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養生保健重在養心

養生保健重在養心我國中醫學傳統的觀點認為:「怒傷肝、思傷脾、喜傷心、悲傷肺、恐傷腎」。它告訴我們,人的心理活動與人的生理功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聯繫,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人的某種功能或組織,引發各種疾病。有研究表明,人類疾病的絕大部分都與不良心態有關。萬病心中生,萬境心中起 。它提示我們,養生,首先應當養心,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養生必須先要養心。這裡所謂養心,不是指保護好心臟,而是指調控好你的心態,包括思想、感情、情緒、意念,等等。人的心態需要保持平和,猶如人的體溫必須保持正常一樣。心胸寬闊而勇敢,形體安定而不游移,專心一意,清心寡欲,自然百病消除,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凡人慾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心寬一寸,病退一丈,心治則百絡皆安,心樂則百年長壽。 養生先養心,心養則壽長。我們知道「肝、脾、心、肺、腎」都是人體的主要器官,是物質的東西;而「怒、思、喜、悲、恐」都是人的情緒表現和條件反射,屬於精神的範疇。兩者之間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影響,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統一。科學把握和正確處理人體物質和人格精神的辯證關係,不僅是科學的「養生」之道,更是寬鬆環境、幸福快樂、益壽延年的關鍵。由此可見,養心對養生是多麼的重要。養心是最好的養生方式。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而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不吃補藥和保健品,健康活到100歲,人體是最好的葯庫自己是最好的醫生,食物是最好的藥物健康是最大的財富,凡人慾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也就是說,在中醫看來,養心是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生的核心和關鍵。長生之法,奧秘無窮。究其根本,必先養其心,守其神。一種良好的心境,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憊和痛楚。何以養心,恐怕誰也難以開出一個一應俱全的藥方來。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問題並不需要具體的答案,提出問題只不過是想藉此來達到溝通的目的。思考如何養心,也當如此。那麼如何來養心呢?一、靜心。動以養身,靜以養心。養心首先要靜心。氣順、慎怒、平和,是養心六字訣。心靜才能氣順,氣順才能養心。養心要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講究清心寡欲,就是這個道理。心治則百絡皆安,心樂則百年長壽。趕走奢欲,回歸本原 ,靜心去躲,回歸寧靜 。 在達觀寧靜的心境下,人體自身的免疫力、代償力、康復力得到最佳組合,各項機能陰陽平衡,和諧運行,精、氣、神、形達到最佳境界,心靈平靜了,心理就平衡,生理就穩定,病理就不發生,即使發生了,也能很快重新平衡。情緒乃一身之主,一個人如果終日思前想後、慾望不止,難免會百病叢生,說不良情緒是疾病的催化劑一點也不會過分。要消除不良情緒,重要辦法之一,就是要學會靜心。心靜才能氣順,氣順才能健身。靜心的最佳途徑是煉心,靜心的至高境界是樂心。如果你的心裡每天都是快樂的,那就說明你在養心方面確實是個高手。生活中往往有些人做不到這一點,愛生氣、鬥氣、較勁,不大一點小事也要整個面紅耳赤。也有的人由於貪心作怪,總以為自己應當擁有更多的財物,應該比別人生活得更好,以至於放棄了對自己的約束,不該拿的也拿,落了個晚節不保的結局。類似現象雖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種,無不與心態失控有關,無不傷及身體健康,無不有損美好生活。飯養人,歌養心。沒事的時候,靜下心來聽聽音樂,看看書,練練書畫,下下棋,即可陶冶情操,也可靜心養心。帶給你一個健康的心態,帶給你一個樂觀健康的身心。人的肉身需要五穀雜糧瓜果蔬菜等營養,人的心靈也需要有精神食糧來滋補,也要不斷修鍊,才能心安理得,快樂安祥。二、養神。心態平衡是養生健身之大本。養心之道先養神。凝神、靜氣,靜心。養心之大道也。 「心就是心態,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才能談養生。」不管健康的人還是身患疾病的人,心態都是第一位的。一份愉快的心情勝過一切。淡泊名利,遇事不怨天尤人,然後盡情地享受生活,對待生活保持一個知足的心,這就是正確的養心之道。有的人由於嚴重消極,老感到自己被社會閑置,被人們漠視,以致心灰意懶,頹廢變態,毀蝕掉了自己的心靈和意志。佛家有言,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在人之三寶中,精要化為氣,氣要化為神;神是精氣之和,神乃人之靈魂。所以,養心、靜心、樂心,最終要歸結到養神上來。神凝才能氣定,氣定才能心靜。養神,說到底就是要凈化人的靈魂。如果你的靈魂始終是美麗的,那你就擁有了「不老之葯」,而且會成為被眾多人羨慕的養心專家。養神還要做到起居有常。將自己的生活規律化,不僅包括睡覺,還有平時對各種生活細節的安排。這樣,心態、飲食、運動加規律作息,這是養生四大訣竅了。養心需靜,養神則講人要有精氣神,哀莫大於心死:靜心不是要一切死心、灰心,要保持積極的心態,追求健康向上的一種心態,要活的有滋有味。 有的人過分懷舊,整日沉浸在那些殘缺的、蒼白的回憶里,以至於對眼前的一切都毫無興趣,即使美好的生活也索然無味。有的人由於盲目攀比,總覺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別人,以至於悲觀喪氣,經常悶悶不樂,甚至患上了精神抑鬱症。養神就不要生閑氣、不要生死氣,打開你的心鎖,活出健康。心態是大自然恩賜的健康法寶 。道家講究精、氣、神,就是這個意思。三、修德「養生重養德,德高壽自長」。大德「必得其壽」的理論已被醫學實踐所證實。很多醫學實踐證明,善養生會養心和道德品質修養緊密相關,其內涵十分豐富。如:愛情美滿、唱歌吟誦、寬宏大度、淡泊名利等等,都能使人健康長壽。從古至今,人們一貫崇尚「懲惡揚善」的道德和法律精神,以弘揚「真善美」貶斥「假醜惡」。人都有「喜、怒、哀、樂、悲、恐、驚」,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七情」重在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切不能越頭過火,否則將物極必反。養心要做到溫和、善良、寬宏、幽默。仁心仁德、養心立德,是一個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的內在要素。宅心仁厚,少生閑氣。《黃帝內經》強調「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身養心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和品德修養。所謂德高者:一是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二是具有個性善良,人格高尚,為人正直,胸懷坦蕩,情緒樂觀,意志堅實,感情豐富;三是具有良好的處事能力,能正確客觀地分析自己,解剖和認識自我,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從而遇事情看得開,忍得住,少生氣,利於心。養心務必修德,生活中能使人動心的東西太多了。但凡能讓你動心的無不與自己的名利得失密切相關,許多人心難靜、氣難順、神難凝,均與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告誡我們,養心務必要養德。特別是面對物慾橫流的「花花世界」,你更應當把養德視為養心之本。德高才能心靜,德高才能神凝。養德最要緊的是去除那些束縛自己的名韁利索,使自己不為名利得失所折磨。
推薦閱讀:

心肌梗塞的先兆表現 多吃這八種水果
馬虹拿住丹田練功、拿住丹田養生、拿住丹田練拳
適宜用酸奶的九類人群
每天照著這養生操做,可多活十年
養生保健:神奇!口水有8大保健功效

TAG:養生 | 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