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出路
廣東省最大的葯業集團之一,康美葯業裡面有些領導進山裡來,他們看了病後,覺得效果不錯,就問,能否加入他們,在我們當地山清水秀的地方,辦個藥廠基地,我們只需要出知識。 因為王老吉在我們這邊收購大量自然的原生態中草藥,這邊的普寧藥材批發是在全國都有名的。 現在全國的藥廠已經非常多了,解除疾病最迫切的出路,還不在發明製造新葯上。 又有廣州的貴族療養院,他們通過人來跟我們講,說我們完全具備有看上流社會人群的能力,希望我們才華不要只用在山裡幫貧苦人看,只要稍微包裝一下,肯定能看更多的病,獲得更高的社會效益。 當時跟余老師去採藥時,發現非常漂亮的空谷幽蘭,大家都認為這麼漂亮的花,把它移植到藥房里,這樣讓更多人都能看到花色,聞到花香,這樣不比寂寞在空谷中更好嗎?
說干就干,可移植幾次後發現,漂亮的蘭花的都沒有空谷中長得那麼清奇,暗自零落。 所以包裝,收錢,是假象升級,好像把花苗移植到城市裡供人觀賞一樣,最後很難真正成長。 所以老師跟我們說,要欣賞到最漂亮的蘭花,需要到空谷中去,要嘗到最甘甜的泉水,需要到源頭去。 要領略最美麗的風光,需要付出跋山涉水的艱辛虔誠恭敬。 《古文觀止》上講,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們從醫學角度來讀這段古文,發現世上奇偉的景色,就像健康幸福一樣,絕不是做做直通車高鐵,搭搭飛機就能觀賞到的。 大都是在我們虔誠恭敬,徒步穿越後,深入其中,方能獲得。 如果我們包裝升級後,放到大城市能夠真正治好他們的病,我們立馬去。 事實上,我們發現,錢把醫生拉到家裡來,不如病人把心放在醫生那效果好。 所以不是包裝我們,而是要病人放下權位富貴,衣著樸素,虔誠進來,那效果往往出奇的好。 所以不是我們故意躲避在深山裡,而是這才是治好很多奇難雜病的秘訣。
古人講,不誠無物。 不夠虔誠,沒有一樣東西你做得好。 就像早上做早課時,有學生還不小心把書本掉在地上。 我們立馬花了十分鐘的時間隨時應機開示,講《弟子規》「持虛器如持盈」的道理。 還有學生忙著找筆記本,我們又花十分鐘來講,物歸原處比物歸原主更高明。 人一輩子花在找東西的時間是相當多的,流失了時間,浪費了精氣神,很不值。 所以我們的鋤頭、斧頭、鏟、鐵棍、筆記本,都是哪裡拿來,回歸哪裡。 在《商道》裡頭就講,一個卑微的雜貨店員,如何成長到天下第一商。 原來他從小就有不少優秀的品質,其中有一個就是他從來沒有花時間在找東西上,為什麼?因為他的東西放哪裡,他心中都瞭然,沒有錯放位置,亂丟的。
《弟子規》講,置冠服,有定位。 你東西有固定放處,你才能有定心,有定心才能開定慧。 現在孩子丟三落四的習慣,就從小時候養起,上學後一打開書包,書本忘帶了,打個電話,折騰了家人,浪費了時間。 人之所以會犯這些錯誤,是因為缺少了聖賢教育,缺少了正知正見,不夠虔誠。 你不去反覆重複這些正知正見,那麼錯誤就會反覆地出現。 所以我們要求這些學生,不管是華南師範大學的研究生,還是普通的中醫愛好者,第一步就是要專一虔誠,做什麼事情,心就住在那裡。 所以攻克疾病不是向外包裝升級,而是向裡面把虔誠恭敬的心,通過時時刻刻處處的開示,幫他們啟發出來,一定要趁熱打鐵,出問題的時候立馬解決。
有兩種病人的病好治,不管這病是不是疑難雜症,一種是在我們身邊,山裡頭的能夠時刻被監督到的。 叫他每天必須穿越五公里,他就必須做到,再叫他不要整天坐著喝茶,就立馬禁止,這樣令行禁止,是軍人打贏一場仗的作風,更是病人打贏一場疾病之戰的作風。 另一種是外地病人通過講幾句,他能瞭然,然後立馬按處方背後寫上注意的事項跟醫囑,他們回去後能老實真乾落實這些言語,不論別人認為疑難還是複雜,效果居然還不錯。 這就像泌乳性微腺瘤,長在腦子上的瘤子也會縮小。 因為下面月經通調,肌表經常發汗運動,壓力一減輕,瘤體就留不住,分化了。 所以吩咐醫囑是一個學問,教病人落實到位,更是一種智慧。 辨證論治不是最難的,要病人如理如法地過一種誠正簡單的生活,非常困難。 但一旦過上這種生活後,得到的利益不可思議。 中醫普及學堂將來究竟該走向何方,敢問路在何方?
路在腳下。 我們在任之堂學習兩年,發現老師就干兩件事。 一件是帶病人爬山穿越,傳之回歸《黃帝內經》簡樸自然的生活。 一件是在任之堂設立善書流通處,而且老師還把自己稿費以及藥店的一些收入拿來印送善書。 這些善書大都是儒道佛的經典,比如《了凡四訓》《道德經》《根除煩惱的秘訣》等。 所以中醫的路在哪裡? 第一個是回歸自然(自然簡單的生活)。 第二個是回歸傳統(傳統儒釋道經教)。 如果方向不明,目標不清,沒有旨歸,就會用功多而收效少。 為什麼中醫要叫傳統中醫,要叫漢唐中醫,要叫古中醫。
你不回歸傳統,沒有根啊! 傳統是什麼? 小傳統是中醫四大經典,《內經》《傷寒》。 大傳統是國學四書五經,三藏十二部,《群書治要》、《國學治要》。 現在中醫的後續主要在兩方面。 一個是臨床治病,一個是教學帶學生。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 因為病人跟學生,他們是無差別的,病人需要學習才能根治疾病,學生也需要治病才能更好地上進。 但是怎麼帶學生帶病人呢? 有個老師說,他帶學生有一個要求,就是學生要自廢武功。 在他手中帶出來的沒有庸才。 什麼是自廢武功? 不要有執著偏見,放下以前成成見分別。 我們也是常在病人身上用,這病人生病後,身體反應會差,記性會減退,氣場會亂,就像中了病毒的電腦一樣,開機慢了,運行滯塞了,最後不能工作了,癱瘓了,所以什麼是中風,就是你接受了那些信息場邪知邪見太多,是病毒在運行,不是正當程序在運行。
上兩個星期,有個老阿婆在他兒子的帶領下,來到山裡看病。 原來中風半年,不會講話,痰聲轆轆,我們大家都聽不懂她在說什麼,她兒子想翻譯也翻譯不了。 還好我們中醫有把脈望診,一切脈,發現是脈象濁數,痰濕交裹得厲害啊! 我們就給他開化痰開竅的葯,非常簡單的溫膽湯加丹參、菖蒲等。 吃了一周的葯,能講話了,周圍人沒有不驚為神奇的。 大半年不能講話,怎麼吃七天的葯就吐字清晰了,是什麼神醫神葯。 古籍上講,天底下沒有神醫,也沒有神奇的藥方,只有平常人平常的藥方。 平常的東西,你用到極處,就為神奇。 那他們為什麼會病,因為失常啊,不知道平常是什麼? 我們要告訴他們平常是什麼。 《黃帝內經》講,常以不病調病人。 一個病人為什麼會生病?
《群書治要》講,人棄常,則妖病興。 一個人不要常規的東西了,比如不吃三餐,不吃家常菜,老愛下館子,經常熬夜對著電腦,喜歡道聽途說,講他人是非...... 那麼心中就開始長妖魔鬼怪,身體就開始得疑難雜病。 他們都以為山裡住著神醫,於是又帶一大堆人進山來。 去年就是這樣,偶爾治好幾個腳腫爛腳的病人,傳得沸沸揚揚,招來不少病人,嚴重影響到我們修學創作。 所以我們搬了三處地方,才將病人控制住。 我們說,可以帶人來,但不可以帶不聽話的人來。 世界上最難治的,最難攻克的不是癌症腫瘤心衰,而是不老實聽話真乾的人。 中醫看病,其實不是看病名,而是看人的態度。 那麼我們教這老阿婆什麼東西呢? 只吃地瓜稀粥,拌著菜乾。
剛開始她兒子驚訝地說,我們給牛奶給母親吃,都覺得營養不夠,吃這清湯寡水,夠營養嗎? 我們說,要想回復解放前身體,必須回復解放前生活,必須清湯寡水加運動鍛煉。 你晚上幫母親洗腳捶背,白天牽著母親到山路走,曬太陽,這就是最好的盡孝最好的配合。 結果這老奶奶自己扶著牆壁進來,怎麼一周多就有這麼大轉變? 因為老實聽話真幹了。 如果她繼續高營養,胡吃海塞,那麼用藥物化痰的速度還趕不上她製造痰的速度,人怎麼不混亂呢? 所以電腦慢了中病毒了,你先用殺毒軟體解決不了,怎麼辦? 還有一招,全部格式化,然後重裝。 你不格式化徹底,就不可能得到清稀快速地運行。
病在觀念,福在受諫。 現在人觀念扭曲了,身體才不斷成為替罪羔羊,罪魁禍首沒有抓到,在身體用藥物打仗,不過是製造硝煙而已。 一個人真正有福氣,是因為聽得進別人的逆耳良言,一個人真的有福氣,是因為聽得進醫生的話,醫生跟老師都不會還你的。 為什麼地瓜稀粥拌菜乾這麼淡泊歸自然,就對身體好呢? 稀粥有道啊! 把你血液的雜質都稀釋出去了。 淡食勝靈丹,這一句話讀透,你不知道要救多少人。 地瓜、菜乾通腑下氣,養顏潤腸,吃了只有飢餓感,沒有飽脹感。 複診時,老阿婆脈象就沒那麼濁了,血液一清稀,這個心神就清靜。 言為心聲,說話居然一板一眼,你說神不神奇,你說平不平常? 古人講,神通與妙用,運水及擔柴。 我們只把飲食道的一個淡字做透就出這效果,還沒有真正用到勞動道裡頭的汗字,病人就恢復這麼快。 說明我們這個世上不缺乏法門,法門有無量,像抄經、誦讀、打坐、練功、出坡、耕地、爬行等等。 我們缺乏的是把一件事情做透。 老師常跟我們講,各家學說很重要,但要先通一家。 打無數口井,不得水,一個人也喝不到,滿足不了。 只要打通一個口井,得到水,一個村人也喝不完。
所以一個村通常只需要一口井,一個人只需要長期行持一個法門。 一門深入,長期熏修,可以出個郭靖,那是道。 門門想深入,想包攬全部,充其量是個慕容復,那是魔。 包括七十二絕技也不能門門兼修,因為這樣犯了修行最大的弊端。 《大藏經》講,諸苦皆來自於貪慾。 貪財是貪,貪法何嘗不是貪? 貪財的會死於財上,雪山寶藏埋英雄。 貪法的會死於法上,掃地僧前歸凈土。 我們發現治病不需要多,關鍵要精,要真出效果。 你真能拿下一些疾病,很快就可以做成樣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就像我們跟叔公種地一樣。 拚命播種不去管理,後來還不如精耕細作一小部分。 種上去容易,管理起來不易。 每個疾病的治療,就像是在治人,就像是在將一個人教好。 你先讓他變成好人,就能夠好病。 有幾個學生剛來時,都擔憂失眠怎麼辦,手腳冰涼像冬天一樣怎麼辦? 在這山裡怕不怕太涼了,山風凜不凜冽啊,會不會得風濕啊? 我們笑笑說,只要你如法地去做,在這裡沒有失眠,沒有冬天,沒有風濕。
剛開始學生聽不懂,經過下午持久地出坡,徒步穿越後,他們一碰到床,就呼呼大睡,雷打不動。 到第二天早上,兩條腿還火辣辣地熱,像有團炭火在燒一樣。 這可不是一般健康,是超健康啊! 當一個人腳暖時,這可是長壽的關鍵秘訣啊! 怎麼樣讓腳暖呢? 很簡單,把鞋一脫,赤腳在黃土地上,陽光下穿越,准你不得腳氣病失眠,准你手腳燙得熱乎乎。 我們治病就四個字撥陰取陽。 你不把陰氣撥走,不把陽氣取出來,身體就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 所以我們用一個運動法門,把它做到極處,每次穿越三小時到十小時不等。 教育是喲啊先自己做到,才可以拿出來教人。 我們是做到後才教人的。 我們自己多次親自穿越大北山叢林,四五十公里,徒步十個小時。 發現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經脈臟腑全部打通。 深切體會到好處,才將這些東西將出來。 現在很多人運動一兩個小時,把不叫運動叫活動,只是把最粗淺的經脈撥通,身體剛剛熱身而已,但剛熱身就停止了,深層次的經脈沒打通,真正喜樂就不出來。 我們再看常勝師父推行般舟三昧,叫人行般舟,就明白裡面的道行很深。 就一個最平凡像長征那樣行走的法門,就將身體雜質燃燒掉,病氣磨掉。 所以說大道至簡,知易行難,這句話講得太深刻了。 當地幾個大商進山來時,我們跟他講幾句話,他們居然自動放下,每天徒步到我們半山來。那些常見的胃病,腰痛,一個月不到就紛紛瓦解掉了。 他們有人說,怎麼這些大商全天下看病看個夠,都沒有聽醫生話去做,怎麼這山裡醫生講幾句話,他們就服服帖帖。 他們不知道這裡頭有道行的。 大家都知道運動好,可你要叫一個人真的肯每日鍛煉一小時,這需要的不是只是,而是智慧。 上次還有父子兩人,用兩個半小時徒步進山來,本來心慌胸悶的全消失了,還沒用藥病就好了一半。
所以我們終於明白,為何名山大川,要選在人所罕至,不容易到達的地方,如果你真正恭敬去朝聖了,不是佛菩薩救了你,而是你的恭敬虔誠認真救了你。 毛澤東說過,天底下最怕認真的人。 疾病最怕什麼? 疾病它不怕藥物,因為它會耐葯,它最怕我們認真恭敬真干。 《尚書》上講,敬勝百邪。 百邪可不止百種疾病啊! 人的一念恭敬心燃起,百邪退聽,天君泰然,百體從令。 所以這個時代攻克疾病出路在哪裡? 中醫西醫的藥物治療,都已經走向極致了,不管是研究新葯,還是辨證論治,所能救到病人的,都是極其有限的。 為什麼呢? 因為人存心的那個原點出問題的,如果出發點錯了,那後面都跟著錯。 我們做過試驗,分為兩組。
一組是用上乘的心性學問,配合普通辨證論治,簡單的草藥。 另一組是用精微的辨證論治,最昂貴先進的藥品,再一般地交代醫囑。 發現第一種治病效果好得沒得說,而且疾病不容易反覆。 第二種也有效果,但不持久,難根治,疾病容易反覆。 所以我們是不是還要單純在醫藥世界裡打圈圈呢? 有位醫學泰斗講,學醫之法在醫外。 當時我們聽不懂,既然在醫外,我們還學醫幹什麼? 後來明白了,學醫只是過程而已,還不是我們要到達的終點。 所以為什麼我們中醫普及學堂,必須要有一個能專講心性學問的人,這個人起碼能隨時開示訓導。 這人可以不懂中醫,不懂練功,但一定要是活的經書。 能夠在心念上幫學生病人凈化。
所以想起老師為什麼要建養心山莊。 唯智慧能養心。 所以二六時中,常常要應機開示心念學問。 因為現在病人學生,絕大部分問題的瓶頸,都是在心念上出來的。 如果不隨時撥陰取陽,那麼問題就會越來越大,成為修學健康的最大障礙。 修行上面有三大根本。 上醫從心念上下手。 中醫從嘴巴上下手。 下醫從身體上下手。 而我們碰到的疾病也是在這三個層次上出問題的最多。 心是源頭,嘴巴是中間,身體是下游。 下游污染了,不到上游去治能行嗎? 所以你用下醫搬運身體,理順經脈的手段,想要來挪動心念可能嗎? 很難! 所以為什麼要講,救病一時,救心性救一世。 所以有很多病人進山來時,他們一般是奇難雜症,糾結了很多年,一時又死不了的,但又活不好。 我們說,你這病別人能治嗎?如果別人能治,一般我們不插手治。 我們要撿的是別人很難治的,而且病人求醫的心很迫切,肯老實聽話的。
這樣治一兩個病人轉頭了,往往比治一兩百個有用。 我們常這樣問病人,你有勇氣長征嗎? 病人不解。 我們說,跟慢性疑難病做鬥爭,就是打一場持久戰,要拿出長征的精神,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勇氣。 病人點頭了,這個病好治。 去年下半年,有個脂肪肝,肝內長小囊腫的病人。 我們讓他每天至少徒步穿越黃土地四個小時,而且要止語,不跟別人在一起,這點很妙。 五一期間,我們帶中山的朋友去穿越觀音山時,發現不止語時,你沒走一半就累得喘氣了。 止語時,走兩次觀音山都不累,而且越走越精神。 所以我們知道人為什麼會累了困了,中醫治口啊! 口為吉凶禍福之門戶。 孫思邈為什麼要講,善言不離口,亂想莫經心。 不是真善美的言語不出口,胡思亂想的的念頭不過心。 那麼你一整天就有用不完的精神了。 這病人用了半年時間學穿越走路,剛開始走一公里,腳板疼得要放棄。 平時只是配合用山楂、制首烏、決明子、荷葉、枸杞子等常規的養肝護肝消積通腸降脂之品,並沒有什麼奇特,只要稍微有點中醫常識的人都能開得出來。 我們說,你們看那些雜技演員在鐵釘上走,都練出來了,你就在這沙地上走,有什麼了不起的,人沒那麼脆弱。 他一聽很受鼓舞,繼續走。 所以醫生有時要把勇氣灌頂給病人,這點很重要。
但是你自己不能夠仁智勇,你就沒辦法將仁智勇傳給病人,所以治病有時是在傳道。 有鎮上骨科醫生過來交流時說,我都沒有學到這些啊! 這些從哪裡學來的呢? 我們就講,《黃帝內經》裡頭就有啊! 他就不解地問,當時我也學《黃帝內經》,怎麼老師沒教? 我們說,有些東西要老師教,有些東西要自己去領悟。 《黃帝內經》提到,勇者氣行則已,怯者著而為病。 一個怯弱的人,恐懼不安,擔驚受怕,經常炒股,得失之心很重,那麼一場天氣變化,都讓他感冒遲遲難好。 一個勇敢的人,有勇氣擔當,能為大眾服務的人,他的氣機貫通天地,吐納呼吸之間,浩然正氣存胸,疾病到他身上,都被內化了。 所以為什麼病人需要鼓勵,醫生需要勇氣。 習來千句少,悟透一句多。 一句話真悟透了,真做到了,你有用不完的力量。 後來這個病人脂肪肝消了,囊腫消得看不見了,是不是非得要動手術呢? 所以說,究竟是葯治好了他的病,還是徒步穿越治好了他的病,還是我們鼓勵他,把他勇氣激發出來,治好他的病呢? 我們認為,是綜合的。 這個時代越是複雜的疑難病,越要用簡單的辦法來治。 古語講,執簡馭繁,以不變應萬變。怕就怕我們把自己搞得越來越複雜了。 你簡單了,你的病也會慢慢變簡單。 如果還治不好他的病呢? 我們還有招沒使出來呢! 一般我們治病有三招。 一中醫中藥先見小效。 二習勞苦徒步穿越,讓體質強壯,再見中效。 三讀聖賢書,聽經聞法,等於格式化(格式化掉貪嗔痴慢)重裝新的系統(重裝上愛與感恩),讓思維敏捷,身心清凈,最後見大效。 但不是每個病人一進來就叫他讀聖賢書的,必須先從小處做起。 先用些中醫中藥建立他們的信心,然後勤習勞苦,為大眾服務,消除他們的業障。
只有身體經脈臟腑裡頭的瘀滯,消得七七八八,這時你稍微教點聖賢經典,他就很受用。 就好像我們帶病人徒步穿越時,病人們是吃素的,平時有挑食厭食胃口不開的,一旦穿越完後,腸胃裡的雜質都燃燒得七七八八,這時真的吃嘛嘛香。 在山上喝別人泡過的最粗糙的茶,喝得比最名貴的茶還香。 會品茶的人,從修心出品茶,不會品茶的人,到外面去挑選茶葉的品級。 所以障礙你不通過習勞苦消磨掉,智慧怎麼能顯現出來。 余老師跟我們講,那邊病人由原來的六十號人,增加到七八十個門診量,而且疾病由簡單變為複雜,由輕的變成癌症重症的,這樣的病人越來越多。 余老師在信上講,癌症越來越多,估計離大爆發已經不遠了,如何截斷扭轉,做成真正的挽救方案,我們要在山裡封閉式的調養試驗,到時真的做成功過後,就向世界公布方案。 一聽到余老師這樣講,我們就更有信心跟動力了。
現在知識已經大爆炸了,做在電腦前便知天下,絕大部分好的經驗秘訣,都可以在書中,在網路上得到。 一般獲取智慧有兩個途徑。 一個是知門。 一個是行門。 當今世界,知門已經打得不能再開了,而行門卻落實得少。 所以有幾所中醫藥大學,要我們過去做中醫交流,還有民間的中醫組織。 我們總是覺得現在能力還不夠,懂得不少,但真正實證的卻不多。 知門打開了,但行門還剛剛開出一條縫,所以繼續封閉式地訓練行動,往往比表面的交流更重要。 況且很多經驗都寫在書上了。 余老師常說,如果來任之堂的學生,真的把《傳統中醫》、《醫間道》、《萬病從根治》看透,做筆記,然後再來時,收穫就很大了。 但是很多學生都沒有做好這個工作。 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準備工作沒做好,老師問你三句話,你就露馬腳了。 現在老師很辛苦,希望多些有德行有發心,真乾的學生,在那裡常住,是老師找學生啊! 但是學生的氣場為什麼不夠,能指揮全局,有一顆若珠在淵之心的人為什麼那麼少? 這次我們五一舉行徒步穿越,大家交流的話題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們問大家,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沒想到我們會這樣問。 我們說,行萬里路,是真的用腳去行,你坐車旅遊不算。 古代讀書人學問飽滿後,一定要壯遊天下,像司馬遷、李白、杜甫、蘇東坡、范仲淹、李時珍、虛雲法師等,他們都真正壯遊天下,而且不止一回。 讀書用心腦產生的一些副作用,可以靠雙腳徒步去化解,如果雙腳再不走,越讀書,心就會越狂亂。 所以我們講知門很重要,行門更重要。 讀萬卷書是做知門功夫,行萬里路是做行門功夫。 你如果讓車馬代替了,那麼這就是中風癱瘓,腰酸腿軟的先兆,也是失眠頭暈,健忘,記憶力減退的必然。 大家聽了後,都感慨地說,原來行萬里路,就是真的行萬里路。 我們笑笑說,就是這字面直解的意思。 雙腿沒功夫,就像沒根的花朵,三日就枯萎。
古代的師父,為什麼在學生學到飽滿時,要趕他下山去參訪,而且一個廟不能住超過三天,除非有特殊原因,這叫行腳。 現在行,大家都會行,行萬里路未必能行。 站,大家都會站,可一整天屁股不坐地,未必就能做到。 古代聖賢慈悲,用心良苦,怕我們躲在屋裡做學問,做得心意識停止不下來,狂亂生病,所以才特別立下規矩,告知我們行萬里路的重要,甚至還把學子趕下山去,用禪棒子把學子打出去跑香。 所以我們這徒步穿越,說白了也是行腳,這不是我們自己發明創造的,是按照古聖先賢傳下的家法普及給病人的。 所以說教育治病,不僅要面向古醫籍,古方書,更要面向古聖先賢言行舉止的教誨啊! 俗話說,見病不能治,皆因少讀書。 我們不但要讀治病的方書,更要讀醫心做人的聖賢書。 如果能轉凡成聖,難道還怕不能轉疾病為健康嗎? 所以有些學生來這裡說,要治病。 我們說,你要治病,不要來這裡,去醫院吧! 要來這裡,就要成為能幫人出病苦的人。 人只有在真正利他的時候,才能利己。 人不為他,就不能真正為己。
我們時間跟精力有限,只能帶一些真正有使命感,或者有發心立願的學生或者病人。 現在醫道的傳承最危險的是什麼? 不是中醫能不能治病,能治多少病,而在於中醫裡頭的種子老師有多少。 醫賴人而傳,得人則存,失人則亡。 所以我們要留種。 這就像叔公他為什麼每年只種五棵茄子,一家人吃不完,還經常要把茄子送給別人。 因為叔公每年都會留種,而且留的都是上品的象牙茄。 不怕沒有好茄子吃,就怕沒有好種。 不怕病人的病難治,就怕中醫裡頭沒有好的種子老師。 一個真正的種子老師,一兩人可以帶出千軍萬馬之勢,不是以一擋百,而是以一擋千萬啊! 當時項羽學武藝時,師父問他,你想學十人敵,還是百人敵? 項羽說,要學萬人敵!
中醫界裡頭,就缺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勇氣的醫者。 真的有這樣發心立願,帶使命感的人,我們傾盡全力都要把他托起來啊! 我們終於明白,為何剛見余老師時,余老師就跟我們講,心念一閃,震動十方,講看人要看他是不是帶著使命感來的。 這就像張仲景他是帶著作《傷寒論》使命感來的,孫思邈他是為眾生流淚,眼睛寬裕汪汪,發心立願,誓願普救一切含靈之苦來的。 一個人不怕學不到醫,不怕遇不到名師,不怕等不到最好的智慧,怕就怕他心發不起來,願立不出來。 余老師曾經跟我們說,如果一個人始終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小格局裡頭,是一個小杯子,老師大海般的水,古聖先賢大海般的智慧倒下去,也沒有用啊! 所以中醫說來說去,傳承一定要留種,留正種,根正苗紅的良種,一點都不能夾雜,不能像蜂蜜里摻農藥,牛奶里摻開水。 當時李東垣臨終要走的時候,把所有醫籍,畢生的經驗總結拿出來,將羅天益叫到床前,用淚水望著羅天益,說,天益,我時日不多了,這是我一輩子按照古人的理論跟經驗去檢驗實踐的東西,我已經歸類好了,現在託付給你。
羅天益聽了後,立馬跪倒在地上,淚如泉湧,泣不成聲,怕影響到老師,生怕動了老師的情緒。 李東垣長嘆一口氣說,這些書,傳給你,不是為了我李東垣,也不是為了你羅天益,是為了天下後世,希望你一定要將它們傳下去,千萬不要讓它們淹滅了。 羅天益邊哭邊猛磕頭,說,老師我一定做到! 李東垣才真正送了一口氣。 可見,留種太重要了,傳承太重要了。 真正要找出攻克當今世界疑難雜病的鑰匙,必須要回歸到經典裡頭去。 將聖賢教育,正統的傳承接過來,只有這些智慧的光火,才能驅逐疾病的陰暗。 余老師多吃跟我們講,不是藥物在治病啊,而是智慧在治病! 我們越發明白這句話的深意。
推薦閱讀:
※婦科名老中醫治子宮內膜異位症經驗
※雜談:略說看相與中醫(一)
※中醫婦科方劑婦科常用方劑歌訣
※夏季熬夜很傷肝 吃什麼可以養肝護肝
※中醫史詩