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馬斯洛的高峰體驗

論馬斯洛的高峰體驗

gerry2005 發表於 2005-12-22 14:45:49

[內容摘要] 如果要列舉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無疑應名列前茅。與弗洛伊德類似,馬斯洛是一位已經對人類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還將產生長久影響的天才心理學家。在今天,他的一些思想,很多人已經逐漸耳熟能詳,例如,「需要層次」、「自我實現」、「高峰體驗」、「潛能發揮」等等。國外有的評論甚至認為,他的有些思想已經成了當今世界上公眾意識的一部分。特別是他的高峰體驗論,對社會各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裡,筆者將對這一經典理論作詳細闡發。

[關鍵詞] 馬斯洛 高峰體驗論 需要層次 宗教 文藝理論

[正文]

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18-1970),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是美國二十世紀下半葉崛起的新的心理學派,衝擊著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的「第一思潮」和以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的「第二思潮」,形成了心理學的「第三思潮」,成為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他的人類動機理論、需求層次論、自我實現論、高峰體驗論等學說以嶄新的視角研究人本身,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哲學思想,給當代心理學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特別是他的高峰體驗論,對宗教哲學、文藝理論等諸多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這裡,筆者將對這一經典理論作詳細闡發。

一、高峰體驗在需要層次中的地位

「人是一種不斷需求的動物,除短暫的時間外,極少達到完全滿足的狀況,一個慾望滿足後,往往又會迅速地被另一個慾望所佔領。人幾乎整個一生都總是在希望著什麼,因而也引發了一切……」而人因需求所引發的行動都趨於成為整體人格的一種表現形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安全感水平、他的自尊,他的精力、他的智力等各種情況。①由此出發,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層次」論。在1943年7月發表在《心理學評論》上的論文《人類動機理論》中他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存、安全、愛、尊重和自我實現。生存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就是生存所必須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對食物,水和睡眠的需要,正像馬克思所說的一樣,人類只有取得了最基本的生活、生產資料才可以生存下來,才有滿足其他需要的最初的可能性;安全需要 (safety need)包括一個安全和可預測的環境,它相對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慮,如穩定的工作的需要,對不受犯罪危害的需要等;愛與歸屬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包括被別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支持等,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參加團體等,這裡馬斯洛很謹慎地區分了性的需要和愛的需要的不同,後者包含了愛和被愛兩個不可分離、相互作用的方面;尊重需要 (esteem need)包括尊重別人和自尊重兩個方面,即需要「建立在穩固堅定基礎之上的對於自我的高度評價,包括自尊……以及受到他人的尊敬。」;自我實現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即「成為你所能夠成為的那個人。」「在某個人身上,它可能表現為希望成為一位理想的母親,而另一個人則可能想成為運動員;還有人則可能表現在繪畫和發明上等等。」這是一種追求個人能力極限的內驅力。按馬斯洛的理論,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所組成,各種需要之間,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每一層次的需要與滿足,將決定個體人格發展的境界或程度。同時馬斯洛還指出,人並不是在完全滿足前一層次的滿足之後才開始有下一層次的需求,人的需求層次是一個有機整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進行調整,而不是機械的遞進關係。

馬斯洛晚年的時候對人的需求層次的觀點進行了一些重大的修正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他對成長性動機和匱乏性動機的區分上,特別是他提出了超越性動機論。他認為並非所有的人類行為都是有動機的,因而區分出因應性與表現性兩種行為因應性是有目的、有動機、容易被控制的,而表現性則恰好相反,它無需費力,主要取決於集體的狀態。表現性行為證實了人的行為並不都是由動機驅動的事實,因此馬斯洛建議用「超越性動機」或「後動機」概念來描述自我實現者的動機。他指出:「最高級的動機就是達到非動機,即純粹性的表現行為。換言之,自我實現的動機是成長性促動,而不是匱乏性促動。這是第二次天真,聰明的單純,適意的狀態。」在後來的《Z理論》中,馬斯洛又區分出了不同的自我實現者:健康型的自我實現者和超越型的自我實現者。健康型的自我實現者主要是更實際、更現實、更入世、更能幹和更凡俗的人,他們更多地生活在此時次地的世界或生活在匱乏的王國、匱乏需要和匱乏性認知的世界裡;超越型的自我實現者則可以說更經常地意識到存在的王國,生活在存在水準即日的水準、內在價值水準,更明顯地受超越性動機的支配,或多或少能經常有同意的意識或高原經驗,有或曾經有高峰經驗,並隨著有啟示或卓越或認識。②

至此,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似乎可以依次排列為由低到高的六個階層: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健康型自我實現的需要和超越型自我實現的需要。高峰體驗則更接近於超越型的自我實現。正是通過高峰體驗的研究,馬斯洛提出了超越性動機論,區分出健康型(非超越型)與超越型兩種不同類型的自我實現者,進而實現了由人本主義向超個人心理學的升華。③那麼,什麼是高峰體驗呢?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很普通的例子來說明這個複雜的心理現象。一個年輕的母親在廚房裡忙碌著,為她的丈夫和孩子準備早餐。這時,一縷明媚的陽光瀉進房間。陽光下,孩子們穿戴整潔、漂亮,如歡快的小鳥唧唧喳喳地嬉鬧;丈夫也在輕鬆悠閑地和孩子們逗樂。當她注視這一切的時候,她突然為眼前的美景所深深感動,一股不可遏止的愛籠罩了她的整個心靈,突然感到世界是多麼美好,人生是多麼美好,甚至於流下了幸福的淚水。這是一種神秘的體驗,是一種和諧的領悟,是一種存在的認知。馬斯洛指出,高峰體驗完全是自然產生的,它「可以來自愛情、和異性結合,來自審美感受(特別是對音樂),來自創造衝動和創造激情(偉大的靈感),來自意義重大的頓悟與發現,來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對孩子的慈愛,來自與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裡、在海灘上、在群山中等等),來自某種體育運動(如滑冰),來自翩翩起舞時……」④高峰體驗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從主觀感受上說,它是人生命中最快樂、最心醉神迷的時刻;(2)它同時也是一種「目的體驗」、「終極體驗」或「存在體驗」;(3)從持續的時間來看,這一種體驗往往是短暫存在的。總之高峰體驗是一種最接近於超越型自我實現的體驗,它最接近於真正的自我,是一種人性的可能性與現實性、自我與自然、社會合一的「劇烈的認同感體驗」。下面筆者從高峰體驗與宗教和文藝理論的關係及對它們的影響兩方面進一步闡析高峰體驗。

二、高峰體驗與宗教

從上面對高峰體驗的總體概括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這種體驗與東方宗教頗為相似,特別是道教和禪宗。與馬斯洛的主張一樣,道家也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強調不以主觀的慾望、行動破壞自然平衡,不以矯揉造作來掩飾自己的天性,方能得「道」,進入人生的最高境界。「道」是自然天成的,人只能冥思靜觀而不能觸動更不能隨意加以改造。高峰體驗是一種存在性認知,「是按照對象自身的真象和它自身的存在,基本上沒有涉及對象對於觀察者的價值,或在他身上的作用,這樣的認識」,這是一種「超越自我的、非利己的、客觀的認知」。德國古典主義哲學大師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一書中提出「鑒賞是通過不帶任何厲害的愉悅或不悅而對一個對象或一個表象方式作評判的能力」。⑤這種「無功利」和「超功利」的愉悅和馬斯洛的高峰體驗在心理表學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只是康德把這種審美鑒賞和一般的認識或認知嚴格區別開來了。

高峰體驗與佛教的關係也十分密切。從馬斯洛的著作看,高峰體驗的提出顯然是受到東方佛教教義的深刻影響。有人認為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即是佛教禪宗所說的"見性成佛"。東方佛教追求圓滿人格、覺悟成佛,強調對事物無求、不干預、不打擾,直接進入事物內部,以達到認識事物、進入禪悟境界的目的。佛學全盤展現了自我潛在功德的寶藏,而且指示了經佛陀實踐證實的圓證自性之道。這在上乘佛法中略分頓漸二門:漸道以聞思慧為導,修六度萬行,以理智解無我義,其伏斷煩惱的力量小,故證道所需時間長;頓門先頓見真我,以所見真心任運作六度馬行,功德雖尚未圓滿,但修行者自感與佛無異,更無所求,故曰頓悟成佛。⑥我們可以很強烈地感覺到禪宗和高峰體驗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的驚人的相似性。

但是,馬斯洛本人對高峰體驗和宗教還是做了比較明顯的區分。他的禪宗概念是從日本禪宗大師鈴木大拙那裡了解到的。按照鈴木大拙的闡釋,「禪宗認為似乎只有具體事物的本來面目才具有價值,而抽象似乎只能是一種危險。」 馬斯洛認為這種闡釋並沒有將禪悟境界與腦損傷患者的具體認知或與兒童的單純認知區別開來。這與存在性認知既能認識具體、原樣,又能把握抽象的特點顯然是有非常大的差別的。並且,鈴木大拙也沒有將禪悟境界與某些宗教界人士所說的單純狀態區分開來。因為這些人認為天堂或存在世界的認知要麼以為著向童年或向無知世界的倒退,要麼以為著向未知知嘗知識禁果之前的伊甸園的回歸。這實質上是一種低層次的涅盤,一種向下的統一。另外,馬斯洛還指出,宗教神秘主義者常常暗示一個人要達到某種神秘的狂喜心境或者說一種涅盤境界,就必須經歷「靈魂最陰沉的階段」,必須經受煉獄般的痛苦,必須「置之死地而後生」,即必須以絕望為條件;而高峰體驗並非如此,馬斯洛認為健康的驕傲感和健康的感受性可以並行不悖,我們要打掉的知識那種不健康的驕傲。

三、高峰體驗與文藝理論

自從1964年馬斯洛發表出版《宗教、價值觀和高峰體驗》以後,高峰體驗論對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產生了廣泛影響,特別是在中文藝理論里高峰體驗被作為一個專門的原理進行研究,並且取得了很大成果。

文學創作是情感把握和形式創造的有機結合。作為審美活動,文學創造是對社會生活的一種情感把握。什麼叫情感把握呢?它要求作家對自己的創作對象作情感性體驗和評價。情感把握作為一種主體心理過程,內隱著人的政治、經濟、文化、倫理、宗教和審美等社會性需要和態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對社會生活的情感性評價。情感來自體驗,體驗需要誠摯,東施效顰式的「無病呻吟」是不能打動讀者的。在文學創作中有了刻骨銘心的情感體驗,作家才能進入「精鶩八極,心游萬仞」、精神高度自由以致物我兩忘的狀態,即馬斯洛所說的「高峰體驗」境界;而只有處於這種境界,作家對客觀事物的情感把握才會具有誠摯性。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與「高峰體驗」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它們都是一種物我同一的境界,都是對宇宙奧秘的洞悉,對宇宙人生的終極關懷,是對自我價值的迫近。

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的創作必然要經歷「高峰體驗」階段。郭沫若寫《地球,我的母親》那天,赤著腳在石子路上踱來踱去,「時而又率性倒在路上睡著,想真切地和『地球母親』親昵,去感觸地的皮膚,受她的擁抱。」詩人說:「這在現在看起來,覺得是有點發狂,然在當時卻委實是感受著迫切。」曹禺寫《日出》時「覺得宇宙似乎縮成昏黑的一團」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法國19世紀作家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的女主人公服毒自殺時,他自己的嘴裡彷彿也嘗到了砒霜的味道,等等,這些都是「高峰體驗」境界的生動例子。高爾基曾這樣描述文學家的工作與專門學者的區別,他說學者研究公羊時「用不著想像自己也是一頭公羊」,而文學家則不然,「他雖慷慨,卻必須想像自己是個吝嗇鬼;他雖然毫我私心,卻必須覺得自己是個貪婪的守財奴;他雖然意志薄弱,但卻必須令人信服地描寫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這就對作家提出了高峰體驗的高要求。俄國19世紀作家契訶夫晚年想寫一篇描寫青年女革命家的短篇小說,但他沒成功,原因就在於他沒有這種任務的情感體驗,更談不上高峰體驗了。魯迅也是如此,「出於惟有新興的無產者才有將來」的新年,他想寫一篇放映蘇區工農鬥爭的長篇小說,並且接觸了許多蘇區工作人員和地下黨員,了解了許多有關方面的資料,但是他沒有實際的蘇區生活和鬥爭經驗,沒有真切的情感體驗,所以始終沒有動筆。像魯迅這樣偉大的作家沒有高峰體驗也寫不出作品,就不用說其他作家了。

從以上的分析闡發中我們已經能夠大致把握高峰體驗論了,在情緒、情感體驗上,個人感受到了令他心醉神迷的快樂,體驗到了人生最高的幸福;在認知上,個人獲得了對宇宙萬物的存在性認知,領悟到了事物的存在性價值;在人格特徵上,個人表現出許多與自我實現者相吻合、相重疊的人格特徵,獲得了他最高程度的認同感。因此高峰體驗既是個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又是他「自我實現的短暫時刻」。⑦馬斯洛的高峰體驗論使他的理論從自稱人本主義向超個人主義心理學過渡。它是人本心理學充分發展的結果,也可以說它是人本心理學的派生物。蘇蒂奇(Anthony J. Sutich,1907-1976)在其主編的《人本心理學雜誌》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稱:「心理學中的第四勢力,即超個人心理學正在形成。」 在馬斯洛晚年他經常討論超越人本主義的問題,越來越不滿人本心理學只關注個體的自我及其實現,意識到應該將自我與個人以外的世界和意義聯繫起來,這個領域屬於超越的領域或超出自我關懷的精神生活領域。超個人主義心理學試圖將世界精神傳統的智慧整合到現代心理學的知識系統中,成為心理學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

[注釋]

①《馬斯洛人本哲學》(美)馬斯洛著,成明編譯,九州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頁。

②同上書,第32頁。

③同上書,第34頁。

④同上書,第387頁。

⑤《判斷力批判》(德)康德著,鄧曉盲譯,楊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版,第45頁。

⑥《佛學大觀》塵遠著,四川出版社,1993年第2版,第125頁。

⑦同①書,第385頁。

[參考書目]

①《馬斯洛人本哲學》(美)馬斯洛著,成明編譯,九州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②《判斷力批判》(德)康德著,鄧曉盲譯,楊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版③《佛學大觀》塵遠著,四川出版社,1993年第2版

④《美學三書》李澤厚著,安徽文藝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⑤《宗教哲學》威廉?瑞珀爾、琳達?史密斯著,張念群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⑥《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
推薦閱讀:

讀馬斯洛傳—高峰體驗--無情有思:一個人的江湖
高峰體驗與東方哲學的關係及獲取的方法

TAG:體驗 | 高峰 | 高峰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