差(參見圖4.3)。
查看原圖
圖4.3回憶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差,直到大腦得到短暫的休息為止因而,練習2所要求繪製的圖形要比圖4.1a~圖4.1c更複雜些。根據練習1的平均得分繪製出的圖形與圖4.2差不多。
從圖4.2可以清楚地看出,一般說來,在理解能力相對穩定的情況下:
我們有可能在學習期間的開始階段和結束階段比中間階段記住的內容多;
我們有可能更容易回憶起那些通過重複、感覺和韻律而相互關聯的事物;
我們有可能更容易回憶起那些突出或獨特的事物(發現這一特徵的心理學家名叫馮·雷斯托夫,因而這種記憶現象也被稱為「馮·雷斯托夫效應」);
對於學習的中間階段的內容,我們有可能記住得相當少。
要想把記憶保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需要找到記憶與理解最協同的工作點。在正常的工作或學習中,這一點出現在20~50分鐘之間的一個時間段。時間太短,大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領會材料的節奏與組織。時間太長,記憶量會出現持續下降(參見圖4.4)。
所以,如果聽講座、看書或利用電子媒體學習時間達到兩個小時,中間最好安排幾次短暫的休息。這樣的話,回憶曲線就可以保持高位,從而防止其在學習的稍後幾個階段出現跌落。每隔半個小時做短暫的休息,將使回憶出現8個相對的高點,以及高點中間的4個微幅的下降點。但這4個下降點中的任何一個都不及兩個小時期間一直不休息時回憶下降的幅度大(參見圖4.4)。
查看原圖
圖4.4學習期間安排休息和不安排休息的情況下的回憶曲線圖。20~50分鐘的學習間隔最能產生
回憶與理解的協調關係此外,學習期間的短暫休息也是有益的放鬆點。它可以使集中注意力學習時緊張的肌肉和神經得以放鬆。
4.1.2短暫的休息很重要
因此,在合理的時間間隔內進行短暫的休息是學習和記憶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在學習時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短暫的休息——例如每隔20~50分鐘,你會發現準確地回憶信息變得較為輕鬆。因為,短暫的休息可以使你的大腦有時間吸收已經學習到的信息。重要的是,短暫的休息會立即產生另一個「近因」高位點,而且在休息結束之時,會產生另一個「首因」高位點。圖4.4顯示了兩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內3種不同的回憶模式。
頂端的曲線有4個短暫的間歇。升起的頂峰表示回憶水平最高的時刻。在這條曲線上,回憶的高位點比其他任何一條曲線上的高位點都多,因為它有4個「起點和終點」。回憶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
中間的一條線顯示了連續學習兩個小時而沒有休息的情況下的回憶曲線。起點與終點是回憶的最高水平,但整體的記憶保持在75%以下。
底端的一條線顯示的是學習超過兩個小時而沒有休息的情況下的回憶曲線。很明顯,這種方法的效率很低,因為回憶曲線是在一直下降的,基本上是在50%之下。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教訓,即如果不休息的話,你的回憶量是逐漸下降的。
在合理的時間間隔內休息的次數越多,起點和終點就越多,大腦也就能夠記憶得越好。
短暫的休息對於放鬆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集中注意力學習時高度緊張的肌肉和神經得以放鬆。
練習3
學習後的回憶
下面的空白圖是用來記錄你的記憶在學習完成後的變化情況的。左邊的垂線表示學習終點;右邊沒有垂線,是因為我們假定「之後」可能是幾年以後的事了;底端的直線表示沒有回憶起任何東西;頂端的直線表示完美的回憶。 查看原圖
如同練習2一樣,這裡也有許多其他的情況,所以請根據最能反映你學習後的回憶情況,完成此圖。為了這個練習的目的,你可以假定在你學習結束後什麼也沒有發生,以便提醒自己所學習到的信息。
4.1.3學習後回憶練習反饋
在練習3中,我們要求你完成一張曲線圖,用於反映在學習完成後你的回憶情況。圖4.5a~圖4.5c所示的範例,是許多人在做這一練習時所給出的答案,但是還會有很多其他的答案。
查看原圖
圖4.5aA認為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幾乎忘記了一切
查看原圖
圖4.5bB認為他在短時間內還能保持恆定的回憶,但是隨後這種回憶就陡然降低了
查看原圖
圖4.5cC認為他的記憶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隨後緩緩下降,最後在某一點上趨於平穩除了以上的情況之外,還可能有其他種情況:幾乎立即降低至零的直線;也可能有一些更加快速下降的方式——有的下降至零,有的始終保持在零上某一較低的水平;還有可能出現緩慢下降的情況,而且其中有的會下降至零,有的不會;還有可能出現一些其他不同程度的時而上升和下降變化(參見圖4.6)。
查看原圖
圖4.6人們根據自己在學習1小時之後的回憶情況而提供的不同回答。藍色線條是人們最常認為的回憶
下降曲線。紅色線條是通過心理學研究所測定的實際模式,注意在陡然下降之前的上升令人吃驚的事實是,先前所給出的圖例和以上所做出的估計都是不正確的。它們都忽略了一個特別重要的事實:學習後的回憶量最初是上升的,之後才是下降的,再後是一條逐漸下降、以水平線結尾的凹形曲線(參見圖4.7)。
查看原圖
圖4.7人們在學習後回憶量會有短暫的上升,隨後會陡然下降(80%的細節會在24小時之內被遺忘)一旦意識到短暫的上升確實會發生,其原因就不難理解了。在學習結束的瞬間,大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整合剛剛吸收的新信息,尤其是結尾部分的內容。它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把新材料之內的一切關聯牢固地連接起來,即使之「沉澱」。
小幅度的上升之後會出現陡然的下降——在學習1小時之後的24小時之內,至少有80%的細節會被遺忘。必須防止出現這樣急劇的下降。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複習來避免這樣的下降。
4.2記憶——複習的技巧和理論
如果合理安排複習,就能改變圖4.7所示的情況,即保持在學習結束後回憶量很快到達的高位點。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安排有計劃的複習,而且每次複習必須安排在回憶剛開始下降之前。
例如,第一次複習應該在學習1小時之後的10分鐘開始,複習時間以5分鐘為宜。這樣可使記憶在高位點保持1天左右,然後應該進行第二次複習,時間為2~4分鐘。此後,記憶將保持一周左右,然後在一個月之後再次複習約2分鐘。經過這最後一次複習,此項知識將被轉為長期記憶。這就類似於熟悉了一個人的電話號碼之後,只要偶爾注意一下即可保持記憶(參見圖4.8)。
查看原圖
如果已做過筆記,那麼第一次複習應該是一個對筆記的全面修訂過程,這就意味著要廢棄原來的筆記,取而代之以修訂的最終版本。
第二、第三和第四次複習則應採用下列方式:不看整理過的筆記,用一張紙概括地記下所能回憶的一切,或把它製作成思維導圖;然後將其與最終版的筆記對照,進行修改和補充。筆記和概括都應做成思維導圖的形式(這在第三部分有詳細講解)。
學習後回憶——重複的價值
新信息首先被儲存在短期記憶中。要把信息轉變為長期記憶,你需要不斷演練。
一般來說,信息至少需要重複5次才能轉化為永遠的長期記憶。因此,你需要運用一種或多種記憶技巧定期複習你所學過的東西。
這一規律可以被濃縮為下面的一個公式(箭頭代表「轉化」):短期記憶→長期記憶=5次重複這一公式的含義是「從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需要5次重複」。
關於這5次複習和重複你所學習過的內容,我的建議是:
1、學習結束之後立即複習一次。
2、1天之後再複習一次。
3、1周之後再複習一次。
4、1個月之後再複習一次。
5、3~6個月之後再複習一次。
每次複習和回憶之時,你不僅是在重訪學過的信息,而且還是在增加你的知識。在長期記憶中,你的創造性想像起著重要的作用。你對學過的知識複習得越多,你就會越多地把它與你已經記住的其他知識聯繫起來。
我們學得越多,我們記得就越多。我們記得越多,我們學得就越多。 複習與不複習的差別
合理複習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作用於學習、思維和記憶等各方面的累積效應。如果不複習,你就是在不斷地浪費自己對學習任務所付出的努力,而且會將自己置於嚴重不利的處境。
每次接觸新的學習情景之時,你對舊知識的回憶將會處於一個低谷,應該自動產生的聯繫也會消失。這樣,你對新材料的理解就不能達到應有的水平,而且理解的效率和速度也必然會降低。這種消極的過程會不斷反覆,造成你精神逐漸低迷,最終對能學好的東西也失去了信心。只要一學新東西就會忘記,一接觸新東西心理上就會感到壓抑。結果是很多人在完成了正式的考試之後,就很少甚至根本不再碰書本。
不複習對一般的記憶同樣有害。如果每條新信息都被忽略,那麼它將不被有意識地保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也不能形成新的記憶連接。由於記憶是一個以連接和聯想為基礎的過程,因而「記憶庫」中的東西越少,其接納和連接新知識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反,複習的好處是無窮的。你對現有知識體系掌握得越多,你能吸收和掌握的知識就越多。在學習時你能控制的知識數量不斷增加,使你能更易於消化新知識,並將每條新的信息吸收到已有的、相關知識的存儲中去(參見圖4.8)。這一過程很像滾雪球:雪球越大,滾得越快,最後它能在自身衝力的作用下繼續滾動。良好的複習習慣可以形成滾雪球效應,增強你對工作和生活的信心。
推薦閱讀:
※人是如何一步步被毀掉的:當生活失去了「掌控感」
※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營銷策劃?分享六個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營銷策劃的模板
※思維導圖 | 商業模式你真的想清楚了嗎?
※5分鐘吃透思維導圖
※史上最全思維導圖,一網打盡英語單詞和句型!(老師都為學生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