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漢談意拳---十大誤區
誤解之一:意拳(大成拳)完全廢除了套路。 是的,薌老對流行的花法拳套進行了激烈的批評,認為沒有拳術精神的空架子是拳渾子混世謀生的工具。但是,凡對意拳(大成拳)真正了解的應該知道,薌老對拳套招法應該是揚棄而非全盤否定。認真讀大成拳論之人,均可看出薌老雖然否定了機械性的套路與招法,但卻留下了套路招法的神髓與原理原則,正如薌老所言,原理原則方為法,非這一拳哪一腿才是方法。況且薌老所講大成拳「一法不立,無法不容」,通俗的理解就是「不受一法一式的局限,方可無法不容,包容萬法」,到作拳時該用什麼方法,就用什麼方法。至於演練時,按薌老所說,應以形(招法、拳式、單操手法)會意(體會用法、拳意、是否符合力學原理與生理衛生等),以意(感應、意念)象形(自然找出「形」的表現形式,即以意自然帶出形式、招法),形隨意轉(拳式招法隨「意」自然轉換,不局限,不束縛,只求得力順當合規矩),意自形生(由招法及拳式自然產生拳意、體會、感覺、及用法)............等等。即使在大成拳論自衛一章中,薌老也談了裹打、踐打、截打、堵打等等數十種打法,指出這些方法雖然是局部方法,但對一般人來講如不經過實地練習,也不易得,但對絕頂聰明之人,則認為可不必習此。這說明薌老否定的拳套方法只是哪些沒有拳意,一招一式不得均衡的,沒有拳術意義的拳套操。也說明薌老傳授拳學因人而異,對絕頂聰明人則直奔拳學正軌,對一般理解力不夠的也從一招一式的打法練起。薌老認為意拳(大成拳)傳授因人而異是符合規律的。對有些初學者和理解力差的人,首先通過拳式招法練習,易於入門,便於傳播和普及,正如渡河先要上船,過了河後要棄船上岸一樣的道理。對絕頂聰明者,大智慧者,悟性即為渡河之船,即為渡河之橋,亦即悟者自渡。此外對帶藝投師者,如習練其他拳術有成,亦可不必習此,這也是為什麼修鍊大成拳的初學者,常感到無入手之門,而許多帶藝投師者又較快入門的原因,可能也是選傑先生創大成拳若干法、若干腿,以便於大成拳傳播和推廣的本意吧。 事實上,如果你按試力的神意練拳套,則拳套也是試力,而機械性的煉試力,機械性的理解七妙法門,不求內在真意與精神,則意拳(大成拳)也就成了沒有套路的套路,完全背離了薌老本意。 拳學修習應因人而異,記得師講過:曹洞宗道元禪師教授弟子時說:「只管打坐」,因為只有在自己堅持不懈修行之中才能體悟、體認自己智慧與見地。但若有大智慧如禪宗6祖慧能者則不必如是,慧能云:道由心悟,豈由坐也」。對練時與用時是有法還是無法,師說:都是有法,但法無定法,包容萬法,即是無法,如禪語講: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意拳(大成拳)升華後的拳套(如果非說成是套路的話)是健舞,是隨意的按自身特點和現場條件的自發的自選套路,這也是真正習武者練套路的較高境界,看達成高手的健舞表演,真是一種享受。
誤解二:薌老狂放 薌老對待學術是狂放的,是不斷探求的,是敢於懷疑並一生實踐的。「我們看著別人很高大,是因為我們跪在地上」「永遠踩著別人的腳印走的人永遠會走在別人後頭」,前人也是人,今人也是人,薌老認為拳術應當一代高於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強。薌老認為拳術是科學,而科學是不斷進步的。事實上,薌老一生中也是在對拳術不斷探索的一生,這也是薌老拳術從行意--意拳--大成的不斷探索過程。 拳術領域的封建保守風氣也確實束縛了拳術的發展,而在學術上的探索與狂放並不代表本人為人處世的狂放,薌老從不認為自己或本門發展到了頂峰,而是認為成拳是需要不斷發展的,更希望後學從學各方,盡量問難,儘力發揮,以期拳學的不斷進步,不斷攀登,一代高於一代。相反,一些所謂不狂放的拳派,往往認為本門已經發展到了頂峰了。誰更狂?薌老說過,如果有高明人士,技能品德皆為所欽,余願附尾以佐之,何狂之有?
誤解三:大成拳拳名就顯出自大,不可一世 大錯特錯,首先:大成不是薌老自稱,是贈名,其二:大成之意,道德之謂也。歷史上有孔子集大成之說,趙岐曰:孔子集賢聖之大道,而成己之聖德也」;其三:這是朋友對薌老的拳術成就的讚譽。大成不是唯我為大。僅從表面理解,太極拳是什麽意思?
誤解四:意拳(大成拳)好鬥,人品差: 我不知道,拳怎末與人品掛上了鉤?我只知道,拳是拳、人是人,拳與人品沒有關係。那個門派都有人品差的,也有人品好的。 我18年前因身體有病,多方醫治不見好轉,拜一意拳(大成拳)老師學拳,因是一個窮學生,沒有金錢來源,老師不僅不受任何學費,而且還常常請我們到老師家吃飯,改善伙食。老師毫不保守,也不講封建的師徒制,跟老師談拳,老師也不以功夫壓人,而是如朋友一樣可以爭論。老師不僅傾囊享受,而且拳學資料也全部複印後送給我們,其德其品終生難忘!我所知意拳(大成拳)門人在為人處事上比一般指人要好上很多,不知為什磨有大成門人人品差的說法。 至於意拳(大成)門,確有一些人有些不自重,但這不是意拳(大成)門一門的情況,那個門派都有,問之曰老師,老師概括為:「江湖」二字,極為精闢。
誤解五:意拳(大成拳)門混亂,拳名都不能統一 拳名只是一個符號,鄉老歷來不重視拳名,而注重拳學的發展和內容。甚至後期,有人問先生練的是什麽?先生曰:站樁。連大成也不叫了。意拳(大成拳)名的變化也反映了一些特定歷史情況和拳術發展。置於意拳(大成拳)門內的自由爭論,恰恰說明了意拳(大成拳)的開放與開明。意拳(大成拳)門是講究學術自由的,講究問難的,由學術爭論與探索不是混亂。在薌老創派教學中,關於學術,也多次出現薌老與徒弟的師徒之爭論,薌老並不以宗師及武功高於徒弟就講究師道尊嚴,壓制徒弟看法。薌老與道新、與宗勛都發生過爭論。最有名的就是關於入門時候就整體求力,還是可以先分步求力,然後再組成整體渾圓力之爭。薌老認為:求力入手之法,就應整體求力,到後來仍然如此,他反對分解求力,他不認為力有這麼發、那麼發的區別,說:「力一有了方向就是錯誤」,薌老稱意拳為爆炸力,而非爆發力,就是說發力沒有方向,哪邊都一樣的意思。這是按薌老體認及實踐得出的看法,但在教學中很多學員難以理解。姚宗勛等認為,薌老是拳學天才,按薌老的方法,一般人難以理解,凡夫俗子就難煉意拳,宗勛在理解薌老發力方法基礎上,入手之初先將渾圓力分解,從學習需要出發,整理了若干發力與試力方法,有了站樁、晃樁、旋樁、前後摸勁、上下摸勁、左右摸勁、各種試力摸勁最後組合渾圓摸勁等方法,以宗勛的聰明和總結,使得許多學員很快入門意拳,這也是宗勛被尊為大師兄,很多薌老徒弟說許多方面得益於宗勛師兄的原因。 但薌老始終認為,分解求力,雖能較快入門,但很難達到拳術最高境界,後來薌老晚期傳人時仍堅持己說,這也是門內有意拳早期弟子與薌老晚期弟子的大成拳之爭的原因之一。薌老講:學術之爭有益,意氣之爭有害,意拳門內的師徒對拳術進行不同探索與爭論研究風氣一直保持到現在。這也是薌老提出廢除師徒制原因之一。 對氣的探索也一樣,據我所知,薌老對武術中「氣」的探索是經過了否定之否定的過程的。薌齋一生有四篇著作,按時間順序,1926年著作《意拳正軌》中,詳細論述了鍊氣與養氣方法,具體方法採用了形意拳的傳統經絡運行法;第二篇《拳學新編》中,薌老否定了傳統的練氣與養氣方法,認為養氣功夫實際是理氣功夫,重視「氣」字,常「意氣力」三字並稱,第三篇1944年著《大成拳論》中,隻字不提「氣」字,也以「意力」二字並承,完全否定了「氣」。第四篇1959年著的《意拳論》中,也沒有提及「氣」字,但提到隔膜動力(或呼吸彈力),並極為重視,先生云:欲收技擊真實之妙用,需使渾圓爭力與宇宙力波合拍,其作用之妙,皆在呼吸彈力。 意拳(大成拳)的一些說法不一,反映了拳術的探索與發展,要從發展的角度去看,就不會感到亂。而靜止的,一成不變的不是學術,是教條,是宗教。
誤解之六:關於意拳(大成拳)練功程序 意拳(大成拳)練功程序都是按七妙法門,按:站樁-試力-......等練習,一般練習時也都把技擊樁當作站樁步驟練習,好像程序上不太合適。另外我感覺一些意拳(大成拳)初學者,大多數都在試力階段沒有過關就練技擊樁,根本不能理解技擊樁內涵。 雖然拳學修習程序因人而已,但大多數人還是應遵循一定步驟與原則。我感覺,試力等練習應在技擊狀前練習,而不應在後。認真讀大成拳論,也可以看出,薌老其實是把技擊樁放在「試力、試聲、自衛」練習之後的,但許多人對此有誤解。深思及結合練習經驗,感覺確應如此。好像王永祥先生曾提出這一問題,可惜討論不多。 根據大成拳論,連自衛都在技擊樁之後,估計意拳(大成)拳內很少有人這麼練過,但為什麼就不試一試呢,為什麼不探討一下子呢,這可是薌老留下的訓練步驟啊。 我曾發過一個「混擊蠻打」的帖子,書錄於下面,供參考:(薌老言:混擊蠻打亦有益,要看對手他是誰!武術大家萬籟聲說:打人一頓亂拳頭!著名拳諺:亂拳打死老師傅! 技擊大家李小龍認為:對手不會像師兄弟般先對持觀察,後策動攻防;也不會如對拆演練或打沙包一樣,給你蓄勢運勁的時間,更不會打打停停,以便於你慢慢思考對策。面對一個強悍的,高速沖前的對手,你的腦海里可能會有十幾種應對方法,但在搏擊的電閃火花中,唯一最有效的是:憑本能的反應和直覺去進行攻防,他要求的是效率,而不是姿勢是否符合拳理。實戰時應拋開一切拳理姿勢正確與否的觀念,胡亂與對手一拼到底。 總之,如果我們練武沒有混擊蠻打的階段,不妨約上朋友、是兄弟,找個地方胡掄一起,經過了這個階段訓練後,你會對技擊樁,力的應用有更新的理解。請大家注意:薌老在大成拳論中,「技擊樁訓練」、「力的運用訓練」是放在在「自衛」之後的,這自有他的深意。反映了:訓練--實戰--升華的規律。技擊樁是高級的試力,力的運用須在實踐基礎上研究才更有意義。入手就練技擊樁,就研究力的應用,而缺乏實踐的過程,將對技擊樁、力的運用這兩個章節難以理解,徒生神秘思想,感到遙不可及,望前輩拳論而興嘆和感慨!
薌老學生一般帶藝投師,其試力、自衛(打法)已經過關,所以程序問題好像並不重要,但對沒有其他基礎的意拳(大成拳)學生,如果沒有對試力及自衛(打法)的實地練習,很難理解技擊狀內涵。 有人說技擊狀是高級試力,確實如此,鄉老在此步驟已經脫離對拳技的研究,而是進入對拳學研究,即:力的運用(武術力學)與神意運用(武術精神意識學)等拳學高級問題。 個人感覺,如果初學者直接練習試力,或學套路,不經過站樁的調身、調神、調形、調意等練習,不先在靜止狀態下使意形相合,一般不能理解試力內涵,其;練習也就是肢體的體操練習,是外形的練習,即使是練習試力,也會流於形式,練成不是套路的套路。因此首先需要站樁(混元樁或養生狀)過關,先解決在靜止條件下意形相合問題,再由靜到動,...... 試力練習被鄉老稱為拳學最困難的一步練習,可惜認識的人不多,許多初學者試力不過關。 其實這一部分是由起步到有法的練習,所以有一般試力,單操手試力,雙人試力(推手)、自衛(打法試力,大成拳論就講了數十種打法)等,這是練習在動態下的意形相合等內容,是動態樁,是在大動、小動甚至激烈運動下求整,求樁態,求意形相合的練習,是認識拳技的過程等等.....。 試力過關了,再練習技擊狀,才能使技擊狀有內容,有體驗,才能體會不動之動,體會大動-小動-到不動而內中真動.....
誤解之七:意拳(大成拳)是新型拳派 絕大多數人都這樣認為,也都這樣說,包括許多大成門人也是這樣認為。確實按拳派理解,意拳(大成拳)技術體系會因所學習之人的不同而有不適應。我個人認為意拳(大成拳)是拳學,作為拳學的意拳(大成拳),其體系是完整的。鄉老也是本著這一主線對中國拳術進行改革的。正如我前面所引用的薌老所言,「原理原則方為法,非這一拳哪一腿才是方法」。況且薌老所講意拳(大成拳)「一法不立,無法不容」,通俗的理解就是「不受一法一式的局限,方可無法不容,包容萬法」,到作拳或學拳時時該用什麼方法,就用什麼方法。薌老探索的是拳學的原則。練意拳(大成拳),初為拳技——技擊、打手、技法,應用時都可借鑒 再為拳派——形成獨到之技。 再為拳學——到拳術通家,其理亦通,拳理對各門各派均應有指導作用。 最後為拳道——以拳證道,幾為賢人。大成時應為拳道,意拳(大成拳)為證道之拳學,惜乎今已逐步退為拳派。」不同層次,拳學有不同的修為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為方法,通常的傳拳千篇一律,大學生、小學生都一樣教,聰明人與悟性差的人也一樣教,不是科學的教學方法,而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出的成名拳家也會各有特點,自成一派,如目前的各式太極,但從拳學角度,其體系都是相同的,都應是太極體系。 鄉老在拳論中一直強調,意拳(大成拳)是拳學。從拳學角度看意拳(大成拳)技術體系,則人們就不會有諸多疑問了。關於分步求力與總體求力,其實再上一個帖子已經講清了,無非是頓悟與漸悟問題,以及禪坐於不坐的問題。至於加入筋骨訓練技術方法等,只要適合自己,就沒什磨不好,而有的人用其他方法,達到同樣效果也好。不是唯一的。成拳體系中也有許多具體練法。這是枝節,不是拳學體系。說道五行拳,都知成拳來源於形意,練之有何不可。至於必練,對有些人確實應如此,但並不是所有人,也應因人而異。 說道選傑,曾見過先生,乃為一代宗師,所傳及所創諸多法,使意拳(大成拳)得到了極大普及,人所共知,但也帶來了弊端,對與一些留戀舟上美景之人,不能過河棄舟,把意拳(大成拳)練成了不是套路的套路,背離了薌老本意,據說選傑先生晚年也意識到這一問題,曾對於鴻坤先生意味深長講:現在重要的不是普及,而是繼承。拳學普及的肯定不是高級的,任何拳都是如此,因人的素質是不同的,就像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科學家一樣。 說意拳(大成拳)是拳學,是體系,是意拳(大成拳)的修習原則及體系對任何拳都可作為指導的原則,按這一指導原則,可以有助於使人們直奔拳學核心,對學習本派拳術或理論多有助益。而一些門派真傳的拳學核心,往往也是按照這一原則而進行的。 當然圍繞著拳學原則,意拳(大成拳)內部有許多具體練法,這些方法是否適合自己,還得在練習中根據自身特點與悟性而定。但掌握了原則,對你連其他拳術也是極為有利的。 至於說到拳史,我不是史學家,你所說的我有些不知道,有些並不是你所說的那樣。而對誰的功夫高誰的功夫低不感興趣,炒作勝誰敗誰更無意義,因為拳學的正確與否並不是靠勝敗來衡量的。我們學習拳學,不是成為打手。但我知道,薌老當時對拳學的革命,對真理的追求,對一些靠拳套混是陌生之人影響很大,引起的爭議也很大,當時就有各種爭論,也有各種的謠傳,更有各種的笑罵,人生不謗不英雄,故此,薌老言:只求真理,不示神奇,不顧笑罵,歡迎切磋,只要有利於拳學進步,自己毀譽與失敗並不在意。更針對自己對江湖的認識發出:「知我罪我,笑罵由人」的感慨。 關於鄉老所說通家,我認為也是從拳學角度,並不是從名氣、從能打角度而言的。更從鄉老親身接觸而得出的認識,鄉老也說過中國地廣人多,或許另有高人,這也是薌老歡迎問難,歡迎切磋的原因。也是鄉老老所說:如果有高明人士,技能品德皆為所欽,余願附尾以佐之的原因。至於誰是不是通家,並不因鄉老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那只是個人看法與體認何必在意。 學習意拳(大成拳),除治病強身功效以外,意拳(大成拳)論對我人生處世,從事學術研究等都起到了極大的指導作用,在工作中受益匪淺,取得許多成績,這已超出拳學以外了。 但現在,意拳(大成拳)的一些口碑,大成門人應勇於承擔責任,一些人錯誤理解了鄉老的盡量問難,求學各派的說法,在與各派交流中有些做法欠佳,(這也是我想說的大成門人的誤區之一)而中國武術往往比較封閉,還往往不能以正確的心態接受外來拳派的交流,往往誤認為是挑戰,從而造成誤會。意拳(大成拳)一些人不自重,以自己善技擊而招搖過市,也帶來很壞影響,被稱為「流氓拳」。 其實,如果擺正心態,真誠交流,會得到其他拳派的接受,也能成為朋友。我在此希望中國所有拳派都能破除門戶之見,坦誠交流,互相學習,探索中國拳學發展之路,成為真正的朋友。至於輸贏,並不重要,門戶之見更不應有。阿里一生失敗多次並不影響其一世英名,而中國一些所謂的武神仙一生不敗更不代表中國武術的光榮。
誤解或誤區之八:意拳(大成拳)只是實戰拳術 拳術的最初和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技擊,意拳(大成拳)的技擊效果明顯,姚宗勛大師也把書名稱為「中國實戰拳術」,無疑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如果我們的認識與理解僅止於此肯定是不全面的。鄉老說大成拳目的有三:健身、自衛、尋理趣(粗略理解:探詢拳學的真理,從中得到樂趣),宗旨為一:利群(有利於並服務於大眾〕。薌老認為:技擊乃道之末技(這並不說明技擊不重要,而是說明技擊不是拳學研究的最終目的和宗旨,而是以技擊為主線,探索拳術中的力學、生理學、心理學等等學問,發揮人體素質與極限(改造生理,發揮良能)以利群。 其實姚宗勛先生也一直強調:練意拳不是練成打手,而應成為拳術家。只為技擊,遠不用如此費事,不是有人創了36路流氓拳嗎!,哪種拳技擊效果更直接,見效更快。 宗遜強調技擊是有歷史環境原因的,當時剛剛改革開放,而多年國內武術不重視技擊,使武術沒有了自身特點,此時必須明確提出強調技擊。正如在解放前期,鄉老主教技擊,解放後一段時間主要傳授健身....等一樣。時代的環境使然。對於目前的大成傳人,再特彆強調技擊意義已經不大,還會產生一些誤會,我認為現在恢復鄉老倡導,全面理解意拳(大成拳)目的為好。 健身-自衛-尋理趣,這一說法我認為很有道理,沒有健康的身體素質,難以達到良好的技擊效果(除非挖眼、掏襠等流氓拳,終為下乘),不懂技擊,不懂技擊中力的科學運用與神意運用.....等,「尋理趣」就是紙上談兵。所以這三個目的缺一不可,互相聯繫,而:「利群」,是所有科學的追求的宗旨。
誤區或誤解之九:練意拳(大成拳)不健身與走向神秘 部分人士以選傑、宗勛大師享壽不高為由,在不了解情況下,否定意拳(大成拳)的健身效果,更有大成門人,為推銷自己,出於江湖炒作因素,也危言聳聽,在不了解事實情況下在媒體上做不負責任的宣傳,造成了很壞影響。 意拳(大成拳)到底健不健身,其實本人最有切身體會,因為自己就是因病學拳,多年的一直不見好的病學拳後一年痊癒,也初步得窺意拳(大成拳)門徑。但一個人的體會也難免以偏概全,以此為例來說明意拳(大成拳)健身,就像有人說意拳(大成拳)有害健康一樣,同樣也沒有說服力。那末,意拳(大成拳)門內情況怎麽樣呢?我知許多練大成拳的人士都身體健康,得享高壽。更有許多名家:王玉芳、韓樵、秘克靜、張恩貴......等享壽九旬以上仍健在。這方面如果要得出科學結論,要作科學的調查與統計,限於本人精力、興趣、財力,不再本人探討之列。 我只想從功法角度說說,有人批評意拳(大成拳)有害健康的也是從功法說的。一說意拳(大成拳)發力振動頭部,不舒服,影響大腦健康。據我所知有這種現象應是練功不得法之故,鄉老在意拳(大成拳)論及多種著作中都強調:求勁之法,「以不用拙力為妙....使全體關節任其自然,不稍有淤滯之處.....一身之法,一貫之力而本力亦不外溢,若急急於拳套是舞,圖以暴力以求迅速之美觀,如是則全身之氣孔閉塞而於血液流通,亦大有阻礙。觀諸用暴力者,無不皺眉怒目,頓足有聲先閉其氣,後用其力,...殊不知以打傷元氣...."嗨,我不用多引用薌老的言論了,這還不能看出所謂有害健康的練法就是薌老一直批判的嗎?是練功不得法嗎,把練功不得法,把薌老一直批判的東西又說成是意拳(大成拳)的弊端,不知者可原諒,而知者故作危言聳聽,不著其用意何在。 至於所說把什麽頂頭懸、有如大繩系吊、大石壓頂等薌老對某階段一種功態感覺比喻當成功法練習,以說明意拳(大成拳)弊端,更加荒謬。薌老老所說的:虛靈守默、具體悠揚....全身不可稍有滯處等等怎末不強調呢?
薌老在許多著作中論述了一些練功現象,更談了許多練功原則,即使不知,也應知道「勿忘勿助、不執不失"等基本原則吧。意拳(大成拳)哪個發力讓你振動頭部而不舒服了?那裡說頭頂懸就是要大石壓頂了,發聲就是閉氣振動內髒了....這些都是薌老批評的東西,而一些門人把這些東西說成是意拳(大成拳)的弊端,練意拳(大成拳)有害健康,只有他解決了這些弊端...我實在不理解。 意拳(大成拳)有豐富的修鍊內容,僅在「意拳要點(有人稱為大成精義)」中就有研究力量運用及求得的方法44種,這些方法從沒有要人胡亂髮力、全身振動、甚至振動頭部等等,而且都有總則,原則要求,讓我們發力時要均整,要舒適得力,不要使力有絲毫淤滯處等。 至於有人發力方法不對,那是試力沒有過關,急於求成造成的,我前面說過,許多練意拳(大成拳)的人沒有好好看大成拳論及鄉老著作,忽視了試力,練功程序出現問題。薌老認為:試力是拳學中最困難的。這是難得的經驗之談,對此沒有體會的人,一般試力都沒有過關。 關於大石壓頂、頭頂猶如大繩系吊等練功態描述,也只是練功態描述,可能因人而異,個人感覺可能不同,但練功方法和練功基本原則是相同的。
意拳(大成拳)的誤區之十:走向神秘。 練功時難免出現各種功態,是萬紫千紅,千奇百怪的,掌握的原則還是「勿忘勿助、不執不失、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如果追求功態,會出現各種偏執,如有人從健身角度練意拳(大成拳),以氣功入拳,易出甜蜜現象,如果犯執,追求或主張甜蜜功態,易走向神秘;而求技擊,練習時犯執,追求大石壓頂,毛髮如戢,大敵當前、與虎豹對搏等,易出現緊張,不能舒適得力,或出現氣血淤滯等等。 凡各種現象,何為正,何為邪,一般舒適為正,難受難忍威脅,即使舒適也更不能追求,切忌流於虛幻而走向神秘,如鄉老在大成拳論中所言:「精神方面須切實為之,以免流入虛幻」。更不能追求什麽隔空擊人.......雖然多年不練拳了,但意拳(大成拳)給與我的絕不僅僅是健身治病,對我的工作生活,為人處世等都影響很大,也因為如此,看到目前意拳(大成拳)存在的一些問題,看到一些朋友對意拳(大成拳)的誤解,感到不吐不快,就根據自己所學與理解,隨意說說,不對之處,敬請大家指正,並原諒我放肆,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